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法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标准操作规程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通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输入到患者体内来治疗疾病或恢复体力。
为了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医院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
以下是输血标准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准备齐全的输血器械和材料,如输血袋、输血管、输血针等。
- 核对输血医嘱,确保该患者适合进行输血操作,并了解输血的具体需求,如输血量、血液成分等。
- 核对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确认与医嘱符合。
- 检查输血器械和材料的有效期,确保其处于有效期内。
- 洗手并戴好口罩、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2. 选择输血途径:- 通常情况下,选择静脉输血,可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进行输血。
选择适当的输血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决定。
3. 与患者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血过程、可能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
- 向患者核实个人信息,确保输血操作的正确性。
- 在输血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输血过敏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并记录在病历中。
4. 输血准备:- 选择合适的输血袋和血液成分,按照医嘱中的指示进行操作。
- 标记输血袋和相应的输血管,确保命名清晰明确,并记录在病历中。
- 核对输血袋和患者信息,确保符合医嘱和患者需求。
- 预热输血袋和输血液,以减少输血引起的反应。
5. 输血操作:- 洗手并戴好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 在输血前,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和输血袋信息。
- 安全并正确地插入输血针,避免污染和疼痛。
- 通过输血管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缓慢注入患者体内,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 根据需要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以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6. 监测患者反应:- 在整个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 注意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输血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
- 如有异常情况出现,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通知医生、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等。
7. 输血结束:- 输血结束后,将输血袋和输血管安全进行封闭和处理。
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三查八对
一查血 液质量
三 查
二查 血液 有效 期
一对床号
三查输血 装置是否 完好
二对姓名 三对住院号
八 对
六对 交叉配血结 果
四对血 袋号பைடு நூலகம்五对血型
•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决不允许将血液长时 间地放在室温下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除手术室、急诊室、监护室外原则上逐袋 领取,现输现拿 ( 病房有温度监控冰箱例外 )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 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 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 3.两名护士携用物到病人床旁。查对患者 及其床头牌、手腕带,再次核对输血申请 单、试管标签,并询问病人既往有无输血 史。 • 4.采集血标本应严格无菌操作,禁止直接 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避 免血液稀释、药物影响引起血型鉴定和配 血错误。 • 5.采集结束后,双人应再次核对病人、输 血申请单、试管标签信息,确认无误后, 派专人将取血标本及时送血库。
全血
血液制品
血浆 成分血 红细胞 白细胞浓缩悬液 血小板浓缩悬液 其他血液制品
血浆
普通血浆
冰冻血浆
干燥血浆
血浆蛋白成分
分新鲜 血浆和 保存血浆
- 20℃~
-30℃低 温下保存
保存时 间为5年
白蛋白 球蛋白 凝血因 子等
红细胞
浓缩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冰冻红细胞
采血注意事项
• 1.双人核对输血申请单、试管标签及病人电 子信息。患者科别、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诊断、病案号、登记号、血型、输 血品种,并查看输血协议。一位护士最好 不要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血标本,因为 存在将血样注入到错误试管中的风险 • 2.核血试管为蓝色抗凝试管,核血小板悬 液需再做血小板抗体检测(普通干试管) 。输血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使用 一个血液标本。普通核血者,血标本应在1 小时之内送血库。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前言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但是,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规程旨在规范输血技术操作,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二、操作要求
1. 输血前,医护人员需确认患者的身份和输血单信息,确保患者的血型和配血信息准确无误。
2.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随时监测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输血时,应注意传染病的防控,确保输血器材的洁净和消毒。
三、操作流程
1. 患者的身份确认:医护人员在输血前需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检查输血单上的相关信息,确保配血信息和患者的血型相符。
2. 输血器材准备:医护人员需准备好所需的输血器材,包括输血管、采血针、输液器等。
3. 输血操作:医护人员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输血,确保输血速度和血液温度的适宜。
四、注意事项
1. 输血器材的使用需符合卫生标准,采血针和输血管使用后应严格消毒并适时更换。
2.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 输血后,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处置方式处理输血器材。
五、总结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是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
同时,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也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
静脉输血流程

静脉输血流程
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失血过多、贫血、手
术等情况。
以下是静脉输血的简要流程:
1. 检查输血前准备:医务人员需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输血
