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附墙计算书.doc
塔吊附墙计算书
塔吊附着计算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W k=W0×μz×μs×βz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0= 0.55kN/m2;μ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2.340;μs——风荷载体型系数:U s=0.065;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0.7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N w=W k×B×K s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0.059kN/m2B——塔吊作用宽度,B=1.50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02kN/m风荷载实际取值 q=0.02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000kN.m计算结果: N w=107.477kN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其中: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θ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39.88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9.06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43.98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22.71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0.50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12.70 kN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塔吊计算书
附塔机基础及平衡重和塔吊计算书○1基础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塔吊起升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m,基础埋深d:1.60m,自重G:600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m,最大起重荷载Q:60kN,基础承台宽度Bc:5.5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基础底面配筋直径:25mm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塔吊竖向力计算塔吊自重:G=6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60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k=G+Q=600+60=660kN;2、塔吊弯矩计算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kmax=960kN·m;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e=Mk /(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Mk──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F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Gk ──混凝土基础重力,Gk=25×5.5×5.5×1=756.25kN;Bc──为基础的底面宽度;计算得:e=960/(660+756.25)=0.678m < 5.5/3=1.833m;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四、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混凝土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 e=0.678m < 5.5/6=0.917m 地面压应力计算: P k =(F k +G k )/A P kmax =(F k +G k )/A + M k /W式中:F k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 k =660kN ; G k ──基础自重,G k =756.25kN ; Bc ──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5m ;M k ──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 k = 960kN ·m ; W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0.118Bc 3=0.118×5.53=19.632m 3; 不考虑附着基础设计值:P k =(660+756.25)/5.52=46.818kPaP kmax =(660+756.25)/5.52+960/19.632=95.717kPa ; P kmin =(660+756.25)/5.52-960/19.632=0kPa ;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a =16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大于压力标准值P k =46.818kPa ,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a 大于无附着时的压力标准值Pkmax=95.717kPa,满足要求!五、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7条。
塔吊计算书
2、塔吊计算书3、一、塔吊概况4、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时共设塔吊1台,布设位置和塔吊编号见平面布置图。
塔吊采用泰州市腾达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TZ400-1型塔吊,该塔吊独立式起升高度为31.5 m,附着式起升高度达110 m,工作臂长47 m,额定起重力矩400 kN•m,最大起重量4 t。
5、本工程结构最大高度36.8米,塔吊计划最大安装高度42米,(根据建筑施工手册p 665规定塔吊提升高度应高于实际需要的升运高度3m以上)中间按照QTZ400-1型塔吊说明书规定设24m处1道附墙,起重机中心距建筑物的距离为3.5m。
6、二、塔吊基础选择7、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要求基础混凝土强度采用C20,QTZ400-1型塔吊基础底面为十字交叉条形基础与中心扩展正方形基础结合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断面尺寸650mm×1300mm,距离中心点3000mm,中心扩展基础尺寸为1800mm ×1800mm。
基础重量为25 t,如不足25 t,应另加压重。
8、铺设混凝土基础的地基下的土质要求均匀,承载能力不小于12.5t/m2,本工程粘土层的承载力满足塔吊基础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基础上表面高出地面100mm,基础表面平面度为1000:1。
9、塔吊基础配筋及预埋件等均按使用说明书。
10、三、QTZ400-1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11、(一)参数信息12、塔吊型号:QTZ400-1,自重(包括压重)F1=450kN,最大起重荷载F2=40.00kN,塔吊倾覆力距M=4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40.00m,塔身宽度B=1.40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基础埋深D=1.3m,基础最小厚度h=1.30m,基础最小宽度Bc=0.65m。
