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
秦汉时期的城市布局设计
秦汉时期的城市布局设计两条超长的建筑基线,是秦汉时期华夏先民超绝测绘技术的表现,它们表明秦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有能力在上千公里的尺度上进行宏大的城市规划。
(图1)图1一、秦朝城市布局设计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随后秦始皇北逐匈奴,南平百越,把中国人视野里能占的地全给占了。
从此之后,秦始皇独孤求败,觉得自己要创造一个天上之国。
于是,秦始皇巡视天下的时候,在山东沿海修了3座宫殿,象征着秦国东面的3座大门,又修驰道联通九州。
后世赫然发现,秦始皇在山东修的3座宫殿,与秦都咸阳连成了一条长达900公里的超长建筑基线。
其中秦东门石与咸阳的中轴线在900公里的尺度上,与地球纬度的误差仅1°。
1993年10月,陕西文物技术保护中心又发现了汉代多个建筑按南北向连成了一条直线,近而发现西汉有一条长达870公里,与地球经线误差仅0.3°的南北轴超长建筑基线。
两条建筑基线分别以东边大海,北边大漠为起点,以地球经线和纬线为标尺,在长安垂直相交。
这是神的尺度,天国的尺度,正如汉朝给我们民族取的名字——汉,星汉也,天上银河也。
秦结束了长达500余年的纷争割据局面,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度,修建了通向全国的弛道,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图2)图2秦朝疆域图二、秦朝城市布局设计风格秦的宫殿大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既显示了王宫的威严,又充分利用高台的有利地形建成几层楼阁式建筑,其都城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极点。
首先,秦国统一六国后,秦人普遍有一种霸气和豪情,在城市的建筑上也渗透着这种气势与精神,他们不想把自己束缚起来。
其次,秦国是一个强大的开拓性国家,秦始皇一生都在征战、征服,因此,他的都城建设也贯穿着这种理念。
第三,秦人认为,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住了强悍的匈奴人,其他的地方就已经非常安全了。
在秦国之后,有多个封建王朝都建都关中。
但不管是著名的汉长安城,还是以“世界王者之都”为理念进行规划设计的唐长安城,虽然均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但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方面,均与秦咸阳城判然有别—都没有秦咸阳城概念中那种囊括整个关中的磅礴大气,也比不上秦咸阳城的恢宏之气。
汉承秦制
秦汉时代起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迄于东汉灭亡,前后共约440年,其间包括秦、西汉、新、东汉4个朝代。
从公元前3世纪后期到公元3世纪初期的这一时代,是中国铁器时代的发展期。
当时中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国势相当强盛,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繁荣,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密切,与外国的交往频繁。
秦汉时代文献记载详细,各种遗迹和遗物十分丰富。
研究工作在调查发掘的基础上,以遗迹和遗物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文献的记载,这使得秦汉考古不仅有广泛的课题,而且有充实的内容,是中国历史时代考古学的典型。
简史和现状秦汉考古的前身可追溯到宋代的金石学。
当时的许多金石学书籍,已广泛地著录了秦汉的铜器、镜鉴、度量衡器、货币、印章、玉器、碑刻和石经等。
明代的学者,又著录了汉代的砖瓦。
到了清代,秦汉的镜鉴、印章、封泥、简牍、瓦当等大量出土,更丰富了金石学研究的内容。
在此之前,元代的学者还对汉代的古迹进行实地的调查。
以调查发掘为基础的秦汉考古,到20世纪才开始。
从20世纪的初期到30年代,英国、瑞典等国有人在甘肃、内蒙古、新疆各地对汉代的各种遗址进行掠夺式的调查发掘;30年代和40年代前期,日本人又趁军国主义侵略之机,在辽宁省和山西省的各地挖掘了不少汉墓。
中国学者从20年代到40年代,对河南省洛阳附近汉魏故城遗址出土的石经加以收集、整理,在甘肃、新疆各地对汉代遗址和墓葬进行了调查发掘,还在陕西省宝鸡,山东省滕县,广东省广州,四川省彭山和重庆,河南省安阳、浚县和辉县等地发掘了许多汉墓。
系统的、有计划的调查发掘工作,则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全面开展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其他有关单位,对秦汉时代的各种遗址和墓葬进行了广泛的、大规模的调查和发掘。
出土的遗物数量很大,种类甚多。
这使得秦汉考古的研究具备了丰富、可靠的资料。
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成果,除了以简报、中型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在《考古》、《文物》、《考古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外,重要的专著则有《辉县发掘报告》、《洛阳烧沟汉墓》、《长沙发掘报告》、《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沂南古画像石墓》、《望都汉墓壁画》、《广州汉墓》、《巩县铁生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云梦睡虎地秦墓》、《武威汉简》、《银雀山汉墓竹简》、《居延汉简甲乙编》、《塔里木盆地考古记》、《汉代画像全集》、《江苏徐州汉画像石》、《山东汉画像石研究》、《汉代的玉器和丝绸》和《汉代考古学概说》等。
两汉和隋唐的中央行政制度
两汉和隋唐的中央行政制度一、汉朝汉朝的中央行政制度基本沿袭了秦朝的制度,但是也有一些重要的变化。
1.皇帝制度:汉朝的皇帝制度继承了秦朝的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管国家行政、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
2.三公九卿制:汉朝设立了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负责行政、司法和军事,九卿则负责各种具体事务。
这个制度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有所不同,更加注重了皇帝的集中统治。
3.郡县制:汉朝实行郡县制,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每个郡和县都有自己的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当地的行政、财政和司法等事务。
二、唐朝唐朝的中央行政制度相较于汉朝有所变化,更加注重政治稳定和权力制衡。
1.皇帝制度:唐朝的皇帝制度更加注重权力的分散和制衡,皇帝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是需要通过宰相和其他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2.三省六部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则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每个省和部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相互制约和协调。
3.道州县制:唐朝实行道州县制,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道、州和县,每个道、州和县都有自己的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当地的行政、财政和司法等事务。
三、隋朝隋朝的中央行政制度相较于汉朝和唐朝有所不同,更加注重政治改革和制度建设。
1.皇帝制度:隋朝的皇帝制度基本沿袭了北周的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管国家行政、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
2.五省六部制:隋朝实行五省六部制,五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秘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则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个制度相较于汉朝和唐朝的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更加注重了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制衡。
3.州县制:隋朝实行州县制,将国家划分为若干个州和县,每个州和县都有自己的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当地的行政、财政和司法等事务。
4.三长制:隋朝还实行了三长制,即每十里设一里长,每百户设一户长,每五户设一邻长。
这个制度旨在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长安”“常安”!它是世界古都,也是历史建朝最多的城市!
