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_冯淑贞

合集下载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1. 引言1.1 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是绿色物流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评估物流配送中的环境、社会和经济绩效,从而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物流已成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

建立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旨在引导企业采取更加环保、高效的配送方式,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环境下,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亟需加强,以满足社会对绿色物流的需求。

本文将从绿色物流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绿色物流配送评价指标的构建、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案例研究以及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优势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绿色物流配送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推动绿色物流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绿色物流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绿色物流是指在传统物流活动中,减少环境负担和资源消耗的物流模式。

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绿色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色物流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传统物流活动中常见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绿色物流的实施得到有效缓解。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包装材料、提倡回收利用等方式可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物流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传统物流活动中存在大量浪费现象,如能源浪费、包装材料浪费等。

而绿色物流的实施可以通过提高物流效率、优化物流网络等方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绿色物流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法规政策的制定,绿色物流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发展绿色物流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绿色物流在当今物流行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采用绿色物流模式,可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向着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内容描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为了更好地评价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果,本文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本文从国际层面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国际社会在低碳经济评价方面的共识和成果。

通过对国际上已有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我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其次本文从国内层面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

通过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资源循环利用率等多个方面。

再次本文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同时本文还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企业运营等方面的应用建议。

本文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对所提出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和评价,验证了所提出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同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该地区未来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我国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低碳经济是指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的经济体系。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2019-09-04物流论文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也叫做环境友好物流,其最初的定义是在物流管理研究中增加了环境因素,同时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物流管理思想,它充分考虑了物流中各个环节涉及到的环保问题,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同时促使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0 世纪70 年代最早提出了在物流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的思想,但当时这种思想仅仅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来的。

随后绿色物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上世纪90 年代初开始大量的、有意识地研究绿色物流。

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对绿色物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1996 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开展了“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首次提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其目的是将资源优化利用和环境影响结合来考虑制造业供应链发展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管理的环境评价、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的设计与结构化、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的战略实施、全面质量环境管理等方面。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程与物理研究会与汽油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资助了“ESRC 全球环境变化计划”研究,将绿色物流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Min H &Galle W P(1997 )探讨了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之时应该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并分析了绿色采购在减少废物中的作用[1]。

Handfield等(1997)研究了在供应链条件下的环境管理环节,认为对物流的考虑应包括采购、产品设计、物流与销售、制造与装配等多个环节,并提出了今后将绿色方法融入物流管理的方向和领域,如环境法规、战略动力、环境责任、顾客期望、产品设计等[2]。

Carter C R & Ellram L M(1998)提出了应该讲资源放在环境管理的战略的首要位置,因为它能为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最大的潜在收益,然后依次是再利用、再循环、废物处理与处置[3]。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是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导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评价和监测,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衡量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效果和绩效。

本文将探讨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原则以及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量化、可视化地反映绿色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发现问题和瓶颈,找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可靠数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绿色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如能源消耗、物质利用、环境影响等,确保全面反映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性。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备操作性,能够通过实际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决策。

4.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备可比性,能够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规模的绿色低碳发展的对比与比较。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为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指标筛选:根据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从海量指标中筛选出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

在筛选指标时,应注意指标之间的互相关联性和重要性,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指标权重确定: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反映了各个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基于经验法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计算与确定。

3.数据收集与处理:建立数据收集和处理的体系,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使用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同时补充深入的实地调查数据。

构建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_冯淑贞

构建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_冯淑贞

集约性是指物流园区在运 减少空驶 ;对多种运输方式合 业进入园区,同时鼓励入园企
营的过程中应注重整合现有资 理 分 工, 超 过 300 公 里 运 距, 业 采 取 一 系 列 的 节 能 环 保 措
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 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 ;采用甩 施。包括 :整合现有资源、优
浪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挂运输,用四个拖车就可以完 化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
建筑设施
·仓库设计是否采用新理念,如盘道直达的多层库设计等以集约化利用土地; ·是否采用了绿色节能技术,如节能围护墙体材料应用技术; ·是否采用了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如采用节能反光屋顶、利用循环雨水进行绿化灌溉; ·是否利用了最新的节能材料延长仓库的使用年限同时有助于减排。
·暖通空调设备,是否采用可再生或清洁能源供热系统、热泵供冷热技术等;
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园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的 展现状,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的全过程,评价内容能反映各 要素。其中规划环节主要考虑 运营、管理四个环节出发,按
阶段包含的绿色低碳理念及采取 四个方面,分别为 :场站类型、 照设置全面性、差异性、引导
的节能减排措施,指标设置不 场站选址、用地规模、场站布局。 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系统构
·道路设计宽度等指标设计是否合理以及道路路面节能材料应用情况;
·园区内绿化覆盖率、绿化植被类型选址等。
运营模式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是否可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化利用;
39
·是否可提供工商、税务等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搬运装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装卸搬运设备
·油改电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企业情况
·环保的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 ·包装材料的节约利用情况。

