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设计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c1ee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8.png)
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关键环节和管理要点;3.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仓储与配送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仓储管理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能够设计配送中心的布局方案,优化配送线路;3. 能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提高仓储与配送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物流事业的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仓储管理与配送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仓储管理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包括仓储管理的定义、功能、分类;仓储设施设备、存储技术、库存管理方法;仓储安全管理及环保要求。
教材章节:第二章 仓储管理概述、第三章 仓储设施与设备、第四章 库存管理。
2. 配送中心运作管理:介绍配送中心的定义、功能、分类;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关键环节;配送线路优化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配送中心概述、第六章 配送中心作业管理、第七章 配送线路优化。
3.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讲解物流信息技术在仓储与配送中的应用,如条码技术、RFID技术、WMS系统等。
教材章节:第八章 物流信息技术、第九章 仓储与配送信息系统。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仓储与配送企业,了解实际运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十章 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第十一章 实践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计16课时,分配如下:1. 仓储管理基本知识:4课时;2. 配送中心运作管理:4课时;3.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4课时;4. 实践教学:4课时。
《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f382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61.png)
《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个《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脑海里瞬间涌现出一系列关键词:现代化、智能化、实用型、创新性。
这些关键词就像是一串串珍珠,等待着我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完美的画卷。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物流仓储与配送作业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核心环节,课程旨在培养具备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置1.物流仓储与配送概述:介绍物流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行业现状及趋势。
2.仓储设施与设备:讲解仓储设施的种类、功能、特点,以及仓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3.仓储管理与作业流程:分析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仓储作业流程、库存管理与控制。
4.配送中心设计与运营:探讨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包括配送网络优化、运输管理、配送效率提升。
5.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应用领域,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仓储与配送效率。
6.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分析物流成本的构成、影响因素,以及成本控制策略。
7.物流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讲解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环境,以及物流职业道德。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实际操作和运用。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实践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占总评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总评成绩的40%。
五、课程建设保障措施1.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的物流专业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仓储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仓储配送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4ac1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f.png)
仓储配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仓储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仓储配送管理的流程及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仓储配送管理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仓储配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仓储配送管理案例、设计合理配送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仓储配送管理的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仓储配送管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引导学生关注仓储配送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仓储配送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仓储配送管理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训操作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仓储配送管理概述- 了解仓储配送管理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 掌握仓储配送管理的原则和目标。
2.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学习仓储布局、设施设备选择与使用。
- 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库存分析与优化。
3. 配送管理- 熟悉配送流程、配送模式及其优缺点。
- 学习配送线路优化、配送时间窗设计。
4. 仓储配送信息系统- 了解仓储配送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与应用。
- 学习仓储配送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5. 仓储配送管理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企业仓储配送管理的成功案例。
- 探讨案例中仓储配送管理的策略、方法及启示。
6. 实践操作与实训- 开展仓储配送管理模拟操作。
- 设计仓储配送管理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2)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e337c63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0.png)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旨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挑战能力,达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跨领域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节主要介绍课程的目标、教学方法、授课方式和参考教材等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初步理解和认识。
