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计算题70208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练习题.doc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练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5addead0d233d4b04e6935.png)
统计学试题库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四:统计综合指标1、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2)计算标准差(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试比较甲、乙Array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2)预测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多少4、1997—2002年某企业职工人数和非生产人数资料如下: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2)计算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2)计算四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11、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所缺的环比动态指标:知识点六:统计指数要求:(1)计算每种产品的产量和出厂价格个体指数(2)编制产量总指数、计算由于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3)编制出厂价格总指数,计算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减的产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3)对总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三种商品价格及销售量的综合变动指数(3)由于价格提高和销售量的增加各使销售额增加多少?(2)物价总指数(3)由于物价变动所引起的总产值的增加或减少额(2)销售量总指数以及由于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8、某商店出售三种商品,资料如下:试计算价格总指数1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单位成本总指数;(3)对总成本进行两因素分析。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265c96941ea76e59fa0448.png)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试计算7、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并简要说明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变化的原因。
解: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3736013320===∑∑f Xf X (件) 8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为:4436015840===∑∑fXf X (件)根据计算结果得知8月份比7月份平均每人日产量多7件。
其原因是不同组日产量水平的工人所占比重发生变化所致。
7月份工人日产量在40件以上的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40%,而8月份这部分工人所占比重则为66.67%。
试比较这两年产品的平均等级,并说明该厂棉布生产在质量上有何变化及其因。
解:2009年棉布的平均等级=25010 34022001⨯+⨯+⨯=1.24(级)2010年棉布的平均等级=3006 32422701⨯+⨯+⨯=1.12(级)可见该厂棉布产品质量2010年比2009年有所提高,其平均等级由1.24级上升为1.12级。
质量提高的原因是棉布一级品由80%上升为90%,同时二级品和三级品分别由16%及4%下降为8%及2%。
试比较和分析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为什么?解:甲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0×10%+1.1×20%+1.2×70%=1.16(元)乙企业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1.2×30%+1.1×30%+1.0×40%=1.09(元)可见甲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较高,其原因是甲企业生产的3批产品中,单位成本较高(1.2元)的产品数量占70%,而乙企业只占30%。
试计算各地区平均价格和此种商品在四个地区总的平均价格。
解:总平均价格=23010600=销售总量销售总额=46.09根据上表计算该商店售货员工资的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
⑴2010200==∑∑fXf X =510(元); ⑵全距=690-375=315(元) ⑶156020X XfA D f-⋅==∑∑=78(元); ⑷)(202085002==∑∑-ffXX σ=102.1(元)⑸%10051078%100⨯=⨯⋅=⋅XD A V D A =15.29%; ⑹%1005101.102%100⨯=⨯=XV σσ=20.02%6、某班甲乙两个学习小组某科成绩如下:试比较甲乙两个学习小组该科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大小。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16d078d770bf78a652954ba.png)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精编版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f6d952f8c75fbfc67db2a2.png)
统计学计算题和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三个企业生产的同一型号空调在甲、乙两个专卖店销售,有关资料如下:企业型号价格(元/台)甲专卖店销售额(万元)乙专卖店销售量(台)A250050.0340B3400115.6260C4100106.6200合计—272.2—要求:分别计算两个专卖店空调的平均销售价格,并分析平均价格差异的原因。
答案:2某企业甲、乙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为65件,标准差为11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乙车间工人加工零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比较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平均日加工零件数更有代表性?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日加工零件数(件)工人数(人)59121410答案:三、某地区2009—2014年GDP资料如下表,要求:1、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增长量;2、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水平;3、计算2009—2014年GDP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87431062711653147941580818362GDP(亿元)答案:年平均增长速度:100%100%22.9%x-==四,某百货公司2010—2014年的商品销售额资料如下:试用最小平方法配合销售额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6年的销售额将达到什么水平?答案: 2010年—2014年的数据有5项,是奇数,所以取中间为0,以1递增。
设定x为-2、-1、0、1、2、年份/销售额(y) x xy x22010 320 -2 -640 42011 332 -1 -332 12012 340 0 0 02013 356 1 356 12014 380 2 760 4合计 1728 0 144 10b=∑xy/∑x2=144/10=14.4a=∑y/n=1728/5=345.6y=345.6+14.4x预测2016年,按照设定的方法,到2016年应该是5y=345.6+14.4*5=417.6元五、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2013年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为20万元,45万元,35万元,2014年同2013年相比,三种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分别增长8%,10%,6%,产量分别增长12%,6%,4%。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c3afd8b14e852458fb5718.png)
