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

合集下载

电影演员创造角色的心理过程探讨——以周迅的电影表演为例

电影演员创造角色的心理过程探讨——以周迅的电影表演为例

2表演心理研究的美学意义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社会行为方式,都可以说是人的 心理和生理的共同创造,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亦是如此。首先是生理机能伴随着 心理机能的发展,创造了行动、表情和语言,才有了古优、参军戏、滑稽பைடு நூலகம்、说 唱艺术以及歌舞表演,从而产生了戏曲、话剧、电视剧、电影等多种表演艺术形 式。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索人的心理本质 以实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健康发展,促进人在社会实践各种活动中效率的提高。 心理学的研究有它自身的奥秘和复杂性,而表演艺术是通过演员的创作塑造活生 生的、有血有肉,富有鲜明性格、独特灵魂、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也有其 自身的奥妙与复杂性。两个同样充满奥妙而又复杂的体系结合之后,就出现了一 个富有创造性的跨学科论文研究题目。
要了解一个人,须听其言,观其行。俗日:文如其人。因此查其“文”是第一位 的。如同打捞沉船,必深潜海底,使其浮出水面才可能进行局部拆卸,从而知晓 船舶沉没的真正缘由。研究周迅塑造银幕形象之所以成功,必须查找出她具有代 表性的部分作品或几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进行解剖式的分析。从她的电影作 品角色塑造的“鲜明性”、“生动性”和“准确性”中,提炼出她能如此成功的内在因素。 绝不能离开电影作品及创作实践,空谈所谓的创作技巧和创作经验。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绪论
这位年轻的“大满贯”女演员是属于典型的“非学院派”出身的成就卓著者。陈凯 歌赞美她“是一个良好的心灵沟通者”。这句带有概括性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研究周迅成才之路的切入点。陈凯歌导演所言“良好的心灵沟通者”,如果从心理学 的视角去理解他的评语:“良好的心灵沟通”,可能是指:周迅具有较强的“感知选 择性”,灵敏的“感知理解性”,快速形成的“感知整一性”和稳定的“感知恒常性”。 倘若用表演理论的专业用语来诠释,大概是指“演员对剧本的理解能力”,“演员对 导演意图的领悟能力”,“演员与演员之间相互交流与适应的能力”,“演员深刻感受 规定情境及对角色情感体验的能力”和“在无数个镜头碎片里进行有逻辑顺序地贯 串行动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对镜头运动的适应能力”。再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 理论进一步阐释上述能力的核心,就是极大的可塑性和高度性格化的能力——即 演员有机天性下的内部深刻体验与外部完美体现的创造能力。

第二节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

一、癫狂状态:在艺术创作中,当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便出现一种奇异的创作现象。

其心理特征:一、以激情的强化为标志;二,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激情,是一种迅猛勃发,激烈而短暂的情感,它往往是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

这种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又是有主客观条件基础的: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适宜刺激。

另一方面是自身的适宜刺激(这主要指创作主体的“情结”)。

为什么说艺术家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的疯狂?答:艺术家的癫狂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中的一种反常的非自觉的精神现象,是一时的如痴如狂,而不是真痴真狂,不是精神病人无理智的病态,而是一时的变态或癫狂。

两者根本不同的是艺术家还能从变态中返回常态,回到现实,还能从癫狂状态中恢复理智,正视现实,因而能给予创作活动总体上的控制;而精神病患者却失掉了这种能力,完全与现实失去联系。

再则,艺术家的癫狂意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是长期情感积累的瞬间爆发,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的意向是无价值和意义的,他们通常爱做呆板的、老套的、重复的、明显是无意义的事。

精神病患者的癫儿是一种“病态”,而艺术家的癫狂则是有所创造,两者尽管有着很多相似,但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

二、沉思状态艺术沉思:艺术深思是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

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的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的内形式——审美意象。

在沉思中,以往的情感积累获得审美升华。

它是艺术创作心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哲学沉思是一种深刻的理性思考,是概念的碰撞、组合与逻辑的沟通。

艺术沉思本质上并不是思考而是体验,它的对象不是理性观念而是情感。

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答:艺术沉思所需要的心理条件是“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对情感的再度体验,乃是艺术沉思的基本内涵,平静的心情作为艺术沉思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审美心境,而审美心境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的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使人获得审美心境为艺术沉思提供了条件。

