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MW水电站的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及建设方法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及建设方法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及建设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水力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于发电。

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工程设施,其发电效率高、耗能低、对环境污染和碳排放量低等优点使得其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前景最广阔的一种形式。

本文将介绍水力发电站的设计以及建设方法。

一、水力发电站的设计水力发电站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充分利用水能,实现高效发电;二是确保水力发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水电站的选址通常选址需考虑以下因素:(1)水源降雨量、径流量和水源质量等因素。

(2)水源的地理位置与水位高度、水流速度、地形、水流方向等。

(3)水源是否符合水能开发的要求,如是否有足够的落差、流量。

(4)围坝、房屋建筑等建筑物的选址。

(5)是否便于引入输电线路等因素,如从发电站到计量点的距离等。

2. 水电站的内部结构设计水力发电站的内部结构设计主要有三个方面:(1)水导系统的设计。

水导系统是保证水能充分利用的关键,需要满足足够的流量和水头以及额定负载下的流速等技术要求。

同时,还要保证水力机组的安全性,防止内部水流过大导致水力机组受损。

(2)水轮机和发电机组设计。

水轮机是水力发电机组的核心,其结构和性能直接影响水力发电的效率。

发电机的输出能力、绝缘性能、可靠性等也是设计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3)水利建筑结构设计。

水利建筑是确保水能高效利用的关键,主要包括围坝、引水渠、冲砂隧洞和闸门等建筑物。

这些结构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工程土质、岩质及地基条件等因素,趋势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水力发电站的建设方法水力发电站的建设通常需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1. 前期调查阶段前期调查阶段是水力发电站建设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此阶段的任务是全面调查选址,确立工程方案和设计,包括水流测量、水文地质勘察、土木勘察、环境评估、土地征用等关键信息采集。

通过前期调查,可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依据和参考。

50MWp太阳能电站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0MWp太阳能电站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0MWp太阳能电站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项目概要本文档旨在为50MWp太阳能电站项目提供施工组织设计。

该项目旨在建设一个50兆瓦峰值功率的太阳能电站,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施工组织设计2.1 施工组织结构在实施太阳能电站项目的过程中,将建立一个高效的施工组织结构。

该结构将包括项目经理、技术部门、采购部门、施工队伍和监督部门等多个部门和角色。

各个部门和角色将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任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交付。

2.2 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该计划将包括所有施工活动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和有效的资源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3 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是太阳能电站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和制度。

这些措施和制度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4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确保太阳能电站项目的质量,将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这些措施将包括质量检查和测试、问题解决和改进等方面。

通过不断的质量监控和改进,将确保项目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2.5 变更管理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将制定变更管理流程。

这将确保对项目中的变更进行有效管理,并防止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产生负面影响。

变更管理流程将包括变更请求和变更评估等步骤,以确保对变更的合理控制。

3.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50MWp太阳能电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施工进度计划、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变更管理等措施,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此设计将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水电站调速器系统

水电站调速器系统

*水电站调速器系统简介1.概述*水电站有单机容量为550MW的机组6台,总装机容量为3300MW,是我国20世纪投产的最大的电厂。

二滩电厂的调速系统是由瑞士HYDRO VEVEY公司提供,集油槽和接力器由加拿大GE公司提供。

二滩电厂电调柜位于发电机层,机调柜和压油装置位于水轮机层。

水轮机最低运行水头135米,最高水头185米。

压油装置额定压力6Mpa。

机组测频为磁盘测速。

2.微机调速器的硬件结构微机调速器的硬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单元、辅助控制电源、电气柜操作控制面板和数据采集、隔离、变换的其它外围设备等。

3.调速系统组成及功能调速系统由机调柜、电调柜、压油装置和接力器等组成。

3.1电调柜电调柜由2个调速器头、开出继电器、光隔、模拟量切换继电器等组成。

3.1.1调速器头:调速器头的基本作用是指挥系统,两个速器头相互独立又互为备用,当一个调速器头故障时,另一调速器头能无扰动的投入正常运行。

3.1.2开出继电器:开出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控制盘内的设备与盘外的设备分隔开来,保护调速器头I/O板及CPU部分。

3.1.3模拟量输入、输出光隔:其主要作用一是能滤掉信号中的干扰脉冲信号,另外也能保护调速器头的AI板和CPU部分。

3.1.4模拟量切换继电器:模拟量切换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当两个调速器头发生切换的时候,控制盘面板的仪表显示和远方信号也能相应的发生切换,以保证远方能监控机组的现状。

3.2机调柜机调柜由开停机电磁阀、开停机中间继电器、电磁伺服阀、电磁配压阀等组成。

3.2.1开停机电磁阀:主要用于机组的正常开机和停机。

3.2.2开停机中间继电:开出继电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控制盘内的设备与盘外的设备分隔开来。

3.2.3电磁伺服阀:是调节系统电气和机械连接的桥梁,它将电气的调节信号转换成机械信号,控制机组的转速和出力。

3.2.4电磁配压阀:它依靠压油装置的高压油放大电磁伺服阀传递过来的机械信号,操作接力器,调节机组的转速和出力。

水电站设计说明书

水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枢纽基本情况及设计参考资料一、枢纽情况二、地质条件三、电站厂房枢纽布置四、设计依据及资料第一章枢纽基本情况及设计参考资料一、枢纽情况某水利枢纽位于XX河上游,坝址处河流迂回曲折,就自然地理来说属于丘陵地形,河流两岸山势高出水面60米至80米,.河床水流浅窄、坡陡流急、难通舟。

