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热重分析法进行煤工业分析项目的测定

13.45 13.48
31.35 31.38
13.45 13.37
31.22 31.26
平均值
13.42
31.25
标准差
0.07
0.10
RSD(%)
0.52
0.32
标准值(%)
13.34±0.22
31.24±0.25
2.2对日常基础分析煤样进行10次重复测定,数据见表3。
表3:日常煤样品精密度试验数据表(n=10)
分别编辑试样编号、分析方法、坩埚数量及位置 编号等待分析样品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分析, 样品称量范围1±0.1g。
仪器校准图示
操作图示
二、结果与讨论
1、实验条件的选择
1.1称样量选择 分别加入0.5克和1.0克样品进行重复测定,
挥发分测定在加入1.0克样品时,分析精度比较好, 灰分测定在加入0.5-1.0克范围的测定精度都可以 满足实验要求。
1.6气氛条件 在100℃左右,样品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热失
重行为是相似的,失去表面水分,所以水分测 定选择空气气氛是完全可以满足测定要求的; 在900℃选择氮气气氛进行挥发分测定,由于仪 器须从105℃升温至900℃,根据设置需要18分 钟的升温时间,6分钟的保持时间,所以选择在 氮气的惰性气氛下,可以基本保证测定时隔绝 空气,样品的反应更接近于国家标准对于挥发 分的测定要求;在815℃时纯氧可使煤组分快速 充分的降解,所以灰分测定选择氧气气氛使反 应更快速完全。
1.7最长时间设置 最长时间要求输入的时间对于分析完成是
绝对完全充足的,所以,参考国标GB/T2122001,设置水分最长时间为90分钟,灰分最长 时间为110分钟。在样品始终无法达到重量恒 定的情况下,到达设置的最长时间,仪器结束 测定,输出数据。经实验证明该时间设置是完 全能够使样品充分完成反应的。
GB煤的工业分析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2-2001代替GB/T 212-19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001-11-12发布2002-08-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水分的测定 (1)3.1方法A(通氮干燥法) (1)3.2方法B(空气干燥法) (2)3.3结果的计算 (2)3.4水分测定的精密度 (3)4灰分的测定 (3)4.1缓慢灰化法 (3)4.2快速灰化法 (4)4.3结果的计算 (4)4.4灰分测定的精密度 (5)5挥发分确定 (5)5.1方法提要 (5)5.2仪器、设备 (5)5.3分析步骤 (6)5.4焦渣特征分类 (6)5.5结果的计算 (6)5.6挥发分测定的精密度 (7)6固定碳的计算 (7)7空气干燥基挥发分换算成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干燥无矿物质基挥发分 (7)7.1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7)7.2干燥无矿物质基挥发分 (7)GB/T 212--2001前言本标准对应于下列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等效):ISO 11722:1999《固体燃料----硬煤通氮干燥法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ISO 1171:1997《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ISO 562:1998《硬煤和焦炭----挥发分的测定》。
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水分测定的干燥法;----增加了灰分测定的快速灰化法;----在挥发分测定过程中,规定回升温度和时间为:(900±10)℃,3min。
本标准代替GB/T 212-19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本标准与GB/T 21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去了水分测定中的甲苯蒸馏法(1991年版的2.2);----修改了挥发分结果的部分换算公式(1991年版的4.5、6;本版的5.5、7)。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煤炭工业局提出。
GBT212_202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2_2024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发电、炼焦、冶金等工业领域。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是评价煤质特性和适应性的关键工作,对于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GBT212-2024标准中常用的煤工业分析方法。
首先,煤样制备是煤工业分析的前提工作。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煤质分析结果,必须对煤样进行适当的制备。
煤样制备包括煤样切割、研磨和均质处理等步骤。
切割时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确保分析结果能真实反映整体煤质情况。
研磨则是将煤样颗粒细化,以满足煤质分析的需要。
均质处理则是使煤样更加均匀,避免分析结果受局部差异的影响。
然后,工业分析是煤质测定的核心环节。
工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热量测定、含碳和挥发分测定、灰分和硫分测定等。
热量测定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热量测定方法有工业分析热计法、DC-KJ热计法等。
含碳和挥发分测定是评价煤的热解性能的关键指标,常用的含碳测定方法有光热反射率法、化学吸收法等,常用的挥发分测定方法有固定碳熔融法、精密天平法等。
