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PPT教学课件7
《原电池》PPT课件ppt
1800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了第一块原电池,称为“伏特堆”。1836年,英国科学家丹尼尔发明了第一块可充电的原电池,称为“丹尼尔电池”。1859年,法国科学家普朗特发明了第一块铅酸电池,这是目前仍然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原电池之一。1890年,英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发明了镍镉电池。1905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镍铁电池。195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1990年代,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应用。
原电池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即电子转移的原理。
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失去电子,正极材料得到电子,从而实现了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转化。
原电池的组成
02
原电池的种类
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低的自放电率。
特点
常用于手电筒、遥控器等低功耗电器中。
应用
南孚、双鹿。
代表品牌
碱性电池
酸性电池
特点
以酸性物质(如硫酸)为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电流输出能力,但自放电率较高。
03
代表品牌
三星、索尼。
锂离子电池
01
特点
以锂离子为工作介质,具有高能量密度、自放电率低、寿命长等特点。
02
应用
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
镍氢电池
03
原电池的选购和使用
在购买原电池前,要明确了解所需原电池的种类、规格和用途,以便选择合适的型号和品牌。
原电池的发展历程
原电池的未来趋势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电动汽车的兴起,对原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原电池将朝着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
高能量密度
目前许多原电池的寿命较短,需要频繁更换。未来原电池将朝着长寿命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原电池》教学PPT课件高中化学优质课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原电池基本原理 • 原电池类型与特点 • 原电池性能参数与评价标准 • 原电池应用领域与前景展望 • 实验设计与操作演示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
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拓展化学视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掌 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为后 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优点,但能量密度较低。
碱性锌锰电池
在锌锰电池的基础上,采用氢氧 化钾作为电解质,提高了电池的
能量密度和放电性能。
锂原电池
以金属锂或其合金为负极,使用 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具有比 能量高、放电电压平稳、工作温 度范围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充电式原电池
铅酸蓄电池 以铅为负极,二氧化铅为正极,硫酸为电解质。具有技术 成熟、成本低廉等优点,但能量密度较低,且充电时间较 长。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原电池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详细讲解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包 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迁移等过程。
介绍原电池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能源利 用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02
原电池基本原理
原电池定义及组成
原电池定义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 置。
原电池组成
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 导线。
大小决定了电池能够提供的驱动力大小,影响电池的使用效果。
02 03
电流
原电池的电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安培 (A)表示。电流大小决定了电池输出功率的大小,影响电池的使用时 间。
容量
原电池的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放出的电量,通常用安时 (Ah)表示。容量大小决定了电池能够持续供电的时间长短。
人教版化学《原电池》PPT课件
(可以)
(不可以)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时,较活泼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 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气从铜片上逸出。如何通 过更直观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上述装置的导线中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呢?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正极铜片
负极(较活泼)
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
Zn-2e-=Zn2+
阳离子:移向正极
实践活动:自制电池——水果电池。如下图: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实验探究一】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一:
电流方向:正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 子,发生还原反应
Zn2+ H+
SO42-
2H+ +2e-=H2
阴离子移向负极
原电池精品课件
2023原电池精品课件CATALOGUE 目录•原电池基础知识•原电池反应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与性能•原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及性能测试•原电池的应用及安全使用•原电池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01原电池基础知识定义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负两个电极和电解质组成。
组成原电池通常由电极、电解质、隔膜和外壳等组成。
原电池的定义与组成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同时电解质中的离子在隔膜中迁移。
过程原电池的工作过程包括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根据电解质性质的不同,原电池可分为酸性电池、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分类原电池的命名通常由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类型组成,例如锌锰电池、镍镉电池等。
