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思维训练方法。
一、观察力训练观察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图表或物体,让他们思考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几何图形,要求他们观察并找出相同形状的图形。
这样的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能锻炼他们的辨别能力。
二、逻辑推理训练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中重要的一环,通过逻辑推理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或情境,让他们进行推理和分析。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数字序列,让他们猜测下一个数字是多少,鼓励他们通过找规律和推理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三、问题解决训练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通过问题解决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购物清单和价格表,让他们计算购物的总价和找零的钱数,激发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四、模型建立训练模型建立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物体或图形,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对象或图形,让他们将数学概念与之联系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积木,让他们通过组合和拆分积木来理解数字的加减运算。
这样的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观察力训练、逻辑推理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模型建立训练等方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引言: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实用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一、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观察力和注意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图形和数据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系列的图形,让他们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问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比较和分类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推理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物体的比较和分类,锻炼他们的分类能力。
三、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中较为高级的能力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化思考,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本质,进而进行抽象化的思考;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活动,如画图、运用符号等,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高级能力之一,也是创造力的表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要求他们想出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思路和创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活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情境,要求他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数学游戏,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训练与思考方法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训练与思考方法在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中,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思考的方法。
一、观察与分析观察和分析是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问题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并通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如,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学生可以先观察图形的形状、边长和角度等特点,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证明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归纳与总结归纳和总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把问题归纳到一个更一般的规律或概念中。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系列数字的数列时,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数字之间的关系,归纳出一个通项公式,从而算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三、创新与拓展在数学学习中,创新和拓展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被鼓励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发现问题的多种解决途径。
这种创新和拓展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灵活性。
例如,在解决一个简单的数学题目时,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或者应用一些已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变形和拓展。
四、实践与应用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一些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消费、食谱调配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五、合作与交流合作和交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方式。
通过与同学一起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分享思路,相互启发,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解决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训练
小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训练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至关重要。
尤其在小学阶段,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进行小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让学生回答关于物品价格、数量等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思维敏锐度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培养抽象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具象思维,但欠缺抽象思维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谜题等方式进行训练。
例如,推理数列规律、填空问题等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抽象思维,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三、强化逻辑推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数学推理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判断和论证,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思维方法,培养问题解决策略在数学思维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构图技巧和定理运用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五、重视数学思维的贯穿性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运用。
总之,小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训练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创设情境、培养抽象思维、强化逻辑推理、注重思维方法和策略以及贯穿于各学科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他们成为善于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合格数学思维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养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措施。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到达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特长深刻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觉察事物的本质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特长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少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
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局部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渐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
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
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
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渐开展。
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
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建立数学思维和学习科学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几种适合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帮助孩子发展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游戏与趣味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与趣味结合是非常有益的一种方法。
通过创造性的游戏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例如,可以设计数学谜题、数独、棋类游戏等,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图形推理训练图形推理是数学中常见的思维训练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训练中可以使用各种图形,如几何图形、图形拼图等,逐渐提高难度,让孩子思考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推理和解答。
