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高考真题语文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0分)1. 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刽子手(guì)瞋目(chēn)恣意(zì)B. 蹊跷(qī)赧然(nǎn)缜密(zhěn)C. 踟蹰(chí)踌躇(chóu)踽踽独行(jǔ)D. 恫吓(hè)恣肆(sì)恣睢(suī)(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笑声。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困难,他总是不慌不忙,真是处之泰然。

B. 他这个人很低调,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却能一鸣惊人。

C. 这部电影的剧情跌宕起伏,真是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

D.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人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2. 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的话是:“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_____,______,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述洞庭湖的名句是:“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来形容曹操的船队。

3. 阅读理解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古代,人们讲究“一诺千金”,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代社会,诚信同样重要,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一诺千金”的含义。

(3分)(2)短文提到“诚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请列举两个具体表现。

(4分)(3)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201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如下: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In the year 1896, a young farmer named Zamba came from Austria to settle in western Canada. He brought with him his wife and baby. Zamba had very little money because he had spent all he had to come here. But he had a valuable talent: he was a truly fine shoemaker.When he first came to the forest, he had to spend every day chopping(砍) trees because he needed plenty of firewood to keep his family warm through the long cold winters. But in the evenings, after coming in from the forest,he sat in his rough log chair by the fireplace and stitched(绣) shoes. By morning, he would have another pair of shoes finished -- shoes made with his own hands, shoes well made, shoes that would sell at a price high enough to help his family live.Zamba was very thrifty(节俭的) and he saved all the money he earnedby making his shoes. He never spent any money foolishly. Every penny went into the bank to be saved for the future of his family.As the months went by, Zamba's fame as a fine shoemaker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villages or on the farms far away used to travel to the little town to order their shoes made especially for them by Zamba.Now Zamba needed help. He needed someone who could do the "rough work" of shoe making, someone who could do the simpler jobs while he worked at making the more complicated parts. He needed an apprentice(学徒).In the area of western Canada where Zamba lived, there were many boys who wanted to learn a trade. Most parents were willing to let their sons learn to be the trade they chose: carpenter, blacksmith, farmer, and things like that. But learning to be a shoemaker was just not considered to be "a trade". It was merely something a man did to support his family if his regular job paid very low salaries. Shoemaking -- it just wasn't "a trade".Some months went by. Zamba had finished repairing some shoes for John Anderson, a friend of his for many years. As John was about to leave, Zamba asked him if he knew of a strong, healthy boy who might be willing to come and work for Zamba as an apprentice."I know a boy," said John slowly, thinking hard before he spoke. "I know of a boy who might be willing to work for you. A good boy -- honest -- quite strong -- but I'll have to tell you this. It's likely his mother and father won't want him to work for a shoemaker. They want him to work at something like a blacksmith or something that pays fairly well."Zamba considered for a few moments ...1. Why did Zamba come to western Canada?A. To learn to chop trees.B. To set up a shoe-making business.C. To travel and see the country.D. To visit his friend John Anderson.2. What does the passage tell us about Zamba's shoes?A. They were very cheap.B. They were made from trees.C. They were bought by many people.D. They were difficult to make.3. What did Zamba do with the money he earned from making shoes?A. He spent it on clothes.B. He bought more shoes.C. He saved it in the bank.D. He used it to travel.4. Why did Zamba need an apprentice?A. To help him do the rough work.B. To encourage people to buy his shoes.C. To spread his fame as a shoemaker.D. To earn money for his family.5. What did most people in the area think of shoemaking?A. It was physically demanding work.B. It paid a very low salary.C. It was not considered a trade.D. It was only for boys.(答案请参考下文)BDownscoreLeather, in the world of fashion, has long had a bad reputation. The sources of this reputation, however, lie largely in the obscenely cruel practices of the meat industry, which became historically more efficient as capital demands for leather increased. While this continues to be a very real problem of industrial imperialism, there are always efforts to challenge this cycle of production.One such effort lies in a type of new leather making that actually cuts down on waste and chemical by-products. "Upcycl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animals that have died for other reasons have their skins made into esoteric(难懂的) fashion items.