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zz

合集下载

基于PLC的电机系统的研制-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电机系统的研制-开题报告

四、进度安排
第 1~3 周:课题调研与资料收集; 第 4~5 周:实习与实验; 第 6~8 周:硬件电路设计; 第 9~11 周:软件编程; 第 12~14 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 15~16 周:装订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五、指导教师意见
六、所在系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名(签章):
l)转子回路串接电阻,消耗电能,造成能源浪费. 2)电阻分级切换,为有级调速,设备运行不平稳,容易引起电气及机械冲击。 3)继电器、接触器频繁动作,电弧烧蚀触点,影响接触器使用寿命,维修成本较高。 4)交流绕线异步电动机的滑环存在接触不良问题,容易引起设备事故。 5)电动机依靠转子电阻获得的低速,其运行特性较软。 上述问题使提升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研制更加安全 可靠的控制系统,使可调速系统的运行有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绪论。主要介绍 PLC、变频技术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以 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PLC 的基础知识. (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4) 提升电机的模型的设计。 (5) 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6)调试程序及结果
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论文拟采用 PLC 和变频器的控制方法,来实现对异步电机控制,论文拟采用的研究 思路如下:
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与应用领域,直流电器传动和交流电器传动在十九世纪先后诞 生。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鉴于直流传动具有优越的调速性能,高性能可调速传 动都采用直流电动机,而约占电器传动总容量 80%的不变速传动则采用交流电动机,这种 状况在一段时期内已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格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大规模集成 电路和计算机控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交流调速系统逐步具备了宽的 调速范围、高的稳速范围、高的稳速精度、快的动态响应,且实现了在四相限运行的良 好技术性能。它的调速性能与可靠性不断完善,价格不断降低,特别是变频调节电效果 明显,而且易于实现过程自动化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和直流电力拖动相媲美。目前交流 调速技术在工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通用变频器方面,针对中、低压应用 领域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高开关频率使得高性能的变频器成为了可能,而在 以后出现的智能功率模块(IPM),更加简化了通用变频器的设计。此后,交流调速系统 主要沿用下述两个方向发展和应用.(1)一般性能的节能调速。在过去大量的所谓不变 速交流传动中,风机、水泵等机械总容量几乎占工业电器传动总容量的一半,其中有不 少的场合并不是不需要调速,只是因为过去交流电机本身不具备调速性能,不得不依赖 挡板和阀门来调节送风和供水的流量,许多电能因此白白的浪费掉了.如果把这些设备 的控制系统换成交流调速系统,就能节省消耗在挡板和阀门上的能量。根据有关计算统 计,由于风机、水泵对调速范围和动态性能的要求都不高只需要一般的调速性能就已足 够,那么换成交流调速系统后,每台风机、水泵平均约可节能 20%,这种节能效果是非 常可观的。(2)高性能交流调速系统.许多在工艺上就需要调速的生产机械,过去多用直 流传动,鉴于交流电机比直流电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可靠、维护方便、转动惯 量小、效率高,如果改成交流调速传动,显然能够带来不少的效益.交流调速系统的国 内外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和计 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交流调速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交流传动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获得了许多创造性成果。自七十年代矢量控制技术发展以来,从理论上解决了交流调速 系统在静、动态性能上与直流传动相媲美的问题.

基于PLC的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设计 完整版

基于PLC的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设计 完整版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可编程控制器系名: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自动化1093姓名:张幸威学号:10212409323指导教师:乔志刚2012 年 1 月 6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张幸威专业班级:自动化1093指导教师:乔志刚工作单位:信息工程系自动控制教研室题目:基于PLC的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设计一.初始条件1.给出步进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及其控制方法;2.给出实际调试用步进电机的驱动放大电路原理图;3.给出用于系统调试用的S7-300PLC、计算机、调试用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放大电路;4.给出PLC的编程软件STEP 7。

二.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设计要求⑴根据课程设计指导书给出的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工作方式及其控制方法,设计PLC控制系统,要求实现:①在步进电机的单四拍、双四拍、单双八拍工作方式中至少选择一种工作方式进行控制。

