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苏教版
![小学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9c33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2.png)
小学科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苏教版(以下是回复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苏教版一、第一单元:我身边的物体在这个单元中,主要介绍了小学一年级学生身边常见的物体及其特征。
1. 小朋友的身体结构及功能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的一些基本部分,并了解到他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了解它们的功能。
教学步骤:1. 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2. 分别介绍头、颈、躯干、四肢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例如头是用来看、听、闻、说的;四肢用来跑、走、举东西等。
3.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加深学生对人体各部分的认知。
4. 网球游戏:让学生模仿球,通过模拟球的滚动运动,感受到躯干和四肢的运动。
二、第二单元:小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小学一年级学生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1. 小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需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小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它们的生长需求。
教学重点: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小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了解它们的基本需求。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例如发芽、茁壮生长等。
2. 引导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让他们了解到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长变化,例如小鸟的羽毛、小狗的体型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动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5. 鼓励学生栽种一些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三、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小学一年级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1. 水的变化与常见现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和分类水的不同状态,并了解水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学重点:让学生观察和分类水的不同状态,并了解水的蒸发、凝结和沉淀等现象。
教学步骤:1.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水的不同状态,包括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667ab9465ce050876321344.png)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小科学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家所做的工作2.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科学家所做的工作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我们可以做科学【教学准备】两个大小一样颜色不一的小球,绒面布一块、用带凹槽的塑料板。
【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接触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当你听到科学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对科学的理解。
教师提供一组不同的科学家在进行不同研究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家就是研究大自然奥秘的人。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科学家是什么样的人(板书:科学家观察实验)二、学习新课讲述:科学家真了不起,大家想当当科学家吗?(出示滚小球图片)你们有过滚小球的经历吗?(学生有,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教师出示实验器材,教师演示实验注意控制实验变量。
实验一(演示实验):在斜坡上,选择不同的位置放置小球,让小球滚至水平面的位置,看看哪种情况下滚得远。
实验前先让学生猜测哪个小球滚得远,说说理由请学生配合完成演示实验(实验3次),将实验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小结:有什么发现?实验二(学生分组实验):把小球放在不同坡度的斜坡上,哪种情况下小球滚得远。
尝试让学生模仿实验一自主设计实验,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实验怎么做,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实验前先预测。
小组实验(实验重复3次),完成实验记录。
小结:有什么结果?讲述:刚刚我们做过的滚小球实验,在400多年前有个大科学家—伽利略,也做过类似的实验,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播放视频追问:把我们的滚小球实验与伽利略的实验比一比,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小结:科学家做科学的过程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都包括:观察、实验、记录和发现几个部分,所以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科学家(板书:小小科学家记录发现)。
三、解释与总结:讲述:伽利略发现滚小球的秘密在当时已经很厉害了,然而现代的科学家们更是不得了,找到了更多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闪电、树木生长)。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ab5339f01dc281e53af0de.png)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单元分析本单元作为整个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其目的在于将学生领进科学之门。
“走进科学”既有走进科学课堂的意思,也有走进科学学科的意思.更有走进这个引起学生无限遐想与探究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意思。
由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技术与工程”作为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之一,因此学生所走进的科学课堂,其实包含了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领域。
科学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各领域的科学概念,还要教给学生关于科学的概念。
后者涉及科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
它们是完整科学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编写者试图在教材开篇就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有关科学和工程的本体论知识,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开端。
但是,科学和工程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对儿童从理性的角度讲“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显然是不合适的,而通过对人——对科学家对工程师所做工作的感知与儿童既有经验的回顾,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制作小物件等来感性地体验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工程技术还是有可能的。
