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人教版初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20210104201650)(精华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2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2.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2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第三单元人体生理活动3.1 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 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3.2 人体内的物质交换-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吸收过程。
-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4.1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2 生物的适应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
- 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五单元人与生物圈5.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2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
- 环境问题的危害。
- 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
以上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的知识点整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nao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一、知识结构动物的分类: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鱼类;两栖类:大鲵;有脊柱爬行类:龟;鸟类;哺乳类。
植物的分类:蕨类:肾蕨;裸子植物:油松、银杏;被子植物:玉米、向日葵。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二、动物分类动物的分类不仅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三、各种环境中的动物1、水中生活的动物——鱼鱼的运动器官有尾鳍、胸鳍和腹鳍、尾部和躯干。
呼吸器官为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鱼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用鳃在水中呼吸。
鱼离不开水,因为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2、陆地生活的动物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3、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为枯枝落叶和垃圾。
它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
4、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如兔、大熊猫。
它们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呼吸:哺乳动物使用肺进行呼吸,其中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将胸腔和腹腔分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整理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整理:
1. 生物的特征:生命现象、细胞组成、有机体结构、遗传信息、适应环境。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3. 细胞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4. 生物的增殖与发育: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生殖与发育、干细胞。
5. 遗传与变异:遗传物质DNA、基因、染色体、基因的组合。
6.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的自由组合。
7.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物种、分类、进化。
8.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9. 植物的组成和特征:细胞壁、叶绿体、根茎叶。
10.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11. 动物的组成和特征:动物的细胞和组织、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
12. 动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
13. 动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内受精和外受精。
14. 生物的适应性变异:结构适应和行为适应、竞争和合作。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水母,水螅(淡水)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丝虫,秀丽阴杆线虫(自由生活)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蚯蚓,蛭)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缢蛏、石鳖、蜗牛、鱿鱼、章鱼,乌贼(无壳)、扇贝、蛾螺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蟾蜍,蝾螈,大鲵(娃娃鱼,二级保护动物)9.爬行类:体表常有角质的鳞片或甲,有肺呼吸,卵生,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10.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11.哺乳类: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二、常考的典型动物:1.蚯蚓(1)前后、背腹面的区分:前端有环带,而后端没有;背面颜色较深,腹面的颜色较浅。
(2)用手抚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因为腹部有刚毛,可以与肌肉配合运动。
(3)用手抚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黏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实验后蚯蚓要放回到阴暗潮湿,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2.蝗虫(1)全身结构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其中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1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口器),胸部为运动中心(三对足,两对翅),腹部容纳内脏器官(气管为呼吸器官)。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大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大全第一章细胞与生命1.1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功能•细胞的组成——细胞器1.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细胞膜•细胞质•核及核仁1.3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1.4 细胞的繁殖•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无丝分裂第二章遗传与进化2.1 生物的遗传物质——DNA•DNA的发现•DNA的结构•DNA复制的原理2.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定义•基因的结构•基因的功能2.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变异、突变与自然选择2.4 进化的基础•进化的定义•突变与进化•适者生存第三章生物多样性3.1 生物的物种概念•生物物种的概念•生物物种的特征3.2 分类群•分类学的概念•生物分类的原则•生物分类的方法3.3 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界、门、纲、目、科等分类•恐龙的分类、演化以及灭绝原因3.4 生物的进化•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进化第四章人体健康4.1 生长发育与营养•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饮食的均衡和营养不良4.2 常见疾病与预防•流感、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疾病•预防疾病的措施4.3 生殖与发育•人的生殖及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妊娠和胎儿发育4.4 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神经调节的特点和方式•内分泌调节的特点和方式第五章生物与环境5.1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互惠互利关系•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自然界中的循环5.2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食物网的概念和组成5.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方法5.4 生物的适应和生物圈•生物的适应性•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以上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全部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生理特点和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类群有关知识二、各类群的主要生理特点1、动物有150万种以上;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约100万种以上。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4、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
娃娃鱼是两栖动物。
鳄鱼是爬行动物。
鲸鱼是哺乳动物。
5、6动物的体温7、动物有机物的来源: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三、代表动物㈠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还有水母、海葵、珊瑚虫)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
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
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
③刺细胞位于外胚—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
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
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6有口无肛门。
7、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可堆积构成珊瑚礁;它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㈡扁形动物(代表:涡虫)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
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有口无肛门。
3、涡虫的身体是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 __________ 捕食和防御。
4、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一、动物的主要类群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海葵等。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如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线形动物:如蛔虫、钩虫等。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等。
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如河蚌、蜗牛、乌贼等。
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如昆虫、虾、蟹、蜘蛛等。
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具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翅等特征。
4. 鱼类•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的呼吸过程: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
5. 两栖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代表动物:青蛙、蝾螈等。
6. 爬行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代表动物:蜥蜴、龟、蛇等。
7. 鸟类•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鸟的飞行特点:体呈流线型,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胸肌发达,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8. 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
二、动物的运动与行为1. 动物的运动•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
(完整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在淡水中,如水螅。
3、水螅,周围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4、水螅的身体称为辐射对称,这样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5、观察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它的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它与口相通,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其中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6、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海蜇经加工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珊瑚礁图1:1口;2触手;3外胚层;4内胚层;5消化腔;6芽体图2:1眼点;2背面;3腹面;4口;5咽7、涡虫,自由生活,身体背腹扁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感光的黑色眼点。
8、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
它可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9、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生殖器官发达,消化器官简单,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10、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猪肉绦虫。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是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1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2、钉螺感染人过程:交配产卵,水中成幼虫,钉螺(繁殖后溢出),钻入人体皮肤发育成虫。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 万种,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柱,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动物、哺乳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鸟类和哺乳动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腔肠动物(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海葵(被称“海中之花” )、海蛰、珊瑚虫、水螅(身体有内外两层细胞---------- 内胚层和外胚层)。
