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通过剪纸课程学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通过剪纸课程学](https://img.taocdn.com/s3/m/8ece06a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e.png)
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
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等,样式一般比较自由,它的外轮廓和窗架之间要求舒密有致、构图格局均衡,能起到防寒和透风流通的实用作用。
1基本简介编辑窗花(3)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
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
南方只结婚时才贴,春节一般不贴了。
而北方贴窗花还盛行,在河北丰宁,春节期间若谁家未贴窗花,人们就会猜测这个家庭是否出了事。
剪纸品种之一。
为烘托节日气氛,广大农村春节前在窗子上张贴的剪纸。
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
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
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
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5955a35852458fb770b56b8.png)
剪纸简述: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人们喜欢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彩灯光芒照客庭,一年四季都安宁。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大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来年一定好收成。三月里剪桃花??”这是一首曾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十二月剪纸歌》。过去,一到农闲,当地的妇女便聚在一起,边剪边唱,一幅幅充满着祈福、吉庆色彩的作品便跃然纸上。?
剪纸的寓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见剪纸——窗花
最常见的是贴窗户上作装饰的剪纸,叫做窗花。人们逢年过节在窗户贴上新窗花,以示除旧迎新。在结婚等喜庆的日子,人们也会贴上祝福的窗花,以示吉祥、幸福。窗花的形式很多,有装饰窗格四角的角花,也有折枝团花,更有自由的各式适合花样,如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窗花。
宋朝通过剪纸呈现的皮影艺术
明清时代,是剪纸的高峰期;
明清——剪纸艺术的巅峰:(左图:走马灯右图:梅鹊报春图)
剪纸的用途:
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这一习俗现在在农村的葬礼上还比较普遍。
从一些考古遗存发现,剪纸至迟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 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一样,受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
剪纸的历史足迹:
商代---金制呈夔凤纹薄片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76ab3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7.png)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民间剪纸艺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它采用刀、剪、纸等工具,将纸张剪出不同形状,并贴在其他物品上,以表达情感、展示美感等。
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渊源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中国历史上,剪纸艺术一直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手工艺,它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仪式、庆典、节日等。
2. 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十分多样化,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例如,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在纸上剪出鱼、花、鸟等形状,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家禽、家居等形状,以表达生活中的欢乐和温馨;还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人物形象,以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
3. 精湛的技艺表现民间剪纸艺术需要艺术家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创造力。
要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需要掌握剪刀的使用技巧、辨认纸张质量、掌握剪纸的色彩搭配和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往往能够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才华。
4. 民俗文化的表现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等密切相关。
例如,在农历春节期间,许多家庭会贴上各种吉祥如意的剪纸作品,以祈求福气、喜庆和吉祥。
因此,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能够看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
5. 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民间剪纸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期的艺术风格。
例如,娥皮剪纸、潍坊剪纸、汉剪纸等地方流派各有特色,风格各异。
这些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不同,但都能够通过剪纸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总之,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不同地域、民族和时期的文化风俗,也是一项富有创意和精湛技艺的艺术。
它的特点就在于多样性的形式、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以及精湛的技艺表现。
《剪纸文化介绍》
![《剪纸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02f16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5.png)
《剪纸文化介绍》剪纸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
它是以剪刀和纸作为主要工具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战国时期,而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剪纸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既可以以平面形式存在,也可以将其应用到立体艺术中。
剪纸的造型丰富多样,有人物形象、动物、花鸟、景物等等。
在中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剪纸风格也有所不同。
剪纸艺术主要通过将纸张折叠然后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来制作。
这种剪纸技艺要求剪刀的手法熟练,剪纸的刻度精准。
而纸张则一般选择较薄而柔韧,并且有一定张力的素纸。
