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说明 -评课稿_语文说课稿.doc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说明|评课稿_语文说课稿《故都的秋》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教材总体分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确立、教学过程。
教材总体分析: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散文史上的抒情极品。
它文笔清新、隽永、亲切,情感厚重,充满了浓重的人文色彩,突出的体现了现行教材编者的理念贴近人本。
教学目标的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一书中关于转变教学观念的论述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即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我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缘景入情,领会作者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进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为此,我的教学方法确定为:自读讨论评讲教学过程的设计说明:我将分三个环节加以阐述。
导语:情景导入研习新课第一步:读景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关于景物描写的部分,思考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它们有哪些特点,用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有关文字概括出来。
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动脑明白一个问题:北国的秋清、静、悲凉是这篇文章的纲,为后文的分析打下基础。
我按照如下的环节展开,读景画景品景读景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没有感知谈不上分析,更谈不上鉴赏和能力,我们这课的目标就失去了立论的基础;画景是让学生全员参与,动手动脑。
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最高要求,另外,这样也能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想象中创新,这也是对教材的重组加工过程。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现代散文充分体现作者个性的特点。
二、从语言入手,赏析散文融情于景、缘情造景的艺术技巧。
三、认识平常生活平常景物所蕴含的美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
【重点难点】品味散文景物的特点,从而深入探究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及审美情趣,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作品的行文线索、景物特征,并搜集古代诗文中赏析秋的名篇名段名句,结合课文进行赏析。
2.每位同学就阅读中的疑惑提出1-2个问题。
3.教师将学生的提问分类整理归纳。
4.根据学生的提问设置教学过程,做好ppt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学生举例。
【课件展示】教师展示有关秋的名句名篇。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课件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初步感知1.交流初读感受。
从体裁上来说,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全文的感受。
找找看,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在哪里?【课件展示】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
2.体会写景抒情散文的辞美、景美、情美。
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课件展示】教师展示五个句子。
师生共同品味辞美、景美、情美。
完成练习二:仿写三、细读品味(一)品味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故都的秋》教学评价方案
《故都的秋》教学评价方案学校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姓名朱天增编号py00180044 日期2009年06月一、教学目的1、学习并领悟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2、理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3、通过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体会郁达夫内心美好的情操,感受到大自然的优美情致,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把握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2、品析故都的秋味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
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
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它从北国之秋着笔,紧扣北国秋色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涉及秋景、秋花、秋蝉、秋雨、秋蝉等景色,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表现出了它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彩色,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虽然,高一阶段学生曾鉴赏过《荷塘月色》、《世间最美的坟墓》等散文,但对于“情景交融”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学生却未能很好地探究过其深切的内涵。
因此,对于《故都的秋》,探究作者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仍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而这课又是散文单元的第一课,这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探究有着领起、示范的作用。
这就为本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巧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体悟郁达夫“情景交融”的妙处。
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深入理解作者有关故都秋的“悲凉”、“有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为濮阳县一中学生,基础较好。
学习者的年龄大约在16、17岁,认知能力一般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认识事物停留在表面现象,不能深入地去认识事物,还没有达到理性认识阶段。
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创设各种学习的情境来激发学习者的内在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领会文章的妙处。
北师大版高中高二语文必修4《故都的秋》评课稿
北师大版高中高二语文必修4《故都的秋》评课稿一、教材背景《故都的秋》是北师大版高中高二语文必修4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篇课文是根据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通过描写一个小城市的深秋景色,展示了作者对乡愁与家国情怀的思考和表达,对学生的情感、思维以及审美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分析《故都的秋》,让学生了解以下知识点:- 描写自然景色的语言表达技巧; - 掌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方法; - 理解作者运用景物描写表达情感和思想的特点。
2.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故都的秋》,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下情感: -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描写自然景色的语言技巧;•分析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3.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学生对文学鉴赏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4.1 教学内容1.大致了解著名作家钱钟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文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方式。
3.理解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4.探讨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4.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介绍著名作家钱钟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导读法:通过引入相关课题、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本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