对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对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
指 数先行指数 对于少数发达 国家来说, 由于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口 人 密度以及 全球碳排放激增,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引发 生 产技术等 方面的优势 , 成功实现 台风、 局地暴雨、 高温热 浪、 低温 冷害等极端 气 了本国经济发展、 能源消耗、 碳排放 候现象频繁 发生 , 海平面上升、 冰川退缩。 气候 这三者之间相关度的削弱。 变化已经影 响到 人类 赖以生存 的环 境 , 已经演 () 2 低碳经济和国家经济可持 变成为综合性的发展 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 图l 90 20年期间中国的G 能源消 【 发展。 1 -07 7 D 续 以低能耗 、 低排放、 低污染, 低碳含量为 基础 的 } 欧 美 发达 国家 大 力推 进 以 高能 效 、 低排 低碳 经济成 为全球 热点, 发展低 碳经济成为一 费总量和碳排 放量 数据来源:(0 0 ( 5 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 2 放 为核心的 “ 低碳 革命” 其着力发 展 “ , 低碳技 场涉及生产模式 、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和国家权 益 的全球性 革命。 作为发展中的中国, 构建一 个 通过考察20年8  ̄20年1月这一段时 术” 并 对产业、 08 f 10 9 2 l 1 , 能源、 术、 技 贸易等政策进行重 碳交易价格以及我国的总 大调整, 以抢 占先机 和产业制高点。 多维 度的低碳经济综合性 评价指标 体 系, 来度 间内的国际能源价格、 量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寻找存 体经济情况,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三者之间的 』 我国目前正处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加快 在的差距及 对策, 有重要现实意义。 具 联系。 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 1推进的时期, 属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 大规模 不 可分的联 系。 一般来说 ,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 l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t “ 高碳” 特征突出 低碳经济的内涵, 特点规律: 源消耗 的上升, 能耗 的上升又会导 致碳 排放 的 “ 而 发展排 放” 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 , 1“ 、 低碳经济” 的内涵 “ 低碳 经济” 提法 , 的 最早见诸 20 年 的 量的增加 , 03 反之亦然。 同时, 碳排 放量的增加 又 约。 英国能源白皮书 Ⅸ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 会导致 购买碳指标 的需 求上升, 同时碳价也 会 “ 富煤、 少气、 缺油 ” 资源条件, 的 加上煤 济》 目 , 。 前 作为具有, 泛社会性的前沿 经济理 上涨, ~ 减排成本增加。 价 低廉, 决定了中国能源结 构以煤 为主, 低碳能 念, 低碳经济还 没有约定俗 成的定义, 人们对它 图2国际能源价格走势 l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 业, 这也决定 了能源消费的 主要部门 的理解存 在着较大 的差 异。 为了 但 构建 评价指 是工业, 而工业生产技术水乎落后, 又 标 体系, 笔者认 为, 得从中国实际出发, 还 给出 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 碳特征 。 资料显 个较切实可行的名词解释。 所谓 “ 碳经济” 低 是人类应 对国际社 会大 示, 19 -2 0 年, 9 3 0 5 中国工业能源消 量消耗 化石能源、 量排放二 氧化碳 引起 全球 大 费年均增长58 工业能源消费占能 .%, 源消费总量约 7% 采掘、 0。 钢铁 建材 气候灾害性 变化而提 出的 新发展方式和经济形 水泥 、 电力等高 耗能 工业行业 , 0 5 2 0 态, 它是一种 “ 四低 三高” 经济发展模式 , 即以 低能源消费, 低排 放和低污染 、 低碳含量和高的 年能 源 消费 量 占了工业能 源消 费的 6 4 4.% 碳生 产力, 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 高的生活水平 和生活质量为基本特 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 2 6 ∞ 月 2 蛘1 2 睥3 2 97 2 9 1 o 1 月 ∞ 9 ∞ 2 o 月 o 年 月 o 年o 月 o o o 月 年月 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生产方式的 低碳经 济实质是能源 高效利 用, 清洁能源 数据来源: 美国能源 情报署 (I ) 1 E A 网站, 转变, 是一个长期的历 史的进程。 度量我们 为了 开发, 追求绿 色GDP 的问题 , 核心是能源技 术和 B ee t 所网站 l nx ̄ u 』在实现低碳经济过程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寻找存 1 在的差距及对策, 需要建立 一个符合中 国 减排技 术创新, 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 国情的多维度综 合性 评价指标 体系。 生产、 消费、 生存、 发展观念的根 本性转变。 2 低碳经济的特点和规律 、 二. 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构建 低碳经济不是 “ 减排经济” 零碳 经济” 、“ , l 构建原 、 4 也不是” 低效经济” “ 、 低速经济” 更不是 “ , 道德 低碳 经济的 评价 指标 体 系不是 一些 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不等于摒 弃传统行业和产 。 指标 的简单 堆积和随意 组合, 丽是根据某 业。 从宏观 角度分析 , 低碳经济” 在一定的 “ 存 些原则建立起来能客观评价与反映 低碳经 特点和规律 , 这些可为构建低碳经济 评价指 标 济发展程度 的总体特 征的指标 集合。 因此 体系有启发作用。  ̄ g t 2 0 年9 st 0 8 月 2 0 年1 / ∞ 9 3 08 2] 年 月 2 O 年7 轴 呻 年1 月 2 1年 1 o9 月 o oO 月 构建评价指标 体系即要遵循构建指标体系

