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4e8b4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4.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强调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的关系。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挑战。
培养学生对华人品德的认识和尊重,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第二章: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2.1 亚洲地区的华人介绍亚洲地区华人的分布情况,如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引导学生了解亚洲华人社会的特点和价值观。
2.2 北美洲地区的华人介绍北美洲地区华人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如美国、加拿大等。
引导学生了解北美洲华人面临的挑战和文化融合的情况。
2.3 欧洲地区的华人介绍欧洲地区华人的分布情况,如法国、英国等。
引导学生了解欧洲华人社会的融入情况和价值观的传承。
第三章:华人品德的特点3.1 儒家思想与华人品德介绍儒家思想对华人品德的影响,如仁爱、忠诚、孝顺等。
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3.2 华人品德在世界各地的体现分析世界各地华人品德的具体表现,如团结互助、勤奋努力等。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认识到华人品德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四章:华人社会与文化交流4.1 华人社会的组织与网络介绍华人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如宗亲会、商会等。
引导学生了解华人社会网络对个人和社区的影响。
4.2 华人文化的影响与传承介绍华人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如语言、美食、传统习俗等。
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4.3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如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和谐共处等。
介绍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如图式化交流、尊重差异等。
第五章:华人品德与社会责任5.1 华人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华人品德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如诚信、公正等。
引导学生认识到品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5.2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责任感的含义和重要性,如关爱他人、参与公益等。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公开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646b1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9.png)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三课,主题是《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认识到华人对居住国的贡献以及他们与祖国的联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展示了华人在不同国家的日常生活、工作和文化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认识不多,对于华人对居住国的贡献以及他们与祖国的联系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知道华人对居住国的贡献以及他们与祖国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华人对居住国的贡献以及他们与祖国的联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信息,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及其对居住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华人的日常生活。
2.案例教学法:分析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华人在居住国的贡献以及他们与祖国的联系。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与本课相关的图片、视频、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场景,如春节庆祝活动、华人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关注华人在其他国家的存在。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四单元第3课《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2.doc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四单元第3课《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2.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b4bda2ddccda38366baf5f.png)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策划——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教学资源分析:《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三的内容。
本课安排了“遍布世界的中国城”“海外华人的故事情系中华”三个话题和一个“瞭望台”。
第一个话题首先展现了在世界其他国家里的中国城,旨在把学生带入一种浓浓的思乡情结中。
引导学生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让学生明白“家”的真正含义,激发强烈的归属感。
第二个话题展现了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他们在国外生活的经历,从这些真实的事例中体会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有艰辛也有收获。
第三个话题通过图文让学生感受到,尽管海外华人生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但他们的视线却时刻追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祖国的一切都牵动着海外华人的心,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用不同的方式关心着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和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切力量的拳拳之心。
二、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中最后一课的学习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已开展过《56个民族56朵花》、《各族儿女手拉手》”等系列主题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已初步获得并积累了有关民族大家庭的知识。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预设:1、情感与态度:(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过程与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活跃状态。
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讨论,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3、知识与技能:通过互联网搜索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的故事。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优质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95bb7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6.png)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常识和地理知识,对于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可能对于一些具体的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生活情况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华人生活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集体凝聚力,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状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华人生活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事例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华人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华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存状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事例,用于创设情境。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PPT,展示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华人在不同国家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情况,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华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特点。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国家,分析该国家的华人生活特点,并汇报讨论成果。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605d8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6.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品德和社会现象。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华人品德和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华人生活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分享个人经验。
第二章:华人的传统品德2.1 中华传统文化简介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孝道、礼仪等。
强调华人品德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2 华人家庭观念探讨华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分析华人家庭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关系。