4.分析法:分析文章的结构、意义和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深层思想。
五、教学整体设计与安排5.1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导读•介绍著名作家钱钟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时间:2016年11月28日人员:全体语文教师地点:语文组尹学军老师:一堂好的语文课,能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会有一种美的享受。
今天,聆听了张老师的《故都的秋》后,我感到受益匪浅。
下面大家简单说说听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吕老师: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课文单元学习指导提出“提高学生接受性阅读能力”。
根据这个要求,张老师制定了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文艺随笔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永利老师:在导入新课时郭老师就给我们设计了一个问题,引导我们去思想。
整个教学过程中郭老师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去思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文字中感受和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堂内容充实,教学思想落实得较好。
中川老师:教学思路清晰,但重点突出还有些不够。
课文篇幅较短,容量不大,但可感可学内容却很多,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整堂课有些面面俱到,是否能择其精要。
茜茜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上用一个问题把整堂课串起来,如“故都的秋是个什么样子呢”,突出重点。
张宁老师:课堂气氛和谐,符合本文的学习环境。
在整节课中,郭老师表情没有任何做作与装饰,为教学活动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小惠老师:师生沟通自然、亲切。
我们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师生间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汇。
亚琼:张老师不论是提问还是对学生的评价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沟通、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自己(其实关注就是欣赏)。
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张老师总是很亲切的引导和鼓励,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达到很好的教学助长的效果。
这就是有效的沟通,自然的沟通。
丛老师:朗读教学突出,朗读指导恰如其分。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读。
”我觉得张老师在这一点上做的非常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有学生个别读,齐读,老师范读等,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品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对学生理解本文的思想情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故都的秋评课
故都的秋评课
故都的秋评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内容和目标: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方法和过程:本节课采用讲解、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景物描写。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教学效果和反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同时能够掌握阅读和理解抒情散文的方法。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感到满意,认为自己收获了很多。
4.教师素质和改进:本节课中,教师能够流畅地讲解课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活动。
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故都的秋评课可以从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效果和反馈以及教师素质和改进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故都的秋》说课、评课
《故都的秋》说课、评课《故都的秋》说课稿《故都的秋》是新课标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散文,学习时重在分析散文精巧的结构,欣赏散文所描绘的景色以及散文表情达意的表现手法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它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使笔下的自然景物——秋味、秋色、秋声、秋意“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悲凉、落寞之情。
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虽然它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但作为一篇经典散文之作,其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加之散文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点,更应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掌握鉴赏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些方法。
由此,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1、能够通过学习《故都的秋》的结构层次,巩固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圆形内结构、圆形外结构)以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注意: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
)2、能够通过赏析本文的语言,掌握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
3、能够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由于“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手法在之前的课程中并未单独列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但它又是分析鉴赏散文的重要切入点,所以我把第2个教学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而文学作品的圆形结构已经在前一篇课文《荷塘月色》学习过,所以在此只做分析《故都的秋》的结构的方法。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通过秋景分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抒情方法时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到,故将教学目标1和3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
确定好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用以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找出作者描绘的秋景。
即分析文章的结构(划分层次),引出五幅秋景图(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故都的秋》说课稿(通用10篇)
•••••••••••••••••《故都的秋》说课稿《故都的秋》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都的秋》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都的秋》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故都的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秋枣的色彩”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赞美了故都秋色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冷清的情怀。
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习本文可以逐渐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散文情景融合的艺术之美。
二、说学情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备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深入理解本文的抽象形象以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概括课文内容,品味文中形象,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领悟法、合作探究法,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故都的秋》教学点评以及教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点评以及教后反思《《故都的秋》教学点评以及教后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1、本文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已七十多年了,学生要充分感受文中的意味、情味的确有些困难。
