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举例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荧光分析技术是一种分析和检测物质的方法,它不仅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而且还可以使用相对简单、易操作的设备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文将探讨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一. 荧光分析技术的原理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吸收能量后,由激发态自发辐射发出荧光。
荧光发射的波长与物质的结构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荧光发射的波长来分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二. 荧光分析技术的方法荧光分析技术主要有荧光光谱分析、荧光显微镜、荧光免疫分析等几种。
1. 荧光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是一种利用荧光发射波长来分析物质的方法。
它通过激发样品,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光谱来确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
荧光光谱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用于检测蛋白质和动物细胞等生物分子。
2.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在显微镜下展现的亮度和颜色来观察样品的方法。
它可以将荧光染料标记在生物样品中,从而实现对生物分子和细胞的可视化。
荧光显微镜已经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观测手段之一,也是生物光学、光子学研究领域的必备工具。
3. 荧光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检测分子的方法。
它通过将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以检测分子。
荧光免疫分析主要用于医学诊断中的分子检测和细胞成像。
三. 荧光分析技术的应用荧光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涉及到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工业生产等方面。
1. 生物医学荧光分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包括荧光显微镜观察生物结构、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各种分子等。
2. 环境监测荧光分析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环境污染控制。
比如用于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废水污染的监测、空气污染的监测等。
3. 食品安全检测荧光分析也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比如寻找食品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污染、病原体等。
4. 工业生产荧光分析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如半导体晶片生产、光学元器件制造等。
荧光检测方法
荧光检测方法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检测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荧光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荧光检测的原理、常用的荧光探针和荧光检测技术。
一、荧光检测原理。
荧光检测原理是基于样品在受激光照射后发出荧光信号的特性。
当样品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后,样品中的荧光探针会吸收光能并发生激发态跃迁,随后再释放出荧光光子。
荧光光子的强度和波长可以提供样品的信息,如浓度、纯度、活性等。
荧光检测原理简单、灵敏度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二、常用的荧光探针。
1. 荧光染料。
荧光染料是最常用的荧光探针之一,它可以与样品中的特定分子结合并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染料具有多种颜色和波长的荧光光子,适用于不同样品的检测需求。
常见的荧光染料有荧光素、罗丹明、FITC等。
2. 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是一类来源于生物体的荧光探针,它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蛋白具有天然的荧光特性,被广泛用于细胞标记、蛋白质定位、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研究领域。
3. 量子点。
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具有窄的荧光发射峰和宽的激发光谱,可以同时发出多种颜色的荧光信号。
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适用于多种样品的荧光检测。
三、常用的荧光检测技术。
1. 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是最常用的荧光检测技术之一,通过记录样品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可以获取样品的荧光特性和信息。
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分辨率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2. 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利用荧光探针标记样品后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技术。
荧光显微镜可以实现对生物细胞、组织的高分辨率成像,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3. 荧光免疫分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对特定分子进行检测的技术。
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利用物质在受到激发后发出的荧光
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受到激发后发出的荧光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当
物质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后,其中的分子会吸收能量并处于激发态,随后分子会自发地返回基态并释放出能量,这种能量以荧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荧光分析法利用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来进行分析,通过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可以间接地推断出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激发光源、激发光和荧光检测器。
激发光源通常
采用紫外灯或激光器,用于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激发样品中的分子。
激发光是指对样品进行激发的光线,其波长通常由样品的特性决定。
荧光检测器则用于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荧光分析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荧光分析
法可以用于检测生物标记物、药物浓度、蛋白质含量等,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在环境监测领域,荧光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污染物等,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分析。
在食品安全领域,荧光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的分析手段。
