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岗位合理设计探讨
简述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简述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b69a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a.png)
简述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组织机构设置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正确合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可以保证企业有序地进行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那么,组织机构设置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下面简单介绍几点。
一、目标原则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应基于企业的目标进行,根据不同的经营规模、经营性质、经营领域等,制定相应的目标。
组织机构的设计和调整需要和企业目标相结合,保障企业实现长久盈利,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组织机构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对策略实施的支持作用,使企业的战略和目标得以落实。
二、权责一致原则企业组织体系需要遵循权责一致原则,也就是说每个职位都需要对应一个明确的职责范围以及相应的权责关系。
这样才能使得职位之间的关系更加澄清明确,避免出现职能交叉或者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此外,权责一致的原则也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层级,加快管理决策过程,提高效率。
三、集权原则企业的组织机构应该遵循集权原则,即将实际控制权和决策权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非让所有人参与决策。
这一原则旨在保持企业行动的敏捷性,避免因意见不统一而耽误事情。
当然,在权力集中后,则需要配备相应的决策管控与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真确性和合理性。
这也是保证组织机构流程線的关键方式之一。
四、专业原则离开专业就没有现代企业的发展,因此专业原则也是企业组织机构设计的基本准则之一。
该原则指的是需要针对企业的经营特点,为每个职能设计专门的人员和职责范围,以最大化发挥员工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五、灵活性原则现代企业快速变革,对组织机构设计要求愈发高,其要求组织机构需要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使得公司在任何时候都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组织机构。
这样,组织机构的灵活性可以支持企业面对所遇到的挑战,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一个高效的企业组织机构需要根据企业各个层面的特点确定目标,体现权责一致,遵循集权、专业和灵活性原则。
某公司组织结构与岗位描述
![某公司组织结构与岗位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04cb0f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e.png)
某公司组织结构与岗位描述某公司组织结构与岗位描述在现代企业中,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岗位描述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公司的生产力、效率和效益。
同时,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岗位描述也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体验和工作满意度。
下面将对某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岗位描述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公司组织结构某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以函数和地域为基础的矩阵式结构。
公司分为总部和分部两个层次,总部设在北京市,在全国范围内对分支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
公司在全国各省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别负责本地市场的销售、运作和服务。
总部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管理团队、部门和职能部门组成。
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层次,由若干名董事组成,任期四年,其中一名董事会主席负责监督执行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和决策,由五名高级经理组成。
管理团队负责各自领域的经营和管理,由十个部门经理组成。
职能部门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营销、研发和供应链管理五大部门。
分支机构设立在各地,下设办事处和销售团队,根据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分别负责本地区的销售和服务。
各分支机构之间互相协作、互相补充。
总部为分支机构提供全面的团队管理、技术支持和流程规划等服务,使得分支机构能够稳定发展。
该公司的矩阵式结构,将职能部门与分支机构贯通,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之间的协作和联动优势,发挥公司的整体效应。
二、岗位描述某公司的岗位描述衔接公司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涵盖了各种职位。
岗位描述是公司员工和应聘者的一个重要参考,让他们了解每个职位的职责、目标、工作流程、工作条件。
下面以人力资源招聘经理、市场营销经理、研发工程师、财务经理为例,具体介绍了岗位描述。
1. 人力资源招聘经理职责:招聘、筛选、面试和招聘人才。
管理和维护公司的人事数据库。
与其他部门合作,以满足公司的招聘需求。
制定员工奖励计划。
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相关专业。
5年以上的人力资源招聘经验。
熟练使用招聘管理软件和人事管理系统。
组织结构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组织结构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f5a41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5.png)
组织结构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现代企业管理中,组织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有效的组织结构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组织结构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探讨组织结构理论的启示。
一、了解组织结构的意义组织结构是一种有序的规划和设计,用于实现企业目标和使员工合作。
组织结构的目的是划分工作、协调职能、控制人员,并确立各级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渠道。
组织结构是管理者对企业的贡献,因为他必须根据公司的战略和目标来设计一种结构可以最好地支持。
二、团队管理的重要性组织结构理论提醒我们一个现代企业的无论大小,都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率、缩短项目时间跨度和减少误解。
绩效评估、培训和开发,聘请好人才以及利用有效的沟通等方面将是成功的团队性的关键。