②能够实现步进电机的起动和停止、正转和反转及改变转速。

(详细控制要求见课程设计指导书)⑵要求用线性化编程和结构化编程两种编程方法来实现该控制逻辑。

在结构化编程中,同一种通电方式的正反转使用同一个FC,在OB1中调用同一个FC实现正反转控制。

2. 说明书撰写要求内容要求一般要求包括如下内容:⑴目录编制课程设计的目录,目录的各级标题按照章节顺序排列,最多列到三级标题即可,如1.1.1。

⑵引言课程设计正文前的简短介绍。

包括本课题的设计目的、设计的主要过程及主要的设计内容。

⑶电路设计要求画出PLC的输入/输出接线图。

⑷PLC硬件组态要求列出硬件组态表。

⑸PLC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首先对输入/输出点进行地址分配,然后对其他编程元件也进行地址分配,如位存储器M,定时器T,计数器C等。

编程中要使用符号地址,所以在OB1中要编辑符号表(包括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定时器及位存储器(或叫辅助继电器),在FC1中要编辑变量声明表。

⑹编写控制程序要求:①编写线性化程序;②在结构化编程中分别编制OB1和FC1;③在程序段中添加注释。

基于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机电工程系基于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指导教师:xxx姓名:xxx _______________(2011年5月9日)目录一、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1)1.步进电机简介 (1)2。

步进电机的运转原理及结构 (1)3。

旋转 (1)4。

步进电动机的特征 (2)1)运转需要的三要素:控制器、驱动器、步进电动机 (2)2)运转量与脉冲数的比例关系 (2)3)运转速度与脉冲速度的比例关系 (3)二、西门子S7—200 CPU 224 XP CN (3)三、三相异步电动机DF3A驱动器 (3)1.产品特点 (3)2。

主要技术参数 (3)四、PLC与步进电机驱动器接口原理图 (5)五、PLC控制实例的流程图及梯形图 (6)1。

控制要求 (6)2.流程图 (6)3.梯形图 (7)六、参考文献 (9)七、控制系统设计总结 (9)基于PLC的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一、步进电机工作原理1.步进电机简介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

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

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也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

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2.步进电机的运转原理及结构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子齿轴线错开.0、1/3て、2/3て,即A与齿1相对齐,B与齿2向右错开1/3て,C与齿3向右错开2/3て,A’与齿5相对齐,(A’就是A,齿5就是齿1)3.旋转如A相通电,B,C相不通电时,由于磁场作用,齿1与A对齐,(转子不受任何力,以下均同)。

(完整word版)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分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设计题目步进电动机的控制内容及要求:1.在步进电机单元完成本课设;2.使用接通延时定时器(TON)完成本次试验;3.进行I/O分配;4.设计I/O接线图;5.完成试验的调试。

进度及安排:1.熟悉步进电机单元(2天);2. 根据步进电机单元分配I/O接口并进行设计(1天);3. 按照课程设计要求利用接通延时定时器(TON)设计梯形图,完成设计的要求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1天)。

4. 编写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书(2天)。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分院院长(签字):年月日摘要步进电机是一种控制精度极高的电机,一种基于脉冲控制的电气元件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功能已远远超出了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的范围,它与计算机有效结合,可进行模拟量控制,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等。

论文在简要介绍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原则之后,对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

实际应用表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本次课程设计根据传统步进电机控制中的不足和缺点,将PLC直接控制技术运用于步进电机的控制。

该系统解决了传统控制技术中的各部分硬件的设计、选型、接口匹配往往要花费设计者一很大的精力和劳动,接口信号的匹配以及各器件的质量等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很大等缺点。

根据PLC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特点及其原理,把软件控制和硬件电路互相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控制,有效的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而发挥了它们的优势。

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系统中PLC(西门子)直接控制步进电机的实现方法、系统的各部件的组成、各部件的连接情况。

本文主要介绍了西门子S7-200在步进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步进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西门子S7-200目录1 概述 (1)2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2.1 PLC的定义 (2)2.2 PLC的功能 (2)2.3 PLC的特点 (3)2.4 PLC的基本组成 (3)2.5 PLC的工作原理 (4)2.6 S7-200PLC系统的基本组成 (5)3 硬件设计 (7)3.1 控制要求 (7)3.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系统设计 (7)3.2.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7)3.2.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及步骤 (7)3.2.3 接通延时定时器(TON) (8)3.3 选择PLC型号 (9)3.3.1 I/O点数的估计 (9)3.3.2 用户存储器容量的估算 (10)3.3.3 CPU功能与结构的选择 (10)3.3.4 机型选择 (10)3.4 系统设计流程示意图 (11)3.5 I/O分配表 (12)3.6 I/O接线 (12)4 软件设计 (13)4.1 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 (13)4.2 程序设计的步骤 (13)4.3 设计梯形图 (14)4.3.1 梯形图编程语言概述 (14)4.3.2 梯形图指令程序 (15)4.4 设计语句表 (16)5 调试 (18)6 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1 概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或者线位移的数模转换元件。

