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车
玉兔号
![玉兔号](https://img.taocdn.com/s3/m/1c912cd4d15abe23482f4d1b.png)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登月示意图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俗称月球车)共同组成。
在我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中,近65万网民投票“玉兔”号。
今年12月“嫦娥”将怀抱“玉兔”飞天落月,“玉兔”号随后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月面巡视探测。
这是着陆器示意图。
这是嫦娥三号月球车示意图。
图为9月25日在北京拍摄的嫦娥三号搭载的月球车模型。
图表:如嫦娥三号进展顺利,将于12月上旬择机发射我国载人航天大事记2012年06月17日02:59 新京报随着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直飞太空,神舟九号三位中国航天员开始了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人第四次探访太空。
从1992年起步,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短短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载人航天飞行、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今天,又开始了有人控制空间交会对接的全新探索。
综合新华社电神舟一号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亮点:考核了飞船5项重要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调姿和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和回收着陆。
神舟二号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亮点: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
神舟三号首次装载了模拟人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亮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
还完善了回收过程安全着陆技术。
神舟四号达到可以载人的程度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亮点: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还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五号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男)亮点: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
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男)聂海胜(男)亮点: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 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整理精校版)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 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整理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fc186848d7c1c708a145a3.png)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素材汇编1216 0710嫦娥三号两器互拍成功月球车五星红旗清晰(图)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电视直播“亮相”。
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随后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陆器拍摄的。
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
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胸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约一分钟时间的互拍,并非简单的“留影”。
从几小时前驶向拍摄点开始,月球车成功验证了月面行走、地形建立、视觉定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等工作模式。
未来几天还将进行的4次互拍及后续科学探测,将是这些技术和模式的重复应用。
自12月2日发射升空以来,嫦娥三号先后突破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等关键技术。
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表示,“两器”成功互拍意味着它们携带的载荷顺利工作,这次任务“实现软着陆、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勘查”的目标已经实现。
中国国旗展现在屏幕上的那一刻,北京飞控中心掌声骤起。
这面五星红旗接近B5纸大小,特殊材质能够经受月球高达300摄氏度的温差。
着陆器上的彩色相机,还原了它的“中国红”。
10年前的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的第7圈飞行中,同样展示了一面五星红旗。
那次飞行,让中国得以跻身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
10年后嫦娥三号任务成功实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0年间,以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在实现规模拓展、技术跨越的同时,带动了高新产业和基础学科的发展。
“正是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发展道路,我们才能一次次在浩瀚天空中开辟属于中国人的新纪元。
”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孙家栋说。
尽管任务已经成功,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并未结束。
玉兔号
![玉兔号](https://img.taocdn.com/s3/m/131b183a0b4c2e3f57276314.png)
绪论
第 一 章
“玉兔”号月球车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月球探测器, 标志着我国的航天科技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我 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在这个小小的月球车上,包含着 很多精密的器件,他们必须克服月球表面极端的气候条件,完成 一系列规定的科研任务。 要完成这个任务,绝不可能是靠一己之力完成的,必须由各 部门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历经无数次的科学论证和严苛实验。 月球上的环境我们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是我们的月球车可以稳定工作,这些细节都是要求我们在地面付 出很大努力的。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必须调理清晰,环环相扣,做 到精益求精。
第 二 章
第三章“玉兔”月球车软件系统设计
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一 机 械 控 制 软 件 二 智 能 分 析 软 件
三 自 身 保 护 软 件
四 无 线 传 输 软 件
第四章“玉兔”月球车硬件系统设计
移动分系统:采用轮式、摇臂悬架方案,具备前进、后退、原地转向、 行进间转向、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 导航控制分系统:携带有相机及大量传感器,在得知周围环境、自身 姿态、位置等信息后,可通过地面或车内装置,确定速度、规划路径、 紧急避障、控制运动、监测安全; 电源分系统:由两个太阳电池阵、一组锂离子电池组、休眠唤醒模块 、电源控制器组成,利用太阳能为车上仪器和设备提供电源; 热控分系统:利用导热流体回路、隔热组件、散热面设计、电加热器、 同位素热源,可使月球车工作时舱内温度控制在+55℃~-20℃之间; 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由结构和太阳翼机械部分、桅杆、机械臂构成,主 要为各种仪器、设备、有效载荷提供工作平台; 综合电子分系统:将中心计算机、驱动模块、处理模块等集中一体化, 采用实时操作系统,实现遥测遥控、数据管理、导航控制、移动与机构 的驱动控制等功能; 测控数传分系统:保证月球车与地球38.4万公里的通信以及与着陆器之 间的通信; 有效载荷分系统:月球车配备的科学探测仪器,包括全景相机、红外成 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
中国月球车的探月之梦
![中国月球车的探月之梦](https://img.taocdn.com/s3/m/fea35f3f67ec102de3bd890c.png)
攻 克 : 球 车 的 安全 难 点 月
月球车如何在陌生而凶险的月球上保证 自己的安全呢?
