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着名作家托尔斯泰,作者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展示给读者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文中人物各有特点,语言运用熟练,人物刻画形象逼真。因此,本篇除抓训练重点以外,还应让学生感悟作者写作方法。

学情分析:

我校用的是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较高的兴趣,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特别对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兴致特别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了不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朗读课文能力也较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的以及得救的过程。

3、船长为什么要用枪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跳水》。先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听写一些成语:

航行放肆吓唬呲牙咧嘴桅杆瞄准

2、谁能选择听写中的任意几个词语,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再次梳理文章脉络。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后让学生选择任意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但让学生巩固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练习如何运用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

二、品词析句,感受“危急”

1、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孩子遇到了危险。他为什么会爬上高高的桅杆,走上横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分别划出猴子和孩子变化的词语朗读、体会并完成以下表格。(生自读自悟,勾画批注)

2、从孩子神情的变化中,你读懂了什么?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师:是啊,此时,孩子气昏了头,他早已失去理智,走上了桅杆顶端的横木,课文是怎样描写孩子的险境呢?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情况危急的词句,用心朗读体会!(生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并提问交流、反馈。)

3、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危险的情况吗?当时的情形真是……

(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千钧一发、万分危急)

4、师:结合课文有关内容,能不能把这种危险的情况说得更具体?用上这个的句式:“孩子现在的处境真是,啊!。”

5、读到这你的心情怎样?(紧张、担心、恐惧、害怕)带着你的感受读这一段文字。【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只教课文,而是要通过课文这一媒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的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品味感悟。同时让学生用词语、句子来形容孩子此时的处境,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读船长

1、师:你想救孩子吗?用什么方法?得快呀,你看孩子马上就要掉下来了!时间就是生命!(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救孩子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反馈方法的可行性。)

2、师:正在这刻不容缓的时刻,船长出现了!谁来读?(个别读、齐读)

3、师:真棒!都是一位位出色的船长。现在哪位船长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请问你为什么要用枪逼着孩子跳水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师:请问船长先生,如果孩子不跳水,你会开枪吗?

师:请问船长先生你对孩子跳水有没有把握?

4、师:佩服这样的船长吧?佩服他什么?

(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当机立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救孩子的方法,并进行可行性反馈。接着创设采访船长的情境,让学生从船长的角度来回答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船长的品质。】

四、随堂练笔,拓展延伸

1、师:有了船长的当机立断,最后事情的结果怎样?(孩子得救了)请同学们齐读倒数第一段!面对这一段文字,有什么想说的或者要问的?(重点抓住“四十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句话体会大家对孩子安危的担心。)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天,让我们当一回作家,把这个令人惊心动魂的故事叙述完整。提示:想象孩子被救上岸后,船长、水手、孩子自己、猴子他们的表现会是怎样的?(交流反馈,随机点评)

3、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船长此时的心情。【设计意图:阅读要与表达相结合,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船长品质之后心里肯定会有许多的话要说,因此设计了课堂练笔这一环节,让学生写写孩子脱险后各自的表现。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五、布置作业,广泛阅读

搜集、阅读托尔斯泰的其它作品。

点评:

《跳水》一课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这节课首先让学生审题,联想曾经看到过哪些跳水的场景,对比不同,带着悬疑初读课文,知道文章大体的思路;然后让学生划线找出“孩子是怎样身处危险境地的?”进而对船长“要开枪射击”的做法,提出质疑,讨论方案,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高潮部分的学习,让孩子从中受到的启发。这样的设计从儿童认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故事起伏跌宕的情节。既抓住了重点段落精讲,又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所获有三:

一、巧用题目,对比激趣。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使学生轻松地入情入境,抓住生活中跳水动作“精彩”与故事中跳水情节的“惊险”引导品读,真切理解。摸清脉络“事出有因,情况危急,乐极生悲的基础上,体会到船长的急中生智,临危不乱,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好品质。

二、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在处理想办法使孩子脱险一部分时,学生都表示没有什么好办法。跟船上的水手一样“不知所措”,这样也处理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到在当时那种危急的情况下,只有船长的方法最果敢、最适用,合情合理,并且是经过船长深思熟虑,别无选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当孩子被救上来之后,学习文章中“破折号”的用法。先从生活中体验,40秒钟很短,然后再想想文中是救人的危急关头,时间就是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