† This is just one example of the burgeoning(迅速发展的) zero-waste fashion industry.Whether or not you're interested in fashion, it's important to note how our food choices are directly tied to our fashion choices. That is, we canchoose cruelty-free clothing and avoid eating meat. It's really as easy as that. If your diet is made up of choices that make ethical sense, why not extend this to other areas of your life? The good news is that fashion is starting to address this.†esoteric: intended for or likely to be understood only b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with special knowledge: He finds some of her ideas a little too esoteric.6. The author mentions "obscenely cruel practices" in order toA. show how efficiency has been raised.B. highlight ethical problems in the meat industry.C. demonstrate how practices have improved over time.D. question the clothing choices of some people.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Wastes and chemical by-products are cut down in upcycling.B. Upcycling only concerns the fashion industry.C. Food and fashion choices are linked together.D. Animal skins can be made into esoteric fashion items.8. What does the author suggest we do with our food and fashion choices?A. Make ethical choices in both areas.B. Choose fashion that makes ethical sense.C. Opt for cruelty-free clothing.D. Not eat meat if we want to have cruelty-free clothing.9. What is most likel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burgeoning" in the passage?A. In decline.B. Quickly developing.C. Established.D. Unpopular.1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A. The fashion industry has improved its practices.B. Food choices can affect fashion choices.C. Upcycling is a new technique in the leather industry.D. The meat industry is cruel and wasteful.(答案请参考下文)CCycling in the Dutch capital Amsterdam is set to get even more convenient with a new floating bicycle roundabout(环岛) being planned. The roundabout will connect the cyclists to the city's famed streets and cycle paths and is scheduled for completion in 2021.Slated(计划) to be the first of its kind, the floating roundabout will be built on water and is aimed at helping the city's commuters to get around. The innovative concept will be in Amsterdam's thriving Central IJ Lake District and will connect the emerging Buiksloterham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 to the rest of the city. Developers said the floating roundabout will offer an effective, sustainable and safe bike route, completely free from motor vehicles.Amsterdam is already known a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bike-friendly cities, and city officials are hoping that this new development will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leave their cars at home and choose to cycle to work instead. The roundabout will alleviate some of the city's heavy congestion, as well as provide an additional route option for cyclists who are travelling from the new Buiksloterham development to the neighbouring islands and the city centre.The floating roundabout is one of many sustainability projects underway in Amsterdam, as the city continues to work towards achieving its ambitious goals of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becoming carbon-neutral by 2050.11. What is the purpose of building the floating bicycle roundabout?A. To provide a connection for cyclists.B. To reduce traffic congestion.C.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cycle.D. To expand the cycle paths in Amsterdam.1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is one of Amsterdam's environmental goals?A. To increase carbon emissions.B. To become carbon-neutral by 2021.C.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yclists.D. To build more residential neighbourhoods.13. What will the new roundabout be made of?A. Water.B. Motor vehicles.C. Green spaces.D. Traditional roundabout materials.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bout Amsterdam?A. It is known as a bike-friendly city.B. It experiences heavy congestion.C. It has a thriving Central IJ Lake District.D. It plans to become carbon-neutral by 2050.15. What does the author mean by saying that the roundabout will be "free from motor vehicles"?A. Motor vehicles are not allowed on the roundabout.B. Motor vehicles are free to use the roundabout.C. The roundabout is not accessible by motor vehicles.D. The roundabout is not required to pay for motor vehicles.(答案请参考下文)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含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含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含解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产生适合B. 提出引发合适C. 提醒产生合适D. 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资料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资料

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第Ⅰ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 D【A.刨除/刨根问底读音相同 B.漩涡/涡轮机读音相同C.驻扎/扎实读音相同】2. B【A.发帖子 C.眼花缭乱 D.沿袭】3. C【①“提出”是揭示或提请考虑、讨论、接受的意思,而“提醒”则是指从旁指点,促使注意,应该选“提醒”。

②“产生”是出现的意思,强调由无到有,而“引发”是指引起,触发。

③“适合”是动词,而“合适”是形容词,此处应该用形容词“合适”】4. C【 A.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

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望文生义。

B.闲言碎语:没有根据的话或与正事无关的话。

C.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D.良莠不齐:莠指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