13、(二)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14、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15、16、H 0=40m R G3=R G4=R Qmax =R G1=R Qmin =57mQ min =10kN Q max =60kN 23m13.5m11.8m 6.5mG 4=130.6kNG 3=38.9kN G 2=3.8kN G 1=56kN G 0=220kN 图1、QTZ80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7、塔机处于独立状态(无附墙)时,其受力为最不利状态,因此取塔机独立达到附墙件高度24m 时进行分析,分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两种工况分别进行荷载组合。
附着计算计算书
附着计算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0.390×1.170×1.450×0.700 =0.463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0.390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45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 k×B×K s = 0.463×1.600×0.200 = 0.148 kN/m;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463 kN/m2;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48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1090.000 kN·m;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 w = 60.8891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 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 w cosθΣF 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 w 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osα2-(α1+c/2)sinα2]+T3[-(b1+c/2)cosα3+ (α2-α1-c/2)sinα3]=M w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1+c)] α3=arctan[b1/(a2- a1-c)]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塔吊计算书
塔吊固定式基础的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 大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剪结构,建筑高度60.8m,最高点为66.2m,建筑面积为36505讥本工程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防火设计为一类高度,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室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
二、塔机设置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置一台塔吊,型号为TC5613A塔式起重机,位于本工程车道区域,详细在图中3-1~3-2/1-10~1-12 之间(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基础直接设置在底板下部,底板与塔吊基础连接做法详做法说明。
2、塔机用电独立设置配电箱,并设置在离塔机5米以外处。
3、地基周围,已清理场地,平整障碍物。
三、塔基计算1、T C5613A塔式起重机主要技术性能最大起重量8T最大工作幅度56m最小工作幅度 2.5m回转速度0~0.8R/min2、根据塔吊说明书中基础承受的荷载如表: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基土资料1-1层为素土层,层厚0~1m左右;1-2层为粘土层,黄一一灰黄色,可塑,层厚0.7~1m;2层为淤泥层,灰~褐灰色,可塑~软塑壮,层厚1.3~1.7m ;3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3.9~6.6m4层为粘土层,灰黄色,可塑,层厚1.1~4m;5-1层为淤泥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层厚11.7~18.1m ,5-2层为粉质粘土层,灰色~青灰色,饱和,软塑,层厚11.2~20.7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勘察点位置,塔吊可参照Z16 Z17点,根据地下室底板标高为-4.800,塔吊基础设计为1.35m,可以知道塔吊基础位于第3层淤泥质粘土。
由于建筑物最高度为66.2m,地下室标高为-4.8m,塔吊的独立高度为72.8m c 塔吊采用附着式,分别在塔吊自下而上30.5m和52m设置附着架。
塔吊基础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基础,承台为 5.0m x5.0m x 1.35m,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Q4) 水泥搅拌桩根数的选择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桩长按从自然地面向下15m考虑,上部按开挖5m考虑,水泥搅拌桩有效长度按10m考虑,桩端进入5-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2m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资料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如下: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qsia (Kpa)3淤泥质粘土 5.8603 4粘土 2.81409 5-1淤泥质粉质粘土 1.4906 1、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N=qs>Up>L =2 X 3.14X 0.3X (3X 5.8+9X 2.8+6X 1.4)=96.1KN K――水泥加固土强度折减系数(0.3〜0.4)Q u――水泥加固土桩身抗压强度(kPa)A P――粉喷桩截面积(m2)q s――桩周土的平均摩阻力标准值(kPa)U p――粉喷桩周长(m)L——粉喷桩桩长(m)a——桩端土支承力的折减系数,一般可取0.5,当桩为摩察型桩时取0f k ――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2、在基础底面范围内,桩的面积置换率确定m=(f sp B *fs)/(N/Ap- B *S)= (151.97-0.5X 86.6) / (96.1/0.28-0.5X 86.6)=108.67/300=0.3623、总桩数的确定n=(m*A)/(Ap)= (0.362*5*5) /(3.14*0.3*0.3)=32.02 根n ----- 总桩数A ---- 基础底面积(m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共设置水泥搅拌桩49根,水泥掺入量15%,设置详见平面图。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本文的计算依据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T187-2019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2017.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型号为QTZ63(TC5610)-中塔身桁架结构类型,计算高度为98m,起重臂长度为56m,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为1.06m。