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评价体系

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评价体系

绿⾊低碳供应链的评价体系2019-04-17【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民⽣活⽔平显著提⾼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不断推出各种新产品作为满⾜⼈们需求,在残酷的商战中争夺市场的有⼒武器。

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些环境⽅⾯的负⾯效应,其中很重要的⼀点就是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

基于此背景,本⽂提出了“绿⾊低碳供应链”的概念。

在这篇⽂章中,⾸先将碳排放成本作为绿⾊供应链体系的核⼼衡量标准之⼀;其次,⽤模糊综合分析⽅法来评估供应链。

这样,我们可以不仅通过商业⾓度来分析绿⾊供应链的绩效,也可以从环境的⾓度来对绿⾊供应链的绩效进⾏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绿⾊低碳供应链碳排放成本模糊综合评价法供应链的定义为:“围绕核⼼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中。

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户连成⼀个整体的功能⽹链模式”。

从上述概念可知,⼀条供应链缺少了任何⼀个环节都不能够称之为⼀个完整的供应链,供应商(原材料或零配件的供应商),制造商(例如装配⼚、加⼯⼚),分销商(例如批发商、商),零售商(、杂货店、专卖店、便利店、⼤卖场、百货商店、超市),此外还包括消费者。

管理好企业供应链的⽬标是多重的。

最重要是要满⾜客户的需要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整个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进⾏综合调度和管理,例如从采购原材料、库存的管理、⽣产产品、产品的配送、市场营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

其次还要确保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资⾦流以及信息流畅通⽆阻,最⼤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与库存管理成本。

然⽽,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存在⼀个缺陷,那就是⽆法将“碳排放成本”计算其中。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存在局限性的,只能够从商业、利润⾓度来进⾏管理,⽽不能够做到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度进⾏绿⾊供应链的分析。

从供应链的概念出发,我们很容易得出绿⾊低碳供应链的概念。

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内容摘要:区域生态物流特征决定了其物流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也决定了构建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生态物流的特征,从生态物流发展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外部环境、内部流程以及生态环境五个方面设置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以及47个三级指标,组成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设置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区域生态物流发展水平做出正确评价。

关键词: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原则以区域为空间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当今主流经济发展模式之一。

我国政府全面审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按照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规划,基本形成了东、中、西部区域经济体系a。

构建富有活力的区域物流网络平台,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大课题。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区域生态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对提高区域物流服务的绩效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优化社会资源非常必要。

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概述生态物流系统是指物流产品及其物流衍生物发生的空间和时间位置移动的循环系统,是由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互联系并且联接供应链各个环节以及环境而构成的物流系统,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发展模式。

绩效是业绩和效率的统称,包括活动过程的效率和活动的结果两层含义。

生态物流系统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生态物流系统业绩和效益做出客观、标准的综合判断,真实反映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管理控制系统。

由于生态物流系统评价的客体是生态物流活动和生态物流经营管理者,所以和一般的物流系统绩效评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体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根本原则减量化(Reduce)原则,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旨在减少进入流通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

