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9737771eb91a37f1115cf5.png)
()
13.同为收获籽实的作物,产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比蛋白质和脂肪为主
的作物经济系数高。
()
1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
高,经济系数高。
()
作物增产值与土壤耕作深度呈直线相关,即耕作深度越深增产效果越显著。 (
)
四.选择题
1.对作物生育期长短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
12.土壤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分别包括哪些措施?
13.农田培肥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14.作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5.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6.影响复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加以说明。
17.简述良种繁育的概念和任务。
五、论述题
1. 请分析目前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
26.诱变育种
二、填空题
1.农业的发展经历了
、
、
三个阶段。
2.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的分类方法,可将作物分为
、
、
和。
3.作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进程呈现出
形生长曲线。
4.根据作物的光周期特性可将作物分为
、、
和定日照作物四种。
5.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有
、
、
、
。
6.影响作物的品质因素主要包括
、
、
。
7.作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
、
、
和
为
必检指标。
15.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 、 、 。
16.影响施肥的环境条件主要有
和
。
17.作物染病后,首先发生的是生理变化,称为
;接着发生的是
内部组织的变化和外部形态的变化,分别为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f8672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5.png)
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作物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亦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质的变化。
2、生物产量:单位面积上作物一生积累的全部干物质量。
3、作物的营养品质:指作物产品中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营养成分含量及其组成。
4、引种:是指从外地引进新作物、新品种(品系)及遗传材料。
5、蒸腾系数:作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所需消耗水分的克数。
6、灌溉定额:作物全生育期内,各次灌水量之和。
7、杂交育种:以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为亲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基因分离、重组创造异质后代群体,从中选择优良个体,并进一步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8、杂种优势:是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在很多方面都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9、人口再生产类型:是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组合类型。
10、作物生产的“三元”结构:是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量比关系。
11、作物的温度“三基点”:是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凡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为带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等双羧酸的作物,称为四碳作物。
13、长日照作物: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作物。
14、生育阶段:据作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特征将作物的全生育期划分为几个时期,叫生育阶段。
15、发芽率:能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率。
16、营养生长:指作物以分化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时期。
17、经济系数: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
18、选择育种:是以品种内的自然变异为材料,据育种目标选择单株,从而获得新品种改良原有品种的方法。
19、基因工程:是对基因进行直接操纵,改组,重建,实现遗传性定向改造的技术。
20、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
21、壤性土:指物理性的粘粒含量在15%~40%的土壤。
2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计划或规划,即安排作物种植的种类。
面积,比例配置地点的一种作物生产部署。
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完整
![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2a300f890b4c2e3f572763ea.png)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45分)1.油菜叶片生长的位置是。
A.节间 B.叶枕 C.节 D.叶舌2.三沟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排为。
A.腰沟,围沟,厢沟 B.围沟,腰沟,厢沟C.腰沟,厢沟,围沟 D.围沟,厢沟,腰沟3.一般植物的胚乳是。
A.两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五倍体4.生长环境适宜条件下,如果小麦主茎叶片数为7,则其二次分蘖数为。
A.1 B.2 C.3 D.45.两年三熟的复种指数为。
A.66.7% B.100% C.150% D.200%6.日平均气温℃以上的持续期,称为耐寒作物生长活跃期。
A. 0B. 5C. 10D. 15 7.作物一般在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
A. 苗期B. 营养生长期C. 生殖生长期D. 成熟期8A.地面 B.真叶.根系9.经济产量不是生殖生长产物的作物包括。
A.禾谷类作物 B.豆类作物C.薯类作物 D.油料作物10.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棉花11.大田基础耕作时施用的肥料是。