“长安”“常安”!它是世界古都,也是历史建朝最多的城市!本文导读:西安,古称长安、京兆。
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也是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同时更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中国重要的制造基地。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环绕(渭、泾、沣、涝、潏(jué)、滈(hào)、浐(chǎn)、灞(bà)、自然景观优美。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明成,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经作为中国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2008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区城市历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城垣西安城墙】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也在此建立部落,半坡人的经济生活中,农业生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焚毁树木,开垦农田,种植粟等旱地作物。
当时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工具是石头、兽骨、鹿角和陶片等制造而成。
除粮食生产外,半坡人也已开始种植蔬菜。
家畜饲养业在当时已出现了,当时养的牲畜有猪和狗两种,以猪为主。
其次打猎、捕鱼也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发展演变我国古代都城形态的发展演变,与社会发展阶段相照应,每一阶段都城形态都有自己的特点。
根据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都城形制的重大变化节点,将西周以来我国都城的发展进程分为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隋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
1、春秋战国——秦汉(西):对旧营国制度的反叛和革新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制度发展更为健全的朝代,为维护宗法奴隶制度,我国城市建设逐渐形成了一套规制,就是传统的营国制度,营国制度下的都城平面形态如下图,这一制度对我国后世都城形态特征的形成影响尤为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杜会发展由奴隶制转避到封建制的大变革期。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引起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风俗等社会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原来周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时已岌岌可危.原来森严的札制秩序难以维持,出现了扎崩乐坏的局面.旧的奴隶制成为时代潮流冲击的目标,革新旧传统、旧制度是返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主流。
由于封建制度刚刚建立,新兴的地主阶级刚刚登上政治舞台,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起一套适应封建专制的都城建设制度,各诸侯嗣处于纷争抗衡阶段,各种学术思想包括建城思想也异常活跃,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势,形态不必方方正正,道路不必横平竖直的城市撬划建设思想的广泛实践,使这一时期诸候国都城建设出现了种种僭越旧制、因地制宜的形态模式,各诸侯国都城改变了过去纯粹的政治军事堡垒功能,经济功能日渐增强。
这一时期各国都城形态,一个共同点是一般都有大小两个城池,即有“城”、“郭”之分的形态结构。
大抵宫室、官府手工业作坊和权贵眉里,即政治活动中心布局在城内:市、民营手工业作坊以及工商者居里,即经济活动中心均置于郭内:其次大小两城的组合形态和整个都城的形态呈多样化。
下图是春秋战国时期城郭轮廓类型图。
诸侯国都城内道路网虽继承了传统的经纬涂制,但道路数量、等级以及道路瞬规划根据实际要求而定,不为旧制所约束,道路网形态有自由布设之倾向。
这反映出了都城建设一方面继承旧营国制度精华,更重要的是对旧营国制度的大胆革新。
城建考试归纳
名词解释二,《周礼.考工记》城制描述及含义;(简答或名词解释)答:1,描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2,含义: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个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或者城内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路宽车轨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城市左边布置祖庙,右边布置社稷坛,前面为朝廷,后面为市场,市与朝各方一百步。
五,理解汉代军市、陵城;(名词解释)答:1,汉代军市:汉初为了抵御匈奴侵扰,曾打通河西走廊,联结西域,使丝绸之路畅通。
在沿通往西域的商路上建设了一些驻军城堡,包括城、堡、屯、燧。
这些军市实行“屯垦戌边”政策,在城堡附近就形成商市。
2,陵城:汉朝曾集中天下富户于长安,实际是集中到长安附近的皇帝陵墓附近,建造陵城。
汉武帝“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成帝“徙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徙一百万以上居平陵”。
这些城市集中居住大量的富户,成为高消费和游闲城市。
4,街巷制:由“里坊制”演变而来,取消坊墙,使街坊完全面向街道,沿街设置商店,并沿着通向街道的巷道布置住宅。
商业和各种行业的布置是开放型的。
它们分布在城市各条主要街道上,并按一定专业相对集中布置,“瓦子”则是“娱乐区”。
(名词解释)一,理解“蕃坊”地区、翼城。
(名词解释)答:1,“蕃坊”地区:宋制规定外国人不得居住在城内,一些海外贸易城市外国人多聚居于城外交通便利之处,形成蕃坊地区。
蕃坊地区没有明显界限和任何防御设施,其间也有中国人居住,接受中国官方管理。
泉州的蕃坊地区在元代扩建南城时被包入罗城内。
2,翼城:古代军事防御构建筑。
位于城门,指与城墙连为一体,加强侧射火力的构筑物。
一般处于瓮城一侧。
城墙上城门附近修建的伸出在外的一字形城墙,多为沿江沿海有码头的城邑修建,自城修建到沿江码头侧所砌筑的城墙,又称雁翅城、一字城。
五,何谓满城、九边重镇、关厢地区;(名词解释)答:1,满城:清代皇城西另有城墙分隔,设满城,为八旗兵驻扎地;清中期后失去防御作用,为满人世代袭居地,后复称少城。
秦朝的都城咸阳与长安的建设与发展
