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智慧城市领域与内容详解)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智慧城市领域与内容详解)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通过智能化手段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和运营的现代化城市形态。
它的目标是以人为中心,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治理效率。
智慧城市的构建涉及多个领域和内容,下面将详细解析智慧城市的主要方面。
1. 智能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比如,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根据实际路况自动调整信号时长,减少交通堵塞。
智能公交系统则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优化车辆的运行路线和班次,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2. 智慧环境管理智慧城市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通过布设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环境指标。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系统,可以将监测数据与环境管理进行有效结合,提出科学的环保建议和措施。
例如,如果监测到某个区域的空气污染严重,可以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加空气净化设备或限制车辆通行。
3. 智慧能源系统智慧城市致力于构建高效、低碳的能源系统。
通过应用先进的能源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实现能源的智能化调度和优化利用。
例如,智能电网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能源需求,合理调整电力的供给和分配,避免能源浪费。
同时,智慧城市还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慧医疗系统智慧城市的医疗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医疗资源的动态分配和优化利用。
通过建设电子健康档案、远程医疗平台等,可以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医疗资源的互联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质量。
智慧医疗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诊断系统,辅助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5. 智慧安防系统智慧城市重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利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智能报警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城市的全方位安全监控。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资料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资料智慧城市建设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民生服务水平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以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首先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包括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如5G通信网络、物联网设备、云计算中心等。
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将为城市提供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的基础支撑。
二、城市治理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通过智能化监测、预警和分析,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治理水平。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通过智能环保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噪音等环境指标,为环保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产业升级转型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会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
四、民生服务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让市民生活更加便利。
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实现公共服务智能化,如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养老等。
这些智能化服务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
五、城市管理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实现城市资源的智能化配置,提高城市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水平。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情况,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六、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通过物联网设备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同时,应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能源,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以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化应用和社会参与。
一、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为支撑。
这包括建设高速宽带网络,构建全城覆盖的无线通信基站以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
此外,还需要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交通监控、自动化红绿灯控制和智能停车场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调控城市的交通流量。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还需构建智慧供水、智慧电力等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对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二、数据采集与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城市中的各类数据,如交通流量、空气质量和垃圾处理情况等。
这些数据将被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城市运行的规律和潜在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政策。
三、智能化应用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将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各个领域,以提高城市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交通领域,可以利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通过智慧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在安全领域,可以运用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提升城市的治安管理水平。
此外,还可以推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和智慧能源等应用,实现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四、社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广泛吸纳市民的参与和反馈。
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平台,可以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如在线支付、移动办公和电子政务等。
此外,还可以运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与市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通过市民的积极参与,可以实现城市管理的民主化和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从而增加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国家智慧城市技术标准
国家智慧城市技术标准一、智慧城市概述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将城市的各项服务做到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从而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竞争力。
它是一种以信息、通信和技术(ICT)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模式,旨在优化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过程,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
二、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结构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层:通过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终端设备等,实现对城市环境、设施、车辆、人员等信息的全面感知和采集。
2、网络层:通过各种通信网络和信息传输通道,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高速、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3、平台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类数据的高效处理、分析和存储,为上层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4、应用层:根据城市管理和服务需求,开发各种智能化应用系统,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