教材以“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为题,从“科学家、工程师做什么”这样的具体问题出发,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科学、工程的体验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小学生也能做科学、做工程,同时激励学生从上好科学课开始,努力成为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小小科学家》《小小工程师》《上好科学课》前两课是并列关系,是对科学本体的认识。
通过了解科学家和工程师都干些什么工作,初步建立科学是什么、工程技术是什么的概念,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工程师是设计创造产品的人。
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和制作活动,打破科学的神秘感,明白小学生也可以做科学、搞制作。
本单元中对于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两大领域的关注,将在整套教材中持续下去,并且不断深人。
第三课,在引发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之后,将焦点引向如何上好我们的科学课,通过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制定出一份具有班级特色的科学课规则。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501a11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3.png)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新鲜感和兴趣。
然而,他们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框架,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认识周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五、教学措施1. 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实验、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25c0eb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1.png)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身体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变化,包括生长和变老两个方面。
2. 能够简单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 PPT或黑板、粉笔3. 实物或图片:婴儿照片、成人照片、老年人照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婴儿照片、成人照片和老年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人会变化?我们从小变大有哪些变化?2. 导出教师简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验来总结“人体的变化”。
3. 学习a. 通过呈现教材中的图示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b.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是如何从小变大的?以及为什么人会变老?c.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d.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整理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4. 拓展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例如身高的增加可以触碰到更高的东西,年龄的增长可以参加更复杂的活动等。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出人体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从小变大是因为身体不断生长,而变老是因为身体的机能逐渐退化。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找出自己身体变化的例子,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小组合作的结果,考察他们对人体变化的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检查他们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体的变化。
参考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苏教版。
教案设计的主题是“身体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能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教案采用了导入、导出、学习、拓展、总结和作业等教学步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加深他们对人体变化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c7b56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e.png)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本教案为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的全册教案,共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物体的大小
- 第一课物体的大小
- 第二课量度物体的大小
第二单元:物体的形状
- 第一课物体的形状
- 第二课画物体的形状
第三单元:物体的颜色
- 第一课物体的颜色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颜色
第四单元:物体的重量
- 第一课物体的轻重
- 第二课用手感受物体的重量
第五单元:物体的材质
- 第一课物体的材质
- 第二课发现物体的材质
第六单元:物体的状态
- 第一课物体的状态
- 第二课比物体状态的高低
每个单元都包含两节课,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导学生了
解物体的各种属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案中还包含了各种教学活动和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方式,方便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本教案是一份全面、详细的教学指导,对于教师教学具有一定
的参考意义。
同时,对于家长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也有一定帮助。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全册教案免费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全册教案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d7db5615aef8941ea66e05cc.png)
来自南京廖华2018-2019 学年苏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一学期全册教课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剖析一年级上册科学,主要以小孩的本性为主,着重小孩的感官和着手能力的培育,本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 , 内容以下:一、走进科学: 1、小小科学家。
让孩子认识科学家是干什么的?科学家都分有哪些 ?并结称身旁看到的、听到的、去真实认识科学家的工作与研究。
进而萌生未来当科学家的梦想,从小建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2、小小工程师。
经过学习,认识工程师的工作,试着着手制作简单的作品。
3、上好科学课。
经过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着手兴趣,学习科学的兴趣,使之从小对科学产生兴趣。
喜爱思虑,喜爱发问题。
二、用感官察看: 4、认识感官。
结称身体的特色,亲自运用感官,知道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作用,学会保护感官。
5、感官总动员。
经过学习认识,生活中有些东西能够利用感官来分辨,未知的东西决不可以随意试试。
6、借助工具察看。
知道关于分辨不了的事物能够借助工具,这样以便于更为正确的判断。
简单知道各样工具的用途。
三、用大难思虑: 7、做个小侦探。
能对身旁的事物产生兴趣,喜爱提出问题,并能自己亲自试验,获得答案。
关于身旁发生的现象能够做简单的解说。
在不认识的状况下能够做出推测,进而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8、暗箱里的奥密。
联合书中的图片推测剖析,进而认识暗箱的奥密。
能举案例谈谈生活中见到的暗箱都在什么地方。
9、树叶变黄了。
学会察看身旁的树叶,经过自己的察看说出树叶变黄的简单过程,学会采集校园树叶变黄的过程,并与伙伴进行沟通。
四、用双手创建: 10、衣食住行的变化。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知道大自然中哪些是人工开发建设的,那些是自然地,并能举实例说一说。