A.基肥B.种肥 C.追肥 D.苗肥12.下列哪种追肥可能使用有机肥。
A.苗肥 B.花费 C.穗肥 D.腊肥13A.细菌.线虫 D.病毒14A.水稻 B.大豆.菠菜15.面筋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糖类 C.纤维 D.脂肪16.作物的将来将发育成果实。
A.柱头 B.花柱C.子房 D.雄蕊17.面筋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D.纤维素18.下列不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烟草 C.玉米 D.花生19.土壤中最有效的土壤水分是。
A. 重力水 B.毛管水 C.束缚水 D.降雨20.土壤胶体是指土壤颗粒中小于的土粒。
A.0.002mm B.0.02mm C.0.002um D.0.02um21.以下不属于作物三基点温度的是。
A.最低温度 B.最适温度 C.最高温度 D.致死温度22A.50% .0.5 D.223A.变态块根.变态叶 D.球茎24.成熟的胚囊中有个核个细胞。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e7de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5.png)
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概论复习题农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在农学概论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了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为了更好地复习这门课程,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农学概论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选择题1. 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时期?A. 古代文明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C. 农业革命时期D. 现代农业时期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以下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A. 水分B. 光照C. 温度D. 土壤E. 以上都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小麦B. 大豆C. 马铃薯D. 茄子4. 农业生产中,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A. 合理施肥B. 种植转基因作物C. 喷洒农药D. 过度灌溉5. 以下哪种动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家畜?A. 马B. 猫C. 狗D. 鸟二、判断题1. 农业生产只是满足人类的食物需求,与环境保护无关。
( )2.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土壤的影响,但不受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 )3. 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农业革命前和农业革命后两个阶段。
( )4. 农业生产中,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 )5. 农业生产中,机械化和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什么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它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 请列举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和方法,并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4. 农业生产中的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5.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应用题1. 请设计一个农田灌溉系统,确保农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2. 选择一个农作物,分析它的生长环境要求,并给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3. 请选择一个农业问题,如土壤退化或农药残留,提出解决方案并阐述其可行性。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回顾和巩固农学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农学概论》(2011.12)
![《农学概论》(2011.12)](https://img.taocdn.com/s3/m/0d1206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5.png)
《农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农学与作物生产1、广义的农学、广义的农学 P1 P12、中义的农学P13、狭义的农学P14、农学的性质P1-25、农学的地位P2-3 6、农学的特点P3-4 7、营养素P5 8、产能营养素P5 9、必需脂肪酸P8 10、必需氨基酸:P9 11、根据我国的实际,解决粮食危机的途径有哪些?P20-22 第二章种植业资源与农田生态系统12、资源P24 13、种植业资源具体包括哪些P24-30 14、自然资源P24 15、社会资源P24 16、气候资源包括:P24-25 17、由于光热水资源的不同组合,在我国形成三个农业气候大区。
即:P27 18、土地资源P28 19、生物资源P29 20、社会资源P30 21、生态因子P30 22、生态因子分为哪五类?P30 23、生态因子作用机制P30-31 24、光补偿点:P32 25、光饱和点:P32 26、光周期反应(光周期现象)。
P32 27、根据大多数作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根据大多数作物对光周期的不同反应,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日中性短日照作物和日中性作物三种类型。
P32 28、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有最适点、最低点和最高点三个指标,、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有最适点、最低点和最高点三个指标,称为称为温度三基点。
P33 29、积温:P35 30、无霜期:P35 31、低温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有冻害、冷害和霜害三种。
P35 32、冻害P35 33、冷害P35 3 109、远缘杂交。
P101 110、杂种优势。
P102 111、杂种优势的表现、杂种优势的表现 P103 112、杂种优势利用途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P103 113、诱变育种。
P105 114、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特点 P105 115、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作用 P108 116、品种审定。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43db30b9f3f90f77c61b2d.png)