在管理团队时,要以平等和协作的态度对待每个成员,而不是把角色划分得太尖锐。
开放性沟通、明确的要求和期望以及组织文化的重视,将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环境。
三、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理论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因此,管理者必须明智地制定激励计划来保持员工满意和向心力。
激励机制可能包括多元化的奖励和福利计划,邀请员工参与决策,创建激励计划,并通过珍惜人员保存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完善计划来引导员工留在岗位上并有所发展。
四、适宜的沟通流程良好的沟通是组织结构设计的一个关键要素。
组织越大越复杂,自然就有更多的人与行之有效的沟通变得困难。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适合自身的沟通流程。
由于按部门和职位划分的组织结构,自然会在许多方面影响到沟通的方式。
沟通流程的建立需要通过梳理组织的层次、目标和沟通点三个方面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在沟通时,不能忽略组织内部各种群体的不同特点,特别是新兴数字时代的组织创新和传统组织间的交流方面上,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关注。
五、调整机构对于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虽然初始组织结构可能是合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组织扩大,就有可能出现与组织结构不协调的部门或任务冲突的情况。
企业常见定编方法介绍
![企业常见定编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d10a73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a.png)
企业常见定编方法介绍在现代企业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中人员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繁杂,此时科学合理的定岗定编能有效地提升现代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该如何设计符合企业自身的定岗定编方法,是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人员感到头疼的问题。
定岗定编是确定岗位和确定岗位编制的合称,前者是设计组织中的承担具体工作的岗位,而后者是设计从事某个岗位的人数。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岗位被确定之后,就会自动有人的数量和质量的概念产生。
有的企业还把与定岗有关的人员素质的问题单独提出来,称之为“定员”,“定员”与“定岗定编”一起被称之为“三定”。
定岗定编是世界各地各种组织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但也是处在不断探讨之中的一个问题。
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只是各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不同的时期运用不同的方法。
一、什么是定编定编在这里包括定员。
所谓定编定员,就是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对确定的岗位进行各类人员的数量及素质配备。
定编定员是一种科学的用人标准。
它根据公司的业务方向和规模,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本着精简机构,节约用人,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规定各类人员必须配备的数量。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各工作岗位配备什么素质的人员,以及配备多少人员。
二、定编的内容宏观定编宏观定编应用于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工成本分析等宏观层面,采用的是通过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的数据,通过数据回归等方式确定整体编制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比较适合于上级主管部门确定下级单位的整体编制。
微观定编微观定编通常用于部门定编和岗位定编,即确定每个岗位的编制和每个部门的总人数与分配比例。
三、定编的方法宏观定编方法1.经验预测法经验预测法是人力资源预测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用以往的经验(考虑现有的人员数量、业务规模、市场/产品/服务等变化因素)推测未来的人员数量需求。
2.预算控制法预算控制法:这种方式下,集团对下属各经营机构的某些财务指标作出预算,如经营利润和所需费用,经营机构在费用预算内可以自己决定所需要的员工人数。
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
![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85adba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d.png)
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组织中,每个员工都担负着特定的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是组织机构顺利运转的基础,也是员工个人成就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探讨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组织运作。
二、明确职责范围每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范围,员工需要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边界。
例如,销售人员需要负责客户拜访、销售跟进等任务,而后勤部门负责物料采购和办公设备维护。
清晰的职责范围可以避免岗位职责重叠和责任模糊。
三、制定工作流程工作流程是岗位职责顺利执行的基础。
各个岗位应该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并不断优化。
例如,生产线上的员工应根据工艺流程操作,确保生产线的高效运转。
制定工作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帮助员工理清工作思路。
四、严格时间管理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中,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员工要遵守工作时间,按时完成任务。
同时,合理分配任务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任务交叉和时间冲突。
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
五、注重沟通协作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中,沟通协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员工需要与同事、领导和其他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
只有通过沟通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提升团队整体绩效。
六、保持职业道德工作规范还包括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员工应该遵守企业的道德准则,恪守职业操守。
不能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给企业带来伤害。
保持职业道德可以维护企业形象,同时也是员工个人信用的体现。