概述低碳物流园区规划与评价指标

概述低碳物流园区规划与评价指标

概述低碳物流园区规划与评价指标目前,工业化、园区化的快速发展给物流行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给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很多物流园区现在正面临着交通嘈杂、环境污染、碳排放过量等一系列问题。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大会,商讨了从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从国家政府层面上大力倡导了绿色环保的低碳理念,因此,推行低碳物流园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1、低碳物流园区概念的界定低碳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应是依靠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园区前期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和管理等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提高新能源的比重,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等手段,实现物流园区高能效、低污染、低排放运营的目的。

低碳物流园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1物流园区内部系统的协调性。

物流园区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系统有运输、仓储、装卸、分拣、流通加工等几个环节。

物流园区的低碳化建设是将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系统考虑,尽可能地考虑到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方面,不能单考虑降低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方面的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更应该注重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适用和协调性。

1.2物流园区选址和布局的科学性。

物流园区的科学性是在保证物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考虑集约化利用土地的需求。

要求物流园区在园区选址、功能区布局和规划、基础设施内部规划等方面合理、适宜。

比如要求物流园区的各功能区布局呈流线型设计,与物流园区的系统工程相对应,这样有利于交通组织顺畅;另外还要注意物流园区的仓储用地和停车场用地规模适宜,内部联系顺畅。

1.3物流园区现有资源和资源配置的集约性。

物流园区的集约性是指在后期运营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整合现有资源,集聚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等各种有物流需求的企业,二是集聚所需服务资源,公路、铁路、水路联运,干线运输和城市配送相结合,使整个物流系统可以流水线作业。

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方法初探

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方法初探

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方法初探绿色物流园区是指在园区内实现绿色物流的基础设施、管理、流程等方面的综合优化。

绿色物流园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其是否达到了高效、环保等绿色物流的要求,解决当前物流园区的一些问题,提高物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对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保障。

本文从绿色物流园区的概念入手,剖析了目前绿色物流园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绿色物流园区评价的相关方法,希望为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绿色物流园区概论绿色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意义在于通过有效的改善和整合物流环节,提高物流过程的效能和质量,以满足企业实现更快更便捷的运营和发展所需。

绿色物流园区不仅是传统物流园区各环节的加强,而且还融入了环保和低碳的理念。

绿色物流园区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运营成本,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仅具有现代化和高效化的特点,还体现了生态美、宜居性以及社会价值导向。

二、绿色物流园区的问题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不但要面对物理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园区内企业、领导、居民等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园区所涉及的领域较广,园区存在的问题较多。

主要的问题如下:1、资源利用不充分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少不了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但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却是困扰绿色物流园区的大难题。

目前,绿色物流园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外部资源的利用上存在浪费问题,导致园区资源利用寿命短,不利于园区形成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机制体制不成熟绿色物流园区建设的顶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产业结构不明确、机制体制不成熟等问题制约着其发展。

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企业的需求不一致,造成了绿色园区内部机制体制不同步、效果不明确的现象。

整个绿色物流园区尚未规范化,也即存在标准化建设问题,导致各企业的发展上存在很大的难度。

3、环保要求缺乏普及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本身就应该围绕着环境保护来展开,然而,大部分企业关注的仍然是短期效益,追求快速发展,环保要求尚未普及。

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增加,产业园区也逐渐朝着绿色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尚未系统性提出被广泛认可的园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就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碳”;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引言产业园区一方面受益于集中规划,各产业共享土地资源与公共设施,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优势化产业分工,工业发展实现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集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然而,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大部分产业仍处于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过渡发展阶段。

如何形成零碳绿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建设一批零碳化产业园区,为全社会实现零碳目标助力,将成为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1产业园区绿色设计原则1.1生态性在产业园区设计中应秉承生态性原则,尊重自然,强调空间格局的开放、协调、和谐。

在设计中根据地形顺势而为,合理利用场地资源,提高用地的生态价值。

在设计中可借助裙房屋顶打造屋顶花园,建构内部空中花园,将景观绿化引入建筑内,形成垂直景观带,丰富绿色景观层次,增强建筑内部绿色人文属性。

同时可优化平面功能,合理选用建筑及装修材料,降低能耗,实现绿色、节能目标。

1.2园区发展低碳化发展绿色建筑是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途径,落实好新建项目、新建建筑的绿色低碳要求,积极运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覆盖至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全生命周期流程,积极摸清园区碳家底、开展碳核算,提升园区低碳管理能级,强化“双碳”金融支持和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服务园区和企业绿色化转型。