它只有在专用的脉冲电源供电下进行,其转子的角位移量,与输入脉冲数成正比。

尽管每走一步的步距角存在一定的误差,然而,连续旋转一周后,其累计误差为零。

另外,步进电机动态响应快,控制性能好,使它和驱动控制器组成的开环数控系统,既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良好的控制,又能稳定可靠的工作,使之成为各种电机中的首选。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公司,将一些量大面广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向劳动力比较低低廉的中国转移使得我国在该类电动机的研究及生产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已有很强的竞争力。

本课题就是采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个硬件系统较简单、经济,但功能较为齐全,适应性强,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可靠性高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运用其强大的可编程和运算功能,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各种资源,能灵活的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实现其不同模式、步数、正反转、转速等控制,如果需改变控制要求,只需改变软件就能适应新的环境,并且在本设计中利用动态扫描技术,把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有机的结合起来,节约了单片机的端口,能做到一定的人机交换,而且为了抗干扰,提高可靠性,加入看门狗电路,在软件设计上加入去抖动,使系统更加的完善化,但是其中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可使我进一步理解单片机强大的运算功能和可编程的特点,同时学会利用单片机进行设计电路,并且用改变软件方法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不同的运行状态,将使我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不但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扩充了步进电机这方面的知识,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设计一套低成本、硬件系统较简单,但功能较为齐全,适应性强,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具体要求如下:1.能使电机运行于三相双三拍和三相单双六拍的方式;2.运行模式有单步、连续和预置步数三种;3.可以预置转向或者在运行时改变转向;4.预置步数运行模式时,步数设置范围为0~999步;5.连续运行模式时速度256档可调(0~255);6.步进控制脉冲输出频率范围:20HZ~2KHZ或更宽;7.用三位数码管显示速度档位或者步数,用两个LED分别指示电机转向和运行方式;8.各种操作用按键来输入,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报告引言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驱动设备。

为了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我们采用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控制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的步骤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PLC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确控制。

具体实验目标如下: 1. 学习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2. 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3. 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 - PLC控制器 - 步进电机 - 电源 - 开关 - 传感器实验步骤步骤一:PLC编程1.打开PLC编程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2.配置PLC的输入输出模块,并设置相应的IO口。

3.编写PLC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逻辑。

4.调试程序,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步骤二:步进电机的接线1.将步进电机的驱动器与PLC的输出模块连接。

2.将步进电机的电源与PLC的电源模块连接。

3.连接步进电机的传感器,以便监测电机的运动状态。

步骤三:实验验证1.通过PLC的编程软件,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PLC控制器中。

2.打开PLC电源,确保PLC控制器正常工作。

3.通过PLC的输入模块输入控制信号,观察步进电机的运动情况。

4.通过传感器监测步进电机的运动状态,并与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

控制程序的设计使步进电机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运动,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改变运动状态。

同时,通过传感器的监测,我们可以及时获取步进电机的运动信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PLC控制步进电机,深入了解了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PLC编程的方法和步进电机控制的技巧。

在实际应用中,PLC控制步进电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自动化生产线、机械加工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教学单元.(2018)。

基于PLC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基于PLC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基于PLC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范文1、课题研究的意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是近二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器,由于他把计算机的编程灵活、功能齐全、应用面广等优点与继电器系统的控制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等特点,所以它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正在广泛应用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

其特点是集控制和管理于一身,形成顺序生产过程的集成控制系统。

以PC机作为上位机,以PLC作为基本控制单元的集控制和管理于一身的控制系统在现代化生产及管理中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因此研究基于PLC的自动加工监控系统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

2、总体方案设计本次设计的任务是基于PLC的自动加工监控系统。

要求实现以下功能:(1)实现控制功能通过可编程控制器进行编程,对生产加工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与控制。