灰分和硫分测定是评价煤的燃烧残留物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指标,常用的灰分测定方法有高温烧蚀法、高温熔融法等,常用的硫分测定方法有高温脱硫法、自动高温洗滤法等。
最后,质量计算是根据煤质分析结果,计算煤的各项指标的过程。
质量计算主要包括低位发热量的计算、高位发热量的计算、低位发热量修正值的计算等。
低位发热量是指煤在常压下完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是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
高位发热量则是在理论燃烧条件下,燃烧气体完全冷却至与外界温度相同时所释放的热量,常用湿基高位发热量修正公式进行计算。
低位发热量修正值则是对采用计算修正方法进行计算得出的低位发热量修正结果。
GBT212-2024标准中的煤工业分析方法为煤质测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能够确保煤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212—91代替GB212—77Proximate analysis of coal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批准 1992-03-01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 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 1171: 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三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2.1 方法A(通氮干燥法)2.1.1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2.1.2 试剂2.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2.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2.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2.1.3 仪器、设备2.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1.3.2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2.1.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2.1.3.4 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2.1.3.5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2.1.3.6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4 分析步骤2.1.4.1 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实验_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实验二煤的工业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试验,是对煤在燃烧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特性进行的定量分析。
具体地说,就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煤中的水分(M)、灰分(A)、挥发分(V)和固定碳(FC)的质量百分数的含量。
在试验时,只需测定煤中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百分含量,而煤中的固定碳的百分含量则是从百分之百中减去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百分含量后的差值。
一、实验目的1.了解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
2.了解煤中灰分的来源及其矿物质在灰分测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3.了解测定挥发分的意义,掌握焦渣特征的鉴定方法。
4.掌握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
5.掌握水分、灰分、挥发分以及固定碳的百分含量的计算。
二、基本原理1.水分(M)煤中水的存在形态可以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两种。
游离水是煤的内部毛细管吸附或表面附着的水;化合水是和煤中的矿物质呈化合形态存在的水,也叫结晶水,如CaSO4·2H2O 和Al2O3·2SiO2·2H2O等等。
游离水又分外在水和内在水。
外在水是附着在煤的表面和被煤的表面大毛细管吸附的水。
把煤放在空气中干燥时,煤中的外在水分很容易蒸发,蒸发到煤表面的水蒸汽压和空气的相对湿度平衡时为止,此时的煤叫空气干燥基煤。
当把这种煤制成粒度为0.2mm以下,作分析所用的试样时就叫分析煤样。
用空气干燥状态煤样化验所得的结果就是空气干燥基的结果。
内在水是煤的内部小毛细管所吸附的水,在常温下这部分水是不会失去的,只有加热到105~110℃的温度时,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失去。
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以上才能分解析出。
根据煤样的状态,煤的水分测定可分为收到基煤样的水分测定及空气干燥基煤样的水分测定两种情况。
水分是指试样在温度为105~110℃时,干燥至恒重所失去的质量占原质量的百分数。
2.灰分(A)煤的灰分是指在温度为815±10℃时,煤中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其中的矿物质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后所剩余的残渣,煤中的灰分来自矿物质,但它的组成和质量与煤中的矿物质不完全相同,灰分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_GB_T212_2001_修订简要说明