记录等信息,确认输血适应症和输血量,同时确定输血前是否需要
做过敏试验等。
2. 准备输血器材和用药:医务人员准备输血器材,包括输血袋、注射器、钢针等配件,同时准备输血用药,如葡萄糖、生理盐水等。
3. 与患者确认身份: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核对个人信息,如姓名、出生年月等。
4. 建立静脉通道:医务人员会选取静脉较为粗壮、位置较为便
利的部位,使用钢针建立静脉通道。
5. 开始输血:医务人员将配制好的输血用药通过输血袋、输血
管输送到患者体内。
6. 监测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不断观察患者
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防止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感染等。
7. 输血结束:完成输血后,医务人员会将输血管、钢针取出,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注意事项:
- 静脉输血需要在严密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交叉感染,保证血
液安全。
- 输血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
- 对于输血过敏的患者,需要提前进行抗过敏治疗,或者采用
特别的输血血型配对。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血技术及操作规程静脉输血技术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其目的是:①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回升血压,促进循环。
②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促进携氧功能。
③增加血红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渗出和水肿。
④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有助于止血。
⑤补充各种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⑥促进骨髓系统造血功能。
【操作评估】1. 评估医嘱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床旁,当面核对患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或急诊号、血型和诊断,查对输血卡、交叉配备单,血型、交叉配备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输血剂量。
输血治疗前,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 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感染等,静脉是否显露、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3)心理状态:了解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合作程度,有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 4)健康知识:了解患者对静脉输血的认识及接纳程度。
3. 环境评估与准备环境要求清洁、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符合输血要求。
4. 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静脉输血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着装整洁,熟悉患者病情。
5. 用物准备与评估(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准备用物:注射盘内放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缸、一次性输血管1套、等渗无菌盐水、同型血液、交叉合血化验单、网套、止血带、治疗巾、小枕、弯盘2个、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启子、砂轮、剪刀、输液卡、输液架、无菌手套,,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便盆。
(2)取血时准确核对: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查血液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和年龄特征、病历号或病室门急诊号、血型、诊断、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在交叉配备试验单上签名。
简述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简述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静脉输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补充失血、调节血容量、纠正贫血等。
然而,在进行静脉输血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下面就来简要介绍一下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静脉输血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输血史等信息,以便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和输血速度,并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其次,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类型的输血制剂,比如全血、红细胞悬浮液、血小板浓缩液等。
在选择输血制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另外,静脉输血时需要注意输血速度。
输血速度过快可能引起输液反应,如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
因此,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输血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最后,进行静脉输血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这包括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器材的选择和消毒、输血后的处理等环节。
总的来说,静脉输血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在进行静脉输血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剂,控制好输血速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才能确保静脉输血的安全有效。
静脉输液及输血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静脉输液及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一、静脉输液技术及操作规程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是抢救急诊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重要生命线。
急危重患者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以分秒计算,须在针刺皮后1~2分钟内完成,最多在5分钟内完成。
主要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方法。
其目的:①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到解毒、治疗的控制感染的目的。
②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③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④输入脱水药,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