剪纸师傅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来选择纸张的颜色和纹路,以及结合剪纸的主题和表现方式。
剪纸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形式。
自古以来,剪纸一直与节日和庆典密切相关。
在中国的许多重大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和婚礼等场合,都离不开剪纸的装饰和表演。
剪纸不仅可以点缀节日的氛围,还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吉祥平安的向往。
剪纸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元。
有的剪纸作品以寓意吉祥和福寿为主题,如蝙蝠代表幸福、花朵代表富贵等;有的剪纸作品以戏剧、影视、诗词等为题材,表现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美景等;有的剪纸作品则是传统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动物或景象,如《白蛇传》、《西游记》等。
剪纸在中国艺术界的地位重要且独特。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特点,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热望。
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艺术家经过长时间的沉浸和修炼,结合个人的创意和对纸张的技艺,才能创造出独具个性和风格的作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剪纸艺术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手工剪纸和现代的数码剪纸相结合,让剪纸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剪纸工作室和博物馆,都能够看到剪纸艺术家们展示其创作和技艺。
剪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剪纸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大自然、祖国的热爱和向往。
浅谈民间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
![浅谈民间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9dce412866fb84ae45c8dab.png)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剪纸艺术论文摘要: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
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
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
《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
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
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
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
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
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
![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406c3f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3.png)
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本报秦淮街头1、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一种表达想象与灵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在民间流传不断,在不同地区有自己的特色,多用于装饰墙壁,表达对家庭和国家的祝福等。
2、花鸟画:花鸟画主要用水彩、油画或粉彩来绘制,历来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它以花鸟、虫鱼、园林为主题,以及植物花卉等动植物,表达出一种追求天真、烂漫、清新宁静的艺术氛围。
3、刺绣:刺绣是用绣花针在布料上绣上花样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发展到明代。
它是汉民族的传统技艺,艺术成就卓著,它的花样繁多,形象传神,表现出多层次的色彩,极富神采,在市场上受到众多欢迎。
4、皮雕:皮雕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将皮革、金属、布料等物质运用制成各种革命性的装饰物。
主要以藏猪皮和绒羊皮制作,雕刻成节日、宗教等民俗图案,既具有装饰性,又有宗教仪式的意义。
5、抛瓤:抛瓤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之一。
它由一个幻象或具体物体制成,晚上到院子里抛,可以用来把院子装饰得更加精致,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此外,它在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传统意义,可以增进家人的感情。
6、削筷:削筷是中国人从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
它是用木头或竹子雕刻而成的一种小工具,可以用来削掉另一根竹筷的头部,让竹筷的短端部分更加规整,也是中国人在筷夹的环节中使用的重要物品。
7、木作:木作是中国民间传统技艺之一,可以说是以木材为主要原料进行非金属制品制作的艺术形式。
木结构以其坚实持久、装饰性强、构造灵活、容易制作而著称,可以用来制造餐桌、椅子、柜子等家具。
我国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
![我国民间传统技艺简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133cb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5.png)
中国民间传统技艺是指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各种手工技艺,这些技艺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间传统技艺:
1. 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之一,它以纸为材料,通过剪刀剪出各种图案和形象。
2. 刺绣:刺绣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按照设计的图案在织物上穿刺,形成花纹或文字。
3. 陶瓷:陶瓷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之一,包括制陶和制瓷两个方面。
4. 木工:木工是指用木材制作各种家具、工具和装饰品的技艺。
5. 编织:编织是指用线、绳、带等材料通过交叉、穿插等方式编织成各种物品的技艺。
6. 面点:面点是中国传统的烹饪技艺之一,包括制作各种面食和点心。
7. 雕刻:雕刻是指用刀、斧、凿等工具在各种材料上雕刻出图案和形象的技艺。
8. 民间玩具:民间玩具是指用各种材料制作的玩具,如泥塑、木雕、竹编等。
9.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指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形式,如民歌、器乐、戏曲等。
这些民间传统技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非遗文化进校园作文
![剪纸非遗文化进校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91b5e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5.png)
剪纸非遗文化进校园作文
剪纸非遗文化进校园作文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项活动。我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是剪 纸,现在,就让我把它详细地介绍介绍给大家吧!