命名原电池的分类与命名02原电池反应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由氧化还原反应驱动的,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在正负极上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
原电池反应原理电子转移原电池通过电子转移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同时离子在电解质中移动以维持电荷平衡。
能量转化原电池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这种能量转化过程可用于各种应用,如电池、燃料电池等。
反应速率原电池的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控制原电池的反应速率。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衡量电极电位高低的重要参数,与电极反应的性质有关。
原电池的电动势由正负极的电极电势决定,电极电势越高,原电池的电动势越大。
反应速率与电极电势电动势与电池性能原电池的电动势反映了其能量转换能力。
电动势越高,原电池能够产生的电能越大。
影响因素原电池的电动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温度、压力等。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控制原电池的电动势。
电动势与电池反应03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与性能电极材料的性能要求电极材料应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以降低电池内阻并提高电池性能。
《原电池》课件课件
环境监测和污染处理中的原电池应用
环境监测
原电池为环境监测设备提供电力,如空气质量监测 站、水质监测站等。
污染处理
原电池为污染处理设备提供电力,如污水处理装置 、废气处理装置等。
05
原电池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Chapter
高性能原电池的研发和应用
研发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快速充电的原电池,以满足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 系统等领域的需求。
02
原电池的英文名称是"Primary battery",意为一次电池,因为这种电池只能使 用一次,电量耗尽后需要更换。
原电池的基本组成
原电池主要由正负极、电解质、隔膜和 外壳等组成。
外壳是原电池的支撑体,同时起到保护 内部结构的作用。
隔膜是原电池的隔离层,主要作用是隔 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允许离子通 过。
《原电池》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原电池概述 • 原电池的种类和特点 • 原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 原电池的应用场景和实例 • 原电池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原电池的安全使用和环保意识
01
原电池概述
Chapter
原电池的定义
01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利用不同金属的化学活性不同,通 过电解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放电过程
原电池放电时,正极 材料释放电子,负极 材料得到电子。
放电效率受到负载电 阻、放电电流、温度 等因素的影响。
放电过程中,电子从 负极流向正极,形成 电流。
原电池的效率
原电池的效率是指放电能量与充 电能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
示。
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 池内部电阻、电极材料性能、电
高中化学《原电池》课件ppt
二、原电池原理
1、铜锌原电池 负极(Zn极): Zn - 2e → Zn2+ 失去电子,氧化反应 正极(Cu极): 2H+ + 2e → H2↑ 得到电子,还原反应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 + 2H+ → Zn2+ + H2↑ 电子的流向: 锌 经导线 铜
电流的方向: 铜 经导线 锌 经电解质溶液 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电池
2、原电池的原理
决定正负电极的因素:电极材料本身的活动性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等 电子的流向: 负极 经导线 正极 电流的方向: 正极 经导线 负极 经电解质溶液 正极
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一般的 氧化-还原反应比较: 由于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减少 了相互反应时的阻力,故原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比一 般的氧化-还原反应要快得多。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 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即反应物的化学能较 高,生成物的化学能较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有能量 释放出来,通过电极反应转化为电能。 ② 活动性不同的两种导体作电极。活动性相对较强的 金属作负极,另一导体作正极。
③ 要有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必须与电解质溶液接触。
④ 形成闭合回路时,才有电流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 、设备 、材料 、器具 ,均主 动向监 理工程 师提交 产品合 格证或 质保书 ,应按 规定使 用前需 进行物 理化学 试验检 测的材 料,主 动递交 检测结 果报告 ,使所 使用的 材料、 设备不 给工程 造成浪 费。
实验1: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
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锌片上有气体生成
铜片上没变化
实验2: 把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到
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锌片上有气体生成
铜片上没变化
实验3 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
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讨结论论:: 铜H氢片+气在上。铜的片上气得体到是电哪子里被还来原的成?
实验4 在实验3的铜片和
锌片之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现象: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
导线有电流通过
一、原电池:
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构成原电池 需要具备什 么条件呢?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探究实验1
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 的金属或石墨为正极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问题探究
1、你能找到原电池的正负极吗? 原电池在工作时的电子和电流流动 方向是怎样的?
