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与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被子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被子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被子劳动教案:叠被子
介绍
本教案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叠被子,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生
活能力。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研究到正确叠被子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了解保持床铺整洁的重要性。

研究目标
1. 理解为什么叠被子是重要的。

2. 学会正确叠被子的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自己叠被子,保持床铺整洁。

教学准备
- 教室或宿舍中的床铺
- 展示板或幻灯片
教学步骤
1. 引入:向学生解释为什么叠被子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

讨论床铺整洁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 展示被子的正确叠法:使用展示板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被子的正确叠法。

说明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并强调细节。

3. 演示叠被子的步骤:选择一名学生或教师进行演示,演示正确叠被子的步骤。

同时,解释每个动作的原因和目的。

4. 学生练: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互相练叠被子的步骤。

教师可以在学生练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5. 反思和总结: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强调正确叠被子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以及本课程对他们的影响。

扩展活动
- 让学生互相检查叠被子的质量,给予反馈和改进建议。

-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宿舍或家庭环境中保持床铺整洁。

总结
本教案通过教授正确叠被子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生活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不仅学会叠被子,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床铺整洁,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正确叠被子的习惯将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详细word版)劳动教案清洁教室

(详细word版)劳动教案清洁教室

(详细word版)劳动教案清洁教室(详细Word版)劳动教案清洁教室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清洁教室的劳动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清洁工具使用方法,学会整理教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沟通。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教学内容2.1 清洁工具的使用介绍各类清洁工具(如扫把、拖把、清洁剂等)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室的清洁工作。

2.2 教室环境的整理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布置教室空间,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与舒适,包括桌椅的摆放、卫生角的设置等。

2.3 环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教育学生如何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3. 教学过程3.1 清洁工具的使用1. 教师演示各类清洁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扫地、拖地、擦窗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边学边实践。

3. 教师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指导。

3.2 教室环境的整理1. 教师提出整理要求,如桌椅要摆放整齐,卫生角要整洁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整理,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评价学生的整理效果,给予鼓励和建议。

3.3 环保意识的培养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3.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实践任务,如调查家庭环保行为等。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清洁教室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5. 教学资源清洁工具、教室环境、教学PPT、课后实践任务单等。

6. 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安排,建议每课时45分钟。

7. 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示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清洁教室,同时关注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被子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被子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被子劳动教案叠被子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地叠被子。

教学内容
1. 叠被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督促学生实践叠被子的过程
3. 检查并纠正学生叠被子的错误方法
4.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熟练掌握叠被子的技巧
教学步骤
1. 引入教学话题,解释为什么要研究如何叠被子
2. 介绍叠被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如何将被子舒展平整,如何将被子边角对齐,如何整齐叠好被子等
3. 指导学生一起实践叠被子的过程,解答他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观察学生叠被子的过程,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和方法
5. 鼓励学生多多练,直到熟练掌握叠被子的技巧
6.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叠被子的方法
7. 总结课程,强调叠被子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教学资源
1. 被子
2. 教室
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叠被子的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的技巧和正确率
2. 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叠被子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扩展活动
1.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研究如何叠被子
2. 组织学生进行叠被子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叠被子速度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
1. 确保教室内的环境整洁,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进行叠被子实践
2. 强调被子的清洁和整洁,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清洗和保养被子
3.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包括每天整理被子和床铺的好惯
拓展阅读
- 《家务劳动教育》
- 《如何打理床铺》
- 《如何保养被子》。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与技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与技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与技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祖父的照片教学目标:- 了解照相的历史和意义;- 掌握照相的基本步骤;- 养成珍惜照片的惯;-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研究照相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掌握使用照相机的基本步骤;- 培养良好的珍惜照片的惯。

教学内容:1. 课堂展示祖父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照片的意义和重要性;2. 介绍照相的历史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照相的背后故事;3. 研究照相的基本步骤:拿稳照相机、对准目标、按下快门;4. 研究如何合作使用照相机,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5.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珍惜照片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 带领学生实际操作照相机- 小组或全班合作活动评价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照相的意义和背后故事,掌握了基本的照相步骤,并培养了合作意识。