科学管理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2-2001)修订简要说明韩立亭(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市 100013) 国家标准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于2002年8月实施至今,对标准的部分修改内容,特别是挥发分的计算有少量使用者有不理解或有不同看法。
为使大家对该国标有更深入理解,本文就该国家标准的修订作一个简要说明。
国家标准GB212-91,于1991年5月22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1999年底开始对GB212-91进行修订工作。
修订后的标准号为GB/T212-2001,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11月12日发布,2002年8月1日实施。
1 修订的主要内容(1)前言:本次修订GB212-91,按GB/T1.1 -1993规定,增加了前言部分。
(2)标准的书写格式遵照GB/T1.1-1993有关规定进行编写。
(3)“水分的测定”部分中,取消了甲苯蒸馏法(方法B)。
原因是该方法操作较繁琐,易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定精度较差,另外,所用的试剂——甲苯有毒。
国际标准前几年已将此方法取消。
(4)为与挥发分定义及ISO562-1998一致,空气干燥基挥发分计算公式中不应进行碳酸盐二氧化碳校正。
故在“4.5结果的计算”中删除碳酸盐二氧化碳校正内容,另给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干燥无矿物质基挥发分计算公式。
在其中进行碳酸盐二氧化碳校正。
(5)原计划将GB/T15334-94《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并入本标准中,但通过一些实验发现,微波干燥法虽能得到与通氮法基本一致的结果,但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
理论上,加热过程中样品可能有微小的分解,因而决定不将微波干燥法列入该项标准。
《煤的水分测定方法微波干燥法》作为独立的标准,供要求快速测定水分时使用更为恰当。
(6)修订过程中,对我国目前常用的挥发分坩埚的质量对结果的影响也重新进行了研究。
实验一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一煤的工业分析一、实验目的煤的工业分析是锅炉设计、灰渣系统设计和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依据,是燃料分析的基础性实验。
它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质量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特征。
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实验巩固概念,使学生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首先水分被蒸发出来;继续加热时,煤中C、H、O、N、S 等元素所组成的有机质、无机质分解产生气体挥发出来,这些气体称为挥发分;挥发分析出后,剩下的是焦渣,焦渣就是碳和灰分。
煤的工业分析就是在明确规定的实验条件下(GB/T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质量含量的百分数,煤中固定碳的质量含量百分数是以100减去水分﹑灰分﹑挥发分质量含量的百分数而计算得出的。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1.干燥箱:带有自动调温装置,有气体进出、口,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箱形电炉:带有调温装置(最高温度1300℃)炉膛应有恒温区,附有热电偶和高温表,炉后壁上有一排气孔(烟囱)。
3.干燥器:内装干燥剂(变色硅胶或块状无水氯化钙)。
4.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附有磨口的盖。
5.灰皿:瓷质,长方形,底长45mm,底宽22mm,高14 mm。
6挥发分坩埚:直径33毫米,有配合严密盖的瓷坩埚。
7.分析天平:感量0.1mg。
8.坩埚架:用镍铬丝制成的架,其大小以能使放入箱形电炉中的坩埚不超过恒温区为限,并要求放在架上的坩埚底部距炉底20-30毫米。
9.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10.其他:石棉手套、秒表、坩埚架夹、压饼机、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广口瓶、标准筛等四、实验准备1、装试样的器皿(玻璃称量瓶、挥发分坩埚、灰皿)应事先编好号,烘干存放于干燥器中,在装入试样前应精确称量器皿的重量。
2、分析煤样应按规定(GB474-1996《煤的制备方法》)的缩制方法制备好,粒度应在0.2 mm以下,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将煤样放入盘中,摊成均匀的薄层,于温度不超过50℃下干燥。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7.1.3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式中:0.1374——由硫酸钡换算为硫的系数;
St.ad——空气干燥煤样中全硫的质量百分数,%;
4.4 挥发份的测定方法(Vad)
准确称取1±0.1g左右的分析煤样於恒重的专用挥发份坩埚中,放在900±10℃垣温的马弗炉中烧7min(其中严格控制时间为7min,并且炉温必须在3min内恢复至900±10℃,否则试验作废),取出稍冷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烟煤判断焦渣特征。
式中:Vad——煤的挥发份;
G
式中:G—称取煤样的质量,克.
G1—烘干后煤样的质量,克.
