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声与现代科技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c88ba7c77da26925c5b02d.png)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38900020【英文译名】:Generality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理、工、文、管、农类各专业。
【学分数】:2【总学时】:32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材料、典型的事例介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会科学思维,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从能力方面,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从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适当加以课堂讨论,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交流、辅导系统。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后续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1.科学技术发展简史1.1科学与技术概论1.2古代科学技术1.3近代科学技术1.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2.现代科学技术2.1生物技术2.2现代信息技术2.3激光技术2.4新材料技术2.5新能源技术2.6 空间与海洋技术1工程技术中心2 2.7 环境科学技术3工程技术基础3.1工程图学基础3.2 工程力学3.3 工程材料3.4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3.5先进制造技术4.科学技术与社会4.1科技的社会功能4.2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创新4.3科教兴国4.4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4.5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五、教学方法建议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浅谈电影声音设计中的电子合成技术
![浅谈电影声音设计中的电子合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e37a7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8.png)
浅谈电影声音设计中的电子合成技术发布时间:2022-04-22T05:29:21.94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中作者:迪力夏提·艾力[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电影中,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当今众多好莱坞电影中,计算机CG 技术创造的视觉奇观俨然已经造就了许多热衷于观赏电影视觉特技的观众,也造就工业光魔等一批世界顶尖的视觉特效设计团队。
面对计算机CG技术创造的视觉奇观,电影艺术中的听觉元素也应该改变传统,大胆地利用包括声音合成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丰富和增强电影视听语言表现力。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迪力夏提·艾力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了电影中,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当今众多好莱坞电影中,计算机CG 技术创造的视觉奇观俨然已经造就了许多热衷于观赏电影视觉特技的观众,也造就工业光魔等一批世界顶尖的视觉特效设计团队。
面对计算机CG技术创造的视觉奇观,电影艺术中的听觉元素也应该改变传统,大胆地利用包括声音合成技术在内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丰富和增强电影视听语言表现力。
新的视听体验必然来源于新的技术,近年来随着声音合成技术的发展,利用声音合成技术制作动效声音、特效声音以及合成语音已经成为现实,声音设计工作者不仅能够录制声音,更能够创造声音。
声音合成技术为电影声音设计工作者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声音创作工具,极大地拓宽了声音设计的创作思维。
关键词:声音合成;技术;电影声音;设计;应用引言随着电影的日益增多,声音的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合成技术成为电影中声音设计的重要手段。
在以往的电影中,声音素材十分匮乏,通过声音设计师们多年的创新与努力,探索出运用电子合成的音色来编辑与制作电影中的声音与音效,而对于无法在同期录制的声音则通过拟声的方法来模仿等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电影中的声音素材,为电影中的声音设计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声与现代科技
![声与现代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961a1b5019e8b8f67d1cb95d.png)
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超声波来相互联络 B.海豚和大象都是利用次声波来相互联络
C.海豚用的超声波,大象用的次声波 D.海豚用的次声波,大象用的超声波
A 9.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的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人耳能听到的声波
1.声音在空气中以 __声_波__ 的形式传播。 2.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 __2_0_H_z_~_2_0__0_0_0_H_z
频率__高_于__2_0_0_0_0_H__z_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__低_于__2_0_H__z_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0Hz 20000Hz
次声波 可听声
超声波
频率
超声的特点
? 能传播得很远; ? 穿透力强; ? 容易发生反射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声呐
超声在水中传播距离很远, 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制成声呐, 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 以测绘海底形状。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 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t秒 收到回波信号,假设声音在海水中传 播速度为V m/s,则海洋中的深度是多 少米?
5.科学家发明的声呐系统( A ) A.能发出超声波,从回声获取信息 B.能发出次声波,从回声获取信息 C.发超声波和次声波,视探测物体而定
6.中医诊病 ,一般要“望”、“闻”、“问”、“切” ,其
中利用病变器官的声音提供信息的诊病方B法叫 ( )
A.望
B.闻
C.问
D.切
7.科学家通过接收 ( C )声音,监测预报台风和地震 .