塔身宽度为1.6m,平衡臂长度为12.9m。
工作状态时扭矩标准值Tk1为269.3kN·m,包含风荷载。
非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940kN·m(反向),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720kN·m。
附着杆数为四杆附着,附墙杆截面类型为格构柱,附墙杆类型为Ⅰ类,塔身锚固环边长为1.8m。
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着次数为2,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5m,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4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
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2kN/m,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为0.35.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2m,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4.8m,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点4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
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35kN/m。
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风压等效高、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附着点高度、附着点净高、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荷载等参数均有具体数值,这里不再赘述。
285.472kN时,支座6处附墙杆内力计算如下: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6处的附墙杆承担,因此需要计算支座6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根据扭矩组合标准值T kTk1269.3kN·m,可得到T的值。
同时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需要将水平内力Nw计算出来。
根据计算简图和塔机附着示意图、平面图,可以得到α和β的值,并用力法计算各杆件轴力。
最终得到支座6处附墙杆的水平内力Nw20.5RE285.472kN。
塔吊施工专项方案 计算书
塔吊基础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3,塔吊起升高度H:70.00m,塔身宽度B:2.5m,基础埋深d:2.00m,自重G:1350kN,基础承台厚度hc:1.50m,最大起重荷载Q:60kN,基础承台宽度Bc:6.0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RRB400,基础底面配筋直径:18mm额定起重力矩Me:630kN·m,基础所受的水平力P:30kN,标准节长度b:2.8m,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宽度/直径c:120mm,所处城市:广州,基本风压ω0:0.2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田野乡村,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86。
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塔吊竖向力计算塔吊自重:G=135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60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 k=G+Q=1350+60=1410kN;2、塔吊风荷载计算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风荷载体型系数:地处广州,基本风压为ω0=0.25kN/m2;查表得: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86;挡风系数计算:φ=[3B+2b+(4B2+b2)1/2]c/(Bb)=[(3×2.5+2×2.8+(4×2.52+2.82)0.5)×0.12]/(2.5×2.8)=0.323;因为是角钢/方钢,体型系数μs=2.354;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取:βz=1.0;所以风荷载设计值为:ω=0.7×βz×μs×μz×ω0=0.7×1.00×2.354×1.86×0.25=0.766kN/m2;3、塔吊弯矩计算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ω=ω×φ×B×H×H×0.5=0.766×0.323×2.5×70×70×0.5=1515.435kN·m;M kmax=Me+Mω+P×h c=630+1515.435+30×1.5=2190.44kN·m;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e=M k/(F k+G k)≤Bc/3式中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M k──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F 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G k──混凝土基础重力,G k=25×6×6×1.5=1350kN;Bc──为基础的底面宽度;计算得:e=2190.44/(1410+1350)=0.794m<6/3=2m;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四、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95×1.206×1.95×0.2×0.35×1.06=0.23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37×572-1/2×0.237×12.92=365.287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70+365.287)=571.75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77.97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4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10.273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3.241°α2=arctan(b2/a2)=46.353°α3=arctan(b3/a3)=46.353°α4=arctan(b4/a4)=53.241°β1=arctan((b1-c/2)/(a1+c/2))=46.185°β2=arctan((b2+c/2)/(a2+c/2))=46.185°β3=arctan((b3+c/2)/(a3+c/2))=46.185°β4=arctan((b4-c/2)/(a4+c/2))=46.185°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塔吊附着方案(计算书参考版本,不同塔吊是不同的)