4.2分析煤样水份的测定方法(Mad)
准确称取缩分破碎至0.2毫米以下的煤样1±0.1g左右的煤样于恒重的称量瓶中,打开盖放在烘箱中,105-110℃鼓风下恒温1.5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式中:G—烘前所称煤样的质量,g;
G1—烘后煤样的质量,g。
7 全硫的测定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重量法(艾氏法)和库仑滴定法。
7.1 艾氏法
7.1.1原理:
艾氏法测定煤中全硫,是用艾氏混合剂(碳酸钠和氧化镁以质量比1+2的混合物)与煤样均匀混合,在高温、通风的条件下灼烧,使各种硫都转化成可溶于水的硫酸钠和硫酸镁,然后以氯化钡进行沉淀。
7.1.2测定步骤如下:
称取1g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全硫含量超过8%时称取0.5g)和2g艾氏剂于30Ml坩埚内,仔细混合均匀,再用1g艾氏剂覆盖。将装有煤样的坩埚放入通风良好的马弗炉中,在1~2h内将马弗炉温度从室温逐渐升到800~850C,并在该温度下加热1~2h。将坩埚从马弗炉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再将坩埚中的灼烧物用玻璃棒仔细搅松捣碎(如发现未烧尽的黑色颗粒,应在800~850C下继续灼烧半小时)。然后放在400ml烧杯中,用热水冲洗坩埚内壁,将冲洗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100~150ml煮沸过的蒸馏水。如果此时发现尚有未烧尽的黑色颗粒漂浮在液面上,则本次测定作废。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91代替GB212—77Proximate analysis of coal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2 批准1992-03-01 实施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 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 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 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三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 和方法B 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 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在仲裁分析中遇到有用空气干燥煤样水分进行基的换算时,应用方法A 测定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
2.1 方法A(通氮干燥法)2.1.1 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2.1.2 试剂2.1.2.1 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2.1.2.2 无水氯化钙(HGB 3208):化学纯,粒状。
2.1.2.3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2.1.3 仪器、设备图1 玻璃称量瓶2.1.3.1 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2.1.3.2 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2.1.3.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2.1.3.4 干燥塔:容量250mL 内装干燥剂。
2.1.3.5 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2.1.3.6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4 分析步骤2.1.4.1 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煤中灰分的测定方法及分析方法

煤中灰分的测定(GB/T212-2001)1.1缓慢灰化法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
2)仪器设备:马弗炉:能保持恒温度为815±10℃,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
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
灰皿:瓷质长方形,底面长45mm,宽22mm,高14mm。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分析天平:感量0.1mg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尺寸与炉膛相适应。
3)分析步骤a.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度至0.2m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b.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弗炉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
c.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
继续升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d.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重。
e.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不超过0.001g,用最后一次灼烧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灰分低于15%时不需要进行检查性灼烧。
2.2快速灰化法:1)分析步骤a.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上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度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将称有煤样的灰皿预先分排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
b.将马弗炉加热到850℃,打开炉门,将放有灰皿的耐热瓷板缓慢推入马弗炉中,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待5-10min后,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mm的速度把二、三、四排的灰皿顺序推入炉内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炸,试验应作废)。
(冶金行业)GB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冶金行业)GB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代替GB212-1977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3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A.方法A(通氮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壹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试剂a.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c.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iii.仪器、设备a.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且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