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设施: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终端设备等,用于实现对城市环境、设施、车辆、人员等信息的全面感知和采集。
2、网络设施: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信息传输通道,用于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高速、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3、数据中心:包括各种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用于实现对城市各类数据的高效处理、分析和存储。
4、能源设施:包括各种电力、燃气、水务等设施,用于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和服务。
四、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的公共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公共信息平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率。
2、云计算平台: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3、物联网平台:实现各类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的集成和互联互通,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智慧城市是指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是其实施的基础,而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则是构筑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智慧城市基本构架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包括基础设施、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智慧服务、应用系统等四个方面。
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石,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物联网设施、能源与交通设施等。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供了城市内部通信和连接外部网络的能力,为智慧城市的整体运行提供支撑。
物联网设施则将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结合,实现城市各项设备的互联互通,为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提供基础。
能源与交通设施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关键领域,通过智能能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交通流畅度。
2. 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智慧城市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负责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智能感知网络和数据中心,实现对城市各个领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3. 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的中心目标是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智慧服务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
智慧交通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流畅度和交通安全性;智慧环保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控和治理;智慧医疗通过医疗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智慧教育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智能教室,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4. 应用系统智慧城市的应用系统是各领域智慧服务的实施平台。
应用系统包括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智慧环保管理系统、智慧医疗管理系统、智慧教育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整合各领域数据和管理资源,实现对相应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
同时,应用系统也为市民提供了智慧城市服务的窗口。
二、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了经济、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说明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方案目录1 智慧城市系统总体架构从信息化现状来看,各领域的应用系统都或多或少已分散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需要按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进行整合、升级,逐步迈向智慧城市系统的终极目标;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图如下:基础设施支撑系统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的整合,基础硬件主要有机房、有线与无线网络、服务器计算/存贮、终端、各类手持与外设、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电源空调;基础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备份系统等;智慧城市时代,要对城市传统的、分散的各类对网络、机房、计算及存储资源、信息安全、基础数据中心等进行统一规划与集约建设;同时应兼容国产化,即兼容国产CPU/OS装机环境;各类应用系统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层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软高速,暨智慧城市系统应建设共性支撑平台,可重复调用的共性应用基础平台、通用工具类软件、业务与功能组件建立在政务业务标准规范和电子技术标准化基础上,是新系统框架体系的核心,也是新政务体系的管理控制中心,为未来各部门应用系统快速构建提供可重复调用的功能组件;可重复调用的工具与业务功能组件仓库提供大量通用、易用、可复用、标准化的组件,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优点,既利用标准规范来约束组件的内部结构,保证组件以规范化的方式提供对外服务接口和扩展接口;又能保证组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随需应变的能力;1共性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包括城市统一的机构人员管理、统一信息分类管理、统一权限分配;2可复用的常用工具类软件;包括流式文档软件国外DOC,国标OFD、版式文档软件国外PDF,国标OFD、电子表单、报表工具、全文检索、二维三维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辅助决策分析系统、数据转换工具、二维三维条码读写软件、仪器仪表与RFID读写软件、各类应用软件辅助定制平台等;3可复用的业务与功能组件;通用功能组件是从各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来的公用功能模块,能被各类应用系统所共用;功能组件实现是为了提高应用软件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通用业务组件是基于业务系统实际需求提炼出的业务模型、管理模型、安全保密模型,可以被不同的业务系统选择使用,从而快速构建出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业务组件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模块的重用,降低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实现业务应用与业务开发相互独立,提高开发效率;包括:ID号生成、通用树、文号生成、定密依据、正文保存、查询授权、回收站管理、日志记录、文件传输、附件增改、在线帮助、批核操作、打印授权、办件转换、核文操作、输出控制、打印控制、降密控制、并发控制、图像扫描、条码生成、原件管理、归档操作等;4认证加密系统;包括PKI或CPK的认证加密基础设施、身份认证软件、电子印章软件、数字证书软件、数据加解密软件、可信时间戳等;5安全防御系统;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系统、网络接入管理系统、非法外联监控系统、主机监控审计系统、防火墙、防病毒等;6城市数据中心;分为政务内网数据中心、政务外网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备份数据中心等;7城市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城市四个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按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在线交换;8城市统一基础接口服务平台;实现城市各类共性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常用工具类软件、通用的业务与功能组件、认证加密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应用软件辅助定制平台、各类共性与职能应用系统按统一标准接入城市总体平台;9各类应用软件辅助定制平台;用于以工业化模式按统一的业务需求规范、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统一的接口标准辅助定制整合与升级各类应用系统;10各类应用系统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应用子系统的配置、一二级管理员的产生与授权等;基于基础支撑平台定制共性应用层1统一升级四大共性应用系统;包括综合办公、办案、办会系统,行政审批服务、监察系统,内外网信息发布利用系统,综合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之所以统一规划建设、整合、升级四大共性应用系统,是因为城市各委办局的业务基本都有涉及这四个系统,应统一整合与升级;四大共性系统发展趋势是一体化整合后下延到社区与村居,实现政府行政改革创新;2统一规划与建设社区管理服务与民生系统;包括社区/村居管理服务系统、社区医疗居家养老与智慧通等;之所以统一规划建设社区/村居管理服务系统与民生系统,是因为这二类系统与多个委办局业务相关,是政务改革实现管理与服务一体化,政务一件事、服务一窗口或网站后下延的承载体;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层这是面向智慧城市主体的管理与服务层:核心是面向