一、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32层)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第2次附着40 15 0.832 1.95 1.95 1.763 1.801 0.308 0.471 第3次附着55 15 0.922 1.95 1.95 1.755 1.792 0.339 0.52 第4次附着70 15 1.008 1.95 1.95 1.733 1.766 0.366 0.56 第5次附着85 15 1.087 1.95 1.95 1.708 1.746 0.389 0.597 第6次附着100 15 1.16 1.95 1.95 1.699 1.734 0.413 0.633 悬臂端121 21 1.254 1.95 1.95 1.686 1.728 0.443 0.681 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86×1.254×1.95×0.2×0.35×1.06=0.245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45×562-1/2×0.245×12.92=363.775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69.3+363.775)=569.76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146.64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塔吊附墙计算
附着计算计算书中天工程;工程建设地点:1;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m;标准层层高:2.9m ;总建筑面积:841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1担任项目经理,1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0.400×1.170×1.620×0.700 =0.531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0.400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62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 k×B×K s = 0.531×1.600×0.200 = 0.170 kN/m;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531 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70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500.000 kN·m;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 w = 63.7062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 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 w cosθΣF 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 w 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osα2+(α2-α1-c/2)sinα2]+T3[-(b1+c/2 )cosα3+(α2-α1-c/2)sinα3]=M w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2-a1)] α3=arctan[b1/(a2- a1-c)]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塔吊附墙计算书
塔吊附墙计算书塔吊附墙计算书主要用于计算塔吊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力学关系。
以下是一份示例的塔吊附墙计算书的内容:1. 塔吊基本信息:- 塔吊型号:__________- 最大起重力矩:__________ kN.m- 靶标高度:__________ m- 安装位置相对建筑物的水平距离:__________ m- 安装位置相对建筑物的垂直高度差:__________ m2. 建筑物信息:- 墙壁材料:__________- 墙壁厚度:__________ m- 墙壁高度:__________ m- 墙壁宽度:__________ m3. 力学计算:a. 悬臂杆件计算:- 计算塔吊与建筑物墙壁的水平距离:__________ m- 计算塔吊与建筑物墙壁的垂直高度差:__________ m- 计算塔吊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直线距离:__________ m- 计算塔吊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水平力:__________ kN- 计算塔吊与建筑物墙壁之间的垂直力:__________ kNb. 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的尺寸:__________ m x __________ m- 塔吊基础的面积:__________ m²- 塔吊基础的所承受的总载荷:__________ kN- 建筑物墙壁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__________ kN/m²- 塔吊基础所承受的压力:__________ kN/m²- 塔吊基础的安全系数:__________4. 结论:- 塔吊安装位置是否满足安全要求:__________- 若不满足安全要求,需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内容,具体的塔吊附墙计算书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和填写。
在进行任何工程计算和设计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工程师的意见。
塔吊计算书
附塔机基础及平衡重和塔吊计算书○1基础计算书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塔吊起升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m,基础埋深d:1.60m,自重G:600kN,基础承台厚度hc:1.00m,最大起重荷载Q:60kN,基础承台宽度Bc:5.5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钢筋级别:HRB400,基础底面配筋直径:25mm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塔吊竖向力计算塔吊自重:G=6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60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k=G+Q=600+60=660kN;2、塔吊弯矩计算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kmax=960kN·m;三、塔吊抗倾覆稳定验算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e=Mk /(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础中心的距离; Mk──作用在基础上的弯矩;Fk──作用在基础上的垂直载荷;Gk ──混凝土基础重力,Gk=25×5.5×5.5×1=756.25kN;Bc──为基础的底面宽度;计算得:e=960/(660+756.25)=0.678m < 5.5/3=1.833m;基础抗倾覆稳定性满足要求!四、地基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混凝土基础抗倾翻稳定性计算: e=0.678m < 5.5/6=0.917m 地面压应力计算: P k =(F k +G k )/A P kmax =(F k +G k )/A + M k /W式中:F k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 k =660kN ; G k ──基础自重,G k =756.25kN ; Bc ──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5m ;M k ──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矩和最大起重力矩,M k = 960kN ·m ; W ──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0.118Bc 3=0.118×5.53=19.632m 3; 不考虑附着基础设计值:P k =(660+756.25)/5.52=46.818kPaP kmax =(660+756.25)/5.52+960/19.632=95.717kPa ; P kmin =(660+756.25)/5.52-960/19.632=0kPa ; 实际计算取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 a =160.000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大于压力标准值P k =46.818kPa ,满足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f a 大于无附着时的压力标准值P kmax =95.717kPa ,满足要求!五、基础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7条。
