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一: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中历史 选修1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能力提升练习(人教版)

2020年高中历史 选修1 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能力提升练习(人教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能力提升1.★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下列措施,在当时很难真正实行的是()A.免役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解析:方田均税法主要针对官僚豪绅地主兼并的大量土地,直接触及他们的利益,必然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答案:C2.★王安石认为:“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

”司马光指出:“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A.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B.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C.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D.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解析:由题干材料“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可以看出,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故选C项。

答案:C3.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写道:“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这主要反映了王安石()A.追求教育的实用性B.教育立国的思想C.反对科举考试D.分科教育的思想解析:从材料来看,王安石追求的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即学以致用的思想,故A 项说法正确。

答案:A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畎(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Word版含答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A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2、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3、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2、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C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D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3)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4)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强烈,宋神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王安石变法【讲授新课】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4、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二、积贫局面的改善三、积弱局面的改善四、变法的评价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测试卷-学习文档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测试卷-学习文档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历史重大改革回眸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宋朝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反映的当时繁华景象是()A.苏州B.东京C.泉州D.临安2. 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哪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 王安石推行新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C.用人不当D.变法法令违背经济规律4. 下图为司马光画像,他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A.支持B.反对C.默认D.不管不问5. 下图为福建莆田市木兰陂水利工程。

它的修建不仅抵御了海潮,同时灌溉了大片农田。

这一成就的取得与王安石变法中哪一措施相关()A.青苗法B.方田均税法C.农田水利法D.募役法6. 在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与商业相关的措施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⑤均输法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⑤D.④⑤7. “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造……”这些言论实际上代表了()A.农民利益B.贫民利益C.士族利益D.大官僚、大地主利益8. 在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使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的是……()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立军器监9. 王安石强兵之法中保甲法实行的作用主要是()A.巩固封建统治秩序B.加强军队C.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D.巩固西部边境第 1 页10.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大商人打击最大的是()A.均输法、市易法B.保甲法、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募役法D.青苗法、免役法11. 随着军事实力的增强,北宋取得了北宋建国以来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中的最大胜利,取得原属于吐蕃和西夏控制的大片土地,这些土地是今天的()①甘肃②新疆③宁夏④内蒙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2.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B.实现富国强兵C.巩固封建统治D.调整封建国家与地主、农民的关系13.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实现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A.更戍法B.将兵法C.保甲法D.保马法14.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C.政令不畅达,一些地方官不执行新法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法15. 王安石变法的最突出效果是( )A.财政收入大大增加B.兴修许多水利工程C.军事实力有所增加D.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6. 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4.2王安石变法(同步练习)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4.2王安石变法(同步练习)

4.2 王安石变法(同步练习)1.过分削弱地方权利,常常致使国力的衰微。

与纠正这一缺点有关的改革是()A.商鞅变法B.王莽改制C.王安石变法D.梭伦改革2.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A.增强北宋的军事力量B.解决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C.铲除地方盘据的基础D.打击官僚地主和克制土地吞并知识点二举措 (富国、强兵、育才)3.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中可以保证农民有足够的劳动时间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4.某同学在阅读《王安石变法研究史》时发现一句评论:“这一举措有益于稳固市场物价,促使商品沟通。

”这一举措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市易法D.保甲法5.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绘:有的根本不可以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可是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了地上。

为改变这类情况,王安石采纳的变法举措不包含()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募役法6.若是你生活在宋神宗执政四年以后的秋季参加科举考试,如何才能被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C.联系本质,学习经义策论D.依赖“恩荫”知识点三短暂的变法7.司马光说,“介甫 (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

至正直疏远,谗佞辐辏”。

司马光所说的“辐辏”指的是( )A.拥戴变法的人B.政府中的赃官污吏C.反对变法的人D.从变法中得益的人8.右图中有关宋神宗后宫妃嫔的立场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代表保守官僚反对均田制B.代表外戚反对保甲法C.代表保守官僚反对方田均税法D.代表民心反对迁都洛阳的主张综合提高9.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们对此评论不一。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繁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祖传集》资料二司马光:“治天下比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资料三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材料二 光(司马光)曰:“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宋史》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材料三中“非大坏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1)问,联系变法的内容,从教育、军事、农业和商业方面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材料二是对王安石变法的否定,司马光作为保守派的代表,其不主张变法改革;材料三是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他主张变法维新,并借用王安石变法来阐述自己的变法思想。

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2)“非大坏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

……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文钞》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

……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材料三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致民多失业,闾里怨嗟。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一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3课同步习题及答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要求] 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被迫辞职。