市民的管理与服务整合、面向城市管理和城市功能提升、形成现代科技产业、精准有机智慧农业、提升产业与经济发展、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及环境的管理与服务整合,将打造成“宜居、和谐、智慧、文明、智慧农业”城市,从而实现“幸福”的目标;1.4.1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1、保障体系1统一规划及设计;形成完整和可行的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针对智慧城市创建任务和重点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2统一组织机构;成立城市专门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负责智慧城市统一的规划、设计与创建工作;改变长期以来由各委办局仍至其下属的科室组织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3政策法规;建立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4经费规划和持续保障;建立智慧城市建设的经费规划和保障措施;5运行管理及监督;明确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并建立运行监督体系;2、网络基础设施6有线与无线网络;提升无线网络的覆盖面、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7宽带网络;提升包括光纤在内的固定宽带接入覆盖面、接入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8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并投入使用;3、公共平台与数据库9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基础空间与地下管网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公共基础数据库;10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能对城市的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交换的信息平台,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和服务的需求;11信息安全平台;建设信息安全平台,有效保障智慧城市信息安全;1.4.2 智慧建设与宜居1、城市建设管理12城乡规划;编制完整合理的城乡规划,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道路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以综合指导城市建设;13数字化城市管理;建有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建成基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14建筑市场管理;通过制定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府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能力提升;15网络化房产管理;通过制定和落实房产管理的有效政策,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房产管理,促进提升政府在住房规划、房产销售、中介服务、房产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16数字园林绿化;通过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推动园林绿化的监测和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17历史文化保护;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水平、推广水平;18建筑节能与楼宇控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城市在建筑智能监控、节能监督、评价、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19智能绿色建筑;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城市在绿色建筑的建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水平;2、城市功能提升20智能管理供水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从水源地监测到自来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管理,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保障居民用水安全;21智能管理排水系统;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城市雨水收集、疏导等方面的排水系统设施建设,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功能的发展;22智能节水应用系统;城市节水器具的使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23智能管理燃气系统;带动城市清洁燃气使用的普及,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保障其安全运行;24垃圾分类与处理;优化社区垃圾分类的普及情况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水平;25智能管理供热系统;完善北方城市冬季供暖设施,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其整体水平的发展;26智能照明系统;提升城市各类照明设施的覆盖面和节能自动化应用程度;27智能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实现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综合管理、监控,并利用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实际对城市各类建设利用三维技术粗细粒度的可视化管理;1.4.3 城市智能管理与服务1、政务服务28决策支持;建立支撑政府决策的信息化手段和制度;29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30网上办事;完善政务门户网站的功能,扩大网上办事的范围,提升网上办事的效率;31政务服务体系;形成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联接与融合,建立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2、基本公共服务32基本公共教育;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目标人群获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便捷度,并促进教育资源的覆盖和共享;33劳动就业服务;通过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升城市就业服务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提升就业信息的发布能力,加大免费就业培训的保障力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34社会保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提升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提高目标人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服务的便捷程度,提升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35社会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提升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服务终端建设,提高目标人群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和优抚安置等服务的便捷程度,提升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提高服务的透明度,保障社会公平;36医疗卫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终端服务,保障儿童、妇女、老人等各类人群获得满意的服务;通过建立食品药品的溯源系统等措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供应,并促进社会舆论监督,提高服务质量监督的透明度;37公共文化体育;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扩大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服务面,提高广播影视接入的普及率,通过信息应用终端的普及,改善各类人群获得文化内容的便捷度;提升体育设施服务的覆盖度和使用率;38残疾人服务;在提高服务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个性化应用开发,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服务的水平,提供健全的文、体、卫服务设施,丰富其服务内容;39基本住房保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健全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增强便利性、提升透明度;3、专项智能应用40智慧交通;建设及运行城市整体交通智慧化,包含公共交通建设、交通事故处理、电子地图应用、城市道路传感器建设和交通诱导信息应用等方面情况;41智慧能源;管理及利用城市能源智慧化,包含智能表具安装、能源管理与利用、路灯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建设;42智慧环保;建设城市环境、生态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包含空气质量监测与服务、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服务、环境噪声监测与服务、污染源监控、城市饮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43智慧国土;建设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包含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资源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地籍管理等方面的建设;44智慧应急;建设城市智慧应急,包含应急救援物资建设、应急反应机制、应急响应体系、灾害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指挥系统等方面的建设;45智慧安全;建设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智慧化,包含城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平安城市建设等建设情况;46智慧物流;建设物流智慧化管理和服务,包含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仓储服务、物流呼叫中心、物流溯源体系等方面的建设;47智慧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便捷化、智慧化,包含社区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社区传感器安装、社区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48智能家居;建设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和环保节能,包含家居智能控制,如智能家电控制、灯光控制、防盗控制和门禁控制等,家居数字化服务内容,家居设施安装等方面的建设;49智慧支付;建设包含一卡通、手机支付、市民卡等智慧化支付新方式,支付终端卡设备、顾客支付服务便捷性、安全性和商家支付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建设;50智能金融;城市金融体系智慧化建设与服务,包含诚信监管体系、投融资体系、金融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1.4.4 