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作为一种新政治分析框架的治理和善治理论
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作为一种新政治分析框架的治理和善治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治理理论与中国行政改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治理和善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应用于中国行政改革的实践中。
我们将对治理理论进行概述,理解其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
接着,我们将分析中国行政改革的历史背景、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究为何需要将治理和善治理论引入行政改革的过程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阐述治理和善治理论如何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帮助解决行政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重点关注治理理论在提升政府效能、推动公民参与、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如何将这些理念与中国行政改革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治理效果。
本文还将对治理和善治理论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以具体实践为例,展示治理理论如何指导行政改革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对治理理论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治理理论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深入应用和发展。
二、治理理论的核心要素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其核心要素体现在多个方面。
治理强调权力的多元化。
在治理理论中,权力不再仅仅由政府单方面行使,而是由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个人在内的多个主体共同分享和行使。
这种权力的多元化配置有助于形成更加民主、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环境。
治理注重合作与协商。
在治理的过程中,各主体之间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基于平等、互信和互惠的原则进行合作与协商。
这种合作与协商的方式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第三,治理强调责任与透明。
在治理理论中,各主体都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接受其他主体和社会的监督。
这种责任与透明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公信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治理追求的是善治。
第十四章治理理论
第十四章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提出、涵义、特征1、治理概念的提出2、治理内涵的界定罗茨(R.Rhodes)认为: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
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
接着,他还详细列举了六种关于治理的不同定义。
这六种定义是:(1)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它指的是国家削减公共开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2)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短资旬组织体制。
(3)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人政府的公共服务。
(4)作为善治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
(5)作为社会一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6)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指的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报告: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这即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种政治管理方式,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3、治理理论的特征第一,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就都可能成为在各个不同层面上的社会权力的中心;第二,治理理论认为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
第三,治理理论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希望在管理系统内形成一个自组织网络,加强系统内部的组织性和自主性;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第四,在政府完成社会职能的手段和方法方面,政府除了采用原来的手段之外,还可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效率,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一、本文概述“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合作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内涵方面,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
我们认为,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治理环境。
同时,社会治理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在实践路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治化水平,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再次,应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应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内涵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其理论内涵丰富且深远。
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单一管理,而是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参与。
这种协同治理的理念,突破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局限,将治理视角从单一的政府管理扩展到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社会治理注重权力运行的多元性。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权力中心,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然而,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下,权力运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通过协商、对话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治理强调责任分担的共享性。
社会治理不再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政府,而是倡导全社会各界共同分担责任。
如何评论治理理论
一、如何评价治理理论研究治理理论的权威人物格里·斯托克的五个具有冲击力的喻说中:1.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
它们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惟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行使的权利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都可成为各个不同层次上的权力中心。
2.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
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即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后者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国家承担的责任。
这样,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和责任便越来越模糊不清。
3.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动的各个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倚赖。
即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的目标;交换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的资源,而且也取决于游戏规则以及进行交换的环境。
4.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