总之,荧光分析法作为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通过深入理解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分析方法,为各个领域的分析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快速、可靠的支持。
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
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
2.学习使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样品中的荧光物质的含量。
实验仪器和试剂:
1.荧光分光光度计;
2.紫外灯;
3.导流管;
4.水样、标准品等。
实验原理: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紫外或可见光而发射荧光的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当物质受到紫外或可见光的激发,电子跃迁至激发态,然后通过非辐射跃迁回到基态,释放出荧光。
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
1.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稀释至合适的浓度;
2.调节荧光分光光度计:设置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
3.激发样品:打开紫外灯,照射样品;
4.测量荧光:将激发波长切换至发射波长,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
5.绘制标准曲线: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测定其荧光强度,绘制荧
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曲线;
6.计算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根据样品的荧光强度和标准曲线,计
算样品中目标物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的荧光强度,绘制了荧光强度与浓度的标
准曲线。
然后测量了待测样品的荧光强度,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
目标物质的浓度为X mg/L。
结论:
本实验成功使用荧光分析法测定了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为X mg/L。
实验总结:
1.样品的选择和处理要准确;
2.标准曲线的绘制要准确,标准品的浓度要覆盖待测样品的范围;
3.实验现场要保持黑暗,避免外界光源对结果的干扰。
2.马志刚等.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2024.。
化学实验知识:荧光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和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知识:“荧光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和实验方法”荧光分析法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特别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其基础是物质分子吸收光能激发到高能态后再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荧光分析法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便于自动化等优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荧光分析法的应用和实验方法。
一、荧光分析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1.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含有许多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等,荧光分析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
2.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其中一些有机污染物具有比较显著的荧光特性,荧光分析法可以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3.药品活性成分的分析荧光分析法可以对药品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进行高灵敏的分析,尤其是对那些生物活性强的化合物,荧光分析法比其他分析方法更优。
4.生化分析中的应用荧光分析法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尤其广泛,如对生物大分子的定量分析、酶的活性测定、蛋白质的鉴定等。
二、荧光分析法的实验方法:1.实验仪器:荧光分析法对实验仪器要求比较高,需要使用荧光光谱仪和荧光探针。
2.实验步骤:1)荧光标准品的制备:选用一种已知浓度的荧光物质作为标准品,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荧光标准品。
2)实验样品制备:将待检测样品按照标准方法制备出来,并将其转化为可检测的荧光化合物。
3)样品的检测:将荧光标准品和待检测样品在荧光光谱仪的一定波长下进行检测,并对荧光峰进行积分和计算。
4)荧光曲线的绘制:根据荧光标准品的荧光数据绘制出荧光曲线,从而用来计算样品中荧光化合物的浓度。
5)数据处理:根据荧光曲线和样品检测的荧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样品中荧光化合物的浓度。
三、实验注意事项:1)荧光试剂必须保持干燥,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2)待检测的样品需避免与荧光试剂接触过程中的直接光照。
3)在进行荧光分析实验的时候,应该使用纯净的溶剂和实验器皿,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和误差。
荧光光谱分析法范文
荧光光谱分析法范文荧光光谱分析法(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利用荧光现象来研究物质的电子结构和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它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原理、仪器和应用。
一、原理荧光是一种物质在吸收光能后由基态激发至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过程中所发射出的特定波长的光。
荧光分析法利用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和发射光谱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当物质被激发后,其中一些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称为激发。
然后,激发态的电子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回到基态,如有辐射能量的话就会通过发射光子的方式返回基态。
而这种发射的光具有较长的波长,因此可以通过荧光光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灵敏度较高,可以用来研究微量物质和复杂体系。
二、仪器激发光源常用的有氙灯、氙气连续光源,以及激光。
激发光源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样品的特性和所需的激发波长。
光路系统主要包括光源选择系统、筛光器、样品光路和检测系统。
光源选择系统用于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源;筛光器用于滤除不必要的波长光;样品光路会引导激发光经过样品,并将发射的荧光光经过检测系统进行信号检测。
检测系统一般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
样品池用于容纳待测试的溶液样品,一般采用石英池或玻璃池。
样品池的选择与样品特性和适用波长范围有关。
三、应用1.生物化学和生物分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溶液结构和相互作用,如蛋白质的折叠和结构变化,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同时,荧光探针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中,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变化。