学生也意识到了照片的重要性,明白了珍惜照片的道理。

教学过程中,结合图片展示和实际操作照相机,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照相的了解,并引导他们运用照相技巧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第二单元:爸爸的手艺教学目标:- 了解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动手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研究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 掌握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爸爸的手艺,引导学生思考手艺的特点和价值;2. 研究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剪纸、折纸等;3.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4.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手艺,发现美的元素;5. 研究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 教师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和发现练评价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传统手艺的价值和意义,掌握了简单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他们通过动手制作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发现了身边许多美的元素。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苏教版一、活动内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为“探索自然奥秘”,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到与自然相关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常见动物和植物;2.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准备1.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放大镜、显微镜、干净的玻璃容器、水杯、放大镜、显微镜等;2.整理好活动所需的资料和图片;3.设计好活动的流程和步骤。

四、活动流程第一步:引入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将要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动物观察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放大镜、显微镜和几个玻璃容器;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昆虫和甲壳类动物,鼓励学生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对动物的疑问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三步:植物观察1.学生继续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显微镜和几个玻璃容器;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样本,鼓励学生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对植物的感受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四步:科学实验1.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实验;2.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杯和火柴;3.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4.学生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第五步:总结讨论1.学生反思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2.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3.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途径和资源。

五、活动评估1.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记录;2.学生的主动参与情况;3.学生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反思;4.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亲手动手探索自然奥秘,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30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四)、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叠衣服叠衣服教学目的:1、懂得为什么要叠衣服;2、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分担家庭中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自己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桌一张,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上周我们研究了系鞋带的劳动技能,你们都回家练了吗?2、今天我们谈一谈叠衣服的话题,为了是我们的衣服方便存放,方便使用,节省存放衣服的空间,衣服不容易起褶皱,穿着感觉舒服些,老师要教大家研究叠衣服。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每件衣服和裤子都有缝的线条。

先教叠上衣,然后教叠裤子。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边讲授边示范,(一)叠衣的步骤和要领。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外一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服往上叠。

(二)指导学生叠裤子裤子左右裤脚上各有两条缝的直线条,按请求给予步骤:1、把裤头纽扣扣好。

2、把裤脚两条直线对齐。

3、把裤子放在床板时左边脚和右侧脚上下齐放,用手抚平。

4、把裤脚往上叠两次。

四、进行练叠衣练为了加深学生的操作印象,老师再操作一遍叠衣服的经过,学生按照示范顺序叠,注意事项:1、折叠之前要把衣服或裤子整理平整。

2、折叠的位置可根据折叠效果选择。

3、折叠好的衣物要按穿着需要分类、整齐摆设。

五、总结:同砚们,凡成大事者,必先从小事做起。

但愿同砚们整理好自己的衣物,从这些小事做起,养成优秀的惯,积累成大事的资本。

6、布置作业。

(完整word版)小学劳动课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小学劳动课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让学生学会加热饭菜的方法。教育学生乐于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并从、铁锅一个、盛着饭的盆子一个、菜两碟、蒸架一个、短小方筷一双、锅铲一把
教学过程:
一、根据课文内容,请一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我”,教师自己扮演母亲。让“我”在课堂上做加热饭菜请“母亲”吃的表演。学生观看表演后就一下问题展开讨论:“我”这样做为什么值得大家学习?“我”给饭菜加热的方法对不对?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授课时间最好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地点可以安排在公共地方。课前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学生带来的工具分组放置好,并事先划分好各组洗擦的范围。
二、授课时,教师可表扬在家在校经常参加擦地板活动等各种劳动的学生,作为引题。接着可提问学生擦地板的作用。
三.知道学生擦地板是本课的重点。教师用讲解和直观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并掌握擦地板的每一个步骤的道理和操作方法。
教师这三部分先示范,然后仔细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三、总结
向学生讲清楚穿松紧带的三个步骤,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表扬操作得好的同学,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的劳动能力。
缝接时,指导好学生穿针引线,注意安全。
四、关于想想做做。
3洗头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懂得洗头的意义并掌握洗头的方法,学会洗头。
二、指导洗头的方法。
这是本课的重点。找一位同学现场示范洗头,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听懂、看清每一个细节步骤。
洗头过程:(边讲解边适当板书。)
1、淋湿。
2、涂洗发剂。
3、搓洗。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着头皮造成皮肤感染。
4、冲洗。用温水冲洗干净,直到冲洗过的水清而不浊。残留的洗发剂对健康是不利的。如果觉得头发还是比较脏,可重复2、3步骤。