“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消除时代隔阂,从而感受人文情怀。
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教学此文,我感觉人文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课文里,就在师生们的共同品读活动中。
2、利用对比阅读的方法,把《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的分析还可以更到位些,如:没有点出本文选材的零碎性,五幅画面之间没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这是为何?这是本课教学的一点败笔。
不过,我又常常以“课堂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来宽慰自己,不知能否得到同仁们的谅解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本设计较好地体现了高中新课程这一理念,同时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学中突出重点,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可操作性强。
关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综合与分析。
本设计在布置预习时,指向具体,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包括形象和情意)的前提下,概括文本的五幅画面,这样,学生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映象。
课堂实施过程主要是分析,对文本的分析是深入理解的过程,即课堂探究的过程。
整体把握有必须依赖于文本的局部切入分析才能更加深刻,整体与局部又不是绝对的,文本的每个层次相对于整个文本来说是局部,但相对于其内部层次来说又是整体。
本设计通过师生对五幅画面的共同探究、分析,对“清、静、悲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然后通过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分析,理解作品的总体与局部,表象与意蕴、主观与客观是如何统一成一个整体的,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故都的秋》评课稿
语文版高三语文选修《故都的秋》评课稿1. 引言《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的一部重要教材,该书以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学技巧吸引了学生的关注。
通过深入分析该书的背景、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本文旨在评述这本课本的教学效果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篇评课稿,对这本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准备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背景介绍《故都的秋》是中国作家茅盾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
小说主要以上海为背景,讲述了1920年代至1940年代间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通过描绘主人公和一群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小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
3. 主题分析《故都的秋》主要表达了对上海这个特殊城市的深情和思考。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以及他们的命运和遭遇,探讨了上海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性以及城市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
小说中还融入了对爱情、亲情、友情等人性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人物在这个特殊时代中的成长和追求。
4. 结构分析《故都的秋》采用了多线叙事的结构,将主要人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们的命运和关系的变化。
小说以一个明确的时间背景和地理背景为基础,通过1)对时代背景的描述和介绍,2)对主人公命运的叙述,以及3)对城市发展与社会问题的探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
这种结构的安排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5. 人物形象分析《故都的秋》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主要人物包括靳以芬、满江、慕容季、周茵、贺长庚等,他们各自扮演着小说中的关键角色。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刻画出了这些人物的复杂内心和丰富情感,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6. 语言特点分析《故都的秋》语言优美、精炼,充满了诗意。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给予了小说更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
《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必须一起来观赏一篇非常迷人的散文。
在步入对这篇文章的自学前,使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就是我根据大家研习过的一篇课文中描绘的景象图画的,恳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把这篇课文腰出不好吗?(画面上就是《天净沙秋思》描写的场景)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就是怎么体会至这种感情的?美学家说道:“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步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作者又通过对秋天的描绘抒写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2.学生找到自己钟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诵给大家听到,并讲出自己钟爱的理由。
3.挑出一个学生选出课文的3段内容,然后大家共同朗读。
三、再念课文,赏析课文景色的美。
1.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都是描写了秋天的哪些风景呢?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们说出来。
明晰:秋天:秋院、秋槐(花掉)、秋蝉(虫)、秋雨、秋果2.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秋槐有什么特点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注重了“清、静、伤感”明确:写下秋院----“听到获得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这就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凿下来的日光”、“晴对着像是喇叭似的牵牛花”(这就是心的宁静)。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伤感。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下秋蝉----“衰微”、“残声”。
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2012年11月15日,我在XXX参加教研活动时,有幸听到XXX老师的《故都的秋》课程,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观察和建议。
教学亮点:1.教态表现:XXX的教态端庄自然,语气温和清晰,给学生以鼓励,同时也很亲和,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情境创设:XXX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把单调的文字变成多彩的图画,展现了她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学科特点:XXX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教学目标的确立:XXX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具体明确,针对性强,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合理、明晰且达成度高。
5.问题设计:老师在问题设计上非常用心,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
