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分银行”制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摘要】““学分银行”是学分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具

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在一些地区、学校、社区和企业,积极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学分银行”的推行需要对传统教育模式作较大范围的改革,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服务,创建学习型社会,并推动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学分银行;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终身教育;教育“立交桥”;学习型社会

【作者简介】董存田,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潘瑜,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李德方,江苏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南京210032);赵贤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常州213001)【文章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第2期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1JYD025)及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

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分银行’制度创新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045)的阶段性成果。

一、“学分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多个国家实施的结果表明,“学分银行”使学生的学习乐趣大大增加,信心及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从而使学校整体学习效率与成绩大大提高,并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终身教育应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应该具有灵活多样和容易进入时间和空间的优点。

(一)以人为本,客户至上

“学分银行”制度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改善,学生的“客户”身份得到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地位更加明确。“选课制”是“学分银行”的内核和灵魂,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他因素,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修课方式、每学期修读课程门数等。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也有机会试错和修正,有利于他们追求个性目标,调动学习成才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选择先学什么、先考什么,学分累计、零存整取、工学两便,弥补了正规教育的容量限制,提供了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学生获得了对学校、专业和教师的监督权和否决权,学校将以为购买者———学生提供足量质优的“物品”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教师也必须为赢

得选择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动机;学生获得进出大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可以在学习途中转“专业”,转“学校”,在学习进度上给予学生更大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有权选择自己喜好的学习方式,高校和自学考试之间“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考试之间互相替代。由此看来,构建不同级别的学分通兑和折算系统,保障不同的教育形式、不同的区域和学校间的学分互认,是构建“学分银行”制度的关键。显然,构建这样一个系统,除了计分、认定、兑换、成本等技术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相对丰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质量信誉体系的建立等等。

当然,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人”的权力无限,权利与义务对等,权利的行使合规,毕竟是通用原则。在“学分银行”制度下,学生必须学会自主设计自己的人生或懂得如何求得帮助;学生必须学做“顾客”的规则,运用好“银行”机制,自主安排时间、选择对象、计算支出等等;学生也将接受更加规范的、标准的、严格的考试或评价机制;学生也必须培养出自己的诚信意识和法制意识,在一种诚信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应考。

(二)灵活弹性,提高效率

“学分银行”的推行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自由学习。这就意味着可能存在一部分学生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毕业、中途就业或者是

延期毕业。“学分银行”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需要边实践边学习的特点,同时,“学分银行”为贫困学生半工半读创造了条件,为在职人员“间歇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学完一门功课,可将拿到的学分存入“银行”,工作几年回来后可以继续学习,学完一门算一门学分,已经修过的课程可以直接承认,不必重修,累积到规定学分总数后即可“支取”相应学历。因此,要把学生在教育计划之外的某些努力结果折合成有效学分,实现“学分通兑”。

有人担心,在我国实施学分制甚或“学分银行”制度条件不具备,原因是资源不足。其实不然,“学分银行”制度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一,由于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效率的提高不言而喻;第二,各学校之间,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分互认,能降低重复设课、开课、考试的几率,节约时间成本,节省教学资源;第三,学分认定,引发社会力量、行业和企业等参与教育事业,激发学习者自学,丰富教育资源。笔者坚信,像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活动的效率一样,“学分银行”制度的实施将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当然“,学分银行”制度也将使得教育系统内那些质量、效率低下的“落后产能”或被迫升级,或遭到淘汰,何乐而不为?

(三)通市场网,建立交桥

“学分银行”将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促成教育“市场”开放。“学分银行”制度会导致生源多元化(全

日制、非全日制;应届生,在校生,在职生;一线工人、农民和各类从业人员;青年、中年或老年人;由团体组织参加或个人自主参加等)与学制的多元化(全日制、非全日制;夜大、函授,网络、周末或自学;学历、套餐或个别科目等)。在扩大学习机会的基础上,学分银行制连接了多样的教育体制,激起人们的学习欲望,为具有学习能力并渴望实现自己理想的任何社会成员提供终生修业与获取文凭的机会。

“学分银行”的构建能实现各高等学校、不同层次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各

级别“学分银行”之间学分的通兑,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

育之间沟通的平台,使各类教育沟通衔接。也可整合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社区和企业的教育资源,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其条件是科学的人才观,改学历崇拜为学问崇拜的社会风气,完善的人力资源评价政策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学分管理技术。

二“、学分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多年前开始实行“学分制”,随后这一制度在世

界高等教育范围内不断得以发扬光大。20 世纪末以来,随

着越来越灵活、越人性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实践,源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