这一自主的网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它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
5.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仅仅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
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
治理理论也只是民主理论的翻版或者是公民社会理论在政府管理理论领域里的应用而已。
其所要求的治理的基础是完善的民主制度、健全的法治以及发达的公民社会。
而此三者也正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制度保障。
(1)涵义学者R·罗茨指出:“治理标志着政府管理含义的变化,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过程,或者一种改变了的有序统治状态,或者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
他列举了治理的六种不同定义: (一)作为最小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它指的是国家削减公共开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 (三)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它指的是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四)作为善治的治理,它指的是强调效率、法律和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 (五)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它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六)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它指的是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
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治理理论的提出有其特有的现实理由,它是西方国家政府失败、多元主体管理能量激活和全球合作共治的产物。
中国学者对于兴起于西方的治理理论存有分歧,有的学者否定治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治理理论针对的病症在中国缺乏典型性,而它所开出的处方在中国也缺乏相应的药材,它还有可能影响国家的政治安全。
1.1反对派:1.治理理论针对的是西方国家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的双重困境,而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市场不完善和政府能力不足。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不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各项保障机制也还不健全。
就政府来说,因为机构臃肿和体制不顺,且在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又欠缺经验,所以也常有效率低下、干预不当和调控不力的弊病。
2.以自组织作为第三种协调机制的治理理论能够在西方赢得普遍认同,有赖于特殊的前提条件,而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前提条件。
在治理理论的质疑者中,这一点是被强调最多的。
例如有的学者说过,“‘治理’离不开两个前提:一是成熟的多元管理主体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伙伴关系;二是民主、协作和妥协的精神”,而这两个前提在中国都不存在。
还有的学者谈到,治理理论“所要求的治理的基础是完善的民主制度、健全的法治以及发达的公民社会”,而我国的国情与现状是“法治不够完善,公民社会与契约精神的缺失以及民主制度的匮乏”,因此“把本身就不成熟的治理理论引进中国,无异于缘木求鱼,痴人说梦”。
3.治理理论倡导没有政府的治理,客观上有可能为强国和跨国公司借机干涉他国内政、推行国际霸权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
对这种危险的倾向,反对适用治理理论的学者已经列举出了一系列的论据:由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行为体数量很少,因而国际公民社会运动常常由总部设在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主导或受西方国家资助;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虽然需要经过充分协商和沟通,但最终总难以摆脱强国把持发言权的宿命;国际组织将经济援助与受援国的治理改革相挂钩,这种做法其实是逼迫受援国实行苛刻的结构调整方案;全球治理初看上去以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宗旨,但其实质是要弱化国家主权和输出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因此,“像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所推行的‘良行治理’,实际上成了以经济刺激为手段、而将西方的民主模式强加于人的另一种委婉而隐蔽的做法”。
浅谈治理理论剖析
浅论“治理理论”摘要: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理论,是关于当前政府和政府改革的研究课题。
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福利国家失败和市场机制失灵的语境中,它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
治理理论在西方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治理理论虽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由于社会发展阶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治理理论时,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做出正确的抉择。
关键词:治理理论;理论基础;一.治理问题的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界,治理理论十分流行,以治理为研究课题的著作开始涌现,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分析非洲的发展形势时,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再到世界银行1992年年度报告的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
“治理”一词在学术界传播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与此同时,治理理论在实践上也被运用到各国的政府和政治改革上,甚至有学者提出“没有政府的治理”。
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因此作为舶来品的治理理论是否适应于中国,就成为中国学者争论的焦点。
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一理论,并且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的政治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强烈的人文关怀而忽视了学者应有的学术理智,否则就会导致对治理理论的滥用和对政治实践的误导,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论证。
本文将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入手,以求能把握治理理论的精髓,从而对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判断。
二.关于治理概念的综述在英语中,“治理”一词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中的“操舵”一词,原指控制或操纵。
在对治理的各种定义中,最权威的定义是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近邻》一文中:“治理是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之总称,它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治理理论
第一节治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及善治概念日益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治理理论是在西方学术界日渐崛起的显学,而合作网络途径则是其在90年代中后期的新进展。
本节将主要从合作网络途径的角度,探讨作为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的实践基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处理群体生活的组织活动,就有了解决合作事务的具体实践。
公共管理就是这样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国家产生以前。
早在国家产生前,原始人就以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为单位管理集体生产和共同防卫等事务。
这是公共管理在人类历史上的原始形态。
步入阶级社会后,国家和政府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主要组织方式。
国家除了要履行政治统治只能,还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以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公共事务少且目标单一,国家的公共管理只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从根本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和长远利益。