2.3 华人社会责任感介绍华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包括慈善、公益等。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华人在国际社会的贡献3.1 华人移民的历史和背景介绍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原因和历史背景。
强调华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多样性和贡献。
3.2 华人社群的组织和活动分析华人社群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宗亲会、商会等。
探讨华人社群在文化交流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3.3 华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介绍华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华人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和挑战。
第四章:华人品德在当代社会的挑战4.1 社会变迁对华人品德的影响探讨社会变迁对华人品德观念的冲击和挑战。
分析现代社会中华人品德的传承和发展。
4.2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介绍华人在跨文化交流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华人品德。
强调个人品德素养的重要性,包括诚信、尊重、责任等。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案例一:华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分析华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品德观念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品德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5.2 案例二:华人社群在灾害救援中的作用介绍华人社群在灾害救援中的贡献和团结精神。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7f0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9.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况。
2. 学习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意识。
教学内容:1. 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况。
2. 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
教学重点:1. 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况。
2. 学习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意识。
2. 帮助学生理解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2. 视频观看3. 小组讨论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介绍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问题。
Step 2:学习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华人在海外的生活状况和文化传承情况。
然后,教师讲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重要性。
Step 3: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Step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增强自己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Step 5: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文章,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生活状况。
2. 学生能够学习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
3. 学生能够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意识。
4. 学生能够写出一篇关于华人在海外的文化传承和融合的文章。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740f1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e.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华人的品德和社会特点,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现状;认识华人的传统品德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华人的分布情况、生活现状、传统品德和价值观;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华人个体的经历和故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华人品德与社会特点。
第二章:华人在世界各地的生活现状2.1 亚洲地区的华人介绍华人分布在亚洲的各国,如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分析亚洲地区华人的生活现状,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地区华人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2.2 欧洲地区的华人介绍华人分布在欧洲的各国,如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分析欧洲地区华人的生活现状,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欧洲地区华人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2.3 北美洲地区的华人介绍华人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分析北美洲地区华人的生活现状,包括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北美洲地区华人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第三章:华人的传统品德和价值观3.1 孝道讲解孝道在华人文化中的重要性;分析孝道在华人社会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孝道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3.2 勤奋讲解勤奋在华人文化中的重要性;分析勤奋在华人社会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勤奋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3.3 礼仪讲解礼仪在华人文化中的重要性;分析礼仪在华人社会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礼仪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华人社会中的道德观念4.1 诚信讲解诚信在华人文化中的重要性;分析诚信在华人社会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诚信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4.2 公平讲解公平在华人文化中的重要性;分析公平在华人社会中的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公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_2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_2](https://img.taocdn.com/s3/m/37dfa5437e21af45b307a8c1.png)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遍布世界的中国城。
1、理解中国城(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3)看书P92的图了解中国城(4)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2、中国城——中国心!(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看书P93.)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
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说课稿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e6ce9b0b9d528ea81c7795e.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说课稿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生活在世界个地的华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内容。
(一)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而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更广阔的生活世界。
孔子曾经说过:“人无信不立”,待人真诚、言而有信,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维系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
因此,本册教材在第一单元安排了有关诚信的话题,意在让学生通过各种诚信故事体会到,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发展,大到国家的兴亡都要以诚信为本。
让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现代公民。
这样社会上才会有诚信的集体,诚信的企业,才会有诚信的民族。
学生生活在班级,学校这个大集体中,怎样很好的融入其中。
同时让集体中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
第二单元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民主意识培养。
意在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引以为豪的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富饶的宝岛,秀美的风光,更有保护祖国领土、领海和领空的人民解放军。
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了解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公开课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公开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f61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b.png)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针对五年级学生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让学生了解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的华人保持着各自的文化特色,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文化常识,对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具体情况,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华人社区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情况,认识到不同地域的华人保持着各自的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情况。