本节主要介绍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操作评估】1. 核对医嘱,查对医嘱单、输液单,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 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感染等,静脉是否显露、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3)心理状态:自理能力,有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是否了解,对静脉输液是否认知。
3. 环境评估与准备环境要求清洁、安静、舒适。
4. 评估用物包括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放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缸、一次性输液管2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溶液、网套、止血带、治疗巾、小枕、弯盘2个、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启子、砂轮、剪刀、输液卡(上写床号、姓名、输液药品、剂量、用法、日期、时间)、输液架,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便盆。
5.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静脉输液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要求着装整齐,清洁,对患者病情熟悉,对液体和药物的基本操作熟悉。
洗手,戴好口罩。
【实施步骤】1.用物带至床旁,认真查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工作,备胶布。
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戴手套。
2. 选择血管,扎压脉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 一次性排气成功。
4. 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穿刺成功。
5. 固定,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
6. 调节输液速度,询问并观察输液后反应,再次查对后在输液单上记录。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
PICC(穿刺置管)是一种通过皮肤直接插入到静脉内的导管,
用于输液、输血、药物给药等治疗目的。
PICC静脉输血是一种常见
的医疗操作,下面将介绍PICC静脉输血的操作流程。
首先,进行术前准备。
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认
患者身份和医嘱内容。
检查PICC导管是否通畅,准备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药物。
接着,进行手部消毒。
医护人员应先洗手,然后戴上手套,用
含氯己定的皮肤消毒剂对患者手臂进行消毒,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然后,准备输血器材。
将输血袋挂在输液架上,连接输血管和
输血针,调整输血速度和压力,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药物和辅助器材。
接下来,进行PICC导管连接。
将输血管插入PICC导管的连接口,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血或感染。
然后,进行输血操作。
打开输血器材的夹子,开始输血,注意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速度,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压力,确保输血
顺利进行。
最后,进行术后处理。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器材的夹子,拔
出输血管,用无菌纱布和胶布包扎伤口,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效
果,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PICC静脉输血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手部消毒、准备输血器材、PICC导管连接、输血操作和术后处理等步骤。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患者也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保持配合和沟通,以确保治疗效果。
静脉输血流程

静脉输血流程
静脉输血是一种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医疗操作,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补充血液成分或增加抗体等。
操作步骤:
1. 评估患者情况:在开始输血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输血。
2. 准备血液:从血库领取血液,检查血液的标签、有效期、外观等,确保血液的质量和安全。
3. 核对信息:在开始输血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血型、输血量等,确保血液的正确性。
4. 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静脉,消毒皮肤,使用适当的针头建立静脉通道。
5. 开始输血:将血液从血袋中倒入输血器中,连接静脉通道,缓慢滴注血液。
6. 观察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应及时处理。
7. 记录信息:记录输血的时间、种类、量、输注速度等信息,以便后续核对和
查验。
8. 结束输血:输注完毕后,拔出针头,消毒皮肤,关闭静脉通道。
9. 整理用物:清理用过的针头、血袋等物品,确保医疗垃圾的正确处理。
注意事项:
1.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
2. 输血速度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过快或过慢。
3. 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 输注完毕后,医护人员需要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情况,以便后续治疗和护理。
医院常见护理操作规范(静脉输液)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过敏史等。
2.评估穿刺点皮肤、血管的状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血管。
2.头皮针穿刺:消毒皮肤,头皮针与皮肤呈15°~30°角斜行进针,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妥善固定。
3.留置针穿刺:消毒皮肤,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入少许,保证外套管在静脉内,将针尖退入套管内,连针带管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撤出针芯,连接无针输液装置,用透明敷料妥善固定,注明置管时间。
4.根据药物及病情调节滴速。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或者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3.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者剧烈活动。
4.浮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选择粗直、弹性好、易于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2.在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3.输注 2 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4.不应在输液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
5.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者局部有出血或者渗血,可选用纱布敷料。
6.敷料、无针接头或者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7.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而定。
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因输人致热物质而引起。
