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古代数学体系 的形成 ④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领先世界千年
21
二、天文学
天象观测方面 殷商时代,关于日食记载
天文著作方面 战国时期,《甘石星经》
天文测量方面
张 衡:浑象仪;地动仪 僧一行: 黄道游仪 郭守敬: 简仪;授时历
22
117年 ,张衡制 造出浑天仪。
毕 升
活字版模型10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蔡伦)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唐) 活字印刷术(北宋, 毕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
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8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二、中国古代其它重要科技成就
1、天文学 2、数学 ①计算方法:九九乘法口诀(春秋)
19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二、中国古代其它重要科技成就
1、天文学 2、数学 ①计算方法: 九九乘法口诀(春秋)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改进(东汉,蔡伦)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唐) 活字印刷术(北宋, 毕升) 3、火药:发明(记载于唐) 开始用于军事(唐末)
广泛应用(五代和宋) 4、指南针:司南(战国) 指南针(北宋) △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促进了远洋航行,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
②利用司南辩明方向 ③可以借助《甘石星经》确定
许多恒星的位置 ④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
A.②③
B.①③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算筹记数摆法
古代的象牙算筹


张仲景(东汉) :
“医圣”张仲景
编著《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 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成 为“医圣”。
李时珍(明): 《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创立了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创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他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 海,中国却用他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拿它当饭吃。”
明清时期开始落后,没有产 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 生。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 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和推动力。 ③ 文化: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 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外交:“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 流。
⑤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西汉时期已经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
西汉纸地图
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 上最早的纸(甘肃放马 滩出土) 。纸面平整、 光滑,结构紧密,表面 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 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 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 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 川、崖、路,是世界最 早的纸绘地图。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果、西方科技。
猜一猜
“他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 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 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 身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明代名 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 草。李时珍因医术闻名被推荐上京 任太医院判,因发现古代的“本草” 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任职一年 就辞官返乡,重修“本草”。他用 了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 了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 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1593年, 李时珍去世,享年76岁。而《本草 纲目》刻成是在1596年,他去世3年 以后。李时珍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自 己的心血问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 事。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 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 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探究: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 期用于航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四大发明——印刷术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 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
四大发明——火药
火药的起源与 炼丹术有着密切的 关系,是古代炼丹 士在炼丹时无意中 配制出来,至今已 有一千多年历史。
“有以硫黄,雄黄(是砷的硫化物),合以硝石并 蜜烧之,火焰立起,烧手面及屋烬者”。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课件

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 络、病因病机等学说,为诊断和治疗 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养生保健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提倡饮食调理、 运动锻炼、情志调摄等养生方法,以 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CHAPTER 05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与 影响
实用性与经验性
实用技术为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实用技术为主, 如农业、医学、天文学、算术等领域 ,这些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 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类 文明的进步。
对世界科技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贡献不仅限于四 大发明,还表现在农业、医学、天文学等领域,如中 医的针灸、推拿等技术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发明
要点一
总结词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代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项发 明不仅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 济实用的书写材料,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指南针的发明在航海和地理探索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火药的发明则开启了军事技术的新篇章。
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而火 药则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用途,这些 发明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战争和交通 的方式。
造纸术与印刷术
汉代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而 唐代的毕昇则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 些技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 的传播和发展。
宋元明清的科技进步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
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 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 文字印刷品。
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上面 刻有佛像和经文,卷尾落款是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内,这是保存到现在载有 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此车由两人
(元代) 算 盘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
章 算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果、西方科技。
注意: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圆周率精确到点后第7位数 面,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

历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5(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5(岳麓版必修三)