七、持续学习与提升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还要求员工持续学习与提升自己的能力。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变化,员工需要始终保持对行业和职位的敏感度,并主动学习和适应新知识。
持续学习与提升可以使员工在职业生涯中保持竞争力。
八、确保工作安全在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中,工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员工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并对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报告。
确保工作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责任。
九、主动反馈与改进岗位职责的工作规范中,员工应主动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b713afa1c7aa00b42acb2c.png)
组织机构设置
(草案)
关于公布《组织机构设置(草案)》
征求意见的通知
《组织机构设置(草案)》是为规公司管理,明确职权责任围,促进各部门之间合作关系,关系到公司及每一位长远利益的重要草案。
经公司人事行政部草拟,总经理审批后,对公司全体员工公布《组织机构设置(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后,做进一步改善。
这充分表达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完善与变革,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意愿。
公司人事行政部将逐步公布各方面的意见,供大家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和意见公开。
计划在9月1日拟出组织机构设置最终版本,请各位同事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本次活动。
人事行政部
2006年8月14日
·组织机构图本
·总经理办公室职权本
·物控部职权本
(续)
·人力资源部职权本
·行政部职权本
(续)
word资料。
建立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建立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434b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png)
建立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都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建立。
无论是一个企业、一个机构,还是一个社团,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才能有效地运转和发展。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建立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一、明确组织目标和职责首先,建立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必须要明确组织的目标和职责。
这是组织运作的基础,也是制度建立的出发点。
通过明确组织的目标和职责,可以确定不同部门的职能和任务,为后续的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二、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职责以后,接下来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层级关系以及权责清晰等方面。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工作效果。
三、建立合理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在组织结构确定之后,就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
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应该明确,而且要与组织的目标和职责相匹配。
并且,要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性质合理安排人员,确保每个岗位都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提高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
四、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一项工作的流程和规范直接影响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质量。
因此,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是建立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
工作流程应该包括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步骤,每个人都应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
而工作规范则是制度实施的具体指导,涉及到各种工作纪律和要求。
五、健全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在建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信息沟通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各个部门之间、各级管理者之间以及下级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要畅通无阻。
可以通过定期会议、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等手段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调工作的一致性。
六、完善监督和评估机制一个组织的管理制度建立好了,还需要完善监督和评估机制,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监督机制可以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审计、考核和评价等手段实施,外部监督可以由相关行业组织或政府监管机构进行。
企业组织架构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企业组织架构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1b311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3.png)
企业组织架构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现代治理结构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战略规划是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方向指引,而组织架构是战略规划高效落地的基础保障,是企业对工作任务进行统筹,对分工协作进行安排的综合管理模式。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多数企业都开始积极进行组织架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基于此,针对企业组织架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组织架构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一)明确经济管理体制,引导企业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对内部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强化企业战略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构建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为企业发展提供方向,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