通过传感器调节机械手的旋转角度和长度,对物料进行准确抓取和输送。

(2)实现远程监控通过监控画面实现远程监控,及时调整参数设置,对整个生产加工实现监控与控制。

而本设计作为工业生产,既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求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高、响应时间短。

为此将采用上位PC机和PLC工具箱一起来模拟基于PLC的自动加工监控系统的运行。

该监控系统采用分三级控制的方案。

分别为监控级、控制级和现场级。

监控级采用VB编程语言在上位机上实现,也可用ControlLogix系统构建。

控制级采用SWOPC-FXGP/WIN-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控制。

现场级主要采用的利用PLC工具箱上的步进电机的正转、反转及灯亮来模拟生产加工过程。

3、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自动加工监控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这必须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足够高、响应时间足够快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的。

所以就对监控系统的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系统选择什么样的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

(完整版)基于PLC的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完整版)基于PLC的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完整版)基于PLC的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系统毕业设计基于PLC的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生姓名:吴延东指导教师:张辉2014 年8 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答辩委员会于年月日审定了班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设计(论文)共页。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成绩: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摘要本课题使用PLC为西门子S7-200 CN系列PLC-CPU224XPCN AC/DC/RLY。

其基本情况为:CPU224XPCN,24VDC电源,24VDC 输入,24VDC输出,6ES7 214-2AD23-0XB8,集成14输入/10输出共24个数字量I/O点,2输入/1输出共3个模拟量I/O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168路数字量I/O点或38路模拟量I/O点。

22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高速计数器(100KHz),2个100KHz的高速脉冲输出,4个上升沿和4个下降沿边沿中断,2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

本机还新增多种功能,如内置模拟量I/O,位控特性,自整定PID功能,线性斜坡脉冲指令,诊断LED,数据记录及配方功能等,是具有模拟量I/O 和强大控制能力的新型CPU,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实现定位任务。

关键词:步进电动机PLC 正反转与加减速控制Ⅰ目录第1章引言 (1)1.1 PLC的介绍 (1)1.2步进电机的介绍 (1)第2章步进电机 (2)2.1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2)2.1.1步进电机结构 (2)2.1.2旋转过程 (4)2.1.3力矩 (5)2.1.4步进电机的分类 (5)3.2 步进电机控制方式及运行方式 (6)3.3 脉冲和角度的关系 (7)第3章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8)3.1步进电机模拟控制 (8)3.1.1控制流程分析 (8)3.1.2 I/O 分配表 (9)3.2步进电机流程图 (10)3.3步进电机接线图 (11)3.4梯形图的设计 (12)第4章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Ⅱ第1章引言1.1 PLC的介绍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基于plc开题报告

基于plc开题报告

基于plc开题报告基于PLC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线、机械设备以及各种工业过程中。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PLC的开题报告,介绍PLC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接收和处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信号,从而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PLC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编程控制,根据预设的逻辑条件和算法,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执行器的动作。

三、PLC的应用领域1. 生产线控制:PLC在生产线控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根据设定的条件进行控制。

通过PLC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机械设备控制:PLC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中。

例如,自动化机床、输送带、机器人等设备都可以通过PLC进行控制和调节。

PLC可以实现复杂的运动控制和协调,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3. 工业过程控制:在化工、电力、石油等行业中,PLC被广泛用于工业过程的控制。

通过PLC可以实现对流程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工业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PLC还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为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PLC的未来发展趋势1. 网络化和智能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PLC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

通过网络,PLC可以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2. 人机交互界面的改进:PLC的人机交互界面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PLC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友好、直观的操作界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参数设置和监控。

3. 多功能化和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PLC将朝着多功能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二、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所在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学号专业方向开题时间导师职称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1.前言在电气时代的今天,电动机一直在现代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现有的90%以上的动力源来自于电动机,我国生产的电能大约有60%用于电动机。

电动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步进电机作为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是一种专门用于位置和速度精确控制的特种电动机。

步进电机最大的特点是“数字化”,它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控制微电机,其机械角位移和转速分别与输入电机绕组的脉冲个数和脉冲频率成比例。

