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题的开发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题的开发研究作者:陆爱清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7期【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169-01一、高中地理校本课题开发研究的意义1.问题校本化,以研促教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向之一,就是日益注重从学校实际出发探索并确定研究课题。
在学校教育科研中,本来所有研究问题都应该是校本的,要落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将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教育计划转化为行动,教育目标转化为学校的具体任务,每一环节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教学层面上,要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理念,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每一步骤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矛盾;从教育层面上,要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体验学生的生存方式,把握学生的文化特征,吸纳学生的生活经验,每一方面都会提出与以往师生交往方式不同的新情况。
校本科研课题来自于身边的问题,与自己切身的体验相关,在研究中,教师多了一份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
2.课程再开发,提升效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选择性。
学校有必要根据本校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环境对国家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把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提出的“理想课程”转化为学生的现实的“经验课程”,实现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创造性地、有效地实施课程。
高中地理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空间和区域概念,联系实际内容较多。
作为高考科目和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传统地位,怎样才能提高课内外的教学效率,更好地实施课程,成为地理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就有必要改变学校和教师只是课程的被动的实施者和执行者的地位,使他们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参与到课程实践中来并能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个体需求,在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对高中地理国家课程进行创造性地实施,实现“再开发”,构建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具体形态。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 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特征、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应用,通过GIS软件分析地理数据,提高地理问题解决能力;3.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现状,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分析工具,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力,提高地理探究和实地考察能力;3.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2.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资源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意识;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地理环境,尊重不同文化,增进国际理解。
本课程旨在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选取典型区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教授GIS的基本功能,如地图浏览、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并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掌握GIS在地理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3. 我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4. 空间思维与地图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教授地图阅读、制作和运用技巧,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十三五”规划期间,我校提出了“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
该课题旨在大力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实现学生所期待的教育。
本文以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为背景,深层次探讨了地理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做法。
标签: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教学实践活动课例设计一、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我校位于千年古镇张渚,这里有“苏南屋脊”“梁祝之乡”“茶洲竹海”等美誉,镇内拥有丘陵山地1万余公顷,林、茶、果等林特产品资源相当丰富。
我校在“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指导下充分考量了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再结合课程资源优势充分认识到我校学生应该深度融入“茶果之乡”的自然氛围之中,认识茶果、了解家乡、学习差异、宣传茶洲果乡。
对此,我校因势利导,将通用技术课程——现代农业技术与校本文化相互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果校本课程体系。
经过深思熟虑,我校选择高中地理学科的人教版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将地方悠久的茶果栽培历史与丰富的人教版地理课程资源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如“茶果园基地建设”“茶果校本课程建设”等课程,并设置“茶的栽培与制作”“果树的栽培与管理”等主题,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单元相关联,共同探讨“家乡的农业园区变化”这一与家乡茶果栽植文化相关联的主题内容,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提高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将茶果园文化与高中地理学科联系起来且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构这一新兴的联合式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校内的茶果园基地与镇内的茶果文化资源进行课程选择优化、生成重组和实施,全方位打造全新的具有互动性内涵的地理校本课程,保证地方茶果文化与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合二为一,互融共生,不断拓展、深化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一、引言校本课程《美食地理》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地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烹饪技巧以及地理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材特点及利用方式;2、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当地的饮食习俗;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地理环境与食材:介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特色食材,如水稻、小麦、玉米等;2、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例如南方嗜米、北方嗜面;3、地理环境与烹饪技巧:讲解不同地理环境中独特的烹饪技巧,如蒸、炒、炖等;4、地方特色菜肴鉴赏:组织学生品尝并鉴赏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特色菜肴,如川菜、鲁菜、粤菜等;5、创造属于自己的地方菜:学生分组创作融合家乡特色的菜肴,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材和饮食习俗;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等内容;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贸市场、餐馆等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当地的食材及饮食习惯;4、厨艺比赛:组织学生厨艺比赛,展示他们对于地方菜的了解和烹饪技巧。
