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到底是啥样子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e3e18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a.png)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模式。
以下是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的续篇,继续介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注重土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一种重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农业可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且节约能源。
此外,环保农业模式还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4.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5.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综合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6.农产品品牌模式农产品品牌模式是一种通过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农业模式。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农产品品牌模式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农产品的市场定位。
7.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
![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3f1b043336c1eb91a375d86.png)
一、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有机农业自提出至今已有近70年时间,其间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45年)--思想萌芽阶段。
这一阶段是有机农业思想萌发和提出时期,主要是有关专家和学者对传统农业的挖掘和再认识,而中国在几千年发展传统农业过程中所积累的优秀农艺思想和技术,如农林牧结合、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合理轮作等对有机农业的出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由于处于初创阶段,有机农业只是在小范围内运作,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体系,水平均较低,其影响也很有限。
第二阶段(1945-1972年)--研究试验阶段。
美国罗代尔有机农场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机农业进入了研究试验时期。
这一时期,有机农业在规模和数量上远远超过第一阶段,但与常规农业相比仍然非常弱小。
尽管人们在部分地区实践、操作有机农业,但由于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及运作的惯性,以及有机农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人们对有机农业尚处于观望、验证阶段。
有机农业生产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农场外部系统的依赖。
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非常少,大多用于自身消费或赠予亲朋好友品尝,因而缺乏市场需求拉动,进而难以形成效益规模。
第三阶段(1972@1990年)--奠定基础阶段。
1972年11月5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l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t Agricultural Movements,IFOAM)在法国的弗赛拉斯(Versailles)成立,标志着国际有机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有机农业发展有如下特点:一是通过发展组织会员,扩大有机农业在全球的影响和规模;二是通过制定标准,规范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三是通过;制定认证方案,提高有机农业的信誉。
由于有机农业运动是各国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开展的,加上自身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因而这时期发展仍比较缓慢,其影响也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什么是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生态园?
![什么是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生态园?](https://img.taocdn.com/s3/m/17c2c273b9d528ea80c77985.png)
什么是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生态园?什么是有机农业和农业生态园呢?有机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有机农业生态园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
一、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示范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生态农业示范园主要体现在示范上,规划什么样的农业种植产品呢?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谷类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棉花、林果、蔬菜等为主,畜牧业养鸡、养羊、养猪为主。
生态园的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
生态农业类型要充分利用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有机绿色农业基本介绍
![有机绿色农业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e68fa3d31126edb6f1a106a.png)
有机绿色农业基本介绍一、有机农业的定义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严重的土壤侵蚀和土地质量下降,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和能源的消耗,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还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比如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自然耕牧”理念,就是只种植顺季蔬菜,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在林间散养禽畜,拒绝一切激素与药物。
二、有机农业的特点(一)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
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
以往有些地方出现“谈食色变”的现象。
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
(二)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目前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
如化肥大量进入江湖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鱼类生存。
农药在杀病菌害虫的同时,也增加了病虫的抗性,杀死了有益生物及一些中性生物,结果引起病虫再猖獗,使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
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有什么区别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c69c39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0.png)
摘要:什么样的农业才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有什么区别?生态农业是不是回归到原始农业?由于不了解生态农业内涵,加上有人刻意曲解,生态农业在一些特殊语境里,成为落后、低产、低效的代名词,而他们唯一承认的倒是生态农业是环保的。
如果仅仅因为环保而发展的农业,而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这样的农业显然没有推广的必要。
实际上,生态农业是在传统农业智慧基础上,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科学技术提升的一类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涉及的范围很广,农林牧副渔都会涉及,但在每一个环节都有物种的贡献,都有从事该行业的农民的贡献。
生态农业的几个典型特点是: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多样性的物种、大大减少乃至杜绝农药、化肥、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
生态农业具有以下九大优势:1.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零面源污染没有健康的生态农业无从谈生态农业。
农业重点害虫和杂草其实都是自然界正常的物种,能够用物理方法干扰控制的,尽量不用化学办法,能够恢复生态平衡,对产量不造成明显影响的,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既节约了人工成本,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可以用少量的农药,主要是应急之用。
可以用少量的化肥,但化肥利用效率高,用量少。
根据我们的前期研究,如果发展生态农业,将目前90%以上的农药和50%以上的化肥停下来,对产量影响并不大。
2.质量高,口感好,很少农药残留或零农残由于前期投入的化学物质非常少,且尽量投入可降解的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再加上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以大量的有机肥为主,这样的农业产品口感是好的,即很多上世纪50-70出生的年代小时候的味道。
最终产品是经得起农药残留检测的。
如果农产品后期检测出多种农药残留,那根本就不能称生态农业。
3.单位土地经济效益高目前由于采取粗放式的化学办法种地,虽然产量相对高,但价格便宜,有时市场不好还会烂在地里,资源浪费严重。
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区别
![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8e327002ddccda38376baf71.png)
