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本实验汇总
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选择适合的实验项目,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实验项目列表**以下是一些适合高中物理实验的项目:1. 简单机械实验:- 斜面实验:测量物体在斜面上滚动的加速度。
- 杠杆实验:研究杠杆原理,测量杠杆的平衡点和力的乘积。
- 交织轮实验:通过观察不同轮的直径和力的关系,研究力矩和转动力学。
2. 热学实验:- 热膨胀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受热后的膨胀情况,研究热膨胀原理。
- 定压比热容实验:测量物质的定压比热容,了解物质的热性质。
- 太阳能实验:通过太阳能收集器转化太阳能为热能,并用于加热水或产生电力。
3. 电学实验:- 串联电阻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 并联电阻实验:测量不同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和导线位置,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
4. 光学实验:- 反射实验:通过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验证反射定律。
- 折射实验:通过观察光在不同透明介质中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 凸透镜成像实验:通过放置物体和屏幕,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
5. 声学实验:- 谐振共鸣实验:通过调整管内气柱长度,观察共鸣现象,了解声波传播的特性。
- 音叉实验:通过激发音叉并观察其产生的声音,了解声音的频率和共振现象。
- 听筒实验:研究声音在大气中的传播原理,观察听筒中声音的变化。
以上仅是一些示例实验项目,高中物理实验项目还有很多其他选择,希望这份实验项目大全能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帮助和启示。
**结论**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合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本文提供了一份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大全,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希望这些实验项目能够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对物理学的深入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合集(完整版)
物理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目标要求 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求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考点一实验技能储备一、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f=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2.结构(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3.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变电源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交变电源.2.实验过程(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3.数据处理(1)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③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①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②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③若Δx 等于恒量(aT 2),则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④Δx =aT 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5.误差分析(1)纸带运动时摩擦力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2)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3)作图有误差.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对本实验的改进创新的方法1.实验器材的改进及速度的测量方法(如图)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3.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滴水法或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通过以上装置的改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长木板和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的阻力而导致的小车加速度不恒定,使小车尽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目标要求 1.会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胡克定律,掌握以胡克定律为原理的拓展实验的分析方法.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如图1所示,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图1(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形变量间的关系.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3.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如图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得出弹簧的伸长量x1,将这些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图2(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2、x3、x4、x5.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钩码质量m弹力F0l01l1x1=l1-l0m1F12l2x2=l2-l0m2F23l3x3=l3-l0m3F3……………4.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力和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5.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度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型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标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2.理解教材基本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会进行误差分析.3.理解创新和拓展实验原理并会处理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等效法: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一个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如图1所示.图1(2)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3)验证: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2只)、三角板、刻度尺等.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如图2所示.图2(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点O.(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对角线所代表的力F.(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实验中的相同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以同样的标度作出F′的图示.(5)比较F和F′,观察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4.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拉力F′的图示.(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5.注意事项(1)弹簧相同: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要设法调整指针,使之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两个示数相同方可使用.(2)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20°之间为宜.(4)尽量减少误差: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5)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目标要求 1.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过程并能进行数据处理.2.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3.能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考点一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a与F、m的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槽码、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天平、刻度尺、坐标纸.3.实验过程(1)测量: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图1(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4)操作:①槽码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计算加速度a.