五、总结通过《美食地理》这一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从而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意识和能力。
该课程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开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新余一中高中英语教研组也积极参与其中,试图通过开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个性化的英语学习体验。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以课程《探秘百果园》为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以课程《探秘百果园》为例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单纯的知识讲授削弱了地理实践特性。
校本课程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了培养场地,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评价机制进行综合设计和考量。
本文以校本课程《探秘百果园》为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校本课程培养体验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学生进行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收集、加工处理地理信息、设计和实施活动方案、使用工具等能力,是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兴趣及方法,独立思考和合作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品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显然束敷了实践力培养的空间和方式,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弥补当前的不足。
如何将校本课程开始与地理实践力培养结合起来,成了一线教师研究的方向。
一、精准定位,助力培养2017 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 年版)》,该标准中提到,鼓励地方和学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与地理相关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兴趣和个体发展等需要。
校本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在开发的时候定位要明确,这是国家课程的一个延伸与补充,助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和需要来设计,立足校本,满足本校学生培养的需要。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开发的基本目标,以地理实践力为出发点的兴趣培养成了设计者的突破口。
既要防止与国家课程的内容、形式的冲突或重复,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达到培养地理实践力的目标(图1)。
如校本课程《探秘百果园》主要的目标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引导学生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生活经验来解决理论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图1 《探秘百果园》课程目标二、立足地方,激发兴趣基于地理实践力的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立足本校,对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地理现象原来加以补充描述,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去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 质量。
CHAPTER 02
基础知识讲解
地球基础知识
01
02
03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介绍地球的形状、周长、 表面积等基本参数。
CHAPTER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地理主题进行讨论,如气候 变化、环境保护等。
分享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建 议。
课堂互动游戏环节
地理知识竞赛
设计地理知识问答或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地图拼图游戏
将世界地图或中国地图分割成若干块,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熟悉地理区域和地名 。
教师点评与总结环节
点评总结
教师对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 意见。
知识梳理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 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CHAPTER 06
作业布置与要求说明
作业内容与要求说明
实验分析与报告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提出 改进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4
案例分析与讨论
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总结词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海岸线、 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干旱、洪涝等灾害 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龙源期刊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作者:张丽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09期◆摘; 要: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学校、地理科组、地理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自主开发各种教学材料、工具、场所等地理教学资源,旨在科学高效实现课程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体现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学校的课程特色。
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人力资源、校内各类资源、校外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及人文地理资源、媒体资源库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协调机制,探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关键词: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索,同时也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有利于教学相长,形成学校地理学科的办学特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充分利用人力资源1.使地理教师成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充分调动和鼓励地理教师学习课程理论,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能力,主动开发校本地理课程资源。
加强地理教师的团结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学校地理教师开發与运用校本地理课程资源的总体力量。
地理教师要提高课程理念素养,了解地理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在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地理教师不仅要成为校本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而且也应该是学生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2.发挥学生在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在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角色定位。
学生应是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地理学习的主人;学生应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与探索性活动服务;学生应成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带动家长成为地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