此水利枢纽,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和养鱼等综合性的中型水利枢纽。

主体工程由土坝、溢洪道和水电站三部分组成。

二、地质条件厂址位于隧洞出口低洼的沟谷处,该处为灰岩地带,岩石强度较高,是建站的有利条件,距隧洞出口约150米以外则为泥质和钙质页岩。

该页岩因受大地构造影响,形成构造破碎岩。

强度较低,拳击可碎,不宜建站。

三、电站厂房枢纽布置此电站为引水式开发方式,它由引水隧洞,调压室、压力隧洞、主付厂房、主变场、开关站等组成。

主洞内径6.0米,调压室后分为二支洞,支洞内径4.2米,每支洞再分岔供二台机组。

厂房内共装置四台混流立式机组,出线方向为下游,有公路通过厂区。

四、设计依据及资料l、水文资料站址、百年洪水位113.00米。

站址、水位~ 流量关系曲线。

装机容量4×1万千瓦水轮机型式HL230-LJ-200蜗壳型式及包角钢蜗壳,包角345 尾水管型式4H允许吸出高-0.5米转轮带轴重15吨发电机型式SF10-28/425转子带轴重60吨转子带轴长 4.9米最大水头52.9米计算水头42.4米最小水头32.1米单机最大引用流量28m3/s 3、供电情况和电气主结线本电站主要用户为距电站8~12公里处的三个机械制造厂。

负荷约16000千瓦,剩余的功率用110千伏线路送往50公里处的变电站并入电力系统。

根据要求,本电站采用110千伏,35干伏及发电机电压6.3千伏三种电压等级送电。

4、水力机械附属设备(1)、调速系统(尺寸见附图)调速器形式DT-l00 油压装置形式YZ-2.5(2)、蝴蝶阀蝶阀为卧轴,双接力器油压操作式,活门直径2.6米,尺寸见附图。

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方案

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方案

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方案,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和关键技术。

2. 项目背景水力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项目位于山区的河流上,具备一定的水力资源,并且当地电力供应相对不足,因此建设水力发电站有助于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3. 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如下:- 实现高效能源转化:通过合理的水轮机布置和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 确保安全可靠运行:采用可靠的发电设备和系统,确保水力发电站的安全运行,并满足供电稳定的要求。

- 降低环境影响:在设计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损害。

- 考虑成本效益:在满足以上目标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项目投资,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关键技术以下是实施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所需的关键技术:- 水能资源评估:通过对当地水能资源的评估,确定最佳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预测。

- 水轮机选择和布置:根据水力资源和水轮机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水轮机类型,并进行布置。

- 水电站水工建筑设计:包括水库、引水渠道、沉淀池等水工建筑的合理设计和布置。

- 发电设备选型和布置: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发电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接。

- 水力发电站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确保发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5.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水力发电站初步设计方案的概述,包括项目背景、设计目标和关键技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方案优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水电站建设设计技术手册

水电站建设设计技术手册

水电站建设设计技术手册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水电站建设设计技术手册一、前言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水电站建设是水电能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其设计技术至关重要。

为此,本手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水电站建设设计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水电站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建设设计规划在建设水电站之前,必须对水电站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以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日后的生产运营。

建设设计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目标确定水电站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包括电站容量、安装机组数量、年发电量等指标。

2. 水工建筑物设计水工建筑物是水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拦河坝、泄洪闸、冲砂闸等。

在设计水工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地质条件、水流条件、安全性等。

3. 电站装机设计电站装机设计是水电站建设的核心任务。

在设计电站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机组类型、机组数量、装机容量等。

4. 辅助工程设计辅助工程包括输变电工程、水工机械设备等,是水电站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辅助工程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工程布局、设备选型、装置布置等。

三、建设设计流程水电站建设设计流程包括前期调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审和档案归档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1. 前期调研前期调研是水电站建设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调研过程中,需要对建设地点的地理、气象、水文等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2.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是水电站建设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水电站的建设规模、布局和主要工程设施等。

3. 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是水电站建设设计的核心环节。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图,包括水工建筑物、电站装机、辅助工程等图纸。

4. 图审和档案归档图审和档案归档是水电站建设设计的最后环节。

在图审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图进行审查,确保图纸符合要求。

在档案归档过程中,需要将相关资料进行归档管理,以备以后使用。

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引言概述:水电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组织原则、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组织管理。

一、工程概况:1.1 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电站的规模、类型、主要设备等。

1.2 工程地理环境:包括水电站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

1.3 工程建设条件:包括施工场地的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

二、施工组织原则:2.1 安全原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包括制定安全生产方案、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等。

2.2 经济原则: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3 环境保护原则: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方案:3.1 施工工艺流程:详细描述水电站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工序和工艺要求。

3.2 施工设备配置:确定所需施工设备的种类、型号和数量,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3.3 施工人员组织: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岗位职责和配备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组织机构。

四、施工组织计划:4.1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工期、关键节点和交付时间。

4.2 施工资源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4.3 施工质量计划:确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五、施工组织管理:5.1 施工组织协调:协调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协调一致。

5.2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文明施工等。

5.3 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结论: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水电站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施工组织管理的有效实施也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50MW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50MW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50M W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总7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本科毕业设计(论文)4×50MW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XXX指导教师 XXXX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XXXXX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中国昆明摘要本设计为4×50MW 的水力发电厂的电气部分(发电机、变压器、电气一次主接线及屋外升压站配电装置等)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内容包含屋外升压站所电气设计,新建4×50MW的水电厂,分为三个电压等级。

以一回220Kv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输入系统,两回110Kv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供地方用电,10Kv系统为水电厂自用电。