难 点 1重 力 :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 16 /,这意味着重量为 5 g的物体 , 0k 在
0 , 0 N 因此 , l 6号 ” “ 、 阿波罗 l 7号”携带 的月球 车 ,分别在月 面上行驶 了 地球上所 受重 力约 50 N 到了月球表面则只有 约 8 。 月球车的行进效 率会 降低 。 2 m和 3 m 并利 用月球 车上的彩色摄像机和 传输设备 , 7k 5k , 向 月球表面 的土壤非常松 软 ,
月球的 自转引起月面 的昼夜变化 ,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
外 线辐射 的影响 , 月壤 细粒会 周期性地升 起 , 月球 车行走 时更 于地球上的 1 4天 。科学 家表示 , 了尽可能 多地 吸收太阳能 , 为 容 易带 起大量月壤细粒 , 进入 甚至覆盖月 球车所载的仪 器设 备 日问月球 车会伸展双翼尽量扩大 自己与外 界的接触 面积 ,但 到 中。微尘对仪器设备的磨损很有可能影 响仪器的工作效率与数 了寒冷的夜晚, 过大的接触面积 同样会加快月球车的热量损失 。 登上 月球的月球 车 , 多可 以连 续工作 1 最 4天 , 进入月 夜 据分析 的准确程度。为此 , 美国 田纳西 大学的科学家们提 出利 因此 , 用磁 场制作月球空气过滤器 的设 想 : 用多个永久磁铁产 生一 以后 , 利 由于无法通过光能发电 , 月球车进入休眠状态 。1 4天后 ,
线下, 强烈 的电磁 辐射可 能破 坏 电子遥控 系统 , 这对 接收 系统 化 , 因此月球车的轮胎将使用特殊材料 以克服温差。 的最大接收功率提 出了相当高 的要 求。另外 , 月球 的表面 覆盖
中华月球车-嫦娥三号
![中华月球车-嫦娥三号](https://img.taocdn.com/s3/m/f7800f16a76e58fafab00385.png)
月球车-嫦娥三号我国今年下半年将发射首个月球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
备受外界瞩目的是,此次嫦娥三号的发射将搭载一部中华月球车,并首次实现与月球的零距离接触。
“月球车”全名为“月面巡视探测器”,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
中华月球车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主要负责研制,自重120公斤,可载重20公斤,寿命为3个月,可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具有自动避障等功能。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月球车下降时需要开启发动机,一边落一边往上推,慢慢落至距月球4米的位置,熄灭发动机,仪器将采用自由落体的方式,软着陆在月球上。
同时,中华月球车将实现自主导航,并能指挥仪器进行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球。
月球车底下还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进行探测。
中华月球车上有两个太阳仪,其中一个可自由旋转,寻找太阳位置,吸收热量进行发电;另外一个则可以盖在车身上减少热量散发。
中华牌月球车月球车系统由多个部分构成,将采用“六轮摇臂式”行走机构,各只轮子可同时适应不同高度,是一位“爬行高手”;在其桅杆上,将安装摄像头、传感器、天线等多种探测、导航、通讯设备。
它还有一条机械臂,能在月壤、月岩中勘探取样,供现场检测。
考虑到地月之间相距38万公里,星际通讯约有3秒时滞,月球车不仅接受地面遥控,也是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机器人系统。
比如,它可与地面人员共同通过直播式的镜头,寻找行进路线,遇石躲开,遇坑避开,每一步都“三思而后行”,比人的步行速度还慢。
在10公里活动范围内,月球车将不时把全方位图像和勘测数据传回地球,供科学家们合成和分析。
月球自转一周是28天,一个夜晚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
要度过漫漫黑夜,月球车无法靠太阳能帆板来供电,除需在白天储电外,还要携带体积小、能量大的“核电池核电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它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不断地放出具有热能的射线的热能转变为电能而制造而成。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de56b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7.png)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中国月球探测计划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04年提出的一项宏伟计划,旨在探索月球表面和月球深空探测。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绕月探测、月球软着陆和月球样品返回。
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实施月球探测的国家。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第一阶段是绕月探测。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任务。