智慧产业与经济1、产业规划51高科技产业规划;制定城市产业规划,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公示及实施;52创新投入机制;城市创新产业投入实施,包括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创新费用投入,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投入等方面;2、产业升级53产业要素聚集;城市为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实现的产业要素聚集和增长;54传统产业改造;在实现城市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3、新兴产业发展55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服务与发展,包含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环境、科研环境、金融环境及管理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在城市整体产业中的水平;56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包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发展水平及投入等方面;57其它新兴产业;提升和发展城市其它新兴产业;1.4.5 智慧城市支撑现代化农业1、现代化农业58区域种植业资源智能系统;建设区域种植业资源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平台,主要建立种植业资源与农田环境、主导产业、社团组织、种植业辅助决策、种植业企业等相关系统,包括信息传输设备、信息分析处理软件、系统决策软件、智能控制软件等一系列软硬件及标准规范;59农业生产智能化系统;运用新兴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的各种传感器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等传感器和无线通信传输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信息采集、预警、智能管理、决策分析、专家在线指导,提高创建城市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竞争力;60农产品现代流通智能系统;立足城市农业科技城发展规划,围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目标定位,从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出发,加强与完善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涵盖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系统和连锁销售终端体系的农产品流通完整产业链,为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示范应用载体;61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系统;建设编码管理系统、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生产基地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共六大系统;依托互联网,集成六大系统,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台,对农产品产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流通、检测等一系列环节的信息进行监管,形成一个信息对称、数据共享、多方联动的监督、管理和辅助决策平台;同时,依托网站和电话、短信、网络、触摸屏等多种方式对外信息发布,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实现高效快捷、准确无误、科学规范地传递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62农村社会化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管理系统,帮助合作组织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建立智能化、数字化农技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农技推广中心、基层农技站全部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设施;标准与规范体系四个横向层次均需要服从“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智慧城市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和“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1.5.1 智慧城市业务标准规范体系1、建立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标准体系在总结多年分散建设信息化系统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急需从创建智慧城市全市的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整合城市共性办公业务需蛙泳规范、个性能职能业务需求规范,形成标准化的一体化方案,满足市政府打造科学政务管理平台、提升政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创建智慧城市新系统将同步全面梳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职责、依法监督、管理与服务职能和民主监督职能,细化各级单位与每位公务人员的工作,全面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2、建立智慧城市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政府全面、深入实现管理职能的同时,还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随着我国地方政府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新系统将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设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公开、公平、公正的服务;新系统将结合特点,建立政务办公业务需求规范、服务基础标准、服务质量标准、服务管理标准和服务工作标准,形成“职责明晰、执行顺畅、环环相扣、持续改进”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使每个行政事项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按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在建立包括管理和服务的政务标准化体系基础上,利用电子标准化体系辅助实现;1.5.2 建立电子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立与综合办公业务需求规范、个性职能业务需求规范相对应的各类业务数据格式标准、软件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标准、软件技术研发标准、项目管理等组成的标准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省、市、区县、乡镇四级智慧城市系统国家标准体系原型;1.5.3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智慧城市需要大量经费投入,无论是政府投入,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投入,还是基金投入都要求还报;因此,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要全面梳理运营模式,运营规范,确保综合投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回报;为此,要逐步形成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规范体系;2 总体架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建设“智慧城市”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于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智慧城市”的发展能给城市化进程带来新的动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带动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提供完整有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可有效地推进自主信息产业的巨大进步;“智慧城市”是信息科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为城市中的各个服务对象,即;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智慧化、泛在式的应用服务,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渐进式过程稳步推进;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需要兼顾创新、实用、智能、高可扩展、广泛兼容、安全保障以及标准规范等各方面的要求,加快发展一个符合创建智慧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总体架构设计背景“智慧城市”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进一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和战略选择,也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普及;第二个阶段是分散应用系统规划与建设;第三个阶段是各类管理与服务应用系统的整合;第四个阶段是对城市生态圈的智能调整与优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是数字城市的基础,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通讯网络的全面覆盖与传输能力提升,电话、个人电脑、手机等通讯终端的低成本化与功能多样化,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信息传输、计算和接收能力产生爆炸式增长,数字城市诞生并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