2.环境分析:荧光光谱可以用来检测水体、空气和土壤中的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农药等。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通过监测荧光发射峰的位置和强度来定性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污染物。
3.药物分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用于研究药物的结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化学分析中的荧光分析法基础原理
化学分析中的荧光分析法基础原理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中的方法。
它利用物质在吸收能量后会发生荧光现象的特性,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物质的质量浓度、元素组成等信息。
荧光分析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荧光光谱分析法和荧光化学分析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荧光光谱分析法荧光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研究物质在吸收外部能量(通常是光能)后所发出的荧光现象。
荧光分析的关键是光谱,而荧光光谱是物质吸收光后所产生的荧光强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图。
通常情况下,荧光光谱会产生波峰和波谷,其中波峰对应着荧光峰,荧光峰的位置、强度以及荧光的寿命都可以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成分、组成、形态等性质。
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对样品的破坏仅仅是因为光的吸收引起样品的发光。
虽然这种方法与分子的单重态和三重态的能级有关,然而它依然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因为荧光分析法的结果是由物质的成分和结构来决定的。
荧光光谱分析法非常适用于分析质量浓度比较低,并且需要分析多个成分的样品。
荧光化学分析法除了荧光光谱分析法以外,荧光化学分析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荧光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荧光物质和待测物质结合形成荧光物质-待测物质复合体,进而检测出待测物质的浓度。
荧光化学分析法常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生物大分子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等。
荧光化学分析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荧光标记法和荧光敏感材料法。
荧光标记法是把荧光酶、荧光染料或者其他荧光探针标记到待测物质上,形成荧光检测体系。
这种检测方式是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的,因此具有足够高的灵敏度并且避免了直接接触待测物质的问题。
荧光标记法在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荧光敏感材料法是基于荧光材料敏感性对待测物质的反应来进行的。
这种方法利用化学或生物体系使荧光物质发生特定的荧光变化,从而检测待测物质的浓度。
荧光敏感材料法依靠荧光物质的基质,具有选择性和快速性,并且对待测物质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1. 原理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受到激发后发射荧光的光谱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物质在受到光激发后,能量被转移到某些特定的电子能级上,然后由该能级经历跃迁发射荧光的过程。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荧光激发:将样品暴露在激发光源下,激发光的特定波长和强度能够激发荧光染料或被测物质中的相应电子跃迁。
•荧光发射:物质受到激发后,电子由激发态返回基态,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发射。
荧光的发射波长和强度与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浓度有关。
•荧光信号检测:通过荧光光谱仪等检测设备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获得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的信息。
2. 应用荧光分析法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应用:2.1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分析法原理,结合显微镜观察和荧光的发射特性,可以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通过标记荧光染料来观察或追踪细胞、分子或其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2.2 荧光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样品荧光发射光谱的仪器。
它可以用于分析和定量测量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例如荧光染料、生物分子、环境污染物等。
荧光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2.3 荧光染料的标记和追踪荧光染料在生物医学研究、生命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被广泛用作标记和追踪剂。
通过将荧光染料与分析目标物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和病原体等的定位和追踪。
2.4 荧光传感器荧光分析法还可以用于制备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化学物质。
这些传感器可以通过与特定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荧光响应,从而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检测和测量。
2.5 荧光生物成像荧光分析法在生物医学成像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标记荧光分子,可以实现对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成像观察。
荧光生物成像技术在癌症研究、药物筛选、生物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 总结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荧光现象的光谱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非破坏性等优点。
荧光分析法原理
荧光分析法原理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激发光作用下发出荧光的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及其在分析中的应用。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在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激发后,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这种荧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提供关于物质本身性质和环境的信息。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激发-发射-检测三个步骤。
首先是激发步骤,样品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激发,激发能量被吸收后,电子跃迁至激发态。
接着是发射步骤,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荧光。
最后是检测步骤,荧光信号被检测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得到荧光光谱图。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医学领域,荧光标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细胞成像、蛋白质检测、基因分析等方面。