《统计学》计算题型(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 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110 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要求:(1)编制分配数列;(4分)(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
(2分)解答:(1)(2类型:数量标志(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
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解答:(1)x 甲=∑∑m x m 1=248.41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x 乙=∑∑fxf =12418.426.344.2++⨯+⨯+⨯=21.6/7=3.09(元)(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第三章)3.甲、乙两企业产量资料如下表:工人人数比重(%)产量(件)甲企业 乙企业 100以下 2 4 100-110 8 5 110-120 30 28 120-130 35 31 130-140 20 25 140-150 3 4 150以上 2 3 合 计 100 100要求:(1)分别计算甲、乙两企业的平均产量?(5分)(2)计算有关指标比较两企业职工的平均产量的代表性。
(完整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e6ca552cc58bd63086bd25.png)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该班50名学生B、该班每一名学生C、该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D、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5、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A、综合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变异性6、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7、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8、象“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能用来()A、表示总体特征B、表示个体特征C、作为标志使用D、作为指标使用9、调查某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标志B、指标C、变异D、变量10、一个统计总体()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1、统计对总体数量的认识是()A、从总体到单位B、从单位到总体C、从定量到定性D、以上都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A、一定是统计指标B、一定是数量标志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D、既不是统计指标,也不是数量标志15、年龄是()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连续型变量,但在应用中常作为离散型变量处理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D、产品单位成本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D、人体身高E、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D、数量指标E、变量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94b9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0.png)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 )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A、定类尺度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5f19a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2.png)
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统计学练习题(计算题)第四章----第一部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1:(1)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5%,比上年增长7%,试计算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2)单位产品成本上年为420元,计划规定今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6%,试确定今年单位成本的计划数字和实际数字,并计算出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3)按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4.2:某市三个企业某年的下半年产值及计划执行情况如下:要求:[1]试计算并填写上表空栏,并分别说明(3)、(5)、(6)、(7)是何种相对数;[2]丙企业若能完成计划,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说明该市三个企业将超额完成计划多少?4.3:我国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单位: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自行设计表格:(1)计算各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2)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上年对比的增长率;(3)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变动情况。
4.4:某公司下属四个企业的有关销售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1)完成上述表格中空栏数据的计算;(2)若A能完成计划,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3)若每个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都达到B企业的水平,则公司的实际销售额将达到多少?比计划超额完成多少?第四章-----第二部分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4.5:已知某地区各工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产值资料如下: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
(2)如果在上表中所给资料不是计划产值而是实际产值,试计算产值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4.6:已知某厂三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其废品率、产量和工时资料如下:计算:(1)三种产品的平均废品率;(2)假定三个车间生产的是同一产品,但独立完成,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3)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某一产品,产品的平均废品率是多少。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39bb2801f69e3143329492.png)