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的成功,为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后续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是月球软着陆。
2013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
嫦娥三号卫星成功着陆月球表面,并释放了月球车玉兔号,进行了为期31个月的月球表面探测任务。
这标志着中国月球探测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第三阶段是月球样品返回。
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样品返回任务,计划从月球表面采集样品,并将样品安全返回地球。
这将是中国首次实施月球样品返回任务,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施月球样品返回任务的国家。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认识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将继续致力于月球探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成功实施,将对中国航天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认识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成功实施,也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新的一步,中国国家航天局将继续致力于航天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玉兔号月球车为何异常仍未知 正研究恢复方案
![玉兔号月球车为何异常仍未知 正研究恢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17f9d650e2524de5187e10.png)
玉兔号月球车为何异常仍未知正研究恢复方案新京报讯沉睡了18日的“小兔子”终于醒了过来。
昨日,国防科工局正式宣布,12日下午,“玉兔”号月球车受光照成功自主唤醒。
此前,嫦娥三号着陆器于11日2点45分实现自主唤醒,进入第三个月昼工作期。
进入新的月昼工作期后,嫦娥三号着陆器搭载的有效载荷重新开机,按计划开展下一步科学探测。
“玉兔”信号接收恢复正常2月11日,探月工程新闻发言人裴照宇就曾对媒体表示,“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恢复到休眠前正常的信号接收状态,但机构控制异常的故障仍在分析排查中。
裴照宇说,“玉兔是以非正常状态进入睡眠的,我们原来担心它无法承受月夜极低温度,但它活过来了!它起码还活着,就有救过来的可能性”。
“玉兔”号月球车原定设计寿命是三个月,自从去年12月15日与嫦娥三号着陆器分离之后,截止到1月25日月夜休眠之前,已经累计行驶了100多米。
着陆器搭载设备将重新开机在此前两个月昼工作期间,“玉兔”号月球车搭载的四台有效载荷相继开机,在多个探测点开展了科学探测工作。
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均获得了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这些科学探测数据为建立巡视探测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物质成分和浅层结构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以及区域地球化学与构造动力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进入新的月昼工作期后,嫦娥三号着陆器一切正常,目前搭载的科学设备将重新开机,按照计划开展下一步科学探测。
此前,月基天文望远镜开启观天探测,成功采集了天文图像,极紫外相机成功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观测结果。
进入第三个月昼工作期后,这两个载荷将进行长期的科学探测,获得更多的科学数据和探测成果。
玉兔巡月2013年12月2日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在轨飞行约5天。
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落月。
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12月15日“玉兔”号围绕嫦娥三号旋转拍照,完成第一次互拍,并传回照片。
“嫦娥三号”“玉兔号”
![“嫦娥三号”“玉兔号”](https://img.taocdn.com/s3/m/2e24eb00ba1aa8114431d9fb.png)
“嫦娥三号”着陆器拍下“玉兔号”巡视器
“玉兔号”巡视器拍摄的“嫦娥三号”着陆器照
“嫦娥三号”刚上天, 义乌已在卖“玉兔”
