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培训PPT课件
建筑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培训课件(共 48张PPT)
a-悬浮密实结构
b- 骨架空隙结构
c-骨架密实结构
图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强度理论
沥青混合料在路面结构中有二种破坏形 式:
1.库仑理论:在常温或较高温度下,粘结力 不足引起变形,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的破坏。 2.在低温下,抗拉强度不足导致破坏。
强度理论
方法:三轴剪切试验
图 3 针入度试验示意图
图2 针入度仪
指标与性质间的关系
针入度越小
针入度与粘度之间 的关系是:针入度 越小, 粘度越大, 石油沥青越硬。
粘度越大
越硬
标准粘度
定义
表示液体石油沥青的相对粘度。
试验
标准粘度计 试验条件及方法:50cm³ 的沥青在规定温度(20、 25、30、60℃)流过规定 直径(3、5、10mm)的所 需时间(s)
1 概述 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理论 3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4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 5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6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1 概 述
沥青混合料定义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沥青混合料的特点
Back
填料
沥青混合料
摊铺 沥青混凝土 压实
矿质集料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质混合料和沥青结合料 组成的混合体系。 矿料 (即矿质混合料) + 沥青 → 沥青混合料 → 摊铺,压实 → 沥青混凝土 或 沥青碎石
第七章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沥青
桥 面 摊 铺 沥 青
防水卷材施工
沥青防水卷材
§1 石油沥青
1 概述 2 组分 3 胶体结构 4 技术性质 5 标准及选用
Back
石油沥青
概述
• 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经蒸馏等提炼 出各种轻质油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 物或再加工而得的产品。 • 建筑上主要使用石油沥青制成各种 防水材料或铺路材料。
沥青、沥青混合料性能、现场检测培训
软化点试验仪
钢球、试样环、定位环
• 四、试验步骤:
•
1、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试样底板与钢球定位环外侧,将试样缓缓注
入试样环内至高出环面为止。
•
2、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min,用刮刀刮去环面上的试样,使其与环面齐
平。
•
3、试样软化点小于80℃,将试样环,钢球、定位环等置于5℃±0.5℃
水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软化点大于80℃时,将试样环,钢球、定位环等
• 四、计算: •
分计筛余百分率
: Pi
mi m0
100
式中:
Pi 第i级试样的分计筛余量(%); mi 第i级筛上颗粒的质量(g); m0 全部矿料质量(g)。
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
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通过筛分百分率:用100减去该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
Pa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
同一沥青混合料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 次试验结果的差值应小于0.3%,当大于0.3%小于0.5%时,应补充一次 试验,三次试验最大值与最小值不得大于0.5%。
沥青混合料的矿质级配检验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以 评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时使用。 •二、主要仪具与材料:标准筛、摇筛机、天平、烘箱。 •
•
在规定形态的沥青式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
断开的长度,以cm计。延度主要表征沥青的延性。
• 二、标准试验条件:
•
试验温度:25℃、15℃ 、10℃、 5℃;拉伸速度:5cm/min
• 三、主要仪具与材料:延度仪、试模与试模底板、隔离剂。
沥青材料实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ppt课件
;.
56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①合格的试件,12h后,先测物理指标 视密度ρ、空隙率Vv、沥青体积百分比Vb、 矿料间隙率VMA、(沥青填隙率)饱和度VFA
②60℃恒温水槽养生30-40min
③加载速度50mm/min,测荷载最大值及对应的流值。
注:试验时间不得超过30s(从恒温水槽中取出到测出荷载最大值)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分为:
1. 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 2. 沥青最佳用量确定
( 配合比设计 )
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
1.具有足够密实度 2.具有较高的内摩阻力
;.