b.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且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c.干燥箱: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d.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图1玻璃称量瓶e.流量计:量程为100~1000mL/min。
f.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v.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1)且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注:1)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计算。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首先,物理性能分析是对煤的物理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
其中包括颗粒度分析、密度分析、孔隙结构分析等。
颗粒度分析是通过筛分方法对煤样进行颗粒度分布测试,可以了解煤的颗粒大小及分布情况,为煤的选煤和煤的燃烧提供依据。
密度分析是通过密度计对煤的密度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密度情况,为煤的选煤和煤的运输提供依据。
孔隙结构分析是通过氮气吸附法对煤的孔隙结构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孔隙结构及孔隙度情况,为煤的气体吸附和储层特征分析提供依据。
其次,化学成分分析是对煤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和分析。
其中包括元素分析、有机组分分析、硫分析等。
元素分析是通过元素分析仪对煤的主要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主要元素含量情况,为煤的利用和煤的资源评价提供依据。
有机组分分析是通过有机元素分析仪对煤的有机组分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有机组分情况,为煤的燃烧和煤的转化提供依据。
硫分析是通过硫分析仪对煤的硫含量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硫含量情况,为煤的燃烧和煤的环保利用提供依据。
最后,热学性能分析是对煤的热学特性进行测试和分析。
其中包括发热量分析、燃烧特性分析、热解特性分析等。
发热量分析是通过热量计对煤的发热量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燃烧热值情况,为煤的燃烧利用提供依据。
燃烧特性分析是通过热重分析仪对煤的燃烧特性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燃烧特性,为煤的燃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热解特性分析是通过热解仪对煤的热解特性进行测试,可以了解煤的热解特性,为煤的热解利用提供依据。
总之,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对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煤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热学性能进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煤的特性,为煤的利用和煤的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1.煤样的采取:入厂的每一批煤炭,取一总样,总样由若干子样组成。
批样小于100吨,取子样20个;小于200吨取30个子样;小于1000吨取60个子样。
大于1000吨,可按公式1/2N=n (m/1000)N:实际采样个数/个m:实际被采样煤量/吨n=60子样的采取个数,各单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配,但一般应按照上述来取。
1.汽车采样按汽车车厢的对角线方向,3点法采集子样。
首尾两点距离车角0.5米,另一点为中心,下挖0.4米,取3个子样。
另外,如果煤质稳定均匀,可以按3点循环法来取样,即每辆车取一个样。
3点法取样可操作性强,煤样更具有代表性。
汽车装卸时,如果量比较大,可以一个汽车采一个子样或几个汽车采一个子样,如果批量比较小,可以一个汽车采一个子样,或一个汽车采2个子样。
2.船采样由于船的装载量特别大,而且装载的煤不一定是同一批煤,所以装船时按不同煤种或不同批次,作为一个采样单元。
装船时最好从装煤皮带上采样,卸船时也最好从卸煤皮带上采样。
如果在皮带上采样不可能,那么可以直接上船进行人工采样,采取边装煤边采样的方法,事先应估算好装煤时间,确定采样间隔。
卸船时也可以直接上船进行人工采样,那就相当于煤堆采样。
3.煤堆采样小煤堆的采样根据煤量确定子样数,然后在煤堆中均匀布点采样。
大煤堆的采样,应该在煤堆装卸过程中进行。
可以按煤堆堆卸进行分层均匀布点采样,即堆一层均匀布点采样,取一层煤均匀布点采样,采样时,一定要保证子样数。
关于对大块煤(大于150mm的煤或矸石)的取样问题。
原煤中颗粒度大于150mm的大块,若含量超过5%,则采样不再采入,而按大于150mm的块的百分比,以筛分试验时块的发热量进行加权平均。
2.煤样的制备(1)收到煤样后,须按来样标签逐项核对。
并应将煤种、粒度、采样地点、包装情况、煤样重量、收样和制备时间等项详细地登记在煤样记录本上,并进行编号,如系商品煤样,还应登记车号和发运吨数。
GB212-91 煤地工业分析报告方法

GB212-91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來源:作者:發佈時間:2006.01.11標準參照採用了國際標準ISO348:1981(E)《硬煤分析試樣中水分測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揮發分測定方法》和ISO1171:1981(E)《固體礦物燃料灰分測定方法》。
1.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揮發分的測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計算方法。
本標準適用於褐煤、煙煤和無煙煤。
2.水分的測定本標準規定了3種煤中水分的測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適用於所有煤種;方法C僅適用於煙煤和無煙煤。
A.方法A(通氮乾燥法)i.方法提要稱取一定量的空氣乾燥煤樣,置於105~110℃乾燥箱中,在乾燥氮氣流中乾燥到品質恒定。
然後根據煤樣的品質損失計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試劑a.氮氣:純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無水氯化鈣(HGB3208):化學純,粒狀。
c.變色硅膠:工業用品。
iii.儀器、設備a.小空間乾燥箱:箱體嚴密,具有較小的自由空間,有氣體進、出口,並帶有自動控溫裝置,能保持溫度在105~110℃範圍內。
b.玻璃稱量瓶:直徑40mm,高25mm,並帶有嚴密的磨口蓋(見圖1)。
c.乾燥箱:內裝變色硅膠或粒狀無水氯化鈣。
d.乾燥塔:容量250mL,內裝乾燥劑。
圖1 玻璃稱量瓶e.流量計:量程為100~1 000mL/min。
f.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v.分析步驟a.用預先乾燥和稱量過(精確至0.0002g)的稱量瓶稱取粒度為0.2mm以下的空氣乾燥煤樣1±0.1g,精確至0.0002g,平攤在稱量瓶中。
b.打開稱量瓶蓋,放入預先通入乾燥氮氣1)並已加熱到105~110℃的乾燥箱中。
煙煤乾燥1.5h,褐煤和無煙煤乾燥2h。
注:1)在稱量瓶放入乾燥箱前10min開始通氣,氮氣流量以每小時換氣15次計算。