同时,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反映了社会的共同利益,对缓和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维持下去。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尤其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国家公共管理的范围日趋扩展,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社会事务被纳入政府议程,公共管理逐渐淡化阶级通知的色彩,进而获得了相对政治通知的独立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公共管理的这种发展趋势,行政力迅速扩张,大量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出现了行政国家现象。
建立在政治——行政二分法基础上的官僚行政成为这一时期管理公共事务组织工具。
它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官僚组织的管理范围,随着公共事务的增多,政府的管理只能随之增加,政府规模随之膨胀,大政府时代也就到来了。
20世纪70年代的福利国家是官僚行政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质疑官僚行政有效性的运动在西方各国蔓延开来,各国开始重新调整国家和社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关注国家的竞争力,政府的合法性和公共部门对公众的回应能力,更少的政府,更多的治理成为西方政府改革的共同特征。
行政管理中的政府治理理论
行政管理中的政府治理理论政府治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政策、组织资源和行使权力,引导和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管理活动。
政府治理理论是对政府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社会治理效果的原理和方法的总称,是国家和政府管理学的重要分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政府治理理论不同,其中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理论基础政府治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首先,政治学理论为政府治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政治学理论系统地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职能、政党制度、政治权力、政策制定和政治决策等内容,为政府治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其次,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也为政府治理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理论系统地研究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组织,公共政策理论系统地研究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这两大理论为政府治理理论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
最后,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为政府治理理论提供了理论前提。
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系统地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等内容,为政府治理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政府治理理论的内涵政府治理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权力的行使者,而且是资源的配置者、决策的制定者和社会的引导者。
政府治理理论突出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强调政府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效率,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政府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理性决策。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各项决策应当是理性的,即从整体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决策。
政府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制定和决策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再次,政府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
政府治理理论视政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应当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保障公众的基本权益,提高公众的生活水平。
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地方政府治理运动标志着人类公共生活新时代的来临,自90年代以来治理理论成为西方学术界特别是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探讨的理论热点问题,以治理为研究对象的著述大量涌现。
我国也受到了治理运动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活动的影响,国内学者不仅致力于将国外治理理念的成果引进国内,同时也对其展开了自己的思考,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有意识地对其本土化,在加深研究国外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取得了属于自己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理论成就,形成了理论研究与运用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共同发展的局面。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治理理论是我国学者在寻求解决政府危机和社会矛盾问题上所做出的一次尝试,它打破了人们长期存在的两分法的思维模式,促进政府在管理方面由“统治、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而向“治理”新的管理模式转变,它以崭新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分析框架建构起一种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命题。
从实践论角度来看,治理理论是指引我国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以来政府改革的方向,力争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以治理理论要求合作的价值追求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条件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善治的政治局面。
本文在回顾治理理论兴起的缘由基础上,对治理概念、国内外学者有关治理理论的研究现状、治理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以及治理运动在中国开展情况做一个综述性研究。
关键词:治理理论;治理实践;地方治理;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研究综述自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讨论非洲的发展情况时首次提出“治理危机”以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很快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治理”并不是新造的词汇,早在14世纪末叶,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就是用过这个概念,用以表明上帝授予国王对国家统治的权利,但是新世纪赋予了“治理”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并催生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运动,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运动传遍全世界,与此同时对治理理论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各国学者都为这一新的制度范式做出了卓越贡献,加快了治理理论体系的健全化和多样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各国政府改革都是力求实现治理和善治的政治运动,再此不得不承认尽管各国学者对治理有争议但是它却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公共管理研究新领域。
治理理论的解读
治理理论的解读治理理论一、治理的定义:治理就是这样一种规则体系,它依赖主体间重要性的程度不亚于对正式颁布的宪法和宪章的依赖。
它既包括政府的治理也包括非政府的治理。
二、治理的学理基础1、本体论:研究与探讨存在问题的学说。
治理、制度、现实的三个维度都是治理理论包括的内容。
解释治理的走向以及走向的原因。
2、认识论:知识从何而来的理论或哲学。
治理理论在此中维度上说应该是一种实证主义的认识论。
基于实际,为实践服务。
3、方法论:知识获得基于的原则或者知识获得或运用的方法。
它从方法论维度来说应该属于个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提供公共的或集体物品是其理论之核心。
理论假设:在无政府参与治理的形式下,公共物品可以通过权威之球的跨界非政府组织来实现管理。
核心问题:界定全球范围内的治理及运作,体现治理的广泛性与其独有的性质跨界行为主体:非政府的主体进行参与,开展治理,其中,政府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地位仍然很重要。