通过选择合适的荧光标记物,可以实现对生物样品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
在环境监测中,荧光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
由于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荧光分析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理解其原理,并结合合适的荧光标记物和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物质的准确分析和检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荧光分析法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更多可能。
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
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荧光分析法实验报告引言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光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荧光分析法测定某种食品中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并探讨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荧光分析法基于物质在光激发下发射荧光的现象,其原理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激发: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将待测物质激发至激发态。
2. 发射:激发态的物质在短暂停留后,会自发地返回基态,并放出能量。
这部分放出的能量即为荧光。
3. 分析: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可以推断出物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测食品样品取出,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当的溶剂中,使其溶解。
2. 荧光测量:将样品溶液放入荧光分析仪器中,选择适当的激发波长和检测波长,进行荧光测量。
3. 标准曲线绘制: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按照相同的步骤进行荧光测量,并记录荧光强度值。
4.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上的浓度-荧光强度关系,推算出待测样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待测食品样品中添加剂的含量。
通过与标准曲线的对比,可以看出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光源稳定性:光源的稳定性对荧光分析的结果有较大影响。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光源的稳定性,避免光源波动导致结果误差。
2.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对样品造成影响。
同时,样品的溶解度也需要考虑,以确保样品完全溶解。
3. 光谱干扰: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其他物质的干扰,导致荧光信号的混杂。
因此,在选择激发波长和检测波长时,需要注意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实验结论通过荧光分析法,我们成功地测定了某种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并得出了可靠的结果。
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物质的分析。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光源稳定性、样品制备和光谱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应用实例一、荧光分析法的原理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激发状态下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光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分子从基态被激发到激发态产生荧光,然后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或波长来定量或鉴定物质的方法。
1. 激发和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一种电子在激发态能级上吸收能量,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发射光子的现象。
当物质受到激发时,其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吸收外界能量,形成激发态的物质。
随后,这些激发态的电子会以不同的途径返回基态,释放出能量并发射光子,产生荧光现象。
2. 荧光的特性荧光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 荧光是无热的,表示物质在感光过程中不会产生热量。
- 荧光是瞬时的,表示荧光的发射时间极短,一般为纳秒级别。
- 荧光的发射波长大于激发波长,表示物质在激发后发射的光子具有较长的波长。
- 荧光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荧光法可用于定量分析。
3.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步骤荧光分析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物质制备成适合荧光分析的样品。
2. 激发:通过合适的激发波长和光源,将样品中的荧光物质激发至激发态。
3. 荧光检测:利用荧光检测仪器测量样品发射的荧光强度或荧光波长。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得的荧光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定量或鉴定结果。
二、荧光分析法的应用实例荧光分析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例子。
1.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荧光分析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标记和荧光定量分析。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将药物或特定分子标记为荧光物质,通过观察标记物在组织或细胞中的分布和浓度变化来研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荧光定量分析则可用于测量生物体内的特定分子浓度,如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或病原体的存在。
2. 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荧光分析法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通过标记环境中的特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或有机污染物,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荧光分析法监测水体、空气或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评估环境质量和生态风险。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利用样品在受到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进行分析。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物质在受到激发光照射后会发出荧光的特性。
当分子处于基态时,吸收一定波长的激发光后,电子跃迁至激发态,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会放出荧光。