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象.⑤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1m图象.4.数据处理(1)利用逐差法或v-t图象法求a.(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3)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5.注意事项(1)开始实验前首先平衡摩擦阻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阻力时,不要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2)实验过程中不用重复平衡摩擦力.(3)实验必须保证的条件:m≫m′.(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6.误差分析(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槽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槽码的总重力.(2)平衡摩擦阻力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离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考点二拓展创新实验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创新(1)将实验装置的平面改为斜面(2)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改为测定动摩擦因数实验器材的创新利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直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1)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结合遮光条的宽度可测滑块的速度(2)利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无需平衡摩擦阻力(3)用力传感器测滑块的拉力,无需满足m≪M实验过程(1)结合光电门得出物块在A、B两点的速度,由v B2-v A2=2ax得出位的创新移,算出物块的加速度(2)结合牛顿第二定律mg-μMg=(M+m)a得出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目标要求 1.熟悉两种实验方案的原理、数据处理和注意事项.2.会用创新方法研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技能储备实验方案一借助恒力做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原理由钩码通过滑轮牵引小车,当小车的质量比钩码质量大得多时,可以把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如图1所示.图1改变钩码的质量或者改变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改变了牵引力做的功,从而探究牵引力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间的关系.2.实验过程(1)按照原理图安装好实验器材.(2)平衡摩擦力: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不挂(填“不挂”或“挂上”)钩码,接通电源,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为止.(3)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绕过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4)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5)改变钩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4)的操作.3.数据处理(1)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选纸带上第一个点及距离第一个点较远的点,并依次标上0、1、2、3….(2)测出0到点1、点2、点3…的距离,即对应的小车的位移x1、x2、x3…,利用公式v n=x n+1-x n-12T,求出点1、点2、点3…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3)确定此纸带所挂的钩码的重力G,利用W n=Gx n,分别求出小车的位移为x1、x2、x3…时牵引力所做的功W1、W2、W3….(4)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或作W-v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如果认为是W∝v2(或其他),然后以W为纵坐标,v2(或其他)为横坐标作图,从而判定结论.4.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挂钩码,轻推小车后,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保证钩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计算牵引力做功时,可以不必算出具体数值,只用位移的数据与符号G的乘积表示即可.实验方案二借助橡皮筋做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实验原理(1)不直接测量对小车做的功,用改变橡皮筋的条数确定对小车做的功为W0、2W0、3W0…(2)作出W-v、W-v2图象,分析图象,寻求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获得速度的关系.2.实验过程图2(1)按图2组装好实验器材,由于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2)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把橡皮筋拉伸一定长度,理顺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中都要将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第1次实验获得的速度记为v1,第2次、第3次…记为v2、v3…. 3.数据处理(1)测量小车的速度:为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和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需要测量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可求得.(2)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①当橡皮筋的条数成倍增加,即合外力做的功成倍增加时,观察小车的速度或速度的平方如何变化,有何变化规律.②在坐标纸上画出W-v或W-v2图线(“W”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3)实验结论:从图象可知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为W∝v2.4.注意事项(1)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其合力,首先应平衡摩擦力.(2)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点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目标要求 1.熟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2.会验证创新实验的机械能守恒.考点一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对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1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变电源、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导线.3.实验过程(1)安装器材: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电源相连.(2)打纸带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下方附近,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重打几条(3~5条)纸带.(3)选纸带: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4)进行数据处理并验证.4.数据处理(1)求瞬时速度由公式v n=h n+1-h n-12T可以计算出重物下落h1、h2、h3…的高度时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2)验证守恒方案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代入mgh n和12m v n2,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gh n和12m v n2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注意:应选取最初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_mm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Hz).方案二:任取两点计算①任取两点A、B,测出h AB,算出mgh AB.②算出12v B2-12m v A2的值.③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mgh AB=12m v B2-12m v A2,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案三:图象法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对应速度v,然后以12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2-h图象.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5.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4)测长度,算速度: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应用v n=h n+1-h n-12T,不能用v n=2gh n或v n=gt来计算.(5)此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考点二拓展创新实验本实验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速度测量方法的创新2.研究对象的创新从单个物体创新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验证系统在某一过程机械能守恒.3.