220Kv采用单母线接线,1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安装两台SFPS7-120000∕220三绕组变压器。

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详细分析,并结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了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地区负荷的设计计算;短路电流计算;主要导体和电器设备的选择和校验;配电装置、防雷设计、继电保护规划设计,最后编制了设计说明并绘制了主接线。

通过对此次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加深了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了使用规范化手册、规程等基本工作实践能力。

关键词:水电站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设备选型防雷继电保护前言1.1设计目的和意义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在完成全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前期对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实习活动,使其对电能的生产、分配和输送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但对电厂接入系统的方式,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以及载流导体的选择以及配置情况只停留在理论水平。

通过毕业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1、所以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使之系统化和综合化。

水利发电站技术规范说明书

水利发电站技术规范说明书

水利发电站技术规范说明书一、引言水利发电站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水利发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提供技术指导和标准要求。

本说明书旨在详细介绍水利发电站的技术规范,包括设计、建设、设备选型和操作等方面的要求。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水利发电站2. 项目地点:(省/市/县)3. 立项背景:介绍项目建设的背景和目的三、设计规范1. 设计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2. 结构设计:包括大坝、泄洪闸门、水轮发电机组等的结构设计要求3. 电气设计:包括主变压器、开关设备、配电系统等的电气设计要求4.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监控系统、调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5. 安全与环保设计:包括灭火系统、防洪设施等的设计要求四、建设规范1. 施工标准:按照国家施工标准进行建设2. 施工过程管理:包括施工时间安排、施工人员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规定3. 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要求、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要求4. 工程验收:包括技术验收和质量验收的标准和程序五、设备选型与安装1. 水轮发电机组选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水轮发电机组2. 逆变器和变压器选型安装:根据电气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逆变器和变压器,并进行正确的安装与接线3. 控制系统设备选型与安装:选择可靠的监控系统和调度控制系统,并进行正确的设备安装六、操作规范1. 运行管理:设立专业的运行管理团队,负责发电站的日常运行和维护2. 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控制和处理3. 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4. 运行数据监测:建立运行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发电量、电压、频率等参数,及时调整运行状态七、技术培训与交流1. 技术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和维护水平2. 技术交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议,分享水利发电站建设和运营经验,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八、总结水利发电站技术规范说明书是为保障水利发电站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而制定的重要文件。

水电站设计方案

水电站设计方案

水电站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与目标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具有低碳、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对于解决能源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设计方案旨在设计一套高效、可靠、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水电站,为当地的能源供应提供稳定的支持。

二、设计参数1.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XX兆瓦2. 水电站装机台数:X台3. 水电站预计年发电量:XXXX万千瓦时4. 水电站设计年利用小时数:X小时5. 水电站设计年供电可靠率:X%三、水电站布局设计1. 水电站坝址选择根据地质条件、水文特点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电站坝址。

要考虑坝址的地震烈度、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确保水电站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2. 水电站水电系统设计(1)引水系统设计根据水资源情况和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设计合理的引水系统,确保水能充分利用和污染最小化。

包括引水渠道、闸门、取水口等。

(2)水轮机发电系统设计根据水电站装机容量和水头高差,选用适当型号和数量的水轮机。

设计水轮机发电系统,包括进水口、转子、排水系统等。

(3)变电站设计设计变电站,将水电站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提供给电网使用。

考虑变电站的容量、绝缘等级、设备选型等因素,确保电压稳定和电能传输效率。

四、环保措施1. 水库防洪设计根据水库容量和降雨量,设计合理的洪水调度方案,预留足够的洪水库容,确保水电站安全运行和防洪功能。

2. 节能减排设计通过优化水电站的运行方式、改进设备效率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如选用低耗能设备、采用新型材料等。

3. 生态保护设计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采取生态补偿、移植植被、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等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经济效益评估根据水电站的投资、运维成本和年发电量,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考虑到水电站的建设周期和产能利用率,测算投资回收期、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

六、安全管理措施设计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建立应急预案等,确保水电站运行安全。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流程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流程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流程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动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水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涉及多个专业领域,需要经过科学规划、全面评估和精细设计,才能保障工程安全和发电效益。

本文将介绍水力发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流程。

一、土地环境评估水电站的建设需要选址,首先需要对选址区域的土地和环境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评估结果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确定可行的选址方案。

二、水利水电规划水利水电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旨在确定水域的开发和利用方案,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优化配置。

水利水电规划一般包括水利水电方案、水资源评价、水电站工艺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

通过对水网和每个水电站的分析和比较,选取最优方案来满足区域能源需求。

三、工程设计水力发电站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利工程设计等。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工程的机电性能、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

(一) 建筑结构设计:包括水电站大坝的设计、地基处理、建筑布置和抗震性等。

(二) 机电设备设计:包括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缆、管道等机电设备的选型和配套设计。

(三) 水利工程设计:包括调度管理系统、水文水资源评估、调度决策等。

四、专项技术研究专项技术研究是指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水电站的安全评估、水轮机调速优化等。

五、施工管理水力发电站是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管理包括项目招标、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监督、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等。

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可以通过控制施工进度和合理利用资源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工程验收和投运水电站建成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和投运,根据验收标准和投运要求进行检查。

水电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水电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水电建设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水电建设工程是指以水力发电为主要目的的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水电站。

水电站通过水能的转化,将水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水电站的建设则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地质条件、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设计方案上需要仔细论证和合理规划。

本项目位于某省的一个山区,规划了建设一座装机规模为50MW的水电站。

水电站将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为当地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

同时,水电站的建设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发展。

二、工程选址本项目工程选址为某省的一个山区,该山区地势较高,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建设水电站。