(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者又被污染。
(2)输入的药液或者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3)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者被污染。
(4)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环境空气的污染。
(6)输液速度过快。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 1h,表现为发冷、寒颤、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 380C 摆布,于住手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 400C 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准备1.核对输血医嘱操作人员应仔细核对输血医嘱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血型、输血标本号码、输血品种和数量等信息,确保医嘱的准确性。
2.选择适当输血器材根据医嘱要求和患者特点,选择适当的输血器材,如输血管道、输血针头、输血袋等,确保器材完整无损、无过期。
3.准备输血环境确保输血室整洁、通风良好,并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准备输血架、输血椅、注射用具等。
4.确认患者身份和适应证操作人员应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内容,确保患者适应输血。
二、取血样及配血1.取血样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取患者的血样,常用的有静脉采血、皮下采血等,并按照规定的方法、时间和要求做好记录,以防止血样污染和质量下降。
2.实验室检验操作人员将血样交由实验室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等必要的试验,确保输血前的血型检查结果准确无误。
3.选择输血血袋根据实验室检验结果,选择与患者血型和抗体相匹配的输血血袋,确保血袋的合适性和安全性。
三、输血操作1.准备输血器材操作人员应在开始输血前,检查输血器材是否齐全、无损和干净,如输血管道、输血针头、输血袋等。
2.核对患者信息操作人员应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血型等信息,与血袋上的标签和医嘱核对,确保患者信息正确无误。
3.清洁操作部位输血前,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输血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血袋和输血管道连接将输血袋与输血管道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无渗漏。
5.开展试验输血将少量血液按规定方法注入输血管道,以排除管道和血袋中的空气,同时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无漏气。
6.开始输血根据医嘱,以适当速度开始输血,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和呼吸等,以及血液反应的迹象,如皮肤红斑、发热等。
7.定期观察输血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8.输血结束当输血满足医嘱要求或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一、【评估】
1. 患者的心理状态、配合程度。
病情、年龄、出入量、心肺功能、输血史及过敏史。
2、患者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对输血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有关知识,观察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患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质量。
3. 环境清洁、干燥、宽敞明亮,适宜操作。
二、【操作流程】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止血带、皮肤消毒剂、快速手消毒液、生理盐水、同型血制品、输液贴、无菌棉签、污物缸、一次性手套(必要时)、一次性输血器、血型化验单、输血申请单。
3、具体操作
(1)处置医嘱→两人核对(除紧急情况外,库存血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后再输入)→连接生理盐水→将血袋内血液以旋转动作轻轻摇匀→拧下血袋衔接部位导管→消毒血袋开口处→将输血器另一端针头插入血袋导管携输血用物至患者床旁→两人核对并解释→松开生理盐水端的调节夹→排气→选择血管→消毒皮肤→再次查对→穿刺→固定→调节滴速→输入生理盐水30~50ml→输血→调节输血速度(开始时为15~20滴/分)→再次核对→观察10分钟无不良反应→根。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输血操作规程》
一、输血前操作
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血型等信息。
2. 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血液制品,包括血袋、输血管、输血针等。
3. 对血袋进行视觉检查,确认血液无浑浊、沉淀等异常情况。
4. 验血袋标签及医嘱单是否一致。
二、输血过程
1.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留意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2. 开始输血前,将输血针连接至输血管,并泵入抗凝药物。
3. 护士开启输血泵,以规定速度进行输血。
4. 初次输血25ml/min2小时,无不良反应可达到1小时输完;可接近输完25ml/min进行输完,停止输血后,留置输血管30分钟。
5. 输血过程中,每隔15-30分钟查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等),密切观察患者输血反应情况。
三、输血后操作
1. 输血结束后,关闭输血泵,拔出输血管。
2. 将输血管连接到生理盐水盐水,继续输入一些生理盐水,以保证完全输完。
3. 注意观察患者输血后的恢复情况,包括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4. 输血完毕后,及时将输血过程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
及时反馈给医生。
以上就是《输血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执行输血操作时应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帮助患者补充失血、增加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输血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输血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严格的血液配型和交叉配血。
这是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避免因输血不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
在确定输血血型和Rh因子匹配后,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以免输错血液。
接着,进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输血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如输血管、输血袋、输血针等。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输血操作。
然后,进行输血操作。
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将输血管插入患者的静脉血管,连接输血袋,并逐渐开始输血。
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以及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若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最后,进行输血后的观察和护理。
输血结束后,需要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心率等,以及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