实验目的的创新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目标要求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写出不同方案中动量守恒关系式.2.知道在不同实验方案中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一、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1所示.图1(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数据处理(1)滑块速度的测量:v=ΔxΔt,式中Δ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方案二:利用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实验器材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2所示.图2(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个整体运动.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算出速度.(4)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数据处理(1)小车速度的测量:v=ΔxΔt,式中Δx是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方案三: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圆规、铅垂线等.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安装:按照如图3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图3(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 +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3.数据处理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补偿阻力.(3)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目标要求 1.会选择实验器材,控制电路及测量电路.2.会根据电路进行正确的实物连线.3.会实验操作,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图:如图1甲;(2)测多组小电珠的U、I的值,并绘出I-U图象;(3)由图线的斜率反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12.实验器材小电珠“3.8V,0.3A”、电压表“0~3V~15V”、电流表“0~0.6A~3A”、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3.进行实验及数据处理(1)将小电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2)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3)数据处理①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I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②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③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4.注意事项(1)电路的连接方式:①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3.8V,0.3A)的电阻很小,与量程为0.6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0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能从0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3)I-U图线在U0=1.0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5.误差分析(1)由于电压表不是理想电表,内阻并非无穷大,会带来误差,电流表外接,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测得的电流值大于真实值.(2)测量时读数带来误差.(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误差.实验九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目标要求 1.熟悉“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2.掌握测电阻的电路图及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由R=ρlS得ρ=RSl,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金属丝的电阻R,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图1 2.实验器材。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目录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目录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目录01.气垫导轨介绍02.数字计时仪介绍03.使用数字计时仪测量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即时速度04.匀速直线运动及其速度05.测量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06.电磁打点记时器07.使用打点计时器演示匀速直线运动08.电火花打点计时器09.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0.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11.使用XXX管演示空气阻力很小时不同物体同时下落12.使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13.使用大玻璃瓶演示玻璃微小形变14.使用形变演示器演示形变产生弹力15.使用激光镜面反射演示桌面微小形变16.静摩擦17.最大摩擦力18.验证滑动摩擦定律19.滑动摩擦20.比较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21.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23.力的分解24.三角衍架演示力的分解25.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6.力矩的平衡27.惯性(1)28.惯性(2)29.惯性(3)30.牛顿第一定律31.牛顿第二定律(1)32.牛顿第二定律(2)33.牛顿第三定律34.静摩擦力的相互性35.弹力的相互性3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37.失重38.使用测力计演示超重和失重39.使用微小压强计演示超重和失重40.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4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42.互成角度的两个直线运动的合成43.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等时性44.平抛运动与水平匀速运动的等时性45.平抛运动的轨迹46.决定向心力大小的因素47.弹簧振子的振动48.简谐振动的图象49.阻尼振动的图象50.单摆的等时性51.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52.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53.使用计时器研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54.受迫振动和共振(1)55.受迫振动和共振(2)56.使用示波器观察发声物的振动57.物体的动能58.重力势能59.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60.动能与弹性势能的转化61.动量守恒62.完全非弹性碰撞63.完全弹性碰撞(1)64.完全弹性碰撞(2)65.完全弹性碰撞(3)66.斜碰67.碰撞球(1)68.碰撞球(2)69.碰撞球(3)70.单摆小车71.反冲(1)72.反冲(2)73.反冲(3)74.气体的扩散75.液体的扩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76.XXX运动77.XXX运动的成因78.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79.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2)80.压燃实验81.当空气被绝热压缩时,它的温度会升高。
高中物理实验全归纳!知识总结+例题讲解!
一、概述高中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在高中阶段,物理实验也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和理解物理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并结合具体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的要点和技巧。
二、高中物理实验分类1.力学实验力学实验是物理实验的基础,包括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的研究等内容。
力学实验主要涉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测量摩擦力、研究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等内容。
2.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涉及光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棱镜分光等实验内容。
3.电学实验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点,主要包括安培定则的验证、欧姆定律的验证、串、并联电路的研究等内容。
4.热学实验热学实验主要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包括热膨胀、比热容等内容。
5.波动实验波动实验主要研究波动现象,包括弹簧振子周期的研究、声波的传播等内容。
三、高中物理实验知识总结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必须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实验仪器设备完好,进行调校和检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要熟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