水电站选址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水资源条件。

该山区水资源丰富,具有充足的水量和较高的水头。

这为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2. 地质条件。

该山区地质稳定,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适合建设大型水电站。

3. 环境保护。

水电站的建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周边环境保护的问题。

三、工程设计1. 水坝工程。

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水资源条件,设计了一个混凝土重力坝。

重力坝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抵御地震和洪水的侵袭。

2. 水轮发电机组。

选用了国内外知名的发电机组制造厂家,设计了高效节能的水轮发电机组,保证了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3. 输电线路。

设计了一条100千伏的输电线路,将水电站产生的电力接入当地的电网,并输送到周边城市和乡村地区。

4. 辅助设施。

对水电站的辅助设施进行了完善的设计,包括水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等。

四、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水电站的建设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问题: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进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在水电站建设完成后,将安排专门的环保人员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水电站的运行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水力发电厂设计与施工要求详解

水力发电厂设计与施工要求详解

水力发电厂设计与施工要求详解水力发电是一种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其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水力发电厂的设计与施工是确保发电厂能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力发电厂设计与施工的要求。

一、水力发电厂的设计要求1. 场地选择与规划水力发电厂的场地选择应考虑水资源充足、水头高差适宜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确保发电效率最大化。

在场地规划时,还需要考虑到水电站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保护生态环境。

2. 水轮机的选择与设计水轮机是水力发电厂的核心设备,其选择与设计直接影响到发电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应根据水电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轮机类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以提高发电效率。

3. 水电站的建筑设计水电站建筑设计需满足结构稳定、防洪安全、抗冲刷能力强等要求。

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布局应合理,方便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4. 输电线路的规划与设计输电线路是将发电厂所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地的重要通道。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线路的容量、距离、地形等因素,以确保电能的安全高效输送。

5. 安全与环保要求水力发电厂应设置完备的安全设施,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还要重视环保问题,控制发电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二、水力发电厂的施工要求1. 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力发电厂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流程,确保各工程进度的协调和配合。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2. 设备与材料选择选择优质的发电设备和材料对于水力发电厂的长期运行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控设备和材料的选用,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水力发电厂施工应按照相应的工艺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监控和施工指导。

4. 安全与环保管理水力发电厂的施工过程涉及到各种危险因素,因此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同时,要重视环保要求,控制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5MW储能电站方案书