31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应满足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矿质混合料
1.最小空隙率
水泥混凝土中的矿质混合料是以空隙作为控制水泥混凝土强 度的最主要因素,沥青混凝土也同样。
2. 根据现场取样,对 粗集料 进行筛析试验 细集料 矿粉
由筛析结果确定矿质材料配合比 实际材料设计
3. 实际材料设计与标准 (规范规定) 进行比较
;.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PPT精选文档
六.计算结果
(1)从车辙试验图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 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精确至0.01mm。
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mm时, 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 此时的变形量为d1。
24
六.计算结果
(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按下式计算: DS=(t2-t1)*42*c1*c2/(d2-d1)
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
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载为78Kg左右,根
据需要可以调整。
9
(4)试模: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 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10
(5)变形测量装置 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
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接触位移计。 11
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 纸隔离,将拌合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 匀后均匀地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装入试模,中部 要略高与四周。
15
(2)取下试模框架,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 至中压实一遍,整平成凸圆弧形。
(3)插入温度计,待混合料冷却至规定的压实 温度时,在表面铺一张裁好尺寸的普通纸。
26
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
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
/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
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8
(3)加载装置
3
2)主要技术指标
碾压轮: 半径500 mm 宽300 mm
碾压轮温度范围:(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
第7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全
表7.5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
沥青等级
适用范围
A级沥青 B级沥青 C级沥青
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层次,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的各个层次; ②用作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基质沥青。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3)普通石油沥青 (4)沥青的掺配 应选用表面张力相近和化学性质相似的沥 青。试验证明,同产源的沥青容易保证掺配后 的沥青胶体结构的均匀性。
(5)溶解度、闪点和燃点
溶解度是指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 碳和苯中溶解的百分率,以表示石油沥青中有 效物质的含量及纯净程度。
闪点也称闪火点,是指加热沥青产生的气 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规定条件下与火焰接触, 初次产生蓝色闪光时的沥青温度。
燃点也称着火点,是指加热沥青产生的气 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规定条件下与火焰接触, 能持续燃烧5s以上时,此时沥青的温度为燃点。
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 出,其质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1)悬浮密实结构
当采用连续密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混合料 时,细集料较多,粗集料较少,粗集料被细集 料挤开,并以悬浮状态存在于细集料之间,不 能形成嵌挤骨架,形成悬浮密实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
当采用连续开级配矿料与沥青组成混合料 时,粗集料较多,彼此紧密相接,细集料的数 量较少,不足以充分填充空隙,形成骨架空隙 结构。
试验表明,沥青混合料在外力作用下不发 生剪切滑移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τ ≤ c + σ tan φ
①沥青的影响
沥青本身的粘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 料粘聚力的大小。
适当的沥青用量,使混合料胶结性能好, 便于拌和,集料表面充分裹覆沥青薄膜,形成 良好的粘结。
第6章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宜用 B石油沥青。建 筑沥青在使用制成的沥 青胶膜较厚,增大了对 温度的敏感性,同时沥 青表面又是较强的吸热 体,一般同一地区的沥 青屋面的表面温度比当 地最高气温高25~30℃。
为了避免夏季流淌,用于屋面的沥青材料的软化点应比本地区屋面最 高温度高出20~25℃,亦即比当地最高温度高出50℃左右。南方炎热 地区气温相当高,A沥青软化点较低,难以满足要求,夏季易流淌。 可选B,但B沥青延伸度较小,在严寒地区不宜使用,否则易出现脆裂 现象。