3.某地区历年粮食产量如下:1、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 31 36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34 38 46 43 39 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 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20分)解:(1)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次数分布表如下:则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7.38301145===∑∑fxf x(2)当产量为10000件时,预测单位成本为多少元?(15分)xbx a y n x b n y a x x n y x xy n b c 5.2808010703125.232105.26151441502520250512503210128353)(222-=+==+=⨯+=-=-=-=--=-⨯⨯-⨯=--=∑∑∑∑∑∑∑因为,5.2-=b ,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x 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2)当产量为10000件时,即10=x 时,单位成本为55105.280=⨯-=c y 元>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解: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f xf x ,所需的计算数据见下表:75554125===∑∑fxf x (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要用变异系数σν的大小比较。
)甲班%73.11815.9===xσνσ 从计算结果知道,甲班的变异系数σν小,所以甲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5.207549.1549.152405513200)(2======-=∑∑x ffx x σνσσ计算(1)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增减绝对额. 解;(1)产品产量总指数为: %42.1112102342106351120605010060%10550%102100%12000==++=++⨯+⨯+⨯=∑∑qp qkp 由于产量增长而增加的总成本:∑∑=-=-242102340000qp q kp(2)总成本指数为:%62.10721022660501006046120011==++++=∑∑qp qp总成本增减绝对额:∑∑=-=-16210226011qp q p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 解:商品流转次数c=商品销售额a/库存额bba c =商品销售额构成的是时期数列,所以67.23837163276240200==++==∑na a 库存额b 构成的是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所以33.533160327545552453224321==+++=+++=b b b b b 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475.433.5367.238===ba c 第二季度商品流转次数3*4.475=13.425解: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为:04.123270033220027001507001080007350011009007001100137900120700105==++=++⨯+⨯+⨯==∑∑fxf x乙市场的平均价格为74.1172700317900700800120031790013795900120960001051260009590096000126000==++=++++==∑∑xM M x。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df87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0.png)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统计学》习题集PART 1 导论《第一套》一、填空1、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2、统计工作程序是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实验设计法数量方面)。
分析)。
)(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及统计推断法。
4、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包括:(信息)、(咨询)、(监督)及辅助决策等职能。
二、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范围是(D)A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B、人人类生活现象的数量方面C自然科学研究的数量方面D、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B ):A差异性B、同质性C、社会性D、综合性4、社会经济统计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认识是( A ):A、从个体到总体B、从总体到个体C、从定性到定量D、从定量到定性5、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指志B、只冃匕有个标志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6、变量包括标志和(D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指标7、在研究某城市商业企业状况中. 某商业企业的营业员人数是( A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 、变量值D、标志变量8以产品等级来衡量某产品质量优劣,则该产品等级是( B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就统计指标而言,变异是指( D ):A数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 、质量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冋C统计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D 、以上都是正确的10、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总额是(A连续变量B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也是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三、多选题1、统计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种( B C ):A、意识活动B 、实践活动C 、认识活动D 、改造活动2、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ABD ):A、总体随统计研究目的的改变现而改变。
统计学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解析)doc
![统计学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09408e51ba1aa8114431d9f6.png)
统计学考试题库大全(含答案解析)第一章总论第一部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 )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2.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3.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 )。
A.阿道夫·凯特勒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海尔曼·康令4.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
A.自然科学B.新兴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5.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7.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8.标志是指(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9.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10.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11.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1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13.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e4101a32d7375a41780a2.png)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da4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9.png)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统计学中,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总体特征的?A.平均数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答案:A.平均数2、下列哪个统计量是用于衡量数据分散程度的?A.平均数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答案:B.标准差3、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下列哪个步骤是正确的?A.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B.选择检验统计量,建立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做出决策。