文学创作(动机、过程、主体条件)

文学创作(动机、过程、主体条件)

当代美国美学家V.C.奥尔德里奇如下的见
解:“同一个物质性事物,在人们的知觉中,或
者实现为物理客体,或者实现为审美客体。这
就关系到两种不同种类的知觉方式。‛ 即一
种是普通知觉,另一种是审美知觉,也就是艺
术知觉,即对事物的变现性的知觉。
英国心理学家洛克:
同一事物有两种性质:第一性质和第二性 质。事物的第一性质是指事物超越感知的性质, 无论我们是否知觉,它们都存在于事物之中。 如败墙的大小、形状,都是可以客观计量的, 就属于第一性质。事物的第二性质是指事物的 颜色、气味、声音等。它不存在于事物之中, 而存在于人们的知觉中,如败墙的陈旧的颜色、 潮湿发霉的气味、扣击时所发出的声音,都必 须依赖于我们的知觉才能存在。很明显,事物 的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都还是事物的物理性质。
英国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和鲍桑葵
提出了事物的第三性质,即人们在知觉事 物中所产生的情感和带情感的幻象。 ※ 实际上,事物的第三种性质就是事物的表 现性质。如在久视败墙之后所看到的山水、人 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欣喜之情。
罗丹:“一个伟大的画家不仅在动物身上 看见宇宙灵魂的反映,而且在树木荆丛源野、 山丘中也看见。一般人看来不过是树木和土地, 在伟大的风景画家眼中,却像是硕大动物的形 相。柯罗在树顶上、草地上、水面上看见的是 善良;米莱在这些地方所见的都是苦痛和命运 的安排。” “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 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艺术家所见 到的自然,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因为艺 术家的感受,能在事物外表之下体会内在真 实。” 克罗齐:“画家之所以为画家。是由于他 见得到旁人只能隐约感觉或依稀瞥望而不能见 到的东西。”
京剧《武松打虎》
艺术变形:作家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有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创作论刘小土1.艺术创造活动/(过程)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一般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2.解衣般礴“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

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和功利心,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即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喻指人的自由获得在于主观精神和客观规律相一致。

艺术创作活动须长期摸索客观规律,使“技”游刃有余,达到自由境界,方能与“道”相通,而且,此外提及的“技”是含规律与含目的的,艺术家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艰苦的艺术实践,才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如“庖丁解牛”一样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4意在笔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

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画家方熏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5“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伊瑟尔指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仅仅通过阅读表现出来,而是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文学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因此,不论作者是否意识到,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预先设计到“接受模式”,这就是“隐含的读者”。

文艺心理学名词解释

文艺心理学名词解释
9.镜像阶段——拉康提出的著名理论。即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大约6--18个月)就进入镜像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即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也就是看到镜像活动与自己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时,他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并拼命向镜子靠近,以便看得更清楚些。这种识别的行动正是“我”的初次出现,也就是所谓的“初次同化”(婴儿和镜子的合一)。
7.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通过这种原型 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具有丰富的心理蕴涵,它常常是人类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与情绪模式的符号化, 同时当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17、原形: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景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荣格)
18、自卑情结:指来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来兼指种族歧视造成的少数民族儿童的的自卑感。(阿德勒)
19、同形性:简化要求意义的结构与呈现这个意义的式样的结构之间达到一致,这种一致性被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为同形性。
18.意识和活动同一原则——由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提出,认为活动是人对周围现实的能动关系的最重要的形式;认为人的活动有外部的,实践的活动,也有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且二者是统一的。
1.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是“心理文艺学”或“心理学美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问题。
10.题材情感--指由题材本身所引发的情绪感受。
11.形式情感--指由形式本身所引起的情绪感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教学(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自学66学时(三)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

本课程的任务是主要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研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必须了解文本课程的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精辟见解。

《乐记》中就分析过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南朝粱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为充分地分析了作者、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情感作用、灵感突发、个性与创作的关系等。

后代的许多诗话、词话也都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在西方,17、18世纪以后,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审美心理学成为一个特别受到重视的领域。

德国心理美学家李普斯提出了移情理论。

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把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看成是受到压抑的潜在的性本能得以“升华”的需要。