2. 仓储管理本节主要介绍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和流程,包括仓储设施规划、接货与上架、库存管理、出货与打包、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3. 配送管理本节主要介绍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模式、方式和流程,包括订单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网络和仓储配送一体化等内容。
4. 物流信息技术本节主要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发展趋势,包括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内容。
5. 实践案例本节主要选取一些典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践案例,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授课、PowerPoint展示等形式,系统讲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课堂讨论结合案例分析和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3. 实践演练通过实践教学、模拟操作等形式,让学生感性认识和掌握相关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包括个人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团队项目成果、期末论文和答辩等环节,以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五、结语本课程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和实用的仓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和学科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物流12-10班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1) - 副本
![物流12-10班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1)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520b574da98271fe910ef922.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名称: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系部:管理系专业班级:物流管理12-10学生姓名:廖松学号:指导教师:邹红梅完成日期:2014.7.10(此页背书)格式及要求1、摘要1)摘要正文(小四,宋体)摘要内容200~300字为易,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关键词 XXXX;XXXX;XXXX (3—8个主题词)(小四,黑体)2、目录格式目录(三号,黑体,居中)1 XXXXX(小四,黑体) (1)1.l XXXXX(小四,宋体) (2)1.1.1 XXXXX(同上) (3)3、说明书正文格式:1. XXXXX (三号,黑体)1.1 XXXXX(四号,黑体)1.1.1 XXXXX(小四,黑体)正文:XXXXX(小四,宋体)(页码居中)4、参考文献格式: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示例如下: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题(篇)名,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
图书——[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纸型、页码及版心要求:纸型: A4,双面打印页码:居中,小五版心距离:高:240mm(含页眉及页码),宽:160mm相当于A4纸每页40行,每行38个字。
6、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新疆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评定意见设计题目: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廖松评定意见: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名):邹红梅年月日3新疆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13/14学年下学期2014 年6月8 日教研室主任(签名)曾波系(部)主任(签名)李晓红2014年6月8日课程设计(六)针对某家企业库存控制方面调查报告乌鲁木齐友好超市{友好商场店}库存管理现状分析调查时间:2014年7月1日调查地点:乌鲁木齐友好超市{友好商场店}调查目的:了解发现超市库存管理的特点,库存管理理念,库存管理制度、管理模式,超市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338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c.png)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仓储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3.物流配送管理的概念和关键环节;4.物流配送管理中的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物流配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和优化方法;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0分钟)a.仓储管理的定义和作用;b.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c.仓储管理的主要任务。
2.仓储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40分钟)a.仓库布局的考虑因素和方法;b.仓库库存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法;c.仓库人员管理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d.仓库设备和技术应用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3.物流配送管理的概念和关键环节(30分钟)a.物流配送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b.物流配送管理中的关键环节;c.物流配送管理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协调。
4.物流配送管理中的优化方法(40分钟)a.仓储与物流配送之间的协同优化;b.物流配送路径的优化;c.物流配送成本的优化;d.物流配送服务水平的优化。
五、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于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环节的掌握程度;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份关于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实际案例的分析报告;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于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物流管理》等相关教材;2.案例:准备实际仓储和物流配送管理相关的案例资料。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关键的管理环节和方法。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案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1b205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f.png)
仓储与配送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3.能够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实际操作。
二、教学内容1.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仓储管理的定义b.仓储管理的目标和职能c.仓储管理的作用和意义2.仓储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a.库存管理原则i.安全存储原则ii. 经济存储原则iii. 适量存储原则b.入库管理方法i.检查验收入库ii. 储存分类管理iii. 库位管理c.出库管理方法i.发货前检查ii. 出库单据管理iii. 发货目标管理3.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a.配送管理的定义b.配送管理的目标和职能c.配送管理的作用和意义4.配送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a.路线规划原则i.最短路径规划原则ii. 时间优先规划原则iii. 物流成本优化规划原则b.车辆调度方法i.车辆调度计划制定ii. 运输过程监控iii. 配送效率评估5.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实际操作a.实际操作环节i.仓储设施规划与设计ii. 入库管理操作iii. 出库管理操作iv. 配送路线规划与车辆调度操作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述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操作过程,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考核。