C.收集样本数据,建立假设,进行检验,根据结果做出决策。
D.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建立假设,进行检验。
答案:A.建立假设,选择检验统计量,收集样本数据,进行检验。
二、简答题1、请简述什么是置信水平?它在实际应用中有何重要性?答案:置信水平是指我们对于样本统计量所代表的总体参数的可靠性程度。
在统计学中,我们常常使用置信水平来描述我们对样本统计量的信任程度。
例如,如果一个样本的置信水平是95%,这意味着我们相信这个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的95%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置信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请简述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为什么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量?答案:在进行假设检验时,选择适当的统计量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不同的统计量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例如,有些统计量更适合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有些统计量则更适合于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结果,以及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因此,在假设检验之前,我们需要仔细考虑选择哪个统计量来更好地描述数据和满足我们的需求。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A.临床试验设计B.诊断试验评估C.流行病学调查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正确答案: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2、在医学研究中,下列哪一种数据类型不属于定量数据?A.身高B.体重C.血压D.年龄正确答案:C.血压3、下列哪一种方法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检验方法?A.卡方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方差分析正确答案:B. t检验4、在临床试验设计中,下列哪一种设计类型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A.平行对照试验B.交叉对照试验C.自身对照试验D.前后对照试验正确答案:D.前后对照试验5、下列哪一种情况适合使用泊松分布?A.描述连续型变量的分布情况B.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C.在临床试验中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二、简答题1、请简述在医学研究中,为何要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答案: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来自同一总体或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特征的过程。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有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05713d83c4bb4cf7ecd1bf.png)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5、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概念、区别 6、动态数列的定义、构成因素、模型10、抽样调查中存在哪些误差 11、抽样调查组织形式12、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题型一: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例题1: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解:5.291002950133438151345343538251515==+++⨯+⨯+⨯+⨯=∑∑fxf x =乙()986.810080752==-∑∑ff x x =乙σ267.0366.9==x V σ=甲3046.05.29986.8==x V σ=乙甲组更有代表性。
乙甲∴<V V例题2: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答:7.281002870123139181245313539251815==+++⨯+⨯+⨯+⨯=∑∑f xf x =乙()127.910083312==-∑∑ffx x =乙σ267.0366.9==x V σ=甲 32.07.28127.9==x V σ=乙甲组更有代表性。
乙甲∴<V V题型2:动态数列相关指标的计算例题另知和平均流通费用率。
解:2006年下半年商品的平均流转次数:012/()/22n a nb b b b n=++++∑商品平均零售额商品平均流转次数=商品平均库存额(110711601150117012001370)6 1.77680710(675670650670690)622+++++÷==++++++÷(次)2006年下半年平均流通费用率为: 平均流通费用率=商品平均流通费用额商品平均零售额/(1081029895100104)66078.48%/(110711601150117012001n 370)67157a n yb n +++++÷====+++++÷∑∑例题3(1)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2)并预测该地区2007年该种产品的产量; 解:(1)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最小二乘法求参数的计算表设:ˆia bt y=+∑∑=tn ty n b 2=252.510=6.245123===∑nya ∴..ˆit y24625=+该企业这种产品产量2007年预测值为:ˆy2007=24.6+2.5×3=32.1(万吨)题型3、统计指数的编制(1)计算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影响总成本的绝对额。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9d1f5c850ad02de8041dd.png)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答案]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试卷考卷】统计学计算题及答案篇(一):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从标志与统计指标的对应关系来看,标志通常与( )相同。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3.国民收入中消费额和积累额的比例为1:0.4,这是( )相对指标。
4.在+A的公式中,A称为( )。
5.峰度是指次数分布曲线项峰的( ),是次数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6.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 )平均数。
7.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 )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8.对一个确定的总体,抽选的样本可能个数与( )和( )有关。
9.用来反映回归直线代表性大小和因变量估计值准确程度的指标称( )。
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表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3.学生按身高分组,适宜采用等距分组。
4.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5.基尼系数的基本公式可转化为2(S1+S2+S3)。
6.对连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方法。
7.分段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Σ(Y-YC)2=最小值。