通过组织架构改革,企业可以将自身发展与市场经济相统一,持续对内部组织结构和统筹规划进行完善,为企业管理层级改革提供助力,为内部经济控制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1]。
(二)利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释放企业组织引导能力企业要以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基础积极完善管理运行机制,激发企业组织引导潜能,提高企业组织活力,建立与市场优胜劣汰模式相匹配的组织架构,使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助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企业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构建现代管理模式,对传统经营管理机制进行全面优化,建立更加规范、长效的企业组织架构体系和完善、规范的现代法人制度,为企业市场竞争模式的及时转换提供助力,帮助企业对内部资产结构进行持续优化,及时防范和处理潜在风险问题,从而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健全企业人事管理体系企业在进行组织架构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对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结合员工实际能力进行岗位的合理分配,对人事部门管理职能进行优化,发挥人力资源的持续推动作用,有效对内部培训制度进行完善,保证岗位要求和员工胜任能力之间的匹配性,为企业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助力。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3篇)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90726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科学的组织制度一、科学的组织制度对于现代企业的意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提高企业效益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组织制度来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科学的组织制度在现代企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明确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合理分工和协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促进创新和发展。
科学的组织制度能够促进员工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3. 优化资源配置。
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配置,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 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5. 保障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规范,减少内部和外部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的组织制度的要素科学的组织制度包括:组织结构、岗位设计、职权与职责划分、激励机制、沟通与协作机制等。
1.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企业各部门、岗位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
科学的组织结构需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需求,合理划分职能和权限,确保信息和决策的流畅。
2. 岗位设计。
岗位设计是指对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义务和要求进行合理分配和规定。
科学的岗位设计需要根据工作内容和任务特点,合理安排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岗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3. 职权与职责划分。
科学的组织制度需要明确各个职位的权限和职责,确保权责对应,避免混乱和冲突。
职权与职责的明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和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浅谈企业内设机构及岗位编制管理
![浅谈企业内设机构及岗位编制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4cd363af1ffc4ffe47ac78.png)
浅谈企业内设机构及岗位编制管理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便随之出现管理瓶颈。
表象上看部室的增多,适应了分工和责任精细化的要求,但实际上随意增设的部室导致机构膨胀、人力成本不断加大,企业效率也不一定提高。
科学合理的设置内部机构、核定岗位及编制,是一个企业实现在有限的资本投入下,获得目标任务、工作岗位及员工数量之间的最佳结合的方式。
内设机构及岗位设置是人力资源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设机构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内部机构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畅性。
以集团为例:集团现在辖属企业增多,对辖属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立企业管理部是适应集团发展的需要;有些部室在企业发展中可能只是发挥任务导向性作用,当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后可能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星垒营销的售楼部、志翔建设的项目部,当一个项目竣工验收后,这个项目就可以撤项;有些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性,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比如说环保能源的设备部和工程部,前期筹建时可能很重要,但是当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时,工程、设备就被淡化,污水处理的技术及工艺可能就会提上日程,部门调整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生产技术部也就应运而生。
有些只能工作前期不能显现其重要性,后期由于规模发展壮大,专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物业公司的消防工作,前期和秩序维护队合署办公,现在由于园区规模扩大,服装制造企业大幅度增加,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消防部作为单独部室成立也是适应公司发展需要。
基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合理的设置或者调整内部机构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设置内部机构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重点考虑内部机构的设置是否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根据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公司内设机构,做到既考虑内设机构的现状,又不拘泥于现状,兼顾公司发展需要所衍生的业务和承接这些业务部室,及阶段性工作完成后所要撤销部室等,做到内设机构务实、高效。