其弟子荣格又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用来分析文艺心理现象。

美国的阿恩海姆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写成《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强调了文艺心理的整体观念。

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美学家朱光潜著有《文艺心理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以往的文艺心理研究状况。

2、了解本课程的学科位置。

英国尼达姆所著的《论十九世纪法国和英国社会美学的进展》一书,比较明确地提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及审美心理研究在整个美学研究中的地位。

试论艺术创作的过程

试论艺术创作的过程

试论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

艺术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总是从特定的审美感受、体验出发,运用形象思维,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与客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

在各种各样的创作动机中,只有符合艺术创作活动的审美性质和规律的,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艺术批评彼此制约,有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创作是十分复杂、艰巨的精神劳动,它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艺术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分为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

在这三阶段中,“艺术灵感”又是怎样体现的呢?生活积累阶段: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

作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

这一阶段,艺术家“一直在进行审美认识活动在进行着潜创作,这就使得创作的审美认识正在得到积累叠加,得到整合加工”。

在这一“灵感”突发的瞬间,具体作品的创作目标得到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愿望立即在心中凝结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心理动力便是创作的内部动机。

创作构思阶段:艺术灵感表现为意象的组合与衔接。

创作构思很复杂,画家、诗人一眼瞥见一处优美的景致,就有可能在感知的同时,完成了一幅画或一首诗的构思;而作家、剧作家在提笔写作时,新的情节、人物、细节仍会汩汩而来,即构思依然在进行;而艺术家们有意识地打腹稿,冥思苦想,则更是构思。

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

创作动机论——精选推荐

创作动机论——精选推荐

创作动机是表现作家的审美情惑。

它既是扑理性的无意识活动,更是理性的意识活动;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保宁性,又是活动、变化的动态系统;既包含多种复杂因素,又以一种因素为主导;既具有外在的社会性、群体性,又具有内在的心理性、个体性。

一、创作动机的界定是什么力量推动、驱使作家去进行创作呢?这就需要去追寻、探求创作动机。

在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从文艺心理的学角度去分析、探求,把创作动机简单地理解为作家的社会政治目的,一种单线的因果关系。

在西方,对创作动机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较有影响的有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说,认为进行艺术创作,主要是一种性驱力,艺术就是用美的形式表现被压抑了的性欲望;有荣格的“无意识命令”说,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创作冲动和创作激情来源于无意识的自由情绪,艺术家不过是它的工具和俘虏;有阿德勒的自卑补偿说,认为自卑感是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优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还有传统的摹仿反映说和表现自我说,等等。

那么,如何界定创作动机呢?“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I'M这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探究:“动机的激起既有赖于体内失衡的内部状态,也有赖于外部的刺激条件。

’,〔2〕外界社会生活的刺激对创作动机起着直接作用,是创作的激力、引爆力。

从创作主体看,主要是因为主体需要而引起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有对探索、理解、创造、成就、爱情或自我尊敬感的渴望”,“包含有张力增强和超出了直接的生存和安全需要的一种丰富状态”。

(3]这种需要主要是审美的需要。

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情、评价和自我实现的要求。

他认为这些层次是递进的,各层次需要的提出都要以前一层次需要的满足为前提,这未免过于绝对。

实际上,不同的需要往往是共存着、交叉着、融合着。

不过,他把自我实现的需要看作是不同于生活的、物质的、本能的需要,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象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川。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创作论刘小土1.艺术创造活动/(过程)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一般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2.解衣般礴“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

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和功利心,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即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喻指人的自由获得在于主观精神和客观规律相一致。

艺术创作活动须长期摸索客观规律,使“技”游刃有余,达到自由境界,方能与“道”相通,而且,此外提及的“技”是含规律与含目的的,艺术家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艰苦的艺术实践,才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如“庖丁解牛”一样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4意在笔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

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画家方熏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5“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伊瑟尔指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仅仅通过阅读表现出来,而是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文学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因此,不论作者是否意识到,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预先设计到“接受模式”,这就是“隐含的读者”。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创造艺术作品?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创造艺术作品?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创造艺术作品?
人们喜欢创造艺术作品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创造艺术作品可以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许多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这可以帮助他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甚至是治疗心理创伤。

因此,创造艺术作品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

其次,创造艺术作品也可以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映。

许多艺术作品都是对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思考和观察的产物,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传达对这些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引发观众对这些议题的思考和讨论。

