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解剖
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2fb40c1eb91a37f1115cc8.png)
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消化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系统 结肠、直肠和肛管)。
其中口腔至十二指肠称为上消化道,空肠组成 消化腺:大消化腺有口腔腺、肝和胰,小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内。
第一节 消化管一、口腔(oral cavity ):1、界限:1)前壁:唇(人中、唇红)2)后壁:咽峡3)上壁:腭 硬腭软腭:腭帆、腭垂、腭舌弓、腭咽弓4)侧壁:颊(有腮腺管开口)5)下壁:口腔底分部:借上下牙弓和牙龈分为固有口腔和口腔前庭。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2、牙齿(teeth )1)分部:分牙冠、牙根、牙颈三部分。
2)组成: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
3)牙周组织: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龈。
4)牙的种类和排列:第一套牙称乳牙20个,可分为切牙、尖牙和磨牙三类。
第二套牙称恒牙共32个,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四类。
5)牙式:临床上为了记录牙的位置,常以被检查者的方位为准,以“+”记号划分上、下颌及左右半,共4区,并以罗马数字Ⅰ~Ⅴ标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标示恒牙。
Ⅳ 表示右下颌第一磨牙 6 表示左上颌第一恒磨牙右 左 右 左3、舌(tongue )1)分部:分为舌体和舌根,舌体前端称为舌尖。
2)舌乳头 丝状乳头:最多,无味蕾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叶状乳头:含味蕾。
3)舌肌: 舌内肌舌外肌: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舌向前下,一侧瘫痪,舌尖偏向患侧。
4)舌下面: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4、口腔腺二、咽(pharynx 1、位置:颅底至第六颈椎体下缘,颈椎椎体的前方2、形态:上宽下窄、漏斗状的肌性管道。
3、分部:以腭帆后缘和会厌上缘平面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1)鼻咽部: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称咽隐窝,是鼻咽癌好发部位。
2)口咽部:腭扁桃体、舌会厌正中襞、会厌谷。
消化系统解剖图
![消化系统解剖图](https://img.taocdn.com/s3/m/0e57cfc8b90d6c85ed3ac645.png)
消化系统图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脏。
消化管,长又长,全长九米不夸张;起始口腔咽食管,胃呈囊状贮食粮;小肠分为三部分,时二指肠空回肠;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降水平与升部;降部后内大乳头,胆汁胰液排此处;消化吸收有帮助,左上空肠右下回;大肠分为五部分,盲阑结直和肛管;二袋一垂盲结肠,三大特点别小肠;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盲肠;麦兰两氏压痛点,诊断疾病参考处;升横降乙直肠肛,肛门工作日夜忙;许多疾病易患处,肛门内外括约肌;手术当中要分清,以免造成肛失禁。
咽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
咽:分鼻咽、口咽、喉咽。
咽鼓管咽口于中耳鼓室相通,感染可引起中耳炎。
咽鼓管圆枕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咽隐窝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咽淋巴环:咽鼓管扁桃体、咽扁桃体(腺样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共同构成。
食管食管:长约25cm,上端起自第6颈椎体下缘,下端平11胸椎高度与贲门相接。
三处生理性狭窄:①起始部第6颈椎下缘水平,距中切牙15cm。
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交叉处约第4、5胸椎水平,距中切牙25cm。
③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
胃胃居剑下左上腹,两口两缘分四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贲门底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治莫延误。
小肠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成人小肠全场5-7米。
空肠约占近侧的2/5,回肠占远侧的3/5。
大肠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消化道解剖
![消化道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44e7c6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8.png)
肿瘤性疾病
如胃癌、肠癌等,涉及消化道肿瘤 的发生和发展。
功能性胃肠病
如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等,涉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和神经调 节异常。
其他疾病
如消化道溃疡、出血等,涉及多种 病因和病理过程。
02
口腔和食管
口腔
口腔的界限
口腔位于上颌骨和下颌骨之间 ,是消化道的起始端,其顶部
03
胃还能分泌多种激素,如胃泌素、胃动素等,参与调节消化和
吸收过程。
胃部疾病
胃炎
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可由感染、化学物质、药物等多种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部疼 痛、胀满、恶心、呕吐等。
消化性溃疡
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保护功能减弱,导致胃壁损伤形成溃疡,严重时可出现出血、 穿孔、幽门梗阻等。
胃癌
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慢性胃炎等有关,早期发现 和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口腔和食管的生理功能与疾病
生理功能
口腔和食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咀嚼食物、将食物传输至胃部以及分泌唾液。
常见疾病
口腔和食管的常见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食管炎、食管癌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进行评估和治疗。
03
胃
胃的形态和结构
胃的形态
胃是消化管的重要部分,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 门。
消化道的生理功能
1 2
机械性消化
通过口腔、咽和食管的肌肉运动,将食物混合 和磨碎,使其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
化学性消化