---WDRD 格式--可编辑-----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 指在保护、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遵循生 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 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 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代科学技术, 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是按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业发展 概念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 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类型。
绿色农业涉及生态物质循环、农业生物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 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学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轮耕技术等多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 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个方面,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概念。
种农业生产方式。
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共同点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活资料。
生态农业是生产过程中既要促进生态保护, 又要绿色农业主要讲防污染,也就是整个生产过程区别有机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方式。
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过程,针对的是农业生 依赖生态的有效支撑,针对的是农业生产体系。
产经营方式。
( 1)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 1 )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 ( 2)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 绿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列化深加工, 实现经济增值, 实行废弃物资源化 以高产、稳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
不物;( 2)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
仅增加劳力、农肥、畜力、机械、设备等农用 特点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 3)种植业采用有机( 3)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最大限生产资料的投入,还增加科学技术、智力、信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或养殖业采用有机饲料满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 息、人才等软投入,使绿色农业发展更具有鲜 足畜禽营养需求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增强农业发展 明的时代特征。
生态农业中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应用
![生态农业中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2c5a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6.png)
生态农业中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农业逐渐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而其中有机农业作为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应用,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就有机农业的概念、发展现状、优势和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有机农业是指在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加强生态管理手段,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的系统工程。
也就是说,有机农业是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和农药,通过使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来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有机农业的核心理念是“生态化、有机化、可持续化”,目的是保证生产过程和口感安全,从而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有机农业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有机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据统计,当前全球有机农业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72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欧洲、北美等地区。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8年全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到了385.9万公顷,销售额更是飙升至436.4亿元。
不难看出,有机农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离不开国内外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我国,国家逐渐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激发了农民转向有机农业的积极性,并积极推进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有机农业的优势有机农业不仅仅是一种食品生产方式,其优越性还在于解决了社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友好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通过使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来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因此,有机农业令土壤得到了永续利用,并保护了生态环境。
另外,有机农业也能够避免污染,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害。
2.维护食品安全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清洁卫生,不含重金属、化学农残和基因改造成分,既解决了环境问题,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到底是啥样子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到底是啥样子](https://img.taocdn.com/s3/m/1edac7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d5.png)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到底是啥样子一、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1、什么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它不仅要求禁止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保护土壤、水源和空气不受化学污染,而且注重农业的生态循环,通过良种培育、农地轮作、合理种植养殖,利用动植物天然的能力和农地的生态循环,预防动植物病疫和农地贫瘠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农业哪些模式?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农业补贴,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下面是农业部总结的10种生态农业模式,供新农人们参考。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有机农业的概念
![有机农业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dc825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a.png)
有机农业的概念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不断增加,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更注重环境友好、生态平衡和农产品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介绍有机农业的概念,并探讨其优点、原则和实践。
一、有机农业的定义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提供健康农产品为目标的农业系统。
在有机农业中,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是被禁止的。
相反,有机农业采用自然的农业管理方法,如有机肥料、生物防治和合理的耕作技术。
二、有机农业的优点1. 保护环境有机农业强调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
由于有机农业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此外,有机农业还通过合理灌溉和保持土壤覆盖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2. 提供健康农产品有机农业通过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生产出更健康、更营养的农产品。
研究表明,有机农产品富含营养物质,并且更少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
对于那些关注食品安全的消费者来说,有机农产品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3. 促进生态平衡有机农业通过使用自然的农业管理方法,如生物防治,可以促进生态平衡。
例如,引入益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并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有机农业的原则有机农业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是指导有机农业实践的准则。
1. 循环利用有机农业倡导循环利用资源,尽量减少浪费。
例如,农作物残渣可以被用作有机肥料,动植物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