(完整word版)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记录

(完整word版)学生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记录

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记录时间4、23地点学校蔬菜基地参加人员四、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劳动技能教师劳动活动记录4月23日下午,我校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和劳动技能教师,到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除草,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在活动中学生还学到了西红柿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得到技能的快感。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亲自进行劳动技能实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辛苦。

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辛苦。

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记录时间5、21地点学校绿化带参加人员四、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劳动技能教师劳动活动记录5月21日下午,我校组织四、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和劳动技能教师,来到绿化带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除草,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在活动中学生还学到了除草和施肥等管理技术,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得到技能的快感。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亲自进行劳动技能实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辛苦。

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辛苦。

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记录时间6、10地点周元方村制作坊参加人员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劳动技能教师劳动活动记录6月10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和劳动技能教师,走出学校大门,到制作坊参观。

在参观中,学生在制作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实践,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懂得了要珍惜粮食。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亲自进行劳动技能实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辛苦,使他们切身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通过交流,学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珍惜粮食,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全体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增强了学生劳动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懂得了劳动辛苦。

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记录时间9、18地点蔬菜劳动实践基地参加人员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劳动技能教师劳动活动记录9月18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班主任和劳动技能教师,到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精品【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8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8页)

苏教版数学精品资料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 2 )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4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苏教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8页)

【苏教版】2018学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8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 2 )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4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 )页本课时共( )页 第( )页。

(完整word版)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完整word版)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推动人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没有劳动就没有今天的人,也不会有人类社会今天的文明进步。

因此,要尊重劳动,祟尚劳动,热爱劳动。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而人的价值只有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体现。

人的才华在服务人民的平台上展现,理想的奉献社会中实现。

每个人来到世间的天职和使命都必须是回报父母,报效祖国。

回报社会就是要尽己所能为人民服务。

劳动是财富之源,价值之源。

而就业是民生之本。

在现阶段,劳动还是绝大多数人的谋生手段。

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必须是社会劳动,创造性劳动,而且是有报酬的劳动。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就业,在本职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个人抱负。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人的劳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劳动,也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岗位上的劳动,劳动既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和同一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劳动关系也有本质的不同和差异。

人作为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物质生产有再生产过程。

人的劳动能力存在人体之中也有再生产过程。

人首先要生存就必须满足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要养家糊口,还要教育提高。

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了更好地劳动,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劳动力资源是世间最宝贵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向教育投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运用一切举措充分调动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也为劳动者创造更多财富。

劳动力市场也存在供求关系和供求矛盾。

在劳动力市场谁掌握话语权,当然是实力和能力。

劳动能力是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既要有大智慧,又要有好身体,还要有好思想。

因此,劳动者要德才兼备,一专多能。

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既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光有一个平面知识和一方面的技能是远远不足于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完整word版)《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复习题