二是调查企业生产运营的实际问题,组织对部门工作范围、职责分析,对实际工作量分析,明确部门职责,做到科学分工、职责明晰。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ed5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a.png)
负责企业税务申报、缴纳和筹划等工作, 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03
CATALOGUE
关键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
高层管理岗位
首席执行官(CEO)
负责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领导企业运营,确保企业长期发展。
首席运营官(COO)
负责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协调各部门工作,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首席财务官(CFO)
负责企业财务规划、管理、监督及风险防控,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中层管理岗位
部门经理
负责各自部门业务规划、人员管 理、项目执行等,确保部门工作
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
负责企业各类项目的策划、组织 、实施和监控,确保项目按时按
质完成。
人力资源经理
负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 培训、绩效管理等,提高企业人
才竞争力。
基层员工岗位
专业技术岗位
包括研发工程师、设计师、市场专员等,负责各 自专业领域内的工作执行。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 设置方案
目 录
•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与目的 • 部门职责与权限划分 • 关键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 • 流程优化与协同机制建立 • 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设计 • 风险防控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 方案实施计划及预期效果评估 Nhomakorabea01
CATALOGUE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与目的
高效性
01
02
03
简化管理层级
04
持续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持续改进,以确保组织机构的
优化效果。
资源投入预算制定
人力资源投入
评估组织机构调整所需的人力资源投入,包 括招聘、培训、薪酬等方面的费用。
物资与设备投入
计算组织机构调整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投入, 如办公家具、电脑、软件等费用。
组织结构与职位设置
![组织结构与职位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7d81b2d483c4bb4cf6ecd112.png)
1.3.7 以操作的顺畅性和客户满意度 来验证组织结构设计的正确性
如果内、外部的满意度在70%以上,就 可以不做大的调整,只对内、外部反映较 大的问题做适当的调整。如果内、外部的 满意度在70%以下,则企业的领导就应根 据内、外部的反映,重新考虑企业的主导 业务流程是否有问题、组织结构是否要做 大的调整。
4
1.1 关于组织管理的概念
1.1.1 企业组织与组织结构设计的定义 1.1.2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1.3 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主要职能部门和 辅助职能部门
5
1.1.1企业组织与组织结构设计的定义
企业的组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 略目标,以企业的价值链和主导业务流 程为基础,通过职能分解,建立各部门 的协调关系,使承担各种责、权角色的 人员有机结合起来的团体。
18
1.3.5 从管理流程上确定各部门之间 的协作关系
在企业的部门设置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 要预先从管理流程上确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 系。在主导业务流程上的部门之间的关系,毫 无疑问要遵照主导业务流程所确定的上、下游 关系。但是主要职能部门和辅助职能部门之间 的协作关系在组织结构设计时,就要事先考虑 周全,避免在企业运营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在处理企业决策、资金使用、固定资产 购置等重大问题时,各部门应该是一种怎样的
26
1.4.2 组织结构设计没有最好,只有 最合适
很多企业在追求最佳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式, 实际上组织结构设计没有现成的“菜单”。 组织结构设计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所谓的最合适是指能够满足下列要求: (1) 最适应市场的需要; (2) 最适应客户的需要; (3) 操作最顺畅; (4) 运行效率产 财务 研发
图2 混合型组织结构图 11
浅谈国有企业劳动组织设计的问题与优化
![浅谈国有企业劳动组织设计的问题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a6c016fcaaedd3383c4d3fd.png)
浅谈国有企业劳动组织设计的问题与优化
胡丽平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吉安供电公司
【 摘 要】日 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对所有企业的发展都造成 了 巨大的 调 , 各 有侧重 , 建 立健 全较为完善配套的人力资源 管理基础标准体 系。
组织机构控制方案
![组织机构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7c9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b.png)
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织机构控制方案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权力和责任,来确保组织内部的有效运作和协调。
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同时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组织机构控制方案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组织机构控制方案的重要性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风险、促进创新、提高员工士气、塑造企业文化等。
通过对组织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和控制,可以使企业更有序地进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力和适应市场环境的能力。
组织机构控制方案能够明确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使各部门间的工作更加井然有序。
通过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和协调安排,可以有效避免工作重复,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组织机构控制方案还可以帮助企业对内部管理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防范风险,保障企业财务安全,确保业务运作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至关重要,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绩效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针对不同的组织类型和业务特点,组织机构控制方案的设计原则也会有所不同。