1.3产业绿色化发展产业是工业园区的中心任务,绿色园区作为引领工业园区发展的标杆,改善产业绿色化指标的措施包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能耗、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及服务体系,大力推行绿色减碳技术,减少能源浪费,优化产业区域及生产力布局,使产业发展转向精细化。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下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的思考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下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的思考

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下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的思考摘要:城市规划与建筑建设是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我国在建筑指标体系建设中,倡导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

在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下,如何能够提高绿色建筑指标,健全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使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的理念相对接。

本文主要基于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下,对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希望可以推动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生态;详细规划;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引言:低碳节能发展理念是世界各国所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内容。

在工业化发展迅速的当下,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绿色建筑主要的考虑其节能、节水、环保的效果,降低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在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下,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将低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融合,探索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之路。

1.低碳生态规划内容1.1生态技术创新在低碳生态规划中,需要对资源技术与能源技术进行全面的创新,能够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充分的融合再生技术,减少其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强化群众的生态理念,对环保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的宣传,提升受众关于低碳生态的意识,能够将绿色建筑落实到实处。

在城市建设中,通过对生态理念价值的研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出发点,在技术上、理念上贯彻低碳生态规划内容[1]。

1.2公共交通生态规划从共同交通的角度出发,在生态详细规划中,对人们的出行工具进行了科学的限制,其在规划中致力于交通堵塞、污染排放等问题的解决。

在此基础上,我国应用了智能交通系统,并对汽车的出行数量进行了科学的限制,在理念上,我国提倡低碳出行,提倡以脚踏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仅在规划中体现低碳生态的理念,还提倡强身健体的理念。

1.3照明系统生态规划在低碳生态详细规划中,对照明设备的应用进行限制,在部分地区推行可再生能源发电。

在受众日常生活中,提倡节能灯具的使用,在规划中将路灯照明、绿化照明等方式进行了科学的融合,并在规划中改变了传统的照明模式,将可再生照明系统融入到受众日常的使用中。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

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杨倍宁摘要: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和研究课题,本文重点探讨基于低碳趋势下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问题,基于低碳物流、低碳绿色供应链相关理论,构建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权值因子法构建低碳绿色供应链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更好地促进企业资源的配置优化,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物流业作为当前社会经济中的“第三利润源”,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然而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通常聚焦于短期的经济利润和收益,没有进行企业长期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对此,本文提出与企业自身发展相适宜的低碳绿色绩效评价体系,从财务运营、客户服务、低碳与可持续发展、人员绩效、信息技术系统等维度入手,构建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扩展企业的绿色知名度。

1.低碳绿色供应链绩效概述低碳绿色供应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涵盖设计与优化、低碳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方面,是基于传统绿色供应链的基础衍生而成,能够将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生产、采购、装配、仓储、销售、回收利用等环节,进行整个供应链的流程整合和管理,促进企业整条供应链的低碳化、高效运作。

其作用体现:(1)提升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低碳绿色供应链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要实现企业自身供应链的经济与环境绩效的统一,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低碳绿色供应链能够转变企业原有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使之向集约化转变,重点减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高污染、高排放活动,实现企业低碳化、绿色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低碳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较好地提高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使客户对企业产生良好的认知和认同,突显企业对外的绿色形象,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中国低碳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应用建议

中国低碳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应用建议

中国低碳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应用建议邓荣荣;赵凯【摘要】为了探索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有效模式并推广应用成功经验,我国先后确立了三批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从低碳城市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在对低碳试点低碳化转型的基础与核心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代表性、可行性、全面性、针对性等原则,提出了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低碳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具体包括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与低碳政策等四类准则层,分别与低碳试点城市低碳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一一对应,以及具体反映四类准则层的14项具体指标.该14项指标系统性地呈现试点城市环境、经济、社会、技术、政策等具体状况,针对低碳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在定性指标量化、指标权重确定、评价维度选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卷),期】2018(034)008【总页数】6页(P1037-1042)【关键词】中国;低碳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应用建议【作者】邓荣荣;赵凯【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湖南衡阳421001;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土地和粮食系统系,加拿大温哥华V6T1Z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0.3;F2051 引言自英国政府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学术界即针对低碳经济议题展开了持续性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人类在建筑、生产、社会活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费。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生产与消费活动的中心,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也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核心载体。

伴随着各国基于温室气体减排、构建低碳空间目标实践活动的开展,低碳社会、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等概念最终聚焦到低碳城市。