8.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9.在不重复抽样下,从总体N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所有可能的样本个数为Nn个10.根据每对x和y的等级计算结果ΣD2=0,说明x与y 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2.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A.复合分组B.层叠分组C.平行分组体系D.复合分组体系3.交替标志方差的最大值为A.1B.0.5C.0.25D.04.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5.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D.时期是变动的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反映以经济指标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指标总体系包括A.社会统计指标体系B.专题统计指标体系C.基层统计指标体系D.经济统计指标体系E.科技统计指标体系2.典型调查A.是一次性调查B.是专门组织的调查C.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4.重复抽样的特点是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5.下列关系中,相关系数小于0的现象有A.产品产量与耗电量的关系B.单位成本与产品产量的关系C.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D.纳税额与收入的关系E.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的关系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要求:(1)写出必要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酌情扣分。
统计学计算题(有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f36be65ce05087632139a.png)
1、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测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1分,标准差为9.5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按成绩分组学生人数(人)60以下 460~70 1070~80 2580~90 1490~100 2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5 1525 3835 3445 13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3、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超级重点题目)月份 1 2 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60 55 48 43 40 50 45 60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4、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品名单位销售额2002比2001销售量增长(%)2001 2002电视台5000 8880 23自行车辆4500 4200 -7合计9500 13080要求:(1)计算销售量总指标(2)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5、某商店两种商品的销售额和销售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万元)商品单位销售额1996比1995年销售价格提高(%)1995 1996甲米120 130 10乙件40 36 12要求:(1)计算两件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标和由于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绝对值(2)计算销售量总指数,计算由于销售变动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的支出金额6、某企业上半年产品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产量(千克)单位成本(元)1 2 732 3 723 4 714 3 735 4 696 5 68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7、根据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重点题目)n=7 ∑x=18090 ∑y=31.1 ∑2x=535500 ∑2y=174.15∑xy=9318要求:(1)确定以利润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2)解释式中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8、某企业第二季度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月份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4 3 735 4 696 5 68要求:(1)定量判断产量与单位成本间的相关程度(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说明b的经济含义解:(1)所需计算数据见下表:月份产量单位成本45 634 57369 68916 25219276 340合计1221050835因为,,所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即增加1单位时,单位成本的平均变动是:平均减少2.5元。
统计学(计算题部分)
![统计学(计算题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7db3cb1b856a561253d36f83.png)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计算题)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 分为良,90─100分为优。
要求:(1) 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3)根据整理表计算职工业务考核平均成绩; (4)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数量标志”;分组方法为:变量分组中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3)平均成绩:77403080==∑∑=f xf x (分)(4)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 中间大的” 正态分布”的形态,平均成绩为77分,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 标准差为9。
6要求:⑴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⑵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1) 50.291001345343538251515=⨯+⨯+⨯+⨯==∑∑fxfX (件)986.8)(2=-=∑∑ffX x σ(件)(2)利用标准差系数进行判断: 267.0366.9===X V σ甲 305.05.29986.8===XV σ乙 因为0.305 >0.267故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
45%的概率保证程度(t=2)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统计学计算题资料
![统计学计算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5e608e08a1284ac85043d7.png)
统计学计算题第二章六、计算题.1.下面是某公司工人月收入水平分组情况和各组工人数情况:月收入(元)工人数(人)400-500 20500-600 30600-700 50700-800 10800-900 10指出这是什么组距数列,并计算各组的组中值和频率分布状况。
答:闭口等距组距数列,属于连续变量数列,组限重叠。
各组组中值及频率分2.抽样调查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单位:百元)如下:88 77 66 85 74 92 67 84 77 94 58 60 74 64 75 66 7855 70 66⑴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并编制频数分布数列⑵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答:⑴⑵第三章六、计算题.要求:⑴填满表内空格.⑵对比全厂两年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好坏。
