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治疗的护理
抗凝治疗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
![抗凝治疗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677a7e1a37f111f1855bd7.png)
抗凝治疗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肺栓塞(PE)是肺动脉因各种栓子阻塞而发病的综合征,以血栓性梗阻最为常见,主要病理特征为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发病急骤,死亡率高[1]。
溶栓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普及的有效治疗方法。
有资料显示未经治疗的急性肺栓塞病死率大约为20%,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其病死率可以降至8%[2]。
我科2012年共收治9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例肺栓塞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46-91岁,平均69岁。
其中7例用速避林+华法令抗凝,2例单用华法令抗凝。
结果:基本治愈8例,未愈1例。
2、护理2.1紧急处理绝对卧床休息,立即高浓度吸氧或高频通气给氧,行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3]。
2.2一般护理:保证患者治疗、休息的环境舒适:房间应舒适,安静,空气新鲜,使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根据病情,可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可预防栓子的脱落。
保持呼吸道通畅,嘱患者不宜用力咳嗽。
床上活动时应避免突然坐起,并注意不要过度屈曲下肢,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再次肺栓塞[4]。
便秘也是诱发肺栓塞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能造成患者晕厥猝死,应指导患者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如发生便秘,可以服用通便药物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治疗。
妥善安置各种监护导线,减轻患者的被束缚感。
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肺栓塞患者最易发生低氧血症,应密切注意观察:①生命体征的监测: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面色,口唇紫绀情况。
设专人护理,每15~30 min记录1次,同时观察患者紫绀、胸闷、憋气、胸部疼痛有无改善、有无咳嗽及尿量改变等情况。
病情平稳后每2小时记录一次。
②及时查血气分析值,根据情况调整氧流量。
对机械通气的患者要注意有无人机对抗,观察呼吸波形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出相应调整。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护理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5f3ea6e518964bce847cad.png)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护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护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护理的全部内容。
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及护理抗凝药是指能降低机体的凝血功能,防止血栓形成或对已形成血栓的可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药物抗凝药物的基本分类1、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蚓激酶等2、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尿激酶、链激酶、降纤酶、阿替普酶等3、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前列环素、双嘧达莫、氯吡格雷等一、阻止纤维蛋白形成的药物1、肝素类成份及种类:肝素钠/钙,普通/低分子机制: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与凝血酶原—III结合,对活化的Ⅱ、Ⅸ、Ⅹ、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2香豆素类华法令:为香豆素类口服抗凝剂,结构与VitK类似机制:竞争性拮抗VitK的作用,使维生素依赖的凝血因子作用产生障碍,致II、VII、IX、X失活,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对已经合成的凝血因子因子并无直接对抗作用。
华法林没有溶栓(化栓)的作用药动学论1、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100%作用发挥慢2、半衰期36—42小时3、几乎完全通过肝脏代谢清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4、剂量反应关系变异很大,因此需要严密监测INR5、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剂量华法林引起较高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6、药为酸性,遇碱性药物则失去抗凝性能小结-不宜合用的药物1、解热镇痛药2、广谱抗生素3、镇静剂4、同化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5、口服降糖药6、抗结核药7、制酸药、轻泻药监测1、用药的第一周每3天监测1次INR。
抗凝治疗的护理
![抗凝治疗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8f46d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b.png)
抗凝治疗的护理【1】
一.肝素的使用
肝素的滴速是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来调整的。
1.术后病人常规用肝素抗凝,将肝素12500IU+500ml氯化钠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每小时21ml。
2.用药时易发生出血,如伤口出血量多,皮下血肿,鼻出血,有出血点,淤血,瘀斑,需及时查血常规,每日监测凝血四项。
3.APTT正常值:28-45秒,一般允许在正常值的1.5倍之内,否则易导致全身广泛出血,如发生出血,应减量或停用肝素,禁用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以防血管痉挛。
应采用冷敷疗法减轻出血,严重时用鱼精蛋白综合治疗。
二.肝素的不良反应
1.主要有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出血和伤口出血等。
2.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结膜炎、发热等。
3.长时间应用可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等。
4.此外还可发生短暂血小板减少症。
5.孕妇应用可导致早产以及死胎。
三.肝素的禁忌症
1.对肝素过敏者
2.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者
3.严重高血压者
4.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5.肝脏、肾脏功能不全者
6.溃疡病患者
7.颅内出血者
8.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9.孕妇、先兆流产及产后
10.内脏肿瘤患者
11.外伤以及术后等禁用
12.抗凝治疗的护理
13.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滴速。
14.保护血管,肌注、静脉穿刺后,针眼处压迫时间要大于凝血时间,防止皮下出血和深部血肿。
15.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有无黑便、血尿、咯血、牙龈出血、伤口处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抗凝治疗的护理要点
![抗凝治疗的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92fc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a.png)