四、未来的发展趋向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与数字化,使治理理论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整体主义理论。
1治理主体:政府;集经济人与道德人为一体,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
2治理中的各种主体地位是平等。
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职能不同,是合作或者是协作的关系3、以历史、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释,是从经验出发,是经验方法主义论。
治理理论: 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治理理论的根本精神就是围绕着契约观念和效率精神展开的,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以权力与权威控制、引导与规范公民的行为,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的公共利益。
1、治理的操控机构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二者联合2、合作凸显,模糊了公私的边界。
3、它是一个上下互动,上下交互的过程,强调管理对象对过程的参与。
3、治理方式与方法的多元化政府、市场、公民、企业、社会都是治理的主体,也可以是参与的主体。
体现了效率与契约的理念1、契约理念:协商与共同的治理。
——自愿、一致同意、责任性2、效率理念:管理与制度,也包含其中的回应性效率。
治理理论论文总结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治理理论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治理理论进行总结,分析其核心观点、主要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一、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参与、权力下放、合作共赢。
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相比,治理理论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应共同参与治理,形成合力。
1.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应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2. 权力下放:治理理论主张政府应适度放权,让市场、社会组织等在特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治理效率。
3. 合作共赢:治理理论强调在治理过程中,各方主体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1.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提高治理效率。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奥斯本、盖布勒等。
2. 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行政官员应关注公民需求,以公民为中心,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斯、沃特曼等。
3. 企业家政府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政府应像企业一样,追求效率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公众。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奥斯本、盖布勒等。
4. 社会治理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强调社会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鲍登、科恩等。
三、治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1. 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借鉴了治理理论的相关观点,推行权力下放、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2. 社会治理创新:我国在社会治理领域,积极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合作共赢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3. 智慧城市建设: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治理现代化。
总之,治理理论为我国治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今后的治理过程中,我国应继续深化治理理论的研究,推动治理实践创新,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简述治理的概念
治理理论的概念、理论特点一、治理理论的概念治理理论是研究如何在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公民等多种权利主体共治的理论。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
重点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
治理理论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理论:1、重视社会管理力量多元化;2、重新定位政府角色;3、倡导网络管理体系。
二、治理理论的特点治理理论既是对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一种反思,亦是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映。
分合、全球化、区域化、共时性、交叠、认知共同体、全球公民社会等新词语,构成了治理理论的语义特点。
其理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问题界定和问题导向。
治理理论认为,传统的市场与政府的二元结构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类政治过程的重心正在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从民族国家的政府管理走向全球治理。
治理理论的目的是研究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2、理论开创和方法创新。
治理理论将政府部门和公民社会的研究路径在网络治理的框架内加以整合。
一方面,继承公民社会“自组织网络”的主要观点,将治理看作是相互依存状态下的管理,将公民社会部门看作是治理的主体,并用来解释公私部门分享权力、合作治理的新型关系,从而脱离了“社会中心论”的窠臼,确立了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论;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政府管理”途径的重要观点,承认一个负责、高效、法治的政府对有效治理的重要意义,认同“掌舵而非划桨”等新公共管理的思想精华,并认为在网络中,政府与其他主体是平等的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建立伙伴关系和借助其他主体的资源来实现依靠自身无法实现的目标。
在综合两者观点的基础上,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力量通过面对面的合作方式组成的网状管理系统。
治理理论解析
治理理论解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治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要解决社会问题并提升治理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本教案将通过对治理理论的解析,探讨治理的内涵与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治理的重要性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治理的概念与内涵治理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概念,它包含了许多领域和层面。
从传统的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企业治理,治理的范围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而治理的核心理念在于实现公正、公平、效能和可持续发展。
三、治理理论的演进与历史背景治理理论的演进离不开社会历史的变迁。
从传统的专制治理到近代的民主治理,再到当前的社会治理,治理理论不断地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它的变迁凝聚了人们对于权力合法性、公共参与、权力制约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四、治理理论的主要派别治理理论有多个主要的派别,其中包括传统治理理论、新制度主义治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这些派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和分析治理的本质与机制,为治理实践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与参考。
五、治理的实践与案例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治理理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一系列治理案例的分析,学生将了解到治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不同治理模式对于问题解决的效果与局限性。