通过改变电脉冲频率,可在大范围内进行调速。

同时,该电机还能快速起动、制动、反转和自锁。

此外,步进电机易于实现与计算机或其他数字元件接口,适用于数字控制系统。

步进电机只需采用最简单的开环控制就可取得非常高的控制精度,且这种系统不需要反馈信号,系统硬件实施比较简单。

采用低价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可直接对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省去了昂贵的专用步进电机控制器,简化了硬件线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2.主题步进电机最早是在1920年由英国人所开发。

1950年后期晶体管的发明也逐渐应用在步进电机上,这对于数字化的控制变得更为容易。

以后经过不断改良,使得今日步进电机已广泛运用在需要高定位精度、高分解性能、高响应性、信赖性等灵活控制性高的机械系统中。

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自动化、省人力、效率高的机器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步进电机的踪迹,尤其以重视速度、位置控制、需要精确操作各项指令动作的灵活控制性场合步进电机用得最多。

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 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单片机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新兴领域,它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

已经它成为电子系统设计中组为普遍应用的手段。

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PLC系统设计的背景和目标,并提出相关的研究问题和方法。

二、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PLC系统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和手动编程,存在编程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PLC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三、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智能化的PLC系统,以提高系统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实现以下目标:1. 开发一种自动化的PLC系统设计工具,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PLC程序;2. 提出一种优化算法,以提高PLC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3. 设计一种可扩展的PLC系统架构,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工业控制任务。

四、研究问题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以下研究问题:1. 如何建立PLC系统设计的自动化模型,以实现程序自动生成?2. 如何设计一种高效的优化算法,以提高PLC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3. 如何设计一种可扩展的PLC系统架构,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工业控制任务?五、研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1. 分析现有的PLC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总结其优缺点;2. 建立PLC系统设计的自动化模型,包括需求分析、程序生成和验证等环节;3.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以提高PLC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4. 设计一种可扩展的PLC系统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实现以下结果:1. 开发一种自动化的PLC系统设计工具,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PLC程序;2.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以提高PLC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3. 设计一种可扩展的PLC系统架构,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工业控制任务。

七、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阶段一:调研和需求分析,分析现有的PLC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并确定用户需求;2. 阶段二:模型建立和程序生成,建立PLC系统设计的自动化模型,并实现程序自动生成;3. 阶段三:优化算法设计,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并优化PLC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4. 阶段四:系统架构设计,设计一种可扩展的PLC系统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5. 阶段五:实验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方法和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 阶段六:撰写论文和总结,撰写研究论文并总结研究成果。

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

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PLC控制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

它通过对输入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再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最终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

PLC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探讨PLC控制系统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PLC控制系统的原理PLC控制系统的核心是PLC,它由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模块和通信接口等组成。

PLC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扫描循环实现的。

首先,PLC从输入模块读取输入信号,然后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逻辑运算,最后将结果通过输出模块发送给执行器,从而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PLC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可编程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程序的修改和调整。

三、PLC控制系统的应用1. 工业生产线控制:PLC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生产线,如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化工生产等。

它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智能建筑控制:PLC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中,实现对照明、空调、安防等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变化,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自动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3. 交通信号控制:PLC控制系统在交通信号控制中也有重要应用。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检测和分析,PLC可以实现智能交通信号的控制,优化交通流动,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四、PLC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1. 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PLC控制系统也趋向于网络化。

通过将PLC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远程设备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 智能化:PLC控制系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PLC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和优化控制,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业环境。

3. 安全性: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PLC控制系统的安全性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PLC控制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PLC控制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PLC控制步进电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PLC控制步进电机的原理和工作方式;2.学习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步进电机的控制编程;3.实践在PLC控制下实现步进电机正反转、加速、减速等功能。

二、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电动机,能够通过信号脉冲控制进行旋转或停止。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可用于控制自动化设备。

步进电机与PLC结合,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步进电机有两种控制方式:全步进和半步进。

全步进是指每个步进电机脉冲所旋转的角度为共1.8度,而半步进则是每个脉冲旋转0.9度。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全步进模式。

PLC通过发送不同的信号脉冲给步进电机的驱动器,从而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通过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在PLC中设定参数(如脉冲数、速度等),然后发送信号脉冲给步进电机,通过控制脉冲数和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

三、实验步骤:1.连接PLC和步进电机:将PLC和步进电机的驱动器通过电缆进行连接,并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打开PLC编程软件:在电脑上打开PLC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的程序。