三、问题解决训练问题解决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可以提出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问题,让孩子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来解答,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逻辑推理训练逻辑推理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
通过给出一些逻辑推理题,让孩子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给出一组有关数学关系或逻辑关系的题目,孩子需要根据所给信息进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五、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有效的整理思维和逻辑关系的方式。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整理和归纳知识,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例如,可以以某个数学概念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点用分支的方式整理出来,让孩子更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六、口算游戏口算游戏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进行口算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口算竞赛,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培养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数学实验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实践性方法。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索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索导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育起着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作用。
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索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训练方法,并希望能给学生们带来新的启发和提升。
一、提高学生观察力和联想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观察和联想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
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联想力也是很重要的。
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应该学会将已学到的知识与新问题进行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主进行推理和判断。
比如,在解决简单的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列出条件、分析解决方法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变换思维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开放性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创造力将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将得到提高,他们将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很重要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下面谈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粗浅体会。
1 注重培养数学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学性,使学生乐学、想学。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报出一个分数,我马上判断它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一试,果真如此。
学生都惊叹不已,惊叹之余他们更主要的是急于悟出其中快速判断的奥秘,对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在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
2 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
因此,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学生如何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
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1000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张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
结果张师傅加工了6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00个零件。
这时把5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数学是一门思维训练的科学,它的学习和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如何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他们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总结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推广到普遍的规律。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提供具体例子和开放性问题等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中的数学思维训练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中的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训练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中的数学思维训练内容。
1. 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它是一种综合的思维,包含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
数学思维训练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数学思维训练的内容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涵盖了多种数学思维训练内容。
例如,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编制数学故事题,学生可以培养创造思维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严密的思考方式。
3. 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另外,可以组织数学竞赛和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
4. 数学思维训练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实施策略。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运算和推理方法。
其次,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如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启发性的问题。
最后,要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思维和应用能力。
5. 数学思维训练评价方法针对数学思维训练的评价方法是多样的。
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在数学思维训练方面的水平。
此外,还可以组织数学思维能力竞赛,鼓励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评比。
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中的数学思维训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公开课教案数学思维训练
小学公开课教案数学思维训练【小学公开课教案】数学思维训练导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本次小学公开课教案将着重讲解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为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一、引入:游戏中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培养。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1. 数字迷宫:提供一个由数字组成的迷宫,要求学生从起点走到终点,但是只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移动。
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数学规律。
2. 数字拼图:将数字按照一定规则排列成拼图,然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字片段恢复完整的拼图。
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发展: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巧1. 多样化的问题类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多样化的问题类型,涵盖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通过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进而培养出灵活的思维方式。
2. 培养质疑精神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该养成提出质疑的习惯。
他们应该学会思考问题的合理性、解决方法的有效性,并勇于质疑和探索更好的解决途径。
通过质疑,学生能够从问题中寻找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往往会固定思维定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实践: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活动设计本教学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维训练游戏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教学活动如下:1. 游戏一:数字迷宫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活动步骤:- 提供一个数字迷宫让学生解决。
- 要求学生通过移动按照一定规则来到达终点。
2. 游戏二:数字拼图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数学逻辑能力活动步骤:- 将数字拼图按照一定规则打乱,只保留部分数字片段。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求知中主动思维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
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
例如:在教学本学期《数学广角》的例2“沏茶”问题后,为了深化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张林同学要尝试做晚饭,妈妈告诉他,煮稀饭约40分钟,洗切菜约25分钟,炒菜约20分钟,热馒头约10分钟。
请同学们帮张林同学安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才能让全家人最快吃上饭?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注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在组织数学活动过程中,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思路和行为。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够帮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准确的思维导向,开发创新能力以及建立数学的扎实基础。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