3.4 声与现代科技
1.奇异的声现象 2.超声是个多面手 3.次声本领大 4.声识别技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复习提纲(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复习提纲(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0aa7c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八年级物理(上)复习提纲第一部分知识要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一节学习科学探究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切奇秒的现象,其发生都是有原因的,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基中的原理和规律,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2、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3、仪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
走进实验室首要目的是让同学们认识各种仪器,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规则,为今后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打下基础。
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验的需要合理选择。
4、科学探究的工具:(1)长度测量仪器: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2)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和砝码;(3)时间测量仪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4)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5)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6)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7)体积测量仪器:量筒、量杯;5、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6、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注意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现象。
第二节测量1、科学家们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米原器,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基准。
2、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km、dm、cm、mm、μm、nm。
单位换算关系:1km=1000m、1mm=1000μm、1μm=1000nm、1μm=10-6m、1nm=10-9m单位换算口诀:先抄数字、再乘进率、紧跟单位、最后整理。
例:23nm=23某10-9m=2.3某10-8m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测量仪器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
计数时,一般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例:测量结果为 2.26dm时,所用的是厘米刻度尺,其分度值为1cm,准确值为2.2dm,估计值为0.06dm。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声与现代科技导学测评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3.4声与现代科技导学测评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34932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d.png)
声与现代科技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合km/h,深度是 m。
2⑴猫 60~65000 ⑵青蛙 50~8000⑶狗 15~50000 ⑷知更鸟 250~21000⑸鳄鱼 20~60000 ⑹人 20~20000超声和次声都听不见的是。
3用手拍橡皮膜,可以看到火焰。
传递,也能传递。
4、关于声的应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的信息的;BCD、声在消费、医疗、HY5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
6、以下有关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B、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小;C、超声波的振动频率比次声波高;D、次声波的振动频率比超声波高。
7、以下问题中属于回声定位的是〔〕A、听到远处熟人的说话声;B、海豚通过收到的回声判断远处小鱼的位置和间隔;C、通过闪电和雷声判断闪电发生处与自己的间隔;D、雷达截获敌机发出的雷达信号——超声波。
8、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A、海底深度;B、两山之间的间隔;C、敌舰艇的位置;D、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间隔。
9、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降临〞。
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
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根据。
10、你知道噪声除草是怎样利用噪声的吗?11、某渔船声呐发出超声波,经过鱼群反射后0.8s收到反射波,求船离鱼群的间隔。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450 m/s〕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声乐基础教案
![声乐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f07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3.png)
声乐基础教案第一章:声乐简介1.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1.2 声乐的历史与发展1.3 声乐的基本要素1.4 声乐的学习方法与要求第二章:声乐基础知识2.1 音乐的节奏与拍子2.2 音符与音程2.3 音色与音域2.4 声乐的记谱法第三章:声乐技巧训练3.1 呼吸控制与支持3.2 发声器官的运用3.3 咬字与共鸣3.4 声乐的演唱姿势与发声状态第四章:声乐曲目与演唱4.1 声乐曲目的选择4.2 声乐演唱的表现手法4.3 声乐作品的分析与解读4.4 声乐的排练与演出第五章:声乐艺术与审美5.2 声乐审美的标准与范畴5.3 声乐作品的风格与流派5.4 声乐艺术的欣赏与评价第六章:声乐技巧进阶训练6.1 高级呼吸技巧6.2 音域扩展与音色变化6.3 装饰音与声乐技巧6.4 声乐技巧的综合运用第七章:声乐表演与舞台实践7.1 声乐表演的基本原则7.2 舞台礼仪与表演技巧7.3 声乐演唱的心理准备7.4 声乐演出的舞台实践与反馈第八章:声乐教学法8.1 声乐教学计划与大纲设计8.2 声乐教学方法与技巧8.3 声乐教学评估与反馈8.4 声乐教学案例分析第九章:声乐艺术与文化交流9.1 声乐艺术的国际交流9.2 声乐艺术与跨文化交流9.4 声乐艺术家的人文交流第十章:声乐的未来发展10.1 声乐与现代科技的结合10.2 声乐教育的创新与改革10.3 声乐艺术的市场化与产业化10.4 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声乐基础知识补充说明:音符与音程是音乐的基础元素,需要学生掌握各种音符和音程的定义及应用。
音色与音域是声乐中的重要概念,需要学生了解并能够区分不同的音色和音域。
二、声乐技巧训练补充说明:呼吸控制与支持是声乐演唱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支撑技巧。
发声器官的运用包括声带的振动、共鸣的使用等,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
三、声乐曲目与演唱补充说明:选择适合自己音色和音域的声乐曲目至关重要,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
电子音乐知识点
![电子音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b01e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0.png)
电子音乐知识点电子音乐是以电子设备为工具创造的一种音乐类型。
它运用了现代科技和电子技术,采用电子合成器、电脑和数字声音处理器等设备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电子音乐有着独特的声音效果和创新的表现方式,成为现代音乐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子音乐的知识点。
1. 电子音乐的起源电子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电子音乐实验。
最早的电子音乐作品可以追溯到1897年,当时法国的音乐家毕沙罗尔发明了一种名为"光线仪"的设备,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产生声音。
20世纪50年代,以德国的开普勒实验室为代表的电子音乐实验室开始涌现,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电子音乐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音乐艺术形式。
2. 电子音乐的特点电子音乐以其独特的声音效果和创新的表现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听众。
以下是电子音乐的一些特点:2.1 音色的多样性:电子音乐使用电子合成器等设备进行音频处理,可以产生各种丰富多样的音色效果,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2.2 循环和重复:电子音乐常常使用循环和重复的节奏和音乐元素,营造出单调但有力的音乐氛围。
2.3 实验性和创新性:电子音乐的创作方式具有很大的实验性,艺术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各种音乐效果和创新的音乐表达。
2.4 可编程性:电子音乐设备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各种音乐效果和实时控制,让艺术家可以随时调整和改变音乐的表现方式。
3. 电子音乐的流派电子音乐有着多种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子音乐流派:3.1 舞曲(Dance):舞曲是电子音乐中最为广泛传播的流派之一,它通常具有明快的节奏和重复的旋律,适合用于舞蹈和派对场合。
3.2 家园(House):家园音乐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其特点是轻松的节奏和律动感,通常包含一些带有灵魂感的人声元素。
3.3 汽车(Trance):汽车音乐以其激昂的节奏和浓郁的情感而闻名,常常通过重复循环的旋律和强烈的低音效果来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舞曲氛围。
初中各版本物理教材目录