解:⑴某企业生产情况如下:单位:(万⑵该企业2005年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为110.90%,而2006年只有102.22%,所以2005年完成任务程度比2006好。
⒉某工厂2006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1080万吨,实际完成计划的110%,2006年计划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8%,试计算2006年实际总产值为2005年的百分比?解:118.8%3.某种工业产品单位成本,本期计划比上期下降5%,实际下降了9%,问该种产品成本计划执行结果?解:95.79%4.我国“十五”计划中规定,到“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钢产量规定为7200根据上表资料计算:⑴钢产量“十五”计划完成程度;⑵钢产量“十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多少?解:⑴102.08%;⑵提前三个月5.某城市2005年末和2006年末人口数和商业网点的有关资料如下:计算:⑴平均每个商业网点服务人数;⑵平均每个商业职工服务人数;⑶指出是什么相对指标。
⑶上述两个指标是强度相对指标。
试根据上表已知数据计算空格中的数字(保留一位小数并分别说明⑵、⑹、⑻、⑼栏是何种相对指标。
)解:表中⑵栏为结构相对数;⑹栏为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⑻栏为动态相对数;⑼栏为比较相对数。
统计学原理 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 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c8637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c.png)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统计学原理]计算题《经济统计学》习题平均、变异指标1.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值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建议:(1(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小?2.某企业1996年四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下:4月1日4月11日4月16日12101240试计算该企业四月份平均工人数。
5月1日12703.某企业1995年各季度计划产值和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先行排序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值顺利完成百分比。
4.已知某钢铁公司1993年上半年职工人数及非生产人员数资料如下:先行排序:(1)第二季度平均值实际月产量;(2)第二季度平均值工人数;(3)第二季度产量月平均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量和季产量。
6.根据下表中尚无的数字资料,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确认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中年介体的的定基动态指标。
7.运用时间数列指标的相互关系,根据已知资料,确定某纺织厂棉布生产的各年发展水平、逐期增长量、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和增长1%的绝对值指标。
8.我国1990年和“八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发展情况如下:度,;(3)定期和环比的的增长速度;(4)增长1%绝对值;(5)平均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9.某地区粮食产量1990—1992年平均发展速度就是1.03,1993-1994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1995年比1994年增长6%,试求1990-199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10.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5.76万亿元。
“九五”的奋斗目标就是,至2000年减少至9.5万亿元;远景目标就是:2021年比20000年翻一番。
何况:(1)“九五”期间将存有多小的平均值增长速度;(2)1996-2021年(以1995年为基期)平均值每年发展速度多小就可以同时实现远景目标?(3)2021年人口掌控在14亿内,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至多少元?11.某地区1995年底人口数为2000万人,假定以后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又假定该地区1995年粮食量为120亿斤,要求到2000年平均每人粮食达到800斤,试计算2000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达到多少?粮食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12先行排序:(1)甲、乙两国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以1990年为基期);(2)1995年后按此速度,两国同时增长,甲国产量要在哪年才能赶上乙国?(3)如果甲国要在2000年赶上乙国的产量,则1995年后每年应增长百分之几?建议:(1)按五日和按旬分拆煤产量编制成动态数列;(2)按五日和按旬排序平均值日产量编制成动态数列;(3)运用移动平均法(时距不断扩大为4天和5天)基本建设动态数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综合指标
六、计算题
1、某地区抽样调查职工月奖金资料如下:
试计算平均月奖金.
3、某企业工人工资水平分组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的平均工资。
4、设有甲、乙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试判断甲、乙哪个班组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
5、两种不同水稻种资料如下:
试研究两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8、在过去5年中,某国家因受严重通货膨胀的困扰,银行为吸收存款而提高利息率。
5年
的年利息率分别是25%、40%、60%、100%、120%,问:
(1)若存入100美元,按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利率,第五年末的实际存款额是多少?(2)若存入100美元。
按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利率,第五年末的实际存款额是多少?(3)何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
9某县2005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第四章动态数列
六、计算题
1、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
(2)计算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要求:(1)计算一季度、二季度月平均商品纯销售额:(2)计算一季度、二季度月平均商品流动资金占用额。
3、某企业4月份工人数变动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4月份平均人数。
4、某市某生活区有居民1000户,拥有彩电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生活区居民平均拥有彩电台数。
要求:(1)试计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一季度、上半年平均人数。
8、某商业企业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9、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试计算:(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试计算:(1)第二季度平均实际月产量。
(2)第二季度平均工人数。
(3)第二季度产量平均计划完成%。
(1)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2)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
(3)平均发展速度。
13、某煤矿1990年煤炭产量为25万吨
(1)规定“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4%,以后每年平均增长5%,问到本世纪末年煤炭产量将达到什么水平?