知道人工与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是有亲密联系的。
11、在教师的指引学习下,初步的知道古代人与现代人的生活的不一样。
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人类的不停发明。
12、轮子的故事。
在实验中认识轮子的作用,知道圆形的物体比其余形状的物体滚的快,初步知道古往今来轮子发生的改变。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aa22b31b765ce05081458.png)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设计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学案设计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第四课认识感官1、教学目标●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了)。
●观赏视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
●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2、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3、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本环节意在整理学生对感的已有认识,明感觉器的电子设计概念,激发兴趣,引入利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活动。
4、教学过程●针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本环节设计可以引领学生观看教材中可爱的图片,或者采用游戏、故事、漫画等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主意事项特别强调,手不是感觉器官,手上和遍布人的全身的皮肤是一种感觉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感觉感1官。
设计意图:用眼睛看是学生最熟悉的观察方法,所以教学设计从用眼教睛看开始,带领学生进入观察的第一步。
图做“找小动物”的活动,是一个儿童及成人都特别喜欢的游戏,通过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教学建议●在学生交流自己找到哪种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个小动物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描述观察对象,以提升学生的描述技能。
●当学生对自己找到的小动物进行描述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达给予帮助,例如:你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可以说说小动物个头的大小,身体的形状、颜色;如果讲不出它的名字就说不知名的虫子或动物。
注意事项刚入学的小朋友描述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用一些科学词汇表达,但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述,也不必对学生的描述准确度作太高的要求。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附教材目录)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全册教案(附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52095b0192e45361066f59f.png)
(要从身边的事物说起,还要有价值,适合于探究) (2)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进行记录。 (3)在全班说一说,比一比谁的问题提得好。 三、巩固练习 我们也来做实验:滚小球 学生两人一组做滚小球实验,把小球放置在斜面的不同位 置,观察小球滚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每人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经 常遇到的,使我们懂得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养成多 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想的事做得事里就 会有科学。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五、布置作业 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 10 个科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 小小科学家 袁隆平 爱迪生 伽利略
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高楼桥梁方面洗衣 机,电饭煲灯日常用品,也是工程师发明的。工程师的性质 是以制造产品为目的的;而科学家的性质是什么?是发现自 然的秘密。这两个 显然是不一样的。 活动三:学做小小工程师 1、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一直短的铅笔不好写了 怎么办?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老师这儿有一些材料: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 废旧纸张、剪刀、胶带……,小朋友们能不能来做一个铅笔 加长器? 【设计意图】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有几点要特别注意的:第一 个就是给小朋友们的铅笔头要足够的短,因为只有足够的 短,在设计的时候才能体现出铅笔加长器的公用性。 4、学生汇报,师讲解铅笔加长器的做法: 可以直接用纸卷成纸筒包在铅笔的一端再用胶带粘牢。也可 以选择合适的管管径的粗细管或塑料管直接套在铅笔的一 端。还可以利用一次性筷子或小木棒古城铅笔周围形成加长 笔筒。 5、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请小朋友交流自己做得铅笔加长器 7、观察自己做的铅笔加长器和同学哪个好?老师这里 有买 来的现成的铅笔加长器,同学们你们看看,与你们自己做的 有什么不同?他们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比较的时候不是一味的说买来得好,如果是那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5ab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4.png)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优质教案第一单元走进科学教学目标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或玻璃球)、绒布。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什么是科学呢?研究科学的的人被称作什么?有哪些人呢?他们是怎么做科学的?怎样学好科学呢?3.这节课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科学。
二、看图观察1.多媒体出示教材中科学家的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中把科学家和他的工作连线。
3.老师播放袁隆平、珍妮两位科学家的研究视频,让学生说说他们主要从事什么研究。
4.学生讲一讲搜集到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教师相机补充完善。
5.小结:刚刚我们一起看了很多科学家的工作视频和图片,请你说说科学家是做什么的人。
(科学家做研究工作,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评析】现代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科学家,课的一开始老师紧紧围绕科学家展开教学,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根据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爱听故事,容易感染的特点,开始上课时,通过图片视频讲述关于袁隆平、珍妮等科学家的小故事。
以丰富形象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故事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很快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三、动手实践1.出示一颗玻璃球,问学生:平时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玩过小球,你是怎么做的?2.学生交流平时怎么玩小球的。
3.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滚小球。
出示实验装置,师进行介绍,让学生猜一猜:(实验前)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4.学生交流。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fde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4.png)
