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价值
波特的贡献: “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进入威胁
5大力量
供
应
商
企业的
谈
市场地位
判
能
力
顾 客 谈 判 能 力
替代品威胁
3大战略
成本领先 标新立异 目标集聚
二、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一)管理哲学与战略控制
珀尔穆特(H.V.Perlmutter)
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的价值体系、发展 沿革、管理方法以及企业文化对公司战略控制有直接 影响。
政治约束:
东道国政府的 政策
(三)一般性国际竞争战略模型
• 1986年,波特(M.E.Porter)在《国际竞争变化类型》 一书中,将国内竞争战略规划模型运用于国际竞争 (故称“一般”)提出的战略管理理论。
• 波特认为有5种因素决定了行业竞争特性与强度:
进入壁垒; 其他行业的替代品;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本行业现有竞争者的抗衡能力
内部条件
优势
劣势
(S)
(W)
外部环境
机会
SO
WO
战 略
(O) (优势+机会)(劣势+机会) 差
异
威胁
ST
WT
(T) (优势+威胁)(劣势+威胁)
3、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学派
代表人物 特点与贡献 竞争优势涵义
结构 波特《竞争战略》 强调产业结
学派
1980
构分析*
认为竞争优势 来自于优势产
业定位
能力 谱拉哈拉德
机会与威胁预测 制定与实施并重 资源全面动态化
单纯的周期性计划 不适应环境变化, 企业能力是个变数
以竞争为核心的企业战略管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论 3个发展阶段
早期战略管理 20世纪30年代 ——60年代
基本形成时期 20世纪70年代
深入发展时期 80年代以来
1、早期战略管理理论
代表 学派
计 划 学 派
代表人物
巴纳德《经理的职能》 (1938)
• 4、全球中心观:是种族中心观与多中心观的混合,战 略重点是寻求跨国公司的全球利益。
(二)冲突定因论
普拉哈拉(C.K.Prahalad)和多滋(Y.L.Doz)跨国公司 的战略主要是由3组相互冲突的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约束:
竞争能力 技术水平 产品差异等
战略
组织约束:
公司组织 适应外部环境
的能力
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3个阶段
时间
管理 特点
战略 假定
引入竞争概念
长期规划 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
时代
时期
40年代末—60年 60年代中期——
代中
70年代初
经营环境预测 制定长期计划 资源静态配置
适应环境变化 制定长远计划 资源动态配置
未来是可预测的
环境可预测 环境变化的 主动权在企业
阶段
70年代初期—— 现在
提出企业核 关注企业的持
学派
(Prahalad)《企 心能力概念
业核心能力》1990
久竞争力
资源 学派
沃纳菲尔特《基于 资源的企业观》 1984
强调产业环 境与核心能 力的结合
持久竞争优势 来自于核心能 力与资源、环 境的匹配
战略联 简·霍谱兰德等 强调联盟合作、 提出“竞合”
盟学派
优势互补的战 理念
划 理 思 想 》1972 ; 是一个正式计
学 派
《战略管理理论》 1979
划过程
设 安德鲁斯(哈佛商 提出SWOT分 认为竞争优
计 学 派
学院):《经营战 略论》1971;《战 略管理》1979
析矩阵*
势来自于对 内外部环境 的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矩阵,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轨迹
•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发展方向、长期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的系统认识和统一行动。
• 企业战略具有三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竞争性。 • 企业的“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计划、组织、
协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 分。 • 最早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巴纳德(C.I.Barnard)。 Barnard在他1938年发表的《经理的职能》中首次将组织 理论从企业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但最早提出 “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的却是安索夫(H.I.Ansoff)。 1976年安索夫出版《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第二讲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概念。“战略”定义的2种方法: 1、规范法:从希腊语的军事首脑一词转化来的。 2、描述性定义:分为预谋战略与实际战略。
一、基于竞争优势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 美国管理学家戴维·贝赞可给出了公司战略管理的经济
学分析框架(《公司战略经济学》)。该框架包括4个 问题: • 1、企业边界(boundaries of the firm) • 2、市场与竞争分析(market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 3、竞争定位与动态调整(position and dynamics) • 4、内部组织(internal organzation)。 • 其中,2、3两个问题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而1、4 两个方面则是企业组织理论,主要涉及企业的规模、 组织以及激励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均涉及到企业的 竞争问题,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框架。
五种力量
一般性国际竞争战略模型
低
协调程度
高
宽
全球成本领先
受保护市场
行
业
赢得行业的全球顾客 市场受东道国政府保护
目
标
占领世界的细分市场 满足国别的特殊需要
窄
全球市场细分
国别反应
全球战略
国别中心战略
(四)价值活动配置理论
• 1986年,波特以价值链与一般性国际竞争模型为基础, 从价值活动国际配置与协调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战略 的类型。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 (1962)
安索夫《企业战略论》 (1965)
特点与贡献 竞争优势 涵义
对企业战略的性 对竞争力和 质、涵义进行了 竞争优势较 广泛分析。强调 少关注 企业对外部环境 的预测和适应性。
2、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形成
代表 学派
代表人物
特点与贡献
竞争优势 涵义
计 安索夫:《战略管 强调战略管理 (同前)
战略控制形式
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形式
• 1、种族中心观:母国处于中心地位,母国的价值观念、 管理实践优于国外,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实现集中管 理。