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透明性原则:即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和权责,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通过透明的组织机构控制方案,可以使员工更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2. 灵活性原则:即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组织机构控制方案。
企业在制订组织机构控制方案时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以便及时调整组织结构,确保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组织机构设计
![组织机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03cf1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e.png)
组织机构设计一、背景介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组织机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划分和协调,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组织机构设计展开讨论,包括组织结构的类型、设计原则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二、组织结构类型1. 功能型组织结构功能型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例如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各个部门之间职责明确,协作高效。
然而,缺点是各个部门之间可能存在信息壁垒,沟通不畅。
2.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是按照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领域来划分的,每个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小企业,拥有自己的市场、销售、生产等职能。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决策。
然而,缺点是各个事业部之间可能存在资源浪费和协调困难的问题。
3. 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是将功能型组织结构和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相结合的一种形式。
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员工同时隶属于功能部门和事业部门,形成了一个交叉的管理网络。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专业能力,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然而,缺点是决策可能变得复杂,管理层面较高。
三、组织机构设计的原则1. 协调性原则组织机构设计应该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避免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通过明确职责和流程,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高协同效率。
2. 简洁性原则组织机构设计应该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层级和冗余的职能部门。
简洁的结构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降低管理成本。
3. 弹性性原则组织机构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发展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未来的扩张和调整,避免频繁的重组和调整。
四、组织机构设计的步骤1. 分析当前情况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业务范围、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等方面。
通过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岗位职责的角色与职能划分
![岗位职责的角色与职能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a8d1b8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b.png)
岗位职责的角色与职能划分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组织机构中的各个职位都有其独特的岗位职责和角色定位。
岗位职责的合理划分是组织高效运转的基础,它不仅能够明确员工的工作任务,还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文将就岗位职责的角色与职能划分进行一些探讨。
二、岗位职责的概念与意义岗位职责是指员工在一个组织或企业中所承担的特定职能和工作任务。
它通过明确员工应完成的工作内容、责任和权限,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范围。
岗位职责的合理划分对于保持组织的正常运营和实现组织目标至关重要。
三、角色的划分角色是指员工在组织中扮演的特定身份和地位。
同一个岗位可能涉及到不同的角色,比如领导者、执行者、协调者等。
角色的不同划分决定了员工在组织中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重点,使得各个岗位能够协调合作,共同推动组织的发展。
四、岗位职责划分的原则岗位职责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明确性原则、分工合作原则、权责统一原则、透明度原则。
明确性原则要求岗位职责的任务明确、要求明确;分工合作原则要求各个岗位之间有明确的职责重叠和协作关系;权责统一原则要求岗位职责与员工的权力和责任相一致;透明度原则要求岗位职责应该对组织成员公开透明,避免歧义和纠纷。
五、岗位职责与职能的关系岗位职责和职能是密切相关的概念。
岗位职责主要关注员工具体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而职能则强调员工在工作中所展现的能力和技能。
岗位职责和职能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
合理划分的岗位职责可以帮助员工发挥其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六、岗位职责的划分方法岗位职责的划分应该根据组织的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主要的划分方法有任务划分法、过程划分法、功能划分法和岗位特征划分法。
不同的划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组织和岗位类型,可以提高工作的专业性和协作效率。
七、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岗位职责的合理划分对于组织的高效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岗位职责能够明确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提高工作的方向性和执行力。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策划方案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4ca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d.png)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策划方案