(3)与人类的关系:有益:①海蜇经加工可食用。
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
珊瑚礁的作用:①形成岛屿;②加固海岸;③为海底鱼类提供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2、扁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但涡虫自由生活)(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精巢发达,呈树枝状得名)、血吸虫、绦虫。
(3)与人类的关系:有害:①人或动物如实使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华支睾吸虫的鱼虾,就会感染该病。
②我国南方流行的血吸虫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3、线形动物(有些自由生活,有些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农作物体内)(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生殖器官发达。
)、蛲nao 虫、钩虫、丝虫、线虫。
(3)预防蛔虫病的措施:①注意个人卫生,不喝生水,蔬菜水果洗干净,饭前便后洗手;② 要管理好粪便,粪便要经过处理杀死虫卵后,再做肥料使用。
4、环节动物(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以植物的枯枝、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主要运动器官肌肉,刚毛辅助运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 细胞膜起到细胞的保护和选择性通透作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细胞内物质交换和代谢的场所。
-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包含遗传信息。
细胞的分裂- 细胞的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通过复制染色体、对染色体进行分离和细胞质分裂来完成。
-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基因组不同的细胞。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种群内代际之间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由DNA分子编码。
- 基因包括等位基因和基因座,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 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逐渐变化。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生物按照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包括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等分类单位。
- 每个分类单位包含一定数量的生物种。
- 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种群在地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演化,形成了现有多样的生物种类。
生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运输- 生物体通过消化系统吸收有机物和无机物。
-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生物体通过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各个细胞,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和体质量的增加。
- 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经过胚胎期、幼体期到成体的过程。
-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的免疫和抗病- 生物体通过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两种方式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 先天免疫是指生物体的固有免疫能力,通过皮肤、黏膜等生理屏障和炎症反应来抵御病原体。
- 后天免疫是指生物体的适应性免疫能力,通过淋巴细胞和抗体等免疫物质来抵抗病原体。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 生物群落包括生物种群和它们的生境。
完全掌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完全掌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帮助同学们完全掌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的总结:
1. 生物的分类
生物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
生物
的分类有层次性,从大到小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 细胞与微生物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细胞分为原
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3. 动物和植物的组织结构
动物体内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植物体内也有不同的组织,包括表皮组织、维管束组织、根茎叶等。
4.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
进化是生物种类随时间逐渐改变和发展的过程。
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流动等。
5.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包括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等。
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6. 人体健康
保持身体健康需要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惯。
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工作,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提高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完整版)人教版初二上生物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 150 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
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
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 _进入鳃丝的 _ 毛细血管 _中,而 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 _;用 _鳃 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2021年整理)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完美版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姓名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这是雨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知识要点,帮助同学们回顾所学的内容。
1. 细胞的特点和组成
-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 细胞按结构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的代谢活动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实现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代谢活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3. 遗传物质和遗传
-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 遗传是生物种群发生演化和个体间产生差异的基础。
4. 细胞的分裂和生物的繁殖
-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是生物繁殖的两种方式。
5. 生物的进化
- 生物进化是生物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和演化的过程。
- 进化选择理论解释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现象。
以上是新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同学们复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咨询老师或同学。
祝大家研究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和真菌1.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3. 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③接种④恒温培养4.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养方式为异养)。
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5.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
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的分布很广泛。
6. 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 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细菌8.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 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10. 细菌很小,10 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
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19 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病毒比它还小)11. 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
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
分裂繁殖。
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12. 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14. 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15. 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16 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比较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细菌细胞√√√ 无成型细胞核有中区域×有些细菌有有些细菌有DNA集叶绿体×××√××荚鞭膜毛17. 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18. 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
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19. 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酵母菌。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20. 蘑菇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殖:孢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21. 酵母菌(了解)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22.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水+能量(多)+酒精+能量(少)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
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 导致的)③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
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④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与动物共生: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共生: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23.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B12 和维生素K 对身体有益①食品制作。
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 保存原理------- 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24.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25.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26.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用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
27. 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1. 生物分类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等不同的等级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2. 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 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4.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5.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者关系:(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
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
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
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态. 所以保6. 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7. 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8. 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9. 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10. 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1.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1. 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影响12. 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化石”。
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13. 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自然保护区。
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14.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性的重要场所。
,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15. 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16.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