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五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5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
2. 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计算器。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口诀表,让学生背诵口诀表,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口头说出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例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选取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强调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选取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强调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乘除法。
2. 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计算的正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乘除法。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乘除法。
《练习五》教学设计

《练习五》教学简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中“定位-试商-调商”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笔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理解并运用“定位-试商-调商”的思维主线,解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尺子、ppt课件。
【教学过程】1.(第1题)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复习要点](1)通过估算,确定商是几位数。
(2)通过复习用“四舍法”和“五入法”试商、调商,并列竖式笔算。
(3)通过练习,梳理总结:怎样快速地判断商是几位数?主要观察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与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时,商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者相等时,商是两位数。
还要注意:如果个位不够商1,记得商0。
2.(第2题)填一填,再和同伴说说你的试商过程。
(1)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2)用“五入法”把除数“28”看成“30”来试商,并列竖式计算。
[复习要点]鼓励学生正确计算,在关注定商的基础上,巩固应用“四舍法”和“五入法”进行试商、调商,从而解决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3.(第3题)按要求找一找,并和同伴交流。
问题一:商比90小得多,但比20大一些。
(1)分析:被除数的前两位应该比除数大,而且被除数前两位应该是除数的2倍多。
(2)比较除数和被除数的前两位就可以判断出来。
问题二:得数都有余数。
(1)分析:由于12乘几,个位都不可能是5,所以可以肯定915÷12一定有余数。
(2)列竖式计算。
[复习要点]在观察、估计以及分析的基础上,学生运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算式进行连线分类。
4.(第4题)她开学前能看完吗?估一估,算一算。
四年级上册 练习五 教学设计

二、学习口语交际
1.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提出自由读要求。个人读要求。
2.有写好毛笔字
1.明确练字重点
2.指导练“两点水”、“三点水”
3.指导练写“决、江”
四、小练笔:《帮他出主意》
读练写的三个,写字心到手到,练习写入体。
读要求,思考
练习5
教学目标:
观察电脑各部件,了解其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记成语,背诵名人名言。
教学时间:11月27日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或修改
一、教学第一题
1.明确本项训练要求
2.指导认识电脑的几个主要部件。
3.小主人会说些什么?
二、教学第二题
1.你觉得小主人会怎么说,将小主人的话补写下来。
准备口语交流
选择有根据解决的去准备
1.仔细观看老师书写过程
2.写好“决、江”的关键笔画。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纠正读音,读准字音。
指名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写好钢毛笔字,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书写入体,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11月28日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或修改
一、学习第2部分(写钢笔字)
1.明确练字的重点,观察字形,找出共同点。
2.指导学生写好“题、起、迈”
2.你会替换成语吗?感觉怎么样?
三、教学第三题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
3.说说成语意思
4.齐读,练习背诵
四、教学第四题
1.激情:平时你们会背诵哪些名人名言?
2.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一句名言。(齐读)
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

练习五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练习五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数学基础概念复习2. 公式推导及应用3. 实例分析与讨论4. 小组活动:数学问题解决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基础概念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2. 探究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数学基础概念复习(20分钟)教师对之前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包括重要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问题。
步骤二:公式推导及应用(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一些重要公式,并通过实例解释公式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公式背后的逻辑和原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三:实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四:小组活动:数学问题解决(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数学问题。
他们需要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全班面前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小测验或作业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第5课时)

471÷67369÷41
分析:通过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进行计算。
答案:416÷32=13
913÷85=10……63
471÷67=7……2369÷41=9
854÷64780÷26
670÷25520÷89
答案:
854÷64=13…22780÷26=30
670÷25=26…20 520÷89=5…75
练习课(第5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计算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学习重点
掌握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环节
导案
达标检测
知识点: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六第3题。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85页第2、5、6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熟练的地方。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能熟练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能正确把商写在正确的数位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又要设计新颖,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加强理论资料的搜集和课堂的实践,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其次是重点进行
人教版数学小学四年上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五教学设计