秦朝的都城咸阳与长安的建设与发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建都咸阳和后来迁都长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秦朝都城咸阳与长安的建设与发展,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影响。
一、咸阳的建设与发展咸阳作为秦朝的第一都城,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
秦始皇即位后,将咸阳作为国都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建设。
咸阳城按照"九重则天"的格局设计,城墙高大雄伟,城门雕工精细,展现了秦朝统一天下的威严与壮丽。
同时,咸阳的内部布局也非常严谨,规划有序,分为内城和外城,内部建有宫殿、官署、庙宇等重要建筑。
在经济方面,咸阳位于渭水河谷,交通便利,且农业资源丰富,成为秦朝的农业中心。
同时,由于秦朝对商业的重视,咸阳也成为贸易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手工业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咸阳在文化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秦朝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推行法家思想,使咸阳成为法家学派的中心。
同时,咸阳还建有敦煌学问殿、史馆等重要学术机构,培养了一批出色的文人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长安的建设与发展秦朝灭亡后,咸阳成为一座被废弃的城市,而后来的汉朝重新选择建都地点,决定将都城迁至长安。
长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汉、唐两个伟大王朝的首都。
长安的建设首先得益于咸阳的基础,汉朝重建都城时充分利用了咸阳的遗迹和资源。
长安城同样呈现了规划严谨的巨大城墙和精美的城门,城内建有宫殿、官署、贸易区等。
长安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建设上,还与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
政治上,长安成为了汉朝权力中心,国家重大事务集中处理于此。
经济上,长安作为中原地区的商业中心,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形成了繁荣的市集。
文化上,长安成为了汉朝文化的中心,大量文人学者云集于此,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长安的建设与发展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安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代表,奠定了后来一系列朝代都城建设的基础和规范。
长安城变迁——精选推荐
长安城变迁曾⼏何时,⼀直觉得现在的城市是在古城的原址不断翻新翻盖⽽成。
后来翻阅⼀些关于古代城市的书,让我吃惊的发现并⾮如此。
虽然古城的名字还是那个名字,但早已不在原址,虽然有的古城离原址并不远。
⽐如我们最为熟悉的历史名城——长安。
西安,古代称为镐京、长安,它是我国著名的古都。
西周以丰、镐为都,秦以咸阳为都,均在西安附近。
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在西安建都。
东汉、曹操、后唐都在西安建有陪都。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这与西安的地理形式有关。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候温和,⼟地肥沃。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代张良对西安的赞誉:“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守,独以⼀⾯东制诸侯。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下,⾜以委输,此所谓⾦城千⾥,天府之国也。
”咸阳紧邻西安,秦朝建都咸阳。
咸阳在九?⼭南、渭⽔北,⼭⽔俱阳,故名咸阳。
秦朝修建咸阳,运⽤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作天体的银河“天汉”,以各座宫殿⽐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屏藩帝都的格局,体现了“万世⼀系”的秦帝国都城的宏伟和尊严。
隋朝⽴国后,放弃了原来的长安城,在东南另建新城,《隋书⽂帝纪》记载:“此城从汉以来,凋残⽇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谋筮从龟,瞻星揆⽇,不⾜建皇王之⾢。
”于是,选择了“⼭川秀丽、卉物滋⾩、⼘⾷相⼟”的龙⾸⾼原建新城。
长安新城对终南⼭及⼦午⾕,北临渭⽔,东有沪、灞⼆⽔,城西⼀⽚平原。
宫城在城市中部偏北,宫殿坐北朝南,“南⾯称卫”。
当时称为⼤兴城。
. 唐代改⼤兴城为长安,并且增修宫殿。
唐朝皇帝认为隋朝的宫城建筑所处地势便低,便在东北龙⾸塬⾼⾩上新建了⼤明宫,⼜在城内修建了兴庆宫。
整个长安布局⼯整,它以南北御道——朱雀⼤街为中轴线,东西两边各有54个坊和⼀个市,表现出对称美。
长安城的格局对北京城的建筑形式是有影响的。
秦朝的城市规划都城咸阳与其他重要城市
秦朝的城市规划都城咸阳与其他重要城市秦朝的城市规划:都城咸阳与其他重要城市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王朝,其在统一中国后,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
其中,城市规划是秦朝特别注重的方面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秦朝的都城咸阳及其他重要城市的规划情况。
一、都城咸阳咸阳是秦朝的都城,也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中心。
秦朝在城市规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
首先,咸阳的规模庞大,建有严密而完善的城墙,以确保政治、军事和社会稳定。
其次,秦始皇下令修建了宏伟的皇宫,并设置了宫殿、园林和陵墓等重要建筑。
这些规划都展示了秦朝统一国家的壮丽气象。
在城市布局上,咸阳以皇宫为中心,周围划定了多个重要区域。
例如,秦始皇命令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宫殿“阿房宫”,作为政治和行政中心。
此外,咸阳还建有广场和街道,方便民众居住和交通。
整个城市规划严谨有序,展现出秦朝统治者的权威和雄心。
二、其他重要城市除了咸阳,秦朝还在其他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城市的规划。
其中,几个城市展示了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贸易活动。
1. 西安西安是现在的陕西省省会,也是秦朝代表性的城市之一。