![初中各版本物理教材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f01f45cd2e3f5727a5e962af.png)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 运动的描述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 声音的特性第3节 声的利用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 物变态化第1节 温度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第四章 光现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 光的反射第3节 平面镜成像第4节 光的折射第5节 光的色散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 眼睛和眼镜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量第2节 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第七章 力第1节 力第2节 弹力第3节 重力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 二力平衡第3节 摩擦力第九章 压强第1节 压强第2节 液体的压强第3节 大气压强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第2节 功率第3节 动能和势能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1节 杠杆第2节 滑轮第3节 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第2节 内能第3节 比热容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第2节 热机效率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第2节 电流和电路第3节 串联和并联第4节 电流的测量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1节 电压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 电阻第4节 变阻器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1节 电能 电功第2节 电功率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 焦耳定律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第1节 家庭电路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 安全用电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第2节 电生磁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第4节 电动机第5节 磁生电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 能源第2节 核能第3节 太阳能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北师大版苏教版八年级八年级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全部属于概念性内容,以了解为主)第一章 声现象一. 物质的状态 1.1 声音是什么二. 温度的测量 1.2 声音的特征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1.3 令人厌烦的声音四. 汽化和液化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五. 升华和凝华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二章 物态变化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2.1 物质的三态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 2.2 温度的测量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重难点) 2.3 汽化和液化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 2.4 熔化和凝固2.5 升华和凝华2.6 水循环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三章 光现象一. 运动的描述 3.1 光的色彩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2 颜色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重点,难点) 3.3 人眼看不见的光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 3.4 光的直线传播3.5 平面镜3.6 光的反射第四章 声现象 (理解性记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 声音的产生 4.1 透镜探究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 乐音与噪声 4.3 照相机与眼睛四. 超声波 4.4 视力的矫正4.5 望远镜与显微镜4.6 光的折射4.7 透镜的奥秘第五章 光现象 (光路图属重点)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光的反射 5.2 速度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3 匀速直线运动四. 光的折射 5.4 世界是运动的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 透镜 6.1 物体的质量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三. 生活中的透镜 6.3 物质的密度四. 眼睛和眼镜 6.4 物质的比热容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 运动和力 (重点,难点)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一. 力7.1 走进分子世界二. 力的测量7.2 探索更小的微粒三. 重力7.3 宇宙探秘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 二力平衡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 压强和压力 (重点,难点)第八章 力一. 压强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8.2 重力三. 连通器8.3 摩擦力四. 大气压强8.4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9.1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9.3 气体的压强9.4 浮力第十章 力与运动10.1 物体的浮与沉10.2 二力平衡10.3 力与运动的关系九年级 全一册九年级 全一册第九章 机械和功 (重点,难点)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1.1 杠杆二、滑轮11.2 滑轮三、功11.3 功四、功率11.4 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11.5 机械效率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11.6 机械效率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属重点)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二、内能12.2 内能 热量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重点,难点)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一、认识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二、组装电路13.2 电路链接的基本方式三、电流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四、电压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六、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七、变阻器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重点,难点)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4.1 电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14.2 变阻器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14.3 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重点,难点)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一、电功和电能15.1 电能表与电功二、电功率15.2 电功率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四、电流的热效应15.4 家庭安全用电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理解)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一、磁现象16.1 磁体与磁场二、磁场16.2 电流的磁场三、电流的磁场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五、电磁铁的应用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七、直流电动机八、电磁感应 发电机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了解)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电磁波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二、广播和电视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17.3 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了解)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浩瀚的宇宙18.2 核能三、能源危机与希望18.3 太阳能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科版沪科版八年级八年级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第一节 走进神奇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二节 探索之路3.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1.认识运动第一节 动与静2.2.运动的描述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三节 快与慢4.能量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 声第三章 声的世界1.认识声现象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乐音的三个特征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3.3.噪声第三节 超声与意次声4.声与现代科技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第四章 多彩的光1.光源 光的传播第一节 光的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第二节 光的反射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三节 光的折射4.光的折射第四节 光的色散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神奇的眼睛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7.通过透镜看世界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8.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 物态变化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1.物态变化与温度第一节 力2.熔化和凝固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3.汽化和液化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4.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力与运动1.质量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2.物质的密度第二节 力的合成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三节 力的平衡第七章 力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1.力第一节 质量2.力的描述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3.弹力 力的测量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4.重力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5.摩擦力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 力与运动第八章 压强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一节 压强2.力的平衡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 压强第九章 机械与人1.压强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液体的压强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3.连通器第三节 做功了吗4.大气压强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第五节 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1.在流体中运动第一节 走近微观2.认识浮力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三节 探索宇宙4.沉与浮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杠杆2.滑轮3.功 功率4.机械效率5.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 机械能1.机械能2.机械能的转化3.水能与风能九年级 全一册九年级 全一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1.分子动理论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2.内能和热量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3.