人们常感叹义乌速度如何惊人,但义乌 速度到底有多快,却没人说得准。不过眼 下,如果有人问义乌速度到底有多快,那 么他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快过火箭。 昨天(12月2日)凌晨,肩负我国首次 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进入 太空,而在义乌市场上,已经有商人开卖 月球车“玉兔”的模型了,而且第一天, 就卖了160台,这速度,恐怕连火箭也望尘 莫及。
• 尽管任务已经成功,嫦娥三号的探月之旅并未结 束。接下来的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名为 “玉兔”号的月球车将以每小时200米的速度和 每一“步”7米左右的节奏巡视月面,并与留在 落月点的着陆器一起,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 月面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地球等离子体层等 科学探测。 •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 的第二步。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中国有望 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为下一步 载人探月奠定基础。
嫦娥三号着陆器拍下“玉兔号”月 球车上五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旗画面
•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电 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15日晚通过 电视直播“亮相”。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随后宣布,嫦 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来自中国月球车车身上的这一图像,是由当天凌晨释放它的着 陆器拍摄的。23时许进行的首次互拍成像试验中,着陆器和月 球车用各自携带的相机互相拍照。 • 照片显示,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着陆 器被阳光照得一片金色,“胸前”的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 约一分钟时间的互拍,并非简单的“留影”。从几小时前驶向 拍摄点开始,月球车成功验证了月面行走、地形建立、视觉定 位、感知规划等遥操作技术和车体控制、原地转向、相机使用 等工作模式。未来几天还将进行的4次互拍及后续科学探测,将 是这些技术和模式的重复应用。
“玉兔”揭秘 ——探访月球车
![“玉兔”揭秘 ——探访月球车](https://img.taocdn.com/s3/m/e1197d47f7ec4afe04a1dfec.png)
“玉兔”揭秘——探访月球车“嫦娥”怀抱“玉兔”,飞天奔向月宫……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美丽的神话传说,如今即将成为现实。
11月26日,国防科工局宣布,肩负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计划12月上旬择机发射,备受瞩目的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正式定名“玉兔号”。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又将见证属于中国的“太空大片”。
这部大片的主角——“玉兔号”月球车,将实现中国人与月球首次“零距离接触”的梦想。
那么,现实版“玉兔”究竟啥模样?如何进行探月之旅?又会完成哪些科学任务?嫦娥三号任务序幕徐徐开启之际,本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揭开中国首辆月球车的神秘面纱。
相貌很威武——体重140公斤,周身金光闪闪,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玉兔号”,这个可爱的名字,让人不禁对中国首辆月球车遐想翩翩。
第一眼见到“玉兔号”的样机,记者脑海中蹦出两个字:威武!“从外观看,样机与真机一模一样。
”副主任设计师魏然用4句话来形容这个140公斤重的“宝贝疙瘩”: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细细端详,果不其然——“身材”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周身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她的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好似“黄金甲”上的披风。
她的腿部是六个轮状的移动装置,好似哪吒脚下的“风火轮”。
此外,她还有一个长长的“耳朵”——地月对话通讯天线;4只敏锐的“眼睛”——头顶的导航相机与前后方的避障相机;一只灵巧的“胳膊”——负责钻孔、研磨和采样的机械臂……魏然介绍,身披“黄金甲”,目的不是为好看,而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支持和保护月球车的腹中“秘器”——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
“‘玉兔号’是一台长着轮子、能适应恶劣环境并开展科学探测的航天器,一个智能化、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一位承载华夏儿女探月梦想的巡视者。