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对象错误】5. B【A.前后主语不一致,前面的主语是《红楼梦》,而“给予了很高评价”的主语应该是“观众”。

C.句式杂糅,“据……显示”杂糅,可删去“显示”。

D.主宾搭配不当,“迎接大运会成为舞台”,可以将“迎接”删掉。

】二、(9分,每小题3分)6. D【“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不对,应该是“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7. C【A.“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文中没有体现。

B.“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错误,原文有“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

D.属于强加因果,前后并无因果联系。

】8. C【A.“创新为‘用’”不对,作者说认为应该“巧取东西洋为用”,但东西洋并不等于创新。

“两都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文中也无直接体现。

B.轻弃了艺术形式不对,应该是保留了艺术形式。

D.“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应该是“晋唐以前”。

“完全背离”有点太绝对,文中只是说“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

】三、(12分,每小题3分)9. B【渝:改变,同“矢志不渝”中的“渝”】10.C【A.介词,在;介词,跟,和。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D.2012年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寂寥(liáo)雾霾(mái)瞋(chēng)目潜(qián)移默化B.氛(fēn)围吝啬(sâ)熹(xī)微束(shù)之高阁C.发酵(jiào)徘徊(huái)滂(pāng)沱叱咤(chà)风云D.模(mó)板怯(qiâ)懦签(qiān)署断壁颓垣(yuán)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4、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2011年语文高考考试(山东卷)

2011年语文高考考试(山东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产生适合B. 提出引发合适C. 提醒产生合适D. 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1年高考试题(山东卷)word版(解析版):语文

2011年高考试题(山东卷)word版(解析版):语文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浩如烟海)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只言片语)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参差不齐)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2011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

2011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1年山东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2、环境问题现状
这一百年,借助科技的发展,人 类是大大进步了。同时,人类也因 对自然的无情掠夺而付出了极为惨 痛的代价。走过了100年,人类发 现自己遭遇到了威胁生存的十大环 境问题。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
• • • • • 一、全球变暖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臭氧层破坏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锐减 • • • • •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水体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基石
重庆市永川区环保局 陈祖萍
1、环境保护概述
人 类 与 环 境 的 关 系


物质和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什么是环境?
•环境通常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这一对象 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 说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天然形成,无人工干预; • 一类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即在天 然的自然因素基础上,人类经过有意识地劳动而构造 出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如人文遗迹、风 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我国环境保护法对这两类 环境均予以保护。
公害事件 四日事件 (From 1955;Japan) 米糠油事件 (1968;Japan)




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粉, 患者出现哮喘等症 状,仅1975年有1231 并含钴、锰、钛等重金属 人受害 微粒 患者5000多人,死亡 16人,实际受害者超 过1万人 米糠油生产过程中用多氯 联苯作热载体,因管理不善, 多氯联苯进入米糠油中
什么是环境问题?
当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一定程度 时,即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 了资源再生的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的 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精校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精校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2011年高考山东卷

2011年高考山东卷

20.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 .结合文章, 表达效果。( 。(4分 表达效果。( 分) 答案】 【答案】 (1)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 )运用了拟人手法, 敌意的生命体, 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 宜人类生存的情况。 宜人类生存的情况。 (2)运用了比喻,以小飞船比喻地球,用触礁、 )运用了比喻,以小飞船比喻地球,用触礁、 漏水比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漏水比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 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 性。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 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 请结合文章探究 意蕴。( 。(6分 意蕴。( 分) 答案】 【答案】 (1)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宇 )东西方宗教中的“天堂”是虚幻的, 宙太空中没有其它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 存。 (2)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放弃各种幻想。 实,放弃各种幻想。 (3)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 )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 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
2011年高考山东卷 年高考山东卷 语文答案
13. 。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 :(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 姓害怕,不要用强力禁制百姓。 姓害怕,不要用强力禁制百姓。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 :(国君 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 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 事矣。 事矣。 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 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 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0000)

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0000)

201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3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1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3、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产生适合B. 提出引发合适C. 提醒产生合适D. 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衡中西以相融何家英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由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滴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

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

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6.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7.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未之以忠信,远者未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③省刑罚,薄赋敛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⑤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第Ⅱ卷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