5MW储能电站方案书

5MW储能电站⽅案书5MW储能电站PCS系统⽅案书设计单位:设计时间:储能电站PCS系统⽅案书⼀、产品介绍1.1 能量转换系统介绍能量转换系统(Power Conversion System),是⽤于储能电站的专业换流设备,它通过与蓄电池组和公共电⽹连接,主要有以下主要功能:1)在电⽹负荷低⾕期,将电⽹上的交流电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给蓄电池组充电;在电⽹负荷⾼峰期,它⼜将蓄电池组的直流电能转换成满⾜电⽹要求的交流电能,回馈⾄公共电⽹中去,起到移峰填⾕的功能,保证电⽹的正常运⾏;2)提⾼电⽹质量的功能;通过监测电⽹的状态,并接收来⾃电⽹调度的要求或本地控制要求,向电⽹馈送或吸收有功,提供⽆功补偿等,保证电⽹电能的质量;3)离⽹运⾏(⼜称为孤岛运⾏)功能,能量转换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满⾜设定要求的情况下,与主电⽹脱开,给本地的部分负荷提供满⾜电⽹电能质量要求的交流电能;4)新能源接⼊功能;PCS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接⼊光伏或风机,将新能源产⽣的电能,转换成符合电⽹要求的交流电能,馈送⾄公共电⽹,以缓解电⽹供电紧张的局⾯;1.2 xxBC-500KW产品介绍xxBC系列产品为xx利⽤⾃⾝雄厚的研发实⼒,研制的专业双向换流系统(bidirectional converting system);⽬前我公司研制的产品最⼤容量到500KW;其型号为xxBC-500KW;其主要的性能特点如下:1)所有的元器件均采⽤⾼质量产品,确保系统的性能和使⽤寿命;xxBC-500KW内部的元器件,包括空⽓开关、继电器、IGBT模块、电解电容、滤波电容等,均使⽤知名品牌产品,严格挑选,确保系统优异的整机性能和长的使⽤寿命;2)使⽤先进的DSP数字处理芯⽚,运⽤先进的软件处理算法,确保对系统运⾏的可靠、精确控制;xxBC-500KW的控制主芯⽚,使⽤TI公司的TMS320F28XX系列DSP,该系列DSP为32位的⾼性能控制芯⽚,丰富的外设,⾼速的数据处理能⼒,⼗分适合于⾼性能电能变换设备中使⽤,加上软件程序上使⽤先进的控制和处理算法,可以确保对系统运⾏状态实现完美、可靠、精确的控制;3)具有并⽹运⾏和离⽹运⾏两种模式;可以满⾜⽤户的不同要求;该双向换流系统可以⼯作在两种模式,并⽹运⾏模式和离⽹运⾏模式,并可以在两种模式之间进⾏快速切换,满⾜⽤户在实际运⽤中的不同需求;4)完善可靠的各种保护功能,最⼤限度的确保系统和电⽹的安全;该双向换流系统具有各种完备的保护功能,如过⽋压保护、过⽋频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过温保护、防孤岛保护、功率翻转保护等等,确保系统、蓄电池和公共电⽹最⼤的运⾏安全;5)设备⾃⾝功耗⼩,转换效率⾼达96%以上;确保能量的最⼤化利⽤;由于采⽤了⼀系列硬件和软件优化措施,使得设备本⾝的功耗很⼩,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6%以上,节能性能优异;6)预留并联接⼝,可以扩容⾄MW级换流器;内置有并联接⼝,可以⾮常⽅便地将500KW系统扩容⾄1MW以上的换流系统;7)LCD彩⾊触摸屏显⽰,⼈机界⾯友好;使⽤彩⾊触摸屏显⽰技术,操作⽅便,简单,实时显⽰直流侧、交流侧参数以及设备的运⾏状态,并可对操作、运⾏、故障等历史信息进⾏详细的存储记录;8)通讯接⼝丰富,可满⾜不同监控通讯⽅式的要求;该系统具有各种通讯接⼝,包括RS232/485/CAN /以太⽹接⼝等等,可以满⾜不同监控通讯⽅式的要求;9)并⽹运⾏状态下,对电⽹产⽣的谐波污染⼩,是真正的绿⾊产品;由于采⽤先进的软件算法和优异的硬件拓扑结构,因此并⽹运⾏状态下,对电⽹产⽣的谐波污染很⼩,绿⾊环保;10) 并⽹运⾏状态下,可根据实际电⽹的需求,在并⽹侧产⽣相应的⽆功功率,达到对电⽹⽆功补偿的⽬的;并⽹运⾏时,可根据远程指令或本地设定,向电⽹注⼊⽆功功率,使得并⽹功率因数可在-1~1之间可调,实现对电⽹的⽆功补偿;11)离⽹运⾏状态下,能够产⽣⾼质量的交流电能,满⾜⽤电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12)IGBT功率模块采⽤光纤连接驱动,有效降低EMI,提⾼了控制可靠性;1.3 技术参数xxBC-500KW设备的具体技术参数如下表;191.4 系统主电路原理拓扑图500kw 双向换流系统(xxBC-500KW )的主电路原理拓扑图如下图所⽰:R T接⽹接池组1.5 保护及控制原理框图500kw双向换流系统(xxBC-500KW)的保护及控制原理框图如下图所⽰:191.6 保护功能详细介绍双向换流系统具有完备的保护功能,确保设备本⾝和相连设备的安全;其主要的保护功能具体说明如下:1)开机⾃检功能;双向换流系统具有完备的开机⾃检功能,开机启动时,机器会⾸先进⼊⾃检功能,对整个电路的主功率部分如继电器、IGBT模块等重要元器件进⾏⾃检,对控制部分的硬件和软件进⾏⾃检,对系统连接的蓄电池和公共电⽹进⾏检测,对与其它设备的通讯是否正常进⾏检测,如发现任何故障和异常状态,换流系统都将停⽌启动,进⼊保护状态,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2)直流电压过⽋压保护;换流系统实时检测直流侧的电压,检测到直流电压超出允许范围后,根据实际情况,⽴即或延时⼀段时间后,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被⼿动清除后,才会重新投⼊运⾏;双向换流系统前端连接锂离⼦蓄电池,单节锂离⼦蓄电池额定电压为3.6V,需串联的电池节数为225节,则直流额定电压为810V,单节电池的过压保护值为4.0V,⽋压保护值为3.0V,则直流电压⽋压设定值=3.0V×225=675V;直流电压过压设定值=4.0V×225=900V;3)直流侧过流保护换流系统实时检测直流侧电流,当检测到有过流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即或延时⼀段时间后,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被⼿动清除后,才会重新投⼊运⾏;4)交流电压异常保护换流系统在运⾏过程中,检测到交流侧电压异常后,根据换流系统当前的运⾏状态,⽴即或延时⼀段时间后,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消除后,才会重新投⼊运⾏;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电⽹电压在85%Unom~110%Unom之间,双向换流系统应能够正常⼯作,即交流电压过压保护值为1.1×380V=418V;交流电压⽋压保护值为0.85×380V=323V;保护值可根据⽤户实际需求进⾏更改;5)交流侧过流保护当换流系统检测到交流侧电流过⼤,根据其实际检测值的⼤⼩,在规定时间内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被⼿动清除后,才会重新投⼊运⾏;6)频率异常保护当换流系统⼯作在并⽹运⾏模式下时,当检测到电⽹频率值超出正常范围后,根据实际检测值的⼤⼩,选择⽴即或者持续运⾏⼀段时间后,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的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消除后,重新投⼊运⾏;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当电⽹频率在49.5~50.2Hz范围内,双向换流系统应能持续⼯作,当电⽹频率在48~49.5Hz之间时,设备应能继续⼯作10分钟后保护,当电⽹频率在50.2~50.5Hz之间,设备应能继续⼯作2分钟后保护,则过频设定值为50.5Hz,⽋频设定值为48Hz;保护值可以根据⽤户实际需求进⾏修改;7)防孤岛保护换流系统具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孤岛检测⽅式,确保能准确迅速的检测到孤岛状态,当换流系统⼯作在并⽹放电模式下时,检测到孤岛发⽣后,在要求时间内,⽴即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的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消除后,重新投⼊运⾏;8)恢复并⽹保护检测到电⽹电压和频率异常,换流系统进⼊保护状态,当检测到电⽹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后,延时⼀段时间后,换流系统才能够重新并⽹运⾏;双向换流系统的恢复并⽹保护时间设定为3分钟;可根据⽤户要求进⾏更改;9)输出直流分量超标保护当换流系统运⾏在并⽹放电状态时,检测到输出到电⽹的直流分量超标后,⽴即保护,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故障状态消除后,重新投⼊运⾏;10)功率翻转保护换流系统在运⾏过程中,当检测到功率传输流向异常后,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的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声光报警,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11)过温保护当换流系统在运⾏过程中,检测到机器内部温度(包括环境温度、隔离变压器线包温度、功率器件散热器温度等)过⾼后,⾃动封锁功率器件的驱动脉冲,并令直流侧和交流侧的开关保护装置动作,同时在显⽰屏中显⽰和记录相关信息;待温度值恢复正常后,换流系统⾃动恢复正常运⾏;温度过温保护值设定为85℃,过温恢复值设定为75℃;1.7 关键设备技术参数型号为xxBC-500KW的双向换流系统,其关键元器件为IGBT功率模块,该元器件的的选择对设备的性能影响⾮常关键,详述如下:换流系统中,使⽤了12个IGBT功率模块,其主要性能参数和数据如下表所⽰:其技术参数和应⽤详见附件“IGBT.pdf”和“IGBT设计应⽤说明.pdf”;下⾯是IGBT型号的详细说明:A)IGBT过电压裕度的详细计算过程如下:由于蓄电池母线电压最⾼为900Vdc,考虑到布线分布电感,以及短路冲击产⽣的di/dt较⼤,所以选⽤1700V的IGBT功率模块,逆变母线采⽤了叠层母线可以有效降低直流母线到IGBT之间的分布电感,母线电容采⽤⾼寿命、⾼耐压、⾼吸收电流的溥膜电容作为滤波元件,以够有效的防⽌过太的产⽣;实际使⽤中,最⾼电压不会超过1200Vdc,采⽤1700Vdc功率管是为了增加系统⼯作富余量使IGBT⼯作在最为可靠的区域,提⾼产⽣的可靠性;B)IGBT过电流裕度的详细计算过程如下:若采⽤锂电池供电且最⾼电压不超过900Vdc,则经计算所需要的单体锂电池节数为215节,则系统⼯作的电压范围为:645V~900V,按最低电压计算,500kW的最⼤直流侧放电电流为:(500k/0.96)/645V=807A;807A/3=269A;可见单相逆变的功率模块电流有效值为269A,考虑到正弦电流峰值,以及可能⼯作于离⽹模块的电压源模式,则最⼤峰值电流为:269A*2=538A;,考虑到系统会有限制最⼤功率输出功能,所以选⽤电流为300A/1700V的模块并联,达到600A有效值,1200A的电流峰值容量,远⼤于538A的额定峰值电流容量,所以系统电容裕量相对较⼤,系统⼯作在⾮常安全的⼯作区域;C)IGBT触发系统原理说明如下:考虑到PCS系统⼯作于⾼电压、⼤电流状态。