考《农学概论》复习重点1、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药用)作物。
2、按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分类,可将作物分为(C3作物)、(C4作物)和(CAM景天酸代谢)作物。
3、按植物科、属、种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学名中第一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
4、禾谷类的生育时期大致可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七个时期。
5、作物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
6、作物品质的主要类型有(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工艺品质)、(加工品质)。
7、对大多数粮食作物来说,除产品的外观品质外,判断其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是(理化指标),具体体现在(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两个方面。
8、对大多数经济作物而言,评价品质优劣的标准通常不(工艺品质)和(加工品质)。
9、影响作物的品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栽培技术)。
10、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在(5-40)%之间。
11、光合作用强度一般可用(光合速率)表示。
12、植物主要是利用(400-700nm)的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其中(红光和橙光)利用最多,其次是蓝紫光。
13、低温对作物的危害,可分为(霜冻害)和(冷害)两种。
14、作物布局的原则有(作物生态适应性)(社会需求)(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15、农业资源大体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和()。
16、种子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两个方面。
17、要我国,一般将种子生产程序划分为(半致死剂量)(半致矮剂量))和(临界剂量))三个阶段。
18、在辐射诱变育种应用中,一般认为合适的剂量范围是()剂量和()剂量。
19、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杂交优势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20、在种子检验各项指标中,其中(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为必检指标。
《农业概论》复习题
![《农业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1bf4f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a.png)
《农业概论》复习题《农业概论》复习题汇总一、名词解释1、农业:Ⅰ农业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地理:Ⅲ作为人文地理的重要分支,是研究农业生产布局与地域分布规律的科学。
3、农业区划:Ⅲ是对农业生产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的方法。
它是实现农业的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用严格的科学态度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4、资源:Ⅳ泛指人类生活所需的全部物质和能量基础。
5、土壤资源:Ⅳ是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土壤的总称。
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6、农业环境:Ⅳ是以农业生物(包括各种栽培植物、林木植物、牲畜、家禽和鱼类等)为主体,包括围绕主体的一切客观物质条件以及社会条件。
7、农村产业结构:Ⅴ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是指以资源合理配置为基础的农村地域内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及各层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农村三大产业之间、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各项目之间、项目中各产品之间相互交织的经济联系,以及在占用要素和经济产出等指标上的量的构成与比例。
农业产业化: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8、农业产业化经营:Ⅵ指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的一种现代农业经营形式。
9、农业组织:Ⅶ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或群体。
10、农业企业:Ⅶ是指以企业经营方式为主,为社会提供农业产品或相关农业服务的经济组织。
11、农业政策:Ⅷ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和原则,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而制定的具有激励或约束经济活动功能的各种行动准则。
农学概论_复习题
![农学概论_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c9b9a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6.png)
农学概论_复习题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高温逼熟:在作物生育后期,遇到较高的温度,使叶片功能期提早结束,产品器官的灌浆充实能力提早消失的现象。
2. LAI: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覆盖的叶片面积。
反映作物群体截取光能的能力。
叶面积指数大,截取的光能越多。
3.叶蘖同伸:禾谷类作物每个节都有一个分蘖芽,一般分蘖节上的蘖芽能正常萌发形成分蘖,分蘖从分蘖节上自下而上依次发生。
当植株进入四叶期,则从第一片真叶的叶腋处长出第一个分蘖,当植株进入n叶期,则从第n-3片真叶的叶腋处长出第n-3个分蘖,称谓叶--蘖同伸关系。
4.经济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也就是生产上所说的产量。
5.短日照作物:凡适宜在日常变短是开花的作物称为短日照作物,如水稻大豆等。
6.复种是指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或收获两茬或两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生育期与生育时期生育期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
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8.“S”形生长曲线:“作物生长过程中,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生长达到最高峰以后又逐渐减慢,以致生长完全停止,形成慢—快—慢的规律。