荧光分析法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测量样品在受到激发光后发出的荧光强度来确定样品中所含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在荧光分析法中,激发光源会激发样品中的分子,使其处于激发态,然后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
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波长分布可以提供关于样品成分和结构的信息。
通过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和波长分布,可以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激发和发射两个过程。
激发过程是指样品受到激发光照射后,分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的过程;发射过程是指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发出荧光的过程。
荧光分析法利用这两个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样品中微量物质的高灵敏度检测。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样品中极微量的物质。
同时,荧光分析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源和检测波长,对不同物质进行区分和分析。
此外,荧光分析法的操作简便,只需一台荧光分析仪和相应的荧光标记剂即可进行分析,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步骤,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大样品量分析。
总之,荧光分析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的分析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荧光标记技术和荧光分析仪器的不断发展,荧光分析法将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化学分析技术中的荧光法
化学分析技术中的荧光法荧光法是化学分析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的激发态分子的自发辐射。
荧光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非破坏性等优点,因此在分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很多物质在受激光照射或吸收其他电磁波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从激发态衰减到基态时,自然辐射出的光现象。
其光谱分布与吸收光谱不同,一般在较长波长处产生。
荧光的激发带宽度很大(可以从两纳米到上百纳米),且激发光对物质的化学性质影响较小,因此在分析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荧光分析法1. 直接测量法荧光分析法一般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类。
直接测量荧光分析法中,荧光物质为测量对象,测量时将激发光辐射到样品中,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强度,然后通过与标准曲线比较,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荧光物质的浓度。
直接测量荧光分析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它也面临着无法消除因测量系统的几何位置和分析效果差异而引起的扰动信号等问题。
2. 间接测量法另一种荧光分析法是间接测量法。
它是通过荧光物质与已知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
例如,糖类物质可以被邻苯二甲酸酐(PA)酰化成PA-糖酐,这种物质能够与荧光比爱琴素(ANS)结合产生荧光,而且糖酐的数量与荧光信号的强度成正比。
通过对标准曲线的制备,可以计算出未知糖酐的浓度。
间接测量荧光分析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测量系统的几何位置和分析效果差异而引起的扰动信号的干扰,但它也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样品处理和校准难度大的问题。
三、荧光分析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荧光分析方法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生化学、免疫学、细胞、化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
在免疫学中,荧光抗体标记技术被广泛用于检测蛋白质和微生物。
常用的标记染料包括荧光素和菲罗达胺等。
荧光分析方法还能够用于细胞成像和病理学分析。
蛋白质标记生物发光剂(luciferase)能够被转染到细胞内,进而检测细胞中的信号通路或者探究细胞蛋白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荧光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荧光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1. 荧光分析方法的原理荧光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荧光现象的分析技术,通过测量荧光发射的强度和光谱特性,用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和性质。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能级跃迁荧光分析的原理基于物质分子或原子的能级跃迁。
当外界射入的光激发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使其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随后电子再跃迁回基态,释放出荧光。
荧光分析的关键就是通过测量荧光发射的强度和光谱特性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1.2 激发光和荧光光谱激发光是用来激发分析物质产生荧光的光源,它通常是具有特定波长的光。
荧光光谱是指物质在激发光作用下所发出的荧光的光谱图。
荧光光谱是物质的特征之一,通过测量荧光光谱可以得到物质的光谱特性和结构信息。
1.3 荧光发射和荧光强度荧光发射是指物质在激发光的作用下所发出的荧光。
荧光强度是指荧光发射的强度,它与样品中分析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通过测量荧光发射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分析物质的浓度。
2. 荧光分析方法的应用荧光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2.1 生物医学分析荧光分析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荧光标记的技术,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定量和检测。
比如,荧光标记的抗体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荧光染料可以用于细胞活性检测和分析等。
2.2 环境监测荧光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来检测水中的污染物,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确定污染物的浓度和类型。
此外,荧光标记的纳米颗粒也可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微量有害物质。
2.3 食品安全检测荧光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的测量,可以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2.4 材料分析荧光分析方法在材料分析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荧光光谱的测量,可以研究材料的荧光性质、结构和性能。
荧光分析技术可用于材料的表征、质量控制和研发等方面。
荧光光谱分析法范文
荧光光谱分析法范文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通过测量荧光现象来获取样品的信息。
荧光现象是指物质在受到激发能量后,能够吸收光能并发出比激发光更长波长的光。
荧光光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快速、灵敏、无损、非接触等优点。
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发光与样品相互作用,使样品分子在激发态上升能级,然后再通过跃迁回低能级释放能量,发出比激发光更长波长的荧光光。