六、学生参与与社会治理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应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学校等的治理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七、课堂讨论与思考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哪些问题需要治理?如何利用治理理论进行问题解决?治理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等等。
通过互动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八、总结与反思通过对治理理论的解析,学生将对治理有更深入的认识,能够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学生也会更加明确自己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责任。
九、延伸阅读与推荐在课堂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论文或者案例供学生深入学习和阅读,进一步扩展对治理理论的了解。
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
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第二章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一、治理的定义以及含义(一)治理的定义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定义为: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是四个规定性特征,即: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用法:作为最小国家的治理.通过削减公共开支和私有化的途径来缩小政府的规模,以最小国家的形式谋求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治理.指的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是指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的激励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及公共服务中.强调削减官僚机构,通过承包和准市场的运作方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以及消费者选择.作为“善治”的治理.指的是强调效率,鼓励竞争,遵从法治,尊重人权,敢于负责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控制论系统的治理.指的是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强调政策结果不再是中央政府行为的产物,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保障机构,自愿部门,私人部门等发生互动关系的产物.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指的是建立在信任和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二)治理的含义1,在治理的主体上,超越企业治理的局限,也突破一国治理的范围,存在着一个由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公私行为体,力量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2,在治理的基础上,超越国家权力中心论,国家对内已不再享有唯一的,独占性的统治权威,国家仍然发挥主要作用,但必须和其他行为体合作;对外,国家主权或自主性观念也逐渐受到各类超国家体制概念的挑战和削弱.3,在治理的方式上,既实行正式的强制管理,又有行为体之间的民主协商谈判妥协;既采取正统的法规制度,有时所有行为体都自愿接受并享有共同利益的非正式措施,约束也同样发挥作用.4,在治理的目的上,各行为体在互信,互利,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协调谈判,参与合作,求同存异,化解冲突与矛盾,维持社会秩序,在满足各参与行为体利益的同时,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二,善治及其基本要素(一)何谓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二)基本要素1,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2,法治.依法行事,人人平等.这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3,透明性.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4,责任性.是指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5,回应.指的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6,有效.主要是指管理的效率.7,参与.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及其他社会生活的参与.8,稳定.它是善治的重要的衡量指标.9,廉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清正为民.10,公正.任何公民在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上都是平等.三社区治理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范畴(一)社区治理的含义社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从社区治理的界定可以说明社区治理的概念包括这几层含义:1,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突破了过去那种\"政府独大,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一种由多元化,多样性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新的格局.2,社区治理作为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培养.3,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4,社区治理作为区别于政府行政化管理方式的另类社会管理模式,其权力运行的方向并不总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它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二)与社区治理相关的范畴社区发展――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F.发林顿,在1915年出版《社会发展:将小城镇建成适合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一书中首先使用了这一概念.对这一定义有多种解释,其发展过程是:一种运动或一种工作方案→一种工作方法→一个过程.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浅析治理理论及其中国化的路径选择
浅析治理理论及其中国化的路径选择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治理理论移植__,并对__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治理理论本身的缺陷和__具体国情,善治的实现困难重重。
文章提出要真正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发挥党组织、人大、政协的启蒙、整合作用是__现阶段最有效的路径选择。
【_化;路径选择自从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一词后,治理理论如同一股强劲的风暴席卷全球,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成为各国政府改革的新模式。
因此,许多学者将其作为__改革走出困境的一条新途径,但这一西方的舶来品本身并不完美,它也可能失灵,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比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影响更大;加之__的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所以在运用治理理论过程中,必须将其合理成分与__实际相结合,盲目套用,很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
一、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特征(一)有关治理的若干理论界定治理,英文为Governance,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
在1989年世界银行关于非洲的报告中,治理一词首次出现;世界银行1992年度报告的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____年发布一份名为促进参与发展和善治的项目评估;联合国有关机构还成立了一个全球治理委员会,并出版了一份名为《全球治理》的杂志。
短短十几年,治理迅速发展成为一套内容丰富、适用广泛的理论。
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如政治、行政、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治理理论虽然得到广泛的运用,但对治理一词的确切定义在理论界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作为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罗西瑙将治理界定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
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另一位研究治理的学者格里斯托克提出了五种关于治理的观点:1.治理是指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一系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2.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的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3.治理明确肯定了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的权力依赖;4.治理指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治;5.治理认定,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不在于政府下命令或运用其权威。