在秦朝时期,西安被设置为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
城市规划体现了秦朝特有的军事策略和经济繁荣。
西安建有坚固的城墙和堡垒,用于保护重要的军事要塞。
此外,城市还有繁忙的街道和集市,吸引了大量商贾和游客。
2. 成都成都是现代中国四川省的省会,也是秦朝重要的城市之一。
在城市规划方面,成都秦朝时期注重了农业和灌溉系统的发展。
通过灌溉、排水和农田规划,成都成为了秦朝的粮食和丝绸生产中心。
此外,城市还有众多市集和宫殿,宋墓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陵墓之一。
3. 长安长安是现今的西安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都城之一。
秦朝时期,长安规划宏伟,城市布局从中心到四周渐次扩展。
长安城内有宫殿、要塞、学府和住宅区,凸显出秦朝的政治核心和文化繁荣。
总结秦朝在城市规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都城咸阳及其他重要城市的规划展现了秦朝统一中国的壮丽景象以及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繁荣。
中建史其他知识点整理
1.陕西岐山凤雏的西周早期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形制最严整的四合院建筑。
2.西周建筑技术上的突出成就:是瓦的发明。
4.汉代砖石建筑技术也有巨大进步。
墓室中出现了砖砌筒拱。
12.北魏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高的佛塔。
13.三国时期曹魏邺城是已知中国最早的轮廓方正的都城。
15.隋至宋是我国古建筑的成熟时期。
17. 唐代建筑成就首先表现为宏大严整的城市规划,长安是构图最为严整的里坊制城市典范。
19.唐代木构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相当于明清故宫太和殿的3 倍。
20.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时期,现存最早的木构佛殿是山西五台山公元782 年修建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公元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则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21.唐代的砖石佛塔多有存世,有楼阁式塔(西安大雁塔,长安县兴教寺玄奘墓塔),密檐式塔(如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先荐福寺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单层塔。
24.两宋时期由于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引起了城市结构和布局的根本变化,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街巷制取代,形成商业城市的面貌。
这是我国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5.北宋时颁布《营造法式》是第一个用文字确定下来的政府颁布令。
其中“以材为祖”的木作做法是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的重要例证。
一些单体建筑体量及屋顶组合复杂,显示了极高的建筑技艺。
建筑群体空间组合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强调纵深轴线的做法(如河北正定隆兴寺)。
26.宋代流传至今的木构殿堂不少,山西晋祠圣母殿,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等。
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主。
28.辽代现存最着名的木构建筑有两大处,一是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现存最大的木构楼阁),另一处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唯一的楼阁式木塔,高67.31m)。
31.元代木构建筑趋于简化,用料及加工都比较粗放,斗拱缩小,柱与梁多直接联络,常用砌上明造及减柱法。
宗教建筑盛行,藏传佛教建筑兴起。
35. 清朝官式建筑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型化,出现了官方规范《工程做法》,改宋代的“材”,“栔”模数系统为“斗口”模数系统。
探析古秦咸阳和汉长安城的设计思想
12探析古秦咸阳和汉长安城的设计思想■王嘉瑞/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摘 要:汉承秦制,秦咸阳与汉长安作为这两个时期的都城,见证了两个朝代的兴衰。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上,继承了前期各诸侯国的城池基调,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都城体系。
汉长安城又在秦咸阳都市建设思想上,有了自己的发展与创新。
本文通过对秦咸阳和汉长安城的都城设计比较,初步探析古代城市建设中所潜藏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都城 秦咸阳 汉长安城 比较一 、都城选址比较古都城的选址往往关乎“国之兴衰”。
“古代都城所在地的选择,一般是力求国土的中心点。
利用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凭恃险要的地势,与其策略相联系,接近王朝或政权建立的根据地,在经济较为富庶的地区。
”[1](一)秦咸阳选址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嬴政定都咸阳。
“自非子居犬丘起,历经五百多年的发展,秦逐渐由小而大,由弱而强,由附庸而诸侯,这一发展过程是伴随着都城的东向运动而实现的。
当都城发展至咸阳时,秦也完成了由诸侯而帝国的发展过程。
秦都东迁的过程,是秦国崛起的过程,也是秦人不断优化选择建都地点的过程。
”[2]首先,地理位置是秦都城选址的重要因素。
“秦人的根据地,原在以陕西省凤翔府为中心的地方。
至秦孝公时,始迁都于渭水之滨,修筑翼阙宫殿。
此地南滨渭水,与终南山对峙;北倚高原,与嵯峨、九嵕诸山相望。
因位于山之南、水之北的阳地,故名为咸阳。
”[3]其次,自然资源丰富。
据史记载,秦咸阳城“有于生态条件和经济形式方面进行‘优化选择’的因素”,更“有将都城从农耕区之边缘转移到农耕区之中心的用意”。
[4]秦咸阳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四面环山,南临渭水,沃野千里,适于农耕。
最后,秦咸阳交通便利。
秦咸阳位于关中平原的原点所在,交通枢纽四通八达。
南可控武关,东可出函谷,可谓是“天下辐揍,并会而至”。
(二)汉长安城选址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建都长安。
不要争了!历史上咸阳两次脱离西安,这次该回来了!