抗凝治疗的护理要点抗凝治疗是指利用抗凝剂来预防和治疗血栓疾病的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正确的护理抗凝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确保治疗效果,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抗凝治疗的护理要点。
一、药物管理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在给患者予药时,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药物剂量计算: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出准确的药物剂量。
2. 药物给予途径:抗凝药物一般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技巧。
3. 药物监测:根据医嘱,定期监测患者血液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二、出血风险评估抗凝治疗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出血情况。
以下是一些评估指标和护理要点:1. 出血评分工具:使用合适的出血评分工具,如Glasgow出血量表,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及时发现高危患者。
2. 观察出血征象: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如出血点、血尿、黑便等,及时报告医生。
3. 预防跌倒:护士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患者跌倒,如保持环境整洁、安装扶手等。
4. 避免创伤性操作:在患者进行一些创伤性操作时,如针灸、静脉穿刺等,护士需要特别小心,避免导致出血。
三、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护理抗凝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和教育。
1. 饮食:建议患者少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等。
避免大量摄入含有生物素的食物,如花生、鸡蛋黄等。
2. 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血栓形成。
3. 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和尘埃的刺激,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
四、血栓并发症的预防护士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抗凝治疗期间的血栓并发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动脉血栓栓塞预防:帮助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如进行下肢肌肉锻炼、穿弹性袜等。
深部静脉血栓科实习护士总结抗凝治疗与护理技巧总结
![深部静脉血栓科实习护士总结抗凝治疗与护理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ac89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3.png)
深部静脉血栓科实习护士总结抗凝治疗与护理技巧总结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久坐不动的情况增多,深部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作为深部静脉血栓科的一名实习护士,我有幸参与了许多患者的抗凝治疗和护理工作,通过亲身实践和经验总结,我对于抗凝治疗与护理技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总结我的实习经历,重点探讨抗凝治疗与护理技巧。
一、抗凝治疗1. 抗凝药物的使用在深部静脉血栓的治疗中,抗凝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等。
低分子肝素通常用于急性期的治疗,而华法林和DOACs主要应用于慢性期的维持治疗。
在给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我们需要注意准确计算剂量、掌握给药途径和时间,以及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
2. 抗凝药物的监测和评估抗凝药物的监测和评估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在抗凝治疗中,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等。
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来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3. 抗凝治疗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抗凝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出血、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
因此,在进行抗凝治疗时,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促进患者的休息等。
同时,在发生出血等并发症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停药、输注凝血因子等。
二、护理技巧1. 病情观察与评估在抗凝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及时进行患者的病情观察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程度、下肢肿胀情况、皮肤颜色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d16ac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e.png)
抗凝药物的应用及护理抗凝药物是一类能够延长凝血时间,防止血液凝结形成血栓的药物。
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性疾病、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情况下的血栓形成。
然而,抗凝药物的应用需要非常谨慎,因为过量使用或不恰当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给患者应用抗凝药物时,护士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首先,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病史、血液凝血指标、用药史以及其他与血液凝固有关的因素。
通过评估患者的风险,护士能够确定适合患者的抗凝药物以及其剂量,从而避免患者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其次,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
抗凝药物的应用会影响患者的凝血时间,因此,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
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帮助护士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抗凝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鼓励患者密切关注血液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报告异常结果。
同时,护士还需向患者和家属传授出血风险评估和防止意外伤害的方法。
例如,避免使用剃须刀或硬毛刷,避免剧烈运动或参与高风险活动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定期进行药物管理和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
护士应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耐药情况。
在药物管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协调患者及家属、医生和药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抗凝药物的应用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出血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如严重出血、血尿等,护士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停药、给予止血药物、密切观察病情等。