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地理经验,特别是对于移民城市来说,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经历、见闻、生活经验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资源极易开发,但又经常被忽略,应将此类资源加以优化整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初步设想)陕西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开设的选修课程。
一、课程说明1(校本课程由老师自己根据专长确定,老师首先提出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学年级、课时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由教研组上报学校教务处,经学校课程委员会确认后,形成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
校本课程确定后,由学校向学生公布,选报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即可列入课程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也可以在学校的引导下,由教务处在网上发布信息,让学生提出要选修的内容或方向,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出开课规划。
2(课程设置,要充分挖掘校内的潜力,争取每一位老师至少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3(借助社会资源,聘请陕西师大旅环院、陕西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研究生为学生开设选修课或者进行专题讲座。
二、拟开设的校本课程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初步安排课程课程内容简介教学总课开课教学考核任课名称年级时数时段方式方式教师运用PPt课提交探究陕西通过介绍陕西的自然地高一 18 第二屈件及录象~报告或在地理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概学期景给学生创造网页上展环境况~陕北、陕南、关中学1更多机会体示成果三大地区各自的区域优验主动学习势和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的陕西、热爱陕西、为陕“过程”与西的发展作贡献“经历”提交探究陕西陕西自然地理环境特高一 18 第二同上曹报告或小旅游征,陕西特色饮食与地学期秋论文文化理环境的联系,分区介娟绍陕西旅游资源及著名旅游区,明确陕西省内部存在的自然环境及旅游文化差异运用PPt课口头表达风雅越剧的起源与发展~越高二 18 第一曹件及录象~越韵剧主要流派及其创始学期秋——人,欣赏各流派代表作、让学生娟欣越剧经典唱段,越剧表演艺赏、交流、欣赏术,身段、唱腔、咬字学唱等,特点,中、青年越剧表演艺术家继承、创新的剧目欣赏,越剧团体介绍运用PPt课提交探究民俗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高二 18 第一石件及录象~报告或在与地不同民族的一些风俗习学期莉课堂讨论、网页上展理环惯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群探究交流示成果境系~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交探究饮食本课程将从具体操作过高二 18 第二同上程2报告或在文化程开始~通过一些实例~学期禾网页上展的地多角度地讲述中西方文示成果域差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的异不同以及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书面笔试地理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屈专题地理计算的原理与解题文学期选修I 景方法,各种等值线图的学阅读、分析与应用,地理区位问题等书面笔试区域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概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高三地理况,世界地理分区和主文学期选修I 地理要国家,中国各大地理教师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地图的判读技巧三、学分赋值1(地理校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出勤情况(占10%)、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占30%)与模块考试(占60%)累计(祥见《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方案》),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
基于地域研学旅行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探索篇•课题荟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各校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来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融合的一种创新形式,校外教育活动与基于研究的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通过团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来开展,深入落实研学的真正意义。
此时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新形势下地理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有助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个方面。
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桂林的地理资源,并对其形成和发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研学实践,更好地理解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发展,进而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切实提升地理校本课程的影响力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全面发展,创建特色课程以及特色学校是很多学校的重要工作。
校本课程意在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将理论和实践高度统一。
而研学旅行无疑为地理校本课程指明了方向。
有研学活动支持的校本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真正做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桂林具备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博物馆资源和历史文物古迹等研学旅行资源,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极大地提升了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二、基于桂林地区地理研学资源校本课程的建构1.享誉中外的桂林山水自然风光地貌桂林是国际旅游胜地,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区,拥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全市属山地丘陵地形,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014年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千峰环立、洞奇石美的景观。
漓江从丘陵谷地穿越而过,形成了“人在画中游”的意境美,勾画出了一幅唯美的中国山水画卷。
整合桂林山水,可开发的自然地理课程有:(1)亚热带气候特征和植被分布研究(中科院广西植物所);(2)漓江水文水系特征分析与开发;(3)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岩洞探究和石灰岩的形成;(4)南方地区土壤酸碱度的测量、土壤改良等。
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6篇)
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supporting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6篇)时间就像转瞬即逝,结果属于过去,新一轮工作即将到来,不妨坐下来写一个好的计划。
地理校本教材开发实践
+
-+ 一+ ”+ -+ -+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
一+ 一+ -+ 一+
- +
* - -+ - — +
一— 一— 一。 意识 。 无锡 市环境教 育科普 基地 主要配 有 C 体测 定 O气 仪 、 0 测定仪 、 悬浮颗粒物测量仪等 , 通过综合实践 活动 使学生 了解该市 主要 污染源的分布 、危害及应对措 施 , 可锻 炼观察 、 动手及 收集和分 析信息 的能力 , 深化环 境
的重要 前提 。
值 。在 这样 的大前 提 下 , 开发 和 编写 出适 应学 校实 际
和学生 需要 的校 本教 材显得 日益迫切 和必 要 。 为落 实 素质 教育 精 神 , 应 课 程教 材 改 革 的发 展 趋 势 , 校 顺 我
沙 田红树 林 于 2 0世 纪 6 0年 代从 外地 引 进 , 曾经
保护意识 。
江苏省抗 震减灾科 普基 地 由地震科普 馆 和地理 园
组成 。 地震科 普馆 主要 配有地 震前兆 监测仪 、 地壳一 定
