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案的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的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的流程
主题:学习数字的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

2.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

3. 能够在学习中培养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比较大小的符号(大于、小于、等于)
2. 实际情境中数字的比较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形或物品,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提出问题如:“哪个物品
更大?”
2. 概念引入:介绍比较大小的符号,讲解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在纸上书写数字,两两进行比较,并标注符号,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
方法。

4. 拓展:设计一些实际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比如比较身高、
体重等。

5. 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思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巩固所学
知识。

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和实际情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比较大小的能力。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是否设置了足够的练习和实际情境的应用,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 学生在学习中是否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教学流程,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大小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一、引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个完善的教学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流程,以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评价等步骤,并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针对性: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来制定,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进度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三、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分析教学内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点的梳理: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重难点的确定:教师需要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多媒体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四、了解学生特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了解学生特点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了解学生特点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便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思维模型。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目标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目标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目。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难点: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概念,正确运用运算规则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二、讲解新知识(15分钟)1. 教师讲解加法的运算规则,如何进行进位,如何进行退位。

2. 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体会加法的过程。

3. 介绍减法的运算规则,如何进行借位,如何进行退位。

4.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布置一定数量的加法与减法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分组互相交流,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

3. 教师针对常犯的错误进行讲解和解释。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安排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带领学生思考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整理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并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教学反馈:1. 每日布置适量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加法与减法的掌握情况。

2. 定期进行小测验,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学资源:教科书、练习册、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正确计算出简单数学题目。

能够合理运用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步骤
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的数学运算。

2. 利用具体例子说明加法运算的步骤:例如,23 + 5 = 28。

解释其中23是被加数,5是加数,28是和。

3. 讲解进位的概念:当相加的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大于10时,需要将进位的数加到十位数上。

4. 练习加法运算: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例如35 + 6、46 + 9 等。

5.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进位的规律:让学生继续做加法运算,观察哪些情况下需要进位。

6. 练习加法口诀:通过歌曲或口号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加法口诀,如“个位相加,十位进位”。

7. 练习加法算式的换位:让学生做一些换位加法的练习,如25 + 7 等,加深对加法规律的理解。

8. 贴近生活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加法运算的问题,如购物、计算零花钱等。

9. 作业:布置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10.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和技巧。

通过以上教学步骤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加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数学教案小学步骤

数学教案小学步骤

数学教案小学步骤
教学主题:加法运算
教学内容:单步加法运算(不进位)
教学目标:
1. 掌握单步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2. 讲解加法运算规则(10分钟)
教师向学生讲解单步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如何进行个位数的加法运算,并举例说明。

3. 案例演示与练习(15分钟)
教师通过板书等方式展示几个加法运算的实例,并让学生一起完成。

随后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加法运算,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 练习与复习(10分钟)
让学生完成一些加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在最后几分钟,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当天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他们在家中继续练习加法运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单步加法运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多给学生提供类似的加法运算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步骤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加法的
应用场景。

2. 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算术题例子,向学生介绍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则,包括十进位
进位、进退位原理等。

3. 练习:让学生通过口算练习和书面练习,巩固加法运算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
简单的加法算术题,让学生互相练习并纠正。

4.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加法与减法的关系,通过比较加法和减法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更深
入地理解加法运算。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在课后做更多的练习,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加法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并下节课进行批改
和讲解。

7. 反馈: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讲解,及时了解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并对
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过程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教师备好本次课程所需的教材和教具。

2. 课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辅助教学。

3. 教具:准备好足够的数学用具,如算盘、计算器等。

4. 环境:保持教室环境整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简单的例题引入本课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教师详细讲解加减乘除的基本规则和运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拓展他们的思维。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6. 练习:布置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

2.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及时纠正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1. 教师反思:教师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

2. 学生反思:学生思考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对教学方法、内容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念读0-9的数字;- 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计算练习;- 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9的数字,让他们念读和书写数字,并在黑板上呈现。

2. 理解数字: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排序。

然后复习和讲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大小比较的符号。

3. 认识运算符号:通过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4. 进行运算练习:以口算和计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逐步增加难度。

5. 拓展思维:通过提问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和探索,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问题思路。

6. 小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二:《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并学会正确书写和念读几何图形的名称;- 能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通过绘制和拼凑,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发展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念读和书写几何图形的名称。

2. 了解几何图形:通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属性,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分类,讲解各个图形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3. 图形绘制: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自己绘制出几个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命名和比较。

4. 图形拼凑:通过给学生一些图形的碎片,让他们进行拼凑,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图形,并思考图形的分类和属性。