3.实际操作评估:对学生在实际操作环节的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1.课件和教材:以PPT和教材《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主要教学资源。
2.实际操作场地和设备:提供实际操作场地和所需设备,如仓库和配送车辆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第二周:仓储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3.第三周: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4.第四周:配送管理的主要原则和方法5.第五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实际操作6.第六周:复习和总结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每周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深圳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深圳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5d857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0.png)
深圳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流程。
2. 学生能够描述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布局及作业流程。
3. 学生能够了解深圳地区仓储与配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仓储与配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合理的仓储布局方案,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仓储与配送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关注环保,降低物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从事物流行业奠定基础。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仓储与配送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为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仓储管理概述:包括仓储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仓储管理概述2. 仓储设施与设备:介绍仓储设施的设计原则、设备类型及其操作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仓储设施与设备3. 仓储作业管理:讲解入库、存储、出库、盘点等仓储作业环节的管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仓储作业管理4.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分析配送中心的功能、布局、作业流程及信息技术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现代物流配送中心5. 深圳地区仓储与配送现状:研究深圳地区仓储与配送的特点、发展趋势及政策环境。
教材章节:第五章 区域物流与配送6. 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企业仓储与配送的成功案例,提炼经验教训。
教材章节:第六章 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7.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仓储与配送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7513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c.png)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环节;2. 让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仓储设施设备的基本知识;4. 让学生了解配送线路优化和运输工具选择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仓储与配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仓储与配送数据、优化仓储配送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物流管理软件、GIS等,进行仓储与配送实务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物流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绿色物流、节能减排的观念;4. 培养学生具备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品质,为将来从事仓储与配送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对仓储与配送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仓储与配送基本概念: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2. 仓储管理实务:仓库选址、仓库规划、仓储设备、库存管理、仓储作业流程;3. 配送管理实务:配送线路优化、运输工具选择、配送成本控制、配送服务质量;4. 仓储与配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软件、GIS、条码技术、RFID;5. 绿色仓储与配送:环保包装、节能减排、逆向物流;6. 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仓储与配送实践、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仓储与配送基本概念、仓储管理实务(1-2章)第二周:仓储管理实务(3-4章)、绿色仓储与配送第三周:配送管理实务(5-6章)第四周:仓储与配送信息技术、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仓储与配送概述第二章:仓库选址与规划第三章:仓储设备与库存管理第四章:仓储作业流程第五章:配送线路优化与运输工具选择第六章:配送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ec99c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d.png)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本课程旨在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现实工作环境中有效地进行仓储和配送管理工作。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设置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仓库管理概述:介绍仓库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作用,以及在物流运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仓储设备与技术:讲解仓储设备和技术的种类、特点和应用,以及如何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仓储效率。
3. 库存管理:介绍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库存计划、采购管理和库存控制等内容。
4. 订单处理与配送:详细说明订单处理和配送管理的流程和关键环节,包括订单接收、拣货、装载和配送等步骤。
5. 仓储安全与风险管理:讲解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突发事件。
二、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到实际仓库中进行操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
1.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等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情况。
2. 课堂测试:通过定期进行的测试,检验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在实际仓库环境中进行操作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如仓库布局设计、设备操作和订单处理等。