比热容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的放热过程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热机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2.内燃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3.热机效率第三节 内燃机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三章 认识电路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1.电现象第一节 电是什么2.电路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3.电路的连接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 测量电压第四章 探究电流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1.电流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三节 家庭用电第五章 欧姆定律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1.欧姆定律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2.测量电阻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3.等效电路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第六章 电功率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电功第一节 磁是什么2.电功率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3.焦耳定律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4.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 磁与电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1.磁现象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2.电流的磁场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3.电磁铁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4.电磁继电器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1.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节 感受信息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3.电话和传感器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九章 家庭用电第十九章 材料世界1.家用电器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材料2.家庭电路第二节 半导体3.安全用电与保护第三节 探索新材料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第十章 磁波与信息技术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1.神奇的电磁波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电磁波的应用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三节 开发新能源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1.能量守恒守定律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3.能源4.核能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粤教版八年级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 希望你喜爱物理2 测量长度和时间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4 尝试科学探究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2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3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第三章:光和眼睛1 光世界巡行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5 奇妙的透镜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7 眼睛和光学仪器8 揭开色彩的奥秘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1 从全球变暖说起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 升华和凝华5 水循环和水资源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1 物体的质量2 探究物质的密度3 密度知识的应用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5 点击新材料第六章:力和机械1 怎样认识力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3 重力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6 探究滑轮的作用第七章:运动和力1 怎样描述运动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第八章:神奇的压强1 认识压强2 研究液体的压强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九章:浮力和升力1 认识浮力2 探究浮力的大小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4 神奇的升力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1 认识分子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3 “解剖“原子4 飞出地球5 宇宙深处九年级 全一册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的电路1 从闪电谈起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6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1 怎样认识电阻2 探究欧姆定律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1 怎样才叫“做功”2 怎样比较功的快慢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4 认识动能和势能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1 认识内能2 热量与热值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4 热机与社会发展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 从永磁体谈起2 奥斯特的发现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第十六章:电动机与发动机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1 电能与电功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 家庭电路2 测算家庭电费3 怎样用电才安全4 电能与社会发展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 最快的“信使”2 广播电视与通信3 走进互联网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1 存在能源危机吗?2 开发新能源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3.4 声的应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教案】3.4 声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0e092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3.png)
第4节声的应用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了解声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认识超声波、次声波、回声、共鸣等现象。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节用声现象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讲述现代科技中应用声现象的例子,如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次声波、回声、共鸣等现象,增加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却不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节就是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中,对声现象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观看录像资料,获得有关声知识的应用。
3.介绍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核心素养
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学习知识,建立物理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
难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最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06d483762cc58bd63086bd74.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常用的科学探究工具: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时间?质量?温度?力?体积?电?2、科学探究有哪七个环节?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4、长度的其它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从大到小排列)5、什么叫分度值?6、什么叫量程?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有哪些环节,要注意什么)8、什么叫误差?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哪3个?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11、时间的其他单位有哪些?符号是?(从大到小排列)1.3活动:降落伞比赛12、什么叫控制变量法?13、如何选择合适的仪器?14、测量仪器使用前,要做什么?15、有哪些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是停表,测量质量的是天平,测量温度的是温度计,测量力的是弹簧测力计,测量体积的是量筒,测量电的是电流表和电压表。
2、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m 。
4、长度的其它单位有千米,分米,里米,毫米,微米,纳米。
符号是 km , dm , cm , mm , um , nm 。
5、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分度值。
6、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量程。
7、正确使用刻度尺:①选,要三看: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放,刻度线要紧贴物体,刻度尺要平放。
③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要估读。
④记,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9、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其中常用的主要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0、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
11、时间的其他单位有小时、分钟,符号是h, min。
教科版八上物理 声与现代科技 课件
![教科版八上物理 声与现代科技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6ca45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d.png)
2.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 位置 ,这种方法 叫 回声定位.科学家运用
这个原理发明了 声呐 .