4.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了新法。

[名师点拨]王安石变法失败说明: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1.积贫局面的改变(1)原因①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灌溉和防洪抗灾,使农生产得到发展。

②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一些民户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2.积弱局面的改善(1)原因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了兵农合一,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马匹的质量和量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④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作用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

[名师点拨]王安石的新法取得了重大成效,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增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这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题一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1.原因(1)触犯了守旧派及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2)宋神宗的动摇。

(3)司马光任宰相后废除新法。

(4)王安石变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不当,在新法推行过程中有危害百姓的现象。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docx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docx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1.在王安石新法推行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A.大地主B.中小地主C.农民D.皇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吋,应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都触及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这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故选A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新法•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青苗法实行Z后,韩琦从大名府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

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

”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B.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D.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答案】B【解析】“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表明宋神宗要对变法的措施采取审慎的态度,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故选B ;材料无法体现“重视收集”,排除A ;材料反映宋神宗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并没有体现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排除C; D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排除。

3.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

对此理解全面的是A.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B.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C.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D.体现岀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答案】D【解析】“三不足”精神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只有选D属于对材料解读最全面的,是符合题意的,止确;“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只是适合“天变不足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只是适合“人言不足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只是适合“祖宗 Z法不足守”,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金版学案】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4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金版学案】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4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考点一变法的命运——最终失败1.原因。

(1)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守旧派激烈反对和阻止改革。

(2)随着改革阻力的增大,宋神宗态度动摇。

2.表现。

(1)王安石死后,改革的范围和力度大大缩小,青苗法、免役法等陆续废止。

(2)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考点二变法的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变。

(1)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库存货物增加。

(2)农田水利法的实施,保证了农业灌溉,对防洪抗灾有很重要的作用。

鼓励垦荒使得耕地面积大大增加,南方的水田和淤田增加尤其显著。

(3)方田均税法的实行使部分民户得到了实惠。

(4)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6)免役法的实施使得那些缴纳了一定费用的人能够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积弱局面的改善。

(1)保甲法的实施,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而且寓兵于农,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2)军器监的设立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3)保马法的实施使马匹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还大大节省了养马费用。

(4)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王安石拒谄熙宁八年,王安石再相,但由于改革派的内部分裂,使新政推行更为困难,“上告求去甚切”,一再要求辞职。

有个叫练亨甫的人,对中丞邓绾说:“你为何不对皇帝说,要用特殊的礼遇来挽留丞相呢?把丞相有官职的子侄都升成高官,没官职的亲朋都授予官职,再在京师赐予丞相宅第田邸,丞相辞职的要求就会打消了。

”邓绾听信了练亨甫的话,在上朝时就把上面的话一一对皇帝说了。

一天,安石又向神宗求去。

神宗说:“只要你能留下,你的要求我都答应,只是还没有一座合适的房子给你。

2015高中历史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15高中历史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课时训练12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选择题1.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软弱无能解析: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摇摆不定,故选B项。

A、C、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答案:B2.“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A.打击大商人B.增加政府收入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D.打击高利贷者解析: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募役法又叫免役法,政府事先根据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答案:C3.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B.对农民剥削过重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解析: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农民利息高低的问题,所以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剥削太重的争论。

答案:B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

“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息”“寇乱”,即平定农民起义,所以选B项。

5.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解析:王安石变法要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是北宋中央集权制度本身造成的。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Word版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同步练习(人教版选修1)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同步测控1(人教版选修1)基础巩固1.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的一种思想,对扫除重重障碍起了极大的作用的是()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D.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解析:王安石在变法中始终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其他几项都与王安石的思想不相符。

答案:D2.北宋中期的改革家范仲淹、王安石代表的是()A.封建知识分子的利益B.部分地主的利益C.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D.广大农民的利益解析:不管是范仲淹还是王安石他们的改革都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是部分地主的利益;阶级属性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代表农民的利益。

答案:C3.青苗法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其表现不包括()A.一些地方官强制农民借贷B.利息偏高C.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D.不能使农民从劳役中解放出来解析:A、B、C三项都是青苗法的缺陷;而D项和免役法有关,与青苗法无关。

答案:D4.王安石变法推行后,“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得益于()A.保马法的实施B.保甲法的推行C.军器监的设立D.均输法的推行解析:保甲法的推行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故使“盗贼”“减”少。

答案:B5.“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这些言论实际上代表了()A.农民利益B.贫民利益C.士族利益D.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解析:材料中的言论实质上是反对变法。