2.难点:不同地域的华人如何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情况。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不同地域华人文化特色的保持方式。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华人的生活现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案例。
3.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华人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情况。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国家的华人比较多?他们的生活现状如何?”2.呈现(10分钟)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华人如何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
提问:“这些华人在生活中是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呢?”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华人文化特色的保持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补充。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PPT课件之一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PPT课件之一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1286e436ec3a87c24128c43a.png)
•虽然肤色不同 ,但他们在一 起,相处得很 愉快。
•海外华人的故事
•和当地人愉快相处
•熟练掌握语言是留 学生要过的第一道 关。但只要坚持多 听多说,很快就可 以谈笑自如了。
•海外华人的故 •海外留事学生的故事
•打工虽然很辛苦 ,但能用自己劳 动挣来的钱上学 ,心里感到很踏 实。
•海外华人的故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 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PPT
课件之一人教新课标
• 当我们谈到中华儿女时,自然会想到 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 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尽管身在异国他 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绪。
•《我的中国心》
•遍布世界的中国城
• 凡是到国外的中国人,都会去中国城 走一走、看一看。看着满街的汉字、一 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一幢幢中国式的 房屋建筑,听着优美的中国音乐,说着 中国话,吃着可口的中国饭,仿佛回到 了自己的祖国。
•坐在八仙桌前,手拿 久违的木筷,品着再 也熟悉不过的味道, 一种回到了故园,听 到了乡音的感觉顿上 心头。这样的时候, 地道的中国菜不仅是色香味美的菜肴,而 且还是海外华人化解乡愁的精神慰藉。
•海外华人庆春节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中华儿 女都是龙的传人。所以,每逢中华传统 节日,身在外的中华儿女常常用舞龙等 传统方式来欢庆佳节。
•海外留学生的故事
•教外国人学汉语 ,既传播了中华文 化,又交了朋友。
•海外华人的故事
•海外留学生的故事
•海外华人的故事注 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他们以各种 方式,表达了绿叶对根的情谊。
•《绿叶对根的情谊》
•申奥成功后的欢 呼声中,也有海外 华人的声音。
•他们在海外,为什 么还要建中国城,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a33725d0763231126fdb11d4.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吒,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咅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
(课件展不)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一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
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公开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a230ed240c844768eaee00.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设计思路为了让学生通过本课教学真切地感受到海外华人对祖国母亲浓烈的思乡情结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课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去了解整理有关的资料,并在与资料的初步接触中感受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拳拳爱国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一个“情”字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始终。
首先创设情境,播放歌曲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引领学生走进中国城,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再通过师生列举身边华人的生活,情系中华的具体事例和一些感人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海外华人那种强烈的爱国之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
本课由《遍布世界的中国城》、《海外华人的故事》、《情系中华》三个话题共同构成。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在世界各地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尽管他们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掉的中国情结。
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1654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3.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强调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华人社群的关注,激发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
1.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的认知和理解。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华人品德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培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第二章:华人的分布与多样性2.1 课程内容介绍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包括亚洲、北美、欧洲等地。
强调华人群体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祖籍、语言、文化等。
2.2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地图和统计数据了解华人的分布情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地区华人群体的了解和经验。
2.3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学生能够认识到华人群体的多样性。
第三章:华人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3.1 课程内容介绍华人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节日、饮食、礼仪等。
探讨华人的价值观念,如家庭观念、孝道、教育重视等。
3.2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了解华人的传统文化。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华人价值观念的理解和体会。
3.3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华人的传统文化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华人的价值观念。
第四章:华人社群的社会贡献4.1 课程内容探讨华人在世界各地社群中的社会贡献,包括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慈善事业等。
强调华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4.2 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案例研究了解华人在不同领域的贡献。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华人社会贡献的观察和思考。
4.3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华人在世界各地社群中的社会贡献。
学生能够认识到华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第五章:华人面临的挑战与适应5.1 课程内容探讨华人在不同国家面临的挑战,如文化冲突、歧视、融入当地社会等。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a207d3e009581b6ad9eb1a.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2019-2020年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
(课件展示)(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
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_10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3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设计_10](https://img.taocdn.com/s3/m/acd58a406bd97f192379e93d.png)
人教2001课标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第三课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目的: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3.让学生明白“少年强则中国强”,激发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式感受海外华人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和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对海外华人的情况不熟悉了解,很少有接触,如何让学生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内容:课前游戏:在正式开始上课前我们先来做几道趣味题,老师来考考大家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我们中华传统民俗的了解有多少?1.兄弟双双,身子细长,只爱吃菜,不爱喝汤。