不要争了!历史上咸阳两次脱离西安,这次该回来了!西安、咸阳两个城市,其实一直都拥有共同的历史——曾是同一座都城,也曾同属一个行政区。
文献记载,秦帝国的首都咸阳,包括今西安市北部、西部和咸阳市东窑店乡之间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
渭北区以长兴到三义为东西区间,北起咸阳塬的二道塬腹部,往南跨越渭河,至阿房、汉城、灞西一线,构成市中区;郊区大致范围,西北到今咸阳市东郊的塔儿坡、市北的“公陵”,东南可达今临潼县西韩峪乡秦芷阳故地。
南北长19公里,东西斜跨约63公里。
所以说秦朝当时的咸阳不是现在西安的全部。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咸阳从惠文王以后,就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
刘邦夺得天下后,建都长安。
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
汉朝宫阙均在今西安市汉城保护区内,位于北二环以北。
汉城筑于惠帝时,在今西安市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隋城筑于文帝时,号大兴城,包有今西安城和城东、南、西一带,周围三十六公里。
隋开皇二年(582)在汉长安城东南建新都大兴城,入唐后改称长安,仍为都城,仅作了局部修建和扩充。
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唐长安城由廓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
廓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千米。
每面有3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5个门道外,其余皆为3个门道。
宫城位于廓城北部中央,平面长方形、南北1492米,东西2820米。
清代时,西安府辖一州十五县,咸阳县是作为西安府下辖的一个普通区县而存在,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
到1953年,西安成为直辖市,咸阳县才正式独立设市。
咸阳这次脱离西安,是按照直辖市不再管县的原则城乡分离的结果。
之后,西安直辖取消,1966年,咸阳再度并入西安。
1969年,咸阳专区更名为咸阳地区;1971年,西安市代管的咸阳市划归咸阳地区。
在历史上咸阳的两次脱离,一次是因为西安直辖,再一次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直至形成如今格局。
汉长安是封建社会前期继秦咸阳之后所建的第二座都城
汉长安是封建社会前期继秦咸阳之后所建的第二座都城汉长安是封建社会前期继秦咸阳之后所建的第二座都城,是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3公里处,地处龙首原的西北麓。
汉长安城市规模宏大,布局精巧,规划手法新颖,对后世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城市规划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汉长安斗城争论来由在长安的规划中,“斗城”说一直吸引着学者的目光,并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论战。
根据《三辅黄图》的记载,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京城为斗城是也”[i]。
这是汉长安斗城的由来。
长期以来,关于汉长安是否为斗城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争论颇多。
多数学者认为汉长安没有规划,根据不外乎是历史文献上没有直接证据。
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汉长安的修建没有规划。
元代人李好问,近人贺业钜等都认为长安南北曲折的形制并不是汉人有意模拟天象,而是出于适应实际要求的必然结果。
贺业钜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写道“西汉建都长安,开始也并无什么宏伟规划,不过在秦代离宫基础上稍事修缮因陋就简而已。
当时正值‘天下汹汹’所以萧何营建未央宫,刘邦还批评他:‘何治宫室过度也’”[ii]。
既然“因陋就简”,如何能“治宫室过度”呢,既然“治宫室”为了重天子之威,那么修建天子所居的都城长安这样的大事又怎么能随随便便呢,元人李好文认为长安城的弯曲主要受到宫殿修建在前,城墙修筑在后和渭河自西南向东北流所致[iii]。
其实城市宫殿和城墙修筑的先后次序并不能说明城市没有规划。
汉初由于财政的原因,长安城的规划实施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同样也不能说没有规划。
从渭河的角度来看,汉魏时期渭水距离长安横门尚有六里,流河影响说也缺乏说服力。
王社教也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iv]。
近年来,考古发现证实汉长安城的修建并非没有经过规划。
考古工作者发现汉长安城存在一条中轴线,这条轴线穿过安门大街向南一直延伸到子午谷,向北延伸到长陵以北的天齐祠,总长度达74公里。
西汉长安城在秦都咸阳现代文阅读
西汉长安城在秦都咸阳现代文阅读西汉长安城在秦都咸阳现代文阅读,西汉长安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都城之一,它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城市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汉长安城在秦都咸阳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秦都咸阳的历史渊源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咸阳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
而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咸阳更是成为了秦始皇的政治中心,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此,秦都咸阳的历史渊源非常深厚,对中国古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西汉长安城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朝的覆灭和汉朝的建立,长安城成为了西汉的都城。