2. 多样化种植有机农业推崇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可以降低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通过种植多种作物,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还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3. 尊重生命和健康有机农业重视尊重生命和保护健康。
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转基因技术,以保证农产品的健康安全。
同时,有机农业也关注农民和劳动者的健康,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农业工作环境。
四、实践有机农业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土地和环境有机农业要求选择适合有机农业的土地和环境。
什么是绿色农业如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
![什么是绿色农业如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9b8a7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4.png)
什么是绿色农业如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绿色农业和有机生态农业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绿色农业?又该如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呢?绿色农业,简单来说,是一种以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保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绿色农业注重对土壤的保护和改良。
通过合理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退化。
同时,绿色农业还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绿色农业提倡综合防治。
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例如,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使用诱虫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中的有益生物。
绿色农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农药、兽药等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的质量安全标准。
并且,绿色农业注重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信息,增强消费者的信任。
那么,如何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呢?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有机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培训等,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积极参与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
其次,提高农民的意识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让农民了解有机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掌握有机肥料的制作和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等关键技术,增强他们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信心和能力。
再者,建立完善的有机生态农业标准和认证体系不可或缺。
明确有机生态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加强认证机构的监管,确保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有机生态农产品。
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
![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1876c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6.png)
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绿色发展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作为其中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有机农业是一种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农业生产模式。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
1. 理念与原则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机农业主张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化学品,通过自然方式维持土壤肥力,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品质。
2. 生产方式与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模式注重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土地准备、种植、管理、收获、加工等环节。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包括有机肥料的制备与施用、生物防治、轮作休耕、生态种植等诸多方面,并且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
3. 产业链条与市场化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市场化运营。
从农田生产到产品销售,都需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最终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化流通。
有机农业产品因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高品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4. 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了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排放,有助于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5. 农产品品质与健康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生产的农产品在营养品质和无公害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通常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口感鲜美,更符合现代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有机农产品也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减少化学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6. 农民收入增加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为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
由于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价值相对较高,农民通过有机农业可以获得更丰厚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7. 农村经济振兴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
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带动当地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疑难解析】什么是有机生态农业?
![【疑难解析】什么是有机生态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67d822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c.png)
【疑难解析】什么是有机生态农业?
【疑难解析】什么是有机生态农业?
【常见问题】什么是有机生态农业?
【专家解答】
先来了解一下一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合理安排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重复利用,来代替石油能源或减少石油能源的消耗,以尽可能少的投入,生产更多的产品,是一种高效优质农业。
这种能源从经济的角度看,节约了原料和燃料,从环境的角度看,减少了污染。
有机农业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
它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依靠轮作、作物秸杆、家畜粪尿、绿肥、外来的有机废弃物、机械中耕、含有无机养分的矿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给作物养分,防治病虫杂草危害。
生态农业注重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这既可以消除常规农业的一些负面影响,又可以克服有机农业的某些局限性。
如果从可持续发展整体框架考虑,生态农业涵盖了有机农业,也可以认为,有机农业是生
态农业的终极方式。
生态农业是生产过程中既要促进生态保护,又要依赖生态的有效支撑,针对的是农业生产体系;绿色农业主要讲防污染,也就是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过程,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机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方式。
简而言之,有机农业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适合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就是这两个的结合,生态农业涵盖了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终极方式,这就是有机生态农业。
本人点评:经常听到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但是实际问有机生态农业大家可能比较迷茫,今天本人就为大家上一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农业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及生态农业技术
![农业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及生态农业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ab6032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d.png)