(完整word版)《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复习题

2017.4《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A)1.更强调以劳动为中心而展开,着重于劳动力的称谓是A.劳工关系B.产业关系C.劳使关系D.劳资关系(A)2.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基本附属于A.政治关系B.经济关系C.社会关系D.文化关系(A)3.广义劳动关系的主体是A.政府B.雇员团体C.协会D.雇主以及雇主协会(A)4.劳动关系称谓中又被称为产业关系,源自于美国的是A.产业关系B.雇佣关系C.劳工关系D.劳使关系(A)5.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是A.经济环境B.技术环境C.政策环境D.法律和制度环境(A)6.在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往往会首先影响A.雇员工资福利水平B.产品生产C.工作岗位设计D.工作程序(D)7.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是A.货币政策B.经济政策C.财政政策D.就业政策(B)8.在影响劳动关系的政策环境中,作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供求,对劳动关系具有更加长远影响的是A.就业政策B.教育和培训政策C.经济政策D.货币和财政政策(B)9.“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是劳动者的A.社会定义B.哲学定义C.法律定义D.经济定义(A)10.宪法赋予公民的获得有酬职业劳动的基本权利是A.劳动权B.就业权C.休息权D.择业权(B)11.在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是A.取得报酬的权利 B.平等就业的权利C.选择职业的权利D.享有休息的权利(B)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保护的为A.取得劳动报酬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C.享有休息权利D.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B)13.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A.遵守职业道德B.完成劳动任务C.提高职业技能D.遵纪守法(B)14.更强调企业所有权的雇主概念是A.经营者B.企业主C.用人单位D.企业家(C)15.德国在雇主身份认定时所考虑最关键的因素是A.组织标准B.经济标准C.控制标准D.执行标准(A)16.古典管理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科学管理理论B.权变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D.决策理论(B)17.认为工人数“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的雇主管理理论是A.古典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D)18.认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雇主管理理论是A.古典管理理论B.权变理论C.经验主义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B)19.人际关系学说—早期行为科学的创建者是A.马斯洛B.梅奥C.斯金纳D.泰罗(C)20.现代意义的雇主组织出现在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70年代(B)21.国际雇主组织成立于A.1905年B.1920年C.1932年D.1941年(B)22.国际雇主组织的首要任务是A.促进企业自主发展B.在国际上维护雇主利益C.促进雇主间经贸合作D.建立和加强国家级雇主组织(C)23.我国雇主组织实行A.一元化原则B.水平化原则C.多元化原则D.垂直化原则(C)24.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A.蓝领工会B.白领工会C.同行工会D.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C)25.1880年法国成立全世界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是A.共和党B.人民党C.工人党D.民众党(A)26.1871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A)27.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25年5月正式成立于A.广州B.上海C.深圳D.珠海(C)28.工会的基本职责是A.参与企业民主管理B.完成国家经济建设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D.接受思想文化教育(B)29.在工会的权利中,代表权和维护权的具体化的是A.财产权B.参与权C.监督权D.诉讼权(B)30.工会的基本权利是A.参与权B.代表权C.监督权D.维护权(A)31.政府在劳动关系的5P角色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A.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B.劳动争议的调停者C.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D.公共部门的雇佣者(C)32.主张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角色的劳动关系政府理论是A.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B.B.管理主义政府理论C.新保守主义政府理论D.激进主义政府理论(C)33.劳动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是A.制定劳动政策B.建立劳动力市场C.确定劳动条件D.协调劳动关系(B)34.代表是精英理论的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是A.管理主义政府理论B.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C.激进主义政府理论D.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C)35.从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和根本对立出发分析政府的角色的劳动关系理论是A.管理主义政府理论B.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C.激进主义政府理论D.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B)36.2008年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处理实行A.一裁两审 B.一裁终局C.二裁一审D.二裁终局(C)37.调节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制度是A.劳动管理法B.劳动就业法C.劳动关系协调法D.劳动标准法(C)38.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执行的劳动法内容是A.劳动管理法 B.劳动就业法C.劳动标准法D.社会保险法(C)39.标志着中国劳动法诞生的是A.《劳动法案大纲》B.《劳动立法原则》C.《暂行工厂通则》D.《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C)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是A.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B.三方合作原则C.按劳分配原则D.劳动自由原则(C)4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中,在社会连带关系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是A.