当时的长安城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城市,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西汉长安城的建设与发展,为中国古代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西汉长安城的历史遗迹在今天的西安市,依然可以看到许多西汉长安城的历史遗迹。
比如,大雁塔、兵马俑等古迹,都是西汉长安城留下的珍贵遗产。
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当时长安城的繁荣和辉煌,也为后人了解西汉长安城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四、西汉长安城的文化影响在西汉长安城的繁荣时期,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人才聚集于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
在这里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汉长安城的文化影响,持续了很长时间,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西汉长安城在秦都咸阳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建设与发展、历史遗迹和文化影响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后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去了解和关注西汉长安城在秦都咸阳这一主题,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古长安的前世今生
古城长安的前世今生xxxxxxxxx xxxxxxxxxx讲解人:xxxx秦以前,西周曾在这一带建立都城——“丰”与“镐”。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由栎阳(Yue )迁都于此后的143年间,咸阳始终是秦国的都城。
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在咸阳大事扩建,除了渭北原有的咸阳宫外,又把六国的宫殿写仿于渭水北岸的高地上,在渭水之南的上林苑中,建造了宗庙、兴乐宫、信宫、甘泉前殿、阿房宫等。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的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其后汉高祖又建造了未央宫,作为西汉长安的主要宫殿。
惠帝以后,由兴乐宫改成的长乐宫供太后居住。
长安的城墙则到汉惠帝五年才修筑起来。
汉武帝时,在长安大兴土木,建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及苑囿、明堂、坛庙等建筑,使长安的建设达到极盛时期。
由于长安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因此城市布局不规则,主要宫殿未央宫偏干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
大臣的甲第区以及街署在北阙外,大街东西两侧还分布着9个市场;未央宫的东阙外是武库(藏兵器)和长乐宫。
这两座宫殿都位于龙首原上,是长安城中地势最高之处,向北靠近渭水地势渐低,布置着北宫、桂宫、明光宫以及市场和居民的闾里。
由于几座宫殿是陆续建造的,因此比较分散,每座宫殿都有宫城环绕,宫城内又是一组组的殿宇,是在大宫中有小宫和林木池沼的布局方式。
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表明,长安城内用地绝大部分被五座宫城所占,而记载有闾里160个,但宫殿以外所剩地面已有限,不可能容纳这么多居住闾里,所以多数闾里市在外郭中.据记载,城内向北出横门有外郭,向东出3座门外也都有外郭,向东南去下杜城(汉宣帝的陵邑)则有大街,这几个方面都有可能是长安居民丛聚之处。
按照汉以前内城外郭和“造郭以守民”的传统观点,长安城有外郭也是可以想像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容纳160个闾里和8万户居民,但外郭墙遗址至今未探明。
长安城每面都有3座门,其中东面靠北的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口,所以这一带居民稠密。
秦汉都城形制
秦汉都城形制秦汉都城形制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
秦汉都城在形制上继承了周朝的制度,但在具体布局和建筑风格上有所创新。
本文将详细阐述秦汉都城的选址、布局、建筑风格和功能分区等方面。
一、都城选址秦汉都城的选址主要考虑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因素。
首先,都城的选址要有利于政治统治。
都城的位置要能够控制全国的政治局面,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防安全,避免受到外敌的威胁。
其次,都城所在的地区要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如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以保证都城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最后,都城的选址还要考虑自然环境,如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气候适宜等。
在秦朝时期,咸阳和长安分别是秦朝的首都和陪都。
咸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
长安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秦朝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这两个城市相互配合,形成了秦朝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二、都城布局秦汉都城的布局通常采用方形或矩形,遵循周朝的制度。
都城的城墙高大坚固,一般采用土夯或砖砌而成。
城墙内分布着宫殿、官署、贵族住宅、市场和手工业区等建筑。
都城内还有宽阔的道路系统,连接各个区域和城门。
在秦朝时期,咸阳和长安的布局有所不同。
咸阳的城市规划较为简单,以渭水为主轴线,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南区为宫殿区,北区为市场和居民区。
长安的城市规划较为复杂,以皇宫为中心,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区为宫殿区、官署区和手工业区等,北区为市场和居民区。
三、建筑风格秦汉都城的建筑风格以高大、雄伟、壮丽著称。