3.将两个相同的音叉并排放好(没有接触), 乒乓球靠着音叉B,当敲响音叉A时,会发现 乒乓球 被弹开 ,这说明了 声音传递能量 . 4.下列不是利用声信息的有( C )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医生利用B超视察人的身体状态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5.以下声波中,对人有害的声音的频率是
(C ) A. 85~1100Hz
B. 20000Hz以上
C. 20Hz以下
D. 760~1500Hz
6.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周围墙壁都做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的,这样是为了( A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7.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
(3) 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 部的信息,给人作常规检查)
彩色B型超声波 诊断仪
(4)超声探伤仪
超声探伤仪 检查金属内部是否有气泡
(5)加湿器、“倒车雷达”
地震、火山喷发、 台风等,都伴有 次声波的产生, 利用这种次声波 可以预报灾害
1.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特殊的声
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说明了通过声音能获
这是因为( D )
A.屋子里有回声,旷野里没有回声
B.屋子里声音会被反射,旷野里不会被反射.
C.屋子小,声音都传入耳朵,旷野大,声音传 到远处去了.
D.屋子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
旷野里回声不能加强原声.
8.中医诊病,一般要“望”、“闻”、 “问”、“切”,其中利用病变器官的声音
语音范畴知觉能力名词解释
![语音范畴知觉能力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9cbc6c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9.png)
语音范畴知觉能力名词解释1. 引言语音范畴知觉能力是指人类对于语音信号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它是人类语言交流的基础,也是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人机交互技术的关键。
本文将对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 语音范畴在语音范畴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声调和音素。
2.1 声调声调是指在发声过程中,声带振动频率的变化情况。
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义,如汉语中的“ma”可以表示“妈”、“麻”、“马”等不同意思。
人类通过听觉系统对声调进行感知和区分,从而理解他人的意思。
2.2 音素音素是构成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区分词义的基本单位。
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数量和种类的音素。
英文有大约40个音素,而汉语有大约400个音素。
人类通过听觉系统对这些音素进行感知和辨别,从而理解和发出语言。
3. 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语音范畴知觉能力是指人类对声调和音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声调辨别能力声调辨别能力是指人类对不同声调的区分能力。
不同的语言中,声调在意义上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通过听觉系统对声调的频率、时长、强度等特征进行感知和分辨,从而理解他人的意思。
3.2 音素辨别能力音素辨别能力是指人类对不同音素的区分能力。
不同的语言中,音素在构成词义上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通过听觉系统对音素的声音特征进行感知和辨别,从而理解他人的语言。
3.3 音节结构辨别能力音节结构辨别能力是指人类对不同音节结构的区分能力。
不同的语言中,音节结构可以影响词义的表达。
英文单词”cat”和”act”只有一个字母不同,但由于其音节结构不同,表达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人类通过听觉系统对音节结构的特征进行感知和辨别,从而理解他人的语言。
3.4 语音韵律感知能力语音韵律感知能力是指人类对语音的节奏、重音和声调变化等特征的感知能力。
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人类通过听觉系统对这些韵律特征进行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语言。
高考知识点大全 总结
![高考知识点大全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6cbd8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d.png)
高考知识点大全总结一、数学1. 数与代数1.1 整数概念及性质1.2 有理数的概念及性质1.3 实数的概念及性质1.4 数的运算1.5 代数式的概念及运算1.6 一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7 二次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8 多项式函数的概念及性质2. 几何2.1 直线与角2.2 三角形的性质2.3 四边形的性质2.4 圆的性质2.5 直角坐标系与直角坐标2.6 向量的概念及运算2.7 空间几何2.8 解析几何2.9 三角函数及其应用3. 概率统计3.1 随机事件及概率3.2 随机变量及概率分布3.3 统计学及应用4. 数学推理与证明4.1 数学归纳法4.2 数学逻辑4.3 数学证明方法及技巧5. 数学建模与实际应用5.1 数学建模的概念及方法5.2 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二、语文1. 古代文学1.1 先秦诸子1.2 诗经、楚辞、汉赋1.3 唐诗、宋词、元曲1.4 古代小说、剧本1.5 古代散文2. 现代文学2.1 新诗、现代散文2.2 新小说、新戏剧2.3 新体诗、新词2.4 现代散文3. 古代文言文阅读能力3.1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3.2 古代文言文的基本修辞手法3.3 古文词句的鉴赏3.4 古代文言文的鉴定4. 现代文阅读能力4.1 现代文的基本文章结构4.2 现代文的基本修辞手法4.3 现代文的基本推理、应用5. 作文5.1 文体与风格5.2 写作技巧5.3 作文方法与实践6. 修辞与韵律6.1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应用6.2 韵律的基本形式与应用三、英语1. 阅读理解能力1.1 阅读文章的整体结构1.2 阅读文章的主题与中心意思1.3 阅读文章的细节和引申意义1.4 推断作者态度、观点和目的2. 词汇与语法2.1 单词的识别和掌握2.2 词义辨析2.3 语法知识及应用2.4 句子结构和语法关系3. 写作表达能力3.1 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3.2 写作表达的逻辑结构3.3 文章的主题与论点3.4 书面表达的技巧与方法4. 听力与口语4.1 听力材料的理解和应用4.2 口语的基本交际技巧4.3 口语表达的自然和流利5. 翻译5.1 中英互译的基本技巧5.2 句子结构和用词5.3 中英翻译的应用能力四、物理1. 力学1.1 运动的描述和研究方法1.2 物体的平衡和平衡条件1.3 物体的受力分析1.4 物体的运动规律2. 热学2.1 热力学基本概念2.2 热力学基本定律2.3 热力学循环2.4 热力学应用3. 声学3.1 声音的特性3.2 声音的传播3.3 声波的基本性质3.4 声学应用与实践4. 光学4.1 光的基本特性4.2 光的传播4.3 光的反射与折射4.4 光学应用与实践5. 电磁学5.1 静电场5.2 恒定电流及电路5.3 磁场5.4 电磁学应用与实践五、化学1. 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史1.2 元素周期律1.3 化合物的命名1.4 化学方程式及计算1.5 化学反应1.6 化学键1.7 氧化还原反应2.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1 固液气三态分子排列2.2 物质的性质及分类2.3 物质的分子运动与状态变化2.4 能量与物质的相互转化3.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3.1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3.2 化学平衡3.3 平衡常数与平衡法3.4 平衡常数的应用4. 水溶液与离子反应4.1 溶液的浓度4.2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4.3 实验物质的检验4.4 水溶液与实际应用5. 元素与化合物的应用5.1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应用5.2 化合物的应用与实践六、生物1. 