民间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来历是很久以前的西周时期,周成王突发奇 想,将梧桐树叶剪成了玉圭图像,赠送给了他的弟弟姬虞,表示了封他于唐国(今山西西南部 )去当诸侯的.意图。于是,当时便逐渐产生了剪纸。
剪纸大多数用纸作为主要材料,除了用剪的方法外,还能用雕、刻、镂空的方法做成。记 得小时候,我在学剪纸时,经常把一幅剪纸作品弄“分家”,最后在我的坚持不懈下,终于学 会了剪纸。
通过这次查找,不仅让我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还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剪纸的知识 。剪纸是中国独有的,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
剪纸介绍 美术研究性学习
![剪纸介绍 美术研究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d4daede19e8b8f67d1cb905.png)
4.色彩单纯、明快
剪纸的色彩要求在简中求繁, 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 置。要求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 还要注意用色的比例。如用一个为 主的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 对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减弱。有 时碰到各种颜色并置起来,稍有生 硬的感觉时,则把它们分别套入黑 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即可获得 协调、明快的感觉。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 纸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 又得做到线条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 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要求抓注形 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 主体一目了然。形体要突出,形成朴实、 大方的优美感,物象姿态要夸张,动作 要大,姿势要优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 动作一样,富有节奏感。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 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 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 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 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 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巧”
民间剪纸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是 是由于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的,如 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 是运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种“罗汉 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 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 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 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 味别致的菊花。 如果刻一种叫“鹭鸶 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 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 “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 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 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 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这里的 “巧”主要是指运用巧刀刻出的“锯齿” 和”月牙儿”。这是剪纸刀法中很重要 的两种刀法。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 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中国剪纸文化
![中国剪纸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586894df7ec4afe04a1df41.png)
中国剪纸文化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民间美术是以劳动大众自己创造或供众多人民欣赏的作品而言,且与民间风俗有着密切关系。
它就地取材,质料便宜,不需精雕细琢自有其淳厚古拙或纤巧天成之风趣,令人百观不厌,永为人民喜爱。
就剪纸艺术而言,它的工具和原料极其简单而易得,无论是民间剪纸艺人或广大农村妇女,他们随时随地拿出剪刀和几张纸片,即时就能发挥他们内心蕴藏着的艺术创作才能,其技艺之精,堪称巧夺天工。
由于过去文人士大夫和美术史家们多重视名士书画,对民间剪纸视为工匠雕虫小技,或妇人剪花刺绣之女红,拒纳于中国美术之范畴,所以,至今我国美术史上仍缺剪纸艺术之篇章。
此外,古代有关剪纸艺术发展方向的可稽资料贫乏,有些散见于纪述市井生活或民间风俗的古人笔记杂谈或诗人咏句中。
这类只言片语之资料虽然不多,但它却隐约地钩描出了剪纸艺术的发展脉络,为今天研究我国剪纸艺术史,略备了难得可靠的资料。
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
中国剪纸的特点,表现为题材的寓意,所以寓意可作为分类的依据,由此可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有人认为剪纸的分类应以用途为据,由此可分为:(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绣稿(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
真正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是具有一定标准的,如何来鉴赏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呢1、刀味与纸感一幅优质的剪纸艺术作品必须要具备剪纸艺术自己应有的风格和特点。
每一种艺术由于工具和性能的不同,从而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的风格,如中国画注重笔墨,西洋油画强调色块,木刻则讲究黑白,剪纸就要讲究刀味和纸感了,用刀在纸上摹仿版画刻出来的剪纸不应该算作是一“幅好的剪纸、用剪子对着绘画图案临摹下来的剪纸也不能称为佳作。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https://img.taocdn.com/s3/m/c5d98ef64693daef5ef73d7d.png)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它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可以主要作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尤其在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时,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热烈、喜庆。
剪纸在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
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在闲暇时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因此,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
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等,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纸的图案大多是动物、花草、人物,还有连续成套的戏文或传说故事,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等。
样式千姿百态,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而且图案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形象。
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
剪纸是中国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四(3)周子泉。
剪纸艺术的介绍
![剪纸艺术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2cd73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a.png)
剪纸艺术的介绍一、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起源于汉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以纸为载体,通过剪刀或刻刀等工具将图案剪刻出来的艺术形式。
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上曾被称为“窗花”、“剪贴”等,逐渐发展为富有地方特色的多种流派。
如北方的窗花、南方的灯彩等,各具特色,璀璨夺目。
二、剪纸艺术的类型与题材剪纸艺术按照用途可分为实用性剪纸和观赏性剪纸。
实用性剪纸主要用于民间习俗,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等,以寓意吉祥、喜庆、美好为主题。
观赏性剪纸则注重艺术表现,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风格各异,富有诗意。
三、剪纸艺术的技法与风格剪纸艺术技法丰富,主要包括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拼贴剪纸等。
单色剪纸以简洁的线条和块面表现形象,强调轮廓和结构;染色剪纸则以红、蓝、绿等鲜艳的色彩为主,对比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套色剪纸和拼贴剪纸则通过多种色彩和图案的组合,呈现出层次丰富、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四、剪纸艺术的地域特色我国各地剪纸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陕西的榆林剪纸、山东的胶东剪纸、江苏的扬州剪纸、广东的佛山剪纸等,各具特色。
这些地域性的剪纸艺术不仅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风俗,还展示了剪纸艺术家们的独特智慧和创造力。
五、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民俗、宗教、审美等文化内涵。
它既是民间风俗的载体,又是艺术家们抒发情感、表现生活的舞台。
在现代社会,剪纸艺术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剪纸艺术运用到各类作品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总结:剪纸艺术是我国千年传承的民间艺术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间智慧。