QTZ80塔机附墙撑杆计算书
QTZ80塔机附墙撑杆计算书附墙撑杆计算说明:1、将附墙撑杆支座简化为铰支座。
2、整个附墙撑杆的自重在垂直方向作为均布载荷处理。
3、撑杆水平方向考虑作用均布风载荷。
4、根据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所产生的弯矩,取最大弯矩值验算撑杆整体稳定性。
一、设计参数附墙撑杆轴向力 N 1800Kg撑杆自重 W=4*G1*L+4*G2*L1*n 171.10 KgG1 0.05 Kg/cmG2 0.01 Kg/cm 撑杆主弦杆长度 L 677.6 cm 撑杆缀条长度 L1 54.5 cmn 13.5二、载荷计算撑杆均布载荷 q G=W/L 0.25 Kg/cm 撑杆自重引起的弯矩 M y= q G*L2/2 57969.66 Kg.cm 标准风压值qⅡ0.0025 Kg/cm2撑杆风压高度修正系数 K h 1撑杆风载体形系数 c 1.4撑杆高宽 h 24 cm 撑杆轮廓面积 F=Fx=Fy=ΦL*h 6504.96 cm2撑杆挡风系数Φ0.4风载荷 W f= qⅡ*K h*c*F 22.76736 Kg撑杆风载荷 q f=W f/L 0.0336 Kg/cm 作用在撑杆上的风载荷引起的弯矩Mx=q f*L2/2 7713.582 Kg.cm 三、撑杆截面参数撑杆主弦杆为L63*5角钢,由表查得:主弦杆面积 A1 6.14 cm2主弦杆总面积 A=4* A1 24.57 cm2单肢惯性矩 I x0 23.17 cm4i x 1.94 cmi y0 1.25 cmz0 1.74 cm撑杆缀条为L30*3角钢,由表查得:缀条面积 A1 1.749 cm2主弦杆总面积 A=4*A1 6.996 cm2单肢惯性矩 I x0 1.46 cm4i x 0.91 cmi y0 0.59 cmz0 0.85cm撑杆横截面几何特性I x=I y=4*﹝I x0+A1*(h/2-z0)2﹞2679.32cm4I r=(I x/A)1/2 10.44cm四、撑杆稳定性计算按垂直方向验算撑杆整体稳定性撑杆长细比λx=L/r 64.89〔λ〕 120.00λx<〔λ〕 OK四肢格构构件换算长细比λhx=λhy=〔λx2+40*(A/A1x)〕1/2 67.02偏心率ε1=(M y/N)*(A*(h/2+z0)/I y) 0.30由表查偏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pg 0.50撑杆整体稳定性验算σ=N/Φpg*A 1465.08Kg/cm2〔σ〕 1700Kg/cm2σ<〔σ〕 OK五、单肢稳定性验算省略计算注:QTZ63塔机附墙撑杆计算书(四撑杆)因与QTZ80差别不大且小于QTZ80,故计算略。
塔吊附墙计算书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见图1);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见图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164.83(T.m)剪力:V=3.013(T)扭矩:T=12(T.m),则:1、当剪力沿x-x轴时(见图a),由∑M B=0,得T+V*L1 -L B0’*N1=0即:N1=(T+ V*L1)/ L B0’=(12+3.013*3.65)/5.932=3.88(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N1*sin52.3426=3.88*sin52.3426=2.84(T)R Ax= N1*cos52.3426=3.88* cos52.3426=2.64(T)由∑M C=0,得N3*L G0’+T+V*0.8=0即:N3=-(T+ V*0.8)/ L G0’=-(12+3.013*0.8)/0.966=-14.92(T)由∑M0’=0,得N2*L C0’-(T+V*L6)=0即:N2 =(T+ V*L6)/ L C 0’=(12+3.013*0.027)/0.98=12.33(T)由力平衡公式∑N i=0,得R AY+R BY=0和-R AX-R BX +V =0,故R BY= -R AY =-2.84(T)(负值表示力方向与图示相反,以下同) R BX = -R AX +V =-2.64+12.33=9.48(T)2、当剪力沿y-y轴时(见图b),由∑M B=0,得T-(V*L4+L B0’*N1)=0即:N1=(T-V*L4)/ L B0’=(12-3.013*4.5)/5.932=-0.263(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N1*sin52.3426=-0.263*sin52.3426=-0.171(T)R Ax= N1*cos52.3426=-0.263* cos52.3426=-0.2(T)由∑M C=0,得N3*L C0’+T+V*0.8=0即:N3=-(T+ V*0.8)/ L C0’=-(12+3.013*0.8)/0.98=-14.91(T)由∑M0’=0,得N2*L C0’-(T+V*L5)=0即:N2 =(T+ V*L5)/ L G 0’=(12+3.013*0.2)/0.966=13.05(T)由静力平衡公式∑N i=0,得R AY +R BY+V =0和R AX+ R BX =0,故R BY= -(R AY +V)=-(-3.16+12)=-8.84(T)R BX = -R AX =2.93(T)(二)、对第二种受力状态(非工作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191.603(T.m)剪力:V=10.036(T),剪力沿塔身横截面对角线,对图c,由∑M B=0,得V*L BH +L B0’*N1=0即:N1=-V*L BH/ L B0’=-10.036*0.6/5.932=-1.015(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N1*sin52.3426=-1.015*sin52.3426=-0.8(T)R Ax= -N1*cos52.3426=-1.015* cos52.3426=-0.62(T)由∑M C=0,得N3*L0’C+ V* L C0=0即:N3=- V* L C0/ L C0’=-10.036*1.132/0.98=-11.6(T)由∑M0’=0,得N2*L C0’-V*L7=0即:N2 = V*L7/ L C 0’=10.036*0.17/0.98=1.74(T)由力平衡公式∑N i=0,得R AY +R BY+V*cos450=0和-R AX-R BX +V*sin450 =0,故R BY= -R AY- V*cos450 =0.8-10.036*cos450=-6.3(T)R BX = -R AX +V* sin450 ==0.62+10.036*sin450=7.79(T)对图d,由∑M B=0,得V*L BG +L B0’*N1=0即:N1=-V*L BG/ L B0’=-10.036*5.67/5.932=-9.6(T)由∑M C =0,得N3*0+ V* L C0=0,即N3=0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 反力为:R AY = N 1*sin52.3426=-9.6*sin52.3426=-7.6(T )R Ax = -N 1*cos52.3426=-9.6* cos52.3426=-5.87(T ) 由静力平衡公式,得R AY +R BY +V*sin450=0和R AX +R BX +V*cos450 =0,故R BY =-R AY -V*sin450=7.6-10.036*cos450=0.5(T )R BX =-R AX -V*sin450=-5.87-10.036*sin450=-13(T )根据如上计算,附墙杆件和支座受力最大值见下表: AB 杆 BC 杆 BD 杆 A 支座B 支座 R AXR AY R BX R BY N1=-9.6t N2=13.05t N3=-14.92t7.6t5.87t -13t 0.5t 由于外力方向可向相反方向进行,故以上数值可正可负,均按压杆进行设计。
塔吊附墙计算书.doc(完整版)
塔吊附墙计算书.doc(完整版)编制单位:编制⼈:审核⼈:编制时间:⽬录⼀、塔吊附墙概况⼆、塔吊附墙杆受⼒计算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四、附墙杆截⾯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塔吊附墙概况本⼯程结构⾼度53.4 m,另加桅杆15⽶,总⾼度68.4⽶。