4. 课程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实际项目,并撰写相应的报告,以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d22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1.png)
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教案一、引言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物流配送和仓储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具备相关的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能够分析和解决在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常见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的定义和作用•仓库布局和设计原则•库存管理方法•仓储信息管理系统2. 物流配送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运输方式和选择•配送路线优化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介绍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解决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3.团队项目:分组进行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五、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出勤、课堂参与等)占比30%。
2.期中考试占比30%。
3.项目报告占比40%。
1.课本:《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2.案例资料:相关实际案例及分析报告3.项目指导书:团队项目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仓储管理基础•第3-4周:库存管理与仓储信息系统•第5-6周:物流配送管理概述•第7-8周: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第9-10周:运输方式选择与配送路线优化•第11-12周:案例分析与项目实践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够对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有系统性的了解,并在实践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同时,引入案例分析和团队项目,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能力,为其未来的工作做好铺垫。
以上是本教案的内容概要,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仓储与物流配送管理领域有所收获和提升。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3600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7.png)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仓储与配送管理已成为各大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教授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系统及其管理方法,提高他们的物流管理素养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1. 仓储管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设备与技术、仓库运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课程内容1.仓库管理的概念和原理2.仓库规划与布局3.仓库设备与技术4.仓库运作和管理教学方式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践操作。
通过布置仓库组织和管理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仓库,掌握仓库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2. 配送管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现代配送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配送中心规划与布局、物流配送模式、配送车辆及设备、订单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
课程内容1.配送管理的概念和原理2.配送中心规划与布局3.物流配送模式4.配送车辆及设备5.订单处理教学方式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践操作。
通过布置物流配送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配送管理,掌握配送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3. 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本课程将布置一个小型实践任务,让学生实际操作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整个流程,包括接单、组织物流、处理订单、仓库管理、配送管理等。
课程内容1.实践任务的组织与安排2.流程规划和设计3.任务执行和管理教学方式课程以实践任务为主,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需完成实践任务报告,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回顾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关系。
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时仓库管理20配送管理20课程设计10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需按照实践任务要求参与物流组织和管理,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过程。
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cd79e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e.png)
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一、课程简介物流管理专业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领域中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和团队项目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核心原理和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管理中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仓储管理概述1. 仓储管理的定义和作用2. 仓库运作流程及其管理要点3. 仓库性能评估与提升第二章货物包装与标识1. 合理包装的意义和要求2. 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3. 货物标识的作用和标准第三章仓库设施与设备管理1. 仓库布局与设计原则2. 仓库设备的选型与维护3. 防火、防潮等安全管理第四章储存管理与库存控制1. 货物储存方法与管理2. 库存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周转率与库存策略第五章配送网络设计与优化1. 配送管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2. 配送网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 配送成本控制与优化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仓储和配送中心,加深对实际运作过程的了解。
4. 团队项目:分组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小组项目报告和作业评估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原理进行测试。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物流管理与实务》等教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
2. 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应的教学PPT,配合实例和案例分析。