9.马铃薯退化:马铃薯生长期间经常出现植株变矮,分枝减少,叶片皱缩,生长势衰退,块茎小,产量明显降低,一年不如一年,最后失去种植价值。
这种现象就是马铃薯退化。
10.微灌:是通过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亚、过滤,并通过管道系统输水至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或溶有化肥的水溶液以较小的流量均匀、适时、适量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土壤表面的灌溉方法。
11.马齿型玉米:马齿形又叫马牙型。
果穗多为圆柱形,籽粒扁平呈扁长形,籽穗两侧胚乳为角质淀粉,顶部及中部为粉质淀粉。
成熟后,籽粒顶部粉质淀粉收缩,形成妈齿形。
12.温光反应特性:作物的花芽分化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有一定的要求,即在花芽开始分化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温度和日照长度的环境条件以完成对花芽分化的诱导,这种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
农学概论-考试复习题
![农学概论-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9ae20452ea551810a6878a.png)
一、选择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团粒结构)是各种土壤结构中最为理想的一种。
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A.12)个。
按照肥料来源可以把肥料分为(A.农家肥)和(B.商品肥)肥。
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B.种子纯度)。
关于作物品质受光周期的影响,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大豆开花后延长光照,可使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C纬度较高、日照较长、光照充足、温度适中的地区是高脂肪的大豆区D纬度较低、日照较短的地区大豆蛋白质含量则较高
(2)相互补偿: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有自动调节能力。作物种类不同,其补偿能力也不同。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补偿能力最具代表性。
①穗数。穗数是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中补偿能力最大的因素。在一定群体范围内,通过补偿作用的调节,可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当因播种量不足等原因造成密度不够时,就可以通过大量发生分蘖形成较多的穗数来补偿;但是,当单位面积上的株数(穗数)的增加不能弥补单株产量减少的损失时,就会出现减产。
土壤有效水的下限是萎蔫系数。
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配合的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质地。
小麦需水临界期在孕穗至抽穗期。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生态因素、栽培措施。
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主要是气象条件。大气干燥、气温高;风速大,蒸腾作用强,作物需水量多,反之需水量少。
有机肥料的主要特点是来源广、成本低,养分含量全,且分解释放缓慢,肥效长。
双子叶作物棉花、大豆等的根系苗期生长较慢,现蕾后逐渐加快,至开花期根量达最大值,以后又变慢。
(4)引种试验:所引进品种材料的实际利用价值,要根据在本地区种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定。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良种为对照,进行系统的比较观察鉴定,包括生育期、产量性状、产品品质及抗性等。试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栽培试验。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f33c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c.png)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科学C. 农业技术D. 农业政策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基本要素?A. 土地B. 劳动力C. 资本D. 市场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土壤答案:D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D5. 以下哪种农业模式不属于现代农业?A. 精准农业B. 有机农业C. 生物农业D. 传统农业答案:D6.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减少农业成本C.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7. 农业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农业生物的遗传变异B. 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C. 农业生物的生理生态D. 农业生物的病虫害防治答案:A8.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棉花答案:D9.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农家肥D. 磷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食物生产B. 环境美化C. 经济发展D. 文化传承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减少化肥使用C. 推广节水灌溉D. 增加农药使用答案:ABC3. 现代农业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转基因技术B. 遥感技术C. 智能农业D. 传统耕作答案:ABC4. 农业机械化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提高作业效率B. 减少劳动强度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农产品产量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土地利用方式C. 外来物种入侵D. 农业政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学概论复习题
![农学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a1148cd0d233d4b14e693f.png)
农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农业:是指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来取得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形成的一切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