本⼯程采⽤FO/23B塔吊,塔吊采⽤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5.35m,塔⾝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升到12标准节时,设第⼀道附墙于第6标准节(结构标⾼23.47⽶),塔吊升到第17标准节时,设第⼆道附墙于第14标准节(结构标⾼42.8⽶),然后加到第23标准节为⽌。
在加第⼆道附墙之前,第⼀道附墙以上有17-6=11个标准节,⽽第⼆道附墙以上塔⾝标准节数最多为23-14=9节,因此,第⼆道附墙设置之前第⼀道附墙受⼒最⼤。
本计算书将对第⼀道附墙进⾏受⼒计算和构造设计。
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道附墙将采⽤与第⼀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程计划使⽤⾦环项⽬使⽤过的塔吊附墙杆。
根据塔吊与结构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较⼩,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采⽤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内容:附墙杆及⽀座受⼒计算,结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附墙杆型号选⽤。
⼆、塔吊附墙杆受⼒计算(⼀)、塔吊附墙内⼒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情况进⾏:1、塔机满载⼯作,起重臂顺塔⾝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见图1);2、塔机处于⾮⼯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对⾓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见图2)。
对于第⼀种受⼒状态,塔⾝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产⽣的扭矩和附墙以上⾃由⾼度下塔⾝产⽣的⽔平剪⼒。
对于第⼆种受⼒状态,塔⾝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由⾼度下塔⾝产⽣的⽔平剪⼒。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情况进⾏计算:(⼆)、对第⼀种受⼒状态,附墙上⼝塔⾝段⾯内⼒为:弯矩:M=164.83(T.m)剪⼒:V=3.013(T)扭矩:T=12(T.m),则:1、当剪⼒沿x-x轴时(见图a),由∑M B=0,得T+V*L1 -L B0’*N1=0即: N1=(T+ V*L1)/ L B0’=(12+3.013*3.65)/5.932=3.88(T)通过三⾓函数关系,得⽀座A反⼒为:R AY= N1*sin52.3426=3.88*sin52.3426=2.84(T)R Ax= N1*cos52.3426=3.88* cos52.3426=2.64(T)由∑M C=0,得N3*L G0’+T+V*0.8=0’=-(12+3.013*0.8)/0.966=-14.92(T)由∑M0’=0,得 N2*L C0’-(T+V*L6)=0即:N2 =(T+ V*L6)/ L C 0’=(12+3.013*0.027)/0.98=12.33(T)由⼒平衡公式∑N i=0,得R AY+R BY=0和-R AX-R BX +V =0,故R BY= -R AY =-2.84(T)(负值表⽰⼒⽅向与图⽰相反,以下同) R BX = -R AX +V =-2.64+12.33=9.48(T)2、当剪⼒沿y-y轴时(见图b),由∑M B=0,得T-(V*L4+L B0’*N1)=0即: N1=(T-V*L4)/ L B0’=(12-3.013*4.5)/5.932通过三⾓函数关系,得⽀座A反⼒为:R AY= N1*sin52.3426=-0.263*sin52.3426=-0.171(T)R Ax= N1*cos52.3426=-0.263* cos52.3426=-0.2(T)由∑M C=0,得N3*L C0’+T+V*0.8=0’=-(12+3.013*0.8)/0.98=-14.91(T)由∑M0’=0,得 N2*L C0’-(T+V*L5)=0即:N2 =(T+ V*L5)/ L G 0’=(12+3.013*0.2)/0.966=13.05(T)由静⼒平衡公式∑N i=0,得R AY +R BY+V =0和R AX+ R BX =0,故R BY= -(R AY +V)=-(-3.16+12)=-8.84(T)R BX = -R AX =2.93(T)(⼆)、对第⼆种受⼒状态(⾮⼯作状态),附墙上⼝塔⾝段⾯内⼒为:弯矩:M=191.603(T.m)剪⼒:V=10.036(T),剪⼒沿塔⾝横截⾯对⾓线,对图c,由∑M B=0,得V*L BH +L B0’*N1=0即: N1=-V*L BH/ L B0’=-10.036*0.6/5.932=-1.015(T)通过三⾓函数关系,得⽀座A反⼒为:R AY= -N1*sin52.3426=-1.015*sin52.3426=-0.8(T)R Ax= -N1*cos52.3426=-1.015* cos52.3426=-0.62(T)由∑M C=0,得N3*L0’C+ V* L C0=0即:N3=- V* L C0/ L C0’=-10.036*1.132/0.98=-11.6(T)由∑M0’=0,得 N2*L C0’-V*L7=0即:N2 = V*L7/ L C 0’=10.036*0.17/0.98由⼒平衡公式∑N i=0,得R AY +R BY+V*cos450=0和-R AX-R BX +V*sin450 =0,故R BY= -R AY- V*cos450 =0.8-10.036*cos450=-6.3(T)R BX = -R AX +V* sin450 ==0.62+10.036*sin450=7.79(T)对图d,由∑M B=0,得V*L BG +L B0’*N1=0即: N1=-V*L BG/ L B0’=-10.036*5.67/5.932=-9.6(T)由∑M C=0,得N3*0+ V* L C0=0,即N3=0通过三⾓函数关系,得⽀座A反⼒为:R AY = N 1*sin52.3426=-9.6*sin52.3426=-7.6(T )R Ax = -N 1*cos52.3426=-9.6* cos52.3426=-5.87(T )由静⼒平衡公式,得R AY +R BY +V*sin450=0和R AX +R BX +V*cos450 =0,故R BY =-R AY -V*sin450=7.6-10.036*cos450=0.5(T )R BX =-R AX -V*sin450=-5.87-10.036*sin450=-13(T )根据如上计算,附墙杆件和⽀座受⼒最⼤值见下表:三、结构柱抗剪切和局部压⼒强度验算附墙埋件受⼒⾯积为470×470,锚固深度按450计算,最⼩柱断⾯为700×700,柱⼦箍筋为,由上⾯的计算结果可知,⽀座最⼤拉⼒(压⼒)为(R BX 2+R BY 2)1/2=(13 2+0.52)1/2=13.01T=130.1KN 。
塔吊附墙计算书.doc(完整版)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目录一、塔吊附墙概况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一、塔吊附墙概况本工程结构高度53.4 m,另加桅杆15米,总高度68.4米。
本工程采用FO/23B塔吊,塔吊采用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5.35m,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12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6标准节(结构标高23.47米),塔吊升到第17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14标准节(结构标高42.8米),然后加到第23标准节为止。
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17-6=11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23-14=9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
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