农业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及生态农业技术绿色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传统农业模式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农业必须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技术成为了推动绿色化发展的关键。
绿色化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这种农业模式强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和破坏。
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并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在这方面,有几项关键技术非常重要。
首先,有机农业是绿色化农业的核心。
有机农业的理念是基于生物多样性和循环利用的原则,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
相反,它倡导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防治方法来保护农田和作物不受害虫和病害的侵害。
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供更加健康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第二,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是绿色化农业的重要手段。
精准农业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农田环境和作物需求的精确监测和管理。
通过使用传感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高科技工具,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农田的土壤和水分状况,以便更好地调节灌溉和施肥。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
第三,水资源管理也是绿色化农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灌溉方式,采用更加节水的灌溉方法。
滴灌、旋转喷灌和雨水收集等技术可以将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最大程度,并减少水分的浪费。
此外,水资源的回用和再生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建设循环灌溉系统,农田的利用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
最后,生物技术也是绿色化农业的重要支撑。
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减少对化学农药和转基因作物的依赖。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增加作物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利用微生物肥料和益生菌等生物农药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196f1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9.png)
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遇到了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纷纷推行新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保护环境,这对于解决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农业:绿色种植回归自然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生产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农业特点是不使用化肥、农药和转基因种子,通过自然的生态循环来种植作物。
有机农业可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农民通过采用天然肥料、生物有机肥和生态保护措施,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农产品创造更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科学的浇水和施肥方法,将水肥的供应和需求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水肥利用的高效管理。
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施肥浪费,提高水肥利用率,减少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需肥量进行调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精准农业:智能化驱动绿色生产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精准农业实现对农田的全面监测和精细管理。
农民可以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传感器等设备,实时了解农田的气候信息、土壤质量、作物生长情况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精准农业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减少农业投入和污染,还可以有效预防农业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四、温室农业:解决农业的季节性问题温室农业是一种建立在温室内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来种植作物。
温室农业可以在夏季提供降温和遮阳,以防止高温对作物的影响;在冬季提供保温,以防止霜冻对作物的伤害。
此外,温室农业也可以调节光照和湿度,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温室农业不受季节限制,可以提供全年供应的农产品,解决农业的季节性问题。
有机农业概念
![有机农业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7b76c1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3.png)
有机农业概念一、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标志,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养护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管理,强调符合自然规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资源和农业生态关系,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有机农业的特点有机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1. 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有机农业强调自然环境保护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避免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而是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耕作环境的健康。
2. 依赖自然生态系统有机农业依赖于农作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同时,有机农业也注重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避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3. 促进土壤健康和保护水资源有机农业注重土壤的养护和保护,通过采用有机肥料和农家肥等方法,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水分保持能力,增强土壤的健康状况。
同时,有机农业也注重保护水资源,通过合理利用雨水和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三、有机农业的优势有机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有一些明显的优势:1. 提高农产品质量由于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更加健康、安全、天然。
有机农产品不含农药残留和化学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2. 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可以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增加农民收入有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附加值,因为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因此,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4.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强调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土壤和环境等措施,实现农业长期的、稳定的发展。
同时,有机农业也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的多样化。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01b8d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e.png)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和环保。
下面整理了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生态水稻种植生态水稻种植是在稻田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同时,利用稻田的食物链,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森林农业森林农业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森林可以提供土壤肥力、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等,同时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4.蚕桑生态养殖蚕桑生态养殖是一种在桑树环境中养殖蚕桑的农业模式。
桑叶提供蚕的食物,而蚕又可以为桑树提供有机肥料,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链条。
同时,蚕桑生态养殖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了害虫的发生。
5.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一种在水域中养殖水生动物的农业模式。
它利用水的循环系统,通过生态浮渣、水草等方式来处理废弃物,同时也会净化水体。
水产养殖对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的影响较小。
6.农田生态系统构建农田生态系统构建是通过增加农田的生态多样性,规划不同功能的农田,包括农作物区、果树区、竹林区等,利用生态链条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使用和土地退化。
7.路边草莓路边草莓是一种在农田路边种植草莓的生态农业模式。