小学数学教案规范要求

小学数学教案规范要求

小学数学教案规范要求
一、教案标题:应简短明了,准确反映教学内容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2.教学重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重点突出。

3.教学难点:指出可能遇到的难点,做好突破。

三、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材料:列举所需的教学资料,教具等。

2.教学准备工作:如复习相关知识、预先测试学生水平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问答或游戏等。

2.新课讲解:系统讲解新知识,让学生深刻理解。

3.课堂练习:设计巩固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4.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5.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六、板书设计:清晰、简洁,突出重点,方便学生复习。

七、课后作业:设计适量、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做好调整。

以上规范要求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数学教案基本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基本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基本步骤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所学的数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
1. 教材: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和资料。

2. 教具: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教具。

3.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安静整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 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做好备课。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逐步讲解本节课的内容,重点讲解关键知识点。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他们的思维。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消化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提问和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

2. 互动式教学: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定期检测:定期组织考试或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课堂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3. 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错误。

六、教学反思
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步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步

小学数学教案分为几步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举例法引出加减法的概念,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二: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逐步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解释其中的规律。

步骤三: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并进行口头练习;
2.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算术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进行交流讨论;
3. 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进行互相纠错和解释。

步骤四:操练(10分钟)
通过游戏或实际情境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步骤五: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并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加减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和调整,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步骤
教案主题: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2. 计算简单的加法题目。

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数字卡片、白板、彩色粉笔;
2. 教学资源:加法练习题目。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 讲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如何用加法来表示两个数的总和;
2. 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和目的。

二、加法运算练习(15分钟)
1. 示范简单的加法计算,让学生跟着做;
2. 分发加法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3. 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帮助他们理解正确的加法运算方法。

三、加法运算巩固(10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加法练习游戏;
2. 老师巡回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帮助和纠正。

四、总结和复习(5分钟)
1. 对加法运算的要点进行总结,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重要性;
2.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加法运算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多练习,熟练掌握加法运算方法。

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3. 学生在练习中是否存在明显错误,需要及时纠正和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过程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能够准确地进行简单的十以内加法运算;3. 能够运用加法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十位数、个位数的数字卡片,加法计算板;2. 教学资源:加法运算练习题,实际问题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生互动,引入加法运算概念,让学生描述加法是什么意思;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通过数字卡片演示简单的加法运算。

二、讲解:1. 介绍加法符号“+”,并演示如何进行十以内的加法运算;2. 通过例题讲解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进位规则。

三、练习:1. 让学生通过加法计算板或数字卡片,进行简单的加法练习;2. 分发加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运用:1. 出示实际问题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解决问题;2.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五、总结:1. 总结加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规则;2. 强调加法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六、作业布置:1. 布置加法运算的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加法问题,并记录下来。

七、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加法运算,如十位数相加、多位数相加等;2. 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更有挑战性的加法难题。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2. 对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产生学生的困惑?如何及时进行解释和引导?2. 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授课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小组学习,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

3.协作交流,释疑解难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4.汇报成果,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习的成果。

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课外延伸,实践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所以课后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地运用。

引用紫藤花园的小学数学情景串教学法(教学流程)一、.复习课教学1、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2、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3、综合应用,整体提高二、练习课教学1、创设情境,回顾疏理。

2、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巩固新知——基本练(2)克服定势——变式练(3)串线成网——综合练 .(4)拓展延伸——发展练3、回归情境,总结提升三、综合与实践教学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四、可能性教学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运用素材,直观感知合作交流,建构概念巩固拓展,应用知识五、图形与位置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感受,探究新知实践操作,积累经验拓展应用,发展思维六、图形的运动教学提供素材,感知现象研究素材,掌握特征模拟运动,探究方法拓展创新,体验应用七、统计教学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XXXX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XXXXXXX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XXXXX
2. 难点:XXXXX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与示范;
2. 学生合作探究;
3. 小组讨论;
4. 情景模拟;
5. 游戏互动。

五、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故事或问题引入新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 讲解概念与方法(10分钟)
教师讲解新知识的概念和解题方法,示范相关计算过程。

3. 学生合作探究(15分钟)
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共同解答相关问题,教师指导和辅导学生思考。

4. 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归纳新知识点。

5. 游戏互动(10分钟)
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 拓展应用与总结(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拓展应用或练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后作业:
XXXXXXX
七、板书设计:
1. 标题:XXXXX
2. 内容:XXXXX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可以改进?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以上为小学数学教案书写流程范本,敬请参考使用。