样品吸收光能时,激发态电子从基态电子能级跃迁到激发态电子能级,此时会发生非辐射跃迁,从而使样品发出荧光。
不同的样品具有不同的荧光特性,因此荧光光谱分析法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样品的物性、结构、成分等。
荧光光谱分析法常用的仪器是荧光光谱仪,其工作原理与分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类似,只不过荧光光谱仪是通过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光强度来获取信息。
荧光光谱仪由光源、激发系统、样品室和光谱检测系统组成。
光源产生激发光,经过激发系统照射到样品上,样品吸收光能后发出荧光,荧光经过光谱检测系统测量荧光光强度,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荧光光谱图。
1.高灵敏度:荧光光谱分析法能够测量非常低浓度的荧光物质,通常灵敏度比吸收光谱分析法高几个数量级。
2.高选择性: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可以通过改变激发波长或捕获荧光发射光波长来选择性地分析目标物质。
3.宽线性范围:荧光光谱分析法的线性范围较宽,可以在不同浓度下进行定量分析。
4.快速:荧光光谱仪具有较高的数据采集速度,可以实现快速分析。
5.无损、非接触:荧光光谱分析法不会破坏样品,可以对非接触样品进行分析。
荧光光谱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材料科学中,荧光光谱分析法可用于研究材料的光电性能、能带结构、表面吸附等。
在生物学中,荧光光谱分析法常用于检测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的含量和结构。
在环境监测中,荧光光谱分析法可以用来检测水质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总之,荧光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和广泛应用。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荧光分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在激发光作用下发生荧光现象,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确定物质的存在、浓度和质量。
荧光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可在线监测等优点,因此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荧光的激发和发射。
荧光是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发生的一种发光现象,这个过程与吸收光的波长、激发态的能级、自旋、分子振动和环境因素有关。
荧光物质受到激发光后会发生激发态跃迁,跃迁的能量损失会通过发射光发出,发出的光的波长和强度与荧光物质的种类、浓度、环境和仪器参数等因素有关。
荧光分析法通常有多种变体,如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竞争性荧光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RET)和生物传感等。
在直接荧光法中,即使没有其他化学试剂参与反应,荧光分析也可以直接检测分析物的荧光强度。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直接荧光检测的分析物质,可以使用间接荧光法或竞争性荧光法进行检测。
在这些方法中,某些分析物会与其他的分析物或化学试剂发生作用,从而影响荧光强度或比例。
利用这些作用,可间接地检测分析物的浓度。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FRET)是一种新兴的荧光分析方法。
该方法利用两种染料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传输来测量分析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该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在小颗粒中检测小分子,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细胞检测和酶学研究等领域。
荧光分析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分析方面,荧光法可用于检测DNA、蛋白质、抗体等生物分子。
在环境监测方面,荧光法可用于检测重金属、农药、水中有害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质。
在医学领域,荧光法可用于检测癌症、病毒、细胞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
总之,荧光分析法是一种非常有用和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其原理和方法对于许多不同领域的化学、生物和环境应用都有很大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期待荧光分析法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和创新的作用。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举例
荧光分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举例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根据样品在受到激发光后所发射出的荧光信号来进行分析。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析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分析和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荧光分析法的检测原理,并给出几个应用举例。
荧光分析法的原理主要包括荧光激发和荧光发射两个过程。
在荧光激发过程中,样品受到吸收光束的照射后,其中的一些分子受到激发,处于高激发能级。
在随后的荧光发射过程中,这些激发分子会从高激发能级跃迁到低激发能级,释放出能量的同时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光谱。
通过测量样品发出的荧光光谱,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以及其含量。
以下是几个荧光分析法的应用举例:1.荧光酶标技术:荧光酶标技术是生物荧光分析法中的一种重要应用。
通过将荧光标记在特定的抗体、蛋白质或核酸上,可以实现对患者样品中特定生物分子的检测。
例如,在临床诊断领域中,可以利用荧光酶标技术检测病原体的存在,并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弱来确定病菌的数量。
2.荧光染料的分析:荧光染料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分析和检测。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使用荧光染料来检测水体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荧光染料在分析过程中的发光特性可以提供非常灵敏和选择性的检测结果。
3.荧光显微镜技术:荧光显微镜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给样品标记荧光探针,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的荧光信号来研究细胞结构、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
荧光显微镜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感染、癌细胞等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4.荧光透射谱分析:荧光透射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荧光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和浓度。
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通过荧光透射谱分析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添加物,如亚硝酸盐、农药残留等。