作为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国,我国政府2009年向国际社会做出202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承诺,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提交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贡献,承诺我国到2030年达到CO2排放峰值及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60%—65%。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马西娜;赵敬源;鱼晓惠【摘要】T hrough comparing the five eco‐cities cases ,including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eco‐distric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eco‐city in Shaanxi province ,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low‐carbon eco‐city in Chongqing , Sino‐Singapore Tianjin eco‐city , and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Yuehe eco‐city area in Ankang ,universal assessment system frame of green eco‐city area wasconstructed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exes at each factor level of the index system in each case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time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weight analysis ,the general indexes and characteristic indexes were extracted and the form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exes were summarized .Then ,the index properties of each index system ,as well as the setting rules at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were analyzed .Finally ,a se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amework covering index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was selected and established , which satisfied the needs of natural ecology , economic ecology and social ecology .%通过对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重庆市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以及安康市月河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这5个案例标准的对比研究,构建具有普适性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框架。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目录摘^要,,,,,,,,,,,,,,,,,,,,,,,,,,,,,,,,,,,,,,,,,,,1关键词21 物流系统绿色度的概念,,,,,,,,,,,,,,,,,,,,,,,,,,,,,,,,,,32物流系统绿色度的影响因素分析,,,,,,,,,,,,,,,,,,,,,,,,,,,,,,42.1 物流系统的环境性能,,,,,,,,,,,,,,,,,,,,,,,,,,,,,,,,,,52.2物流系统的资源性能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62.3物流系统的经济性能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72.4物流系统的技术性能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83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9J J J J J J J J J J J v3.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10(1)科学性原则,,,,,,,,,,,,,,,,,,,,,,,,,,11J J J J J J J J J J J 1 1(2)可操作性原则,,,,,,,,,,,,,,,,,,,,,,12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 J(3)可比性原则,,,,,,,,,,,,,,,,,,,,,,,,,,,,,,,,,,,,,13(4)动态性原则,,,,,,,,,,,,,,,,,,,,,,,,,,,,,,,,,,,,,14(5)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1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64 纟口束!语,,,,,,,,,,,,,,,,,,,,,,,,,,,,,,,,,,,,,,,,,17^参考文献:,,,,,,,,,,,,,,,,,,,,,,,,,,,,,,,,,,,,,,,,18正文本文作者:判(16) ?BR> 摘要:针对物流系统对环境资源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结合物流系统绿色度的概念, 分析了影响物流系统绿色度的相关因素, 建立了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指标体系, 并简单介绍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