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输血管、输血袋等,以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在进行输血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2. 注意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避免输错血液;3. 注意消毒操作,避免引入细菌感染;4.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5. 注意输血后的观察和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只有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输血的安全性,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在进行输血操作时,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患者的康复做出积极的贡献。
静脉输血规范

(2)准备静脉注射盘,内加置配血 试管(已贴标签),一次性注射器及 针头,输血申请单。
抽取配血时,由两名护士到床边与病 人核对,要求输血申请单、试管、病 员三者一致后方可抽取血标本。
(4)抽血后在输血申请单上签上两位 护士的全名,连同血标本送输血科作血 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
(5)血型鉴定报告单经护士核对后, 粘贴在病历规定外,并将血型告诉病人 或家属,便于核对。
• 2、执行输血医嘱时
• (1)先将领血单与病历(附血型报告单)的 各项内容进行核对后方可去领血。
• (2)取血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根据领血单、 交叉配血试验单、血袋、输血器进行“三查八 对”无误后才可领取。
症状:
者停止输血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可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的1~2小时内, 将输血器、剩余血连同 初起有畏寒或寒战,继而高热,体温可达38—41℃, 储血袋一同送检
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 1~2小时后缓解。
严格管理血液制品和输 血用具
过敏反应
原因
预防及处理: 1.受血者为过敏体质。
• 5、抽取血样的动作要轻而稳。血袋不 宜、震荡,只能旋转式轻轻摇匀,避 免造成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溶血或凝 血因子活性的消耗
输血的护理要点
6、为了防止输血引起的变态反应, 应在输血前半小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7、认真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输血 科联系。
8、操作前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性左心衰)
出血倾向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 低体温 疾病传播 液血胸 空气栓塞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发热反应
原因
预防及处理
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

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护士静脉输血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预先核对医嘱: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静脉输血,输血项目、输血血液型及配型是否正确。
2. 准备输血所需器材:输血包、输血管、输血输液器、穿刺器、安全患者负压采血针、抗凝剂、注射器、酒精棉球、药物包装袋、消毒棉球、无菌手套和标签等。
3. 告知患者:告知患者关于输血的相关知识,获得患者的同意并解答相关疑问。
4. 与患者核对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输血卡号等相关信息,确保输血操作的准确性。
二、操作细节1. 清洁环境:操作时应保持操作间环境整洁、明亮,消毒操作台和周围区域。
2. 选择静脉穿刺部位:一般选择腋静脉、桡静脉、肘窝静脉等较粗的静脉进行穿刺。
3. 洗手消毒:戴上无菌手套之前必须先洗手消毒,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4. 穿刺部位消毒:用酒精棉球对选定的静脉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从内向外旋转消毒,至少消毒3次。
5. 穿刺操作:用注射器抽取0.2mL抗凝剂,按倒序法穿刺静脉,将抗凝剂注入静脉内,连接输血管。
6. 混匀血液:轻轻摇晃输血包使血液充分混匀,避免血小板沉积。
7. 开始输血:将输血管连接到输血输液器,调整滴定速度,开始输血,同时记录开始时间。
8. 观察患者症状:输血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并注意观察输血反应的发生。
9. 输血记录: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始时间、血液型、输血量、滴定速度、患者状况等,以备后续参考。
10. 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记录结束时间,并关闭输血装置,将用过的器材收集起来,进行无菌处理。
11. 留置静脉导管:若患者需要连续输液或多次输血,则将静脉导管留置,固定好输血管。
12. 观察观察输血后患者:结束输血后继续观察患者状况,防止意外并发症的发生。
13. 教育患者:告知患者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鼓励患者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等。
14. 记录报告:将输血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病历上,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输血情况。
输血流程与注意事项

授课人 谢南
静脉输血的目的及适应症
目的
补充血容量
纠正贫血 补充血浆蛋白 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补充抗体、补体等血液成分 排除有害物质
适应症
出血
贫血,低蛋白血症 严重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CO中毒、苯酚等化学物质中毒 溶血性输血反应,重症新生儿溶血
血液制品种类
新鲜血 库血 自体血
大量输血后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同静脉输液 出血倾向 1.密观出血现象 2.每输库血3~5个单位,补充1个单位新鲜血 3.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1.密观患者反应 2.输入血液1000ml以上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 酸钙或氯化钙10ml,以补充钙离子
15
• 输血时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减慢或停止输血,以静 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并立即通知值班 医生及时治疗和抢救。
合理控制速度
• 开始输血时速度要慢,一般不超过15滴/分 ,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可根据病 情需要、年龄及血液成份调节滴速 • 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 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输 注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长菌 危险。
预防
• 二、过敏反应:也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
临床表现
皮肤瘙痒或荨麻 皮肤瘙痒或荨麻 疹为常见表现。
疹为常见表现。
处理
轻者予抗组胺药治疗;重者应立 即中断输注,对喉头水肿和过敏 性休克早期做相应抢救.
临床表现 过敏体质者输前半小时予抗组胺药,
预防
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采血前4小时 供血者应禁食。
• 三、溶血反应:发生率低,但危险性大,死亡率高.