1. 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需要灵活的思考和创造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问题。
通过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例如,我们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道经典的问题:“如果有三个花园,第一个花园的面积是第二个花园的两倍,第三个花园的面积是第一个花园的三倍,那么三个花园的面积之和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小学生用代数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问题解决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一些问题解决的策略来帮助他们。
如找规律、建立数学模型、逻辑推理等。
举个例子,当我们给小学生出一道数列问题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寻找数列中的规律并建立递推关系。
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小学生可以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且逐渐培养出问题解决的策略。
3. 引导小组合作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与他人合作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通过团队合作,小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发现问题解决的不同角度和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小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类比、求同、求异等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活动机会,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和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思维活动的参与才是最本质的参与。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设疑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效利用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演示、动静结合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
如我在教学《体积的意义》一课时,创设“乌鸦喝水”的情境,学生身临其境,自觉生疑:“往瓶子里丢石子,为什么水面会上升呢?”顿时产生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水面上升与石子的长度有关,有的说水面上升与石子的宽度有关,还有的说水面上升应该和石子的厚度和面积有关……学生的思维此刻被激活,有话可说。
水面上升到底与什么有关呢?我瞅准时机,适时引入新课,并鼓励学生看一看谁能在学习新知后,正确地解释这种现象。
通过“设疑激趣”,学生一下子充满热情,积极地投入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交流总结,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解决问题。
二、新旧联系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学生学习一般是从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出发,通过迁移获取新知。
也就是说旧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学生获取新知的桥梁。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旧知识和已学习的探究方法,充分利用旧知搭桥铺路,在主动探究中,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发展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非常全面)
第1 讲四则运算一内容概述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例如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减相消、数的分拆与合并等等;掌握加减法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法则,并借此简化运算。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15+21+25+19;(2)70+63+81+37+30+19.2.计算:(1)17+19+234+21+183+26;(2)(1+11+21+31)+(9+19+29+39).3.计算:(1)35+121—35—21;(2)152-19-13+19+223—32.4.计算:(1)25-(25-14)-(14-7);(2)57—(50-28)+(44—28)—(57—26).5.计算:(1)199+99+9;(2)9+98+397+247.6.计算:(1)321—199;(2)456-197—98.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1)2580—2547;(2)1596-1296;(3)365+97;(4)365—97.8.计算:(1)150—85-15;(2)1450-375—203-625.9。
计算:(1)38+83-55;(2)(235+523+352)—(111+333+555).10.计算:(1)11—10+9—8+7-6+5-4+3—2+1;(2)100+102—104+106—108+110—112+114-116+118.拓展篇1.计算:(1)51+62+49+38;(2)64+127+129+23+71+136.2.计算:(1)2+13+224+3330+6670+676+87+8;(2)73+119+231+69+381+17.3.计算:(1)82—29-22+259;(2)375—138+247—175+139—237.4.计算:(1)162-(162—135)-(35-19);(2)163—(50—18)—(153-76)+(124-18).5.计算:(1)999+599+199;(2)3996+449+98+9.6.计算:(1)1365—598;(2)1206—199—297-398.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1)93570-93534;(2)45235—38235;(3)465+197;(4)465—197.8.计算:(1)280-24-76—65-35;(2)267—162+84-38-147+116.9.计算:(1)267—136+36-167;(2)325—251—34+151-66.10.(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5,两数的和如何变化? (2)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15,差减少8,那么减数应如何变化?11.计算:(1)246+462+624-888;(2)125—24+251-240+512-402.12.计算:(1)21-20+19-18+17—16+15-14+13-12+11;(2)12+23-34+45-56+67-78+89-78+67-56+45-34+23+12.超越篇1. 计算下面4 个算式:1+2+1,1+2+3+2+1,1+2+3+4+3+2+1,1+2+3+4+5+4+3+2+1.观察这4 个算式的结果,并找出规律,再用这个规律求出下面算式的结果:1+2+3+4+…+19+20+19+…+4+3+2+1.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有这样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算”的三种方法:1、会算法——笔算训练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
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用自如,用笔做计算是启动智慧快车的一把金钥匙。
2、明算理——算理拼玩不但要使孩子会算法,还要让孩子明白算理。
使孩子在拼玩中理解计算的算理,突破数的计算,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计算。
3、练速度——速度训练,会用笔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使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
准确迅速的解题思维活动是思维敏捷性的重要表现。
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应用法则的能力。
口算时应注意两点: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自己有一种紧迫感。
久而久之使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
二、勤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与逻辑水平。
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训练:(1)合:根据凑整的特点,把两个数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便于口算、心算。
(2)转:转化运算方法,化繁为简,大家可以总结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变: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变型不变值。
根据法则定义,改变运算符号和数据,对知识融会贯通。
一是掌握逆运算,二是掌握特殊性质,加深对题目的深刻理解,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巧算能力。
三、凑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活动在选择角度、运用方法、展开过程等诸多方面的灵活程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训练:(1)凑:就是把数凑成整十、整百等,再进行计算。
即用凑整法,多加再减或多减再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引言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逻辑思维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1. 逻辑思维的定义逻辑思维是指一种能够合理、有效地思考、推理的思维方式。
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主要包括归纳、演绎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逻辑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逻辑思维在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逻辑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最后,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1. 通过归纳训练逻辑思维归纳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数学问题中的规律,然后总结规律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组数字序列的规律,并总结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2. 通过演绎训练逻辑思维演绎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也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一般性的数学原理或公式,然后让学生应用这些原理或公式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演绎能力。
例如,老师可以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然后让学生应用这个性质解决平行线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
3. 通过推理训练逻辑思维推理是一种从已知事实出发推出一个结论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给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推出结论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提高数学思维的八种数学方法小学数学思维锻炼方法
提高数学思维的八种数学方法小学数学思维锻炼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许多专家、教师著文论述其经验,值得借鉴。
小编整理了提高数学思维的八种数学方法小学数学思维锻炼方法,欢迎参考借鉴。