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用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
根据塔吊与结构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附墙杆型号选用。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见图1);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见图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164.83(T.m)剪力:V=3.013(T)扭矩:T=12(T.m),则:1、当剪力沿x-x轴时(见图a),由∑M B=0,得T+V*L1 -L B0’*N1=0即: N1=(T+ V*L1)/ L B0’=(12+3.013*3.65)/5.932=3.88(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N1*sin52.3426=3.88*sin52.3426=2.84(T)R Ax= N1*cos52.3426=3.88* cos52.3426=2.64(T)由∑M C=0,得N3*L G0’+T+V*0.8=0’=-(12+3.013*0.8)/0.966=-14.92(T)由∑M0’=0,得 N2*L C0’-(T+V*L6)=0即:N2 =(T+ V*L6)/ L C 0’=(12+3.013*0.027)/0.98=12.33(T)由力平衡公式∑N i=0,得R AY+R BY=0和-R AX-R BX +V =0,故R BY= -R AY =-2.84(T)(负值表示力方向与图示相反,以下同) R BX = -R AX +V =-2.64+12.33=9.48(T)2、当剪力沿y-y轴时(见图b),由∑M B=0,得T-(V*L4+L B0’*N1)=0即: N1=(T-V*L4)/ L B0’=(12-3.013*4.5)/5.932=-0.263(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N1*sin52.3426=-0.263*sin52.3426=-0.171(T)R Ax= N1*cos52.3426=-0.263* cos52.3426=-0.2(T)由∑M C=0,得N3*L C0’+T+V*0.8=0’=-(12+3.013*0.8)/0.98=-14.91(T)由∑M0’=0,得 N2*L C0’-(T+V*L5)=0即:N2 =(T+ V*L5)/ L G 0’=(12+3.013*0.2)/0.966=13.05(T)由静力平衡公式∑N i=0,得R AY +R BY+V =0和R AX+ R BX =0,故R BY= -(R AY +V)=-(-3.16+12)=-8.84(T)R BX = -R AX =2.93(T)(二)、对第二种受力状态(非工作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191.603(T.m)剪力:V=10.036(T),剪力沿塔身横截面对角线,对图c,由∑M B=0,得V*L BH +L B0’*N1=0即: N1=-V*L BH/ L B0’=-10.036*0.6/5.932=-1.015(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N1*sin52.3426=-1.015*sin52.3426=-0.8(T)R Ax= -N1*cos52.3426=-1.015* cos52.3426=-0.62(T)由∑M C=0,得N3*L0’C+ V* L C0=0即:N3=- V* L C0/ L C0’=-10.036*1.132/0.98=-11.6(T)由∑M0’=0,得 N2*L C0’-V*L7=0即:N2 = V*L7/ L C 0’=10.036*0.17/0.98=1.74(T)由力平衡公式∑N i=0,得R AY +R BY+V*cos450=0和-R AX-R BX +V*sin450 =0,故R BY= -R AY- V*cos450 =0.8-10.036*cos450=-6.3(T)R BX = -R AX +V* sin450 ==0.62+10.036*sin450=7.79(T)对图d,由∑M B=0,得V*L BG +L B0’*N1=0即: N1=-V*L BG/ L B0’=-10.036*5.67/5.932=-9.6(T)由∑M C=0,得N3*0+ V* L C0=0,即N3=0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 AY = N 1*sin52.3426=-9.6*sin52.3426=-7.6(T )R Ax = -N 1*cos52.3426=-9.6* cos52.3426=-5.87(T )由静力平衡公式,得R AY +R BY +V*sin450=0和R AX +R BX +V*cos450 =0,故R BY =-R AY -V*sin450=7.6-10.036*cos450=0.5(T )R BX =-R AX -V*sin450=-5.87-10.036*sin450=-13(T )根据如上计算,附墙杆件和支座受力最大值见下表:三、结构柱抗剪切和局部压力强度验算附墙埋件受力面积为470×470,锚固深度按450计算,最小柱断面为700×700,柱子箍筋为,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支座最大拉力(压力)为(R BX 2+R BY 2)1/2=(13 2+0.52)1/2=13.01T=130.1KN 。
塔吊安装计算书
五桩基础计算书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等编制。
一、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ZT80(5612),塔吊起升高度H:80.000m,塔身宽度B:1.5m,基础埋深D:2.000m,自重F1:500kN,基础承台厚度Hc:2.000m,最大起重荷载F2:60kN,基础承台宽度Bc:5.000m,桩钢筋级别:HRB335,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600m,桩间距a:3m,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5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500.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672.00kN,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 kmax=1254.79kN·m;三、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在实际情况中x、y轴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取最不利情况计算。
N i=(F+G)/n±M x y i/∑y i2±M y x i/∑x i2其中 n──单桩个数,n=5;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672.00kN;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25×Bc×Bc×Hc)=1.2×(25×5.00×5.00×2.00)=1500.00kN;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取1756.71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0.5=2.12m;N 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最大压力:N max=(672.00+1500.00)/4+1756.71×2.12/(2×2.122)=957.06k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
目录
一、塔吊附墙概况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
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
一、塔吊附墙概况
本工程结构高度53.4 m,另加桅杆 15 米,总高度 68.4 米。
本
工程采用 FO/23B 塔吊,塔吊采用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