生物科学基础1.1 生物学的概念与基本原理1.2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3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1.4 生物体的分类与特征2. 生物体的代谢与调节2.1 新陈代谢的基本流程2.2 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2.3 生物体的调节与稳态3. 生殖与发育3.1 生殖细胞的产生与发育3.2 生殖过程的调节与控制3.3 生物体的发育与生长4. 生物进化与遗传4.1 进化观念的提出与发展4.2 遗传基本原理4.3 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5. 生态与环境5.1 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5.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5.3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七、政治1. 政治学基础知识1.1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3 国家政权的性质与特征1.4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1.5 政治体制的形式与特点2. 国家政治制度2.1 国家的组织与职能2.2 国家政府与行政2.3 国家立法与司法2.4 政府与人民的关系3. 公民的政治参与与权利3.1 选举与被选举权的行使3.2 公民权利的保障3.3 公民义务的履行3.4 政治参与与民主决策4. 国际政治关系4.1 国际政治关系的性质及特点4.2 国际政治组织与合作4.3 国际政治冲突与解决4.4 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5. 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5.1 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5.2 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变迁5.3 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八、历史1. 历史基本概念与知识体系1.1 历史的定义与分类1.2 历史研究方法及应用1.3 历史文化传统与特点1.4 历史知识的整合与应用2. 中国古代史2.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2.2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历史演变2.3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2.4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3. 中国近现代史3.1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3.2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变迁3.3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3.4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发展4. 世界古代史4.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4.2 古代世界的政治格局4.3 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交融4.4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5. 世界近现代史5.1 近现代世界的政治变迁5.2 近现代世界的社会变革5.3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5.4 近现代世界的国际关系与战争九、地理1. 地理学的基础知识1.1 世界地理环境1.2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3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1.4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发展动向2. 自然地理2.1 陆地与海洋2.2 气候与气象2.3 地形地貌2.4 自然资源及其分布3. 人文地理3.1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3.2 人类聚居与城市发展3.3 人类的农业与工业活动3.4 人文环境与社会发展4. 区域地理4.1 中国地理区划与自然环境4.2 中国地理区划与人文环境4.3 世界地理区划与自然环境4.4 世界地理区划与人文环境5. 地理信息系统5.1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5.2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造与运用5.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与前景以上便是高考知识点的大全总结,每个学科都涵盖了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考出理想的成绩。
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8篇)
![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8393f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5.png)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篇一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者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应用。
(难点)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活动流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进行新课1、什么是噪声?(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保角度加以说明)2、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超声(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和次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
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
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
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
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
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
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
动车组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检测技术及应用
![动车组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检测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ec146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b.png)
技术应用0 引言我国动车组具有运行速度高、连续高速运行里程长的特点,滚动轴承承受的动态载荷较大,容易出现轴承故障。
当前对动车组和客车车辆滚动轴承的检测主要依靠车载轴温报警装置进行在线监控和定期进行人工检查。
车载轴温报警装置主要监控轴承晚期故障,一旦出现轴温报警必须立即停车检查,严重影响行车秩序,造成巨大社会影响[1]。
定期人工检查无法及时监测轴承故障,而且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容易出现故障漏检、漏判。
迫切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开展动车组和客车车辆滚动轴承早期故障检测和诊断,有效预防滚动轴承事故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在列车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领域做的比较成熟的有美国TTCI和澳大利亚Track IQ公司,其研制开发的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在全世界均有70多套应用。
2003年开始,我国与Track IQ等国外公司合作,引进了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Trackside Acoustic Detection System,TADS),为适应我国的铁路状况,逐步实现国产化。
试验过程中对TADS 的硬件进行了全面消化吸收,对软件进行联合开发,对系统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2]。