因此,创造艺术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

另外,创造艺术作品也可以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许多艺术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理解,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呈现出对美的独特见解,从而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启发。

因此,创造艺术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总的来说,人们喜欢创造艺术作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是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也可以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映,同时也可以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这些原因共同促使人们不断地
创造艺术作品,从而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和艺术遗产。

艺术概论完整版

艺术概论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 艺术想象:想象是艺术家在审美情感的驱动下,激活了大脑皮层的旧的暂时联系,将大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分解、综合、移位、重组,构成新的联系,创造出新形象的创造性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的需要,在头脑中得来的有关的诸多表现,进行分解,从组,链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理想化的艺术,想想的创造能力。

2创作流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些思想倾向、艺术观点和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派别。

3艺术的本质:艺术是人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活动。

4美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它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和物质材料,利用平面或空间,创造出具有可视性的艺术形象,进而能给人以美感的客观对象,故它又被称为造型艺术。

5艺术评论:即艺术批评,是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的探讨和分析,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说,艺术批评包括对于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过程、艺术理论、艺术思潮等方面,进行客观性的探讨和分析。

狭义的艺术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艺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做出一定判断和评价的科学活动。

6共鸣: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过程中,欣赏着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水乳交融、产生忘我入迷、欢快异常的高峰体验。

7艺术的功用:艺术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讲艺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8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以奔放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9艺术直觉:所谓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式不知不觉的导向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浅谈艺术创作动机

浅谈艺术创作动机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政治家、艺术家。

在我潜意识中就有一种想成名的想法,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动机。

这种动机不是艺术创作的动机,而是一种想成名的动机。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想一想,制订一个计划,艺术创作也不例外。

所谓动机,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欲望冲动,并通过大脑来思索和构思,以达到自己的创作欲望和需要,满足某些与需要有关的活动,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前提,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动机。

一、艺术创作动机构成的要素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都有动机,这里的动机是和他心里的想法是一致的。

动机是人的需要与环境的刺激相撞击而在主体心灵产生的一种力图实现某种目的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人对环境的刺激所做出的抉择,艺术创作也不例外。

艺术创作既有一般的动机属性,又有自己特殊的属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情绪性上。

情绪在动机中不占重要地位,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情绪的作用表现非常突出。

艺术家的创作动机是与他的整个生活、整个人的生理密切相关的。

如果说从艺术作品的性质、社会效果可以看出艺术家的创作动机,那么,从动机又可以看出艺术家的整个人格、生活、理想。

艺术家首先是生活着,然后才是创作着的。

因此,艺术家要想提高自己的创作动机水平,首先就要努力使自己生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艺术创作动机构成的三要素是对事物的认识、目标意图和欲望冲动。

首先,对事物的认识。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物,当我们面对这些不同的人和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选择、有辨别,判断其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价值。

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也是这样吗?其次,目标意图。

光有一个认识还不够,认识是很重要的、很有意义的,但如果还没有明确主题思想的话,也不能形成动机。

就拿创作来说吧,一个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要有目标、有目的性,创作出来的作品主题才鲜明。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目标意图明确、创作的动机明确。

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1

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1

2021年艺术设计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1一、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对锐化滤镜和USM锐化滤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模糊滤镜相反,加强了相连像素之间色值的区别B:增强了不同像素值的边缘对比度C:色值相似的像素或表现为渐变的像素不进行锐化D:与描边滤镜相似,突出显示图像边缘【答案】:D【解析】:2.我国的汉语拼音采用的是()A:希腊字母B:拉丁字母C:罗马字母D:阿拉伯字母【答案】:C【解析】:3.在Flash中,()操作是将选中的图形对象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也可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分别放大或缩小。

A:任意变形工具B:缩放对象C:垂直翻转D:水平翻转【答案】:B【解析】:4.光三原色的配色规律正确的是()。

A:红+黄+蓝=黑B:红+绿+蓝=白C:红+绿+蓝=黑D:红+黄+蓝=白【答案】:B【解析】:5.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艺术的是()A:文学、绘画B:绘画、雕塑C:绘画、舞蹈D:雕塑、戏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视觉艺术的概念。

【应试指导】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6.艺术起源“多元决定论”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