要注意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做好实验台的摆放和实验用具的摆放,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操作的技巧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实验操作的技巧,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坏;在观察测量时要保持专注和稳定,尽量减小误差;在进行数据处理时要注意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虚假数据的产生。
3. 实验数据的处理在进行物理实验后,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总结。
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对数据的合理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值,使得数据更加可靠和准确。
在分析数据时,要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归纳,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总结。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大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总结大全1. 电流与电阻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阻。
我们发现,在一个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变化。
这个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之后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2. 串联和并联电阻实验这个实验旨在研究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效果。
我们将多个电阻连接在一起,并测量整个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我们发现,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每个电阻的总和。
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每个电阻的倒数的和的倒数。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路中电阻的连接方式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3. 欧姆定律实验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并测量电流的变化。
我们发现,当电压增加时,电流也增加,而当电阻增加时,电流减小。
这个实验验证了欧姆定律,并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4. 电流和磁场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电磁铁和一个电流表来研究电流在磁场中的行为。
我们发现,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我们还发现,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探索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5. 电容实验电容是一个能够存储电荷的装置。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容器和电压源来研究电容的性质。
我们发现,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尺寸和介质的性质。
我们还发现,当电容器接上电压源时,电容器会储存电荷,并且电容器的电压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电容的基本原理,并学习了如何计算和测量电容。
总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电容和磁场等基本概念。
这些实验帮助我们加深对电学原理的理解,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大全汇总完整版完整版.doc
实验名称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人 1 2指导教师日期实验目的: 1.研究自由落体运动2.测量重力加速度g值。
实验器材:铁架台、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纸带、重锤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与时间t 满足关系v=gt,v-t 图像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重力加速度g 值。
由h=1/2 gt2,经过0.02s 纸带下落的位移约为2mm,所以,实验中选前两个点间距为2mm 的纸带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1.把铁架平台放在桌面边缘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注意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
2.纸带下端挂重物、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端用夹子夹好,并调整纸带顺利穿过限位孔,用手托住重物。
3.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打开夹子,释放纸带;4.纸带离开打点计时器后,关闭电源,取下纸带;5.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6.在纸带下端重新换上另一重物,重复上述操作,打完后立即关闭电源。
7.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
8.选取两条比较好的纸带将所得纸带中各点的速度计算出来填入下列表格中:实验数据处理:根据下表50g钩码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织带粘贴处:50g钩码100g钩码123456实验结论:1、自由落体的运动轨迹是_______,速度方向__________;位移h与时间t的平方成____________;2观察图像特点,总结出物体在重物的牵引下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g=______。
实验名称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人 1 2指导教师日期实验目的:探究弹簧的_______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器材:铁架台,金属横杆(带铁夹),弹簧(带指针),钩码,米尺。
实验原理: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用直尺测量弹簧的伸长或总长,根据实验所测量实验数据,探索弹簧弹力和弹簧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步骤:(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由下垂。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17个实验总结高考物理必考的17个实验主要包括:光的反射定向、串联电阻的测量、并联电阻的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L-C振荡电路的测量、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电磁感应定向、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谐振弦波的测量、温度传感器的定性测量、直流电磁铁的磁场测量、半导体二极管的负偏压电流的测量、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学校一段漂移的磁力测量和绝缘体介质的电导率测定。
第一个实验是光的反射定向实验。
通过使用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探究光在反射过程中的定律。
实验中利用反射角测量角度并确定各角的关系。
第二个实验是串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串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第三个实验是并联电阻的测量实验。
通过将多个电阻并联起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总值。
实验中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恢复电流的方法进行测量。
第四个实验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和输入输出阻抗,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的特性。
第五个实验是空气压强与气压计读数的确定实验。
通过改变气压,测量气压计的读数,研究气压与气压计读数之间的关系。
第六个实验是弹簧的弹性系数测量实验。
通过在弹簧上加不同的力,测量弹簧的伸长量,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第七个实验是L-C振荡电路的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计算L-C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
第八个实验是简单混合颜料的分离实验。
通过使用纸张和水,分离出简单混合颜料中的某个颜色。
第九个实验是电磁感应定向实验。
通过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大小,测量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和磁感应强度。
第十个实验是测量密度和几何焦距的确定实验。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同时,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在凸透镜上的成像距离和物距计算几何焦距。
第十一个实验是金属导线的比热容测量实验。
通过测量金属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化量,计算金属导线的比热容。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有许多实验,以下是其中 18 个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列表:
1. 平方反比定律实验:证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单摆实验:证明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外力愈大,振动愈短促。
3. 振动实验:证明物体振动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与外力
有关。
4. 碰撞实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6.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证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7.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证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反作用力,且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静电场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9. 直流电路实验:证明欧姆定律。
10. 波动实验:证明波的发生和传播依赖于介质。
11. 光的本性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提出“波粒二象性”理论。
12. 棱镜色散实验:证明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13. 光合作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14. 浮力实验:证明物体沉浮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
15. 杠杆原理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功和能的实验:证明功等于能量转化的量。
17. 温度实验:证明热胀冷缩规律,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18. 万有引力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们证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2
选修3-5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参考案例一);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参考案例二);4.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参考案例三)
反冲现象
2
2
7月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阴极射线
1
7月
4
3月
第六章:
传感器
1.干簧管;2.观察光敏电阻的特性;3.观察热敏电阻的特性;4.观察霍尔元件电压随时间变化; 5.日常灯启动器的双金属片随温度的变化;6.观察铁氧体受热后的变化;7.用温度传感器观察温度的变化;8.测量光照强度;9.光控开关;10.温度报警器;11.检测发光二极管;12.测试非门;13用示波器观察话筒的工作
曲线运动
1.红蜡块的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研究平抛运动
1
1
3月-
4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无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
2
5月-
7月
选修
3-1
第一章:
静电场
1.静电感应;2.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3.模拟电场线;4..研究空腔导体内表面的电荷;5.静电屏蔽;6.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7.用传感器观察电容的放电过程
10
3
4月
选修
3-4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1.弹簧振子;2.相位;3.画出振动图像;4.影响单摆振动周期的因素;5.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6.研究受迫振动的频率;7.观察共振现象;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下面将介绍一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希望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力的平衡实验。
力的平衡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力的平衡条件,掌握平衡力的作用规律。
实验材料包括弹簧测力计、各种重物和支架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重物和测力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实验材料包括光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公式。
三、简谐振动实验。
简谐振动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简谐振动的特点,掌握简谐振动的规律。
实验材料包括弹簧、振动器、计时器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调节振动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振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简谐振动的特点。
四、电路基本实验。
电路基本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规律,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包括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搭建简单的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以上就是一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介绍,希望能够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总结高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巧。
下面是我在高中物理课程中进行的12个实验的总结。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通过使用自由落体实验装置,测量自由落体的时间和下落距离,然后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重力加速度是恒定的,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实验二: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这个实验使用光电管和不同波长的光源,通过测量光电流强度和电压的关系,计算出普朗克常量。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光电效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三:测量动量守恒这个实验使用弹簧振子和小球,通过测量小球和振子的质量和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进一步理解了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物理现象中的应用。
实验四:检验斯涅尔定律这个实验使用光线经过透镜和凸面镜,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验证斯涅尔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透镜和凸面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验五:探究光的干涉与衍射这个实验使用光栅和单缝光源,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理解了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的原理。
实验六: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信号这个实验使用示波器观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交流电信号的波形。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交流电信号的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七: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关系这个实验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大小,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这个实验,我理解了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实验八:探究电磁感应现象这个实验通过将线圈放置在磁铁周围,测量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九:测量光的折射率这个实验使用石英棒以及测量装置,测量光在石英棒中的传播速度和折射率。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光的折射和光速的关系。
实验十:测量电容器的电容这个实验使用电容器和电桥测量装置,测量不同电容下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容的大小。
通过这个实验,我熟悉了电容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实验介绍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验证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和探索。
1.力学实验1.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研究弹簧振动的规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斜面静摩擦实验:通过改变斜面倾角和放置物体的质量,研究斜面上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条件。
2.光学实验2.1 球面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凸凹球面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2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3 光的折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3.热学实验3.1 温度测量实验:通过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2 热传导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规律。
