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评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评论》习题与答案

《广播电视评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广播电视评论:广播电视评论是借助广播和电视媒体进行传播的新闻评论形式,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表现手法,对社会热点问题或重要事件发表见解和观点,引导舆论,服务公众。

2. 现场直播评论:现场直播评论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评论员根据实时情况,即时进行分析评价、解读事实、阐述观点的一种评论方式,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3. 观点碰撞式评论:观点碰撞式评论是一种将不同观点、立场鲜明的人物邀请到节目中,通过对话、辩论等方式展示多元视角、深入探讨问题的评论模式,旨在促进信息的全面呈现和社会公共议题的深度挖掘。

4. 主持人点评:主持人点评是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主持人根据报道内容或者相关背景,结合自身理解,对新闻事件进行总结、提炼和评述,以强化节目的导向性和深度。

5. 声画合一原则:声画合一原则是广播电视评论中重要的创作原则之一,要求评论的声音(解说、论述)与画面(视频、图像)内容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服务于评论主题的表达和深化。

二、填空题1. 广播电视评论应坚持______原则,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答案:正面宣传为主2. 广播电视评论具有直观性、生动性、______等特点。

答案:感染力强3. 在制作广播电视评论时,要注意合理运用______手段来增强评论的表现力。

答案:视听语言4. ______是广播电视评论的灵魂,其质量直接决定了评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答案:观点与论据5. 优秀的广播电视评论应具备______、及时性、针对性和深刻性等特征。

答案:权威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广播电视评论的基本类型?A. 深度报道评论B. 新闻综述评论C. 现场直播评论D. 社会广告答案:D2. 广播电视评论的核心要素是什么?A. 主持人的形象B. 视听效果C. 丰富的嘉宾阵容D. 观点和论据答案:D3.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评论,通常采用哪种形式更为合适?A. 预录评论B. 现场直播评论C. 观点碰撞式评论D. 主持人个人专题评论答案:B4. 在制作广播电视评论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A. 制作技术标准B. 节目播出时段C. 评论的立意和角度D. 嘉宾的选择答案:C5. 广播电视评论区别于报纸评论的主要特点在于?A. 传播速度快B. 受众面更广C. 使用视听媒介D. 实时性强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广播电视评论的特性包括()。

《新闻评论》解释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解释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学》解释题、简答题解释题: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网络评论社论、短评、编者按、记者述评舆论监督、专栏评论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1分)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典型报道、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直接阐明编辑部或作者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并影响读者、听众、观众的思想和行动的一种新闻体裁。

(2分)狭义的新闻评论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所发表的政论性较强的评论文章(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记者述评等)的总称。

广义的新闻评论还包括漫画、民意调查与读者来信等.(1分)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政论性、直接性与普通性等特点.(1分)2、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指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与论述性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集文字、声音与图像符号于一身的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新闻评论。

或:电视新闻评论是通过电视媒介面向广大观众,就客观实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现象、问题阐述相应见解和看法,藉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一种体裁。

(3分)电视新闻评论一般可分为口播评论、图像评论和电视新闻述评等形式.它具有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和双线互补等特点。

(2分)3、广播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是通过广播媒介面向广大听众,就客观实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现象、问题阐述相应见解和看法,藉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一种体裁。

(3分)广播新闻评论是诉诸听觉的新闻评论,在体现新闻评论的共同特征(新闻性与政论性)时,还要注意运用言语和音响等手段,遵循口说耳听的传受规律,并且受自身个性特点(短、浅、软)的制约。

(2分)4、网络评论:网络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见信息,(2分)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3分)5、社论:社论是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最高规格的评论,通常用来论述当前某一重大的或全局性的焦点问题,它本质上是执政党对当前某一重大事件或问题所持立场、观点和主张的集中体现.(3分)社论也称为社评、时评、专论、编辑部文章。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在广播电视媒体领域中,以其出色的内容和制作质量,在观众中享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节目。

每年,各地的广播电视机构都会举办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以表彰和奖励那些在节目内容、制作技术、播出效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节目。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旨在推动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和生产,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高节目质量,满足广大观众对高质量节目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在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中获得关注和好评的节目,以及它们的创作理念和特点。

一、《舌尖上的我国》《舌尖上的我国》是一档以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节目。

该节目通过展现我国各地丰富多样的美食和饮食习俗,向观众传达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该节目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我国美食的风味和特色,更是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在制作上,《舌尖上的我国》以其精美细腻的影像和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声临其境》《声临其境》是一档以声音表演为主题的综艺节目。

该节目通过模仿表演、声音演绎等方式,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魅力和表演技巧,让观众在聆听声音的同时感受到了声音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该节目在节目形式上创新大胆,注重细节和表现力,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三、《我国诗词大会》《我国诗词大会》是一档以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节目。