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
![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0a0ae0fcc1755270722086c.png)
程 ”实 施 的过 程 中并不 能看 见 月 下 前 进 、后 退 、转 弯 、爬 坡 、取 计 条 件 在 地 球 上 都 很 难 模 拟 。
勘 摄 球 车 的身 影 。它 要 到 第 二 期 “ 落 物 、采样 和翻 转 等 基本 功 能 ,还 既 是 “ 探 员 ” 又 是 “ 影 师 ” 月 ” 时才 会 露 面 ,并 在 随 后 的 一 要 具 备 识 别 、爬 越 、 绕 过 障 碍 月 球 车要 身兼 数 职 。 段 时 间里 和第 三期 “ 回 ” 中大 物 、在 月 球上 采 集月 壤 并运 载 回 返
月 球 探测 “ 娥 工 程 ” 中最 重 要 载有 摄像 机 和多 种探 测 仪器 的月 嫦 重 力 等数 道 难 关 。 月球 没 有 大 气
的角 色 “ 球 车 ”将 在 月 球 上 的 球 车 ,在 月球 表 面巡 视 勘查 ,为 层 ,温 度 变 化 由 阳 光 直 接 决 定 , 月 某 个 月 海 登 陆 。在 2 0 年 1 月 3 建 立 月 球 基 地 收 集 基 本 数 据 资 日间温度 可达 1 0 氏度 ,夜 间温 06 O 1 3摄 日开 展 的 第六 届 中 国 国际航 空航 料 .为 中 国探 月 工 程 做 出 贡献 。 度 则会 降至零 下 10 氏度 ,这对 5摄
这个 重 要 角色 的学 名 是 “ 月球 探 本具 备 。
测远 程控 制机 器 人 ” 。
“ 控 ” 单 元 .如 同一 部 强 力 空 热
月 球 自转 一 周 是 2 天 ,一 个 8
打冷 气 、供 暖气 ” 。 第 三 期 工 程 大 约 在 2 1一 调 ,适 时 “ OO 2 1 年展 开 ,月 球 车将 再 次 登 陆 07
顾 名思 义 , “ ”不 仅 要 能 壤 由 大 量 细 微 颗 粒 组 成 , 有 些 车
探月工程 月球车工作原理与中华牌月球车
![探月工程 月球车工作原理与中华牌月球车](https://img.taocdn.com/s3/m/a90d48ce76eeaeaad0f33008.png)
探月工程月球车工作原理与中华牌月球车“月球车”全名为“月面巡视探测器”,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
月球软着陆器通过反推火箭缓冲,在月面上徐徐降落,舱门打开,自动弹出斜梯。
月球车缓舒展开蜷缩的身体,调整好姿态,走出舱门,滑下斜梯,开始漫步月球……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这样描述中国月球车将来登临月球的场景。
我国今年下半年将发射首个月球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
备受外界瞩目的是,此次嫦娥三号的发射将搭载一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并首次实现与月球的零距离接触。
“月球车”全名为“月面巡视探测器”,是集航天系统工程和智能机器人为一体的航天器,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
中华牌月球车整装待发中华月球车由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主要负责研制,自重120公斤,可载重20公斤,寿命为3个月,可在月球上3公里范围内连续行走10公里,具有自动避障等功能。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因此月球车下降时需要开启发动机,一边落一边往上推,慢慢落至距月球4米的位置,熄灭发动机,仪器将采用自由落体的方式,软着陆在月球上。
同时,中华月球车将实现自主导航,并能指挥仪器进行操作,最后把数据传回地球。
月球车底下还装有测月雷达,将切开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进行探测。
中华月球车上有两个太阳仪,其中一个可自由旋转,寻找太阳位置,吸收热量进行发电;另外一个则可以盖在车身上减少热量散发。
中华月球车采用“六轮摇臂式”行走机构,各只轮子可同时适应不同高度,是一位“爬行高手”。
此外它还有一条机械臂,能在月壤、月岩中勘探取样,供现场检测。
同时,中华月球车将太阳能和核能作为能源。
由于月球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所以当黑夜降临时,为防止车载仪器被零下100多摄氏度的低温冻坏,月球车必须要核电池的能量来保温,并维持与地面的通讯。
有关嫦娥三号的作文素材嫦娥三号携玉兔奔
![有关嫦娥三号的作文素材嫦娥三号携玉兔奔](https://img.taocdn.com/s3/m/c28b0ac6b307e87100f6962b.png)
有关嫦娥三号的作文素材:嫦娥三号携玉兔奔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嫦娥三号的作文素材:嫦娥三号携玉兔奔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嫦娥奔月,玉兔相随。
下月初,“嫦娥”家的三姑娘——嫦娥三号将带着“玉兔”月球车,踏上一段中国前所未有的月球之旅。
昨天,国防科技工业局宣布,肩负“落月”重任的嫦娥三号已完成各项研制和试验,运载火箭和探测器已转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