一年级苏教版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认识周围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触觉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物体,如木头、金属、塑料等。
(2)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教学步骤(1)出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触摸,记录下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物体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二、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科学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不同的科学现象,如水的融化、冰的融化等。
(2)观察科学现象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 教学步骤(1)出示各种科学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说出科学现象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科学现象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下科学现象的过程和特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三、第三单元:我们身体的感觉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身体的各种感觉,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2. 教学内容(1)认识身体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2)观察身体感觉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 教学步骤(1)出示各种身体感觉,让学生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说出身体感觉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身体感觉的过程,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记录下身体感觉的过程和特征。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身体感觉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四、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2. 教学内容(1)认识周围的环境,如公园、学校、家庭等。
(2)观察环境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501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7.png)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小小科学家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过程:1.今天研究什么课?2.什么是科学?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设备?有什么用?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看图:图中画有什么?是什么意义?观看并回答下列问题。
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3.做实验:滚小球。
4.介绍XXX滚小球的故事。
5.了解一些常见的科学问题。
6.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1小小科学家我们的生活到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教学反思:2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到最好。
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创造制造。
3.知道工程师是发现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教学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
教学难点:认识到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
教具、学具准备: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
教学过程:1.了解工程教师活动小朋友好,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介绍的一种什么样的职业?今天呀,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类伟大的人,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甚至于小朋友们住的房子等等,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是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教学重点:1、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教学难点:1、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讲解教学过程: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板书设计: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教学小结:第一次上科学课,学生们非常的喜欢,通过讲述,观察和实验,使他们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激发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小小工程师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调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难点:使学生知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教法:操作法课前准备:1花坛图片、铃铛、闹钟、口琴等,水果糖、醋、酱油,各种质地玩具。
2口袋、蒙眼布、定时器、香蕉、书、教学过程:活动一:1观察花的颜色(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2听声游戏(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3尝糖的味道(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4闻瓶中液体的气味(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5用手或脸布皮肤感觉,辨认毛绒玩具。
(小组讨论:用什么发现答案)活动二:猜猜盒子里有什么?小组进行小结:人体有五个重要器官------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物体的好帮手。
板书:教学小结:3、上好科学课目的: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用五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在活动中能认真1 仔细去感受。
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2 力。
3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重点: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
形状、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声音、软硬、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难点:了解各感官能观察到物体的那些特性,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观的方法。
