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 -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

学号:106293050139

读了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毋庸置疑,杜赞奇是一位世界级的中国史研究学者!初步接触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是在大二的时候上我们学院莫金山教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解读》,时候对它有的只是一个懵懂的表面概念。现在读来,《文化、权力与国家》作为一本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书,对于我们一般读者来说,恐怕理解和把握起来有很大难度。所谓后现代主义研究,依我浅显的理解,就是把过去发生过的史实和相关研究统统作为一个客观对象加以解读。这意味着后现代主义者要能够跳出现代学术研究话语的束缚。直到后来,拿去和莫教授请教,才感觉有了一点眉目。

这本书与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相比,两者的理论出发点和最后的解读结论不同,甚至有些地方完全相反。黄宗智想解答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在出现商品分化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经营道路;而杜赞奇所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到底对乡村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一影响与中国革命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前者研究的进路是内部式的,即向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寻求主导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之道;后者的进路则是外部式的,即从中国政权由传统到现代的演进视角,来考察西方冲击而引起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到底对中国乡

村社会带来了什么后果。

我觉得杜赞奇认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方面存在缺陷,过分强调集市作用而忽视了宗教、宗族等文化纽带,村庄研究模式则过分强调村庄封闭性而忽视了跨村庄组织的作用,所以村庄和市场都不能满足乡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需要。在这一既有研究基础之上,杜赞奇借用文化象征概念,创造了一个“权力的文化网络”概念。这一概念指的是由乡村社会中多组织体系以及塑造权力运作的各种规范构成,它包括在宗族、市场等方面形成的等级组织或巢状组织类型。

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考察国家权力是如何一步步侵入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而企图建立现代意义国家政权的。杜赞奇认为乡村社会不是完全与国家意志相统一的儒家世界,它的权威精英既不是上层文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的产物,也不是某种观念化的固定集团所创造的结果。“乡村权威产生于代表各宗派、集团以及国家政权的通俗象征的部分重叠及相互作用之中。”(P29)也就是说,乡村社会与上层儒家世界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在晚清社会中的地方精英身上体现的特别明显。由于地方精英是乡村社会的产物,他们在国家和农民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态,但是总体来说是偏向于保护地方农民的。用杜赞奇所用的一个词来说,那时侯的地方精英属于一种“保护性经纪”。

但是现代国家在向乡村社会的渗透过程中,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汲取能力而忽视乡村文化网络的自身特性,导致原来的“保护性经纪”不堪忍受现代国家所强加给他们的种种任务而被迫离开。而现代国家又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一套的现代化基层行政机构,只能继续依靠乡村社会中的残余力量加以维持。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传统乡村精英远离领导岗位,而让一些只知道投机取巧同时又无恶不作的人制造了机会。于是,原来介于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保护性经纪”最终被“赢利型经济”取代,乡村成了“土豪、恶霸、劣绅”的天下。对于现代国家来说,这种政权建设虽然保证了税收等问题,但是却同时伴随着更为致命的合法性流失。

我认为杜赞奇完全从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对中国革命起源做出了另一种相反的解释:中国国家政权在西方冲击下必须进行政治建设,但随政治建设而来的内卷化使得乡村领导“劣质化”,从而激化了中国农民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政治动员提供了发挥余地。后来问莫教授探讨了一下,他也只是说中国革命的起源本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某一点,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我还是一头雾水。

另外,杜赞奇在使用文化网络概念时,仅仅指出了它的内涵,但是并没有指出外延。在有多关于这方面的叙述中,感觉他把国家权力涵盖在了文化网络之中,在有的地方又把

国家权力放在了文化网络之外。也许,我觉得在历史实际中,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当然是无法截然分割的,但是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应该有其明确的内涵和外延。

我还有一个感悟,就是在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中,地域空间在权力实践中经过转化从而具有了象征意义,这也是本文所极力想要达致的目标,所以地域空间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文中着笔不少。在我看来,就权力实践的正当性而言,地域空间在其间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结合《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市场在乡村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杜赞奇并没有忽视市场所产生的作用。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跨村落的交易所产生的作用。对于流动性小的乡村社会而言,流动交易所具有的意义并不仅仅止于交易本身,其象征意义也是巨大的,这在杜赞奇的论述中有过分析;第二,20世纪的30年代,城市居地主大量产生了。这些地主在乡村社会拥有大量的土地,但人却居住在城市社会中。他们通过一些中介来对乡村社会的事务进行干预,这些中介一般也就与城市地主有些关系的人物;第三,士绅阶层一般也住在城市之中,但他对乡村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第四,更为重要的是,乡村的精英阶层、领袖人物,如果具有空间流动的经历,无疑,会极大地增加他们的声望影响。在处理乡村事务之时,他们的这些经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切,与中国乡土

社会的固有特征以及20世纪以来的城乡流动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乡土”,依我浅显的理解,本身就是指一个特定的空间。同时,在这一“乡土”性的基础上,也就是在这一空间形态之上,所有中国社会的特点都生长出来的。可以说,乡土社会的本色就是“乡土”,也就是“乡土本色”。然而乡土社会不会流动,原因不外乎于:1,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太远;2,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方便合作;3,为了安全,人多容易保护;4,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之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形成为相当大的部落。因而,乡土社会是静止的,不流动的!

总的来说,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中有很多观点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分析!大致的读了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感觉对自己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是个很大的帮助,感悟颇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