水电站设计说明书参考

水电站设计说明书参考

石门子水利枢纽工程厂房设计1.设计资料1.1.工程概况石门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西南塔西河中游河段上,距乌伊公路45km.本工程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防洪、是一个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塔西河流域总面积2010km2。

水库建成后,可以增加灌溉面积,保证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为玛纳斯县发展商品棉基地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枢纽本身的防洪、发电效益也对当地工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枢纽工程的主要建筑物由碾压混凝土拱坝、粘土心墙副坝、上下游围堰、导流兼引水发电隧洞、发电站厂房、碾压混凝土拱坝、坝身泄水孔等组成,最大坝高110m,装机6.4MW。

年发电量为2490万KWh,年利用小时数为3890小时。

一期工程计划于1999年底部分蓄水,2000年6月30日建成.玛纳斯县塔西河一级石门子水电站为塔西河石门子水利枢纽的二期工程,包括引水隧洞进口事故闸门及启闭机、导流洞改建为发电洞,发电洞与导流洞卸接的龙抬头弯段、钢筋砼衬砌段、钢板衬砌段、钢管分岔段、发电站厂房、高压开关站、尾水闸门及启闭机、尾水渠连接段等部分组成。

1.2.水文塔西河流域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境内,该河地处天山山脉北支依连哈比尔尕山的北麓东侧,该河流域北望准噶尔盆地,东以干河子呼图壁县为邻,西与玛纳斯河流域相伴。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43︒31'~44︒30',东经85︒50’~86︒32’之间,属独立水系,为典型的内陆河流。

据石门子水文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4.1︒C ,多年平均降水量430mm,多年平均蒸发量1410.8mm。

主要特征水位如下:正常蓄水位为∇1389死水位为∇1356最高洪水位∇1391.75设计洪水位∇1389下游设计洪水位∇1317下游最低尾水位∇1316。

51.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

工程布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考虑到左岸山体单薄,主要及附属建筑物均布置在右岸,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发现左岸古河槽呈“V"型河谷,河槽内堆积的冲积砂砾石层,结构密实,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较高,防渗处理后可作为天然坝体利用;同时查明右岸隧洞进出口存在边坡稳定问题.故在勘探工作后期,确定将主要及附属建筑物均布置在左岸,这里各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优.石门子电站枢纽的组成建筑物是主厂房、副厂房、变电站(包括升压站和开关站)、尾水渠及一些附属建筑物。

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方案

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方案

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方案1. 引言水力资源是我国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利用水力发电是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方式之一。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全面、合理、可行的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方案,以满足能源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2. 选址分析2.1 地质条件在选址过程中,优先考虑地质条件。

需要避免地震活跃区、滑坡倾倒区、断层附近等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域。

2.2 水资源条件选择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确保水源充足、流量稳定。

2.3 地形条件选择地势较高、山势陡峭的地区,以最大化水头高度,提高水电站发电效率。

3. 工程规模和类型选择根据选址条件,结合能源需求和经济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水电站类型和规模。