如果气象等条件具备,将于今年12月上旬择机发射。
中国将因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落月探测技术的国家,也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世界上第一个重返月球的软着陆探测器。
嫦娥三号月球车经全球征名后最终命名为“玉兔号”。
玉兔形象与月球车神似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昨天宣布,我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全球征名活动结束,月球车命名“玉兔号”。
自9月25日征名至10月25日征名提交截止,共收到提交名称5。
3万余个。
提交征名者包括在校学生、退休老人、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军人及旅居海外华人。
由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分别进行了入围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选出了10个入围名称进行网上投票评议。
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
5万张,其中玉兔号近65万张,得票第一。
又经终审评审,评委投票与公众投票的结果加权计算,最终我国第一辆月球车命名为“玉兔号”。
李本正说:“也有不少网友为月球车命名‘钱学森’号,体现了公众对我国航天事业奠基者的深切缅怀。
”李本正说,“玉兔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
传说中,当年“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月球车实为高智能机器人嫦娥三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陆器搭载着巡视器降落在月球表面后,巡视器和着陆器分离,成为在月球上行驶并对月球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的专用车辆,大家都称之为月球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赵小津指出,严格意义上说,月球车并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长着轮子能够适应恶劣空间环境,并开展空间科学探测的航天器,是一个低功耗、高智能的机器人。
中国月球探测急需开发月球车
![中国月球探测急需开发月球车](https://img.taocdn.com/s3/m/3edb36267375a417866f8ffc.png)
一 … ‘ 它 由轮 式底 盘
弱磁 场 、 引力场 小 以及 月球轨 道的 特 殊性 进行 科学 研究 和科 学 实验 , 有 具
很 大优势 。它是研 究天 体物 理学 、 重
和仪 器 舱组 成 太阳 电池 和 蓄 电池 用
联 台供 电 。 盘上 装有 电动机 驱动 和 底 使用 电磁继 电器 制动 的轮子 , 靠弹性 悬挂 架 减震 。 月球 车能 根 据来 自地 球 上的 遥 控 指令 在 高低不 平的 月面上 行驶 。 轮 子 上装 解锁 机构 , 可根 据 地面 指夸 使 轮 子和 传 动机构 脱开 , 主动 轮 为被 变
维普资讯
通
J1、 TO 、I .0 ;Y l 、 l 、 H I
升缎 发动机 喷 气的繁 像
17— 95 9 5 19 年问 , 国拥有驾 驶 美
执 照 的女 性 人数 的 比例 从 6 % 上 升 8
●■
● 月球 车为 航 天 器载 人髓 月提
时, 解锁 机构 可使 全部轮 子和 传 动机
构脱开 ,避 免 月球 车倾覆 。
在 月球 车的 的仪 器舱 内装 有土 壤采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析装 置 、 自动光 谱测 量仪 、
辐射 剂量 仪 、照相 机 、电视 摄像 机和
面临的 环境 、 资源 、 害等 问题 。 灾 对 于 在 同这 些 自然灾 害 的 斗 争 中提 高 动态 预报准 确 率 , 强防御 能 力等有 增
1号 飞船 登上 月球 , 5 两名航 天 员驾驶
月球 车 行驶 2 . 79公里 。“ 波 罗”l 、 阿 6 I 号 的 月球 车分 g 行驶 了2 和 3 公 7 Ⅱ 7 5
探 测 月球 将推 动我 国月球 科学
我国首次载人月球车任务需求分析
![我国首次载人月球车任务需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f9d479cc22bcd127ff0c0c.png)
现、后续扩展等方面分别开展论述ꎬ分析了我国首次载人月球车的任务需求ꎬ可作为首次载人
月球车的设计参考ꎮ
关键词:首次载人登月ꎻ月球车ꎻ需求分析ꎻ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V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5825(2019)05 ̄0693 ̄06
mission requirements of China’ s first manned lunar rover were analyzed which may serve as a refer ̄
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first manned lunar rover in China.