第6章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本章学习指导 工程应用 6.1 沥青材料 6.2 沥青混合料
创造性培养
本章学习指导
本章共两个知识点。本章的学习目的是: (1)掌握沥青材料的基本组成、工程性质及测定 方法;了解沥青的改性和掺配,了解主要沥青制品及其 用途。 (2)掌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质材料的配 合比的设计和配制;了解其于工程中的使用要点。
大部分优质道路沥青均配成溶~凝胶型结构。
(2)塑性(延性)
沥青的延性是指当其受到外力的拉伸作用时,所能承受的塑性 变形的总能力,通常是用延度作为条件指标来表征。沥青材料在 低温下,受到瞬时荷载时,常表现为脆性破坏。
受外力作用,变形但不破坏,外力除去,变形保持。 塑性小的沥青,低温下易开裂;塑性大的沥青,不易开裂,且具有 自愈性,防水性也好。 用延度表示。 ∞字形标准试件(中间最小截面面积为1cm2),用延度仪,在规定拉 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单位:cm。
本章的难点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建议在弄 懂各步骤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实践来掌握 其设计。
工程应用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ppt课件
60~80,80~100,100~ 120
2-3 20~30 -21.5~-9.0
70号,90号
60~80,80~100
2-4 20~30
>-9.0
70号
60~80
3-2
<20 -37.0~-21.5
110号
100~120
(2)沥青等级的选择
沥青等 级
适用范围
A级沥青 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特粗式沥青混合料ATB-40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AC25\ATB30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AC16-20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10-13
砂粒式沥青混合料AC-5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混合料类型
密级配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沥青混 沥青稳 沥青玛蹄 凝土 定碎石 脂碎石
开级配
半开级配
间断级配
排水式沥 排水式沥青 青磨耗层 碎石基层
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要 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12的技术要求。 B、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 2%。 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粉煤 灰的烧失量应小于12%,与矿粉混合后的塑性指数应小于4%,其余质 量要求与矿粉相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 灰作填料。拌和站的一级除尘回收的粉尘可以用着填料,但二级粉 尘一般不用。 C、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可以采用干燥的磨细生石灰粉、消 石灰粉或水泥作为填料,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1%~2%。
留3%~6%空隙,以备夏季沥青材料膨胀。 2.沥青含量:沥青用量不能过少(过少,松散)
四、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抗滑性
第七章__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好的塑性和粘性。
(c) 沥青质(地沥青质):是决定温度敏感性和 粘性的重要组 成。其含量愈高,则软化点愈高,粘 性愈大,愈硬脆。
2. 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二)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粘滞性 耐热性
塑性
温度稳定性
耐久性
其它技术指标
1. 粘滞性
l 粘滞性是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反映了沥青的软硬程度和胶结能力。 l 沥青质含量越多, 沥青的粘滞性越高, 其粘结性越
(4) 防腐性较好: 煤沥青中含有蒽、酚等具有 毒性和臭味的物质,故其防腐能力较好。适 用于木材等材料的防腐处理。
(5)
粘结性较好:煤沥青中含有较多的表面活 性物质,与矿物材料表面有较强的粘结力。
l
根据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的某些特征,可按 表7—5所列方法识别两种沥青。
三、沥青材料使用的注意事项
l 沥青在贮运中,应分别堆放,避开热源,防止砂、
l 热铺沥青混凝土是将材料加热后,在高温下 进行拌和、摊铺和压实。
l 冷铺沥青混凝土采用稀释沥青或乳化沥青配 制,可在常温下施工。
• 1、沥青按用途分为几类?其牌号是如何 划分的?牌号大小与其性质有何关系? • 2、试述石油沥青的粘性、塑性、温度稳 定性的表示方法。 • 3、请比较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性能的差 别?
2. 耐热性
l 耐热性是指粘稠沥青在高温下不软化、不流淌
的性能。 可用软化点(t软)表示。
l 软化点是沥青达到特定粘性流动状态时的温度,
试验证明沥青在软化点温度下的针入度值约为800。
l 软化点越高, 沥青的耐热性越好。 l 沥青材料的软化点应与环境温度相适应, 不能 太低, 也不能太高。
软化点的测定
l 开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大于5%,主 要用作整平胶结层材料; l 沥青碎石——沥青碎石的孔隙率大于15%, 渗透性强,主要用作排水层材料。
沥青混合料试验PPT