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1、 经济 :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 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 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 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 思想: 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 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4.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 对外: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5、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 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 轻视科技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 16世纪以后走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 向衰落。 向衰落。
材料四: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材料四: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 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 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 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 理论。 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 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 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 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 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会变革。 的关键性因素,促进了西欧的社会变革。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化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文化
1
专题整体感知
科技: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尤其中国古代科技的四 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 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艺术: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这些艺术门类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借鉴融合吸收,不断创造出 新的艺术形式,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15
书法的源流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因此,中 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中国文字的诞生和 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从殷商的甲骨文起至唐楷 书形成之前,中国文字的发展就是书法的发展。
汉字的形体可以分成篆、隶、楷、行、草五 种,其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商代的甲骨文到秦代的小篆----书体的发生期 (二)秦代的小篆发展到汉代的隶书—书体的形成期 (三)从汉代隶书发展到魏晋之后的楷书、行书、草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13
郑燮xiè ,号 板桥,清代著名 书画家,是清代 扬州八怪之一, 擅画兰、竹、石、 松、菊。工书法, 用汉八分杂入楷 行草,自称《六 分半书》。
14
颜真卿,唐代杰 出的书法家。安史之 乱,颜抗贼有功,入 京历任吏部尚书,太 子太师,封鲁郡开国 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代宗时李希烈叛,宰 相卢杞“衔恨”唆使 皇帝使真卿往劝谕, 为希烈所留,忠贞不 屈,后为李希烈缢杀。
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文人画与山水画的关系
11
为什么书法艺术在中国 独树一帜?
汉字是象形字; 中国人很早用毛笔书写,人们在手 握毛笔挥运于纸上的过程中,已承 载了书法者的思想感情; 跟绘画有联系; 它们大多和纸的发明和使用有关 ……
12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 “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 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 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 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 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 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 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 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第6课_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精华版

第6课_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精华版

据材料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发明: 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②作用: 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 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传播: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 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 明晚400年。
2、印刷术
a、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900年在敦煌 发现的《金刚经》 卷子,证明我国在 唐朝时已掌握了雕 版印刷技术。 《金刚经》卷 子是迄今所知世界 上最早的有明确刊 印日期的印刷品。
司南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 年(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 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 雕版有13万块。
1、水运浑象仪 2、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3、地球是圆的,比欧洲早 1000多年
(东汉)张衡 浑象仪 地动仪
1、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2、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3、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僧一行 唐朝天文学 家、佛学家
1、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2、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 学界的推崇 3、《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3、(2008年上海)中国古代有许多 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分类




①殷商时代有关日食的记载„ 在很长 天象 ②有关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 时间内 观测 录„ 处于世 天 ③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纪 界前列 录„ 我国最早 文 天文 的一部天 学著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文学专著 作 学 天体 ①东汉张衡„„ 也取得突 测量 ②唐代僧一行„„ 出的成就 ③元代郭守敬„„

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ppt课件

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ppt课件
56
第三节 中国传统科技 在近代落伍的社会原因
▪ 社会观念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封 建社会中,儒家思想是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 儒家推崇政治,鄙薄技术,视科学技术为 “奇技淫巧”,对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影 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做官被认为是最 有出息、最受人尊敬的人生道路,而科技类 的学问因与官场需要的军国政务无直接关系, 不受读书人的重视。
30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和 建于登封天文观测站
31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收藏的 明代天文仪器浑仪和简仪
32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 中国是最早创立十进位记数法的国家,并发明了数 学演算工具——算筹和算盘,用算盘计算的珠算至 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中国古代数学有许多走在世 界前列的成果,公元前l世纪,中国人已提出用于直 角三角形计算的“勾股定理”。
39
汉代耧车模型和耧车的铁犁铧
40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 所著《齐民要术》是 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 农书。这部著作集中、 系统、全面地反映了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 尤其是总结了魏晋南 北朝时期北方的生产 经验。
41
戽斗、翻车、刮车、桔槔 引自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
42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 插图 水转翻车
62本章文化词汇罗伯特坦普尔四大发明弗兮西斯培根马兊思太阳黑子慧星哈雷慧星新星超新星日食月食流星诗水排马钧翻车龙骨水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沸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王叔和脉经隋代巢元斱诸病源候论千金斱宋慈洗冤彔温病人痘李时珍本草纲目李约瑟哥伦布脉学舌诊辨证斲治针灸推拿水法炼铜奇技淫巧宋应星天工开物干禄风箱
▪ 美国科学史家罗伯特·坦普尔认为:“现代世界赖以 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来自中国。”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