2、你知道原电池的两极上分别 发生什么反应吗?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实验2:
实验3:
失去2e-
0 +1 +2
0
Zn+2H+=Zn2++H2 ↑
得到2e-
还氧 原化 剂剂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e e -沿导线转移 -
Zn
负 极
SO4H2-+
Cu
正
极
稀硫酸
电子流向: 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正极 电流流向: 正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负极 电子解移质 动中 方离 向: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练一练 1.判断下列原电池的正负极
Al
正极
Mg
Fe
负极
负极
Cu
正极
⑴ 稀硫酸
Al
Mg
负极
正极
⑵ CuSO4 溶液
Fe
Cu
•
5.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 、设备 、材料 、器具 ,均主 动向监 理工程 师提交 产品合 格证或 质保书 ,应按 规定使 用前需 进行物 理化学 试验检 测的材 料,主 动递交 检测结 果报告 ,使所 使用的 材料、 设备不 给工程 造成浪 费。
•
谢谢观看
•
1.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 场监理 工程师 代表履 行他们 的职责 和权力 。
•
2.我公司在开工前,将根据合同中明 确规定 的永久 性工程 图纸, 施工进 度计划 ,施工 组织设 计等文 件及时 提交给 监理工 程师批 准。以 使监理 工程师 对该项 设计的 适用性 和完备 性进行 审查并 满意所 必需的 图纸、 规范、 计算书 及其他 资料; 也使招 标人能 操作、 维修、 拆除、 组装及 调整所 设计的 永久性 工程。
探究实验2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探究实验3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探究实验4
形成条件四:必须存在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两电极都接触电解质溶液 (3)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 4 )在电极表面上能发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 原反应。
•
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招标 人及监 理工程 师批准 的“施 工组织 设计” 进行工 程的质 量管理 。在分 包单位 “自检 ”和总 承包专 检的基 础上, 接受监 理工程 师的验 收和检 查,并 按照监 理工程 师的要 求,予 以整改 。
•
、4.贯彻总包单位已建立的质量控制 、检查 、管理 制度, 并据此 对各分 包施工 单位予 以检控 ,确保 产品达 到优良 。总承 包对整 个工程 产品质 量负有 最终责 任,任 何分包 单位工 作的失 职、失 误造成 的严重 后果, 招标人 只认总 承包方 ,因而 总承包 方必须 杜绝现 场施工 分包单 位不服 从总承 包方和 监理工 程师监 理的不 正常现 象。
•
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招标 人及监 理工程 师批准 的“施 工组织 设计” 进行工 程的质 量管理 。在分 包单位 “自检 ”和总 承包专 检的基 础上, 接受监 理工程 师的验 收和检 查,并 按照监 理工程 师的要 求,予 以整改 。
•
、4.贯彻总包单位已建立的质量控制 、检查 、管理 制度, 并据此 对各分 包施工 单位予 以检控 ,确保 产品达 到优良 。总承 包对整 个工程 产品质 量负有 最终责 任,任 何分包 单位工 作的失 职、失 误造成 的严重 后果, 招标人 只认总 承包方 ,因而 总承包 方必须 杜绝现 场施工 分包单 位不服 从总承 包方和 监理工 程师监 理的不 正常现 象。
正极
负极
⑶ NaOH 溶液
⑷ 浓硝酸
练一练 2.写出下面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Al
Mg
负极: Mg-2e-=
正极:2H+ +M2ge2-+=H2↑ 总反应式:Mg+2H+=Mg2++H2 ↑
⑴ 稀硫酸
Fe
Cu 负极: Fe-2e-= Fe2+
正极:Cu2+ + 2e-=Cu
总反应式:Fe+Cu2+=Fe2++Cu
产产生生电电流流
氧化还原反应
Zn
氧化反应
负 极
Cu
正 极
还原反应
Zn-2e-= Zn2+
Zn2+ H+
2H+ + 2e-=H2↑
稀硫酸
负极: Zn-2e-= Zn2+
正极: 2H+ + 2e-=
总反应式: Zn+2H+H=Z2↑n2++H2 ↑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e e -沿导线转移 -
产产生生电电流流
⑵ CuSO4 溶液
课后思考 以下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Al
Mg
Fe
Cu
⑶ NaOH 溶液
⑷ 浓硝酸
作业
课本P46第1题 课课练P41-42
•
1.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 场监理 工程师 代表履 行他们 的职责 和权力 。
•
2.我公司在开工前,将根据合同中明 确规定 的永久 性工程 图纸, 施工进 度计划 ,施工 组织设 计等文 件及时 提交给 监理工 程师批 准。以 使监理 工程师 对该项 设计的 适用性 和完备 性进行 审查并 满意所 必需的 图纸、 规范、 计算书 及其他 资料; 也使招 标人能 操作、 维修、 拆除、 组装及 调整所 设计的 永久性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