3. 实地参观资源:联系当地仓储和配送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cedfd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2.png)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一、什么是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1.1 仓储与配送实务的定义仓储与配送实务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存储、分配和运输等一系列操作。
通过对仓储与配送实务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1.2 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的意义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其中涉及的各种问题,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仓储管理•仓库的分类和布局•仓库的货物存储和管理•仓库物流设施与设备2.1.2 配送管理•配送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配送路线的选择和优化•配送过程中的风险管理2.1.3 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仓储与配送的信息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和优化•物流信息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2.2 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仓储与配送实务,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2.2.1 理论授课通过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仓储与配送实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他们对物流管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2.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实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仓储与配送实务中的各种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2.2.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仓储与配送实务中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3 教学评估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3.1 平时成绩评估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面进行评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3.2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仓储与配送实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8623b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f.png)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仓储与配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仓库作业流程、库存控制方法、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库作业流程、理解库存控制方法和熟悉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和运作模式。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仓库管理软件进行库存管理、能够制定物流配送计划和能够进行配送中心的布局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仓储与配送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仓储管理、仓库作业流程、库存控制、物流配送四个方面。
其中,仓储管理包括仓库的布局与设计、仓库作业流程、库存控制方法等内容;物流配送包括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运作模式、配送中心的设计和管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针对仓储与配送课程的特点,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案例,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选用《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主教材,参考书包括《物流管理》、《配送中心设计与运营》等。
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等,实验设备包括仓库模拟沙盘、物流配送模拟设备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作业包括课后练习和案例分析报告,占总评的30%;考试包括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占总评的5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共分为12周,每周2课时,共计24课时。
教学时间和地点安排如下:每周一下午2点到4点,在教室A进行课堂教学;每周二下午2点到4点,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安排应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七、差异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0b491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2.png)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仓储与配送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物品的收发、存储、分拣、打包、配送等一系列流程。
一个高效的仓储与配送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因此,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概念、流程,掌握相关的技能,了解相关的工具和软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本次课程的目标是:•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概念、流程和规划;•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工具和软件,包括库存管理软件、物流配送软件等;•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软件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3.1 仓储管理•仓库规划与设计•库存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3.2 配送管理•配送计划•配送路线规划•货物装载与卸载•交通流量管理•配送信息管理3.3 工具和软件•ERP系统•WMS系统•物流配送软件•数据分析工具四、课程设计4.1 实验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本次课程将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相关软件和工具,了解实际场景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流程。
实验内容包括:•仓储管理流程实操•配送管理流程实操•ERP系统操作实操•物流配送软件操作实操4.2 课程作业每门课程都有相应的课程作业,本课程作业的主要内容为:•设计一个完整的仓储与配送系统•撰写实验报告,介绍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思考如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4.3 考核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课堂参与度•实验成绩•课程作业成绩五、总结本文介绍了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设计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概念、流程和工具,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4d1c7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0.png)