(2)如果规定本世纪末年煤炭产量是1990年产量的4倍,且“八五”期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
问以后需要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多少才能达到预定的产量水平?
14、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
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
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如果按这个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本世纪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15、某工厂计划工业总产值从1980年的400万元发展到2000年的800万元。
求:
(1)工业总产值计划平均每年递增速度
(2)已知“六五”、“七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5%,问以后应每年递增多少才能达到预期水平?
16、我国197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53美元,要在本世纪末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
美元,每年应平均递增百分之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8、某地区国民收入逐年增加,其发展从1995年至2004年可分为三个阶段,1995年至1998
年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1999年至2002年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2003年至2004年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计算该地区1995年至2004年的国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
第五章统计指数
六、计算题
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各商品价格和销售量个体指数。
(2)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变动的影响。
3、某企业资料如下:
要求: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工资水平和工人数的变动对工资总额变动的影响。
4、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2)计算价格指数。
(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销售额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
要求:(1)计算出厂价格指数和由于价格变化而增加的总产值。
(2)计算总产值指数和产品产量指数。
(3)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简要分析销售额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
5、试根据下列资料计算成本变化程度,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并简要分析生产总费用变动所受的因素影响。
6、计算下列诸问题:
(1)某企业今年产量比去年增长8%,生产费用增长13.4%,问今年的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如何?
(2)某商店今年职工的工资水平提高5%,职工人数增长2%,问今年的工资总额变动情况如何?
(3)某车间今年职工人数减少2%,总产值增长22。
5%,问劳动生产率应增长多少?
(4)价格增长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商品20%,试求物价指数。
(5)报告期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单位面积产量增长5%,问粮食总产量的变动如何?
第六章抽样调查
六、计算题
1、从仓库中随机抽选了200个零件,经检查有40个零件是一级品,又知道抽样数是仓库
零件总数的百分之一,当把握程度95.45%时,试估计该仓库这种零件一级品的区间范围。
2、某洗衣机厂随机抽选100台洗衣机进行质量检验,发现有5台不合格。
要求:(1)试以68.27%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这批洗衣机的合格率。
(2)若概率合格保证程度提高到95.45%,则这批洗衣机的合格率将怎样变化?
(3)由此例说明误差范围与概率度之间的关系。
3、某高校进行一次英语测验,为了解考试情况,随机抽选1%的学生进行调查,所得资料
如下:
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
(1)该校学生英语考试的平均成绩。
(2)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所占的比重。
4、某城市随机抽选100户居民,经调查有36户用有彩色电视机,又知道抽样户是总户数的千分之一,当把握程度为95.45%时,试估计该城市居民有彩色电视机的户数范围。
5、某厂对新试制的一批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测定。
随机抽选100个零件,测得其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标准差为10小时,要求:
(1)以0.66827的概率,推断其平均寿命的范围。
(2)如果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概率不变,则应该抽查多少个零件?
(3)如果抽样极限减少一半,概率提高到0.9545,则又应该抽查多少个零件?
(4)通过上述条件变化与计算结果,如何理解样本单位数、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6、其电子元件厂,随机抽选100个元件检验,其中有4个元件为废品,又知抽样数是产品
总数的千分之一,若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在重复抽样情况下,需抽多少个元件检验?在不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又如何?
试以0.9545的概率保证估计:;
(1)该校全部大学生的平均身高的范围。
(2)该校全部大学生身高在170厘米以上的人数范围。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