3.编写控制程序:在编程软件中,根据实验需求编写步进电机的控制程序。

包括设定脉冲数、速度等参数,并设置旋转方向和速度的输出信号。

5.运行实验:按下PLC的运行按钮,通过编程软件发送信号脉冲给步进电机,观察步进电机是否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旋转。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使用PLC控制步进电机进行了旋转控制。

通过编写控制程序,我们设定了步进电机的脉冲数、速度和旋转方向等参数,并通过发送信号脉冲给步进电机的驱动器,实现了步进电机的自动控制。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发现,参数设置的不同会对步进电机的运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增加脉冲数可以使步进电机旋转更多的角度,而增加速度可以使步进电机旋转更快。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尝试不同的控制程序,实现步进电机的其他功能,如加速、减速等。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探讨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并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控制。

PLC的核心是其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对设备的控制逻辑。

PLC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易于维护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三、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1. 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PLC的控制系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与生产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要求,明确所需的控制功能和性能指标。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

2. 硬件选型与布局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模块的确定,进行PLC硬件的选型和布局。

选择适合的PLC型号和数量,并合理安排其在生产现场的布局,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合的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外部设备,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在硬件选型和布局完成后,进行PLC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根据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编写相应的程序逻辑,并进行逐步调试和优化。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系统测试与验收完成程序设计和调试后,进行系统测试与验收。

通过对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其是否满足需求。

同时,与生产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控制系统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系统设计。

四、新的设计方法基于以上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即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设计。

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往往是针对特定的生产过程进行设计,导致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较差。

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PLC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其设计和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探讨PLC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初步的设计方案。

二、PLC系统的基本原理PLC系统是通过将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外部信号,经过逻辑运算处理后,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执行器完成相应的动作。

PLC系统具有灵活性高、可靠性强、易于扩展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PLC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1. 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在PLC系统设计中,输入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需要确定需要采集的信号类型,如开关信号、传感器信号等。

然后通过适当的接口电路将这些信号转换为PLC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

同时,还需要进行信号的滤波和去抖动处理,以确保输入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逻辑运算与控制策略PLC系统的核心是逻辑运算和控制策略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控制需求,确定逻辑运算的规则和条件。

例如,通过与门、或门等逻辑元件的组合,实现对输入信号的逻辑运算。

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如循环控制、定时控制等,以实现对执行器的精确控制。

3. 输出模块的选择与配置输出模块是PLC系统中控制执行器的关键部分。

在选择输出模块时,需要考虑输出信号的类型和电流容量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输出模块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控制信号能够准确地传递给执行器。

四、初步设计方案基于以上关键问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初步的PLC系统设计方案:1. 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将PLC系统分为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和输出模块三个部分,以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 使用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实现输入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处理,并通过合适的接口电路将其转换为PLC可识别的数字信号。

基于PLC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PLC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内容正确,涉及到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在工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迅速。

PLC技术是目前工业自动控制
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

本文介绍了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的
设计方案。

首先,分析了加工控制系统的系统功能要求,然后提出了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架构、电气控制原理以及实际应用环境。

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开发的具体模块,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案。

关键字:PLC;自动加工;控制系统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劳
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要求,因此自动化生产工艺
技术应运而生,使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PLC技术是
目前工业自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

PLC技术可以实现运动的控制,自动检测,自动装配,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

本文旨在介绍基于PLC技术的自动加工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为今
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2PLC系统的功能要求。

开题报告-基于PLC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开发

开题报告-基于PLC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开发

基于PLC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开发1、课题背景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名为可编辑逻辑控制器,诞生于上个世纪,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异特点使它成为了现代化工业改革中控制系统方面的一面旗帜。

而伺服电机是工厂自动化、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驱动部件。

两者都广泛运用在工业领域,而它们的结合更是给整个现代工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其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国防军工,如火炮的控制,船舰、飞机的自动驾驶,导弹发射等,后来逐渐推广到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如自动机床、无线跟踪控制等纵观我国的工业自动化水平还依旧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控制系统还是网络化程度都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其中有大多数工厂依旧使用传统机床和生产加工线,这些工厂和企业急需爆发出新的生命力来响应国家的政策。