3、社会资源:是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农业生产力的人工资源。
4、杂交育种:同一种作物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称为杂交育种5、农作物:(狭义)主要指大田中生产的粮、油、棉、糖、烟、绿肥、牧草和中草药等,又称大田作物。
(广义)它包括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被人类栽培的各种植物。
6、品种:是指人类创造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是经济上的类别,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单位。
7、发育:是指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它的表现是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8、营养生长: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成为营养生长。
9、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10、作物产量:即作物产品的数量11、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列,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叫做经济系数。
12、活动积温:指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
13、有效积温:指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值的总和。
14、种植模式: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一年内于同一农田上采用的特定作物种类与时空配置的规范化种植方式。
15、杂种优势:两个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F1),由于双亲的现象叫杂种优势16、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17、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18、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19、间、套、混作:间作:再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45分)1.油菜叶片生长的位置是。
A.节间B.叶枕C.节D.叶舌2.三沟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排为。
A.腰沟,围沟,厢沟B.围沟,腰沟,厢沟C.腰沟,厢沟,围沟D.围沟,厢沟,腰沟3.一般植物的胚乳是。
A.两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五倍体47,则其二次分蘖数为。
A.1 B.2 C.3D.45.两年三熟的复种指数为。
A.66.7%B.100% C.150% D.200%6.日平均气温℃以上的持续期,称为耐寒作物生长活跃期。
A. 0B. 5C. 10D. 157.作物一般在对水分的反应最敏感。
A. 苗期B. 营养生长期C. 生殖生长期D. 成熟期8.双子叶植物的株高从植株最顶端到算起。
A.地面 B.真叶C.子叶节D.根系9.经济产量不是生殖生长产物的作物包括。
A.禾谷类作物 B.豆类作物C.薯类作物D.油料作物10.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B.小麦C.玉米D.棉花11.大田基础耕作时施用的肥料是。
A.基肥B.种肥C.追肥D.苗肥12.下列哪种追肥可能使用有机肥。
A.苗肥B.花费C.穗肥D.腊肥13.油菜菌核病的病原是。
A.细菌B.真菌C.线虫D.病毒14.下列作物中,经济系数最大的是。
A.水稻B.大豆C.土豆D.菠菜15.面筋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 B.糖类C.纤维D.脂肪16.作物的将来将发育成果实。
A.柱头B.花柱C.子房D.雄蕊17.面筋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纤维素18A.棉花B D.花生19A. 重力水B.毛管水C.束缚水D.降雨20.土壤胶体是指土壤颗粒中小于的土粒。
A.0.002mm B.0.02mm C.0.002um D.0.02um 21.以下不属于作物三基点温度的是。
A.最低温度B.最适温度C.最高温度D.致死温度22.一年两熟的复种指数为。
A.50%B.200% C.0.5D.2 23.马铃薯的食用部位属于。
A.变态块根B.变态块茎C.变态叶D.球茎24.成熟的胚囊中有个核个细胞。
A.7,8 B.8,7 C.7,7 D.8,825.蹲苗一般在作物的进行。
A.苗期B.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D.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并进期26.最为理想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B.片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27.下列属于少耕或免耕的优点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B.均衡土壤养分C.松碎土壤D.减轻病虫草害28.油菜增加种植密度后,分枝数目。
A. 提高B.下降C. 不变D.无分枝29.年降水量在500~1000mm的地区属于。
A.湿润区域B.半湿润区域C.半干旱区域D.干旱区域30.下列属于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是。
A.镁B.硼C.硫D.钙31.禾本科作物的发芽标准为。
A.胚根的长度与种子长度相等,胚芽长度约为种子长度的1/2B.胚根的长度与种子长度相等C.胚芽长度约为种子长度的1/2D.露白32.假设油菜生育期间有以下10天的温度:0℃,14℃,9℃,3℃,6℃,8℃,12℃,7℃,1℃,5A.56℃B.61℃D.21℃33.我国种植的马铃薯从引入.A、美洲B、亚洲C、非洲D、欧洲34.作物的生育期一般用表示.A. 播种期B. 收获期C.生育阶段D.天数35.蹲苗一般在作物的进行。
A.苗期B. 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D.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并进期36.为了促进器官生长,就必须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或抑制植株或器官的生长。
A. 生长最快时期到来之前B. 生长最快时期到来之后C.开始生长前D.开始生长后37. 在以下禾谷类作物中,顶端优势最强的是。
A. 玉米B.小麦C.油菜D.棉花38.棉花的打顶的作用是。
A.抑制营养生长B.抑制生殖生长C.促进营养生长D.同时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39.下列作物中,播种深度最浅的作物为。
A.小麦B.玉米C.油菜D.大麦40.下列作物中,播种深度最浅的作物是。
A花生 B.棉花 C.大豆 D.油菜41.油菜高脚苗的形成主要是伸长。
A.上胚轴B.下胚轴C.中胚轴D.上中下胚轴42.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吸水量(占种子风干重的%)。
A小麦高于水稻B小麦小于水稻C小麦小于玉米D水稻小于玉米43.生产上,棉花旺长可摘除。
A. 叶枝、B. 果枝、C. 混合枝、D中上部分枝44.油菜增加种植密度后,分枝部位。
A. 提高B.下降C. 不变D.无分枝45.下列属于植物必须的大量元素是。