3.3 相变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物质的相变过程。
4.电学实验4.1 电流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流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4.2 电阻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阻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4.3 并联电路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电阻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电磁实验5.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和磁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式,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2 磁场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磁力计等测量仪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5.3 电动机实验:通过在电动机中加入电流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以上只是部分高中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能够加强实践、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物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直接打印
高中物理实验力学实验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6、碰撞中的动量守恒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8、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9、探究动能定理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套,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画图法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 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
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注意事项]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例题]1.在本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答案:ACD2.做本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1.简介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检验和验证物理理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
2.实验一:杨氏模量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步骤:使用弹簧秤将金属丝悬挂在水平方向,并固定好。
给金属丝施加一定的拉力,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变化,并记录相应的载荷。
通过计算,得到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以及杨氏模量的定义公式进行理论推导,与实验数据进行比对,验证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3.实验二:声速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的声速。
实验步骤: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测量声波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得到声速的数值。
实验原理: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声学中的声速公式,将实际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到声速。
4.实验三:焦距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步骤:使用光屏和凸透镜/凹透镜进行实验,通过移动光屏的位置,找到成像最为清晰的位置,并测量此时的屏距和像距,从而计算出凸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原理: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结合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进行实验并验证公式的准确性。
5.实验四:电阻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电阻的大小。
实验步骤: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
实验原理:利用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阻的组合原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阻大小。
6.实验五: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步骤:使用线圈和磁铁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并观察电流变化。
实验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通过实验验证这两个定律的准确性。
7.实验六: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使用光源和凸透镜进行实验,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
实验原理:根据光的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定律的准确性。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
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对于高中生来说,动手做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高中生动手做的物理实验。
1. 测量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所有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
高中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实验装置来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装置:一根长直的线杆、一个光滑的小球、一个计时器、一个绳子、一个天平。
实验步骤:1. 将线杆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使其与地面垂直。
2. 在线杆的顶端挂上一个绳子,并在绳子的下端挂上一个光滑的小球。
3. 将小球放在绳子的下端,并靠近线杆的顶端,使小球与线杆成一个小角度。
4. 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并重复测量多次。
5. 使用天平测量小球的质量。
6. 根据公式 g = 2h/t^2,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g 的数值。
2. 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它是由于光在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而发生的偏转现象。
高中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装置:一个透明的玻璃板、一个光源、一个直尺、一支笔。
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板放在桌子上,使其平放。
2. 在玻璃板上画出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标出两个点 A 和 B。
3. 将光源放在点 A 上方,使其产生一束光线。
4. 将直尺放在点 A 和点 B 之间,使其与玻璃板成一个小角度。
5. 观察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板后发生的折射现象。
6. 改变直尺的角度,观察光线的折射角度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3. 测量电阻电阻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它是指电流通过某个物体时,由于物体的电阻而产生的电压降。
高中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来测量电阻。
实验装置:一个电池、一根电线、一个电阻器、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
实验步骤:1. 将电池、电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
高中物理小实验教案汇总
高中物理小实验教案汇总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材料:天平、容器、水、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金属块、塑料块等)
实验步骤:
1. 将容器放在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M1;
2. 用天平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M2;
3. 将容器装满水,记录水的质量M3;
4. 将物体放入容器中,记录水的总质量M4;
5. 计算出水的体积V=(M4-M3)/ρw (其中ρw为水的密度,一般取为1g/cm³);
6.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M2/(V+(M3-M1))。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小心轻放物体,避免水溅出;