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样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除了以上几个应用举例外,荧光分析法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药物研发、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荧光物质在激发后发光特性来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简便快速等优点,因此在药物分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含量的测定荧光分析法可以用于药物含量的测定,通过测定药物分子的荧光强度来确定药物的含量。
相比于传统的分析方法,荧光分析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可以更准确地测定药物的含量,尤其是在药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2. 药物残留量的检测荧光分析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如农药、抗生素等。
荧光标记技术可以使残留物分子具有荧光活性,通过荧光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量,保障食品的安全。
3. 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药物代谢产物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后形成的产物,对于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评价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荧光分析法可以通过检测代谢产物的荧光信号来分析代谢产物的结构和浓度,为药物代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4. 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相互作用是药物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
荧光分析法可以通过荧光标记技术来研究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如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药物与核酸的结合等,为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以氨苄青霉素颗粒为例,研究人员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串联质谱测定法对氨苄青霉素颗粒中氨苄西林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够对氨苄西林进行灵敏、准确且特异的测定,且不受其他成分的干扰。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含量测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荧光分析法在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中的应用一些研究人员使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酮康唑代谢产物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荧光定义某些化学物质从外界吸收并储存能量而进入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过剩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射出去即发光,称之为荧光。
可产生荧光的分子或原子在接受能量后引起发光,供能一旦停止,荧光现象随之消失。
2 荧光分类由化学反应引起的荧光称为化学荧光,由光激发引起的荧光称为光致荧光,课题主要研究光致荧光。
按产生荧光的基本微粒不同,荧光可分为原子荧光、X 射线荧光和分子荧光,课题主要研究分子荧光。
3 光致荧光机理某一波长的光照射在分子上,分子对此光有吸收作用,光能量被分子所吸收,分子具有的能量使分子的能级由最低的基态能级上升至较高的各个激发态的不同振动能级,称为跃迁。
分子在各个激发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随时在激发态的不同振动能级下降至基态,在下降过程中,分子产生发光现象,此过程为释放能量的过程,即为光致荧光的机理。
光致荧光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分子受激发过程在波长为10~400nm的紫外区或390~780nm的可见光区,光具有较高的能量,当某一特征波长的光照射分子时,是的分子会吸收此特征波长的光能量,能量由光传递到分子上,此过程为分子受激发过程。
分子中的电子会出现跃迁过程,在稳定的基态向不稳定的激发态跃迁。
跃迁所需要的能量为跃迁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即为吸收光的能量。
分子跃迁至不稳定的激发态中即为电子激发态分子。
在电子激发态中,存在多重态。
多重态表示为2S+1。
S为0或1,它表示电子在自转过程中,具有的角动量的代数和。
S=0表示所有电子自旋的角动量代数和为0,即所有电子都是自旋配对的,那么2S+1=1,电子所处的激发态为单重态,用Si 表示,由此可推出,S即为基态的单重态,S1为第一跃迁能级激发态的单重态,S2为第二跃迁能级激发态的单重态。
S=1表示电子的自旋方向不能配对,说明电子在跃迁过程中自旋方向有变化,存在不配对的电子为2个,2S+1=3,电子在激发态中位于第三振动能级,称为三重态,用Ti 来表示,T1即为第一激发态中的三重态,T2即为第二激发态中的三重态,以此类推。
分子跃迁至各个激发态中,状态不稳定,随时会释放出能量,释放能量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辐射跃迁,另一种是非辐射跃迁,释放能量会回到稳定的基态。
图1表示激发态的分子释放能量的过程。
图1 分子释放能量方式分子的辐射跃迁过程处于不稳定激发态的分子会跃迁至能量较低的能级,释放能量,如图2为激发和发射能级跃迁图。
辐射跃迁的过程会发出荧光或磷光。
荧光过程(F):当分子在激发态跃迁至此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后,仍不稳定,继续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并伴随着振动弛豫和能转换的发生。
到达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进而再跃迁至基态,并伴随着能量辐射,此辐射光即为荧光。
图2中F表示荧光辐射。
由于分子在较高的能级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时,消耗能量,因此,分子跃迁至基态发出荧光,能量小于激发态的能量。
荧光的发射波长大于荧光激发光的波长。
磷光过程(P):如果分子在较高激发态释放能量跃迁至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并没有继续跃迁至基态的不同振动能级,而是系间跨越至此激发态的一个三重态,从三重态跃迁至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发出磷光,如图2中的P 过程。
由于系间跨越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磷光发出的能量要小于荧光发出的能量,磷光具有比荧光长的发射光谱。
分子的非辐射跃迁过程处于不同激发态的分子,并不是所有的都进行辐射跃迁,有些过程属于非辐射跃迁,如:系间跨越、各个激发态之间的内转换与外转换、激发态内部的振动弛豫。
系间跨越(ISC ):表示分子在激发态的单重态跃迁至此激发态相同能级的三重态,发生的原因为电子的自旋角动量之和不等于0,系间跨越导致发射的荧光强度非常微弱。
并不是所有的分子都会发生系间跨越,一些物质分子中含有质量较重的原子,或分子中含有顺磁性物质(如氧分子),容易发生系间跨越。
图2中ISC 为系间跨越过程。
内转换(IC ):表示分子从某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至下一个激发态的最高振动能级,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由于跃迁前后的两个能级能量差别较小,因此内转换过程释放的能量较少,图2中IC 为内转换过程。
外转换:表示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物质碰撞,碰撞过程使得溶质分子具有的能量降低,外转换出现于溶质分子由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向基态的最高振动能级跃迁的过程,导致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衰减或猝灭。
振动弛豫(VR ):表示处于激发态的溶质分子,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介质的分子相互碰撞,将能量传递给介质分子,并跃迁至相同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图2中VR 为振动弛豫过程。