而反对变法最强烈的就是大地主和大官僚。

答案:D综合应用6.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是()A.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B.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军事实力有所增强解析:政府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和军事实力有所增强都是王安石变法的效果,所有这些从整体上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故C项才是突出效果。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 3 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时过关·能力提高基础稳固1 守旧派、大商人曾诽谤王安石变法致使了物价狂涨, 他们说在开封出现了“买梳朴即梳朴贵,买脂麻即脂麻贵”的场面。

他们攻击的是()A. 青苗法B. 均输法C.市易法D. 免税法分析在王安石变法中, 属于政府对市场进行干涉的措施只有 C 项。

答案 C2 刘安世《元城语录》载: “得君 ( 王安石 ) 之初 , 与人主若朋友 , 一言不合己志, 必面折之 , 反覆诘难, 令人主伏弱乃已。

”这表示王安石()A.对上司攀高接贵B.意志坚毅、性情固执C.对下级独断专行D.能够容忍下级的诘难分析“人主”是指宋神宗, “反覆诘难”是指王安石性情固执。

答案 B3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 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能的是()A. 保甲法B. 保马法C.将兵法D. 设军火监分析保甲法的推行, 使各地壮丁遇到了军事训练, 有效地保护了社会治安。

保丁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不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并且使国家养兵的花费减少, 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少。

答案 A41072 年 8 月 , 秦凤路沿边抚慰使王韶光复了河、洮、岷等州, 拓地千余里 , 这是北宋军事前一次空前的大捷。

这说明()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加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挣脱了边疆危机C.王安石变法必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场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分析军事上的成功, 其实不可以表示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加强;一次成功 , 也不可以说明北宋挣脱了边疆危机, 更不可以说明解决了内外危机。

所以 ,A 、 B、 D三项的表达都是不正确的。

C 项说法正确 , 切合题意。

答案 C5 王安石变法推行后, 出现了“响马比之当年, 十减七八”的现象, 这主要受益于 ()A. 保马法的实行B. 保甲法的推行C.军火监的建立D. 均输法的推行分析保甲法例定保丁平常保持社会治安, 并推行连坐制度。

答案 B6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 一些人家纷繁让已结婚的儿子独立门户, 分家而过 , 这是为了 ()A.躲避农田水利法的义务B.躲避保甲法的义务C.逃防止役法的义务D.躲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分析保甲法例定, 田户每户两丁以上, 抽一人为保丁, 农闲时练兵 , 参加保护地方治安, 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随堂测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随堂测试

1.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增设“明法”新科,考试内容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

凡在“明法”考试中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列在及第进士之上。

“明法”新科的设立()A. 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B. 选拔了变法需要的人才C. 反映北宋开始以法家思想治国D. 滋长了官场腐败2.司马光曾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B. 有些地方官借变法之机强行敛财C. 司马光公正地反映了小农的心声D. 王安石变法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3.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

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

……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

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A. 青苗法、募役法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 免役法、更戍法D.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4.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A. 稍有成效,未动根本B. 国势大振,联金灭辽C. 外患入侵,靖康之变D. 国势日衰,一蹶不振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

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

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

”这反映出司马光的理财主张是()A. “民富财足”B. “减损浮冗”C. “重敛于民”D. “重农抑商”6.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①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②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7.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是他决心变法的写照。

对此理解全面的是()A. 认为天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B. 认为人们有各种议论是正常的,不能听信流言蜚语C. 传统的习惯和法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需进行改革D. 体现出王安石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锐意改革,坚持变法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勇气8.科举制改革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内容。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四单元第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四单元第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同步练习 含解析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A、吴起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商鞅变法答案:C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王安石变法既涉及到学校教育,同时又涉及到人才选拔方面的内容,本题是对常见的改革和变法内容进行一个基本的考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点评:本题考查变法特征对比,结合相关单元的改革变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对比即可判断选项。

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青苗法、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青苗法D.市易法、募役法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北宋王安石变法相关内容。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的“青苗法、市易法”符合题干“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要求。

而其余ACD三项不能够从总体上体现题干要求,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3.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答案:D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反映的是王安石期望通过募役法的推行来达到让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在做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募”字,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点评:本题考查募役法的具体作用,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答案:B解析: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1)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1)

4.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缓解了财政危机③彻底扭转了积贫局面④缓和了社会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题目材料反映出官府的府库充实,这是王安石变法的成效。

但王安石变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不可能彻底扭转积贫局面;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矛盾。

因此,③④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A2王安石变法的举措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是()。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解析:保甲法的推行,使各地壮丁受到了军事训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