• 2、多中心观:强调东道国的特殊性,注意理解当地经 营文化,最大限度地实行地理分权。
• 3、区域中心观:战略目标一方面由跨国公司总部与区 域总部协商决定,另一方面也由区域总部与各自区域 的子公司协商而定。
波特的贡献: “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三种基本竞争战略”
进入威胁
5大力量
供
应
商
企业的
谈
市场地位
判
能
力
顾 客 谈 判 能 力
替代品威胁
3大战略
成本领先 标新立异 目标集聚
二、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一)管理哲学与战略控制
珀尔穆特(H.V.Perlmutter)
该理论的核心是强调跨国公司的价值体系、发展 沿革、管理方法以及企业文化对公司战略控制有直接 影响。
政治约束:
东道国政府的 政策
(三)一般性国际竞争战略模型
• 1986年,波特(M.E.Porter)在《国际竞争变化类型》 一书中,将国内竞争战略规划模型运用于国际竞争 (故称“一般”)提出的战略管理理论。
• 波特认为有5种因素决定了行业竞争特性与强度:
进入壁垒; 其他行业的替代品;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本行业现有竞争者的抗衡能力
内部条件
优势
劣势
(S)
(W)
外部环境
机会
SO
WO
战 略
(O) (优势+机会)(劣势+机会) 差
异
威胁
ST
WT
(T) (优势+威胁)(劣势+威胁)
3、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学派
代表人物 特点与贡献 竞争优势涵义
结构 波特《竞争战略》 强调产业结
学派
1980
构分析*
认为竞争优势 来自于优势产
业定位
能力 谱拉哈拉德
机会与威胁预测 制定与实施并重 资源全面动态化
单纯的周期性计划 不适应环境变化, 企业能力是个变数
以竞争为核心的企业战略管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论 3个发展阶段
早期战略管理 20世纪30年代 ——60年代
基本形成时期 20世纪70年代
深入发展时期 80年代以来
1、早期战略管理理论
代表 学派
计 划 学 派
代表人物
巴纳德《经理的职能》 (1938)
• 4、全球中心观:是种族中心观与多中心观的混合,战 略重点是寻求跨国公司的全球利益。
(二)冲突定因论
普拉哈拉(C.K.Prahalad)和多滋(Y.L.Doz)跨国公司 的战略主要是由3组相互冲突的力量协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约束:
竞争能力 技术水平 产品差异等
战略
组织约束:
公司组织 适应外部环境
的能力
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3个阶段
时间
管理 特点
战略 假定
引入竞争概念
长期规划 战略规划 战略管理
时代
时期
40年代末—60年 60年代中期——
代中
70年代初
经营环境预测 制定长期计划 资源静态配置
适应环境变化 制定长远计划 资源动态配置
未来是可预测的
环境可预测 环境变化的 主动权在企业
阶段
70年代初期—— 现在
提出企业核 关注企业的持
学派
(Prahalad)《企 心能力概念
业核心能力》1990
久竞争力
资源 学派
沃纳菲尔特《基于 资源的企业观》 1984
强调产业环 境与核心能 力的结合
持久竞争优势 来自于核心能 力与资源、环 境的匹配
战略联 简·霍谱兰德等 强调联盟合作、 提出“竞合”
盟学派
优势互补的战 理念
划 理 思 想 》1972 ; 是一个正式计
学 派
《战略管理理论》 1979
划过程
设 安德鲁斯(哈佛商 提出SWOT分 认为竞争优
计 学 派
学院):《经营战 略论》1971;《战 略管理》1979
析矩阵*
势来自于对 内外部环境 的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矩阵,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矩阵)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轨迹
• “企业战略”是企业对发展方向、长期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的系统认识和统一行动。
• 企业战略具有三性:长期性、全局性和竞争性。 • 企业的“战略管理”则是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计划、组织、
协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组成部 分。 • 最早将战略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巴纳德(C.I.Barnard)。 Barnard在他1938年发表的《经理的职能》中首次将组织 理论从企业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但最早提出 “企业战略管理”概念的却是安索夫(H.I.Ansoff)。 1976年安索夫出版《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
第二讲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
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概念。“战略”定义的2种方法: 1、规范法:从希腊语的军事首脑一词转化来的。 2、描述性定义:分为预谋战略与实际战略。
一、基于竞争优势的公司战略管理理论
• 美国管理学家戴维·贝赞可给出了公司战略管理的经济
学分析框架(《公司战略经济学》)。该框架包括4个 问题: • 1、企业边界(boundaries of the firm) • 2、市场与竞争分析(market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 3、竞争定位与动态调整(position and dynamics) • 4、内部组织(internal organzation)。 • 其中,2、3两个问题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而1、4 两个方面则是企业组织理论,主要涉及企业的规模、 组织以及激励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均涉及到企业的 竞争问题,是以竞争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框架。
五种力量
一般性国际竞争战略模型
低
协调程度
高
宽
全球成本领先
受保护市场
行
业
赢得行业的全球顾客 市场受东道国政府保护
目
标
占领世界的细分市场 满足国别的特殊需要
窄
全球市场细分
国别反应
全球战略
国别中心战略
(四)价值活动配置理论
• 1986年,波特以价值链与一般性国际竞争模型为基础, 从价值活动国际配置与协调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战略 的类型。
钱德勒《战略与结构》 (1962)
安索夫《企业战略论》 (1965)
特点与贡献 竞争优势 涵义
对企业战略的性 对竞争力和 质、涵义进行了 竞争优势较 广泛分析。强调 少关注 企业对外部环境 的预测和适应性。
2、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形成
代表 学派
代表人物
特点与贡献
竞争优势 涵义
计 安索夫:《战略管 强调战略管理 (同前)
战略控制形式
跨国公司的战略控制形式
• 1、种族中心观:母国处于中心地位,母国的价值观念、 管理实践优于国外,以牺牲灵活性为代价实现集中管 理。
• 2、多中心观:强调东道国的特殊性,注意理解当地经 营文化,最大限度地实行地理分权。
• 3、区域中心观:战略目标一方面由跨国公司总部与区 域总部协商决定,另一方面也由区域总部与各自区域 的子公司协商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