教法:实验法课前准备:活动1:笔;实物投影仪,七巧板,拼图 2:各种声音的录象带活动:各种杯子、各种水果3活动:各种水果活动4 教学流程:活动1 比眼力抛接球拼图游戏讨论声音传达的信息安全教育活动2 比听力活动3 摸一摸感受盲文思考身体各部分皮肤的感觉活动4 用尝和闻的方法辨认物体教学过程:活动1比眼力:1学生练习搜索图例1(教师不指导)2学生交流科学的观察方法3学生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搜索图例24比赛:搜索图例3拼图游戏抛接球游戏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活动21组织学生到校园听各种声音2讨论:声音能告诉我们什么?活动3:1小组活动:摸各种材料有什么不同?2制作盲文3猜字游戏活动4:辨别水果的味道游戏板书设计:观察物体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用手摸: 课后小结、认识感官4目的: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能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的参与观察活动 2能较正确运用多个感官、从多侧面观察一个物体 3全面体验感觉器官的作用重点:能较正确运用多个感官、从多侧面观察一个物体:全面体验感觉器官的作用难点:教法:动手法课前准备::鲜花、苹果、糖、文具盒、铅笔、书活动1 :小烧杯若干、各种颜色的饮料活动2 教学流程:交流辨认液体用多种方法观察物体交流汇报、汇报、教学过程:运用五种感官观察一个物体学生观察1 汇报交流2 师小结:3 花:看、闻苹果:看、闻、尝糖:看、闻、尝文具盒:看、摸、听铅笔:看书:看、听辨认液体:学生挑选几种液体辨认汇报 3板书设计:比一比观察比较教学小结:5、感官总动员目的: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 3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重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难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教法:记录法课前准备:多种有关天气的资料1 2各种天气现象记录图案交流各种天气的特征教学流程:课前收集天气预报观察各种天气图讨论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方法认识记录天气图案设计记录天气图案记录当天的天气教学过程:活动1:认识各种天气现象1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3俄活动2:了解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1展示各种资料(小组讨论,图片说明)2班级表演活动3:记录天气现象1介绍常用的气象符号2学生自己设计各种气象符号3利用自己设计的图案,记录今天的天气情况课后小结:6、借助工具观察目的:1使学生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体会科学应该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认识温度计和测量的仪器3: 重点 ,实事求是1使学生感受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体会科学应该认真仔细 2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认识温度计和测量的仪器3:难点培养学生用简单仪器观察的能力认识温度计和测量的仪器观察法试验法教法: 各种测风仪器和装置:课前准备各种温度计: 教学流程测量室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认识各种温度计制作纸温度计内和室外的气温感受风的大小观察风的方向制作测风的装置观测风的大小教学过程:活动1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1认识各种温度计2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3学习温度的读法和写法4测量室内外的气温活动2:感受风的大小1认识测量风的仪器2确定测量风的标准3制作测风装置4观测风的大小课后小结:7、做个小侦探目的:1使学生能正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体会,并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提出至少一种改进生活用品的简单设计思路。
3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生活造成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的天气做不同的事情。
重点:知道天气给人、动物、植物生活造成的影响。
难点:动手制作多功能帽。
教学过程:活动1:了解天气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交流: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2认识学生在不同的天气做不同的事情.活动2:了解灾害天气的危害1认识什么样的天气有害沙尘暴、飓风、暴风雪、洪涝、干旱、暴雨-----2这些灾害是怎样造成的?3增强环保意识,自己努力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3:角色扮演游戏1准备头饰和面具。
2问题引入:假如你是某种动物,在不同的天气里,你会怎样?3学生分小组,让他们分角色练习扮演,编动作,设计台词。
4全班表演。
活动4:制作多功能帽子1先制作一个遮阳帽2提出遮阳帽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还存在什么不足?此外还可以增加什么功能?3改进解决问题。
课后小结:8、暗箱里的秘密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具的多样性。
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2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难点 1给文具分类。
教法:实验法、操作法课前准备:不同颜色、形状、结构、功能的铅笔。
1 各种尺子、转笔刀、铅笔盒、书包2 教学流程:参观商店中的文具观察书包中的文具给其观察文具盒中的文具他文具分类将某一类文具进行更细致的分类课后活动教学过程:活动1:观察、比较铅笔1观察、描述铅笔的外形2比较各种铅笔的不同与相同活动2:给文具分类1指导学生给一堆杂乱的铅笔分类2给尺子、转笔刀、铅笔盒、橡皮等文具分类活动3:参观商店中的文具1参观重点:商店有什么文具?有什么用?是怎样分类摆放的?2思考问题:文具分为几大类?课后小结:9、树叶变黄了目的:1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2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之间的联系,能独立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培养学生初步自主探究物体的能力3 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1之间的联系,能独立” 2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 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难点: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 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教法:探究法课前准备:杯红水、图钉、硬币、陀螺铅笔、自动铅笔、彩色水笔、纸、1 教学流程:研究自动铅笔的奥秘拆装自动铅奥究研铅笔的笔秘比赛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画硬币画圆课后活动教学过程:活动1:探究铅笔的奥秘1观察三只铅笔有什么不同2各组交流汇报3讨论笔心粗细与写字有什么关系4总结发现的秘密5教师讲解活动2: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1提出问题:自动铅笔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去探究。
2开展拆装自动铅笔的比赛活动3: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1让学生用彩色水笔画画2讨论彩色水笔内的水是怎样来得3研究怎样解决问题活动4:研究画硬币和画圆的方法1研究画硬币的方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研究用笔画圆的方法 3制作五彩陀螺课后小记: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目标:在测量过程中,有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态度1 通过实际练习,掌握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2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3 量物体的方法 4认识常用尺重点:在测量过程中,有认真细致、团结合作的态度1 通过实际练习,掌握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方法2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以及不用尺测3 量物体的方法难点:以及不用尺测量能自己想办法测量比尺长的物体、方的和圆的物体的周长,物体的方法教法:实验法课前准备:木直尺、刚直尺、钢卷尺、皮尺、学生尺、纸质软尺、木板、铅笔、方形、圆形物体、绳子教学流程:学习测量方法认识厘米和尺的刻度测量练习认识常用尺研究不用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过程:活动1:认识不同尺怎么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1观察几种常用尺的外形2介绍古人曾经使用的一些测量方法活动2:认识常用尺1知道尺子是多种多样的。
2观察常用尺上的符号厘米,感受1厘米的长度。
观察尺子上的刻度,最大厘米刻度线。
活动3:用尺测量的方法1教给学生用尺测量的方法。
2学生充分练习。
3选择较难的物体进行测量活动4:使用图形尺1观察图形尺2认识图形尺的构造和用途。
3学生自由练习课后小结:11、衣食住行的变化目的:1通过文具自古至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文具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2每人能画出或说出一种新的文具的创造思想,自选材料制作一种不用木材的铅笔。
重点:1通过文具自古至今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使学生体会到文具是随着人们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