进化;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是城市功能信息化的重要标识,在这一阶段,城市各方面主体为了完成某种功能而使用信息技术,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生产、财务、采购等职能的信息化,政府各委办局业务的信息化等,这一阶段以事务处理为核心,大大提高了城市主体的内部效率,积累了丰富的业务信息,但从目前整个城市信息化现状来看,信息是零散的、无序的碎片;面向城市各领域管理与服务对象的业务整合、数据整合、技术整合、管理整合和服务整合,标志着数字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面向对象的各类服务和信息被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政府、企业、市民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完整的形象接受管理和服务;以居民的健康信息为例,不再是一次次诊疗记录碎片,而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记录;在服务和信息整合的基础上,借助科学的分析预测模型和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处理能力,产生各方面决策的智慧方案,数字城市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智慧城市系统阶段;真正的智慧城市系统,是对城市生态圈管理与服务对象与相关要素的实时、主动、弹性地调整与优化,实现资源、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平衡;以智能交通为例,不仅需要了解城市的道路状态、车辆运行信息,还需要了解城市居民的出行特点,对交通工具的偏好,对价格的敏感度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道路管理、车辆配备、价格措施,以至于城市规划调整,才能真正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总体架构的基本原则2.2.1 先做设计后实施楼宇建设开工前均须先做设计,目前我国楼宇建设均是做完规划方案就招标建设,在实施过程中由承建单位免费设计;免费设计等于没有设计,承建商建成什么样就设计什么样;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应增加专职的设计环节,至少要形成相关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规范、数据格式标准、产品与应用系统接口标准、测评标准、总体技术架构,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统一思想后才能招标建设;考虑我国目前没有一家信息化专业设计单位,示范城市可考虑请相关国家专职事业单位联合设计;2.2.2 一体化整合原则由于信息化是个新生事务,开始时是摸着石头过河,由各部委委办局规划、建设了众多分散、孤立的信息系统;尽管也产生了较大的成绩与效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智慧城市时代,城市所有基础信息系统、共性与个性应用系统,应采取一体化整合的思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升级、统一应用、统一运维;2.2.3 有所为有所不为智慧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造一次大项目就可以完成的,相关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系统建设;例。
(完整版)智慧城市组成部分
1、智慧公共服务: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
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
2、智慧城市综合体:采用视觉采集和识别、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RFID、条码识别、视觉标签等顶尖技术,构建智能视觉物联网,对城市综合体的要素进行智能感知、自动数据采集,涵盖城市综合体当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灯光照明、信息通信和显示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可视化和规范化,让管理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体管理。
3、智慧政务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此类项目已有实际落地案例,天津市和平区的“智慧和平城市综合管理运营平台”包括指挥中心、计算机网络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和平区街道图书馆和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系统四个部分内容,其中指挥中心系统囊括政府智慧大脑六大中枢系统,分别为公安应急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社会管理系统,城市管理系统,经济分析系统,舆情分析系统,该项目为满足政府应急指挥和决策办公的需要,对区内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增加智能视觉分析设备,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处理及时迅速,并统一数据、统一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有效的将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整个和平区的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该平台在和平区经济建设中将为领导的科学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作用。
4、智慧安居服务。
开展智慧社区安居的调研试点工作,在部分居民小区为先行试点区域,充分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发展社区政务、智慧家居系统、智慧楼宇管理、智慧社区服务、社区远程监控、安全管理、智慧商务办公等智慧应用系统,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包含1个平台、4个层次,2个保障。
一个平台为应用支撑平台,4个层次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2个保障为信息安全体系和管理机制。
感知层:
智慧城市的感知范围从公共事务管理、公众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建设3大应用领域入手,重点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和难点,分别采用移动终端、RFID、智能卡、GPS定位等不同技术进行基础数据采集。
传输层:
随着各种通信技术逐步走向融合,如移动通信技术与IP网络的融合,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卫星通信网走向融合,智慧城市传输层形成天地一体化的基础网络、服务化的信息系统、聚合化的运营平台和多样化的业务应用。
数据层:
数据层由2体系、3库、1渠道构成。
2体系是指统一信息资源模型体系、统一信息编码体系;3库是指数仓库、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知识库;1渠道是指信息资源访问渠道。
在统一信息资源模型体系、统一信息编码体系和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文件库为日常的业务管理与查询提供支撑,数据仓库体系为决策支持应用
提供支撑,信息资源访问渠道为各种信息资源应该提供访问接口。
应用层
应用层暴扣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智慧的环境和资源体系、智慧的城市运行体系、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智能的民生保障体系以及智慧的幸福生活体系。
支撑服务层
支撑服务层强调两大平台,一是公共应用支撑平台,二是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
安全保障体系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建设需准确建立在业务流程整合和业务数据规范交互基础之上,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角度提出安全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安全防护策略。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优化城市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是怎样的?又涉及哪些领域呢?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可以大致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就像是智慧城市的“感官”,它由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智能设备等组成,负责收集城市中的各类信息,比如交通流量、环境数据、能源消耗等。
这些设备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实时感知着城市的动态变化。
网络层则是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它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多种通信方式,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层。
这一层确保了信息的畅通无阻,使得城市各个部分能够紧密相连。
数据层相当于智慧城市的“大脑”,它对来自感知层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挖掘出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城市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应用层则是智慧城市的“手脚”,它将数据层处理分析后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和服务,涵盖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
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众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个主要领域。
首先是智慧交通领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路况信息,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优化交通路线规划,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推广智能公交、地铁和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鼓励绿色出行。
另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未来的交通带来巨大变革。
智慧医疗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患者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电子病历的普及使得医疗信息能够在不同医院之间共享,提高了医疗效率和质量。