(打一生活物)(筷子)2.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 吃粽子B 赛龙舟C 登高采菊D 饮雄黄酒3.请列举出三个以上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当我们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也在用他们的方式庆祝着这些节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爱国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哼唱。
(出示MV视频)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生:(1)歌曲中那一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让我深有感触。
祖国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是举足轻重的。
(2)我感到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3)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有中国心。
不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想着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
师:是呀,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尽管身在异国他乡,他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程讲授,感受中国心。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https://img.taocdn.com/s3/m/dba2f521cc17552707220884.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学目标: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教学过程:话题1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
(课件展示)(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
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1f1313ca76e58fafab0032e.png)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人教新课标1、遍布世界的中国城导入:出示“地球上,有阳光照到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华人的足迹”(指名读一次,问:你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生:说明华人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师:华人人口数量多,分布广,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大约6000多万人,他们在都有了自己的家园,还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唐人街),每逢中国节日,他们都欢聚一堂,过上传统的中国节。
师:你们知道哪些国家、哪些城市有中国城吗?生:美国、日本、英国……过渡:老师收集了一些国外中国城的图片,给大家看看,请留意,这些中国城都有什么特点?生:(观看后作答)都看到中国的汉字,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他们还挂满了中国的灯笼,有些地方还舞狮舞龙欢庆佳节……师:老师想同学们讨论一个话题“海外华人在国外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城,过中国节呢?”(小组自由交流,再个别作答)师: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也许他们的信仰、政治观点各有不同,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中华传统与文化。
正如歌曲《我的中国心》中的歌词描述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2、海外华人的故事过渡:海外华人凭着这样的民族自尊心,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华人。
中央电视以及凤凰卫视曾播放一个专题栏目,名叫《华人纵横天下》,里面讲述了108个国际杰出华人的故事,我们现在来重温一下这经典片段。
请你们留心观察画面的人物以及他们获得的荣誉……。
生:(观看短片)师:画面展示的是国际上鼎鼎大名的华人,他们能在国际上创下惊人的成绩,你有什么话想说说吗?生:他们太了不起了,他们真伟大,他们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师:你们对海外杰出华人有什么认识,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交流你认识的海外华人(包含你认识的邻居、亲戚、朋友……)然后把这个华人的名字写在老师给你准备的一片树叶形状的纸上。
(小组交流,小组发言人汇报)师:(赏识)你能把这片树叶贴在海报上树冠位置吗?(生说……写名……粘贴……)(指8-10位小组发言人汇报,并且照着同样的方法粘贴。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docx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9220a9869eae009591bec0b.png)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材分析知道在世界的具他地方塞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许多海外华人尽管身在他乡却有着割不断的屮国情结,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过程一与一方法目标】学习中要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要把学习过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中来。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材料学习等方式参与教学,积极思考,仔细探究。
体验科学进步的过程。
感知科技发展的脚步。
既能独立学习探究,又能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牛的真实情感,引发学牛“我们都是中华儿女”的炽热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I钗字里从丄知道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也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了解他们情系中—华,报效祖国的情结。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会海外华人的爱国之情,引发学生“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的炽热情怀。
♦课前准备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2、素材一(故事、图片、卡纸、便签纸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我的中国心1、课前,师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了解城内的建筑、文化一、饮食、活动等情况。
2、课上,师生共同交流,在音乐《我的中国心》中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影音画面、文字资料……)。
3、探究活动:为什么海外华人要在国外建立中国城?一理解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深刻含义。
活动二你在他乡还好吗?1、课前准备:收集整理海外华人的——故事(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
有条件的地方,可让学牛调查了解自己的亲朋好友、隔壁邻居在国外的牛活的情况,以及他们的一些_经历和故事;收集有关的书信、礼品等。
2、课堂展示:1)播放咅乐《你在他乡还好吗》,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2)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或自己的亲朋好友、隔壁邻居在国外的经历,讲讲他们的故事,读读他们的书信,看看他们送回家的礼品,说说他们的思乡情结,体会他们的感受。
3)也可以讲讲其他海外华人的故事,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
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 这节课我们-•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气
1.理解中国城
(1)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
(课件展示)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一一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二
三、中国城——中国心!
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
(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
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2)生自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迫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四、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3.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思乡之
情。
4.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华人们虽然身上穿着洋装,但是心依然是中国心,他们也时刻牵挂着祖国。
二、主题活动:我们的大中华。
活动一:情系中华,为国争光。
1.华人的故事演讲会:学生讲华人的故事。
2.图片展示会: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并作介绍。
3.情景表演:表演海外华人的生活片段。
4.教师课件展示重大活动的场面,(北京申奥、香港澳门同归、赈灾募捐等)并配音解说。
5.谈感受:体会华人生活•会艰辛,感受华人对祖国母亲的一•片赤诚和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拳拳之心。
活动二:美好的祝愿。
1.引导学生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表达对海外华人的美好祝愿。
如:网上传情、一封书信-幅字画寄深情、电话传音、祖国连着你我他……
2.在音乐《同一首歌》中展示课前已准备好的字画、书信等。
活动三:归国华侨与我们在一起
1.过渡引入:今天已经有许多海外学子同国创业,他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
2.学生介绍海外学子国创业的事迹。
三、升华中国情
无论是身在他乡的华人,还是长期生活在国内的我们,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相同的血脉、相同的根,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大中华。
来,让我一起歌唱《大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