并在必要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总之,抗凝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监测和护理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医生、药师和患者及其家属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ac91d9a76e58fafbb0031e.png)
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肺栓塞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临床工作中具有高发病、高误诊、高病死的特点。
[1]其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的栓子脱落后经腔静脉返回右心室,嵌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造成肺血流的部分或完全受阻,从而引起血液动力学和气体交换的异常。
[2]我院呼吸科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急性肺栓塞10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4068岁。
其中6例是下肢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发生肺栓塞,1例为腹腔术后引起肺栓塞,3例为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
所有病例均经D二聚体及螺旋CT、核磁共振扫描明确诊断为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随着栓子的大小、性质、受累血管的大小和范围以及栓塞前的心肺状况不同而有所不同[3],轻者可无症状,但最常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呼吸增快、胸痛、紫绀、咳嗽、心率增快等。
2护理21溶栓治疗前的护理211一般护理:对确诊急性肺栓塞的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护,监测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为防止栓子的再次脱落,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周[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以免因此使已形成的栓子在未溶解前脱落而造成肺栓塞。
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洁净,定时开窗通风。
212吸氧:对有低氧血症的患者,采用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可使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应避免做气管切开,以免在溶栓或抗凝过程中局部大量出血。
213心理护理:急性肺栓塞患者一般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常出现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咳嗽、心悸等。
常使患者有濒死感,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
在医患纠纷日益增多的今天,做好家属及病人的解释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使其对我们产生依赖感,消除紧张情绪。
抗凝药物使用护理
![抗凝药物使用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bf632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1.png)
抗凝药物使用护理抗凝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在护理实践中,正确使用抗凝药物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以下是抗凝药物使用护理的一些重要方面。
1.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栓风险:在使用抗凝药物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稳定性、出血倾向、肝肾功能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以确保抗凝药物的正确使用。
2.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栓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血栓的目的。
3.监测抗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使用抗凝药物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
在使用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时,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时,需要监测抗凝活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患者出血的风险,特别是在手术前后和外伤后。
如发现异常,需要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合理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在使用华法林等口服抗凝药物时,需要注意合理控制饮食。
一些食物和药物(如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和药物)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疗效。
此外,还需要注意避免或减少一些可能导致出血的活动(如剧烈运动和高危体育运动)。
5.提供患者教育和监测:使用抗凝药物后,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
包括药物的作用、剂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告知患者一些需要密切观察和注意的症状,如不明原因的疼痛或瘀伤、鼻血等。
总之,抗凝药物使用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监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提供患者教育和监测,可以确保抗凝药物的正确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DVT抗凝治疗疗效分析与护理实践
![DVT抗凝治疗疗效分析与护理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c3b181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2.png)
DVT抗凝治疗疗效分析与护理实践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生命。
抗凝治疗是DVT治疗的关键,而护理实践则对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对抗凝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实践在其中的作用。
一、案例介绍患者,男,50岁,因“右下肢肿胀、疼痛一周”入院。
经检查诊断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给予抗凝治疗,包括华法林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同时进行护理实践。
二、疗效分析1. 疼痛缓解:患者在抗凝治疗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从治疗前的7分降至治疗后的3分。
2. 肿胀消退:患者在抗凝治疗及护理实践后,下肢肿胀程度明显减轻。
通过测量下肢周径,治疗前后的周径差从6cm降至2cm。
3. 血栓退缩:超声检查显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栓大小有明显差异。
治疗前,血栓长度为15cm,治疗后,血栓长度缩短至5cm。
4. 并发症预防:抗凝治疗有效预防了血栓的扩展和再次形成,降低了肺栓塞的风险。
在本案例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