目录基本要求9.1 概述9.2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及强度理论9.3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9.4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9.5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9.6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什么是“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合料定义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沥青混合料的特点什么是“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填料矿质集料沥青混合料压实摊铺沥青混凝土Mineral BituminousBituminous mixture沥青混合料的定义沥青混合料示意图Bituminous Mixture Coal bituminousmixturePetroleum bituminous mixture BituminousBituminous MixtureHot-mixed and cool-spreadHot-mixed and hot-spreadConstructionTemperature Cool-mixed and cool-spreadFig.9.1.1 铺设现场施工Bituminous Mixture Maximum Particle Diameter Coarse grade D max=37.5 ,31.5mm Special coarse grade D max =53mm Medium gradeD max =26.5,19mmFine gradeD max =16, 13.2,4.75mm图9.1.2 颗粒筛Bituminous MixtureDiscontinuous ContinuousMineral GradationBituminous MixtureAdmixture material compactnessor the residual porosityafter pressureDense gradation(p<10%)Half open-gradation(p>10%)Open-gradationp>15%Density type Ⅰ3%~6%Density type Ⅱ4%~10%Back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沥青混合料的特点粘-弹-塑性好,力学性质优良,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Back第九章组成结构强度理论影响φ和C的因素Back理论组成结构特点: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类型和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如下图9.2.1 和表9.2.1所示。
JTGE20 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演示课件
自2011 年12月1日起施行
何宏伟
2012年3月
1
第一节 简述
?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沥青路面材料研究的不
断深入,我国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科
研成果。尤其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
7
6、T0606 沥青软化点试验
? ⑴温度计: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0-80℃的产品,温度计根 据软化点的温度调整为0-100℃,分度值为0.5℃。
? ⑵温度的标定,购买标准温度计对自动软化点仪的温度传 感器进行标定。
? ⑶底板要求必须清洁干净,底板上不得有油污等情况,造 成隔离剂涂抹不均匀,如涂抹少了试样粘在底板上,在取 样过程中造成试样底部变形,如涂抹过多,造成隔离剂占 据模内沥青的空间,从而在模内形成空洞,造成软化点测 量值偏小
3
第二节 原规程修改部分
? 一、沥青部分?Fra bibliotek1、TO601 沥青取样法
? ⑴取样数量:由于取样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 此将稠沥青或固体沥青的沥青样品数量有1.5kg修改为4.0kg。
? ⑵加了在验收地点取样方法,新规规定: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货时, 应尽快取样,且要求所取样品为两份,一份样品用于验收试验,另一 份样品留存备查。
2005)的实施,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施工质量
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美国SHRP研究成果对国内外
前沿技术影响较大,因此为提高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
试验和评价水平,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
和完善,制定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第九讲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全解
3、准备工作
◆ 根据1.3的规定,按本规程T 0702击实法制作圆柱体试件。
◆按本规程T 0702的规定测定试件的直径及高度,准确至0.1mm。在试 件两侧通过圆心画上对称的十字标记。
◆按本规程T 0705表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
◆使恒温水槽达到要求的试验温度±0.5℃。将试件浸入恒温水槽保温不 少于1.5h。当为恒温空气箱时保温不少于6h,直至试件内部温度达到试 验温度±0.5℃为止。保温时试件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mm。 ◆使试验机环境保温箱达到要求的试验温度,当加载速率大于或等于 50mm/min时,也可不用环境保温箱。
• 取样后 转送试验室试验或存放后用于其他项目试验时,应附有样品标 签。标签应包括:工程名称、拌合厂名称、沥青混合料种类及摊铺层 次、沥青品种、标号、矿料种类、取样时混合料温度及取样位置或用 以摊铺的路段桩号、试样数量及试样单位、取样日期、取样目的或用 途等。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沥青混合料取样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在拌合厂及道路施工现场采集热拌沥青混合料或常温 沥青混合料试样,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或在试验室测定沥青混合料 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所取的试样应有充分的代表性。
2、实验用具
铁锹、手铲、搪瓷盘或金属盛样容器、塑料编织袋、温度计、标签、 溶剂(煤油)、棉纱等
3、取样方法
3.1热拌沥青混合料
◆在沥青混合料拌合厂取样:在拌合厂取样时,宜用专用的容器装在拌 和机卸料斗下方,每放一次料一次样,顺次装入试样容器中,每次倒在 清扫干净的地板上,连续几次取样,混合均匀,按四分法取样至足够数 量。