我国动车领域运用的LM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诊断系统(即LM系统),通过引进先进的动车组TADS系统并将其国产化,采用先进的轨边声学指向跟踪技术、声音频谱分析技术和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对动车组和客车车辆滚动轴承外、内圈滚道和滚动体裂纹、剥离、磨损及腐蚀等故障进行早期诊断及分级报警,适用于各型CRH系列动车组及客车车辆滚动轴承故障的在线动态检测。
1 滚动轴承故障及检测机理1.1 滚动轴承故障客车车辆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1)内圈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
动车组滚动轴承故障轨边声学检测技术及应用厉 浩:上海铁路局车辆处,工程师,上海,200071张 渝: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四川 成都,610031彭朝勇:西南交通大学,讲师,四川 成都,610031摘 要:滚动轴承是走行装置中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承受的动态载荷较大,容易出现轴承故障,对车辆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声现象 重难点突破与提升 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 重难点突破与提升 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27853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5.png)
18.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人们在汽车发动机周围安 装带有许多小孔的吸音棉,这是在传播 (选填“产生”“传播”或“接收”)环 节减弱噪声。汽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传递信息来工作的。
重难点5:声现象知识综合辨析 19.(多选题)(山西中考改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一带繁荣一路歌》, 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2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B.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该在听到发令枪声后开始计时 C.测距的声呐装置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综合实践活动】 23.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隔声是一种重要的减弱噪声的方法。 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物体的隔声性能,他们收 集了一些可以隔声的材料:旧毛巾、旧报纸、泡沫塑料,然后一起探究 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重难点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6.下列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17.(北海合浦县校级期末)如图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下列 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图示方法相同的是( D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D.观看演出时手机调为静音
(2)分析第 1、2 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一,并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 同时,琴弦的横截面积越大,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选填“高”或“低”)。 (3)分析第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琴弦的 材料和横截面积 相同 时,琴弦的 长度 越小,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电子钢琴使用说明书
![电子钢琴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6975b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f.png)
电子钢琴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感谢您购买我们的电子钢琴!本使用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电子钢琴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帮助您快速上手并享受到优质的音乐体验。
1. 产品概述电子钢琴是一种创新的音乐乐器,它将传统的钢琴声音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电子技术实现多种音色、节奏和弹奏模式的选择。
它具备电子钢琴、电子琴、合成器等多种功能,同时体积小巧、便携易携带,适用于个人练习、表演以及音乐教学等场合。
2. 功能特点2.1 多种音色选择我们的电子钢琴内置了丰富的音色,包括钢琴、电子琴、合成器、管弦乐等,供用户选择和切换。
通过操作面板上的音色选择按钮,您可以轻松切换到您喜欢的音色,满足不同音乐风格的需求。
2.2 节奏和伴奏电子钢琴还内置了各种风格的节奏和伴奏,例如摇滚、爵士、流行等。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喜欢的节奏,并通过面板上的控制按钮调节节奏的速度和音量。
同时,您还可以通过按键或脚踏板来选择是否启用伴奏功能。
2.3 录音和演奏功能我们的电子钢琴还具备录音和演奏功能,通过内置的录音器,您可以录制自己弹奏的音乐,并进行回放和编辑。
此外,您还可以通过连接USB接口,将录音保存至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后期处理和分享。
3. 使用方法3.1 上电与音量调节在使用电子钢琴之前,请确保插上电源适配器,然后按下开关按钮,屏幕将显示出电子钢琴的品牌名称和版本号。
您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钮控制音量的大小,以便调节合适的音量。
3.2 音色选择和切换在屏幕上选择您希望使用的音色,然后按下相应的音色选择按钮。
屏幕将显示出所选音色的信息,您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音色选择按钮的数量,来实现切换到其他音色。
3.3 节奏和伴奏设置在面板上找到节奏和伴奏控制按钮,然后选择您需要使用的节奏风格。
您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按钮的数量来调节节奏的速度和强弱。
在需要伴奏时,按下伴奏开关按钮即可启用伴奏功能。
3.4 录音和演奏要开始录音,请按下录音按钮,然后开始弹奏您想要录制的音乐。
录音时,屏幕会显示录音的进度和时间长度。
2024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2024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053d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0.png)
2024初中科学教育课程标准1. 引言本课程标准旨在为初中科学教育提供明确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强化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初中阶段的学生,以确保我国青少年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全面提升。
2. 课程目标2.1 知识与技能通过初中科学教育,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熟悉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需要培养以下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描述现象;- 提出假设和问题;- 设计和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和论证结论;- 表达和交流成果。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需要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敢于质疑和探索的精神;- 热爱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团队协作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3. 课程内容初中科学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领域:3.1 生命科学- 细胞与生物体结构;- 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生殖;-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3.2 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形成与结构;- 地球上的水循环与气候;-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天体与宇宙探索。