建筑多采用土木结构,以木柱和土墙为主要的承重结构。
建筑外形多采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屋顶采用坡屋顶形式。
建筑装饰多采用雕刻、彩绘等手法,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在秦朝时期,咸阳和长安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
咸阳的建筑风格较为简单朴素,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长安的建筑风格较为华丽细致,注重装饰性和象征性。
长安的皇宫建筑最为壮观,采用了大量的雕刻和彩绘等装饰手法,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人们一说到“秦都咸阳”,在头脑里一定浮现的是渭河北岸那一块狭小的区域。
在绘制西安古迹地图册时,同样把它标在了河北。
然后再以包围在唐长城遗址上的明清西安城为中心,在西北郊标上“汉长安城”,西南郊标上“周京丰镐”范围,再加上西郊那个孤零零的“秦阿房宫遗址”。
这样的安排,起码在秦咸阳和汉长安的表现上缺乏特定的时间界线,就显得不很恰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尊重既成事实,应当确切地表述城市史研究所给出的结论。
在这里,我首先把结论性的命题摆在人们面前: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南区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反过来,秦咸阳故城的北区成了汉长安的郊区。
下面展开求证。
一、秦都咸阳在空间分布上的走势秦孝公,作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家,利用商鞅推动变法图强。
于十二年(公元前350年),把国都定在了“咸阳”。
《史记·秦本纪》载:“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
”“咸阳”一名很早,但又查无源头。
作为地名或城市名,本是研究沿革时才用得着去追根溯源的,一般的论述也无需讲究。
但“咸阳”一词较为特殊,因其得名同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关,本身也是这座城市发展史的坐标。
因此,就不能不稍费口舌。
不过,为了所论能够集中,我以为还是把问题仅仅局限在空间范围之中为好。
“咸阳”的得名,据辛氏《三秦记》说:“咸阳,秦都也。
在九嵕山之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如果说渭水北岸有秦文化遗存还好理解的话,而远在礼泉县的九嵕山,不是在北而是在西北。
若由这里向东延伸到泾阳、三原,山峰相接的还有北仲山、嵯峨山等。
它们能同咸阳南北对直的山峰,最近的距离也在32公里以上。
要说在“山之阳”,这些也实难作为屏障的。
对“山阳”的解释,《元和郡县志》指为“北山”,但这同前说一样,仍显得笼统。
又:《史记·吕不韦列传·索隐》说“地在渭水之北,北阪之南。
水北曰阳,山南亦曰阳,皆在二者之阳也。
”这两种解释,我以为后者才得要旨。
所谓“北阪”,实际上指的是今之咸阳原。
地势不高,顶部广平,边缘坡缓,是由泾、渭二水长期来切割黄土地带而形成的地质地貌。
如果人们站在原下往上望去,有如山立。
南面的人称其为“北山”,南坡属“阳”,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咸阳的北阪之地到渭河之间的广阔地域,西起今咸阳市渭城区的长兴村、黄家沟,东到柏家嘴,不但原上的宫殿遗址分布以牛羊村到刘家沟之间的最为稠密,而且西南有以制陶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
秦君陵墓区及多处平民墓地,还有城市居民和商业区都散布在这一区域[1]。
秦遗址和遗物的时代,最早可追溯到战国中期。
在长陵车站沙坑中,曾先后出土过三批窖藏文物,这不但丰富了人们对秦物质文化的认识,而且关东六国文物的出现更映现出那段干戈乱浮云年代的历史。
这些文物遗存都在在地说明了,秦孝公所都的咸阳确实在渭河北岸。
“山南水北俱阳”的特点,正是“咸阳”名副其实的最好说明。
经过商鞅变法,国都咸阳的建设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如果说秦孝公筑“冀阙宫廷”还偏处咸阳原一隅的话,而他的继任者惠文王就不同了。
《汉书·五行志》载:“先是惠文王初都咸阳,广大宫室,南临渭,北临泾,……秦遂不改,至于离宫三百,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三辅黄图·序》也有近似的话:“惠文王初都咸阳,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
南临渭,北逾泾,至于离宫三百。
复起阿房,未成而亡。
”这里我们剔除“灾异”、“报应”的成分后,从中也不难看到咸阳的土木工程建设和地域的扩大,确实是从惠文王开始,持续到秦亡前夕而不改。
那么,咸阳固然是秦孝公定都的,班固未尝不知,传抄也不曾致误。
但他说成是“惠文王初都”,显然这是用了“都城”的概念作为衡量城建的标准的。
作为首都,理性的认识是绝不能把它看作为一座孤立的城。
因为它必须要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作为赖以支持的基础。
那么,这就很自然地是由“里”同“外”两大部分组成,即所谓“城”与“郊”(先秦时期称之为“国”和“野”)。
郊,相对地有近郊和远效的区别,其界限也颇难严格划出。
也正因为以都城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自然就形成了一圈套一圈的同心圆,所以有学者把这形象地称之为“首都圈”。
圈内的近郊区在行政上划归首都直辖,而远郊则属于另一大行政系统的外围区了。
像渭河南北的地域都是首都咸阳的直辖区,而远郊区在统一后的秦帝国时期就等于内史。
随着秦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军事斗争的胜利、都城人口的增加、外事活动的频繁,咸阳的范围就越过渭水向南扩展。
实际上,秦惠文王“广大宫室”已不仅仅是“南临渭”,而已经是跨过渭河到了南岸。
这里的宫殿苑囿建设,无疑地是为以后“大咸阳”的形成初奠基业[2]。
章台宫[3]、长安宫[4]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已经成为在外交上显示秦国威仪的场所。
上林苑中也有宫殿,正处于初创的阶段[5]。
昭襄王时,除过大力充实渭河南岸的宫殿建筑,如兴乐宫、六英宫、甘泉宫(南宫)外,还在渭河上架设了横桥,使之同渭北的咸阳宫连接起来[6]。
在渭河南岸的广阔地域,都城区域向西延伸,继续修造离宫别馆(如棫阳宫、长杨宫、高泉宫等),向东到芷阳地界选定了“东陵墓区”。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都市急剧扩大的规模到了无以无复加的程度。