要注意什么?(单位和约等号)
三、巩固练习。
1、教材31页第1题。
2、教材31~32页第2、5、6、7题。
3、教材31页第4题。
4、教材31~32页第3、8题。
找规律,写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没有什么疑问?
五、课后练习。
1、基础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课题
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五30——32页
教材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了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大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大数的比较、大数的改写和省略,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构建整数的知识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材主要通过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所学内容,并让学生自主分类整理,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从而构建知识体系,然后教材通过“练习五”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学完本单元的知识后,对数的读写法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完成“练习五”中的习题不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对一些“0”的占位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多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并进行必要的指点。
教学时,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主,教师应适时帮助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本单元掌握较好,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能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喜悦。学生通过整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通过整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在写好教案,做好规范教学,提高教学品质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相互学习。
我院众多年轻学生在课堂上都更有模式,有看法,并产生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深受老师的喜爱。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温度》(87~88页)教材分析:教材创设温度的情境,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帮助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温度计直观显现,就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学生可比较容易的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学情分析:学生经常从实际生活、电视中接触温度,对温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零上与零下的区别,在实际中怎样表示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比较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连一连、排一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零下温度高低的方法。
3、通过小播报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存在着较大差异。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资源利用:电子白板课件温度计温度计示意图一杯冰水一杯温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听老师描述两幅情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这两种情景,听完后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树上吵着,尽管街上的行人撑着太阳伞,尽管人们已经穿的短袖、短裤,尽管人们嘴里还吃着冰淇淋,可是额头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生汇报图中数据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
(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师抓住学生将条形上的点连线,对比评价,选择优秀的作品,用多媒体演示由条形统计图演变为折线统计图(描点,连线)的过程提醒同学们:变成真正的折线统计图还要把原有的条形统计图擦掉揭示课题:折线统计图二、读折线统计图,体会特点1、读点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生说点的意义,(课件显示并标数量)2、读趋势,师:同学们都读出了点所表示的数量(板书数量),由点连成的线呢?生说表示蒜苗从矮长到高的生长趋势。
读局部趋势,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快,从第几天到第几天长得慢(板书趋势)3、估计根据这一趋势请你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4、预测预测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三、独立制图。
师:我们会读折线统计图了,那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怎么画呢?出示笑笑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你能将它制成折线统计图么?学生独立绘制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折线图汇报评价说说图中的信息对比自己与笑笑的蒜苗生长趋势,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四、运用延伸1、出示北京地区20xx年5月新增病人的统计图(1)从上图中你能说说“非典”新增病人的变化趋势吗?(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吗?2、出示小玲家室内气温的变化统计图(1)小玲每隔()时测量一次气温(2)这一天从8:00到16:00的气温从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练习五详细答案课件PPT

987654×9= 8888886 123456×8+6= 987654
提升练习
9. 利用方格中的数,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不同的算 式。观察每组算式的特点,并算出每个算式的和。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492 357 816
49+35+81 = 18+53+94 = 165 42+37+86 = 68+73+24 = 165 38+51+76 = 67+15+83 = 165 492+357+816 = 618+753+294 = 1665
大 数 的 认 识
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重点回顾
大 数 的 认 识
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重点回顾
大 数 的 认 识
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认识自然数
1 大数的认识
练习五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
教科书第30页整理和复习、第31~32页练习五
重点回顾
大 数 的 认 识
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重点回顾
大 数 的 认 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回顾
999乘几等于几千减几。
4.两个同学一组,准备两套0~9的数字卡片。两人轮流 摸卡片,每次摸一张,把摸到的数字写在自己选定的 那组空格的某一格里。谁写的数大,谁就获胜。
练习课(第4~5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系统地讲授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1.讲解乘除法运算方法:详细讲解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强调运算顺序和法则。
2.举例说明: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3.突破重点:针对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图示、列表等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4.解答疑问: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理解新知。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达到以下目的: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新课内容进行讨论,共同探讨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及其应用。
2.交流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3.解决问题:针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教师指导:在各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给予及时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乘除法运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关注学困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增强信心。
3.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师适时引导,促使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体验团队合作的成就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年级数学教案)练习五

