南京、盐城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味
作者:于越老师
谷物的香气,是一把回家的钥匙。
东北大米,不久煮,不佐料,不掺杂粮。就这一份厚实的谷香。东北人有用它待客的自信,也有与它共度余生的觉悟。
但这美味,却不是旁人能尝。
我和未婚妻算是同乡。家中有一个精致的米桶。可说是首饰细盒以外,最重要的容器。加盖密封,双层扣锁。以至于每一位首次到访的朋友,都想象着能吃到何等高级的香米,可大半确是失望了。年纪稍长不长的人,对真假格外在意,总能明白。
可我们小两口,却是吃得心宁胃暖,感慨万千,吃得流匙香满室,把酒问青天。
我的父亲早年贩过大米,作为家中的长子,十八岁出门远行,交货时,他会背着百斤的米袋,背上全家人的指望。那里有我二叔的学费,老姑(东北叫法,即小姑)的花绣。
所以,吃米饭的时候,我就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我一到七点不起床,他就打我。
现在,他可打不动我了,肩周炎,胳膊只能平举。
我吃米饭,就权当他打我。
他老了,想把肩上的米袋给我抗着。我可禁不住。但他接下来的日子,想吃的每一口粥,我都包了。还要端到他面前,喂给他吃。
我妈姓赵,是最后一批的知青,读过书的。嫁给我爸的时候,除了米饭,什么菜也不会做。
后来,我出生了,她就什么都会了。
“今天,吃米饭”
——记忆中,每当父子回家,问起晚餐的菜色。这就是她的标准答案。
也曾一直疑惑,为什么她放着上桌的鱼肉不说,偏说这一碗平淡到近乎无趣的米饭。
直到自己接下了柴米,才似乎明白,或许是她赵大小姐内心深处唯一自信,敢拿出手的菜式了。小时候的我,以为母亲是万能的,万能的理所当然。再吃米饭的时候,回头看,她却一直是个战战兢兢的小姑娘,尽自己的一切所能,演好一个母亲。
我的母亲,就在年前,已经往生。愿她在天堂永享极乐。我却不知,既是极乐,那对她来说,彼端天国,是否会有一个儿子。
我的这碗米,大概也只有些浅薄的故事,却不知,为何爱人也吃得陶醉。她的那碗,和我的稻味,也定不相同。
这让我想起,广州的朋友,请我喝那鱼粥,在我还不知其味的时候,他就已经感怀赞叹,啧啧不绝了。
稻香自沁,稻意自清,稻味自得。
散香的记忆
作者:葛常佳老师
多年之后,当我在焕然一新的故乡小镇街道上驻足,依然会想起那个遥远的泛着爱与希望的清晨。
这一天和已过的每一天一样,平平凡凡地开始了,一个个穿着整齐校服的红领巾匆匆忙忙地向学校跑去,我也不例外。
从家到学校的路上,零零星星散布着几家寄宿班,烧好的早饭香味儿顺着打开的门窗飘散开来,每个经过的孩子都不由得停下脚步朝门内张望两眼,又不舍地跑开。
一位衣衫褴褛的乞者在孩子们的“队伍”中格外显眼,孩子们嬉笑着,捏着鼻子,小心躲避着,从乞者的旁边快速绕过。乞者的肚子咕咕地叫,看到我在看他,那黝黑的脸
上突然红了,显出不大好意思的神情。他可能太饿了,端着碗,一家一家寄宿班挨着乞食。
但是寄宿班的老板们都向他摆摆手,厌恶和嫌弃地吼上一句:“不够喽”。乞者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我以为没有人会施舍给他了,摸着口袋里被汗水浸湿的五块钱——这是爸爸给我的午餐钱,是否要把它留给那个可怜的乞者呢,我犹豫着。“那就给他吧!”我一咬牙,下定了决心,向他跑去。
就在这时,乞者已来到了一位辅导班阿姨的门口。这位阿姨很是热情,伸出手招呼他说:“快来,饭凉了些,我给你热热。”说罢,转身回屋,给乞者满满盛了一大碗。乞者感动极了,大口大口地吃着,眼里溢出泪花。
阿姨关切地向乞者说:“来,进来吧,慢点儿吃,吃完再盛一碗。”乞者噙着眼泪,点点头,看了看自己满是污泥的鞋,又摇摇头,然后蹲在门口把饭吃完,他始终没有踏进门。也许是怕踩脏了寄宿班的地板。
我的眼眶湿润了,因为乞者的为他人着想之心,也因为阿姨的怜悯之心。
那天,我上课迟到了,但也是那天,我在去学校的路上已经学到了人生中的关键一课——善意,不必施舍巨资,不必口出豪言,它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那碗传递的温情早餐。
饱食终日,粒粒可馨可敬
作者:何宝霞老师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民以食为天。足可见,一粥一饭,一瓢一饮,于民而言,神圣而令人敬畏。
小时候,每次吃饭,虽父亲总强调:吃多少,盛多少,切不可浪费。但我们这些孩子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每每总会在碗底留下一些。这时,总引得父亲边充满痛惜地反复说着:“这可是白花花的粮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求来的,哪里能随意浪费?”边牢牢盯着我们吃完最后一口饭方会放我们离开餐桌。那时小,尽管也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贴近现实生活的名句,也听了父亲常谈起的过粮食关时因吃不上粮食而出现饿殍遍野的惨状。但却因真的没有切身体验那种苦难生活,哪里能做到感同身受呢?
长大后,踏入田地,辽远的天空,炙热的骄阳,成熟折腰的稻谷,无不向人们彰显蓬勃的生命与丰收的希望!这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挥洒汗水的时刻!父母亲、乡亲邻里总是披星戴月,弯腰驼背、含辛茹苦收获每一粒粮食,汗水、热血交融,伴着清风,随着明月,静寂中呈着别样繁荣。世间一切,都是遇见。那一刻,你遇见的是一生命与另一生命相遇的悸动与敬畏。粮食对土地的敬畏,人类对粮食的敬畏!
直到那时,方明白,饱食终日,粒粒可馨可敬!
饮水思源,吃饭当俭。粮食历来是用来满足温饱而不是浪费的。然而,现在很多人已然不再涉足田地;已然不识何为稻谷,何为小麦;已然不知收获一粒粮食的艰辛历程,不识农人劳苦,又何来珍惜粮食?浪费反而成为司空见惯。那么,对于粮食,我们该如何珍之重之呢?
众所周知,目前各国或多或少面临着粮食危机,粮食危机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可能随时发生在我们身上。毕竟,我们从来不能预知明天先来,还是意外先来。近期,一场前所未有的干旱袭击了非洲南部,导致该地约有1100万人口生命受到威胁。这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如果我们一直不节约粮食,而是无节制浪费,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自食恶果。
敬畏粮食,非一纸空文,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践行。树立敬畏粮食的意识,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一餐一饮都需要我们关注、践行!饱食终日,粒粒可馨可敬!
细嚼食光
作者:何有铭老师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我们的祖先对于粮食的尊重仅从记载文字的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出,杜甫在诗中写道:“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天宝年间,落魄的杜甫也在灾民之列,按规定每人可以到京师谷仓领五升大米。民生之首便是粮食,我们用千万的食物续以生命,粮食不该是为民而生,而人却该敬粮食如敬生命!
成长在现在人的概念中大多是心理的成熟,见识的丰富,却忘了身体的成长才是铸成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是啊,此时才想起来,粮食才是我们赖以生存必不可少之物。我们并未生活在饥荒年代,而饿的滋味可能多多少少都有过尝试,我们一顿不吃的饿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