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 成更小的分子,以便身体吸收和利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9ab981852d380eb62946dc9.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一般结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二、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由大块→小块;由干→湿;通过咬切、磨碎、吞咽、胃肠蠕动运送下行→排出。
化学性消化: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消化)→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三、功能:消化食物、摄取营养、排除残渣及防御、内分泌。
1、舌(tongue)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2、舌的功能:搅拌、吞咽、发音、味觉。
舌尖舌体舌根牙的构造:釉质牙冠牙质牙颈牙根牙腔牙髓、牙根管牙更尖牙的功能:咬切、撕裂、研磨食物和协助发音等。
五、小肠small intestine 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成人的小肠全长约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第二节消化腺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属外分泌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肠腺等。
胃腺和肠腺存在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属管内腺,而唾液腺、肝和胰则位于消化管之外,属管外腺,它们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消化管。
第二部分消化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例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糖类→葡萄糖或果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一、概念及方式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加工、分解的过程。
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
消化的方式:机械消化: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将食物粉碎、搅拌和推进的过程。
(形变)化学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将食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过程。
(质变)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系统除了消化和吸收两大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生理特性: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2、自律性3、紧张性4、富有伸展性5、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三.消化腺及其分泌功能:1、改变pH 2、分解作用3、稀释食物4、分泌黏液、抗体和液体,保护作用分泌为耗能过程四、胃肠激素消化管也是身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胃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它们的化学结构属于肽类。
消化系统解剖学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消化过程
![消化系统解剖学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消化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a8d5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d.png)
消化系统解剖学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消化过程消化系统解剖学:消化器官的结构和消化过程消化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将所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养分,并排出废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化系统的结构和消化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消化功能和过程。
一、消化器官的结构消化系统由一系列器官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 口腔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第一个场所,包括牙齿、舌头和唾液腺等。
牙齿通过咀嚼和切割食物,使其变得容易咀嚼和吞咽。
舌头则协助咀嚼和推动食物向下咽喉。
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消化酶,可以开始分解食物中的淀粉。
2. 食管食管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
食管壁具有平滑肌和黏膜,这有助于食物的顺利通过。
3. 胃胃是一个位于腹腔中的袋状器官,其内壁具有许多褶皱和腺体。
胃腺分泌胃液,其中包括消化酶和胃酸。
胃酸能够将食物变为半流体状态,以便后续消化和吸收。
此外,胃蠕动还起到混合和搅拌食物的作用。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主要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其内壁有大量绒毛和肠壁腺体,用于吸收食物中的养分。
在小肠中,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的作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分解和吸收。
5. 大肠和肛门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被吸收的废物转化为固态粪便,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二、消化过程消化过程分为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阶段,同时也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控制。
1. 机械消化机械消化主要发生在口腔和胃中。
在口腔中,牙齿的咀嚼作用和舌头的推动使得食物变得容易吞咽和通过食管。
在胃中,胃蠕动和胃液的混合作用帮助将食物变为半流体状态,以便后续消化。
2. 化学消化化学消化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中。
在胃中,胃酸和胃液中的消化酶开始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而在小肠中,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的作用下,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被进一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以方便吸收。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38c9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d.png)