A:斯宾塞B:弗雷泽C:阿尔都塞D:普列汉诺夫【答案】:C【解析】:“多元决定论”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法国著名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

阿尔都塞认为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在此基础上,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Overdetermine),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7.在数字化图像中,图像具有规则纹理、相互重叠的相同图案或规则有序排列的图形,其存在的数据冗余属于()A:空间冗余B:结构冗余C:视觉冗余D:统计冗余【答案】:B【解析】:8.下列不属于设计艺术的物质材料分类的是()A:高分子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材料D: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9.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创作动因名词解释文学概论

创作动因名词解释文学概论

创作动因名词解释文学概论在文学概论中,创作动因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机或灵感来源。

它是作品创作的起点,是作家产生创作欲望和创作灵感的原因。

创作动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作家可能有不同的创作动因。

首先,创作动因可以源自作家个人的经历和观察。

作家可能受到自身的生活经历、感受和观察所启发,将这些个人经历和观察转化为作品的素材和主题。

例如,作家可能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创作关于人际关系、家庭问题或社会现象的作品。

其次,创作动因还可以来自于社会和时代的背景。

作家可能受到社会事件、历史背景或文化氛围的影响,从而产生创作动机。

社会问题、政治变革、文化冲突等都可以成为作家创作的动力。

例如,一位作家可能受到战争的影响,创作一部关于战争后果的作品,以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呼吁和平的观点。

此外,创作动因还可以来自于作家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兴趣和探索。

作家可能对某个特定的主题、哲学问题或心理状态感兴趣,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例如,作家可能对人类的存在意义、爱情的本质或人类心理的复杂性感兴趣,通过创作来探索这些问题。

创作动因还可能来自于作家对其他作品的影响和启发。

作家可能受到其他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或文化传统的影响,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动力。

作家可能对某位作家的风格、主题或创作手法感兴趣,通过借鉴和模仿来进行自己的创作。

同时,作家也可能对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或电影的表现方式产生启发,将其转化为自己作品的元素。

总之,创作动因是作家创作过程中的动机和灵感来源,它可以来自于作家个人的经历和观察、社会和时代的背景、作家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兴趣和探索,以及对其他作品和艺术形式的影响和启发。

创作动因的多样性也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主题和风格。

喜欢自己作品的心理学原理

喜欢自己作品的心理学原理

喜欢自己作品的心理学原理
喜欢自己作品的心理学原理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释。

首先,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是个体喜欢自己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创作者在作品中表达出自我观点、情感或经历时,作品就像是创作者的一个延伸,使得创作者更容易对自己作品产生喜爱之情。

此外,当个体创造出一件作品时,会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从而产生自豪感和满足感,这也促使个体更喜欢自己的作品。

其次,作品给个体带来的兴奋和满足感也是个体喜欢自己作品的原因之一。

在创作过程中,个体的思维和情感被激发,产生创造力和灵感,使得创作成为一种享受和满足感。

这种兴奋和满足感往往会让个体对自己的作品更加喜爱。

另外,个体对自己作品的情感投入也是导致喜欢自己作品的原因之一。

在创作过程中,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体验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作品成为个体的一部分。

这种情感投入让个体对自己的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更容易产生喜爱之情。

此外,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也可能导致个体喜欢自己的作品。

例如,为了避免自我批评和焦虑感,个体可能会过度偏爱自己的作品,从而维护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综上所述,喜欢自己作品的心理学原理包括自我认同和自我肯定、创作过程中的兴奋和满足感、情感投入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得个体对自己的作品更容易产生喜爱之情。

精神分析下史铁生的创作心理

精神分析下史铁生的创作心理

精神分析下史铁生的创作心理摘要:在国内,“知人论世说”是探晓作品内容主题与作者心理的一贯路径,认为作品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而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另辟他径,把文学作品内容和本源归结于创作主体的深层心理,从而创设了分析文学作品的新天地与新视角。

本文将以史铁生作品为载体通过精神分析理论探索作者压抑升华的创作之路。

关键词:本能史铁生压抑升华弗洛伊德提出了具有创设性的压抑升华理论,即艺术是被压抑的欲望通过升华活动而得到替代性满足的表现。

他通过此理论利用深层心理学的方法对文学创作主体心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文艺作品内容呈现的就是创作主体的深层心理,是本能欲望的宣泄,是创作主体内心欲望变形了的艺术化形式。