深度 岩性 的变 化剖面及 各种地震 科普展 版等 。科普 馆 综 合运用 现代 声 、 、 光 电技术 和 实物模 型 等 , 形象 地 展 示地 震的产生 过程 , 通俗 易懂 、 直观生 动地宣传 地震科
办学 特 色 ,向学 生提 供 最 迫切 的教 育 有 着重 要 的价
施 的建 设 将会 使 沙 田的面 貌 发生 巨大 的 变化 。经 济
高速 发 展 的背 后 , 环境 问题 不 能不 引发 人 们 的思 考 。
保 持 经济 的高速 发展 与环 境 的协 调 , 然 不能仅 仅依 显 赖 于 经济 和法律 手段 , 重要 的是 树立 正确 的环 境伦 更 理 观 念 , 环保 意 识深 人 人 心 , 是建 设 “ 使 这 和谐 沙 田”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析
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析【摘要】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兼顾理科和文科两大领域的知识,在中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需要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遵循课程开发原则,在提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学。
本文对如何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推动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进程。
【关键词】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学仍存在延续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的问题,在教学上缺少灵活性和多变性。
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到单一的课程并不能满足中学生的要求,在教学中尽力挖掘地理教材教学资源,激发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提高中学地理教学效率。
1.遵循具体的课程开发原则1.1突出实践性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学不再是为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服务,而更强调自身的实践性。
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夯实知识,提高技能,是为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服务的。
因此,在开发中学地理校本课程时要突出实践性,多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让中学生深入生活,走出课堂,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思考问题。
1.2突出特色性地理学科与其他文科学科不同,其中仍蕴含了理科知识。
这就决定了地理校本课程本省是一门特色课程。
因此,在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时,教师需要突出特色性,用地理学科的特色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与欲望。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本地区地理特点,选取有特色的题材,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和真实感。
例如,保定地区的中学在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时可以结合保定本地的历史发展情况,列举保定自然与社会经济环境等,凸显校本课程的意义。
2.中学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析2.1科学制定课程纲要地理校本课程在中学校本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以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例
校本 课 程这 块广 袤 、 沃 的土 壤 , 肥 由于加 强 了对 学 生人 文 素 养
的拓 展 和培 养 , 激发 了学生 的 学 习热情 , 为学 生 打 开 了一扇 心 灵之
化 发 展 。永 春 一 中 是“ 建 省一 级 达 标 高 中 ”“ 通 高 中新 课 程 福 、普 实 验 省 级 样 本 校 ” 是“ 州 市 普 通 高 中新 课 程 实 验 地 理 学 科 基 , 泉
到 了充 分 的展 示 , 教师 的积 极 性和 创 造性 也 得 到 了充实施 的 目的和 意 义 凸 显 学
校 办 学特 色
1着 眼 于 促 进 学 生 的 个性 发展 和 全 面 发 展 .
4着 眼于 体 现 学 校 的办 学 传 统 和 办 学 优 势 . 学 校 办 学 特 色 是 学 校 办 学 的 总 结 、 淀 与 升 华 , 学校 办学 积 是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彰 显学校办学特色
以 高 中地 理 校 本 课 程 的 开 发 实施 为 例
◎永春 第二 中学 颜 锦松
◎永春 第一 中学
梁文福
国 《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纲 要 ( 行 ) 和 《 通 高 中 新 课 程 基 试 》 普 1 = 方 案 ( 验 ) 中都 明确 提 出 : 行 国家 、 方 、 校 三 级 课 实 》 实 地 学
3 着 眼 于 促 进 教 师 的专 业成 长 .
校本 课 程 的开 发促 使 教师 从“ 学 ” 教 定位 向“ 学—— 研 究 ” 教 角
色 转 换 ,为 教师 潜 能 的挖 掘 和 创 新 精 神 的 发 展 提 供 了空 间 和 舞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绘制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教学案例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绘制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的教学案例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 蓝碧微一、开发背景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
其中地理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其表现包括:(1)能够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培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2)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独立思考并选择适当的地理工具。
(3)能够实施活动方案,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都能在地理教学中较好地落实,但地理实践能力中提到的野外考察、模拟实验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却由于受高考压力、学校理念、基础设施、课时限制、安全隐患等因素影响难以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成为地理教学的软肋,地理实践能力成为地理学科最欠缺的培养内容。
本文尝试以“绘制标杆的影子长短变化”为例,结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相关理论知识,把影子朝向和长短变化这一节设计成地理实践活动,为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二、活动目的(一)人地协调观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日影朝向和长短的变化情况,理解日影问题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综合思维通过学习二分二至日太阳影子的变化示意图,从时间和空间对太阳和影子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
(三)区域认知从实验中,让学生知道物体的影子总是随着太阳移动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变化;物体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大小呈负相关;物体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反。
并让学生把实践活动放到全球不同地区加以考虑比较,从而加深对日影变化的理解。
(四)地理实践力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动手测量、动脑观察、绘制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活动准备自制1米高的垂直标杆,准备钢卷尺、手表、相机、粉笔、铅笔、A4纸、指南针、观察记录表等工具。
基于校本资源的高中地理实践力培育策略
联度和典型性给出初步评价,标记推荐指数,最高为 五星,为教师查找提供参考;第二次是针对开发利用 价值较大的四星和五星视频资料,分片段观察其具体 知识点和内容大意,深度挖掘资源蕴含的地理信息, 形成资源的多级分类存储检索体系。
最后,制作检索 表以便资源的查找和利用。
检索表为后续影像资源 的更新提供了查漏补缺的参考,便于及时补充未收录 的影像资源。
2.实验类资源库的建设(1)“三步筛选”的建设思路。
实验类资源库建 设的核心在于收集不同实验、同一实验的不同做法, 通过“海选实验案例”“建立实验模板” “分类实验设 计”实现实验类资源库的建设。