◆在沥青混合料运料车上取样:取样时,宜在汽车装卸一半后,分别用 铁锹从不同方向的3个不同高度处取样;然后混在一起用手铲适当拌合均 匀,取出规定数量 。在施工现场的运料车上取样时,应在卸料一半后从 不同方向取样,样品宜从3辆不同的车上取样混合使用。
《沥青技术交底》PPT课件
路面标段机械配备表
设备
合同 段
光轮
压路机 (台)
振动
压路机 (台)
胶轮
压路 机(台)
双钢轮
压路机 (台)
挖掘机 (台)
装载机 (台)
自卸车 (台)
洒水车 (台)
基层稳 定土拌 和设备
(座)
基层稳 定土摊 铺设备
(台)
沥青 砼拌 和站 (座)
沥青 砼摊 铺机 (台)
水泥 砼拌 和站 (座
A1
2
2
6
40
10
1
1
A3
2
2
6
30
10
1
1
A6
2
2
6
40
10
1
1
A7
2
2
6
30
10
1
1
A10
2
2
6
30
10
1
1
合计
10
10
30
150
50
5
5
三、透层、粘层 1、基层要求:
透层施工前应按有关标准规定对基层进展调查及检测,质量检测符合要求前方可 铺筑同步碎石封层。满足以下要求:
〔1〕基层的材料、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公路施工技术标准规。 〔2〕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基层强度、刚度、枯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等符合 要求。 〔3〕基层外表平整、密实,无坑槽、松散等现象。 〔4〕无横坡超限,或中线偏移、平整度差等缺陷。 〔5〕外表清洁、枯燥、无灰尘、无杂物。 〔6〕施工前,应根据基层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修补措施消除病害。 2、透层施工要点: 〔1〕基层 基层的清扫情况应当改变以往只采用扫帚或铁锹进展简单清扫的简单做法,而应将 其作为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粗清将基层外表石子、土块等影响工程的块状物体去除; 第二步:吹风在粗清的根底上对基层外表进展吹风,将灰、尘杂物吹走,从而得 到基层的实际情况; 第三步:强力清刷机清理主要对污染严重的路段进展处理,对深入基层的泥土、 结合不结实的石料进展清理; 第四步:吹风采用空气压缩机或鼓风机对基层外表进展清吹,将污染吹净; 第五步:清扫车清理将对外表进展更深层次的清理,同时将孔隙内的粉尘吸走。 第六步:吹风将剩余浮尘吹掉。 第七步:人工局部清刷对局部污染特别严重而以上步骤仍未解决的地方采用人工 配合的方法,进展处理。
沥青混合料级配
△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随温度的变化
而变化。温度高时沥青的粘滞度降低,矿料之 间的粘结力削弱,导致强度与抗变形能力降低。 高温季节会出现车辙、波浪推移等病害。 *改进的方法有:增加粗集料的含量、适当提 高沥青的稠度、控制油石比;采用改性沥青等。 *评定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指标:马歇尔 稳定度和流值、车辙试验、蠕变、三轴试验等。
(2)按施工工艺不同分 层铺法 路拌法 厂拌法(目前均采用此方法)
(3)根据沥青路面的技术特性分
沥青混凝土
热拌沥青碎石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3、沥青路面类型的选择 选择沥青路面的类型应根据以下条件进行: (1)道路等级、交通量、使用年限、修建费
沥青是一种高近分为几 个组。 三组分(溶解—吸附法):地沥青质(A)、 树脂(R)、油分(O); 四组分(色谱分析法):饱和分(S)、芳香 分(Ar)、胶质(R)、沥青质(As); 五组分(化学沉淀分析法):沥青质(A)、 氮基(N)、第一酸性分(A1)、第二酸性分 (A2)、链烷分(P)。
沥青路面属柔性路面,其强 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土基和基层的特性。沥青路面的 抗弯强度较低,因而要求路面的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所以,在施工时必须掌握路基土 的特性进行充分的压实。
对软弱土基或翻浆路段,必须预先 加以处理。在低温时,沥青路面的抗变 形能力很低,在寒冷地区为了防止土基 的不均匀冻胀而使沥青路面开裂,需设 臵防冻层。沥青路面修筑后,由于它的 透水性小,从而土基和基层内的水分难 以排出,在潮湿路段易发生土基和基层 变软,导致路面破坏。因此,必须提高 基层的水稳性,尽可能采用结合料处治 的整体性基层。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技术培训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技术培训引言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技术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评估沥青材料的性能并指导施工工艺的优化。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将从实验室设备、试验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您全面了解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实验检测技术。
1. 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是进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的基础。
以下是常见的实验室设备:•沥青软化点测定仪:用于确定沥青的软化点,可以评估沥青的抗变形能力。
•沥青离析试验仪:用于评估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性能。
•沥青黏度计:用于测定沥青的黏度,可以评估沥青的流动性。
•密度计: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可以评估沥青混合料的紧实性。
•沥青混合料压实机:用于模拟路面压实工况,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
这些设备在实验室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在培训中将详细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进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的核心环节。
以下是常见的试验方法:•沥青软化点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T4507-2010,采用油浴加热法或水浴加热法测定沥青的软化点。
•沥青离析试验:按照国家标准GB/T4509-2010,采用溶剂法和离心法评估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性能。