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的意义 (2)1.2 研究目的 (2)1.3 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及创新点 (3)1.3.1 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3)1.3.2 项目的创新点 (3)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3)第二章国内外公路运输站场绿色低碳政策及技术应用 (5) 2.1 我国公路运输站场总体情况和能耗现状 (5)2.1.1 我国公路运输站场总体情况 (5)2.1.2 公路运输站场能耗现状 (6)2.2 我国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政策与技术应用现状 (8) 2.2.1 绿色低碳运输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8)2.2.2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现状 (10)2.3 国外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政策与技术应用现状 (11) 2.3.1 绿色低碳相关法规和技术性标准 (12)2.3.2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现状 (13)2.4 本章小结 (15)第三章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6)3.1 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影响因素分析 (16)3.1.1 绿色低碳客运站影响因素分析 (16)3.1.2 绿色低碳货运站(场)影响因素分析 (20)3.2 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评价指标体系 (22)3.3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评价指标 (24)3.3.1 强度性指标 (24)3.3.2 体系性指标 (25)3.3.3 保障性指标 (27)v3.3.4 特色性指标 (27)3.4 本章小结 (28)第四章站场能耗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29)4.1 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29)4.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30)4.3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31)4.3.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31)4.3.2站场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3)4.4 专家打分法确定权重 (35)4.5 权重比较分析 (36)4.6 本章小结 (37)第五章绿色低碳公路运输站场试评价 (39)5.1 试评价基本情况 (39)5.2 试评价方法与结果分析 (39)5.2.1试评价方法 (39)5.2.2 试评价结果分析 (40)5.3 本章小结 (44)结论 (45)1. 研究结论 (45)2. 下一步工作 (45)参考文献 (47)附录 (49)附件1:公路客运站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49)附件2:公路货运站(场)绿色低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54) 附件3:绿色低碳客货运站(场)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59)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1)致谢 (62)vi第一章绪论1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同时也是主要的终端用能行业,在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我国绿色低碳物流园区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系设计应定义准确、易于理解、 方向发展。 可操作性强。
2. 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评价 四、总结
1. 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
(1)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
(1)内容覆盖全面
研究从规划、建设、运营、 绿色物流园区的内涵和特征,分
评价指标体系应覆盖物流 管理四个环节,筛选影响物流 析了国内外绿色物流园区的发
通过高效的信息平台整合社会 服务于运营企业,使企业能够 后努力方向。二是行业管理部
资源,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 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判断、选择 门测评,遴选节能减排成效显
实现服务、信息化和利润的同 和调整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 著的公路运输场站,推广其成
步增长。
引导企业低碳化发展。指标体 功模式,引导场站向绿色低碳
物流和运输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产生的碳排放 是 2800 兆吨,在能源供应碳排放量中位居第 5 位。物流园区是物 37 流节点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低碳和绿色物流的重要依 托。推进物流园区节能减排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低碳物流园区的内涵
绿色低碳物流园区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物流 园区的发展方向。绿色低碳物流园区是指依靠先进的理念、技术 和管理手段,围绕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治理率、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的比重等方式,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物流园 区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物流园区高能效、低能耗、 低污染、低排放运营。其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 :
·场站总体规模与需求的匹配性; ·场站各项设施规模与需求的匹配性。
场站布局
·各功能区布局符合生产流程,作业流线最短,生产流程顺畅; ·园区内道路规划可使车辆运行无交叉、无迂回,且可实现有工艺联系的作业区域之间运 输距离最短; ·仓库内部传动带、货架、电梯等设施要素布局合理,能实现在库货品有序、顺畅的进出。
注重对需求资源的整合,集聚 成 100 多个集装箱的移动工作; 率、减少资源浪费 ;合理规划
多家制造企业和商贸企业的物 大量使用带支架的桥式集装箱, 和布局运输线路,以缩短运输
流需求以及公铁水联运,干线 移动时收起支架拖走,到位后 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 ;合理
运输和城市配送,大宗物流和 放下支架可当临时仓库,减少 进行仓库的选址布局,以节约
建筑设施
·仓库设计是否采用新理念,如盘道直达的多层库设计等以集约化利用土地; ·是否采用了绿色节能技术,如节能围护墙体材料应用技术; ·是否采用了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如采用节能反光屋顶、利用循环雨水进行绿化灌溉; ·是否利用了最新的节能材料延长仓库的使用年限同时有助于减排。
·暖通空调设备,是否采用可再生或清洁能源供热系统、热泵供冷热技术等;
JINGJIWULIU 经济物流
构建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评价
指标体系的思考
□ 冯淑贞 王娟 李亚凡
摘 要 : 文章结合我国绿色低碳物流园区的内涵,从物流园区 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出发,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四个层 面系统提出我国绿色低碳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主 要内容,为我国物流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物流园区 ;绿色低碳 ;评价指标体系