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在供应链中的作用;2. 了解仓储管理的流程、原则,以及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3. 掌握库存控制、仓储作业、运输规划等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仓储与配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仓储与配送案例、进行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仓储与配送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其认识到仓储与配送在供应链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尊重劳动者,关注环境保护。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物流基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仓储与配送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仓储与配送概述:介绍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及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2. 仓储管理:讲解仓储管理的流程、原则,分析仓储设施设备、信息系统及安全管理等内容。
3. 配送中心:阐述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运作模式,探讨配送线路规划、运输工具选择等关键问题。
4. 库存控制:介绍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策略,如ABC分析、订货点法、经济订货批量等。
5. 仓储作业管理:分析仓储作业流程,包括入库、储存、出库、盘点等环节,探讨提高作业效率的措施。
6. 运输规划与优化:讲解运输规划的基本原理,如线性规划、网络流模型等,探讨运输优化的方法。
7. 仓储与配送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企业的仓储与配送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a79c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9.png)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实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仓储与配送业务操作的能力和素质。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流程和关键环节,掌握仓储与配送业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仓储与配送业务进行分析和设计,具备仓储与配送业务操作的基本技能,如货物入库、储存、出库、配送调度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仓储与配送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仓储与配送实务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仓储与配送概述:介绍仓储与配送的定义、分类、功能和作用,使学生了解仓储与配送在物流体系中的地位。
2.仓储管理:包括仓库选址、仓库布局、货物入库、储存、出库、库存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仓库管理的基本能力。
3.配送实务:包括配送、配送模式、配送线路规划、配送中心运作等内容,使学生掌握配送业务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4.仓储与配送技术:介绍现代仓储与配送技术,如自动化仓库系统、冷链物流、物流信息化等,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5.仓储与配送业务优化:探讨如何提高仓储与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培养学生具备业务优化和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仓储与配送案例,让学生了解业务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仓储与配送业务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就仓储与配送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我们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教学提供支持: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仓储与配送实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仓储与配送仿真课程设计题目:对湘钢集团原材料库存控制的优化学生姓名:李科锋学号:200934010121班级: 物流0901专业:物流工程指导教师:向慧陈晓魏隽君2012年1 月题目对湘钢集团原材料库存控制的优化学生姓名:李科锋学号:200934010121班级:物流0901所在院(系):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向慧陈晓魏隽君完成日期: 2012年1月长沙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0901 班课程名称仓储与配送仿真课程设计题目对湘钢集团原材料库存控制的优化学生姓名李科锋学号2009340101212009级物流工程专业仓储与配送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沟通学生从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工作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通过课程设计,增强对构建仓储系统和配送系统的整体概念及想法,使学生能够对新建仓储或配送等物流设施进行合理选址;同时也能设计仓储作业流程;规划仓库储位;对库存商品进行管理;规划布置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运输线路。
学生通过实际演练,能够做到先进性、实战性,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二、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构建或优化仓储或配送系统,在系统规划中会涉及设施选址、仓库或配送中心功能定位、区域规划和布局、流程设计、库存控制等内容。
同时在设计中尽可能地去应用物流仿真软件对仓储或配送系统规划和设计。
具体内容如下:⑴背景分析①企业现有仓储或配送系统存在的问题②优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⑵调查研究①数据或业务量调查分析及预测②周边市场及经济环境调查分析③交通条件分析⑶规划方案设计①确定总体设计目标及相关物流设施的功能定位②具体方案的规划③方案实施后效益分析三、课程设计要求及时间安排1、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不超过4人,各小组必须选择不同的选题,且每人必须独立负责设计和开发该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即每位小组成员完成的独立的文档且文档内容应不同于本小组其他成员),因此最后每人亲自提交一份由自己独立的规划设计成果;设计过程中,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系统开发的流程及方法,踏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每位同学的设计文档中应选用相关的方法或模型来确立设计方案或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方案能结合仓储或配送系统规划中所涉及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
同时尽量能够应该相关软件对求解结果进行模拟仿真,并可通过上机检查;最后设计文档用A4纸打印,字迹清晰,页面整洁,并按任务书要求装订成册(设计报告格式请参见附带的格式规范)。
2、设计纪律:本次课程设计集中在固定教室(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计算机机房)进行,设计期间严格考勤,按时作息,一般不允许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写请假条报院领导批准,否则按每天旷课八节处理,如果请假或旷课总时数累计达全部设计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该课程设计成绩按零分计;此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请人代交作业,否则本次课程同样以零分计。
3、时间安排:两周设计时间,第17 周~第18 周。
第一周:确定好选题;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确定好各小组成员的分工。
第二周: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
四、成绩评定1、评分标准:上机纪律:10分;设计文档:70分;仿真软件应用:20分。
2、若发现有两个和两个以上不同小组有抄袭嫌疑(包括题目、内容雷同),则这几个小组的所有同学的成绩均为零分。
3、设计文档中缺少对相关方法或文字应用的,一律为不合格。
4、文档格式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为不合格。