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 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其既内化为 隐性的意识、态度等素质,又外显为通过实践体现出 的能够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观察真实世界等)、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的 能力(设计实验、工具使用等)、实施地理实践活动的 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地理 实践力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教 学中缺乏较为全面的实践教学素材及相关教学策略, 而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又受场地、安全、经费等因素 的限制,组织实施起来较困难。
因此,如何有效培育 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一线教师关注并探索的问 题。
本文谈谈基于校本资源的地理实践力培育策略。
一、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本文中的“校本资源”指可用于创设地理实践活 动的各种校园资源,既包括校园内的地形、生物、建筑 物、地理功能室等有形的资源,也包括各种电子信息 资源。
校本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基于校本资源的地 理实践力培育的基础和条件,具体有三大类。
1.观察类资源库的建设观察类资源库主要通过“收集、记录、检索、更 新”四个步骤得以构建。
首先,收集各类真实地理影 像资源(图像、视频)。
其次,对收集到的海量影像资 源进行两次观察记录:第一次为初步观察,主要记录 视频和图像的像素、大小、时长、语言等信息,简单判 断其所属的地理知识大类,并根据其与地理知识的关36您!?丄参? •研究基于校本资源的高中地理实践力培育策略李立人(浙江省温州中学,浙江温州)摘要:校本资源库的构建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了素材。
高中教育课题项目申报书: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校本化教学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校本化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提出“如何推进落实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核心素养研究最关注的问题,这既是我国基础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共同关注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很多地方盲目地推出了很多不适合学校具体情况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导致一线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十分迷茫、无所适从,在实践中并没有感受到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有什么特别的效果,过于简单和盲目的推广某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导致教学效果还不如原有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费时费力而无成效,加上教学任务普遍繁重,使得一线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情度逐渐降低。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没有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化的实践,出现了“鞋子不合脚”的情况。
因此,我们要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实践,只有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实践才具有可操作性,其效果也更具期待性。
目前,核心素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很多理念还不成熟,有很多实践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继续研究和探索。
因此,在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新风向”的当下,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建构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以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为例进行校本化建构与实践路径的探究,以期能够为一线教师进行核心素养教学、提升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和一定的参考经验。
1.2课题界定核心素养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内容,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高中地理课程校本化开发策略
学科教育与教学高中地理课程校本化开发策略1●戴文斌 朱翔 胡茂永*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和设计,是教师对于核心素养与地理教学的个性化理解,也是自身专业实践以及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
高中地理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应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依据,坚持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并重,力求科学性、实践性与时代性统一,并重视素养为魂、关注群体、依托技术、全面教学、单元学程等五大策略。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课程校本化 课程开发和设计1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GIS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2/111)、“导向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编号:R-a/2016/06)和“构建OTO 思维下的高中智慧课堂行动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207)的阶段成果。
* 戴文斌,江苏省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朱翔,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胡茂永,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编辑室主任,副编审。
地理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计地理课程的活动。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国家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与地方课程进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立足于自身的教学需求和资源,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曾说,“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高度概括了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教师参与地理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是对核心素养与地理教学的个性化理解,也是自身专业实践以及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诉求。
开发有利于地理核心素□ 地理养养成的校本化课程,有助于促进教师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一、地理课程校本化开发的原则1. 坚持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并重高中地理课程的校本化开发,首先应从有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考虑,在校本化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阶段性特征中寻求结合点,要考虑教学实践中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的关系,并由此建构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体系具有基础性、多样性与选择性,努力做到学科特点、教学需求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
基于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 基于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研究黄小红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 (福建省泉州市 362000)摘 要: 进入高中学习以后,他们不仅面临着学习内容难度加大的问题,同时,学习科目也变得越来越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各科目都有了新的要求。