“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史记·秦始皇本纪》)。
关中宫殿三百,“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长杨、五柞,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离宫别馆相望属也。
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徙,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也”(《史记》正义引《庙记》)。
随着咸阳范围的扩大,秦都城很自然地分成了“渭北区”和“渭南区”。
而在渭南区,由于礼制建筑的兴起,政治重心也发生了偏转。
国家庆典、礼宾、朝觐、犒赏、议事等一些重大的活动,在惠文王之前多于渭北的诸宫中进行。
昭王时则跨有南北两地,时而在渭北,时而在渭南。
政治重心南北摆动的这种现象,一则说明“王在”的政治重心在历代秦王那里还处于一个“待定”的选择之中,另一方面也表明南岸诸宫还带有离宫别馆的性质。
其实,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前期,这一状况还在继续。
秦帝国建立,始皇并没有放弃对渭北区政治中枢的经营。
他曾把对帝都的建设放在了一个整体规划中来。
《三辅黄图》说“始皇兼天下,都咸阳。
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些宫象帝居。
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看,这蓝图是何其地宏伟!在帝王思想支配下,首都咸阳设计的指导方针首先是取法于天象。
同时,从总体布局上也赋予美感,更具浪漫的情调:沿着咸阳原这高亢的地势(“因北陵”),营造屋宇,殿门向四个方面伸展形成一个中心,正如天帝常居的“紫宫”;滔滔东去的渭水穿过城市,恰似银河亘空,划破无垠的星野;而“横桥”飞架,把南北的阙庙宫观连接了起来,正像在满天星斗的苍穹里飞来“鹊桥”,才使得牛女得以团聚。
尽管咸阳宫处在咸阳原上,居高临下,但毕竟受到地理的、交通的,以及水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相比之下,渭河之南的条件就较渭北优越得多,由南向北流淌的沣、滈、潏、浐、灞等集中分布,水量充沛。
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气候湿润,温和多雨,早就是农业发达的丰稔之区。
所以,周人离开岐周之地早就在这里建立起奠基数百年的宗周都城——丰、镐。
同时,促使秦昭王把国都重心向南转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秦国取得“河西地”有了黄河天险可凭,魏国长期来军事威胁也得以解除。
为了争锋中原、对付东方,大军通过河南大道,直驱函谷关或武关比走河北再经蒲津关要方便得多。
战略转移和政治重心向南转移,被后来秦统一六国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而秦始皇帝除了时过境迁的军事原因外,从统治传之万世着想,当然会权衡这么一个利弊的。
只是限于客观条件,就对大朝之处作了南迁的尝试。
因此,他一度曾在“信宫”设朝[7],还较长时间在甘泉宫(南宫)的前殿办公[8]。
只有到了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鉴于“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的情况,才不得不把建“帝王之都”的计划改到了阿房宫。
首都范围扩大了,渭水成了“市中河”。
但我们并没有发现一座能把渭河两岸众多宫殿建筑包围起来的咸阳廓城,更没有见到北起咸阳原宫殿区以北、越渭河到西安草滩农场以南、西自咸阳路家坡、东至杨家湾,大可290平方公里的“秦咸阳宫遗址”[9]。
可见“渭水贯都”之“都”,未必就是都城。
因为咸阳在扩大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形成外廓城。
统一后,秦始皇面对这么大的集聚形态不可能筑城。
博大的气魄,使他把目光放得更远——“咸阳北至九嵕甘泉,南至鄠、杜,东至河,西至汧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庙记》)。
而《长安志》在引这段话时,竟浓缩成“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的地步。
显然,在当时人的眼里把秦内史在关中的地方都当作咸阳来看待的。
当然,它划定的范围在东西两侧已经超出了咸阳远郊的地域。
以黄河与汧河作为京都之东西二门,其间相去八百里。
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全球范围内从古到今也不曾有。
其实在这里的“表”是作标识之义讲,同后面将要讲到阿房宫“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的“表”字一样,具有象征的意义。
所以,这个“东门”和“西门”也就不是实际存在的门了。
况且这两个所谓的“门”并不是对首都咸阳说的,而是就统一天下以前的秦国而言,强调它有如关隘桥梁一般的重要,仍是秦人气度的一种表现。
咸阳作为秦帝国的首都,范围确实很大。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又载:“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
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
”很明显,司马迁在这里以渭水为轴,把咸阳分成了南北二区。
但“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一句,长期来使人困扰,往往以“不可理解”的那个“大”而不再深究。
经我研究,以“雍门——泾渭之交”为两个端点,再把渭河两岸的秦遗址包括进来,形成一个“闭合圈”。
其周长“二百里”,可折合成83504米[10]。
这个“圈”的走向是:从今咸阳市塔儿坡(秦雍门宫的所在)起,循咸阳原(北阪)东北行,至“泾渭之交”。
折而向南,过渭河,钭穿西安市东北郊阎家寺村的秦宫殿建筑遗址,经西北郊的兴乐、未央前殿(秦章台宫),西南到达阿房宫前殿遗址。
再转往西北,过渭河,返抵咸阳市东郊。
其总长80多公里,同司马迁所言的“二百里”比较接近。
由此可见秦都咸阳的市中区至少包括了今西安市北郊、西郊和咸阳市东窑店乡之间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
限定的范围,应以长兴到三义为东、西的区间,北起咸阳原的二道原腹部,往南跨越渭河,至阿房、汉城、灞西一线。
当然,郊区延伸颇远,西北可达今咸阳市东郊的塔儿坡、市北的“公陵”,东南远及今西安市临潼区的韩峪乡秦芷阳故地。
南北长19公里,东西斜跨约63公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