2. 保持容器和水平面平行测量,降低误差;
3.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无误,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物体的密度,比较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分析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
拓展实验:
1. 用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密度差异;
2. 用其他方法测量物体的密度,如测量其长宽高,计算体积后再用天平称量质量。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书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含必修选修6本书共15个实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实验必修第一册 ............................................................................................................................. - 1 - 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1 - 实验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 8 - 实验三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 14 -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 20 - 必修第二册 ........................................................................................................................... - 29 - 实验一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 29 - 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35 - 必修第三册 ........................................................................................................................... - 41 - 实验一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 41 - 实验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52 - 实验三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 60 -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67 - 实验一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67 - 实验二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75 - 实验三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 80 - 实验四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 85 -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89 - 实验十四探究传感器元件特性及简单应用............................................................ - 89 -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94 - 实验十五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 94 -必修第一册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平行:纸带和细线要和木板平行。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物理学科中的12个实验,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一:测量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掌握使用天平和微量容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天平称量小物体的质量。
2.使用水容器装满水,记录初始水平面。
3.将小物体放入水容器中,记录水容器的最终水平面。
4.计算小物体的体积,并计算出它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物体的密度是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
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他密度相关的问题。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了解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并掌握使用计时器和测高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在垂直高度上设置一个测高器。
2.从测高器的初始位置,让物体自由下落,并记录下物体下落所经过的时间。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不同高度下物体的下落时间。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是使其以加速度自由下落。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并掌握使用光源、直尺和量角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设置一个光源和一个由折射介质构成的透明介质。
2.发射一束光线进入透明介质中,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介质中时,其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是由介质的折射率引起的。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阻值,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掌握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搭建电路。
2.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电阻的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实验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装置图与原理:小车在勾码拉动下作运动,通过研究纸带可以探究小车运动规律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的频率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V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V电压。
3,在某次“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其中一段打点纸带如图所示, A、 B、 C、D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运动是运动,其中连接勾码的应该是端3,纸带处理方法:★求 B 点瞬时速度的方法:★求加速度的方法:★本实验注意点:1,长度肯定不是国际单位!2,留意相邻计数点间究竟有几个0.02s 2,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吗?实验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装置图与原理:用两个力可以把结点拉到O 位置,用一个力也能把结点拉到 O点,即它们的相同。
本实验要验证力的合成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
图中用平行四边形法作出的合力实验值是,实际由等效替代得到的合力真实值是,和橡皮绳肯定一直线的是。
2 ,主要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A 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此时需要记下。
O ( 2)在纸上根据,应用求出合力 F。
F 1(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F 2此时需要记下。
( 4)如果比较发现,则说明力的合成F 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本实验注意点:实验时橡皮绳、细绳、弹簧秤要和白纸,拉力大小、两个力夹角要,确定拉力方向时描下的两个点距离要实验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原理: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1)保持不变,探究的关系( 2)保持不变,探究的关系2 ,装置:重物作用是纸带作用是3,实验前首先重物,适当倾斜木板直到轻推小车运动后纸带上的点为止,本步骤称为,目的是让小车受的外力等于4 ,绳子拉力理论上大小为F=为方便改变拉力,还应该满足,则可认为F=3 ,本实验需要多次改变实验研究量得出多组数据,然后描绘出图像去得出结论。
在甲图中画出加速度 a 与外力 F 的关系图线,在乙图中画出加速度 a 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图线本实验的注意点是(1)( 2)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 ,实验装置与原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重锤,阻力远小于重力,故减少的能和增加的能近似相等。
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2,如果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研究,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是,如果研究纸带任意两点,则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是[ 注意项事 ]1 .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以减小摩擦阻力。
2 .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二点间距的纸带3 .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