三、护理实践1.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DVT相关知识的讲解,使患者了解到抗凝治疗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治疗。
2. 出血风险评估: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了出血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 抗凝药物管理:护理人员负责抗凝药物的发放、监督和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确保药物的疗效。
4. 观察与监测: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出凝血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5. 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下肢功能恢复,降低复发风险。
通过本案例的抗凝治疗疗效分析与护理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抗凝治疗在DVT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同时,护理实践在抗凝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DVT抗凝治疗疗效分析与护理实践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肺栓塞症溶栓抗凝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肺栓塞症溶栓抗凝治疗中的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061dc4d0a58da0116c174939.png)
和 浮 肿 的 消退 情 况 。 本 组 患 者 中 有 7例 出现 皮 下 出 血 , 为 均 注 射 或 抽 血 部 位 周 围 出血 , 颅 内 出 血 。 做 好 基 础 护 理 。在 无
T ) 待 其 恢 复 至 正 常 值 的 2倍 以 内 开 始 给 予 克 赛 或 尤 尼 舒 P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应现 配现 用 , 避 免 浪 费 。单 独 静 脉 通 道 给 药 , 免 与 其 他 药 并 避 物混 合 , 速 泵 入 。严 密 监 测 、 P 、 常 规 , 期 复 查 血 气 恒 A 血 定
分 析 。注 意 观察 患 者 有 无 重要 器 官 出血 和 肺 栓 塞 再 发 , 免 不 避 必 要 的肌 肉注射 , 以免 增 加 出 血 机 会 , 取 动 脉 血 气 分 析 标 本 采
意 观 察 有 无 各 种 出 血 情 况 , 牙 龈 、 腔 、 身 皮 肤 黏 膜 、 小 如 鼻 全 大 便 颜 色 , 其 是 静 脉 穿 刺 部 位 。监 测 生 命 体 征 、 志 、 情 、 尤 神 表 瞳 孔 的变 化 , 伴 有 下 肢 静 脉 栓 塞 的 患 者 要 注 意 观 察 下 肢 疼 痛 对
选 择 血 管 时 , 有 下 肢 静 脉 栓 塞 者 , 选 用 健 侧 肢 体 的血 管 , 如 应
一
般 选 用 远 端 较 粗 大 的血 管 。配 合 医师 留 取 相 关 检 验 标 本 ,
以排 除 溶 栓 治 疗 禁 忌 症 , 为 治疗 观察 提供 依 据 。 并
ICU中的抗凝治疗应急预案
![ICU中的抗凝治疗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1991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3.png)
ICU中的抗凝治疗应急预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作为一种专门针对危重病人的特殊护理模式,为重症患者提供高度的监护和治疗。
在ICU中,很多病人需要接受抗凝治疗,以预防或治疗血液凝结相关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然而,在抗凝治疗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抗凝治疗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一、应急抗凝治疗方案1. 急性大出血若病人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大出血,首先需要立即停止抗凝药物的使用。
同时,紧急启动出血管理方案,包括:- 事先准备好输血及血液制品,确保血型和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开始输注盐水或等渗溶液以维持循环;- 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2. 抗凝药物过量抗凝药物过量可能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而血液凝结功能受到抑制。
一旦发生抗凝药物过量,应快速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抗凝治疗药物的给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拮抗剂。
例如,对于肝素过量,可以使用血细胞凝集抑制因子(protamine sulfate);-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凝血功能。
3. 凝血功能过低有时,抗凝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凝血功能过低,增加出血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及早停止抗凝治疗药物的使用;- 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以提高凝血功能;- 如有必要,可以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进行治疗。
二、抗凝治疗应急预案落实措施1. 培训与教育为了确保整个医疗团队都了解抗凝治疗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执行程序,需要定期进行培训与教育。
这包括如何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如何处理急性大出血以及抗凝药物过量等紧急情况。
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紧急反应能力。
2. 药物管理应急预案中应明确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给药途径。
医院应确保药物管理系统完善,包括药品储存、配药和核对等环节,以减少药物错误的发生。
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护理要点
![抗凝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36fe7d27d3240c8447ef5e.png)
双 嘧 达 莫
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部 阿 不适或疼痛、胃溃疡、胃出血 司 过敏反应: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匹 哮喘 中枢神经系统:水杨酸反应,症状 林 为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 肝损害 肾损害: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 死、肾功能减退 对血液的影响:缺铁性贫血 心脏毒性:大剂量可直接作用于血 管平滑肌,而导致外周血管扩张
用药后护理
4、护理观察 ①使用抗凝血药前,应测定凝血时间。严格遵医嘱 给药。告知患者不漏服、不多服,手术的患者术前 停服或停用抗凝药。 ②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4、不良反应的观察 ①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鼻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有无创口渗血或血肿、二 便的颜色、关节积血,女性患者应警惕月经量是否 增多,严重者为颅内出血。 ② 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③ 警惕原发疾病如:痔疮、胃溃疡(呕血)、伤口 出血(敷料渗血较多、引流量突然增加)。
患者张三,女性,49岁,因“胃癌术后复发伴 梗阻”2016年10月15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 查,并行胃癌空肠吻合术,术后一周余患者出现上 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止血治疗。术后半月余, 患者出现下肢麻木,肿胀,疼痛症状,彩超检查显 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治疗措施:口服华法林,静脉滴注 血栓通,皮下注射低分 子肝素钠等。