2 2 近期载人月球车研究进展
2017 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的“ 月球轨道平台
-门户” 计划ꎬ包含由人 -车 -机器人组成的联合探
测系统 [3] ꎬNASA 等着手研制新款载人月球车( 图
有划时代意义ꎮ 但 LRV 月球车存在以下不足:
Fig.1 Manned lunar rovers by USA in the 1960 s
NASA 结合当时的火箭运载能力、技术成熟
度和项 目 预 算ꎬ 最 终 选 择 LRV 月 球 车 ( 图 2 ) ꎮ
LRV 月球车作为人类第一辆在月面成功运行的
载人月球车ꎬ实现了月面恶劣环境下高速行驶ꎬ具
(1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ꎬ 上海 201109ꎻ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结构与
机构技术实验室ꎬ 上海 201108)
摘要:载人探月任务中ꎬ载人月球车在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同时ꎬ需要有效拓展航天员月面活动
范围、提高航天员月面工作效率ꎮ 针对此问题ꎬ分析国内外载人月球车研究现状和技术特点ꎬ
嫦娥四号月球车工作原理
![嫦娥四号月球车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16ee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d.png)
嫦娥四号月球车工作原理
嫦娥四号月球车是中国探月工程中的一部分,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自主导航:嫦娥四号月球车配备了多种导航传感器,包括测距仪、惯性导航单元、激光扫描仪等。
它可以通过测量周围环境的几何信息和参考物体的位置,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2. 越障控制:月球车的底盘上配备了多个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都连接着一个轮子。
月球车可以通过控制不同驱动电机的转速和方向,实现前进、后退、转向和越障等动作。
3. 太阳能供电:嫦娥四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它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供给月球车的各个系统工作。
月球车在夜晚无法工作时,会进入休眠状态,等待太阳升起再次充电。
4. 数据传输:月球车上配备了高频和低频天线,用于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数据通信。
地面控制中心可以远程控制月球车的移动,同时接收月球车的图像、科学数据等。
5. 科学探测:月球车搭载了多种科学仪器,例如高分辨率相机、光学谱仪、矿物探测仪等。
它可以对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岩石成分和地下结构进行详细的观测和分析,为科学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总体而言,嫦娥四号月球车通过自主导航、越障控制、太阳能
供电、数据传输和科学探测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在月球表面的移动和科学探测工作。
创造中的中国月球车
![创造中的中国月球车](https://img.taocdn.com/s3/m/e5d8f43eaf45b307e87197d5.png)
创造中的中国月球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经在2007年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
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车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
在2006年10月31日开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
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
月球车的职责作为登月探测的一个重要实施者,月球探测车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月球车自主研究开发的意义在于:它是着陆探测和取回样品的关键工具,是长期实地考察的需要,为未来深空探测奠定技术基础,可大大节省探测成本。
“嫦娥工程”三期无人探月计划中,在第一期“绕月探测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月球车的身影。
它要到第二期“落月”时才会露面,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和第三期“返回”中大展身手。
2009年~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第二期,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查,其中2012年向月面发射一个软着陆器的计划已经基本确定。
按照这一计划,软着陆器将携带载有摄像机和多种探测仪器的月球车。
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查,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
为中国探月工程做出贡献。
目前中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实力、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
第三期工程大约在2010年~2017年展开,月球车将再次登陆月球。
这一次它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
月球车技术复杂顾名思义,“车”不仅要能移动,还能承载一定的重量。
在这一点上,地球车、月球车都一样。
但是,月球车的应用范围和性能要求,又与地球车大不相同。
它不但要具备在低重力情况下前进、后退、转弯、爬坡、取物、采样和翻转等基本功能,还必须具备识别、爬越、绕过障碍物、在月球上采集月壤并运载回指定地点等人工智能。