并且近年来我国强调经济的可持续发现和现代工业化的转变,PLC伺服控制应用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因此从它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在我国工业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将是必然实现的。

而本课题基于PLC的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便是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plc 深入改革工业世界的同时,运用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设计并解决问题。

2、文献调研2.1PLC伺服系统在国内发展现状2012年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的王瑜硕士在导师陈白宁的辅导下研究以钢管切割生产线中的自动定长切割设备为对象,提出了锯片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变速进给切削的新理念,研究开发了可以变速、定长切割,具有设备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易于调试等特点的冷切割设备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步进电机是一种利用脉冲控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角位移的电机。

而能够产生相应的脉冲,所以本次设计就是通过PLC产生控制脉冲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自动化运行。

其系统和驱动电源示意图如下电流时(对应于时间t o ),利用定时电路或者电流检测反馈等措施使V2基极上信号电压消失。

于是V2截止,而V i仍然导通。

因此绕组电流立即转而由低压电源经过二极管V3供给。

低压电源的电压值应使绕组中的电流限制在额定稳态电流出端信号电压U消失,要求绕组断电时,V1基极上的信号电压也消失了PLC.脉冲£■配器电机图22驱动电源方框图2设计方案万案一步进电机选反应式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选用高低压切换电源高低压切换型电源的原理线路如图3-2所示。

图中当分配器输出端出现控制信U,要求绕组通电时,三极管V i, V2的基极都有信号输入, 使V i, V2导通,于是,在高压电源的作用下(这时,二极管V3两端承受的是方向电压, 处于截止状态,可使低电压电源不对绕组作用)绕组电流迅速上升, 电流迅速上升, 电流前沿很陡。

当电流达到或稍微超过额定稳态I wy值。

当分配输于是V i也截脉冲信号图2.1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脉冲助率放大器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止,绕组中的电流经二极管V 4及电阻R 2向高压电源放电,电流迅速下降万案二驱动电路选择单一电压型电源。

图3-1是单一电压型电源的一相功放电路(m 相电机有m 个这样的功放的电路)的原理图。

来自分配器的信号经过几级电流放大后加 到三极管y 的基极,控制乂的导通和截止。

y 是功放电路的末级功放管,它与步进电 机一相绕组串联,所以通过功放管y 的电流与通过步进电机的电流是相等的。

单一电11聲骗图3-1单电压驱动电路原理图 Jtl图3-2 高低电压驱动电路原理图图3-3 不同串联电阻值对电流的影响 图3-4不同串联电阻对矩频特性的影响图3-5绕组换接时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压型电源信号电压及绕组中的电流的波形如图3-5所示。

由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道这样的电流波形会使步进电机的输出转矩减小,动态特性变坏。

若要提高转矩,应缩短电流上升的时间常数T a,使电流前沿变陡,这样,电流波形接近矩形。

由于T a=R/L,要减少T a就要在设计电机时尽量要减小绕组电感L。

另外,如果加大图3-1 中串联的电阻R也就可以使时间常数T a下降,但是加大R以后,为了达到同样的稳态电流值,电源电压就要作相应的提高;图3-3中曲线|'和|"分别表示串联电阻R和R i''(R"> R')时的绕组电流波形图。

可以看出,当R i增大后,电流幅值增大,波形更加接近于矩形。

这样可以增大转矩,提高启动和连续运行频率,并使启动和运行矩频特性下降缓慢,如图3-4所示(图中,曲线T'和T"分别表示串联电阻为戌和R," 时候的特性)。

方案比较和选择单一电压型电源只有一种电压,功放元件少,成本低。

但是它的最主要缺点是电流流过串联电阻R i后要消耗非常可观的电能,这部分消耗的电功率变成了热量白白的浪费掉了。

而且功耗随着R i值及其电机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这样,一方面是电源设备的效率大为下降,同时所散发的热量又使控制柜内温度升高,为了不影响电子元件的性能,还需要增添许多散热设备,因而增大了电源体积,提高了成本。

而使用高低压切换型电源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电机绕组上不需要串联电阻或者只需要串联一个很小的电阻R i (为平衡各相电流,其值一般约为0. 1 ~0.5 Q),所以电源功耗也比较小。

而且高低压切换电源加在绕组中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也会得到很大改善如图3-5,所以导致电机的转矩特性很好,启动和运行频率都得到很大的通过对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比较,本次设计选择方案一3技术路线通过三菱FX系列PLC编程控制其输出脉冲频率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