小学数学教案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流程

小学数学教案流程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数字0-9,并能够写出相应的数字
2. 能够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
3.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片进行数字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实物小玩具、图片
2. 教学环境:幼儿园教室或教学活动室
三、教学步骤
1. 整体引导(5分钟)
- 引导学生看数字卡片,念出数字0-9,并和学生一起读
- 让学生看实物小玩具,并尝试用数字卡片对应每个物品的数量
2. 数字认识(15分钟)
- 通过数个实物小玩具或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数量,然后用数字卡片标出
- 让学生尝试写出数字0-9
3. 数字比较(10分钟)
- 拿出两组不同数量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比较其数量,然后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哪组数量更多,哪组数量更少
4. 游戏活动(15分钟)
- 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或合作来巩固数字认识和比较的能力
- 比如“认真数一数”、“谁是数字王”等游戏
5. 教学总结(5分钟)
- 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数字认识和比较的重点
-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表观点
四、作业布置
- 让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的实物数量,用数字写出来,或者和家人一起玩数字比较的游戏五、教学反思
- 回顾当天教学过程,总结哪些内容学生理解较好,哪些内容需要加强教学
- 思考下一节课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知识
注:以上教案流程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框架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模板框架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版本和年级,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重难点: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b.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c. 提出问题,明确目标2. 探究新知a. 学生自主探究1. 阅读教材,理解概念2. 完成预习作业,巩固知识b. 小组合作交流1. 分享探究成果2. 解答疑难问题3. 总结规律,提炼方法c. 教师讲解1. 重点难点解析2. 方法指导,技巧分享3. 应用新知a. 完成课堂练习b.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c. 教师点评,总结反思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b. 总结方法,提炼规律c. 强调重点,提醒注意事项5. 布置作业a. 完成课后练习题b. 完成探究性作业c.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评价:通过考试、竞赛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讨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材版本和年级,选择合适的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3. 实物教具:准备相关实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形式。

数学写教案的基本步骤

数学写教案的基本步骤

数学写教案的基本步骤【篇一: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案】如何写好小学数学教案济南路小学数学教研组主讲人:牛芳芳要想写好数学教案,前提条件首先是备好课。

至于备课,相信我们都已耳熟能详,我只简要提一提备课的步骤和备课中应做到的“八备”。

一、备课步骤:1、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2、阅读和深究教材,翻看相关材料;3、了解学生;4、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5、编写课时教案。

二、“八备”1、备课标。

教师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中去。

2、备教材。

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

创造性地使用、整合教材。

3、备教具。

上课需要教具的,必须提前作好准备。

需要多媒体教学的,要提前作好课前硬件准备。

4、备学生。

要从不同的学生水平出发,因材因人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分层次提出要求,努力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5、备教法。

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各种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6、备板书。

要深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抓住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把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展现于黑板上,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

备课时应设计并试做要布置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合理安排课后作业的质和量8、备资源。

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密切联系,本节课所涉及的现实生活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明确教案的构成要素﹙这都已体现在教案纸上﹚:1、清楚而单一的课题;2、正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3、准确而恰当的重点难点;4、规范而使用的板书设计;5、有效而多样的教学方法;6、组织相宜的教学步骤;7、体会深刻的教学反思。

这里面提及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以及相关的作业设计,可以参考杨家庄联校的教案量化指标进行设计。

而教案中的重头戏教学步骤,结合“问题导学”模式我觉得可以用“导、学、讲、练、测”来概括,即“问题导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精讲点拨、归纳提升——达标训练——课堂检测”:1、导:问题导入以问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及自学指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较顺利地自学。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步骤

小学数学教案编写步骤
一、确定教学目标:
1.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教学游戏等;
3.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组织教学活动:
1.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
3.确保教学班级的秩序和管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实施课堂教学:
1.根据教学计划,按照教学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五、开展课后反思:
1.结合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
2.总结教学成功经验,找出教学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改进做准备;
3.与同事、学生以及家长交流,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流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
构。

2.小组学习,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
行学习。

3.协作交流,释疑解难
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4.汇报成果,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探索、交流、达成共识后,由各组组长汇报学习的成果。

学生的回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教师可提出适当的建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课外延伸,实践运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所以课后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地运用。

引用紫藤花园的小学数学情景串教学法(教学流
程)
一、•复习课教学
1、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2、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3、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二、练习课教学
1、创设情境,回顾疏理。