该节目通过竞赛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我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韵味,吸引了大批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

该节目在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了现代都市中对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的一种切入点。

以上述三档节目为例,可以看出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具有如下特点:1. 突出表现我国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的结合,融合历史与现实。

2. 开拓节目形式,创新、大胆,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展现内容。

3. 关注社会、人文、历史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底蕴。

4. 通过优秀节目的传播,增进了观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07-第七章 新闻评论播音

07-第七章 新闻评论播音
9.述评: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音视频7-23) 10.编后话 (音视频7-24)
新闻背景:田大姐的艰难讨薪路(音视频7-25)
第四节 延伸思考
1.什么是新闻评论? 2.什么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3.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有哪些? 4.新闻评论播音的语言特点? 5.如何理解和把握新闻评论的分寸感?
感谢聆听!
就是将抽象的论述性语言与形象的声画语言相结合, 利用广播电视媒介来对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进行评论,表 达广播电台、电视台或栏目组的观点态度,起到影响舆论、 引导舆论的作用。
第一节 理论讲解
三、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
1.播读报刊社论、评论员文章 2.本台评论 3.本台短评 4.编后话
第一节 理论讲解
第七章 新闻评论播音
第一节 理论讲解
一、新闻评论定义
是新闻媒体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 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 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文体,主要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 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广播评论、电视评论 等。
第一节 理论讲解
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新闻背景】记者调查:“冷漠”背后的真相 (音视频7-9)
(2)本台短评:号贩子该打 医院更该负起责任 (音视频7-10)
【新闻背景】打击医院号贩子,再出重拳,如何根治?(音视频资料7-11)
第三节 实训材料
1.《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音视频7-12) 2.新闻社发表评论员文章:《变中求新,闯出发展新路子》(音视频7-13) 3.人民日报述评: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音视频7-14) 4.本台评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音视频7-15) 5.本台评论:任何人都无权干扰司法程序 (音视频7-16)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

2023-10-31CATALOGUE 目录•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概述•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与风格•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创作与表达•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环境与传播效果•典型案例分析01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概述定义: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针对新闻报道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和重大事件发表的言论,是具有鲜明思想性和指导性的新闻评论。

特点强烈的时效性:针对新闻报道同步发表评论,及时解释、阐述、评价新闻事件。

广泛的覆盖面: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平台发表评论,影响范围广泛。

受众的针对性: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评论,满足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和价值观念。

定义与特点010*******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状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表达方式上更加多元化,如对话式、访谈式、述评式等。

互动性的增强:借助新媒体平台,受众可以更加便捷地参与评论,与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互动。

舆论引导的作用:在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今天,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通过引导舆论,帮助受众辨别是非,提高认识。

发展历程与现状010*******03引导舆论方向:通过发表评论,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作用与影响01作用02解释新闻事件:针对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事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帮助受众深入了解事件背景和内涵。

•监督社会现象:针对社会现象进行监督和批评,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作用与影响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作用与影响影响塑造媒体形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和形象。

影响公众观念: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所传达的观点和态度直接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

影响社会发展:通过引导舆论和监督社会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02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与风格新闻述评述评特点新闻述评以事实为基础,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叙述和评价,形成对新闻事件或现象的认知和判断。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经典案例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经典案例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经典案例1. 庆祝十九大胜利召开:十九大是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通过对大会胜利召开的报道和评论,展示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表达了人民对党和国家领导层的支持和拥护。

2. 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开幕式是一个国家形象的窗口。

广播电视新闻中,对奥运会开幕式的报道和评论,不仅展示了举办国的文化底蕴和国家形象,还传递了友谊、和平、团结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3. 重大自然灾害报道:当国家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时,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组织救援和安抚民心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灾情的报道和评论,广播电视新闻向全国人民传递了关爱和援助的力量,也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高铁建设和运营报道:高铁是我国科技进步和交通发展的象征。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对高铁建设和运营的报道和评论,展示了我国在交通领域的成就,传递了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发展的信号,也提醒人们关注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

5. 重大疫情报道:当国家面临重大疫情时,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宣传预防知识和组织抗疫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疫情的报道和评论,广播电视新闻向全国人民传递了防控疫情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关注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

6. 社会公益广告播出:社会公益广告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社会公益广告的播出和评论,广播电视新闻传递了社会责任和公共意识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社会问题。

7. 战争报道:当国家面临战争时,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起到了及时传递信息、鼓舞民心和宣传战绩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战争的报道和评论,广播电视新闻向全国人民传递了团结和抗战精神,也提醒人们关注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