•沥青黏度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T269-2005,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沥青的黏度。
•沥青混合料压实试验:按照国家标准JTG E20-2011,采用压实机进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试验。
这些试验方法是进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实验检测的基本方法,我们将在培训中逐步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检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软化点分析:根据沥青软化点的测定结果,可以评估沥青的抗变形能力。
•离析试验分析:根据沥青离析试验的结果,可以评估沥青与骨料之间的粘结性能。
•黏度分析:根据沥青黏度的测定结果,可以评估沥青的流动性。
沥青混合料试验课件
3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件,其标准尺 寸为300mm×300mm×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 到300mm×150mm×50mm的试件。
4当直接在拌和厂取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样品制作 试件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或混合料生产质量时, 必须将混合料装人保温桶中,在温度下降至成型 温度之前迅速送达试验室制作试件,如果温度稍 有不足,可放在烘箱中稍事加热(时间不超过 30min)后使用。也可直接在现场用手动碾或压 路机碾压成型试件,但不得将混合料放冷却后二 次加热重塑制作试件。重塑制件的试验结果仅供 参考,不得用于评定配合比设计检验是否合格使 用。
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车辙试验的试验温度与轮压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需
要选用。
3本方法适用于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 宽300mm、厚50mm的板块状试件,也适用于现 场切割制作长300mm、宽150mm、厚50mm板块 状试件。根据需要,试件的厚度也可采用40mm。
二、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2)将沥青混合料团块仔细分散,粗集料不破碎, 细集料团块分散到小于6.4mm。 (3)标定负压容器。 (4)将负压容器干燥,编号称取其质量。
2试验步骤 1将试样装入干燥的负压容器中,称容器及沥青混
合料总质量。
2注入约25℃的水,将混合料浸没。
3将负压器与真空泵、真空表连接,开动真空泵, 使真空度达到97.3kPa,持续15min ±2min。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试验
第一节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试验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测试方法包括水中重法、表干 法和蜡封法。分别适用于吸水率不同的沥青混合料。
一 表干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 料试件,包括I型或较密实的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 层混合料、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试件的毛体 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1.2 测定的毛体积密度适用于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 隙率、矿料间隙率等各项体积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
15
.
16
2.2 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 硬度HRC54~60,表面粗糙度 Ra0.2μm~0.3μm,针及针杆总质量2.5g±0.05g,
针杆上应有号码标志,针应设有固定装置
盒(筒),以免碰撞针尖,每根针必须附 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并定期进行检验,
.
17
.
18
2.3 盛样皿:金属制,圆柱形平底。小盛样 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入度小 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 (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针入度大于 350的试样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 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找到元素组成与路用性 能间的直接关系。
.
4
(二)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
1、化学组分 化学组分分析就是将沥青分离成几个 化学性质相
近,而且与路用性能有一定联系的的组,这些组 就称“组分”。
2、组分分析方法 (1)溶剂法 可以将沥青分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组分。
(2)色谱分析法
.
11
(一)沥青的针入度试验
(GB/T 4509-1999) 1、目的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
沥青针入度以及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 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用本方法评 定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时仅适用于 融混均匀的样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2
(一)沥青的针入度试验
(GB/T 4509-1999)
大多数的优质沥青均属此类,在高温时具 有较低的感温性,低温时又有较好的形变 能力。
.
8
(3)凝胶结构
沥青中沥青质含量很多,并有相应数量的 胶质分,胶团互相接触而形成空间网络结 构。具有明显的弹性效应,具有较低的温 度感应性,但低温变形能力较差。
氧化沥青多属此类。
.
9
建筑石油沥青技术指标
序 号
.