制度建设
·是否组建了相关的节能减排组织机构; ·是否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节能减排促进机制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资金投入
·场站是否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场站每年固定用于低碳建设或维护方面资金的情况。
2013/6
经济物流 JINGJIWULIU
绿色的第四方物流园区为导向, 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今
提供“全而优”的物流服务“综 运输效率成倍提高,碳排放量 际尽量多的使用节能减排技术,
38 合超市”。三是服务资源的集聚, 显著减少。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将位
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
物流园区的节能环保措施。 于园区中央的中心广场作为低
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 建设物流园区必须按照 1 ∶ 1 碳园区的试点,全面试行各项
方向发展。先进运输理念的采 信息化建设情况,运营中的能 用,需要进一步量化相关指标,
用是在更大范围内对全社会资 源消耗,运营中的污染控制和 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对整
源的节约,可以间接的实现节 处理。管理环节主要考虑四个 个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相应的权
能减排。通过赋予符合先进发 方面,分别为:宣传和教育情况, 重,这将是下一阶段将要深化
2013/6
经济物流 JINGJIWULIU
设计等方面合理、适宜。如要 施。运营车辆必须符合环保要 低碳意识的企业属少数,能真
求物流园区的各功能区布局与 求,使用节能环保设备,政府 正推行环保、低碳措施的园区
流线设计相吻合,交通组织顺 给予补贴 ;对驾驶员进行节能 更是屈指可数。目前只有像西
畅 ;要求物流园区的仓储、停 驾驶培训,经过培训可以节油 安国际港务区、安徽益民低碳
二、国内外绿色物流园区发 展现状
粗放的发展阶段。虽然目前物 办公管理、绿化设计、水循环、 流园区数量在不断增长,然而 屋顶设计、光伏照明、产品包 运营较好的物流园区屈指可数。 装、道路及地面设计等环节对
1. 德国物流园区的环保绿 而由于发展理念的滞后、鼓励 低碳标准进行了针对性的规划
色措施
引导政策的欠缺等因素,目前 设计。该物流园区提出将以低
功能,可以“一次购齐”。
的 比 例, 在 园 区 外 购 买 绿 地, 节能建设方法,进行低碳示范。
4. 创新性
园区内还要留出 25% ~ 30% 的 该项目系统考虑了建筑环境控
创新型是指园区应注重技 绿地。绿地不仅是景观,而且 制、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智
术创新和学习来降低能耗。园 充当吸纳雨水的作用,使雨水 能化等内容,采用了如双层呼
加工分拨等各种物流需求,在 了多次搬倒 ;在公路集装箱运 运输成本、减少仓储成本 ;提
园区“无缝对接”。二是注重供 输中,大量使用中置轴挂车列 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
给资源的集聚,整合多家专业 车,一台拖车可同时牵引两个 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
物流企业和社会车辆,为社会 集装箱或两个汽车商品车挂车, 染等。为了更好的结合园区实
区应注重引进环保、节能、低 能够渗入地下。利用仓库屋顶 吸幕墙,光电池,绿化屋面等
碳等新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 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所发电 多项节能技术,将成为节能化、
率,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 力进入统一电网。有关物流园 生态化、人性化建设项目的典范。
排放强度。另外,产业集聚使 区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
建设
设备配备
·电气设备,设备选用是否考虑负荷、能耗标识等,是否采用太阳能采光技术、太阳能发 电照明技术等;
·给排水设备,是否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利用循环雨水进行绿化灌溉。
·停车场、集装箱堆场等场地设施,是否考虑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的要求以及场地渗水材
料的应用情况; 场地、道路及绿化
·室外照明灯具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设施
展理念的物流园区更高的权重, 统计和检测情况,制度建设情 研究的内容。
可以有效推动鼓励多式联运、 况以及资金投入情况。将每个
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 环节的指标按照其考察的方面
以及“公路货运班车总站”等 进行细化,提出物流园区评价
先进的运营模式的应用,实现 指标的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集约性是指物流园区在运 减少空驶 ;对多种运输方式合 业进入园区,同时鼓励入园企
营的过程中应注重整合现有资 理 分 工, 超 过 300 公 里 运 距, 业 采 取 一 系 列 的 节 能 环 保 措
源,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 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 ;采用甩 施。包括 :整合现有资源、优
浪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挂运输,用四个拖车就可以完 化资源配置,以提高资源利用
和处理
·固废处理,采取分类收集、单独放置有害物质等;
·噪声控制,采用隔声罩或隔声屏障等措施,建筑设施采用隔声材料。
·是否制定了指导入园企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文件;
宣传和教育 ·是否张贴了相关标语并及时宣传员工推行低碳理念;
·是否及时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宣传和教育活动。
·是否进行能耗统计和能源利用分析;
管理
统计和检测 ·是否对重点用能设备进行监测; ·是否对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
·道路设计宽度等指标设计是否合理以及道路路面节能材料应用情况;
·园区内绿化覆盖率、绿化植被类型选址等。
运营模式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是否可实现对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化利用;
39
·是否可提供工商、税务等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搬运装卸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装卸搬运设备
·油改电等节能技术的应用情况。
企业情况
·环保的包装材料的使用情况; ·包装材料的节约利用情况。
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 园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的 展现状,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的全过程,评价内容能反映各 要素。其中规划环节主要考虑 运营、管理四个环节出发,按
阶段包含的绿色低碳理念及采取 四个方面,分别为 :场站类型、 照设置全面性、差异性、引导
的节能减排措施,指标设置不 场站选址、用地规模、场站布局。 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系统构
仅应考虑物流园区自身节能减 建设环节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建了绿色低碳物流园区的评价
排情况,同时应关注整体效应。 分别为 :建筑设施,设备配置, 指标体系,共设置 17 项评价指
(2)注重方向引导
场地、道路及绿化设施。运营 标,涵盖 48 项评价内容,对于
评价指标的设定不仅应关 环节主要考虑六个方面,分别 评价我国物流园区的低碳化水
注物流园区节能减排的直接实 为物流园区的运营模式,针对 平,引导我国绿色低碳物流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