毕 昇 发 明 的 泥 活 字 版 示 意 模 型 图
火药
炼丹引爆图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 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 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 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 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 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 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 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 150步 “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 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 (约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 发射子弹的步枪。 发射子弹的步枪。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 国古代科技地位 有何变化?原因 有何变化? 何在?( ?(李约瑟 何在?(李约瑟 难题) 难题)
走向衰落,没有形成近代科技, 走向衰落,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 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农耕经济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政治上, 政治上,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对科技的束缚越来越 严重 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狱,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 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狱, 的思想阻碍科技的创新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几乎中断
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 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 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 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 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 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 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 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四大发明成就 名称 造纸术 出现 西汉 改进或应用 东汉蔡伦 改进 北宋毕昇活 字印刷术 北宋 指南鱼 唐末用于战 争,五代北 宋广泛使用 传播 唐朝传入阿拉 伯
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类纤维造纸的 经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 经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破布 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105年 献给朝廷。由于质量提高, (105年)献给朝廷。由于质量提高,纸张 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 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 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中国古代的科技》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科技》PPT课件

氏航地海理,指中蒙国却》用:它“看磁风针水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
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鲁金迅之《子申。报铁·产自生由于谈磁·电石的,利磁弊石》
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 磁像针印之刷母术。、这大样炮,、磁气针球既和要麻眷醉顾术母这亲些,发又明要,留中恋国子人女都,比自我然们就早要。指可 向是南有北一方个向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 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
运动.
——马克思《1861-1863年政治经济学稿》
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项目 造纸术
指南针 印刷术
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场革命, 纸
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 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
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显著。
国真最是早一解个答保“存指胎南儿针的为酒何精能瓶够。指南”问题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
国科学家吉尔伯特。 最早提出四大—发雨明果的(并法不国是)中国人,而是英国
哲学家培根。按理说,能够全面评价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所作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3、文化传统(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惟一没有 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5、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 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1)实践经验: 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广泛使用木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中国古 代科技的 里程碑, 促进了文 化的传播 与发展,
战国发明司南 北宋指南针应 指南针 用于航海
对近代世 界形成有 推动世界经济 重要作用 文化交流和发 展,为新航路 推动了世 的开辟提供了 界的进步 重要条件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 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 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 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 义为主导的整体。 •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 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第6课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前言
英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 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 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除了 广为知晓的四大发明外,十进位制、赤道坐 标、针灸疗法等人类大多数创造都来源于中 国。可以说现代农业、航运、石油工业、气 象预测、现代音乐、微积分、电脑、纸币、 多级火箭、水下鱼雷、毒气、枪炮、降落伞、 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甚至蒸汽机的核 心设计等,都来源于中国。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 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 明后期 代化学、 笛卡尔解析几 清 何、 牛顿力学体系 18至19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 世纪 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 中叶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 化论 清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科技著作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 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农学:(强调应用)
著作 人物 朝代
北朝 元朝 明朝
地位及特点
现存最早最 完整的农书 重视生产工 具的改革 吸收西方科技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农书》 王祯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问题探究]以上三部农书有何异同?
• 1、相同点: • ①都体现农本思想,重视生产技术改进在 农业中的地位; • ②都是以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 • 2、 不同点:各自的特点
1、作了世界最早的 日食记录是在( ) A、夏朝 B、殷商时代 C、西周 D、春秋战国 2、关于《甘石星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书于春秋时期 B、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
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时间 西汉 发明者 成就 《黄帝内经》 世界地位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 医书,奠定了中医学 理论的基础。
东汉
东汉
张仲景
华佗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 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 医学的经典。