史铁生在遭受人生重创后,趋向死亡的本能占据了内心领域,处于死亡困境的漩涡。

经过一番思悟,生的本能才得以释放,终而把本能欲望投射于自身之外的对象——文学创作之上,“被压抑物”得以释放与回归,以此缓解了现实的痛苦与焦虑,本能欲望通过社会所允许的创作活动得以升华。

一、“死亡本能”现实化——困境弗洛伊德指出,人类精神活动的能量源自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它作为内在动力进而推动个体的行为。

他把人类的基本本能概括为两类: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得以抗拒死亡,从而保存并更新生命。

死本能是促使人类回归非生命状态的一股动力。

这两类本能虽作用迥然,然而却同时并生,此涨彼消,反之亦然。

当人在生活中未获得足够快乐,或精神压力造成生的痛苦时,人类生的欲望就较为薄弱,而此时在潜意识中的死本能所占比重较大,当死亡动机强烈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外化为现实中的相应事件。

当死本能转向外部现实之时,就会对他人他物产生仇恨并进行攻击。

史铁生双腿瘫痪之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 这是死本能所促发的攻击本能在《秋天的怀念》里的真实映射,更突显现实的困顿、命运的不公给作者带来的无尽创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创作显动机

(二)显动机的内在机制 显动机的内在机制是,某种由需要导致 艺术家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在外部 刺激(即触媒)作用下突发的、带有极 强的行动力量,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 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念。
二、创作显动机

注意:触媒不是描写对象或题材,只是 刺激物。
二、创作显动机


一、创作潜动机



(四)潜动机的内在机制 直觉、表象(意象的生成) 外在机缘(触媒) 情绪情感(推动性和方向性) 解构、重构(由混乱到组合)
二、创作显动机

1、显动机的一般品格
显动机是有迹可循的心理动力历程。 显动机(前意识)与潜动机((潜意识) 不同。 显动机不等于意图(意识)。 显动机也不是表面动因(触媒)。
二、创作显动机

4、显动机诸特点之间的关系
三、创作动机簇



(一)动机簇及其冲突 动机簇是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 成的从簇现象。 (二)动机簇与艺术家的需要 (三)动机簇分析
三、创作动机簇




(四)动机冲突分析 动机冲突,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矛盾纠葛。 1、双趋式动机冲突(正价值)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如: 择偶、就业 2、双避式动机冲突(负价值)如:贫穷与吃苦 3、趋避式动机冲突如: 甜食与肥胖; 再婚者的心理 4、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如: 改行与跳槽 5、其他(如动机的变化)
二、创作显动机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 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 洪秀全: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 饮和。 陆游: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 样。
二、创作显动机


3、创造性 首创:是利用某种媒介或已有材料,创 造出全新的、世界上从来没有存在过的 东西。 创伤:指创伤性经验作为潜在因素对创 造性思维产生的深层影响。


(三)显动机的主要特征 1、意象 阿瑞提:意象本身就能唤起欲望,产生 需求。 郑板桥:竹子从眼经胸到手的过程,惟 有第二个阶段(即胸中之竹)是动力来 源:“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胸中之 竹即画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创作显动机


2、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的促动作用附丽于意象、符号 的想象活动,又通过个人的爱、恨、怒、 妒、愤等渠道发泄出来。 韩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欧阳修: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 怨刺。
集体潜意识向创作潜动机转换的三个节 点: 原型意象;自主性;梦幻形式


一、创作潜动机

(三)本能潜意识转换为创作潜动机 两种情况:直接作用;反向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艺术家被本能驱使,经过 直觉、表现,使本能直接服务于创作。 反向作用指艺术家的追求似乎与潜动机 相反,而实际上不过是潜动机的某种变 态或曲折表现。
一、创作潜动机



(一)潜动机的一般品格 潜动机是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的某 种无意识驱动力量。 1、驱动性 2、潜在性,即无意识性
一、创作潜动机

(二)集体潜意识转换为创作潜动机
潜意识分为三类: 集体潜意识 本能潜意识 遗忘或创伤性潜意识




一、创作潜动机


集体潜意识如何转化为创作潜动机呢?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 创造了歌德。”——荣格 卡夫卡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