例如,“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意味的段落谈感受”等问题设计,落实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同时体现出研究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6.学生活动: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于倾听,能够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7.课堂氛围: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研究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8.学生能力培养: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连缀意象成美文、绘制情景再现图,使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写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XXX让学生进行课前预、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的养成。
9.预设与生成: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教学建议:总体而言,这节课教学效果很好。
但是,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在情境创设方面,可以更多地利用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设备等,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及反思十
高一语文《故都的秋》教案及反思十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体会散文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你们对故都的秋有什么印象?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分组讨论: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3.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
对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体会散文的美。
4.课堂讨论提问: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怀念之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家乡的感情。
5.实践活动让学生以“我的家乡的秋”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6.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阅读《故都的秋》全文,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但在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色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课堂氛围与互动本节课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更多指导。
3.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了图片、音乐等手段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讲解环节,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但在实践活动环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今后教学中可尝试更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篇一:故都的秋评课稿怎样观课评课?这是教学与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好的厨师必须遇到会吃的顾客,或者会点评的美食家,厨艺才能不断登堂入室,达到目无全牛的境界。
崔允漷教授将听评课定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崔允漷,《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教育研究)。
那么善于观课,懂得评课是促进组内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叶澜教授在《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里提出了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有常态性、有待完善的课五点要求,算是一个很好的总评课的思维框架;崔允漷教授在《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一文中将课堂观察框架一级指标分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并且每一个维度都有五个视角,将观课专业化;黄忠敬教授在《评价一堂好课的“五维度”》中认为一堂课可以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清晰度、教学过程的开放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教学资源的生程度五个方便进行点评。
那么我们如何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去评价一堂课呢?今天下午,我们组内一位老师讲了一节郁达夫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该老师先从古代文人墨客对秋的描写导入,将秋之色、秋之声、秋之声展现给学生。
然后通过全体朗读感知全文,进而探讨作者写秋景的角度与作者寄托的感情问题。
在课文讲解讲解上,抓住“秋味”,从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方面,通过秋景图中具体的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和秋果的景物描写来诠释故都秋味中的“清、静与悲凉”。
一堂课,诗文跌出,充满诗意;书声琅琅,互动良好;讲解精透,环节清晰。
但是在组内评课的过程中,我觉得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一、 观课标准有失偏颇:到底怎么评?我们的听课笔记本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与“观察评议”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相对于以前的听课本,已经有很大进步,至少关注到学生学习活动。
那么按照这个听课笔记本,如果以崔允漷教授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科性质和课堂文化四个维度为标准进行点评,应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故都的评课
引导与探究互动,主导与主体相合—《故都的秋》评课稿襄阳八中宋玉勤我们高一语文组全体教师听了喻老师的一节示范课,感受颇深。
直到看到喻老师的这堂常规课《故都的秋》,才知道常规语文课竟然可以上得美丽、实在!将喻老师作为努力的方向,向这个语文课学时里的艺术家学习。
教师是平等的首席,他的角色意义在于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坚持自我的主导地位。
首先喻老师充分给予了学生阅读建构能力的信任度。
充分尊重学生在知识储备、心智结构等方面渐趋成熟的客观事实,将评赏、探究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了学生。
如在他自己范读课题及首尾两自然段后,让学生品读鉴赏此部分,主动探讨以赏景品情为主,怎样才能读出此课的美,加深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其次,喻老师在尊重学生主体之外,也充分坚持了自我的主导地位。
学生主体,并不是老师不作为,老师的“主导”来自于长期的课堂语言的有效意识下的节制所形成的一种自信的底气。
如在讲到“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他为什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感呢?”,喻老师适时地站出来说:“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距离产生美,郁达夫已经有十几年没到北平了,这是时间上的距离,杭州与北平有13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
”这个见解没有哪个教科书这样告诉我们,郁达夫先生也并无此创作阐释,可是喻教师这样数据清晰的解释,的确又是基于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一个合情合理的解读,教师从主体地位在此时体现了出来,也更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课堂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而在一节常规课上能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并且灵活自如,喻老师的对课堂的掌控的能力已经上升到了艺术的境地。
如在学生赏读第一幅图时,说郁达夫是个“安闲”的人,并且联系写作背景;教师的评价是“我觉得你回答问题的思路很好,回答问题就要知人论世”,事实上这名学生的表述有些牵强,“听到驯鸽,就是在比喻,在战争下生活的人民,我看还是比较关心天下的人民”,老师却没有马上打压,毕竟他是第一组发言的代表,所以要以鼓励为主,寻找学生发言的优点、亮点。
故都的秋评课记录
故都的秋评课记录好,来聊聊《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吧。
其实,它这篇课文的重点不在那些高深的比喻或是修辞,而是在秋天里那种特有的宁静感和略带怀旧的情感。
你知道,秋天的故都北京,像是一个老友,温暖又亲切,似乎每一条街巷、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记得有一次,我跟几个同学去北海公园,那天的秋天特别好,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面上,水面上泛起层层金光。
我们沿着湖边走,风吹过,带着点凉意,但又不会让人觉得冷。
正好是《故都的秋》里面提到的那种“气候柔和”的感觉,空气清新,心情也变得特别轻松。
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一边笑,突然有个同学停下来,指着湖面对我们说:“你们看,秋天就像是故都的眼泪,静静地流着。
”我们都笑了,觉得他说的有点道理。
那种宁静的美,不知道为什么,总能让人不自觉地陷入沉思。