目录第一章背景分析 (1)1.1 企业背景 (1)1.2 公司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1)1.3 优化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第二章调查研究 (3)2.1 数据及业务量调查分析 (3)2.2 钢材市场原材料供应和行业情况分析 (5)2.3 公司目前原材料的库存状况分析 (5)2.4 原材料需求量的预测 (6)2.4.1 长期趋势预测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 (6)2.4.1.1 预测方案介绍 (6)2.4.1.2 预测模型的建立 (6)2.4.1.3模型的检验 (7)2.4.1.4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8)2.4.1.5 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8)2.4.2 指数平滑预测 (8)2.4.2.1 预测方案介绍 (8)2.4.2.2 预测模型的建立 (9)2.4.2.3 模型的检验 (9)2.4.2.4 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9)2.4.2.5 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10)2.4.3 两种预测方法的比较及最终预测结果分析 (10)第三章订货策略的设计和综合评价 (11)3.1 订货模型介绍 (11)3.2 订货模型的建立 (11)3.2.1再订货水平的计算 (11)3.2.2库存成本的计算 (12)3.3 订购模型的分析 (12)3.4 订货模型的综合评价 (12)第四章总结 (14)4.1 我对库存控制的理解 (14)4.1.1 库存控制的根本目的 (14)4.1.2 库存控制的手段 (14)4.1.3 库存控制的组织结构与考核 (14)4.1.4 合理的库存控制的意义 (15)4.2 我对公司在库存控制方面的建议 (15)4.2.1 选用合理的订货模型及储存模型 (15)4.2.2 加强生产部门与物资部门之间的沟通 (15)第一章背景分析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简称湘钢)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是国内线、棒材和宽厚板专业生产优钢企业之一。
占地面积约500平方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湘钢已形成年产钢6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湘钢拥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等一整套工艺装备。
其中,进口高速线材轧机、宽厚板炼钢、精炼和轧机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 企业背景近年来,湘钢围绕产品结构调整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全面优化了工艺结构,先后实现全转炉、全连铸和“一火成材”,一批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调整改造,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产品实现了升级换代,线材主要开发了高碳、冷镦、焊条、拉丝材四大系列,棒材主要有管坯、碳结圆和合结圆,板材主要有普、优碳板、低合金板、桥梁板、造船板、锅炉压力容器板等各类钢板,品种材比例超过85%。
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湘钢有12种产品分别获国家、冶金行业、省优质产品称号。
高线盘条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均已通过国家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行销全国及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韩国。
1.2 公司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据统计,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原材料价值达83.23亿元,每年的管理费用高达7.5亿元(仓库管理费就占2.7亿元)。
通过调查,公司原材料库存资金占用大,管理费用高,原材料储备品种分类不明确,原材料通常都会混在一起放置。
在另一方面,生产原材料种类繁多,种类包括原油,重油,渣油,柴油,洗精煤,动力煤,原煤,焦炭,焦油,粗苯等能源材料,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等溶剂,铁矿石(天然块矿和人造块矿)等。
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烧结厂,焦化厂原材料种类有上千种之多。
对种类如此众多的原材料进行统筹规划的管理,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原材料的储备定额设定不科学,最高、最低定额都偏高。
原材料储存考核制度设立不明确,人为地加大了原材库存。
公司储存原材料的厂房环境不怎么好,有些原材料直接放置在露天下,直接影响原材料的质量。
另外湘钢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线运作的地方。
原料管理依旧主要采用传统的计划、审批、购买、验货、入库、出库、使用工作程序。
虽然采用了ERP,MRP等计算机系统对生产进行管理,但改进的速度仍不能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
浪费和影响生产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与生产环节适应性较差的。
原材料的采购工作进行之前工作人员没有详细分析现在的库存情况,了解目前车间的生产任务,采购原材料的提前期及原材料运输时间都没有计算准确,导致原材料到达车间的时间不确定,从而影响整个生产作业的进度。
归根结底是原材料的需求量不明确,没能预测出它的需求趋势。
1.3 优化原材料库存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原材料库存控制向来是生产制造型企业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它对于企业的生产运作还是必不可少的。
库存可以改善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节约订货费用,减少生产交换产品的费用等等。
按精益生产的理念,在高库存下,生产计划变更频繁、产品分类过细、原材料质量缺陷、原材料交货延迟等问题的影响都会变得不明显。
公司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库存本身存在的弊端引起。
造成原材料库存被动局面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销售预估不准、原材料供货周期远远长于产品的供货周期以及生产效率低于标准等等。
企业通过加强对原材料预测的管理,可以规避原辅材料采购的市场风险。
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国内钢铁企业原材料供应市场经常出现动荡局面,主要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
面对市场形势的变化,公司可以通过强化市场预测,在大宗原辅材料的采购中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并采用适合公司自身的订货方式,有效地控制原辅材料的采购价格,为公司全面降低库存成本起到关键作用。
第二章调查研究针对湘潭钢铁集团公司计划生产量和实际生产量不吻合影响原材料库存控制,由于生产部门制定生产任务时没有与物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完成甚至超出计划的生产量,没有考虑原材料供应情况,造成日后生产所需原料超出物资部门的预算,从而影响物资部门整年的原材料管理计划。
对原材料的需求预测是很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对最主要的原材料———铁矿石的需求量2.1 数据及业务量调查分析表2—1 2001年到2010年生铁计划产量和实际产量对比表图2.1 生铁计划产量和实际产量对比由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铁的计划生产量与实际生产量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生产部门制定生产任务时没有与物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完成甚至超出计划的生产量,没有考虑原材料供应情况,造成日后生产所需原料超出物资部门的预算,从而影响物资部门整年的原材料管理计划。
由于钢铁市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原材料的采购问题也一直是集团的瓶颈。
据统计,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原材料价值达83.23亿元,每年的管理费用高达7.5亿元(仓库管理费就占2.7亿元)。
通过调查,公司原材料库存资金占用大,管理费用高,所以在湘钢集团的生产计划中要对原材料的需求做出一个预测,从而做出生产能力计划、生产和仓储计划。
表2—2 湘潭钢铁集团2003年—2009年铁矿石的需求量单位:万吨)2.2 钢材市场行业和原材料供应情况分析钢铁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受国民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大。
在全球钢铁行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浪潮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也加快了行业内部整合,以提高行业集中度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