3.1 重力式水电站重力式水电站常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水电站建设,适用于流量较小、水头较小的河流。

3.2 筑坝式水电站筑坝式水电站适用于水资源丰富、流量较大、水头较大的河流,可建造较大容量的水电站。

3.3 泵发电站泵发电站适用于水能资源较为有限的地区,可以通过储蓄水库,利用泵把水提升至较高水头后再发电。

4. 设计方案4.1 大坝设计根据选址地势和河流特点,进行大坝的设计。

设计应充分考虑保持坝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确保对上、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2 水轮机选型根据水电站的规模和设计水头,选择适合的水轮机型号,以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

4.3 输电线路规划规划高效可靠的输电线路,将发电所得的电能稳定地输送到用电地区,减少能源的损耗。

5. 环境影响评估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应涵盖对生态环境、水生物种群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确保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6. 经济效益评估进行水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包括建设和运营成本、发电收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等。

评估结果将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

7. 建设管理及安全措施建设过程中应实施严格的项目管理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同时,制定安全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8. 结论本文提出了水工程水电站建设的方案,包括选址分析、工程规模和类型选择、设计方案、环境影响评估、经济效益评估以及建设管理及安全措施。

5MW储能电站方案书

5MW储能电站方案书

5MW储能电站方案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传统的5MW储能电站已无法满足大规模储能需求,因此我们的方案旨在设计一种更高效、更具可持续性的5MW储能电站方案以满足未来能源储存的需求。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座5MW储能电站,通过储能技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断性问题。

项目将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介质,并配备适当的光电转换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电能的损失。

同时,该方案还将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储能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技术方案1.储能介质选择:本项目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主要的储能介质。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循环寿命长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5MW 储能电站的储能介质。

2.储能电池组设计:电池组的设计是储能电站方案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我们将采用模块化设计,以方便维护和升级。

同时,为了提高储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我们将采用智能化的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组进行监测、调度和保护。

3.光电转换系统:为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将在储能电站中配备光电转换系统。

该系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直接供给储能电站使用或者储存到电池组中。

这将大大提高电站的自给自足能力。

4.智能控制系统:为了实现储能电站的高效运行,我们将配备智能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对电池组、光电转换系统和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调控,以实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

四、环境影响评估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池制造阶段可能会产生化学废料,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二是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旧电池,需要进行合理处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制定相关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项目效益1.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5MW储能电站将帮助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2.实现电网峰谷平衡:储能电站将能够在能源需求高峰期储存电能,在低谷期释放电能,实现电网的峰谷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1.1课题的背景和发展情况1.1.1背景电力工业是能源工业、基础工业,在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常运行,发出来的电能顺利输送到电网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此,电厂设备和元器件选择和保护设计方案的确定,对于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的意义。

对发电厂电气部分及元件保护设计进行科学的设计很有必要[2]。

1.1.2发电厂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当前国际上全球围的电力体制逐步打破垄断、非管制化,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有限电力市场己成为必然趋势。

最大限度的在电力系统中引入竞争,己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在这种情势下,电力系统优化设计以及火电厂电气部分设计己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主要研究课题。

整个电力工业可以划分为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四大领域。

发电部分属于理论兼实践研究领域。

对整个电力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火电厂电气部分设计是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最关键一步。

对于火电机组运行优化,从国外的发展趋势看,其优化计算机模块程序的应用起到了真正指导运行,降低能耗的目的。

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在机组运行优化管理方面的工作己有近十年的经验。

例如,德国斯蒂亚克电力公司的机组运行优化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优化及控制,可对各个薄弱环节及整个过程经济性的影响做出评价。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改革趋向是“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即将电网经营企业拥有的发电厂与电网分开,建立规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发电实体,市场也只对发电侧开放。

发电的电力市场的主体是各独立发电企业与电网经营企业,电网经营企业负责组织各发电公司的竞争,政府负责对电力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与英国、澳大利亚等目的电力市场不同,中国电力市场继续保持着输、配一体的模式,保留供电营业区,每个供电营业区只有一个指定的供电向终端用户供电。

同时,根据“省为实体”的方针,我国的电力市场以省级电力市场为主,各省电力公司是其省电力市场竞争的组织者。

电力工业经过长期的改革和发展,目前从技术、人员、观念等方面对于火力发电厂电气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技术方面并为达到差强人意的要求[3]。

1.2设计任务1.2.1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专业工程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技能、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1.2.2技术指标某南方山区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5×50 MW的水电站,附近30 km处某国防厂及邻近小镇用电负荷为25 MW,其余功率经200 km的220 kV线路送入系统。

站空气清洁,最高日平均气温32℃,最低0℃,海拔1700m,非地震区,6、7、8月有雷雨,由于山势陡峭,建设场地十分狭窄。

厂区最大负荷同时系数0.85,最小负荷系数0.7,60%Ⅰ类负荷,20%Ⅱ类负荷,T max=4500h。

1.2.3工作要求(1)电站电气一次接线的设计。

主接线部分包括互感器的配置,保护通讯设备配置和防雷设备的配置;厂用电接线设计至380/220V母线;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2)电气设备的选择与配电装置的设计。

电气设备选择:正常工作电流与短路电流计算;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互感器、限流电器、导体的定型定量计算选择、防雷设备的配置选择;列出电气设备选择总表。

配电装置:全站配电装置形式、户(或户外)配电装置的布置;绘制总平面布置图与典型间隔断面图(含道路与电缆沟道)。

(3)编写说明书宇计算书。

(4)书面翻译与外文资料1.2.4电力系统接线图图1.1电力系统接线图2主接线的设计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