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策略
1.定位策略:定位策略是确定企业组织结构的一种技术,它不仅涉及
企业组织的规模大小,而且涉及其结构类型、结构模式、分工分配等实质
内容的选择。
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理念及其组织现状来分析建立其组织架构,使其组织架构与企业的战略方向、宏观环境及企业的实际状况相匹配,综合考虑企业现有资源,实现其战略目标。
2.组织原则策略:组织原则策略是指企业在选择企业组织结构时,综
合考虑企业的实际状况及需求,制定组织原则等技术,以保证企业的组织
架构的功能、效率、质量、可操作性等。
企业的组织原则必须体现企业制
度化、法制化、科学有效的企业治理模式,规范企业的权责恰当分配、参
与决策、绩效评价等内容,形成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并使之成为企业管
理的根本。
企业组织间职责不清晰的问题探究与对策
![企业组织间职责不清晰的问题探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66a8e8e312b3169a551a48b.png)
企业组织间职责不清晰的问题探究与对策沈瑞环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西华大学校本部邮编:610039摘要:现代企业中经常发生组织间的职责权限混淆的问题,部门、岗位的人员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有些工作找不到人来做;有些工作内容出现交叉现象;一些环节出了问题,却找不到确切的负责人或则部门。
人们把这种推诿扯皮现象称为企业的“肠梗阻”。
这种现象不但容易引起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混乱,还使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得不到有力保证,严重的还会导致系列组织纷争,上演人事上的分崩离析。
所以本文根据对若干行业的调查研究,找出组织间职责不清的原因,进而提出改进组织间职责关系的相关意见和方法。
关键词:组织职责不清人力资源管理一、组织间职责不清晰的现象调查企业组织间的职责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组织应该完成的工作以及承担的责任。
这是为了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组织或部门来负责,能够准确的找到其责任的承担者,让各个组织明确自己的定位、在企业中承担的责任、应该完成的工作和实现的工作目标。
只有保证组织间职责的清晰界限,才可以使各部门各司其责,不会形成工作的相互推诿、棘手问题无人负责的现象。
但是在当今社会组织间职责不清的现象随处可见,出了问题,他们互相推卸,有了好事,却争相邀功,因此公司的士气低落,效率低下,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执行力低下,甚至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调查,了解到职责不清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食品安全行业食品安全问题现在收到广泛重视,主要是因为我国近些年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累计放生了“毒胶囊”事件、“健康元地沟油”事件、“双汇瘦肉精”、肯德基45天“速成鸡”事件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由卫生、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 各自都有不同的职责。
但由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数量较多,所以部门职责界限不清晰, 因此, 监管中的部门间关系存在各种问题, 监管部门不能保证以合作的关系共同致力于食品安全的监管, 导致监管质量下降。
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管理组织机构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cc5eb0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d9.png)
管理组织机构职责管理组织机构职责管理组织机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与使命,确保组织各部门之间的顺利合作与协调,提高组织的效能与竞争力。
在现代企业和组织管理中,组织机构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础,它通过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与流程,使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有序进行,增强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文将从职权职责与沟通协调方面,讨论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
管理组织机构的职权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理组织机构应明确各岗位的职权与职责。
各个部门的职责应该明确、清晰。
通过科学的组织设计和配置,合理划分和分配工作职责,使得工作内容具有明确性,使得各个岗位的职责明确,有利于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其次,管理组织机构应设立适当的垂直和水平权力机构。
适当分权是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权力机制,实行垂直和水平的权责相分离与相互制约。
通过权力下放,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使其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决策权,增强组织的活力和创新力。
再次,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和沟通体系。
信息与沟通是管理的重要环节,组织内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的有效性对于组织的运行效率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管理组织机构应建立起快速、准确、无阻力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促进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确保组织内部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促进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
另外,管理组织机构还要负责协调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一个组织由多个部门组成,每个部门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管理组织机构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使各部门的工作相互依赖、相互衔接,实现整个组织的协同工作,达到组织目标。
此外,管理组织机构还要负责制定和执行组织的战略与计划。
组织的战略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组织利用自身资源和能力,确定长期的目标和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行动计划,以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