对于地理科目而言,新课改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地理实践力也是地理四大素养之一,因此教师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本文主要从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其次,分析高中基于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最后,提出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地理实践力1 引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所谓地理实践力,主要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以及调查活动中所培养出来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通过培养地理实践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在各地开展的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地理实践力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 培养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此,各地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通过培养地理实践力,首先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其次,可以有效地实现与地理技能的融会贯通。
现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高考是应试制度,所以很多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地理成绩,因此,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点的讲解。
另一方面,很多学校由于教育科研经费不足、学生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外出实践活动较少。
3 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3.1 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学生的基础知识局限于教材,因此,导致学生了解到的知识点有限。
由于书本内容讲解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学握也不够牢固。
其次,学生缺乏地理实践的经验,对于知识点只是掌握了皮毛,由于纯理论内容晦涩难懂,如果没有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
《地理学家的科学探索之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模块目标 了解中国的气候演变规律及其研究过程;了解竺可桢创建几千年气候演化轮廓的创新方 法;学习竺可桢先生在气候探究之路上的理性、创新精神。 了解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了解地震预测、预报的原理;学习李四光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和求实创新精神。 了解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原因、依据及治理沙漠的措施;通过实验,掌握沙粒的移动规 律;学习朱震达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精神。 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证据;掌握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学习刘东生院 士的求实、批判精神。 了解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依据及过程;理解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自然环境的影响;学习 施雅风等院士的科学探索精神。 了解我国和世界火山的分布;理解火山的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学习刘嘉麟院士投 身于火山研究的科学精神。 了解鸟类起源的依据;了解鸟类进化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学习季强教授敢于挑战权威的 科学探索精神。 了解人类的起源及寻找证据的过程;了解人类的进化史;学习吴新智教授敢于质疑的科学 探究精神。 通过实验,加深对不同流水地貌类型特征和成因的了解;训练比较、分析、研究问题的能 力;培养学生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水、沙的升降温实验,说出海陆吸热、放热速度的快慢,解释内陆和沿海气温日较差 大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理性、求实和创新精神。 通过考察土壤剖面,了解土壤剖面的分层,比较不同图层土壤的特征;通过实地考察,提 高学生观察、收集资料等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态度。 简要绘制阳山火山地貌;了解喷出岩的特征和物质组成;了解火山灰对本地的影响;通过 野外考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关键词:地理学家;校本课程;地理科学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鼓励学 校开设与地理相关的校本课程,有助于丰富学校地理课 程内容,提高地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和课堂教学活力,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个性,构建更开放、更有效的 地理学习环境,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达 到综合育人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作者:潘新春殷黎荣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18期
摘要:“十三五”规划期间,我校提出了“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重点课题。
该课题旨在大力推进我校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结构,实现学生所期待的教育。
本文以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为背景,深层次探讨了地理校本课程的具体实践做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思路;教学实践活动;课例设计
一、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价值
我校位于千年古镇张渚,这里有“苏南屋脊”“梁祝之乡”“茶洲竹海”等美誉,镇内拥有丘陵山地1万余公顷,林、茶、果等林特产品资源相当丰富。
我校在“依托学校茶果园构建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指导下充分考量了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教育环境、文化氛围,再结合课程资源优势充分认识到我校学生应该深度融入“茶果之乡”的自然氛围之中,认识茶果、了解家乡、学习差异、宣传茶洲果乡。
对此,我校因势利导,将通用技术课程——现代农业技术与校本文化相互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地域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联系起来,构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果校本课程体系。
经过深思熟虑,我校选择高中地理学科的人教版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基础,将地方悠久的茶果栽培历史与丰富的人教版地理课程资源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如“茶果园基地建设”“茶果校本课程建设”等课程,并设置“茶的栽培与制作”“果树的栽培与管理”等主题,与人教版高中
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单元相关联,共同探讨“家乡的农业园区变化”这一与家乡茶果栽植文化相关联的主题内容,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实践、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关心家乡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提高人文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将茶果园文化与高中地理学科联系起来且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构这一新兴的联合式校本课程实施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我校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校内的茶果园基地与镇内的茶果文化资源进行课程选择优化、生成重组和实施,全方位打造全新的具有互动性内涵的地理校本课程,保证地方茶果文化与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合二为一,互融共生,不断拓展、深化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具体来讲,我校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就是首先构建农业技术课程,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的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探讨家乡农业区位的选择、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