它表明了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变电、输配电的任务。

它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

由于电能生产的特点是发电、变电、输电和用电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所以主接线设计的好坏,也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因此,主接线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必须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力争使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电气设计的首要部分,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主接线的设计方案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发电厂本身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主接线方案。

2.1主接线设计依据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的接省投资,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水电厂是电力系统中最灵活的机动能源,启、停方便,多承担系统调峰、调相任务,根据水能利用及库容的状态,可以酌情的担负基荷、腰荷和峰荷。

因此其主接线应该以供电调度灵活为主选择接线形式。

2.2主接线设计特点(1)主接线设水电站一般距离负荷中心较远,在发电机电压侧很少接有大功率的用户,所以采用较高电压送电,故主变压器容量多按机组容量确定。

(2)除径流电站外,其余电站大都担负系统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利用小时数一般较低,因此开停机比较频繁。

(3)水电站开机程序比较简单,机组启动迅速,并容易实现自动化。

(4)电站规模确定后,一般不考虑扩建,但对规划设计中明确分期建设的电站则在主接线设计中应予考虑。

(5)水电站厂用负荷较小,一般不从高压侧引接,备用厂用电源可引自地区配电网或保留施工变电所来解决。

(6)水电站多处山区,地形复杂,电气设备布置及进出线走廊均受到一定限制,应尽可能简化接线,避免在水电站设备复杂的变电枢纽(梯级电站除外)并尽量减少电压等级和进出线回路数。

(7)在同一河流上的梯级水电站或地理位置相近的几个水电站,它们之间既有电的联系又有水的联系,设计主接线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主接线设计时,应妥善解决近区负荷的供电问题。

2.3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2.3.1可靠性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主接线首先要满足这个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断路器检修时,不应影响对系统供电。

(2)断路器或母线故障以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间,并要保证对一级负荷及全部或大部分二级负荷供电。

(3)尽量避免发电厂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4)大机组超高压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的特殊要求。

2.3.2灵活性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1)电气主接线应该在满足可靠的条件下,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尽可能地减少操作步骤,以降低事故率。

(2)调度时,应可以灵活地投入和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调配电源和负荷,满足系统在事故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地系统调度要求。

(3)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断路器,母线及其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地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4)扩建时,可以容易地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并且尽可能地不影响连续供电或在停电时间最短的情况下,可顺利完成过渡方案的实施2.3.3经济性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要做到经济合理。

(1)投资省。

①主接线应力求简单,以节省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等一次设备。

②要能使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不过于复杂,以节省二次设备和控缆。

③要能限制短路电流,以便于选择廉价的电气设备和轻型电器。

④如能满足系统安全运行及继电保护要求,110kV及以下终端或分支变电所可采用简易电器。

(2)占地面积小。

主接线的选型和布置方式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的布置创造条件,应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3)电能损失少。

经济合理地选择主变压器的类型、容量、台数和电压等级。

2.4主接线方案的确定2.4.1单母线接线(1)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2)缺点:不够灵活可靠,任一元件(母线及隔离开关等)故障或检修,均需使整个配电装置停电。

单母线可用隔离开关分段。

但当一段母线故障时,全部回路仍需短时停电,在用隔离开关将故障的母线段分开后,方能恢复非故障段的供电。

(3)实用围:6-10 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 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 kV 配电装置的出现回路数不超过两回。

2.4.2单母线分段接线(1)优点:用断路器把母线分段后,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个回路,有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分段断路器自动将故障切除,保证正常段母线不间断供电和不使重要用户停电。

(2)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该段母线的回路都要在检修期间停电;当出线为双回路时,常使架空线路出现交叉跨越;扩建时需要两个方向均衡扩建。

(3)实用围:6-10 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35-63 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 回时;110-220 kV 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为3-4回时。

2.4.3双母线接线(1)优点:供电可靠。

通过两组母线隔离开关的倒换操作,可以轮流检修一组母线而不致使供电中断;一组母线故障后,能迅速恢复供电,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只停该回路。

调度灵活。

各个电源和各回路负荷可以任意分配到某一组母线上,能灵活地适应系统中各种运行方式调度和潮流变化的需要。

扩建方便。

向左右任意方向扩建,均不影响两组母线的电源和负荷均匀分配,不会引起原有回路的停电。

便于实验。

当个别回路需要单独进行实验时,可将该回路分开,单独接至一组母线上。

(2)缺点:增加一组母线和使每回路就需要增加一组母线隔离开关。

当母线故障或检修时,隔离开关作为倒换操作电器,容易误操作。

为了避免隔离开关误操作,须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装设连锁装置。

适用围:当出线回路数或母线上电源较多,输出和穿越功率较大,母线故障后要求迅速恢复供电,母线和母线设备检修时不允许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系统运行调度对接线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时采用。

6-10 kV 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过大,出线需要带电抗器时;35-63 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超过8回时,或连接的电源较多时;110-220 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5回及其以上时。

2.4.4双母线分段接线当220 kV 出线回路数甚多时,双母线需要分段。

(1)分段原则: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0-14回时,在一组母线上用断路器分段;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5回及以上时,两组母线均用断路器分段;在双母线分段接线中,均装设两台母联兼旁路断路器;为了限制220 kV母线短路电流或系统解裂运行的需要,可根据需要将母线分段;变压器-线路单元接线(2)优点:接线最简单,设备最少,不需要高压配电装置(3)缺点:线路故障或检修时,便于变压器停运;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线路停运(4)适用围:只有一台变压器和一回线路时,当发电厂不设高压配电装置,直接将电能输送至枢纽变电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