治理论心得体会
治理论心得体会治理论是指对社会、组织或个体进行管理和治理的理论体系。
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治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提高管理能力,推动社会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治理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治理论强调系统性思维。
在治理理论中,系统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局部或片面的观点。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决策。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深刻体会到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
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果我们只看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在工作中努力培养系统性思维,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强对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挑战。
其次,治理论强调参与式管理。
参与式管理是指在管理决策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治理理论中,强调了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
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各方的优势,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倾听各方的声音,协调各方的利益,才能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在我的工作中,我也积极倡导参与式管理,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吸纳各方意见,形成共识,共同推动工作的开展。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也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再次,治理论强调创新和变革。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和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治理理论强调了管理者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
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我鼓励团队成员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断推动工作的进步。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解制度和治理的原理
理解制度和治理的原理制度和治理是社会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重点探讨制度和治理的原理,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和作用。
一、制度的原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规定下来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定。
它通过规范行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并为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框架和保证。
1. 有序性原理制度的原理之一是有序性原理。
这是指制度必须建立在一种有序的基础上,确保社会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行。
例如,法律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基本秩序。
2. 公正性原理制度的原则之一是公正性原理。
制度必须公正地对待所有人,不分种族、阶级或个人身份。
只有公正的制度才能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并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3. 可行性原理制度的原则之一是可行性原理。
制度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只有符合实际情况的制度才能顺利实施,真正发挥作用。
二、治理的原理治理是指通过行政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引导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活动。
它关注的是社会治理的方式和方法,致力于提升社会的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1. 参与性原理治理的原则之一是参与性原则。
这意味着治理应该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只有通过多元参与,才能实现治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 合作性原则治理的原则之一是合作性原则。
治理需要各个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只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3. 长期性原则治理的原则之一是长期性原则。
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改进。
只有坚持治理的长期性,不断优化治理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度和治理的关系制度和治理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
制度提供了规范和保障,而治理则通过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来执行和实施制度。
1. 制度为治理提供框架制度为治理提供了框架和准则。
它规定了行政部门、政府机构等的职责和权限,为治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治理理论的内涵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3400字
治理理论的内涵及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3400字治理理论兴起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世界各国行政改革和公共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启示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极大地改变了公共管理的生态环境,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变,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
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了治理理论的内涵。
它作为指导公共管理实践的一种新理念,对推进我国政府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治理;公共管理;政府改革"治理";(governance)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并且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物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中。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越来越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形势更加复杂。
时代的大变迁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却日益显示出运作僵化和反应迟钝的弊端。
20世纪90年代,西方政治学和经济学家纷纷赋予治理这一概念以丰富而崭新的内涵,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即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被认为是替代传统政府统治理论的新思想,并逐渐地在社会科学各领域中广泛运用。
一、治理理论的内涵***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以后各国学者又对"治理";这一概念做了许多新的界定。
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罗西瑙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将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
当下中国对治理理论的认同与实践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西方国家的治理理论,是源于国家和市场均告失灵、西方国家推行行政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主张既不依政府一元,也不依市场一元,而依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共治,以有效保障公民和社会利益的实现。