-5.35m ,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12 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 6 标准节(结构标高 23.47 米),塔吊升到第 17 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14 标准节(结构标高42.8 米),然后加到第 23 标准节为止。
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 17-6=11 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 23-14=9 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
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
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用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
根据塔吊与结构
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
采用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
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 附墙杆型号选用。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
(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
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 轴或 y-y 轴,风向垂直于起重
臂(见图 1);
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
吹向平衡臂(见图 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
弯矩: M=()
剪力: V=(T)
扭矩: T=12() , 则:
1、当剪力沿 x-x 轴时 ( 见图 a) ,
由∑ M B=0,得
T+V*L1 -L B0’*N1=0
即: N 1=(T+ V*L 1)/ L B0’
=(12+*)/
=(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 A 反力为:
R AY= N1*=*= (T)
R Ax= N1*=* = (T)
由∑ M C=0,得
N3*L G0’ +T+V*=0
即: N3=-(T+ V* )/ L G0’=-(12+*)/
=(T)
由∑ M =0,得 N *L
C0’-(T+V*L )=0
0’ 2 6
即: N = (T+ V*L )/ L
C 0 ’
2 6
= (12+*)/
= (T)
由力平衡公式∑ N i=0,得
R AY+R BY=0 和-R AX-R BX +V =0 ,故
R BY= -R AY = (T)(负值表示力方向与图示相反,以下同)
R BX = -R AX +V =+= (T)
2、当剪力沿 y-y 轴时 ( 见图 b) ,
由∑ M B=0,得
T- (V*L4+L B0’ *N1)=0
即: N1=(T-V*L 4)/ L B0’
=(* )/
=(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 A 反力为:
R AY= N1*=*= (T)
R Ax= N1*=* = (T)
由∑ M C=0,得
N3*L C0’ +T+V*=0
即: N3=-(T+ V* )/ L C0’=-(12+*)/
=(T)
由∑ M =0,得 N *L
C0’-(T+V*L )=0
0’ 2 5
即: N = (T+ V*L )/ L
G 0 ’
2 5
= (12+*)/
= (T)
由静力平衡公式∑ N i=0,得
R AY +R BY+V =0 和 R AX+ R BX =0 ,故
R BY= -(R AY +V)=-+12)= (T)
R BX = -R AX = (T)
(二)、对第二种受力状态 ( 非工作状态 ) ,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 M=()
剪力: V=(T),剪力沿塔身横截面对角线,
对图 c, 由∑ M B=0,得
V*L BH +L B0’ *N1=0
即: N 1=-V*L BH/ L B0’
=*
=(T)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 A 反力为:
R AY= -N 1*=*= (T)
R Ax= -N 1*=* = (T)
由∑ M C=0,得
N3*L0’C+ V* L C0=0
即: N3=- V* L C0/ L C0’
=*
=(T)
由∑ M0’ =0,得 N 2 *L C0’ -V*L 7=0
即: N = V*L / L
2 7
C 0 ’
=*
=(T)
由力平衡公式∑ N i=0,得
R AY +R BY+V*cos450=0 和-R AX-R BX +V*sin45 0 =0 ,故
R BY= -R AY- V*cos45 0 = (T)
R BX = -R AX +V* sin450 ==+*sin450=(T)
对图 d, 由∑ M B=0,得
V*L BG +L B0’ *N1=0
即: N 1=-V*L BG/ L B0’
=*
=(T)
由∑ M C=0,得
N3*0+ V* L C0=0,即
N3=0
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 A 反力为:
R AY= N1*=*= (T)
R Ax= -N 1*=* = (T)
由静力平衡公式,得
R AY +R BY+V*sin45 0=0 和 R AX+R BX +V*cos45 0 =0 ,故
R BY=-R AY-V*sin45 0=(T)
R BX=-R AX-V*sin45 0=(T)
根据如上计算 , 附墙杆件和支座受力最大值见下表:
AB杆BC杆BD杆 A 支座 B 支座
R AX R AY R BX R BY N1= N2= N3= -13t
由于外力方向可向相反方向进行,故以上数值可正可负,均按压杆进行设计。
三、结构柱抗剪切和局部压力强度验算
附墙埋件受力面积为470×470, 锚固深度按 450 计算,最小柱断面为 700×700,柱子箍筋为φ 10@200,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支
座最大拉力(压力)为(
2 2 1/2
=(13
2 1/2
==。
R BX +R BY)+)
结构柱抗剪切计算公式为:
KF l0.3F t u m h00.8 f yv A syu
式中: F t:砼的轴心抗拉强度,取*75%Mpa(C30的 12 天强度等级) u m: 距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2 处的周长u m =2340
h0: 截面有效高度h 0=235
f yv : 钢筋的抗剪强度,取 f yv =235Mpa(φ 12,Ⅰ级钢)
A syu:与剪切面积相交的全部箍筋截面面积,
2
A syu =2*113=226mm
K:安全系数, K=
故:
右式 /K=**2340*235+*235*226)/
=
=
=>
结论:利用结构柱已有的箍筋φ12@200其抗剪强度能满足受力要求。
四、附墙与结构连接予埋件锚筋强度验算
附墙与结构连接予埋件受力最大值为X 轴方向的 13T 和 Y 轴方向的。
附墙杆与予埋件的连接销栓到锚筋根部的距离取350mm(偏大),则 X 轴方向的将产生弯矩M=350**104=()。
弯矩和 Y 轴方向拉力作用下,边锚筋抗拉强度验算如下:
R BY/A S总+M/W n< f y
其中, R BY为=151000N
2
A S总为锚筋总面积,为5890mm( 锚筋为 12 根直径为 25
的二级螺纹钢 )
M为
W n抵抗矩,值为:
2 2
W n =6*A S1*(h1 +h2)/ h 1
=6**(250 2+1002 )/ 250
3
=73752816mm
故此,
R BY/A S总+M/W n =151000/5890+/
2 2
=26 N/mm<<f=310N/mm
可知锚筋强度满足要求。
五、附墙杆截面设计
根据金环项目提供的附墙计算书,金环项目受最大内力的附墙
杆件的计算长度为l 0=9.010m,最大轴心压力设计值(安全系数)为:,而本工程受最大内力的附墙杆件的计算长度为l 0=6.012m,最大轴心压力设计值(安全系数)为:*= T= ,故知可以使用。
结论:附墙杆采用 2[18 a型钢拼成 180×220 截面的格构件,并用 -180 ×140×8 缀板,间距 640mm与槽钢三面围焊,焊缝高度 6mm角焊缝形式,焊条为 E43 焊条,可满足附墙杆受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