麻沸散 五禽戏
最早的麻醉药剂, 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 体操。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 先进的分类法, 东方医学巨典。
1、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西方近代科学: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注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 • • • •
①源泉:继承前代的科技成果。 ②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④政策:中央集权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⑤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 人才基础。 • ⑥民族交往和对外交流: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 进成果。 • ⑦个人: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科学家探索精神。
毕昇像
毕昇的泥活字印刷版
印刷商标用的 模铸铜版
我国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 北宋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 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字样,中间是 一个正在捣药的白兔,商标两旁写着“认门前白 兔为记”,下面刻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 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如饶。请记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农 学
古代农书 1、贾思勰《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书影
特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 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王祯的《农书》
作物 《农书》 栽培个论;第三部分“农器图 谱”,是《王祯农书》的重点。
《农书》,又称《王 祯农书》系元代一部重要 的农业著作。由三部分组 成,第一部分 “ 农桑通 诀 ” ,即农业通论;第二 部分“百谷谱”,这部分 属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曾经的书写载体
甲 骨 青 铜 器
缣 帛
学富五车
竹 木 简
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器、竹 木简、缣帛。(太笨重或太贵,很难推广)
西汉纸
东汉纸
印刷于公元868年 的《金刚经》被认 为是世界上保存的 最早的有明确日期 的雕版印刷品。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 骗购。现收藏大英 博物馆。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 10~15 世纪 欧洲 远洋航海技术 时间 宋元 明前期 明中期 中国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 药的划时代发展,远 洋航海技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 物》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的演变历程
历程 历史背景 代表人物 创立 和发 展 成为 正统 社会大 变革
适应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 的需要
思想主张
仁、礼、为政以德 仁政、民贵君轻 礼法并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历史影响
孕育传统文化的政治 思想和道德准则, 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的正统。 利于国家统一和 社会稳定。 消极:三纲五常, 扼杀人性。 积极:注重气节、 品德、社会责任感 和历史使命。 冲击君主专制,早 期启蒙作用,启迪 后世。
数 学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被称为 “科学之王”。然而人类最早摘取数 学桂冠的就是智慧绝伦的中国人。
春 秋 九九剩法口决(春秋) 末 发 明 了 度 量 衡
(元代) 算 盘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东 汉 的 《 九 章 算 术 》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π=3.1415926535897932 ‥ ‥ ‥
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甘石星经》(战国)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 记录了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以及它 们的出没规律。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 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甘德还用肉眼 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比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用 天文望远镜发现该星早2000多年。
2、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3、《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简仪
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学家
[问题探究]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 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服务于农业生产; • ②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 的依据,宣示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 • ③朝廷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 取得显著成就。
华陀(东汉):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 了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进行健 身。后人称之为“神医”。
华佗的五禽戏
李时珍(明): 《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 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
(1)经济: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使科 技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3)思想:明清的文化专制(八股、文字狱)禁 锢了人们思想,使科技发展缺乏必要人才。 (4)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 阻碍了科技发展。 (5)传统: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 技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古代科技 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 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 世界达1000年之久。
祖冲之
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朝代
人物
主要成就及地位
春秋战国 九九乘法表、筹算计算法(元代的珠算法)。 东汉 南朝宋 齐之际 《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记载世界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 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祖冲之 1、圆周率精确到3.1415926到 3.1415927之间,领先达1000年之久。 2、《缀术》。
我 国 古 代 星 表
1、水运浑象仪
2、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3、地球是圆的,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东汉)张衡 浑象仪 地动仪
1、黄道游仪,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2、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3、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僧一行 唐朝天文学 家、佛学家
1、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天文学(授农以时)
时间 发明者
战国
成就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黄道游仪
世界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甘德 石申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东汉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 位置的变动
唐朝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研制的铜制浑象仪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多年
医学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 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中医 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 形神学说、天人学说都源于此书。
张仲景(东汉) : 编著《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 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成 为“医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