草莓的茎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草莓种植也可以增加农田的生态景观。
8.大闸蟹稻田养殖大闸蟹稻田养殖是一种将大闸蟹放养在稻田中共生的农业模式。
大闸蟹可以吃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同时也会排泄大量的蟹粪,提高稻田的肥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9.农耕林农耕林是将农田和林地结合起来进行种植的农业模式。
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树种,将农田和林地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自然农业:生态农业、有机种植与绿色食品
![自然农业:生态农业、有机种植与绿色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914cb60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6.png)
有机种植的技术体系与实施方法
有机种植的技术体系
• 土壤改良:有机种植要求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 作物轮作:有机种植采用作物轮作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肥力 • 节水灌溉:有机种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
有机种植的实施方法
• 有机肥料的使用:有机种植要求使用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提高土壤肥力 • 生物防治:有机种植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天敌、微生物等,减少农药的使用 • 物理防治:有机种植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捕虫灯、黄板等,减少农药的使用
绿色食品的监督管理
•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出台政策措施,支持绿色食品的发展,加强监督管理 • 行业自律: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遵守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和认证要求 • 社会监督:消费者和社会舆论要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认证进行监督,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 和安全性
绿色食品的市场推广与消费者认知
消费者认知
有机种植的实践案例与成果分析
有机种植的成果分析
• 农产品质量提升:有机种植生产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安全性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 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有机种植可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 • 农业经济效益提高:有机种植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机种植的实践案例
绿色食品的分级标准
• A级绿色食品:A级绿色食品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 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 AA级绿色食品:AA级绿色食品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化 学物质,保证农产品的超高安全性
绿色食品的认证流程与监督管理
绿色食品的认证流程
• 申请:生产企业向绿色食品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 审查: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对申请企业进行审查,核实申请资料的真实性 • 检测:绿色食品认证机构对申请企业的农产品进行检测,评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机构根据审查结果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授予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生态农业与绿色种植
![生态农业与绿色种植](https://img.taocdn.com/s3/m/24b786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8.png)
生态农业与绿色种植“生态农业,绿色收成。
”这句话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绿色种植也成为了当下十分热门的话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绿色环保食品的需求,而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则成为了当下的主流趋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的相关内容。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和特点生态农业是一种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保障农产品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并以自然方式达到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环境友好等目标。
它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通过“利用自然消耗性页面及组成性页面,维持农田生态平衡”,“还田、还林、还水、还墒”,“修复全球变暖,有机肥等技术手段”的模式,加速单元经济结构改革和土壤、空气、水、生物多样性等资源保护、生态安全建设和环境治理。
生态农业的特点:1. 重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 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自然规律、全面实施生态规划,建设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美丽乡村。
二、绿色种植的定义和特点绿色种植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强调保护农作物质量、提高农作物品质、促进农作物有机生长,实现农产品高效、市场化、品牌化的生产模式。
它是以绿色农业在生产基础上的衍生产物,主要特点是采用科学的生产技术,传统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
绿色种植的特点:1. 采用自然有机方式,减少对土地、环境和人的污染。
2. 实施分子生态平衡和能源驱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技术和优良的奇食品种,从根本上增加农作物的抗病性、增进农作物的元素吸收能力,实现向自然去嫁接。
3. 在种植过程中,强调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的联系和区别生态农业和绿色种植都是以环保绿色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打造绿色农业案例分享
![打造绿色农业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1910e8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d.png)
打造绿色农业案例分享打造绿色农业是解决当今农业领域面临的环境污染、土壤退化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关键。
下面列举了10个绿色农业案例分享,旨在展示一些成功的绿色农业实践。
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模式。
它通过禁用合成农药和化肥,采用自然的肥料和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
2. 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土地退化问题。
通过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例如种植绿肥、轮作休耕和梯田种植,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并提高农作物产量。
3. 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废弃物处理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的过程。
例如,将农作物残渣和畜禽粪便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4. 农业节水技术:节水是绿色农业的重要方面之一。
例如,滴灌和喷灌系统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
5. 农产品溯源体系: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可以追踪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
通过溯源系统,消费者可以了解农产品的来源、生产过程和质量标准。
6. 生物农药的使用: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天然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进行农作物保护的方法。
相比合成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更环保,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小。
7. 智能农业技术:智能农业技术包括使用无人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8. 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农村地区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需求。
这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9. 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一种注重生态平衡和动物福利的养殖方式。
例如,利用生态池塘养殖鱼类,可以提供健康的鱼类产品,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10. 农村生态旅游:农村生态旅游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通过提供农场体验、农产品采摘和农村美景欣赏等活动,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到底是啥样子一、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1、什么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它不仅要求禁止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保护土壤、水源和空气不受化学污染,而且注重农业的生态循环,通过良种培育、农地轮作、合理种植养殖,利用动植物天然的能力和农地的生态循环,预防动植物病疫和农地贫瘠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农业哪些模式?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农业补贴,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下面是农业部总结的10种生态农业模式,供新农人们参考。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有25万户。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包括:牧区减牧还草模式、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沙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模式、牧草产业化开发模式。