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帮助发现疾病的流行趋势,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
智慧教育领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完整版)智慧城市整体架构智慧城市整体架构一、概述智慧城市是指借助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
本文档旨在介绍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包括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
二、智慧城市架构概览1.智慧城市管理系统1.1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子系统1.2 城市环境监测子系统1.3 城市交通管理子系统1.4 城市能源管理子系统1.5 城市安全管理子系统1.6 城市公共服务子系统1.7 数据管理与分析子系统2.智慧城市基础设施2.1 互联网和通信网络2.2 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2.3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2.4 城市设施设备3.关键技术3.1 大数据技术3.2 技术3.3 无线通信技术3.4 云计算技术3.5 物联网技术3.6 区块链技术4.智慧城市管理系统详解4.1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子系统 4.1.1 道路交通管理4.1.2 水务管理4.1.3 电力供应管理4.1.4 环境卫生管理4.2 城市环境监测子系统4.2.1 空气质量监测4.2.2 噪音监测4.2.3 水质监测4.2.4 温湿度监测4.3 城市交通管理子系统4.3.1 公交管理4.3.2 智能停车管理4.3.3 交通信号灯控制4.3.4 道路拥堵监测与疏导 4.4 城市能源管理子系统4.4.1 电力系统优化4.4.2 智能照明管理4.4.3 能源消耗监测4.4.4 可再生能源利用4.5 城市安全管理子系统4.5.1 公共安全监控4.5.2 火灾预警与监测 4.5.3 智能门禁管理4.5.4 应急事件管理4.6 城市公共服务子系统4.6.1 电子政务服务4.6.2 智能教育服务4.6.3 公共医疗服务4.6.4 社区智能化服务 4.7 数据管理与分析子系统 4.7.1 数据采集与存储 4.7.2 数据分析与处理4.7.3 数据可视化与应用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详解5.1 互联网和通信网络5.1.1 广域网5.1.2 核心交换机5.1.3 无线网络覆盖5.2 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5.2.1 环境感知传感器 5.2.2 交通感知传感器 5.2.3 能源感知传感器 5.2.4 安全感知传感器 5.3 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 5.3.1 数据存储与处理 5.3.2 虚拟化与资源调度 5.3.3 安全与隐私保护 5.4 城市设施设备5.4.1 城市交通设备5.4.2 城市能源设备5.4.3 城市安防设备5.4.4 城市公共设施附件:1.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示意图2.城市环境监测子系统流程图3.城市交通管理子系统流程图4.城市能源管理子系统流程图5.城市安全管理子系统流程图6.城市公共服务子系统流程图7.数据管理与分析子系统流程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指对城市的道路、水务、电力供应、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的工作。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在城市通信基础资源之上分为四层: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同时各层与城市信息化数据与联通公司内部系统进行对接。
城市基础资源主要是指光缆网、城域网、互联网、移动网等网络基础资源。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通信网络,可以为承载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通道。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图四层分别描述如下:2.2.1感知层智慧城市感知层是指利用RFID、传感器、摄像头、二维条码、遥测遥感等传感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城市中人与物的全面感知。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首要环节,主要进行信息的的采集处理,为智慧城市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信息。
感知层是人的感知延伸,它扩大了人的感知范围、增强了人的感知能力,极大的提高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水平。
感知方式是根据被感知的信息类型,继而采取相对应的感知技术及方法。
目前主要的信息类型有:数字信息、原始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所以主要的智慧城市感知方式可分为四类:①身份感知:通过条形码、RFID、智能卡、信息终端等对物体的地址、身份及静态特征进行标识。
②位置感知:利用定位系统或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物体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感知。
③多媒体感知:通过录音和摄像等设备对物体的表征及运动状态进行感知。
④状态感知:利用各种传感器及传感网对物体的状态进行动态感知。
智慧城市通过身份、位置、多媒体和状态感知等多种相结合的感知方式,实现信息从汇聚阶段向“人—人”、“人—物”、“物—物”之间协同感知阶段和泛在融合阶段迈进。
2.2.2通信层智慧城市通信层主要完成所有感知控制网络的接入,同时提供安全、可靠、准确、及时的数据传送,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率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将各种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
从而更好地对环境和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
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Page 20
数字景区
景区已经从开始的内部信息化走向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管理走向以服务为本的协同一体化服务,做四上(到手上,桌上,车上,路上)全程服务。游客或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咨询平台、手机等便可查看信息或咨询、旅游、商务会议,将景区旅游、历史文化教育、学习、工作、咨询等等融合一体,最终形成以公众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景区数字中心。
数字政务
数字产业
数字民生
数字政务应用概述
在世界各国经历的数字政务潮流中,“灵活、应变的政府”是电子政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Page 15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采用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政务
数字产业
数字民生
货源信息发布
获取车辆信息
获取货源信息
发布车辆信息
车辆定位与轨迹
车辆调度
物流系统
无论发货还是接货都通过登录网站就可以轻松搞定待运送的货物和空闲车辆的信息,以货架的形式展现给最终用户,使企业的各类需求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对于有定期发货需求的企业,允许物流公司设定固定的排班送货,减少重复操作;企业不再需要为找物流、找货源、找车辆等琐事烦恼,数字物流系统可提供“Stop-here”的一站式服务。
Page 24
数字医疗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运营商打造个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为终端用户和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平台的一侧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另一侧是终端用户,他们可灵活地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接入,实时获得各种医疗服务。运营商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支撑该平台的运营。通过信息化手段,该平台将支撑起丰富多样、跨地域、实时的医疗健康服务,如慢病管理、紧急救助、孕婴保健、区域医疗等等,从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缓解“看病难、贵”的问题。推动从治疗到预防的医疗模式转变。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
从建设内容上来说,智慧城市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的应用、各种产业的智慧化建设等;从面向对象的不同来说,又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
故总的来说,智慧城市所包括的内容是有很多个方面的。
基于智慧城市总体解决方案呈现,根据四个维度来剖析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包含由各种传感器、RFID电子标签、各类职称网络的硬件网关设备以及互联网设备。
这些感知层硬件主要来支撑我们各种网络。
网络层:该层是从感知层的各种硬件设备上,构件的一个支撑通信和数据的载体网络。
一般来说我们包含三类即物联网、通信网和互联网。
平台层:平台层主要是通过在载体网络上构件的各种信息平台。
这些信息平台为我们后续构件各类应用提供基本信息服务。
常见的如数据中心平台、征信中心平台、IT中心平台等。
应用层:主要是在智慧城市构件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专项服务,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人社、智慧金融、智慧安防、智慧物联网、智慧资产、智慧供应链以及智慧碳排放等等。
(完整版)智慧城市组成部分
(完整版)智慧城市组成部份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包括多个组成部份,这些部份共同构成为了一个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运行系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智慧城市的组成部份。
一、智能交通系统1.1 智能交通管理: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调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
1.2 公共交通优化:通过智能公交车辆调度系统和实时乘客信息反馈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减少排队时间和拥挤情况。
1.3 智能停车系统:利用智能停车位监控和导航系统,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减少寻觅停车位的时间和交通拥堵。