在今天,我们应当继续弘扬和传承剪纸艺术,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民间剪纸的文化价值
![民间剪纸的文化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3bfaf49d5bbfd0a78567306.png)
民间剪纸的文化价值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
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两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
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
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
邳县剪纸江苏省徐州地区流行的剪纸,以邳县的最见特色。
其种类有二,刻纸为彩色门笺,多用蜡光纸拼色;剪纸除走方艺人的鞋花外,多为窗花。
窗花题材有劳动场面、家禽牛羊、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寿桃、花卉鱼虫、龙凤等。
高密剪纸山东高密一带流传的剪纸。
从农舍的门窗、棚顶到箱柜、衣橱都有剪纸装饰。
制作一般不打草稿而放剪直下,其特色是常用锯齿纹和挺拔的线条相结合来构成形象。
佛山剪纸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
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
由于其剪纸制作方法采用了剪、刻、凿、印、写、衬等,在种类上便可分纯色剪纸、铜衬料、铜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
其作品在剪刻时很讲究,多用小刀或剪刀在纸上或特制的铜箔、锡箔上剪刻而成。
尤以铜写料最具特色,溶汇了绘、刻、写的技法,使作品苍劲右拙、金碧辉煌。
佛山剪纸在一百多年前也用作建筑、家具雕刻的底稿,后又用于室内装饰。
贴在门楣、柱枋上,也用于祭礼、扎作、花钱、炮竹等装饰。
台江剪纸贵州省台江苗族的剪纸。
以衣袖花、围腰花、帽花等刺绣底样为多。
其图案题材虽也有龙凤、牡丹等,但与汉族的花样风格大异。
尤其是衣袖花以针刺手法,更使人感到粗中见细的特色。
滦州布影有二层涵义。
一指河北滦县的皮影,据传兴于明初,但最早文献记载仅见清嘉庆年的《滦州志》。
当地人不称滦州影而称“乐亭影”可能因唱腔为“乐亭调”而呼之。
一指山东皮影。
山东皮影据传也从河北传入,唱腔多为柳琴调。
其刻工粗犷,敷色古雅,所演剧目为神话传奇和当地流传的历史故事。
剪纸的由来简介
![剪纸的由来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20274c36bd97f192279e9e1.png)
剪纸的由来简介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关于剪纸艺术,剪纸的由来,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
下面是,欢迎参考阅读!剪纸的定义——“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的简介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
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2021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
用一种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就叫单色剪纸,它如同版画中的单色木刻一样,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
而套色剪纸则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可出来的作品,这种形式并不常用,这类作品看起来生动形象。
中国当代剪纸艺术精品展开展专家研讨剪纸艺术“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于今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知名剪纸艺术家的160幅剪纸精品,为历次剪纸展览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展。
展览期间,还特别安排了多位著名剪纸艺术家,现场零距离展演剪纸艺术,向观众传授剪纸技艺。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会议精神,繁荣和发展中国剪纸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彰显女性艺术魅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中国香港国际剪纸协会、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共同举办了“中国当代剪纸精品展”,展览于今年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开幕。
剪纸的制作方法
![剪纸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0ec7f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3.png)
剪纸的制作方法剪纸的制作方法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1、印染纸张。
传统中国剪纸艺人会使用刷子将纸张染成传统的中国红。
2、制作模板。
下面这个蝴蝶的形象就非常的简单,使用铅笔将蝴蝶的轮廓勾勒出来。
3、烫樱。
在染色后的宣纸干了后通常会出现皱折的情况。
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
4、堆垛。
将剪纸的样板放在一小摞染好色的纸的上面,大约可以有20张左右,然后将它们封在一起。
5、烟熏模板。
将刚才染色准备好的一张纸张取来,将其弄湿润,然后在下面压上模板。
使得模板一面朝向煤油灯。
模板和没有覆上模板的地方都会被煤油灯的烟所熏黑。
当纸张完全干燥了之后,将模板取下,然后就会留下煤油灯烟熏过的地方和没有熏到的被模板盖住的空白。
这就是剪纸的样板。
剪纸的文化价值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
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
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
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
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性与意义在当前,探讨剪纸艺术的象征是有必要的。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d7fc9d0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5.png)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艺术价值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又称剪窗花、剪红纸,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与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民间的审美观念与生活情趣,还代表着中国文化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在艺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
一、历史渊源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最早源于中国。
据史书上记载,在汉朝晚期时期,就已经有了剪纸这种手工艺的存在。
至唐代,剪纸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为盛行于闺阁之中,被视为女性文化的一种体现。
明清时期,剪纸技艺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普及,剪纸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此后,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剪纸艺术也逐渐向世界不同的角落传播开来,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
二、艺术价值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形式多样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既有平面式的窗花、红纸、剪纸画等,也有立体式的剪纸切削、剪纸雕刻等。
不同的表现形式,都凝聚了中国民间的文化内涵,既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
2.文化内涵丰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如在剪纸图案中常出现的龙、凤、麒麟、熊猫、福字、对联、花鸟等,都是表达祝福、庆贺、寓意吉祥的符号。
其中福字更是中国民间喜庆文化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春节、婚庆、开业等重要场合,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独特的标志之一。
3.手工传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完全通过手工传承下来的,尽管现在已出现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手工剪纸仍然保持着独特的价值与地位。
在中国的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们仍然坚持传统的手工剪纸制作方式,将其作为饮水思源、传承美德和缅怀传统的手工艺品。
4.国际影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已经向世界不同的角落传播开来,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如200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便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文化艺术品。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f547754312b3169a451a48b.png)
刺绣
丝织品
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 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 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 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 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 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 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 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 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 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 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 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 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 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 高山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 1300多万人。人口最少的是赫 哲族,只有1400多人。