c.從乾燥箱中取出稱量瓶,立即蓋上蓋,放入乾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約20min)後,稱量。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doc

GB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代替 GB212-1977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348: 1981 ( 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接容量法》、ISO562: 1981( 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 IS01171: 1981( 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 3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A.方法A (通氮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C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试剂a.氮气:纯度 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无水氯化钙(HGB3208 :化学纯,粒状。
c.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iii.仪器、设备a.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 105〜110C范围内。
b.玻璃称量瓶:直径 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 1)。
c.干燥箱: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d.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图1玻璃称量瓶e.流量计:量程为 100〜1 OOOmL/min。
f.分析天平:感量 0.0001g。
iv.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 0.0002g )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 士 0.1g,精确至 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1)并已加热到105〜110C的干燥箱中。
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 2ho注:1)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计算。
c.从干燥箱中取岀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后,称量。
无烟煤工业分析方法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无烟煤)GB/T212-2001(摘要)一、水分的测定:1、方法A(通氮干燥法):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0.2毫米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放入预先通入氮气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干燥2h(注: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为准);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克或质量增加时为止,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2、方法B(空气干燥法):前面同方法A;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的干燥箱中,干燥1.5h;后面同方法A。
水分按下式计算:Mad=m1/m×100%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二、灰分的测定:(缓慢和快速两种,前者为仲裁法)1、缓慢灰化法:(马沸炉:能保持815+-10℃,炉后壁上部带直径25--30毫米的烟囱,下部距底20--30毫米处有一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有一20毫米的通气孔)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中称取小于0.2毫米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均匀摊在灰皿中,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沸炉恒温区中,并关炉门使炉门留有15毫米的缝隙,在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内将炉温缓慢升至500℃,保持30分钟,继续升温至815+-10℃,灼烧1小时;取出灰皿,置于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分钟,直至两次灼烧后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克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质量为计算依据,灰分低于15.00%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2、快速灰化法;方法A(快速灰分测定仪)方法B:将装有煤样的灰皿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沸炉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待5--10分钟后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厘米的速度把其余各排灰皿顺序推入炉内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炸,实验作废);关上炉门,在815+-10℃下灼烧40分钟;取出灰皿,在空气中冷却5分钟,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分钟)后称量。
GB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煤是一种常见的煤种,也是工业领域中常用的燃料。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GB煤,需要对其进行工业分析。
本文将介绍GB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GB煤的基本性质在对GB煤进行工业分析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性质。
GB煤是一种烟煤,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和较高的热值。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碳、氢、氧、硫和灰分等元素,其中碳元素含量较高,通常在80%以上。
二、工业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GB煤工业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可以准确地测定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
化学分析需要将煤样先进行破碎和粉碎,然后用化学试剂对其进行溶解和反应,最后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等物理指标,得出各种元素的含量。
2.物理分析物理分析是GB煤工业分析的另一重要方法。
它可以通过测量煤的物理性质来了解其燃烧性能和适用范围。