该理论自产生以来,即被广泛应用于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等多个领域,在中国也逐步得到认同并被运用于实践。
一、“治理”理论在当下中国的认同及其背景“治理”作为一种理念,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1989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中提出的,该报告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1992年,世界银行主题为“治理与发展”的年度报告中关于治理概念的提出被认为是治理理论的发端。
此后,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之做出了解释。
盖伊·彼得斯通过对西方行政改革的研究,提出了治理的四种模式,并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它们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
让·彼埃尔·戈丹认为:“治理从头起便须区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
”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的内涵比统治更广泛,治理的主体未必都是政府,各治理主体在能够达成共同一致目标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作用。
用治理理论解释和组织社会公共事务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政府的失效和市场的失灵。
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西方公共管理强调公共服务由政府供给、削弱市场的作用,从而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
20世纪7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者对这种全能政府进行批判,发起了重塑政府和再造政府运动,主张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和企业家精神,但由于其忽略了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差异,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在实践中存在忽视公众需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不可克服的缺点,使得政府和市场这两种模式均告失灵,人们试图寻找更好的管理方式以克服公共领域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的失效,从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即治理,希望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发展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治理理论”摘要: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的理论,是关于当前政府和政府改革的研究课题。
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福利国家失败和市场机制失灵的语境中,它的理论基础是新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理论。
治理理论在西方一经提出,很快就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并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治理理论虽对我国的政府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由于社会发展阶段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治理理论时,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做出正确的抉择。
关键词:治理理论;理论基础;一.治理问题的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学术界,治理理论十分流行,以治理为研究课题的著作开始涌现,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从1989年世界银行在分析非洲的发展形势时,首次提出了“治理危机”,再到世界银行1992年年度报告的标题就是“治理与发展”。
“治理”一词在学术界传播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与此同时,治理理论在实践上也被运用到各国的政府和政治改革上,甚至有学者提出“没有政府的治理”。
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国家,因此作为舶来品的治理理论是否适应于中国,就成为中国学者争论的焦点。
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一理论,并且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现实的政治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强烈的人文关怀而忽视了学者应有的学术理智,否则就会导致对治理理论的滥用和对政治实践的误导,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仍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论证。
本文将从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入手,以求能把握治理理论的精髓,从而对治理理论的中国适应性问题做一个尝试性的判断。
二.关于治理概念的综述在英语中,治理”一词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中的“操舵”一“词,原指控制或操纵。
在对治理的各种定义中,最权威的定义是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近邻》一文中:“治理是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之总称,它是使相互冲突的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这既包括了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也包括由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制度安排。
”根据我国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的观点:“‘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
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增进公共利益。
”治理是一种管理过程,包括公共权威的树立,治理机制的建立和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在西方学术界,作为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罗西瑙认为:治理是指“由共同的目标所支持,这个目标未必出自合法的以及正式规定的职责,而且它也不一定需要依靠强制力量克服挑战而使别人服从,它既包括政府机制,同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
”研究治理理论的另一位权威学者斯托克对目前流行的治理概念作了一番梳理和比较后指出:学术界对治理理论已经形成了五种主要的观点:①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②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线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③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④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⑤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
从以上各种关于治理概念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治理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这是由于治理主体的多样化决定的,治理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更可以是公共组织和私人机构的相互合作。
治理理论强调的是:在国家和政府不能发挥主体作用而需要相互合作的问题上,强调社会的作用,强调社会与国家的协作,也因此更加强调国家对社会的依赖关系,摆脱此前所认识的社会必须依赖于国家而存在。
“治理”和“统治”从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差别,尽管治理和统治都属于政治活动范畴,都需要权威和权力,但两者的实际内涵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治理需要权威,但和统治不同,这个权威不一定是政府,而且治理动员管理对象共同参与,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
与此同时,治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极力寻求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和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内涵和外延上看,治理是一个比统治更宽泛的概念。
治理的权力是分散的和多中心的,而统治权力是集中的;在管理范围上,统治是在民族国家内,而治理可以跨越国界,也即现在流行的全球治理;在权威的来源于性质上,统治的权威源于强制性的法律,而治理则源于公民的自愿认同和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
三.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一)治理理论兴起的社会实践背景治理理论兴起的现实原因之一就是公民社会的日益壮大。