3、动作电位(AP):在慢波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引起平滑肌收缩。 ⑴AP上升慢,持续时间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锋电位。 ⑵AP的产生:去极化由Ca2+内流引起;复极化由K+外流。 ⑶AP幅度低,大小不等,慢波上的AP数量决定收缩力的大小。慢波是动作电位的基础,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方向和速度。
6、大肠
全长1.5m。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回肠以回盲口开口于回肠。回盲口表面覆以回盲瓣。结肠呈方框状包围于空、回肠周围,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的下段管径明显扩张,粘膜形成图像官腔的3条半月形横皱襞,称直肠横壁。环形肌增厚,有承托粪便的作用。肛管上接直肠,下止于肛门,长3-4cm。周围有肛门括约肌包绕,控制粪便排泄。
1. 调节消化腺分泌和胃肠运动
3. 营养作用:促消化道组织代谢及生长的作用,促胃液素。
2.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如:例如抑胃肽促进胰岛素分泌。
胃肠激素功能
胃肠
食物
抑胃肽
B细胞
胰岛素
促胃液素胆囊收缩素
壁细胞增生
胰腺外外分泌组织生长
DNA RNAProtein
脑-肠肽:在脑和消化道双重分布的肽类。
兴奋性低:收缩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占时间较长,收缩缓慢,变异性较大。兴奋性叫骨骼肌低。自动节律性: 频率缓慢,节律性远不及心肌规则。持续的紧张性:持续而微弱的收缩,肌源性。 维持中腔器官形态、位置及基础压力,富有伸展性: 容纳性舒张,无明显压力变化和运动障碍。 无肌小节和Z线,粗细肌丝均较长。对理化刺激的敏感性: 对电和锐性刺激不敏感,对化学 (ACh、酸碱)、物理(牵拉)刺激较敏感。
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的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被膜,并富有弹性纤维,被膜表面大部有浆膜覆盖。肝门处结缔组织特别发达,并随肝门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伸入肝实质内构成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并将肝实质分为几十万个小叶,称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脉。肝板: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成板状。肝板呈索状,又称肝细胞索。肝板间是肝血窦。肝板内,相邻干细胞的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微细管道,称胆小管。相邻肝小叶之间有3种伴行管道,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门管区。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消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c153e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8.png)
•消化系统概述•口腔与食管目录•胃与小肠•大肠与肛门•肝脏与胆囊•胰腺与脾脏01消化系统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分,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等,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消化管壁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各层结构和功能不同。
消化腺结构不同类型的消化腺结构各异,但均包括分泌部和导管部,分泌部负责产生和分泌消化液,导管部则将消化液输送到消化管腔内。
消化系统通过摄取食物,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身体吸收利用。
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泄废物经过消化的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
消化系统将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030201消化系统的生理意义02口腔与食管牙嵌于牙槽骨内,具有咀嚼食物的作用。
位于口腔底,具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腭构成口腔的顶壁,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具有分隔鼻腔和口腔的作用。
唇构成口腔的前壁,分为上唇和下唇,具有保护口腔和辅助发音的功能。
颊构成口腔的两侧壁,具有运动和感觉功能,可辅助咀嚼和吞咽。
口腔的解剖结构牙齿的形态与功能牙齿显露于口腔的部分,覆盖着牙釉质,主要起咀嚼作用。
牙齿埋于牙槽骨内的部分,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紧密相连,起固定作用。
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呈一弧形曲线,称为牙颈,又称颈缘或颈线。
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同时也有辅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形态的作用。
牙冠牙根牙颈牙齿的功能食管的解剖结构与功能食管的起始与走行食管起始于咽的下端,沿脊柱前方下行,穿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连接于胃的贲门。
食管的狭窄部食管有三处狭窄部,分别是食管起始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和食管穿膈肌食管裂孔处,这些狭窄部是异物容易滞留的地方。
食管的功能食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食物从咽到胃,同时也有防止空气进入胃内的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消化道的解剖位置和特点
![医学基础知识:消化道的解剖位置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fd99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c.png)
医学基础知识: 消化道的解剖位置和特点消化道起自口腔终止于肛门, 全长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从十二指肠分为上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
主要带大家来看一下消化道的解剖位置和特点, 希望各位考生能够仔细阅读, 从而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去做题。
一、口腔由口唇、颊、腭、牙、舌和口腔腺组成。
口腔受到食物的刺激后, 口腔内有三大对唾液腺分泌唾液, 参与消化。
二、食管食管(道)是一长条形的肌性管道, 全长约25~30厘米。