S2S1S0VA2A1F IC ICIC IC ISCISCP S0T1T2VRVRVRVRVR图2 分子能级跃迁示意图4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分子内部因素对荧光强度的影响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并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具有光致荧光效应。
具有发射荧光特性的有机物,其分子结构比较特殊,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能够对激发光有吸收作用,而且物质分子具有发射荧光的量子效率,即量子产率。
量子产率荧光物质的量子产率表示其发射荧光的能力,分子的量子产率越高,发射荧光的能力就越强。
量子产率的定义为:在激发光作用下,物质发射荧光的光子数与所吸收的激发光的光子数之比ΦF :AF F N N =Φ(1) 式中ΦF ——量子产率;N F ——发射的荧光光子数;N A ——吸收的激发光光子数。
分子在激发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量,跃迁至激发态,并回到基态发出荧光,分子回到基态的过程分为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返回两种形式。
用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的分子数来表示荧光量子产率,可以表示为:∑Φ+=Kk k F F F (2) 由式2可知,荧光的量子产率与分子的非辐射过程和辐射过程有关。
当辐射过程的荧光常数越大时,荧光量子产率越大;当非辐射过程的跃迁速率越大时,荧光量子产率越小。
有光致荧光的原理可知,荧光量子产率总是小于1,物质的荧光量子产率越大,说明有更多的分子参与辐射跃迁,发出的荧光强度就越强。
分子结构分子在基态吸收光能量,跃迁到激发态时,返回基态的形式有三种:辐射跃迁、非辐射跃迁以及光化学反应。
这三种过程中,速率常数较大的途径起主要作用。
当辐射跃迁中荧光发射阶段的速率常数大于另外两种途径时,物质分子发出的荧光强度比较大。
分子发射荧光的强度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1)分子的结构含有后共轭的双键。
共轭组分越大,双键电子越容易被激发。
绝大多数的荧光类物质都具有环状结构,荧光峰值与环的结构有关,环的结构越大,峰值越容易出现红移,荧光峰值也越高。
当环的总数相同,但结构不同时,呈线性的环,分子的荧光峰值要大于呈非线性的。
(2)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分子结构为刚性平面结构。
平面的结构有利于分子的稳定性,不易于外界环境的其他分子发生碰撞,避免了荧光猝灭。
(3)荧光物质分子的结构中,取代基团为给电子取代基。
这种结构有助于荧光峰值出现红移,使得荧光强度增强。
(4)分子的跃迁发生在紫外-可见光区,即为π→π*型跃迁,这种跃迁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
环境因素对荧光强度的影响影响荧光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溶剂、PH 值和温度不同时的影响以及有序介质和测量激发光源的不同等等,具体影响及产生原因如下所述。
溶剂性质的影响由于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间存在静电作用,并且溶质分子具有不同的偶极、极化率,在混合溶液中荧光体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将会造成其光谱产生很大变化,即使光谱图像发生Stokes 位移。
由于不同溶剂对荧光体的光谱图有着不同的影响,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实验检测,需要针对不同的被测物质选择适当的溶剂。
PH 值的影响溶液酸碱性对荧光体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氢键造成的,当被测物是具有-H键或-OH键的有机物质时,在PH值不同时,-H键或-OH键会与其他分子发生反应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荧光强度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物质的荧光光谱。
氢键的影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都受影响,这是因为氢键配合物的产生是在激发之前;另一种情况是只有荧光光谱受影响,这是因为氢键配合物的产生在激发之后。
温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溶液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强度与温度的变化都成反比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溶液中介质的黏度的变化引起的,当温度升高时会引起黏度的减小从而造成溶液溶剂分子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的几率和频率变大,分子通过其他形式释放能量,这样产生的荧光效应就会变弱;随着温度的降低,溶液溶剂分子与周围环境发生碰撞的几率变小,分子能量以荧光形式释放的几率变大,此时荧光效应变强。
所以在实验时,应当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使测量结果稳定。
有序介质的影响常见的有序介质有表面活性剂或者环糊精溶液等等,将其加入到溶液当中后将对物质的荧光特性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两端的粒子性质截然不同,一端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一端具有极强的厌水性,因此加入活性剂的溶液不管是水还是油性溶剂都能够降低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使溶质易溶于溶液。
表面活性剂一般是非光活性物质,毒性小,价格便宜,实用方便。
目前胶束溶液主要用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相似,其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亲水的外缘和一个疏水的空腔,空腔能够与许多有机物结合形成稳定性特别好的主客体包合物,使荧光强度增强,故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激发光源的影响激发光源对荧光光谱的影响作用主要是由激发光源的波长和强度不同所造成的。
由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当激发物质的激发波长发生细小改变时很可能引起荧光效率的巨大改变;而当激发光的能量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可能引起某些荧光物质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如光解变化,化学变化一旦发生就是不可逆的,并且改变了分子的结构,所以荧光光谱也会随之改变,荧光强度随光照射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尤其对于浓度非常小的溶液来说,光化学分解所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尤其是有毒化合物发生光化学分解后的产物还是有毒的。
因此,进行荧光测量时应当针对不同的被测物选择不同大小的狭缝来改变摄入的激发光强。
5 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朗伯-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也是利用光谱进行物质浓度测量的理论基础,包括朗伯关系定律和比尔关系定律。
朗伯关系定律是对于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介质厚度之间的关系的阐述,即在激发光的波长和被测荧光体的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的吸收强度只与它 的光程长度成正比。
比尔关系定律是指在介质厚度和激发光波长保持不变时,光的吸收强度与浓度成正比。
朗伯-比尔定律具体可表示为当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吸收介质表面上,在通过一定厚度的介质后,由于介质吸收了一部分光能,透射光的强度就要减弱。
吸收介质的浓度愈大,介质的厚度愈大,则光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其数学表达式为:cl t ε-I =I 100(3)cl t ε-=I I =A )/lg(0(4)式中,A 是吸光度;I t 、I 0为透射光和入射光强度;c 为吸光物质的浓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 为透射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