通过对额定调速范围D和最小负载转矩T min的计算得出的参数选择步进电机的型号如图 2.i 和图2.2所示,控制面板上的速度按钮控制移动的速度,方向按钮控制转动的方向,位置按钮对位置的控制,启/停按钮控制电机的启停与停止。

实际系统中的位置与速度往往需要分成几档,因此位置和速度按钮可选用波段开关。

通过对波段开关的不同跳线进行编码,可以减少操作面板与PLC的连线数量。

同时也减少了PLC的输入点数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4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措施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选择步进电机是由专门的驱动电源供电的, 驱动电源和步进电机是一个有机整体, 步 进电机的运行性能是电动机及其驱动电源二者配合的综合表现。

调速范围的确定由于技术参数已经给定,所以在选用步进电机的时候要注意在调速时在调速范围 内的脉冲频率不能小于步进电机的自由振动频率的 1/k ,否则转子会发生强烈振荡甚至失步。

解决办法是为削弱振荡现象,一般都会装有机械阻尼器。

步进电机及PLC 的选择步进电机和PLC 必须要相匹配才能达到给定的系统参数;比如PLC 输出的最高频率决定了步进电机的最高转速等。

解决办法是根据相互参数计算得出。

具体计算如下: 脉冲当量=(步进电机步距角X 螺距)/ (360x 传动速比); 脉冲上限频率=(移动速度x 步进电机细分数)/脉冲当量; 最大脉冲数量=(移动距离x 步进电机细分数)/脉冲当量; 极限启动转矩T q =T max X COS —;N一般来说最大静转矩较大的电机, 可以带动较大的负载。

负载转矩和最大静转矩 的比值通常取为0.3~0.5左右,即T L =(0.3~0.5) T jmax性能指标的提高在选择步进电机工作方式的时候要尽量提高其性能指标,如T n ,调速范围D 等。

.n be . n Sin ---- n 1Sin —— Tn= -T jmax --------------- sin[ e — - be ] -T jmax -------------------------------------- sin[sin 上 2sin —2 m式中,T n 是n 相同时通电时转矩,m 表示电机相数。

由上式可得其解决T n 的办法是多采用多相通电的双拍制,少采用单相通电的单拍制e 口 ]( 5-3)m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进度安排设计(论文)的进程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起止日期1认真仔细阅读设计任务书,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与要求,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明确设计思路,构建设计方案并进行充分论证,完成开题报告和开题答辩2011.3.28--2011.4.10 (第6-7 周)2根据开题答辩结果和要求完成整改,完成系统组成结构设2011411--2011.4计、电气控制系统原理设计,完成PLC和所有兀器件和设.24 (第8-9 周)3完成软型流程图设备购买清单计和必要的软件设计,完成外2011425--2011.5文资料翻译.84利用实验室现有设备进行系统组装连接,制订实验调试方2011.5.9--2011.5.案并进行局部实验调试(模拟)22 5完成全部模拟实验,测量调试结果并与设计指标比较,修2011.5.23--2011.6改设计参数再次实验直至达到设计指标要求.5撰写设计报告(论文),修改完成报告并打印装订,提交201166--20106 6全部毕业设计文件(包括电子文档),准备毕业答辩和答196预期结果(1)按照任务要求完成全部设计内容,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2)按照《西南石油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和格式完成最低不少于20000汉字的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提交按照要求装订规范的报告(论文)的打印件和电子文档(3)完成500个汉字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的中英文摘要(4)完成不少于20000外文字符并与设计题目相关的外文资料翻译,与毕业设计报告(论文)一起提交所翻译外文资料的原文和对应的中文译文,装订必须规范,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5)达到对PLC和步进电机的充分了解。

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能够灵活的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7参考资料[1]陈隆昌. 控制电机第3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 [2]史国生.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第 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3] 高钦和.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实例第一版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4]俞国亮. PLC 原理与应用(三菱FX 系列)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5]刘雪雪 .PLC 与自动生产线技术第一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6] 弥洪涛. PLC 应用技术第二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7] 罗应立. 电机学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5[8] 邱关源. 电路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9]李维波. MATLA 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0] 李维波. MATLAB 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