劳动自由原则B.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C.三方合作原则D.推行劳动争议协商原则(A)42.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B)43.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不超过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D)44.以下属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内容的是A.劳动保护条款B.劳动合同期限条款C.劳动报酬条款D.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条款(C)45.由劳动本身特点决定的劳动合同履行原则是A.全面履行原则B.协作履行原则C.亲自履行原则D.实际履行原则(C)46.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中,判断劳动合同是否履行,是否违法的法律标准是A.亲自履行原则B.协作履行原则C.全面履行原则D.实际履行原则(C)47.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A.10天B.15天C.30天D.60天(A)48.目的是保护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和生存能力,度过暂时难关的解雇类型是A.经济性解雇B.过失性解雇C.缓冲性解雇D.非过失性解雇(C)49.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A .2小时 B.3小时C.4小时D.6小时(C)50.非全日制用工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A.15小时B.18小时C.24小时D.30小时(B)51.弹性工作制提出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D)52.主要在企业困难时期采用的弹性工作制形式是A.工作任务中心制B.工作分担方案C.紧缩工作时间制D.临时性工作分担方案(A)53.集体谈判各项功能中,强调了工会和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是A.决策功能B.市场功能C.经济功能D.政府调控作用(A)54.集体谈判的核心内容是A.工资谈判B.工作时间谈判C.劳动安全与卫生谈判D.休息休假谈判.(A)55.集体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自发行动的环节是A.谈判准备B.谈判代表资格确定C.正式谈判D.签订集体合同(C)56.集体合同的合法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合同内容和A.谈判地点 B.当事人身份C.订立程序D.有限期限(A)57.我国第一份行业集体合同诞生在A.济南B.上海C.广州D.天津(D)58.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A.专项管辖B.属人管辖C.协议管辖D.属地管辖(D)59.我国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中规定,月最低工资一般是月平均工资的A.25%-45%B.30%-50%C.35%-55%D.40%-60%(C)60.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是A.协商B.仲裁C.调节D.诉讼(D)61.劳动争议的最终解决手段是A.协商B.调解C.仲裁D.诉讼(B)62.劳动争议调解原则中,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性质决定的是A.自愿原则 B.民主说服原则C.公开原则D.透明原则(D)63.民法通则规定一般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A90天 B.180天C.1年D.2年(D)64.我国民事通则规定,特殊的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年二、多选题(ABCDE)1.劳动关系主体包括A.雇员B.雇员团体C.政府D.雇主E.雇主组织(ABCDE)2.对劳动关系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A.经济环境B.法律和制度环境C.政策环境D.技术环境B.E.社会文化环境(DE)3.劳动者的范围较广,包括()A.社会工作者B.办公人员C.底层管理者D.自由职业者E.自雇佣者(ABC)4.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权的区别主要包括A.根据不同B.内容不同C.意义不同D.属性不同E.作用不同(ABC)5.制约公民劳动权利能力的因素主要有A.户籍B.职数C.制裁D.年龄E.性别(ABCDE)6.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有A.企业B.国家机关C.事业组织D.社会团体E.个体经济组织(CD)7.雇主在企业层面拥有的核心权利有()A.组织权B.分配权C. 劳动指挥权D.奖惩权E.招工权(ADE)8.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的存在取决于A.协作效果B.组织结构C.政府D.协作效率E.组织目标应和环境相适应(ABE)9.劳动关系中的雇主管理模式根据职权结构维度可划分为A.独裁型B.集权型C.复合型D.边缘型E.自主型(BCD)10.工会组织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中经历的历史阶段有A.萌芽期B.禁止期C.承认期D.保障期E.扩张期(BCDE)11.工会的职能主要体现为A.协调职能B.参与职能C.维护职能D.建设职能E.教育职能(ABCD)12.工会的行为方式分为A.互保护互助B.集体谈判C.劳动立法D.直接行动E.经济行动(ABCDE)13.根据《工会法》的规定,我国工会组织体系的设置是A.全国总工会 B.全国和地方产业工会 C.基层工会委员会D.地方总工会E.乡镇和城市街道基层工会(ADE)14.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有A.劳动自由原则B.实现劳动效率最大化C.协调劳资关系D.三方合作原则E.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ABDE)15.劳动合同订立程序中的要约阶段具体步骤有A.招工B.应聘者报名C.调研D.考核E.择优录用(ABCD)16.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A.亲自履行原则B.全面履行原则C.协作履行原则D.实际履行原则E.选择履行原则(ABCD)17.劳务派遣公司经营服务基本原则有A.雇员租赁原则B.同工同酬原则C.拒绝垫付原则D.受益归责原则E.风险分摊原则(BE)18.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有A.民主说服原则B.协商一致原则C.经济合理原则D.公正公开原则E.合法变更原则(BE)19.集体谈判的非正式谈判结构包括A.迂回性谈判B.协调性谈判C.兼容性谈判D.递进性谈判E.示范性谈判(BCDE)20.集体谈判的过程有A.发布公告B.谈判准备C.谈判代表资格确定D.正式谈判E.签订集体合同(ADE)21.在集体谈判实践中,运用协商技巧的原则有A.双赢原则B.4P原则C.让步原则D.经济原则E.2C原则(ABCDE)22.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包括A.工作时间B.奖惩C.劳动合同管理D.休息休假E.裁员(BE)23.劳动争议根据争议的内容可以划分为A.理解争议B.权利争议C.概念争议D.主张争议E.利益争议(AB)24.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包括A.自愿原则B.民主说服原则C.全局原则D.效率原则E.责权兼顾原则三、填空题1.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据可以分为“根本根源”和“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2.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2. 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劳动的种类和形式。