食管(道)有三个狭窄部, 这三个狭窄部易滞留异物,也是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第一个狭窄是食管的起始部, 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是跨过左主支气管处, 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是穿过膈肌的食管裂空处, 距中切牙40cm。
三、胃胃的入口是贲门, 出口是幽门, 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胃窦四部分。
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和消化食物。
由食管进入胃内的食团,经胃内的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后形成食糜, 食糜借助胃的运动逐次被排入十二指肠。
四、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
长度相当于本人十二个手指的指幅(约25~30厘米), 因此而得名。
十二指肠呈C型弯曲, 包绕胰头, 可分为上部、降部、下部和升部四部分。
五、空肠和回肠空肠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 下连回肠, 回肠连接盲肠。
空肠、回肠无明显界限,空肠的长度占全长的2/5, 回肠占3/5, 两者均属小肠。
空肠、回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
六、大肠大肠为消化道的下段, 包括盲肠、阑尾、结肠和直肠四部分。
成人大肠全长1.5米, 起自回肠, 全程形似方框, 围绕在空肠、回肠的周围。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别
空肠
回肠
位置
左腰区,脐区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空肠
长度
近侧 2/5
远侧 3/5
外观
粗,粉红,血管多 细,粉灰,血管少
淋巴滤泡 孤立
集合
回肠
Meckel 憩室
肠系膜
孤立淋巴滤泡 集合淋巴滤泡
空肠(内面观)
环状襞a
回肠(内面观) 7
大肠:全长1.5m,主要 升结肠
是吸收水份,维生素和
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 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分为5部分
盲肠盲肠 阑尾Fra bibliotek回肠阑尾
结肠
直肠
肛管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a
8
一、盲肠
结肠袋
回盲瓣
回盲口 回盲瓣 :阻止小肠内容物
过快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 小肠充分消化吸收,并防止
反流。
二、阑尾
回盲口
McBurney点右髂前上棘与脐
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盲肠
Lanz点左、右髂前上棘连 线的右、中1/3交点处
第二狭窄:食管在左主支气管的后方与
其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 距中切牙约25cm;
第三狭窄: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约40cm。
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
管癌的好发部位。
膈
a
第一狭窄
第二狭窄
第三狭窄 贲门 胃
3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小弯 角切迹 胃大弯 贲门切迹 幽门
a
肝左叶 脾 胰
结肠左曲 小肠系膜根 降结肠
乙状结肠 膀胱
10
第七节 肝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
胆汁、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参与激素、
药物等物质的转化与解毒,具有造血、吞噬、防御等功
能。
下腔静脉 肝右叶
裸区 肝左叶
胆囊
a
镰状韧带 肝圆韧带
11
人体第二大的消化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组成。
(三)水平部 L3 (四)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
(Treitz韧带 )
十二指肠上曲 上部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空肠曲 胰管
(二)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降部
胰腺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
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a 头
十二指肠下曲
空肠 升部
下部(水平部6)
二、空肠 与回肠
阑尾系膜: 呈三角形或扇形,内含血管、
神经、淋巴管及淋巴结
阑尾口 阑尾
a
回肠
阑尾系膜
9
三、结肠
(一)升结肠
结肠右曲 (或称肝曲) (二)横结肠
结肠左曲 (或称脾曲) (三)降结肠
(四)乙状结肠
膈
肝右叶 胆囊
十二脂肠 结肠右曲
横结肠
升结肠 回肠
盲肠
乙状结肠也是憩室和 阑尾 肿瘤等疾病的多发部 直肠 位
(医学类)消化道解 剖教学文档
a
1
消化系统
口腔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腮腺
舌下腺
•消化管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阑 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 下颌下腺
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肝
•消化腺
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 小消化腺:消化管粘膜内的小腺体
为4部 贲门部 胃底 胃体 幽门部 中间沟 幽门管 幽门窦
贲门
幽门部 幽门
幽门管 中间沟
胃底 胃体
幽门窦
a
4
二 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 成人全长约5~7米。是主要的 吸收场所,上端从胃幽门起始, 下端与大肠相接,可分为十二 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a
5
一、十二指肠 (25cm) C形
(一)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
•功能:
摄食,消化 吸收,排泄 内分泌
十二指肠 升结肠
盲肠 阑尾
a
回肠
咽
食管
胃
胰
横结肠 空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2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气管
在第6颈椎高度起于咽,穿
过膈后续于胃贲门。
全长25cm
可分三段:
左主支气管
颈段、胸段和腹段。
二、食管的狭窄部
第一狭窄:食管的起始处,相当于第6颈
椎体下缘水平,距中切牙约15cm;
一、胰的位置与毗邻
腹上区 左季肋区 L1,2 前:胃、横结肠和大网膜 后:下腔静脉 胆总管 肝门静脉 腹主动脉 右:十二指肠 左:脾门
二、胰的分部
胰头 钩突
副胰管
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管 胰体
胰尾
胰体
胰尾
胰管
末端与胆总管汇合成肝
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
大乳头
钩突
副胰管
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头
a
12
谢谢聆听!
a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