提高数学思维的八种数学方法1转化方法转化,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
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2逻辑方法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逻辑思维,在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3逆向方法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4对应方法对应思维是在数量关系之间(包括量差、量倍、量率)建立一种直接联系的思维方法。
比较常见的是一般对应(如两个量或多个量的和差倍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量率对应。
5创新方法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可分为差异性、探索式、优化式及否定性四种。
6系统方法系统思维也叫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法是指在解题时对具体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即拿到题目先分析、判断属于什么知识点,然后回忆这类问题分为哪几种类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7类比方法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事物之间某些相似性质,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熟悉问题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发现知识的共性,找到其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8形象方法形象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时形成的,是指用直观形象的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思维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
思维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优化教与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使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而课堂中有目的阅读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促进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尝试:一、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读与思数学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基础科学,要想使儿童有很强的求知欲,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之积极、主动地阅读和操作学习材料,并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中我常抓住契机,巧妙设疑,利用学生好胜的欲望,为读与思做好铺垫:例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我先拿出长方体的教具,然后把它展开,用手演示一下长方体的表面有多大,接着设疑:“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学生们看着刚才我手中还是立体图,转眼间成了平面图形,就想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到底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呢?思考片刻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想急于知道自己所说的是否正确。
这时,我就说:“同学们,请翻开书看课本上如何讲的?是否和你所说的一样?”学生们此时对数学书产生了浓厚兴趣,轻声地读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因此,“读’是理解的前提,“疑”是思维的开端。
教学中围绕知识要点,制造悬念,能诱发学生迫切阅读的动机。
课堂中,教师主导不仅是用恰当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更要引导学生读例题、读思维过程进行自学,善于抓住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自己学会所学的内容,让全体同学的智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例如在教《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根据例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我给学生出了三个思考题:①该题题意是什么,找出条件和问题;②题中的关键句是什么,该句说的什么意思:③如何列式解答,是否有不同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三道思考题自学例题,深刻理解例题中所阐述的思维过程,并四人小组讨论,一一解答问题,也层层深入地思考,根据教师的导读,学生条理了思维过程,正确列出算式,而且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了该题。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掌握计算技巧和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在小学阶段就要注重数学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和案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数学思维训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推理和思维严密性的学科,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训练学生进行推理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问题中分析逻辑关系,运用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
2. 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式。
这种培养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能得到应用,使学生全面发展。
3. 提升学习兴趣数学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单纯的机械计算,思维训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学科。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問題解決方法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通过合理的思维方法进行求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
通过反复练习问题解决方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2. 推理和证明训练推理和证明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推理和证明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推理方法和证明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
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后续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展之中的。
”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
‘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是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一)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紧扣的,并总是按照发生一发展一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
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或从已有的经验开始,或从旧知识引入,这就是思维的开端。
从学生思维的起始点人手,把握住思维发展的各个层次逐步深入直至终结。
如果这个开端不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思维特点,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在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作为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必须从思维的,“发生点”上起步,以旧知识为依托,并通过“迁移”、“转化”,使学生的思维流程清晰化、条理化、逻辑化。
(二)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转折点
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
此时教学应适时地加以疏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转折,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需要把面对的问题通过转化、分析、综合、假设等变化成已知的数学问题。
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一)分析与综合
总的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
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
分析的方法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人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
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
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人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恰当地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脉络。
当然,根据具体问题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会提高思维的效果。
(二)具体与抽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应放在逐步过渡上。
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模型侧面剪开,并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各个部分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而且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
(三)求同与求异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
例如,“比较18/35、6/11、3/5、36/67和12/23的大小,
并用‘<’连接起来。
”题目出示后,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按照“通分——比较分数大小——从小到大排列,并用‘<’连接”的固定思路进行解答。
当然,这种解法应熟练掌握,但是就这一道题目来说,这样做不仅计算量大,数字繁杂,而且容易出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目中的每个分数,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大胆地运用比较分数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先求出每个分数中分子的最小公倍数。
再把它们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四)一般与特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这两种图形的周长都是将每个图形的四条边的长相加,这是它们的一般性。
而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它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长方形对边长度相等,它的周长等于它的长加宽和的2倍,这是它们的特殊性。
最后得出结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