从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来看,公民社会起源于古希腊城邦,因为从政治角度看,雅典是个城邦社会;从社会角度看,雅典则是个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对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回应。
那么何谓公民社会呢?有学者认为:“公民社会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是民间的公共领域。
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
”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领域的日益扩大,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契机,公民在这个领域里自由讨论,不涉国家的干涉,强调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互动。
而治理理论则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政治活动。
公民社会的日益扩大,使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市场或者政府都无法避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以治理理论来解决上述问题,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作,治理理论便由此而兴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民族国家的职能扩张,机构臃肿,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导致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管理危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联系愈来愈少。
西方福利国家追求公平分配与应享权利,但福利国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一是容易导致个人进取意志的衰退,人们开始养成对国家的习惯性依赖,工作伦理和工作热情衰退,享乐主义开始在西方国家流行;二是容易产生对政府形象的破损,西方福利国家的政府不仅要向公民承诺建立一个名符其实的福利国家,而且承诺要采取行动改变所有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这给政府带来沉重的执政压力,一旦丧失行政能力,就会因无法兑现承诺而陷入合法性危机。
治理理论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除了西方福利国家失败这一直接原因外,许多西方学者认识到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存在缺陷,市场同样也存在缺陷,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发展市场经济方面曾显示出比层级制更大的优越性,但在具体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机制也存在分配不公、市场垄断、失业等现象,即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低效率的时候,就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
所谓市场失灵在福利经济学中是这样描述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如果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不按竞争规则行事;如果不存在均衡状态,这样的情况下,运用市场手段,无法达到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
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限制垄断、避免过度竞争等方面存在缺陷,单纯的依靠市场手段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状态。
考虑到市场和政府都存在缺陷,越来越多的人提出治理理论。
有学者指出:“公共治理理论既是对福利经济学关于市场失灵论的超越,也是对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失败论的超越。
公共治理是在各相关学科对政府理论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互相渗透、相互融合、综合发展的产物。
”(二)治理理论兴起的学术背景治理理论的兴起虽然有现实的社会原因,但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应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应对之策,在其社会原因背后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在西方国家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已经过去了几百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围绕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的学术争论,就未曾停止过。
治理理论认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抑或是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从本质上说都无法克服市场机制和政府本身所固有的缺陷。
“作为新保守主义政治视域中的治理理论,可以称之为‘治理话语’,治理话语排斥政治学知识中统治话语的独霸地位,以多中心治理为核心拓展了民主自治思想。
”治理理论主张由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共同治理国家,从政府、市场、社会等角度多层面进行治理,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政治管理的局面。
在治理理论兴起之前,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要采取两种途径:一是集权式的政府主导模式;二是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但是在实践中,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
这样,就在西方学术界重新探讨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模式时,治理理论便应运而生,成为当前西方学术界流行的理论之一。
(三)治理理论兴起的世界背景全球化正日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治理理论的兴起虽然有其社会背景,实际上,治理理论的兴起也是对全球化发展浪潮的回应。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政治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人类政治活动的重心由“统治”转向“治理”。
在全球化条件下,任何民族国家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不再是单纯的个别行为,而是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全球化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是相互依存的。
全球化首先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而经济生活必然影响政治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统治主体和方式。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就是跨国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扩大,传统的国家主权论受到挑战,民族国家的主权和政府的权威不断受到挑战和削弱。
与此同时,治理和全球化治理的作用便日益突出。
国内有学者指出:“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同样需要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但这是一种新的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它不可能由传统的国家政府来创立,只能通过治理和全球治理来实现。
”全球化虽然对人类政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并不能因此用全球化来说明世界的现实状况,因为民族国家一直是人类政治生活的核心,世界的本质没有变,仍然是一个由民族国家构成的无政府社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治理理论主张的“多元治理”,强调民间组织的作用适应了这种全球化浪潮:全球化使世界趋于一致性,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治理理论开始勃兴,它是全球化进程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新的发展阶段,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有利于推进全球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四.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及主要特征(一)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有着广泛的世界背景、社会背景和深刻的理论渊源。
就其实践原因而言,由于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失败和市场机制的失灵,导致西方的政治学家和学者提出治理理论,试图以“治理”取代“统治”,以求解决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局限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理论并非只是一种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应对之策,在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