3. 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1. 导入:讲解劳动的价值和乐趣。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如打扫卫生、整理书籍等。

3. 分享:学生分享劳动心得和体验。

第三课时:学会合作1. 导入:讲解合作的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学生进行需要合作的劳动实践,如植树、搬砖等。

3. 讨论:合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三、教学评价过程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结果评价1. 学生劳动实践的成果。

2. 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热爱程度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教育》2. 课件: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种类、合作的重要性等。

3. 实践材料:如扫把、拖把、植树工具等。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

2.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4. 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

劳动教案(四年级上册)

劳动教案(四年级上册)

The Thrill of VolleyballVolleyball is a sport that combines the agility of players, the precision of technique, and the intensity of teamwork. It is a game that is both physically demanding and mentally engaging, making it a favorite among athletes and spectators alike.The game is played on a rectangular court, divided into two halves by a net. Teams of six players each strive to score points by grounding the ball on the opponent's court. The ball can be hit with any part of the hand, but not caught or thrown. This unique rule adds to the challenge and excitement of the game, as players must master the art of controlling the ball with precision and power.Volleyball is not just a sport; it's a way of life for many. It teaches valuable life skills such as teamwork,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The sport requires players to work together, often relying on each other's strengths to overcome challenges. This cooperation not only helps teams win games but also fosters strong bonds among players.Moreover, volleyball is a global sport, with competitions held at various levels, from local tournaments to 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 The Olympic Games, for instance, always feature volleyball as a popular event, drawing millions of viewe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he excitement and drama of these high-level matches are often electric, with the crowd roaring in unison and the players giving their all to win.In conclusion, volleyball is a thrilling sport that combines physical prowess with mental acuity. It is a game that brings people together, fostering teamwork and friendship. Whether you're a competitive athlete or a casual observer, there's no doubt that volleyball ha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整理鞋柜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整理鞋柜

(完整word版)劳动教案整理鞋柜劳动教案整理鞋柜一、背景介绍劳动教案整理鞋柜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整理和管理鞋柜的能力的任务。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任务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让学生学会整理鞋柜,保持整洁有序的环境。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使用的鞋柜是自己的个人空间,需要自己负责维护和管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整理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任务安排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5-6人。