练习五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目标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教学重难点:能用语言描述自己设计图案的过程。
活动过程:●一、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课件演示)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选择一部分有意义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是很有帮助的。
本活动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图案,还要求学生能制作美丽的图案,后者是重点。
(1)欣赏美丽的图案。
教师可以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让学生议一议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
可以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画一个图案。
(2)制作美丽的图案。
在制作时,先把制作的要求交待清楚,为了防止图形的变形,也可以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点用图钉固定下来,然后边旋转边描绘。
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任意剪一个简单的图形,随后再进行描绘。
●二、活动二:实践练习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2、3题(1) 本练习的三道题目都是操作题,教材中的要求是画一画,但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摆一摆,只有学生十分熟悉了摆的过程,才有可能画得好图形的变换。
(2) 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仅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类似的内容,以供学生开展活动。
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提倡学生边操作边自语(说一说图形变化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每一个操作的动作都与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
(3) 第4题有了前面几道题的操作经验,学生头脑中可以初步建立起图形变换的表象图案。
因此,开展本题的活动可以采用先想象,后操作的程序,即先让学生说一说某一图形是如何变换的,然后用操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
(4) 第5题在开展设计时,可以充分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进行设计,然后由每一个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
交流的重点要说说图形是如何进行平移或旋转的。
(5) 第6题对学有余力,又十分喜欢设计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不作全班学生的要求,也不作测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大数的认识第13课时 整理和复习 练习五

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练习五教科书第30页的内容及练习五。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1.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出示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5.每级的数位、计数单位的组成有什么相同点?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呢?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不同: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
(1)每一级的末尾有零时,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中间有零的情况。
①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②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时,都只读一个零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再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
如;五百二十一万(5210000)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
(70000050)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如:六百万八千(6008000)四、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1.整亿整万的数的改写如:4700000=470万12700000000=127亿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
教案《练习课(第5~6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最新)

练习课(第5~6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85~86“练习十六”第5~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笔算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上节课我们总结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忆方法,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师:看来大家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记得很熟练,那么在具体的题目中你们能不能熟练使用这种计算方法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揭示课题。
二、基础练习1.课件展示教科书P85“练习十六”第5题。
让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2.课件展示教科书P85“练习十六”第6题。
师:仔细算一算,这些计算对吗?错在哪里?该如何改正呢?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让学生找出竖式计算的错误,说一说该如何改正。
3.课件展示教科书P85“练习十六”第7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
(2)和同桌说一说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3)全班交流,课件呈现答案。
4.课件展示教科书P86“练习十六”第9题。
师:先看看算式,说说它们的商是几位数。
学生逐题说出商各是几位数。
教师提问: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学生独立计算。
课件呈现答案。
【设计意图】此题中除数不变,通过被除数的变化,提高学生灵活试商的能力。
既体现了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的关系,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指导练习1.课件展示教科书P86“练习十六”第8题。
(1)先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3)根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用乘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得出:这道题是已知路程和不同交通工具的速【教学提示】第7题需要提醒学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大小的比较。
学案《练习课(第5-6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最新)

教师点评和总结: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练习十一第1题。
照下面这样画两组平行线,涂色部分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图见课本)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来判断是否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涂色部分是平行四边形,因为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填空:平行四边形中相对的边长度( ),对角( ),相邻两个角的度数和是( )。
答案:相等 相等 180°
先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直接写出后三题的结果。
4×9=
44×99=
444×999=
4444×9999=
44444×99999=
444444×999999=
答案:36 4356 443556
44435556
4444355556
444443555556
知识点3: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四第7题。
知识点2:认识梯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练习十一第5题。
下图中有几个梯形?把它们指出来。(图见课本)
分析:根据梯形的特征找出所有的梯形。
答案:有三个,梯形ABED,梯形BEFC,梯形ADFC。
填空:只有( )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 )和( )。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的( )是梯形的高。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四则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时间:2019年8月日主备人:魏刚刚
备课组成员:四年级集体备课组
课题:练习五教学内容:课本31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爱护书本,保护环境,做优秀的少先队员。
法制渗透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三、课型课时:练习课 1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案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填空。
(1)631020500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3在( )位上,十万位上是( ) 。
(2)5个千万、7个十万和8个千是( ) 。
(3)38204000000里有( )个亿和( )个万。
(4)930701000=900000000+30000000+ ( ) + ( )
填空。
1. 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左边一位是( ) 。
2. 10个十万是( ) ,1亿里有10个( ) 。
3. 2091837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在( )位,9在( )位上,表示位上,表示() 。
( ) ;2在( )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260800○27万
500000000○5亿
4000000○40万
297860000○3亿
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四百万五千九百
三亿八千四百零八万
一千零三亿三千九百万
六、作业布置:课本31页第5、6题
七、板书设计:
练习五
先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带零的数再进行比较,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
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起一直到比出大小
备课组长签字:年月日
教研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