常见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测定煤的密度、热值、可磨性、可压缩性和流动性等指标。
3.热化学分析热化学分析是GB煤工业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通过测量煤的热稳定性和热解特性,来了解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燃烧特性和反应机理。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热重分析仪等专业设备,对煤样进行加热和测量,以获得相应的热解数据和曲线。
三、应用范围GB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应用广泛,适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应用范围:1.燃料工业GB煤是燃料工业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工业分析方法可以为煤的选择和加工提供依据。
通过对其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可以选取适合的加工工艺和燃烧方式,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2.环保行业GB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工业分析方法可以了解煤的污染特性和排放量,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数据依据。
3.材料工业GB煤中的碳元素含量较高,可以作为材料工业中的原料。
工业分析方法可以了解煤的物理性质和热解特性,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如生产活性炭、炭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212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代替GB212-1977本标准参照采纳了国际标准ISO348∶1981(E)《硬煤分析试样中水分测定方法直截了当容量法》、ISO562∶1981(E)《硬煤和焦炭挥发分测定方法》和ISO1171∶1981(E)《固体矿物燃料灰分测定方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运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2.水分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3种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其中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所有煤种;方法C仅适用于烟煤和无烟煤。
A.方法A(通氮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依照煤样的质量缺失运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试剂a.氮气:纯度99.9%,含氧量小于100ppm。
b.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c.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iii.仪器、设备a.小空间干燥箱:箱体严密,具有较小的自由空间,有气体进、出口,并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畴内。
b.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c.干燥箱: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d.干燥塔:容量250mL,内装干燥剂。
图1 玻璃称量瓶e.流量计:量程为100~1 000mL/min。
f.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v.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通入干燥氮气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烟煤干燥1.5h,褐煤和无烟煤干燥2h。
注:1)在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10min开始通气,氮气流量以每小时换气15次运算。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赶忙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d.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形下,要采纳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运算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v.分析结果的运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1)运算:(1)式中: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m——煤样的质量,g。
B.方法B(甲蒸馏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于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共同煮沸。
分馏出的液体收集在水分测定管中并分层,量出水的体积(mL)。
以水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水分含量。
ii.试剂a.甲苯(GB684):化学纯。
b.无水氯化钙(HGB3208):化学纯,粒状。
iii.仪器、设备a.分析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感量0.001g。
b.电炉:单盘或多联,并能调剂温度。
c.冷凝管:直形,管长400mm左右。
d.水分测定管:量程1~10mL,分度值0.1mL(见图2)。
水分测定管须通过校正(每毫升校正一点),并绘出校正曲线方能使用。
图2 水分测定管(单位:mm)e.小玻璃球(或碎玻璃片):直径3mm左右。
f.微量滴定管:10mL,分度值为0.5mL。
g.量筒:100mL。
h.圆底蒸馏烧瓶:500mL。
i.蒸馏装置(见图3):由冷凝管、水分测定管和圆底蒸馏烧瓶构成。
各部件连接处应具有磨口接头。
图3 蒸馏装置示意图iv.分析步骤a.称取25g、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精确至0.001g,移入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约80mL甲苯。
为防止喷溅,可放适量碎玻璃片或小玻璃球。
安置好蒸馏装置。
b.在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蒸馏瓶至内容物达到沸腾状态。
操纵加热温度使在冷凝管口滴下的液滴数约为每秒2~4滴。
连续加热,直到馏出液清亮并在5min内不再有细小水泡显现时为止。
c.取下水分测定管,冷却至室温,读数并记下水的体积(mL),并按校正后的体积由回收曲线上查出煤样中水的实际体积(V)。
v.回收曲线的绘制用微量滴定管准确量取0、1、2、3……10mL蒸馏水,分不放入蒸馏烧瓶中。
每瓶各加80mL 甲苯,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蒸馏。
依照水的加入量和实际蒸出的毫升数绘制回收曲线。
更换试剂时,需重作回收曲线。
vi.分析结果的运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2)运算:(2)式中: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V——由回收曲线图上查出的水的体积,mL;d——水的密度,20℃时取1.00g/mL;m——煤样的质量,g。