保丁与正规军相参为用,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而且使国家养兵的费用减少,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答案:A3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

这说明()。

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外危机解析: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完全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部危机。

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C4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下列措施,在当时很难真正实行的是()。

A.募役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解析:方田均税法主要针对官僚豪绅地主兼并的大量土地,直接触及他们的利益,必然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

答案:C5司马光曾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B.有些地方官借变法之机强行敛财C.司马光公正地反映了小农的心声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解析:“督迫”“鞭笞缧绁”等反映出变法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但也有夸大的成分,因此,C 项中的“公正”是不客观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3单选题: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3单选题: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基础巩固1.面对新法,光州司法参军郑侠在献上《流民图》的同时,又上书言“天旱由王安石所致,若罢安石,天必雨。

”司马光也认为废除新法,“雨必恰沾”。

这说明新法在实施过程中()A.出现用人不当现象B.触犯了守旧派的利益C.群众强烈不满新法的推行D.新法违背了自然规律2.温家宝在谈及改革创新时引用名言“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人们将这种改革精神总结为“三不足”精神,这句话实际上出自王安石之口。

这不能体现王安石在改革中()A.不怕流言诋毁的牺牲精神B.坚持锐意改革的决心C.与守旧派抗争到底的决心D.与官僚阶级决裂的决心3.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人达到8249.63万贯石,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石多出1700多万贯石。

这说()A.宋代冗官问题被解决B.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不复存在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人D.北宋财政收人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在实际过程中,青苗法规定的农民自愿请贷(“不愿贷者,不得抑配”)被异化为官家强行派定,许多地方的取息竞从法律规定的二分提高到三分、四分甚至六分。

这说明青苗法()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②借贷过程中出现强制贷款现象③肆意提高利息,反而加重了人民负担④实际上并不符合农民的利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王安石当政时,北方利用河流泥沙进行放淤肥田,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放淤高潮,涉及的河流有黄河、汴河等以及山地溪涧。

这主要得益于()A.青苗法的实施B.方田均税法的实施C.免役法的实施D.农田水利法的实施6.柏杨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然而,具有超人智慧的人总是寂寞的,至是悲哀的,他的变法终于失败了。

”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基本出发点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7.梁启超盛赞王安石“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并把王的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保甲法等类比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税收、警察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1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选择题
1.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
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
B.动摇不定
C.反对变法
D.软弱无能
解析: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摇摆不定,故选B项。

A、C、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答案:B
2.“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这一材料说明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A.打击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D.打击高利贷者
解析:解题时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募役法又叫免役法,政府事先根据预算所需费用,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这样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答案:C
3.在下图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两个人争议那么大的原因是()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对农民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解析:从图片的内容看,提到了农民利息高低的问题,所以根据此意可得出是基于对农民剥削太重的争论。

答案:B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

“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息”“寇乱”,即平定农民起义,所以选B项。

答案:B
5.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解析:王安石变法要解决北宋中期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是北宋中央集权制度本身造成的。

作为封建士大夫的一员,王安石变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问题,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制度,这就决定了其变法的结局。

因此,A、B、D三项的叙述都有偏颇之处。

王安石的性格偏执,缺乏政治艺术,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因素。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都是宋徽宗的年号——本书注)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王安石传》材料二一人立标,万人射之,强者嫌其近,弱者恶其远。

岂标有远近哉,亦射者之力不同耳。

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请回答
(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你认为影响改革变法成败的因素还有哪些?
解析:第(1)问,注意审题,要求分别概括,因此应逐个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从关键词“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祸乱”等信息中去提取。

材料二从“急于见功”“刚狠暴戾”“未能尽善”“不知有害”等关键词中来提取。

第(2)问,主要考查多角度回答问题的能力。

结合第(1)问的问题逐个提出影响成败的因素。

所以在表述上要注意用“是否”一词,来对应“成败”一词。

答案:(1)材料一:改革侧重于经济与军事;用人不当;性格固执;改革危及民众生活,使社会动荡。

材料二:急于求成;不听取他人意见;未看到变法措施不利的一面;性格粗暴。

(2)改革的目标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改革的措施是否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改革是否稳步、有序地进行;是否有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和一批严格执行、科学贯彻变法措施的改革者;改革者的心态对改革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邓广铭《王安石》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

(3)依据材料二,分析苏辙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

(4)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答案:(1)大地主、高利贷者。

(2)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站在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立场上。

(4)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属于封建统治阶级,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评价:王安石通过抑制“兼并”,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巩固了封建国家政权,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