2. 整理鞋柜:每个小组负责整理一定数量的鞋柜,确保每个学生有一个整洁的鞋柜。

3. 清理物品:学生整理鞋柜时,将不需要的物品放到指定的收集箱中,以便清理和回收。

4. 维护整洁:学生整理完鞋柜后,要及时清理鞋柜周围的环境和走廊,保持整个区域的整洁。

四、任务流程1. 确定任务和目标。

2. 组织学生分组,并告知每个小组负责整理的鞋柜数量。

3. 分配任务,指导学生如何整理鞋柜并注意保持整洁。

4. 学生开始整理鞋柜,并将不需要的物品放到指定的收集箱中。

5. 学生完成整理后,进行组内评比,根据鞋柜整洁程度和工作质量评选出优秀小组。

6. 对整个区域进行清理和整顿,确保整个环境整洁有序。

五、评估与总结1. 观察学生整理鞋柜的情况,评估整理能力和工作质量。

2. 对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整理鞋柜的心得和体会。

3. 给予学生合理的奖励和激励,鼓励他们保持整洁有序的生活惯。

六、补充措施1. 定期进行鞋柜检查,确保学生能够长期保持鞋柜的整洁。

2. 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分享学生整理鞋柜的意义和目的,并请家长监督学生的整理情况。

2022年四年级上册劳动课件

2022年四年级上册劳动课件

2022年四年级上册劳动课件一、引言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劳动课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档旨在为2022年四年级上册劳动课的教学提供一个标准格式的课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课件概述本课件共包括以下几个部份: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

1.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劳动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的概念和内容:介绍劳动的定义和范围,让学生了解劳动的内容和种类。

- 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 劳动的方式方法:介绍一些常见的劳动方式和方法,如种植、养殖、制作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劳动方式。

- 劳动的技能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摹拟练习,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如手工制作、植物种植等。

3. 教学步骤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热身活动:通过一些游戏或者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介绍劳动的概念、内容和重要性。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如种植花草、制作手工艺品等。

-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4. 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学,本课件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不同的劳动场景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互动练习:设计一些互动练习题,匡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实物展示:准备一些实物,如工具、植物等,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操作。