13
2、仪具与材料
2.1 针入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 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入深度 准确至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针和针连杆 组合件总质量为50g±0.05g另附50g±0.05g砝 码一只,试验时总质量为100g± 0.05g。当 采用其它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 明。
4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99.5
GB/T11148
5 蒸发损失(163 ℃,5h),不大于,%
1
GB/T11964
6 蒸发后针入度比,不小于,%
65
GB/T4509
7 闪点,(COC),不低于, ℃
230
GB/T267
8
脆点, ℃
实测记录
GB/T4510
.
10
三、沥青的常规试验
1、针入度 2、延度 3、软化点 4、闪点 5、燃点 6、溶解度 7、脆点 8、薄膜加热 9、蒸发损失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赵永利
.
1
内容
第一部分 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概述。
二、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三、沥青的常规试验:1、针入度 2、延度 3、软化点 4、 闪点 5、燃点 6、溶解度 7、脆点 8、薄膜加热 9、蒸 发损失。
第二部分 沥青混合料
一、概述。
二、沥青混合料试验:1、沥青含量 2、矿料级配 3、马 歇尔稳定度试验 4、浸水马歇尔试验 5、密度 6、饱水 率 7、劈裂 8、弯曲 9、收缩系数
.
2
第一部分 沥青
一、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概述
石油沥青的性质不仅与产源有关,而且与制造沥青的石 油的基属及生产工艺有关。石油沥青可以分为:石蜡基 沥青、中间基沥青、环烷基沥青。
1、蒸馏法
与氧化沥青相比,温度稳定性和气候稳定性较差。
2、氧化法
氧化沥青的分子量大,针入度减小,延度降低,软化点 升高。
1、目的及适用范围
针入度为标准针在规定条件下贯入沥青的深度。 试验的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5℃,荷重100g,贯 入时间为5s,以0.1mm计。
针入度指数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宜在 15℃、25℃、30℃、3个温度条件下测定,若30℃ 时的针入度值过大,可采用5℃代替。当软化点 T800是相当于沥青针入度为800时的温度,用以评 价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当量脆点T1.2是相当于针入 度为1.2时的温度,用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
可以将沥青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 质四组分。
.
5
3、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沥青质和胶质的含量高其针入度值小(稠 度较高),软化点高;
饱和分含量高,其针入度值较大(稠度较 低),软化点较低;
芳香分含量对针入度、软化点无影响,但 极性芳香分含量高对其粘附性有利;胶质 对其延度有利。
.
液体沥青多属溶胶型沥青,在路用性能上有很好 的自愈性和低温变形能力,但高温稳定性较差。
.
7
(2)溶—凝胶结构
沥青中沥青质含量适当,并有较多的胶质 作为保护物质,它所组成的胶团之间有一 定的吸引力。
在变形的初级阶段,表现为非常明显的弹 性效应,但应变增加至一定的数值后,则 可变成牛顿流动(即τ与γ成正比),粘度 (η)随剪应力的增加而减小。
项目
质量指标 10号 30号 40号
试验 方法
1 针入度(25℃,100g,5s),0.1mm 10~25 26~35 36~50 GB/T4509
2 延度(25 ℃,5cm/min),不小于,cm
1.5
2.5 2.5 GB/T4508
3 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 ℃
95
75
60 GB/T4507
3、溶剂法
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均较好。
.
3
二、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一)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石油沥青由多种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和这 些碳氢化合物的非金属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 物。它的通式可以写为CnH2n+aObScNd,化 学组成元素主要是碳(80%~87%),氢 (10%~15%),其次是非烃元素如:氧、 硫、氮(小于5%),此外还含有一些其他 金属:镍、钒、铁、铅等。
6
(三)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 1、胶体结构的形成
沥青的胶体结构是以沥青质为胶核,胶质分被吸
附在其表面,并逐渐向外扩散形成胶团,胶团再 分散于芳香分与饱和分中。
2、胶体结构类型 (1)溶胶结构
沥青中沥青质的含量极少,沥青胶团由于胶质分 的胶溶作用,沥青质完全胶溶分散于芳香分和饱 和分的介质中,胶团之间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极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