C.方法C(空气干燥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依照煤样的质量缺失运算出水分的百分含量。
ii.仪器、设备a.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内装有鼓风机,并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畴内。
b.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c.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见图1)。
d.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iii.分析步骤a.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1)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
注:1)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平均。
将称好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赶忙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形下,要采纳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运算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干燥。
d.分析结果的运算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按式(3)运算:(3)式中:m ad——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含量,%;m1——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g;m——煤样的质量,g。
D.水分测定的周密度水分测定的重复性如表1规定:表1, %水分(M ad)重复性<50.205~100.30>100.403.灰分的测定本标准包括2种测定煤中灰分的方法,即缓慢灰化和快速灰化法。
缓慢灰化法为仲裁法;快速灰化法可作为例常分析方法。
A.缓慢灰化法i.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
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ii.仪器、设备a.马弗炉:能保持温度为815±10℃。
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
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有一个直径为20mm 的通气孔。
b.瓷灰皿:长方形,底面长45mm,宽22mm,高14mm(见图4)。
图4 灰皿c.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
d.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e.耐热瓷板或石棉板:尺寸与炉膛相适应。
iii.分析步骤a.用预选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均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b.将灰皿送入温度不超过100℃的马弗炉中,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
在许多于30min的时刻内将炉温缓慢升至约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min。
连续升到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
c.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d.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为止。
用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运算依据。
灰分低于15%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B.快速灰化法本标准包括两种快速灰化法:方法A和方法B。
i.方法Aa.方法提要:将装有煤样的灰皿放在预先加热至815±10℃的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煤样自动送入仪器内完全灰化,然后送出。
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b.专用仪器:快速灰分测定仪(见附录A)。
c.分析步骤:a. 将灰分快速测定仪预先加热至815±10℃。
b. 开动传送带并将其传送速度调剂到17mm/min左右或其他合适的速度。
c. 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0.5±0.01g,精确至0.002g,平均地摊平在灰皿中。
d. 将盛有煤样的灰皿放在灰分快速测定仪的传送带上,灰皿即自动送入炉中。
e. 当灰皿从炉内送出时,取下,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ii.方法Ba.方法提要: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步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量恒定。
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灰分产率。
b.仪器、设备:同3.1.2条。
c.分析步骤:a).用预先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灰皿,称取粒度为0.2mm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精确至0.0002g,平均地摊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
将盛有煤样的灰皿预先分排放在耐热瓷板或石棉板上。
c). 关上炉门,在815±10℃的温度下灼烧40min。
d).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e). 进行检查性灼烧,每次20min,直到连续两次灼烧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g为止。
用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运算依据。
如遇检查灼烧时结果不稳固,应改用缓慢灰化法重新测定。
灰分低于15%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
C.分析结果的运算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按式(4)运算:(4)式中:A ad——空气干燥煤样的灰分产率,%;m1——残留物的质量,gm——煤样的质量,g。
D.灰分测定的周密度灰分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如表2规定:表2, %灰分重复性A ad再现性A d<150.200.3015~300.300.50>300.500.704.挥发分测定方法A.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min。
以减少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减去该煤样的水分含量(M ad)作为挥发产率。
B.仪器、设备i.挥发分坩埚:带有配合严密的盖的瓷坩埚,形状和尺寸如图5所示。
坩埚总质量为15~20g。
图5 挥发分坩埚ii.马弗炉:带有高温计和调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900±10℃,并有足够的恒温区(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