A.镁B.硼C.锌D.锰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4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1.常用的农业界限温度有。
A.O ℃B.5 ℃C.10℃D.15℃2.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白菜型油菜 B.大麻 C.苎麻D.玉米3.子棉由组成。
A. 光子B. 毛子C. 衣分D. 皮棉4.属于四碳作物的有。
A.玉米B.高粱C.甘蔗D.烟草5A.叶片C.托叶D.叶环6.作物分类中的粮食作物包括。
A.禾谷类作物B.豆类作物C.糖料作物D.薯芋类作物7A.吸收C.支持D.合成8A.光照B.水分D.温度环9.根冠比过小的不良影响有。
A.易倒伏B.养分过多C.抗性差D.养分缺乏10.作物贪青迟熟说明。
A. 营养生长过旺B.生殖生长过旺C. 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不协调D.生殖生长被抑制11.增加根冠比的栽培措施有。
A. 施用氮肥、B施用磷肥C.施用钾肥、D施用磷钾肥 ps:不造bc选不选12.栽培技术中镇压技术可适用于。
A.干旱土壤B.湿度较大土壤C.拔节田块 D尚未拔节田块13.薄膜覆盖栽培技术适用于。
A.气温较低地区B.水土流失较多田块C.干旱地区D.病虫害发生较重田块14.长江流域,下列作物可以采用套种模式的是。
A. 棉花小麦B. 棉花油菜C. 油菜小麦D、马铃薯油菜、15. 长江流域,下列作物可以采用间作模式的是。
A. 玉米花生、B. 小麦油菜C. 小麦玉米 D、玉米大豆16.增加作物抗根倒能力的技术措施包括。
A.增厚耕作层B. 薄膜覆盖C. 增施磷肥D.选用适宜品种17.土壤耕作可以。
A. 翻埋残茬杂草肥料B. 消灭病菌C. 创造深厚耕层D.改善土壤及耕层结构18.对耕地深度描述正确的是。
A. 多年免耕田块大于常年翻耕田块B. 粘性大于砂性土壤C. 水田大于旱地D. PH值低的土壤高于PH值高的土壤19.适宜采用中耕技术措施的田块是。
A.杂草较多B. 土壤湿度大C. 土壤干旱D.旺长田块20.A. 提高复种指数B. D.减轻劳动强度三、名词解释(解释下列名词意义,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2.春化作用——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这种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效应叫做春化作用。
3.生物学产量——指作物整个生育期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的总量,通常是指地上部的总干物质重量。
4.蒸腾系数——指植物合成1克干物质所蒸腾消耗的水分克数。
蒸腾系数是一个无量纲数,值越大说明植物需水量越多,水分利用率越低。
5.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种植的结构、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体。
6. 经济系数——经济系数是经济产量与生物学产量之比,通常用下式表示: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7. 根冠比——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
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8. 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
(一般来说,凋萎系数与田间持水量之间的土壤水,属于有效水分。
)9. 收获指数——是作物收获时经济产量(籽粒、果实等)与生物产量之比,又名经济系数.10.蹲苗——一种传统农作物管理技术。
作物栽培中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的技术措施。
11.炕种——12.闷种——13.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14.萌动(露白) ——15.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16.工艺品质——是指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造作的稳定性与精密性。
17.加工品质——18.涝害——因降水过多、土壤含水量过大,使作物生长受到损害的现象。
、19.蒸腾系数——指植物合成1克干物质所蒸腾消耗的水分克数。
蒸腾系数是一个无量纲数,值越大说明植物需水量越多,水分利用率越低。
20.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在你认为正确的打“T”,你认为错误的打“F”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8分)1.一般早熟品种的单株生产力低于晚熟品种。
T2.复种指数的最低值是100%。
F3.休眠时植物器官仍有微弱的呼吸以维持生命。
T4.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总的分布趋势是东部少,西部多,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T5.油酸含量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说明该食用的油脂肪酸组成品质较好。
6.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主要由作物所处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所决定(还包括遗传特性)。
T7.一般而言,作物水分敏感期为其生殖生长期8.光照是植物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之一。
F9.一般说来,原产高纬度地区的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较低,而原产低纬度地区的植物较高。
T10.冷害是指作物遇到0℃以下低温,生命活动受到影响而引起作物损害或发生死亡的现象。
F(是0℃以上)11.如果种子贮藏的有机物质多,则出苗快,而且苗壮、苗齐。
因此,播种时要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
F(出苗速度与种子大小无关)12.在制定植物物候期预报时,应用有效积温比较好。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1.农业生产的本质是什么?**自然再生产**经济再生产2.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主要区别。
**栽培作物:是经过人类选种、繁育、栽种的植物,它们是朝着人类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
栽培作物抵御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较差。
**野生植物:是在自然界中自生自灭的植物,遵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规律。
凡是生存下来的植物,都比较能抵御不良的自然环境。
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意义。
**是土壤中碳、氮、磷等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可改善土壤不良性状**增加土壤的保水性能**能提高土壤保肥能力4.简述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调节土温,改善土壤温度情况**改良土壤耕性,改善植物扎根的土壤条件5. 简述作物生育期划分的意义6. 叶片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根部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