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2.1 智能电网:通过智能电表和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供应和需求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2.2 可再生能源整合: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整合到城市能源系统中,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2.3 节能监控系统: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和能源监控系统,实现对居民能源消耗的监测和管理,促进节能减排。
三、智能环境监测系统3.1 空气质量监测:通过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大气污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提醒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2 垃圾分类管理:利用智能垃圾桶和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减少城市垃圾处理压力。
3.3 水质监测系统:通过水质传感器和水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城市水质情况,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四、智能安防系统4.1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智能监控算法,实现对城市各个区域的实时监控,提高城市治安水平。
4.2 人脸识别技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重点人员和区域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城市安全性。
4.3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建立智能应急响应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处置,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智能公共服务系统5.1 电子政务服务:建立智能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在线办事服务,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智慧城市体系结构在城市通信基础资源之上分为四层: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同时各层与城市信息化数据与联通公司内部系统进行对接。
城市基础资源主要是指光缆网、城域网、互联网、移动网等网络基础资源。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通信网络,可以为承载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通道。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如下图所示: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图四层分别描述如下:、传感器、摄像头、二维RFID智慧城市感知层是指利用.条码、遥测遥感等传感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城市中人与物的全面感知。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首要环节,主要进行信息的的采集处理,为智慧城市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信息。
感知层是人的感知延伸,它扩大了人的感知范围、增强了人的感知能力,极大的提高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水平。
感知方式是根据被感知的信息类型,继而采取相对应的感知技术及方法。
目前主要的信息类型有:数字信息、原始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所以主要的智慧城市感知方式可分为四类:①身份感知:通过条形码、RFID、智能卡、信息终端等对物体的地址、身份及静态特征进行标识。
②位置感知:利用定位系统或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对物体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进行感知。
③多媒体感知:通过录音和摄像等设备对物体的表征及运动状态进行感知。
④状态感知:利用各种传感器及传感网对物体的状态进行动态感知。
智慧城市通过身份、位置、多媒体和状态感知等多种相结合的感知方式,实现信息从汇聚阶段向“人—人”、“人—“物—物”之间协同感知阶段和泛在融合阶段迈进。
、物”智慧城市通信层主要完成所有感知控制网络的接入,同时提供安全、可靠、准确、及时的数据传送,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率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将各种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
从而更好地对环境和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建设涵盖了众多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关键领域:一、智慧交通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至关重要。
通过智能化的交通信号控制、实时交通信息监测与发布、智能公交系统以及电子收费系统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长,优化车辆通行;实时交通信息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道路显示屏提供给驾驶者,帮助他们选择最优路线;智能公交系统能够实时跟踪公交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方便乘客规划出行。
二、智慧能源能源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通过智能电表、智能电网和能源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分配和使用。
智能电表能够实时记录用户的能源消耗数据,为用户提供详细的能源消费分析,帮助用户制定节能计划。
智能电网则可以根据能源需求和供应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并结合能源存储技术,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三、智慧医疗智慧医疗旨在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医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预约挂号、查询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远程会诊,为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疗物联网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智慧教育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智慧教育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智能教学管理系统等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习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的体系框架智慧城市包括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发展环境五大部分。
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
一、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包括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发展环境五大部分。
如图所示。
众所周知,城市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三个主要方面。
相应地,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社会是智慧城市的三大领域。
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也要相应提高。
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超大带的城市骨干网、无处不在的无线接入。
要建设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有关城市应配合国家的“宽带中国”计划,实施“宽带城市”计划,建设城市光网,建设无线城市和U-City.2.智慧政府现在政府事务日益复杂,传统政府的智能水平已经难以应付这种新的形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Web2.0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政务正由电子政府到智慧政府转变。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
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具有透彻感知、快速反应、主动服务、科学决策等特征。
3.智慧经济智慧经济的载体是智慧产业。
智慧产业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产业。
智慧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2011年6月,美国政府确立了智慧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四个方面的优先行动计划,包括为智能制造搭建工业建模与仿真平台,可负担的工业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业务系统、制造工厂和供应商企业级集成,经及智慧制造的教育和培训。
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之一。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和功能架构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和功能架构1、体系架构设计参考《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YDB134-2013)中智慧城市4层架构:感知和延伸层、网络和信息设施层、数据和平台层、应用层,将各层进行细化。
(1)感知层感知层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线圈、摄像头、GPS、雷达、传感器和网关等,通过各类感知设备实现物体识别、信息采集、信息上传等功能。
(2)网络层网络层是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高速公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接入技术等,为智慧城市中的各种传感器、设备、系统提供广泛的互联和共享,为信息传输提供通信管道。
(3)信息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机房、硬件设备及云计算平台等,为各系统提供硬件支撑、日常运行的监控与管理以及各系统服务部署、迁移、备份等日常维护。
(4)平台层平台层主要包括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和能力开放平台。