4)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生产模式(所谓接口技术是指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其中利用秸秆转化饲料技术、利用粪便发酵和有机肥生产技术均属接口技术,是平原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平原农区是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和畜产品乃至蔬菜、林果产品的主要产区,进一步挖掘农林、农牧、林牧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对于我国的食物安全和农业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粮饲-猪-沼-肥”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林果-畜禽”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5)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采用传统农业的间、套等种植方式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合理充分地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6)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其目的在于达到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品。
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的特点是在畜牧业全程生产过程中既要体现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清洁生产工艺,从而达到生产优质、无污染和健康的农畜产品;其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实现饲料基地、饲料及饲料生产、养殖及生物环境控制、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畜牧业粪便循环利用等环节能够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生产过程。
现代生态畜牧业根据规模和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两种生产模式。
包括:综合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生态养殖场产业开发模式7)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结构合理的一种模式。
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及配套技术。
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池塘混养是将同类不同种或异类异种生物在人工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方式。
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具有互相依存、竞争的规则,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与数量,合理利用水域、饲料资源,使养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协调生存,确保生物的多样性。
包括:鱼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鱼与渔池塘混养模式及配套技术。
8)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型生态农业模式我国丘陵山区约占国土70%,这类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地貌变化大、生态系统类型复杂、自然物产种类丰富,其生态资源优势使得这类区域特别适于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
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经济沟模式与配套技术、西北地区“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果园模式及配套技术。
9)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及配套技术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等技术构成的新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10)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主要包括高科技生态农业园、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生态观光村和生态农庄等4种模式。
二、什么是绿色农业、绿色农业特点1、什么是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在具体应用上一般将“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3大特点绿色农业有三大特点:1)注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着力实现清洁生产,将废弃物进行有机化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
2)倡导“以人为本”。
绿色农业要生产出营养合理、卫生安全、数量充足的绿色食物。
生产过程中以安全为标准,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3)倡导农业全程一体化管理。
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进行绿色化管理和控制。
三、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发展趋势1、什么是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有机农业7大发展趋势趋势一:农业人口将进一步减少一些小村庄会慢慢消失即使观察现在的农村,这一现象也正在发生。
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大多为10%左右,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5%。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农业机械被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因此,农业劳动力将会进一步释放。
农村土地,通过流转等方式慢慢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将为后期的规模化生产做好铺垫。
趋势二:农民将慢慢转变为一种职业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科学规划、智能管理、规模生产,他们为农村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带来了一阵前所未见的清风。
新农民,他们将农民慢慢打造成了一种职业,这绝对是农村发展的正能量。
趋势三:农业补贴将会进一步增加在欧盟,每个农户平均每年获得政府补贴超过了15万元人民币,欧盟农民40%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政府补贴。
而在冰岛、韩国、挪威、日本、瑞士等国家,农业补贴更高,农民的60%的收入都来自于政府补贴。
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的农业补贴必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土地的集中,农业补贴的落实工作也将更加顺利,另外,随着新农民的涌入,他们也必将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
趋势四:休闲农业的潜力将进一步被挖掘城市资源集中,消费潜力大,所以靠近城市的农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一资源。
另外,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钟情于休闲农业这种放松身心的方式,这无疑是非常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发展的。
趋势五:农村将出现一些中小型农场的雏形现在农村的很多职业种地人,将以前各家各户分开的土地都流转过来,连成片,进行批量化耕作,这就是农村中小型农场的雏形,以后这种雏形将越来越多。
他们将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趋势六:有机农业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永远都是不容忽视的话题,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诉求的加强,绿色有机农业将迎来春天。
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无法便捷的对农产品进行追踪溯源,如果后期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有机农业将迎来大爆发。
趋势七:农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将日益紧密现代社会,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农业也不例外。
现在很多人都说,互联网农业难做,这的确是事实,毕竟我国互联网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当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农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实现科学管理、信息分享、网上交易、电子支付、智能物流,这必将是农业发展的趋势。
小结一下:生态农业是生产过程中既要促进生态保护,又要依赖生态的有效支撑,针对的是农业生产体系。
绿色农业主要讲防污染,也就是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过程,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有机农业针对的是农业生产方式。
什么是河流袭夺,河流为什么袭夺,河流怎么袭夺在河流界,挖墙脚有自己独特的独有的独家的称谓,就是:河流袭夺,或者也有叫河流掠夺、河流刧夺。
先来看一幅简单的河流袭夺过程图。
上图是袭夺前,下图是袭夺后。
图中有两条河流,河流1和河流2。
河流1流程较长,河流2虽流程较短,但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下切侵蚀能力强,不断的溯源侵蚀下,使得河流2的源头离河流1越来越近,直到河流2源头到了河流1的河谷,这时候河流1就被袭夺啦,河流1上游的来水,不再顺着河流1的河道下泄,而是汇入到了河流2中,河流1上游的流域也就划归到了河流2的名下。
河流2成功的挖了河流1的墙脚,河流2就叫袭夺河,河流1就叫被袭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