走着走着,我们走到了公园的一个小亭子里,旁边有个老太太在晒太阳。
她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外套,脸上挂着微笑,眼睛眯成一条缝,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
我不禁停下来观察了一下她的样子。
她的手里还拿着一根细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个小网兜,像是在捉些什么小东西。
看她那悠闲的样子,我忽然觉得秋天真的是个特别适合回忆的季节。
也许老太太一辈子都在这个公园里度过了秋天,不知道她脑海中是否有过一段美好的往事,也许她就像那本书里说的“故都的秋”,在安静和温暖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在这个小亭子里,我们聊起了文章中提到的“秋天”,觉得它和这个公园似乎有着某种特别的联系。
或许就是因为它带着一种不急不躁的韵味,像是生活的常态。
回过头来想,秋天真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宁静感。
尤其是故都的秋,气候温和,枫叶黄了,银杏也掉了一地,那种黄灿灿的景象,确实能让人想起许多往事。
其实,《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我以前读过好多次,但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这次我读,突然明白了秋天为什么能让人如此怀念。
它不急不躁,给人一种淡定从容的感觉。
就像我们在公园里那一小段散步,大家不急着走,不急着去哪里,只是静静地走着,享受这份秋天的宁静和温暖。
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
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六、说课后作业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七、说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郁达夫1.秋晨院落秋槐落蕊3.秋蝉残声4.秋雨话凉5.秋枣奇景(形)(神)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
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篇四:故都的秋评课稿《故都的秋》稿《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故都的秋》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自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二、说目标: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
《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评课稿
《故都的秋》是经典篇目,各种上法层出不穷,而这堂课以家常课的形式呈现出来,重点赏析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目标很明确,重心突出,非常务实。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其中对本文内容纲要进行填写,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归纳,筛选信息的.能力,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也使得教学过程更紧凑。
接下去,我谈一点我自己认为有待商榷的地方
首先,这篇经典散文用内容填写,问题讨论,文段仿写这样的几个板块组成,虽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但是似乎少了它应有的秋味。
散文属抒情文学,重在表情言志,表达作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体味少了些,散文的魅力就淡化了。
其次,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但有人认为是颂秋。
而最后教师确定这篇文章的基调为:一曲悲凉的颂歌。
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
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念之情。
这个环节的处理感觉略显程式化,对学生答案的点评略显匆忙。
其中有些学生的回答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位女同学指出“秋”不仅指自然界的秋天,也指国家当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形势,所以是悲秋。
当时似乎未对此作过多的评价。
最后,仿写在这堂课中是否有必要,学生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也进行了点评,但略显形式主义。
因此,一堂可能很少能面面俱到,所以有些环节可做删减。
以上仅是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评课稿
2012年11月15日,我在xxx中学参加教研活动时有幸听到xxx老师的一节《故都的秋》,我感到非常受益,也很受启发,从中看出了执教者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基本功。
可以说这是一节结构严谨,内容丰富,风采照人的成功课。
在这里我想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一、教学亮点。
1、从教态来观:赵老师表现出端庄自然、精神饱满的姿态,温和清晰地语势给学生以鼓励,像老师那不时写在脸上的笑意,又极具亲和力,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利于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2、从情境创设看:赵老师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创境等,既体现出情景创设手法的多样性,特别是让学生把单调的文字变成多彩的图画,又反映出执教者个性而娴熟的情境创设能力。
3、从学科特点观:赵老师突出了“读”这一语文课堂教学标志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强化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赏析,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4、从教学目标的确立观:执教者能从课标出发,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既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又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目标确立合理、落实明晰且达成度高。
5、从问题设计观:一节课问题设计得如何,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能否学有所获。
从这节课不难观出,老师在问题设计上都非常用心思,做到了植根文本,深挖开去,又兼顾学生的认知特点,迁移拓展,有深度且环环相扣,如找出自己喜欢的有意味的的段落谈感受”谈谈你从中读出的清、静、悲凉?”等问题设计,在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同时,均体现出学习手段创设的有效性。
6、从学生活动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时间,参与热情高,学生善倾听,能合作,体现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7、从课堂氛围观:课堂突显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创设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体现了互动的多维性。
8、从学生能力培养观:执教者都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连缀意象成美文、绘制情景再现图、使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写作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赵老师让学生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等环节,关注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9、从预设与生成观:体现了预设严谨、生成合理的特点,如渐行渐深的问题预设,针对问题使用比喻句或其他语句、但不可使用口语的细节要求,均体现严谨教学的预设构想,实现了师生共同体会成功愉悦的深度生成。
二、教学建议。
通过观摩,我也发现了几处微小的不足之处,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1、赵老师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非常值得提倡,希望能就此入行尝试,使之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实施于课堂教学中。
2、课堂很有感染力,但还应注重调控气氛,使课堂氛围再轻松一些,这样更利于目标的达成。
抒发情感的同时还应注意情绪的节制。
对于作家及文章背景介绍多注意横纵对比,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容量还应适当充实。
3、注意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思维调控的作用。
三、体会
新课改强调有效课堂,我们教研活动主要就是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如何使有效性体现于授课的每一环节(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板书的实用性,环节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等)应是我们今后探究并努力践行的方向。
因为只有做到了内容充实、环节有效,教学相长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相信大家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