管理组织机构需要负责制定组织的战略和计划,并将其有效地传达给各个部门和员工,确保组织的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并按照计划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企业组织机构的岗位合理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员工个人的成长诉求不断提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模式的建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岗位设计与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就企业组织机构岗位设计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组织机构;岗位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岗位设计,又称工作设计,是指根据组织需要,并兼顾个人的需要,规定每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以及组织中与其它岗位关系的过程。
它是把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资格条件和报酬结合起来,目的是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要。
一般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行政管理费用也随之增加。
这种行政管理费用可以分解为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为提高工作效率而产生的协调费用;另一方面是为控制风险而产生的管理费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改进工作岗位设计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企业社会或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进行岗位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送、反馈到各有关部门,一边制定出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组织发展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改进岗位设计,推进组
织的变革和发展。
现在,很多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岗位设计的方法。
如今许多企业都在推行一种柔性的岗位设计,此种岗位设计模式使岗位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大,有助于员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自我发展方向。
新型的柔性岗位设计呈 x 型,所有岗位由管理岗位和员工岗位组成,管理岗位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部门为对象的管理岗,即行政管理岗;另一部分是以项目、技术为管理对象的项目、技术管理岗。
在遵循一定的规则下,各岗位能纵横有序的快捷流动,行政管理岗可以横向流动到项目、技术管理岗,项目、技术管理岗也可以横向流动到行政管理岗,员工岗的员工可以垂直攀升到行政管理岗,也可以垂直攀升到项目、技术管理岗,这种“双轨制”晋升,不仅能使整个企业组织充满活力与生机,而且也能增加企业组织对外界的适应力,同时也减少了人才外流。
在进行岗位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充分发挥员工能动性的问题。
岗位设计的好坏需要员工的亲身体验,如何在进行岗位设计时抓住员工的心,提高其工作忠诚性,从而提高其工作绩效,降低企业成本是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的岗位设计方法。
毫无疑问,岗位设计的数量不宜过多,要贯彻数量最少原则。
因为岗位设计的多少就意味着企业花费在上面的成本有多少。
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前提下,要使得岗位数量与工作任务的最优化。
要使得岗位任务数量紧凑化,可以考虑采用已知的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
其中,工作扩大化
可以采用横向扩大化。
比如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操作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在单调的作业中增加一些变动因素或者采用包干负责制,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负责一件完整的工作。
除此,还可以采用纵向扩大化,即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生产者承担,工作范围沿组织形式的方向垂直扩大。
工作丰富化即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增加岗位的技术和技能的含量,使岗位的工作更加多样化、充实化,消除因从事单调乏味的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从心理和生理上满足员工的需求。
“紧凑型”的岗位设计还要求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距离、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距离要适当。
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上级之间的距离要紧凑。
就拿生产部门来说,在保证每一个员工有自己独立的工作空间外,还要求员工与员工之间可以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交流自己的工作心得,使得员工有排解自己心中的疑难。
通过交流和沟通及时化解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彼此工作的了解,取长补短,达到互补增值的人员配置原理。
“紧凑型”的岗位设计充分考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积极性与绩效的关系方面,将绩效与企业成本相挂钩。
将岗位设计与企业成本控制相挂钩,中间桥梁就是绩效与薪酬。
薪酬是企业人力成本的重要组成方面。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其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
岗位设计与员工绩效相挂钩,员工绩效与薪酬相联系,薪酬是
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组成方面,由此,岗位设计就将员工与企业成本联系在了一起。
我认为进行岗位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降低员工离职率,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降低流动率,如此,企业便可以减少重新招聘员工以及进行培训等等的相关费用,人力资本成本便会降低,这是进行企业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进行岗位设计时,要将成本控制的理念灌注于每一个细节。
现阶段,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成本计算方法的规划设计不合理;采购、库存、销售、车间、hr 等关联部门不配合或没有效的配合成本,这是根源;没有对整个成本管理进行规划与设计。
因此,在岗位设计之前要制定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方案。
从企业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工作岗位的设计应当满足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劳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
岗位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岗位设计涉及企业的运营与盈利。
如何做好岗位设计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需要企业工作者和企业员工的不懈努力。
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是员工的热情和忠诚。
通过优化岗位设计方法,让人与工作相匹配,满足员工各自独特的需求、技术、能力与个性要求,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