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将感知层传输上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脱敏、分类、建库等。
能力开放平台将各种能力部件进行能力封装和协议适配,通过开放标准API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包括定位能力、GIS能力、短彩信能力、支付能力等。
(5)应用层应用层指的是在各层基础上实现的业务应用,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园区、智慧市政、智慧旅游等。
(6)展现层通过智能运营中心(IOC——IntelligentOperationsCenter)、手机、移动终端、APP、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不同的渠道给领导和市民提供相关信息,为领导决策和市民互动提供可视化途径。
(7)用户层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市民。
(8)安全与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标准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
加强智慧城市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身份认证和系统授权,建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等。
标准规范体系是智慧城市实现泛在互联和信息交换的基础。
加强相关标准规范建设,要面向重点业务领域,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面的技术行业应用和服务标准化。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智慧生态构建
智慧城市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 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
率和服务水平。
初期实践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如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等,提升
政府管理能力。
该阶段强调城市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包括智慧交通、能源、环境等,促
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智慧城市发展注重生态构建, 强调以人为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5G、AI等技术应用,智 慧城市将实现更高效能与创
5
新服务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 现状
我国智慧城市处于快速发展 期,众多城市启动相关规划
3
和项目
智慧城市案例分 析
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智 慧城市建设的成功要素与经
6
验教训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预测
智慧城市定义
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技 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
的智能化
智慧化驱动因素
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 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是主
要推动力
发展阶段与特征
经历了初级阶段到数字 化、网络化,目前向智
慧化深入发展
全球智慧城市建 设
各国政府积极布局,形 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
智慧城市案例
发展趋势与挑战
向着更加人性化、绿色 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面临诸多挑战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
评价指标的选择
03 合理选择与项目目标紧密相关的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与工具
04
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与工具进
行效果分析。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05
按重要性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
分配。
评价结果应用
06
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项目改进和
未来规划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
1 智慧城市的架构
智慧城市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层:信息采集层、运作操控层、领导决策支持层。
1.1信息采集层
利用视频监控、RFID技术、各种传感技术、进行城市各种数据和事件的实时测量、采集、事件收集、数据抓取和识别。
1.2运作操控层
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事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按照工作流程建模编排、事件信息处理,自动选择应对措施,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工作流程处理、历史信息保留及查询、网络设备监控等。
1.3领导决策支持层
城市管理者可进行多部门仿真演习、信息查询与监控、工作流程进度可视化监控、历史数据分析、相关专家协同分析、进行城市管理流程优化;为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持与经验分析。
2 智慧城市的应用及内容
目前,智慧城市主要应用功能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智慧物流及建筑服务系统、城市指挥中心、智慧医疗、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环境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八个方面。
2.1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2.2智慧能源系统
以物理清洁能源为目标,以我国的智能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清洁能源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能源网。
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能源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能源质量、适应能源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能源供应和增值服务。
2.3智慧物流及建筑服务系统
智慧物流利用RFID、BarCode、EDI、GNSS、GIS、GUID、现代网络技术和普适计算等技术,兼容国际国家标准,打造“现代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利用基于位置的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过程中物物之间信息交换、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控,实现物流全过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融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调整物流结构,提升天津物流产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效率。
“智慧物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示范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的低成本人车货安全保障服务系统;基于物联网的货物配送信息采集系统;基于物流标准的可定制智能化物流集装箱;电子车牌电子驾照管理系统;基于RFID的仓储配送仓库管理系统;基于RFID的货物运输监控系统;智能闸口系统等。
这些示范应用贯穿于产品运输、车辆调度和产品追溯等相关环节,基于这些平台和系统,可实现对物品、集装箱、车辆的状态监测和智能调度,对构建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重要物品的流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技术和新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智能楼宇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的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功能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2.4城市指挥中心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和治理通常是以单个部门为中心,关注各自孤立的目标而没有把对整个城市的影响进行全盘考虑。
智慧城市是一个单一整体,同时又能拆分为许多互通互联的子系统。
各子系统发送重要的事件消息给城市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有能力对这些事件进行协调处理和提供指导性的处理方案。
2.5智慧医疗
在城市“老年化”不断加剧的今天,社区远程医疗照顾系统能有效的节约社会资源,高效的服务于大众。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解决目前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医患矛盾。
2.6城市公共安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数字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声、像、图、文字四位一体的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针对城市部件的检查、报警、紧急事件处理、指挥调度、督察督办等功能。
如:食品安全追溯、危险品安全处置、灾害预警与处理等。
2.7城市环境管理
对水、大气等与人类生活环境紧密相关的各种资源进行信息实时采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污染事件产生;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数学模型和系统仿真,提升环境管理决策水平。
达到节能减排,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2.8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电子政务,公共物流服务,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改变“公告栏”式的政府网站,将其变成“服务型”的业务网站,树立服务型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
为市民提供各种咨询信息和服务,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