2、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巩固新知---- 基本练
(2 )克服定势一一变式练
(3 )串线成网综合练
(4 )拓展延伸——发展练
3、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三、综合与实践教学
创设情境,确定探究主题分析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

四、可能性教学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运用素材,直观感知
合作交流,建构概念巩固拓展,应用知识
五、图形与位置教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实践操作,积累经验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六、图形的运动教学
提供素材,感知现象研究素材,掌握特征
模拟运动,探究方法拓展创新,体验应用
七、统计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探究方法
(1)针对问题,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学习方法
(3)分析决策,解决问题
3、自主练习,应用方法
4、总结全课,整理方法
八、图形与测量教学
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积极思考,引导猜想' 操作验证,总结公式。

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九、解决问题教学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1)独立尝试,探索问题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
(3 )组间交流,建立模型
3、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4、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十、探索规律教学
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I^一、计算教学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概念教学的基本流程例谈:
1、现实情境,感知概念(弄清概念的来源)
主要目的通过现实情境了解概念的来源,初步感知概念。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分蛋糕的情境一方面让学
生了解到有些问题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解决需要一种新的数
字,另一方面初步了解表示半个”的意义。

注意的问题;并不一定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现实情境,或者说有些概念并不一定必须要寻找生活的原型。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节,教材上提供的情境图与三年级上册的情境图属于同一个层次,这一情境图对于初次认识平行四边形是合适的,但是对于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起点就低了。

就需要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对情境进行创新。

有的老师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前面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其中包括平行四边形)?你认为研究平面图形应该研究什么?(学生:研究边和角)。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也是一个现实情
境,是一个数学的情境。

所以,情境可以是现实生活,也可以是
数学的。

2、探索研究,形成概念(经历探索研究概念形成的全过
程)。

这一环节要突出学生的实践和操作,经历概念形成的全
过程,参与研究概念的特点、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动手折、研究每一部分的意
义,通过折纸、研究体会理解了平均分,和其中的1分是
几分之一的本质属性。

3、体会理解,抽象概念(体验、感悟理解概念,总结概
念的特点,抽象概念的意义)。

在充分研究、理解概念意义的基础上能抓住概念的本质
属性总结概括概念(能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即可,严密的概念需要教师及时的提升总结)。

4、拓展应用,巩固概念,(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用概念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

在20XX年韩国栋主任就对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县组织的系列达标课对数学课的教学
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那时我已经了解了基本的教学模式,但对于这种课到底怎样上还存在困惑,这次的培训不但
让我了解了课如何上,更加深入的掌握了五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及教育理念, 对其中的教学策略、注意问题更明确。

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具体流程为:列算式---说意义---试做---汇报交流---算法优化。

对于计算教学我们研究的较多,而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但往往我们更加重视计算的真确率,
从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以及对算理的研究,特别是计算课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更容易忽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就
是学生对自己所列算式的解说。

我感觉对学生来说列算式不难,难在说题意上,我们发现我们的新课型注意了这
点让学生说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题意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二)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具体流程为:自主探索(整理信息一一列式一一理由一一解答)一一合作交流(交流一一汇报)总结提升(优化)。

对于解决问题这种课型我想从我听过的两节课谈起:一节是高春霞老师讲的相遇问题,一节是吴正宪老师
讲的二年级两步运算的问题,这两节课都很好的运用了我们的新课型。

他们都把重点放在了自主探索中的整理信
息上。

因为只有把信息整理到位也就是学生真正的了解题意|――理解题意一一掌握题意,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两位教师利用读题、说题、直观演示、画题等不同的方法深入的对题意进行解析,而且吴正宪老师还利用辩论会
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问题的关键,明确解题的入手点。

两位教师的做法为我们以后上这种课型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探究课
探究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一一验证一一结论。

我们的教材中许多课是非常适合用探究课的模式教学的。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等,这种课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课堂,让他
们感到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

通过自己的猜测、验证,直至得出结论。

让他们体会数学家探讨知识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神秘。

(四)统计课
统计课的具体流程为:产生统计的必要性一一探索统计方法一一分析统计结果。

统计课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分析统计的结果。

新的课型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的,让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三个教学流程把数学应用于生活,让生活更加的有目标
概率课的具体流程为:猜测一一验证一一结论(三步)
猜测实验分析推断结论(五步)
五步教学模式一般用在等可能性的教学中。

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有的是
0,还有的是1更多的是0―― 1之间的某一个数。

教会学生猜测才能更了解生活,教会学生验证才能体会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大有小,教会学生根据结论来决策,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总之,无论哪种课型模式只有我们教师真心去研究,去探索,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