3.3 物质与化学-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化学与生活、生产。
3.4 物理现象与规律- 力、热、光、电、声等物理现象;- 物质的性质与力学规律;- 电磁现象与电磁感应;- 现代物理与科技应用。
3.5 技术与工程- 技术与工程的基本概念;- 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4. 实施建议4.1 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概念的形成和原理的理解;- 提倡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4.2 评价建议-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提问、实验、报告等;- 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和同伴评价。
奇妙的声音教案设计
![奇妙的声音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b124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d.png)
奇妙的声音教案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1.2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原因。
声音的传播过程。
声音的传播条件。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演示声音的产生,让学生感受声音的振动。
讨论声音传播的条件,如空气、水、固体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实验演示,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
学生回答关于声音传播条件的问题。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2.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学会区分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征。
2.2 教学内容:音调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响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音色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分辨不同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学生通过实验或音乐练习,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听力练习,正确分辨不同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学生回答关于声音特性的问题。
第三章:声音的接收和处理3.1 教学目标:了解人耳如何接收和处理声音。
掌握声音信号的放大和处理原理。
3.2 教学内容:人耳的构造和功能。
声音信号的放大和处理。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人耳的解剖图,了解人耳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声音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过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人耳接收和处理声音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学生回答关于人耳构造和功能的问题。
学生参与实验或演示,了解声音信号的放大和处理过程。
第四章:声音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学会利用声音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
4.2 教学内容: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语言交流、音乐、广播等。
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声纳、超声波等。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
学生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声音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小故事:唐代洛阳和尚的磬(qing)与前殿的钟频率相同,发声共鸣。钟鸣磬响。
二、超声是个多面手
超声波的特点:
1、频率高,方向性强,不会绕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声呐:确定潜艇、鱼群的位置;测量海水深度
倒车雷达
2、穿透能力强,能透过金属。
超声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纹、气泡和缺陷。
小结:17m
观察:将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放在桌上,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使其发声。然后再把橡皮槌压在此音叉上,使他停止振动。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现象:听到未被敲击的音叉也发出了声音。
2、共鸣:发生物体的频率如果与外来声音的频率相同时,获得能量最大,以至于振动发出声音。由于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叫做共鸣。
莺莺塔:塔前击石,声音经过多层塔檐反射后,回声相继延迟,可以听得到蟾鸣般的回声,被称为“普救蟾声”
追问:为什么在离障碍物较近时就感觉不到有回声了呢?
小结:回声和原生至少相差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来。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和原生至少相差0.1s以上。
追问: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那么生源至少离障碍物多远时,人才能听到回声呢?
课题
3.4声与现代科技
备课时间
10.11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的反射共鸣现象;了解超声及次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程。通过阅读文字、观看图片和录像,了解超声及次声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有趣的声现象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奇异的声现象
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次被人耳听到的声音。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
声反射的快慢、强弱,与声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的形状、材质、位置等因素有关。
天坛“回音壁”:一个人贴着围墙小声说话,声音能沿墙壁多次反射,在围墙边许多位置都能听得清楚。“三音石”站在石板上面拍手,由于墙壁和墙内建筑的多次反射,可持续听到三次回声。
3、预报灾害:自然灾害,例如火山喷发、龙卷风、雷暴、泥石流,在发生前会发出次声波。
四、声识别技术
语音拨号
微信语音输入
超声检查:检查肝胆、婴儿发育情况。
3、能量大
超声加湿器、超声碎石、除牙垢、牙结石。
三、次声本领大
次声波的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小,传播远,可以绕过障碍物。
1、高灵敏度的检测装置(大耳朵):核爆炸会产生次声波,探测核爆炸的强度和位置。
2、海域监测:次声波可在海水中远距离传播、声速随温度变化十分灵敏,检测海洋温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
超声的应用
教学难点
共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研讨发现学习
二次备课
家庭作业
习题
板书设计
3.3噪声
一、奇异的声现象
二、超声是个多面手
三、次声本领大
四、声识别技术
教学反思
教案
课堂教学过程及导学内容设计
一、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江西省弋阳的圭峰,那里有一个山谷,名为“四声谷”。游客高喊一声后,可相继听到四次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