傣族竹楼
吊脚楼 形式:单吊式, 四合水式和二 屋吊式。
中国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 传入了日本,譬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日本的传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学、 阳明学;唐鉴真东渡,中国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传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 如吉备真备、高僧空海、阿倍仲马吕等到中国研习中国的文化。如此,使日本 的文字、建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 完好的保存。在韩国,李退溪、曹南冥、李栗谷、洪大容、丁若镛等人是 韩国哲学家,仅看他们的著作难以判断作者的国籍。而中国文化中的礼教内容, 在中国早已失传,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因此,韩国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 教国家的活化石。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 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 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 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问题。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
![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https://img.taocdn.com/s3/m/5dc750d13186bceb19e8bb0f.png)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 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据《易· 系辞》载: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 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 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 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 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 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 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2、短文写了粽子的 、 和 ,还告诉我们 3、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这个句子把 比作 4、简要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
5、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 、 等习俗。 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 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欢吃。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 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传 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 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 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 尽。人民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 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 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 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是的,每逢端 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午(马)(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 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马。 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 在一日中, 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羊。 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 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猴。 酉(鸡)(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 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鸡。
剪纸的由来和起源
![剪纸的由来和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2289fc5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2.png)
剪纸的由来和起源剪纸的由来和起源导语: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那么,剪纸的由来和起源是呢?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剪纸的由来和起源吧!剪纸的由来传说,中国剪纸是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之中,此后便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得剪纸浓缩了汉族文化的传统理念,并与艺术相互交织传递古老文明。
剪纸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一个民族道德的缩影,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剪纸工艺有它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据说最早的剪纸艺术是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3世纪出现的。
当时,人们利用各种薄片材料,通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诸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制成各种工艺品,这便是所谓的早期剪纸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纸张,所以那时候所谓的剪纸手工工艺只是为真正的剪纸工艺出现奠定基础。
而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手工艺术发展,则是从纸的出现才开始的。
汉代时期发明了造纸术,而纸的发明才真正促使了剪纸艺术的出现、发展和普及。
北朝对马团花剪纸(左为残片,右为复原图)到了唐代,民间开始流行剪纸招魂的风俗,这就促使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
从出土文物可看成,那时的剪纸技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剪纸画面构图完整,细腻精致。
此外,唐代时期,人们还利用剪纸做印花板,将厚纸雕刻制作漏版印花板,然后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打造出美丽的图案。
宋代时期,造纸业愈加成熟,这为剪纸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条件。
宋代人利用剪纸作陶瓷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精美;民间借鉴剪纸形式,用动物皮制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而宋代出现的刮浆印花,其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技艺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这时候的剪纸工艺应用就更加广泛了,例如民间彩灯的花饰,扇面的纹饰,刺绣的花样等,均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经过加工而成的。
而那时,民间更多的.人是将剪纸作为一种家居装饰物,用以美化家居,比如窗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
根据考古剪纸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
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过去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于公元105年前后发明的。
后来陕西省扶风县出土了西汉时期的纸,专家们认为纸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提前到汉平帝之前,可能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一前49年)。
不管结论最后怎么定,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
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
让我们查看一下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时期:
1、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2、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这是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也是我国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剪纸实物。
据考证,中国剪纸源于北方,南方剪纸是在这门工艺传到南方后才发生演变的。
从风格上来说,北方剪纸大多豪放、粗犷,能够寻觅到远古图腾崇拜的踪影,南方剪纸大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故而精细婉约。
剪纸原来常用于宗教仪式。
在过去,人们经常用纸做成形态各异的物像和人像,与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礼上燃烧,这一习俗在中国境外有时仍可见到。
剪纸艺术一般都有象征意义,也是这种仪式的一部分;此外剪纸还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装饰物。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
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但也有人认为,剪纸源于古代的实用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