5.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记录学生的劳动态度和技能水平。

- 互动问答: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展示对劳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制作一些劳动作品,如手工艺品、植物栽培等,并进行展示和评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将碗壁制作得厚薄均匀,碗底圈粘合牢固。
教学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
教学过程:
一、互查课前准备
学生4~6人一组,互查课前准备。
如有学生工具没带全,则同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出示手捏泥碗成品。
教师:“请同学仔细观察,泥碗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教师:“泥笔筒分为几个部分?做泥笔筒首先要做哪一部分?为什么?”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
教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生用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请同学们对照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看一看制作步骤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样,比一比,哪一种方法更好?”
学生观察比较,谈谈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泥制蔬果。
学生观察,欣赏。
教师:“你们是不是也想亲手做一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二、探究学习,了解制作泥塑的基本知识
教师:“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蔬果?”出示蔬果,学生观察。
教师:“要想用泥塑的方法把蔬果做得很逼真,首先要学会准确把握蔬果的形状。”
教师:“请同学们为你周围的其他同学打星,同样按照书本上评评议议的要求来打,注意要做到客观公正。”
学生互评。
指导学生综合自评和互评成绩,从制作技法、作品美观、牢固耐用、态度认真、团结互助五个方面为自己打上综合总评的星数。
3、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
4、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5、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6、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2、洗衣物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过程
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资料,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懂得生活离不开技术。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技术,认识它们不同的性能和种类,掌握相关的。
3、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技术,认识它们不同的性能和种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萝卜和苹果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交流。
出示“知识窗”中常用的泥塑工具图或实物。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泥塑工具吗?谁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三、实践体验,学习制作泥苹果和泥蒜头
播放泥苹果制作录像,请学生自学。
教师:“谁来说说泥苹果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学生依照图示,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播放抒情的音乐。
出示学生作品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有的同学泥碗捏得不是很好,请同学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引导有困难的学生同组互助合作。请做得较好的学生在投影仪前演示难点部分的制作方法。
五、学习评价
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学生从制作技法、厚薄均匀、作品美观、态度认真、互助合作5个方面综合自评、互评成绩,打上星数。
四、展开讨论,评议问题
1、有人可能会说:“学习技术和创新那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小学生是不可能会做。”请问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有人告诉王佳璐“技术是把双刃剑”,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五、拓展活动
课后收集或调查访问,了解技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第二单元家政
1、洗茶具
教师:“哪位同学来谈谈泥片制作笔筒的方法、步骤及注意点?”教师及时补充,并指出圆底片的周长必须等于圆柱形筒体片的长度。请一两名学生演示用线测量圆底片周长的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滚压圆泥片。
②用瓶盖压切泥片做筒底。
③量筒底泥片周长。
④用筒底泥片周长和筒高定出筒体泥片的长度和宽度,切去多余部分。
⑤将筒体底边刻麻(即加工成毛边)并涂上泥浆。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可以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吗?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
2、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可以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3支铅笔、1把削铅笔小刀和一把卷笔刀,每小组再准备一个手摇式削笔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谈话: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对大自然进行改造而产生的技术。技术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方面均有极大的价值。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4、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5、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6、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xx评议。
7、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1、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技术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2、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二、探究学习,评议技术产品
1、出示插图。
思考: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
2、想一想,说一说自学“知识窗”的内容。
说说各种书包有什么不同?哪种书包好,为什么?
三、动手实践,开展调查
比一比,得到星最多的同学被评为泥塑小能手,教师为他戴上小能手标记。
六、思维拓展,发挥想象
教师:“除了用手捏成形法做泥碗以外,你还知道其他方法吗?”学生思考,相互交流。
教师:“除了用手捏泥碗外,还可以用模具做泥碗。比较简单并适合我们小学生操作的是用碗做模子。
用碗模制碗有以下几种方法。”
出示泥丸排贴法制碗步骤和说明,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说说制作步骤和注意点。
教师:“如果同学感兴趣,课后可动手做一做,还可以参照后面的泥丸、泥片贴碗法制作果盘,用于放置制作好的泥蔬果。我们比比谁做的蔬果最像、最多。”
指导学生自评、互评,并根据自评和互评结果填上星数。
四、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泥塑文化的热爱
教师:“在泥塑蔬果展览会中,如果你的蔬果有颜色的话一定会更漂亮的。
同学们课后可以尝试给蔬果们穿上彩色的‘衣服’。”
⑥将筒体泥片围在筒底泥片周围。⑦合围、捏合。
⑧加泥xx笔筒,刻出颈槽。
⑨完成。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请同学们依照图示,自己动手做一做,注意筒体与筒底粘贴要牢固,筒体造型要美观。”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出示学生制作时的典型问题,指导学生分析制作时要注意的地方。
四、评评议议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评评议议的要求,为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过程打星,注意要做到实事求是。”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
四、评价。3、自制收纳箱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收纳箱的操作要领,掌握制作收纳箱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洗衣物,那面对小的衣物,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呢?
四、说说你的计划
1、准备工作
2、制作顺序
1、我喜爱的蔬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泥材料的一般特性,初步了解泥制品的制作过程。
2、指导学生张薇薇制作简单泥蔬果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泥蔬果整体的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泥蒜头中蒜薹与蒜瓣的拉、压、勾、刮等技术处理。教学准备:自然泥、泥刀、水、泥蔬果成品、蔬果。
指名说步骤,教师补充。
具体步骤如下:
①搓泥团。
②压扁,捏凹成碗形。
③xx边口。
④用有齿刀刮碗的内外壁。
⑤将碗底圈处刮麻并涂上泥浆。⑥装碗底圈。
⑦用手指蘸水抹光碗表面。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装碗底圈之前,应先把碗底圈处刮一下,使其粗糙,再涂上泥浆。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捏泥碗的方法同学们理解了吗?那就动手做一做吧!”
1、小组合作Leabharlann 分别用三种削铅笔的工具削铅笔,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
论?
小结:手摇式削笔器使用便捷,削出来的铅笔整齐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