4. 本实验的长度单位肯定不是国际单位!重力加速度 g 要取!5. 自由下落较快,故本实验一般不用每 5 个点选一个计数点,直接连续选取即可,即T=6. 本实验可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肯定增加的动能,原因是3,典型例题:例题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查得当地的重加速度 g=9.80m/s 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 1.00kg 。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 O,另连续的4 个点 A、 B、 C、D 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 A、B、 C、 D 各点到 O点的距离分别为 62.99cm、70.18cm 、77.76cm、85.73cm。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到运动 C 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_______J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
(取 3 位有效数字)可得什么结论?01A B C D例题 2:在本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
图中O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A、 B、C、 D、 E 分别是以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计数点)。
根据纸带求:( 1)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 2)若重锤质量为 m kg,则重锤从起始下落至 B 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多少?( 3)重锤下落到 B 时,动能为多大?实验五 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1,实验原理: 用 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 用测导线的直径 d, 用 测导线的电阻 R, 由 R =,可得金属丝的电阻率ρ =2, 实验电路:( 1)电流表为什么采用外接法?( 2)滑动变阻器为什么采用限流接法?3 ,典型例题在“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 的实验中 , 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 30 Ω . 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 其示数如图所示 , 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 d=mm.(2) 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电压表 V1( 量程 0~3 V, 内阻约 3 k Ω) 电压表 V2( 量程 0~15 V, 内阻约 15 k Ω ) 电流表 A1( 量程 0~100 mA, 内阻约 5 Ω ) 电流表 A2( 量程 0~0.6 A, 内阻约 0.1 Ω )滑动变阻器 R1(0~10 Ω ) 滑动变阻器 R2(0~1 k Ω )电源 E(电动势为 4.5 V, 内阻不计 ) 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 , 电压表应选 , 电流表应选 , 滑动变阻器应选.实验六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原理:,故需要的仪表有方法 1:调节变阻器,测量两组数据U I 、 U I 2 , 立方程组:112方法 2:调节变阻器,测量多组数据 ,作 U —I 图象。
由图象的意义去求 E 和 r在方框中画出电源的 U-I 图像,其中直线和 Y 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其中直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特别注意 Y 坐标的起点是不是从 开始!( 2)测量电路如图如果某一次实验图象 如图,可得 E=r=( 3 )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故有 E 测E 真,r 测r真实验七: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实验电路:为什么电流表采用外接法?,为什么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实验前应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置于2,实验原理: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测出多组数据,再作小灯泡的图象,即得到伏安特性曲线3 ,在方框中定性画出对应的伏安特性曲线4,注意点:( 1)为什么伏安特性是曲线?( 2) U-I 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是不是表示该点对应的电阻?实验八: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 ,测量电阻对应第条刻度线,该刻度线特点是2,测量电压和电流通常看第条刻度线,要注意该刻度线对应有几个典型量程。
3,测电阻注意点:( 1)使用前应看一下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盘端的零刻线处。
如果不在,就应该进行( 2)使用欧姆挡时,在选好后,还必须。
方法是:( 3)测量时应该让指针在中间附近比较适合,如果指针明显偏在左边(即指针的偏转角),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 )每次换档更换倍率,必须重新( 5)测量完毕后,应该把选择开关置于( 6)使用多用电表时,两只手只能握住表笔的绝缘棒部分,不能接触表笔上的金属部分。
典型例题1、某同学得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完成下列测量步骤:(1)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
(3)将红、黑表笔 ______ _____ ,进行欧姆调零。
( 4)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示数。
2、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 a 和 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指针位置选择开关所处挡位读数a 直流电流 100mA mA 直流电压 2.5V Vb 电阻× 100 Ωab实验九: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目的】1. 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2.学习间接测量微观量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原理】利用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油膜将油酸分子看做球形, 测出一定体积V 的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 用可计算出油膜的厚度。
这个厚度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注意:在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哪些方面作了理想化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滴管( 或注射器 ) 、试剂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实验步骤】1. 用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入量筒. 数出每毫升油酸酒精溶液的,算出每滴液滴的.2. 把洗干净的浅盘水平放置, 倒入约 2 cm 深的水 . 用纱网 ( 或粉扑 ) 将适量的轻轻洒在水面上.3. 用滴管将轻轻滴入水面中央, 待油膜形状稳定后. 在浅盘上盖上,用在透明塑料盖板上描出4. 数出透明塑料盖板上所描出的油膜边缘轮廓含有的,(不足半格的,多于半格),估测出油膜的面积, 从而可以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5. 清洗浅盘 , 擦去透明塑料盖板上的油膜轮廓线, 重复做2次至3次实验.实验十: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原理】用法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再由可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无论玻璃砖是长方形、三角形还是圆形,只要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就能求折射率。
【实验步骤】1. 用图钉把固定在木板上 .2. 在白纸上画一条,并取直线上的一点O为入射点,法线.3. 画出线段 AO作为,并在 AO上插上.4. 在白纸上放上,使其中一边与直线aa′,并画出另一条对齐线.5. 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1的像被挡住,然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 P3挡住 ,再插上 P 4,使 P 4 挡住 .6. 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 P 、 P 的针孔位置确定,347. 用量角器测量,并查出其正弦值 sin θ 1 和 sin θ 2.8. 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并取平均值 .【思考】如果没有量角器,只提供一把直尺,你会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吗?实验十一: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原理:单摆在摆角很小时, 可以看作 运动,其振动周期 T =故有 g =,如 n 次全振动总时间为 t ,则 g =2 ,装置图: 3,注意点:( 1)对细线和摆球的要求是( 2)对摆角的要求是 ( 3)要使摆球在 内摆动 , 不能形成圆锥摆 , ( 4)测摆长的要求是 ( 5)应该从 开始计时,并计数为第次4,为进一步提高精度,也可作出图象 , 求出图线的斜率 k, 即可求得 g 值为.根据图线斜率求 g 值可以减小误差 .5,误差分析:如果按下秒表时计数为第一次,则会引起g 的测量值如果误把 N 次全振动计数为 N+1 次,会引起 g 的测量值如果测量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会引起 g 的测量值如果实验过程中悬点细线出现了松动使得摆长变长了,会引起g 的测量值如果不小心摆成了圆锥摆,会引起g 的测量值6,关于秒表的读数:指针是一格一格跳跃前进的,故不用,直接看就进的刻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