全血
血液制品
血浆 成分血 红细胞 白细胞浓缩悬液 血小板浓缩悬液 其他血液制品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目的:1、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2、输入抗体、补体,增加白蛋白;3、排除有害物质。
评估:1、患者病情、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及合作程度;2、病人的血型、输血史及过敏史作为输血时查对、用药的参考;3、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4、环境::安静、清洁、安全。
准备:护士按要求着装用物一次性输血器、生理盐水、同型血及配血单、止血带、胶布、棉签、敷贴、治疗卡、2%碘酒、75%酒精、手消液、一次性薄膜手套、污物缸。
操作流程:接到医嘱转抄到治疗卡并核对,携治疗卡到病房进行评估:将输液架置于床旁,核对床号及姓名(1床,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张丽)你好!今天根据医嘱要给你输血,让我看一下你的静脉情况,好的,请你准备一下。
若是昏迷患者,向家属解释输血的目的。
回治疗室。
洗手,戴口罩,由两名护士认真核对医嘱,血制品“三查八对”(“三查”查血制品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和剂量)。
常规检查生理盐水、一次性输血器、棉签,消毒,将输血器针头插入生理盐水。
备齐用物推车至床旁,再次核对,1床,请问你叫张丽吗?是的,我要给你输血了,请问你准备好了吗?请你配合一下,将生理盐水挂于输液架上,取舒适体位,常规消毒皮肤,开通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30-50ml,再次由两人核对血制品,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将备血以手腕旋转动作轻轻转动数次,使血液均匀,(避免剧烈震荡,以防止红细胞破坏)。
戴手套,打开储血袋封口,常规消毒开口处塑料管,将输血器针头插入塑料管内,挂血袋于输液架上。
脱手套,开始时宜缓慢输入,一般不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左右,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及年龄调节滴速。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手消、再次核对、1床张丽,现在血已经给你输好了,在输血的过程中请不要随意调节输血滴速,如有不舒服请按床旁呼叫器,输血的过程中我们会随时来看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血法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
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到人体,以达到急救或治疗的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心肌功能和全身血液贯流,提高血压,促进循环。
常用于失血性休克。
2、增加血红蛋白用于纠正严重贫血,促进携氧功能。
3、供给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者。
4、输入抗体、补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如严重感染患者。
5、增加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
(二)评估
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及既往输血史。
2、患者心理状态及接受能力,有无恐惧、焦虑等。
3、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
(三)操作程序
1、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
2、洗手、戴口罩
3、准备
⑴用物同闭式输液法,无菌生理盐水、输血器
⑵由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⑶抽血标本送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
4、取血
⑴携带病历、取血单。
⑵与血库人员共同查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献血者姓名、编号、采血日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及血的质量)。
⑶取回血后同临床护士核对(同以上内容)。
5、携用物至床旁,、准备患者。
⑴查对患者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⑵向患者解释输液目的,了解其需要,并帮助解决。
6、输血
⑴核对出血袋上的标签,确属无误。
⑵按闭式输液法先输入少量等渗盐水。
⑶与患者核对血型,将输液器插入无菌生理盐水瓶内。
⑷双手拿住血袋左右两角轻轻摇匀。
⑸旋开储血袋导管下端的乳胶盖。
⑹调紧调节夹。
⑺将生理盐水瓶上的针头拔出,扎入血袋的乳胶管
⑻将储血袋挂于输液架上,打开调节夹,调节血液滴数
7、再次核对取血查对的内容。
8、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如寒战、发热、荨麻疹等。
9、输毕
⑴常规消毒生理盐水瓶盖。
⑵把血袋上的针头拔出,扎入盐水瓶中。
⑶继续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
10、继续输液更换闭式输液管道,按医嘱继续输注液体。
(四)注意事项
1、血液不能过早取回。
取出血液后,必须在30min内输注。
2、输血时,必须将血袋至于室温15min后再输。
3、必须认真查对血液的质量,正常全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血浆呈黄色,下层血细胞成暗红色,两者之间界限清楚,无凝块。
如血浆变红,血细胞呈暗紫色,界限不清提示可能有溶血。
4、输血开始要缓慢滴入,速度不超过20滴/min,10~15min后再按所需的速度滴入。
5、成人一般40~60滴/min,儿童酌减。
对年老体弱、严重贫血、心衰患者应谨慎、速度宜慢。
6、输血时,血袋内不得随意加入药品,如含钙、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以防血凝集或溶血。
7、输入两瓶以上血液时,两瓶之间需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
8、在输血全过程中和输血后30min内,都必须密切观察病情。
病员如出现寒战、发热、荨麻疹等反应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如出现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入并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