2007年3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专家表示:相对于美国有人驾驶的月球车技术,中国采取的是无人月球车技术路径。
揭秘月球车
![揭秘月球车](https://img.taocdn.com/s3/m/7131362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6.png)
揭秘月球车
田萌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中国研制的航天器“玉兔”于去年12月登陆月球,它将在距地38万公里的月面上工作三个月。
这是中国首次实现航天器在地球以外的天体上软着陆并进行巡视探测。
若能顺利完成任务,意味着中国具备了独立进行地外天体就位探测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宇航员,与月球关系最亲密的要数月球车了。
前苏联和美国都有探月车登过月球,这些探月车带回的资料大大增加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
与月球车亲密接触月球车是一种能在月球表面行驶并完成月球探测、考察、收集和分析样品等复杂任务的专用车辆,在实验室里,
【总页数】2页(P4-5)
【作者】田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与月亮有个约会——揭秘“中华牌”月球车
2.揭秘首台中国月球车
3.揭秘首
台中国月球车4.载人月球车设计研究――以"乂"号载人月球车为例5.国内顶级睡眠专家孙书臣教授为您揭秘打鼾奥秘《黑夜的魔力——临床医生揭秘离奇的睡眠故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着陆探测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共同组成的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于今年年底择机发射,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25日在京宣布,嫦娥三号搭载的月球车即日起面向全球征名。
承担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今年年底择机发射,探月工程二期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
嫦娥三号承担“落月”任务,将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就位探测和月面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进行巡视探测。
据介绍,嫦娥三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
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说,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名称应当体现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的特色,具有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功能。
即日起,国内民众和海外同胞可以通过登录新华网、腾讯网在线提交作品。
征名活动将经过征名提交、遴选入围,网络投票、终审揭晓和按程序报批三个阶段,于11月正式公布最终命名。
部分获奖者将有机会免费现场观摩嫦娥三号发射。
揭秘我国首辆月球车
我国首个月面巡视探测器(俗称“月球车”)的“月球之旅”将有哪些“动作”?记者昨日在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启动仪式上一探究竟。
·外貌:两翼六轮140公斤
“月球车并不是一辆车,而是一台长着轮子、能适应恶劣环境并开展科学探测的航天器,一个小型化
、低功耗、高集成的机器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部部长赵小津说。
“嫦娥三号”月球巡视探测器设计质量140公斤。
从模型上看,它的大脑袋上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两侧为太阳翼,尾巴上很多天线,右后侧是导航相机和全景相机。
它脚踩六个“风火轮”似的移动装置。
腹部的“秘器”最多:包括红外成像光谱仪、避障相机、机械臂、激光点阵器等。
“到达月球轨道后,月球车将由着陆器背负,由变推力液体火箭发射器控制,通过各种光学、微波等敏感器测量,在月球表面百米高度上进行悬停和平移,以规避岩石和深坑等障碍,选择最佳着陆点缓慢降落月球表面。
”赵小津说。
·性能:耐冷热会爬坡越障
月球表面白昼与黑夜温差超过300℃,为了实现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月球车可耐受零下180℃至零上150℃的极限温度。
工作时的舱内温度可以控制在零下20℃至零上50℃之间。
月球车凭借六个轮子可实现前进、后退、原地转向、行进间转向、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
“月面松软、崎岖不平、障碍物很多。
月球车能够对月面环境和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
月球车在月面巡视时采取自主导航和地面遥控的组合模式。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说。
·工作:月球上大干3个月
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7天多,月球昼夜间隔相当于地球上14天。
李本正说,月球车具备月球表面环境的生存能力,该休息的时候自动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又能自动唤醒重新工作。
在月球表面巡视的3个月中,月球车将依靠设备对月表进行三维光学成像、红外光谱分析,开展月壤厚度和结构的科学探测,对月表物质主要元素进行现场分析。
它传回来的数据,将帮助人们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神秘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