外科护理学
治疗血栓的药物的药效及护理
指导老师 方秋娜 广东医科大学 林晓频
掌握治疗血栓的药物分类
学 习 目 标
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
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掌握使用抗凝药物的护理要点
抗凝血药可用于防治血 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 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 血栓性疾病。是通过影 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 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 药物。
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注意事项
![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dd763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d.png)
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注意事项抗凝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相关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抗凝药物治疗期间负责给予关键的支持和监测。
本文将探讨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注意事项。
一、抗凝药物类别及作用机制抗凝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抗凝药物则通过影响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和功能,延长凝血时间,预防血栓的形成和生长。
代表性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
二、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抗凝药物的剂量调整和疗效评估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
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定期检测这些指标,并根据检查结果协助医生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三、预防出血并发症由于抗凝药物能够延长凝血功能,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出血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确保患者床旁配备充足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等;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指标;避免使用硬刷牙器等有损口腔黏膜的物品;鼓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等。
四、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抗凝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五、患者教育和日常护理抗凝药物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其中包括:告知患者抗凝药物的名称、用法、副作用等;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口服抗凝药物需要按时、按量服用,并告知患者如何处理漏服或过量服用的情况;提供预防出血的建议,如使用软刷牙器等;鼓励患者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避免摄入过多的维生素K。
六、与医生和护士的密切合作抗凝药物治疗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合作。
抗凝药物使用_护理
![抗凝药物使用_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34b5703b3567ec102d8aaf.png)
禁忌
• 肝素过敏、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 减少症、严重高血压、溃疡病、肝肾功能 不全等禁用。
相互作用
• 使用肝素时不要与口服抗凝剂、潘生丁、 阿司匹林、右旋糖酐等药合用,以免增强 抗凝作用甚至诱发出血。 • 肝素钠静滴或静注禁忌与下列注射液混合 使用以免使肝素作用减弱或抵消。如:卡 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青霉素G 钾(或钠)、新生霉素、万古霉素、哌替 啶、异丙嗪、四环素类等。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其机理是 由于肝素能激活血浆中抗凝血酶Ⅲ(ATⅢ ),AT- Ⅲ 能与凝血因子Ⅱ、 Ⅸa、 Ⅹa、 XⅠa 、XⅡa发生缓慢的化学性结合, 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其失去活性。一 般静注后10min,血液凝固时间、凝血酶原 时间都会延长。肝素作用依赖于AT- Ⅲ , 故体内缺乏抗凝血酶Ⅲ者,肝素抗凝作用 较差。
禁忌
• • • • 对利伐沙班或片剂中任何辅料过敏的患者。 有临床明显活动性出血的患者。 凝血异常和临床相关出血风险的肝病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不良反应
• 出血。
• 引起一些组织或器官的隐性出血或显性出 血而导致的出血后贫血。 • 恶心、转氨酶升高。
病历分析
• 患者,XXX,男,71岁,以“右股骨粗隆间 骨折”之诊断于2013年3月8日收住院。测T 36.2℃ P76次/分 R18次/分 BP100/70mmHg。 入院查血常检查示:血小板94、红细胞压 积32.3、血红蛋白113g/L。遵医嘱口服利伐 沙班10mg,次/日。于2013年3月30日患者 出现便血、口腔黏膜出血。暂停服利伐沙 班,急配输同型血,给予对症治疗。测T 36.4℃ P78次/分 R19次/分 BP105/70mmH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凝治疗的护理
一.肝素的使用
肝素的滴速是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来调整的。
1.术后病人常规用肝素抗凝,将肝素12500IU+500ml氯化钠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每小时21ml。
2.用药时易发生出血,如伤口出血量多,皮下血肿,鼻出血,有出血点,淤血,瘀斑,需及时查血常规,每日监测凝血四项。
3.APTT正常值:28-45秒,一般允许在正常值的1.5倍之内,否则易导致全身广泛出血,如发生出血,应减量或停用肝素,禁用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以防血管痉挛。
应采用冷敷疗法减轻出血,严重时用鱼精蛋白综合治疗。
二.肝素的不良反应
1.主要有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粘膜出血、关节腔出血和伤口出血等。
2.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结膜炎、发热等。
3.长时间应用可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等。
4.此外还可发生短暂血小板减少症。
5.孕妇应用可导致早产以及死胎。
三.肝素的禁忌症
1.对肝素过敏者
2.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者
3.严重高血压者
4.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
5.肝脏、肾脏功能不全者
6.溃疡病患者
7.颅内出血者
8.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9.孕妇、先兆流产及产后
10.内脏肿瘤患者
11.外伤以及术后等禁用
12.抗凝治疗的护理
13.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滴速。
14.保护血管,肌注、静脉穿刺后,针眼处压迫时间要大于凝血时间,防止皮下出血和深部血肿。
15.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有无黑便、血尿、咯血、牙龈出血、伤口处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