8. 政府工作报告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要指导文件。

广播电视新闻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报道和评论,展示了政府的决策和举措,传递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提醒人们关注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一章一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二新闻评论新闻性的内涵是什么?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三者的统一。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的实质,体现新闻评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为当前实际服务的方向;它们虽然各有侧重,却都是新闻性不可或缺的内涵.三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时效性这一原则?时效性有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侧面:一为时间,讲究尽可能缩短新闻作品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一为时机,即强调因时应势,增强对宏观实际的影响,而不单纯争一时之快慢。

时效性的这两个侧面,一则注重绝对时间,一则讲究相对时间,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新闻评论特别是那些因特定新闻事件而发的评论,赢得时间往往意味着赢得主动权。

忽视时间这一因素,则可能是评论成为“马后炮“,削弱以至于完全丧失存在的价值。

四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与一般论说文、政论文有什么不同?1、它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以随时分析社会普遍关注的事物、提供切合实际的见解为己任.2、它的注意重点总是集中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些关系全局、亟待解决或急需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上.3、它无论采取哪种论述方式,都以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促进事物向预期的目标转化或发展为目的,力求收到“举一反三"的社会效果。

所以,作为新闻评论新闻性内涵之一的直接针对性,主要强调的是“直接”,直接针对宏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而不像一般论说文、政论文的针对性那么宽泛。

五新闻评论政论性的作用?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

起作用在于:首先,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选择、处理内容的主要依据,那么,政论性则影响甚至决定着它的内容表达,包括一篇评论的整体布局以至于表达方式和方法。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道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道

移动端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道
手机APP
通过手机APP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传输至移动终端,方便用 户随时随地收听收看。
移动网络广播
通过移动网络广播平台传输新闻评论,适应移动化趋势,满 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04
传播渠道的问题与挑战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传播渠道的问题与挑战
传播范围受限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主要通 过无线电波和电视信号传输, 容易受到信号覆盖范围和接收 设备的限制,难以覆盖更广泛
即时性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具有即时性强的特点,可以针对当前发生的新 闻事件进行及时的评论和分析,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广泛性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其传播范围广泛,受众群 体广泛,影响力大。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
引导舆论
监督舆论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可以通过传递主流价值观 和正确思想倾向来引导舆论,帮助公众正确 理解和看待社会热点事件。

不同传播渠道在传播效果、 受众群体和影响力方面存在 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渠道进
行差异化传播策略。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次研究仅针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进行研究,未 来可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新闻评论。
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尝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的方法,更加深入地了解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在传 播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道
广播电视
以音频和视频形式同步传输新闻评论,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大。
卫星电视
通过卫星传输信号,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
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渠道
网络广播
以互联网为传输介质,将新闻评论传输至电脑、手机等终端。
社交媒体
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和传播新闻评论,便于互动和分享。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要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要点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评论 《“以徳养商”是一种基本的要求》( 02年 ) “听众朋友,如果有人在报纸上公开宣称 ‘9.18是一个开心的日子’,您会如何感受 ?如果有一巨幅美女的图像,上面打着‘等 你来包’这几个大字,您第一时间又会想到 什么呢?这是广东某些商家打出的两则广告 !”
上述形式演变,从写作方面,都还只是文稿 的形式演进。这种写作的特殊性,表面上当 是“口语化”的写作;但从传播规律来看, 实际上是要进入“模拟语境”。也有学者以 “类交流”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这种文体的 特征,就是强调由传播一方“创造类似双方 交流的语言环境”。
(原文):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1月14日我们“说礼”节 目播出节目《从微笑和祝福开始》的一个小 片断。
(改后):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1月14日我们“说礼”节目 的一个小片断。那一期节目叫做《从微笑和 祝福开始》。
(原文):
这是香山南营村68号院子里的一间小平 房,从安徽来京打工的倪国青和妻子就 租住在这间临时搭建的不足10平方米的 房间里。
1947年6月10日,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在一份工作总结 中谈到“编辑的几点经验”。其中专门有一节“关于 口语化”,提到以下五点:
1.尽量用单句。 2.用容易听懂而且念出来响亮的词,避免用听起来容
易混淆的词。
3、简语只能适当地用,如“阎军”、“歼敌” 4、避免用单字作词 5一般听众易懂的成语口语可以用。
我国台湾学者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中概括 广播电视评论的语言特点:
是说话,不是文章。 是听的,不是看的。 是活的,不是死的。
他还列举了一些广播电视评论口语化的注意事项: ①照说话的惯例用字造句。 ②能浅近处,力求浅近。 ③决不能为省力少写一个必须的字。 ④少用易于引起误解的文字或成语。 ⑤多用声音响亮的字。 ⑥避免用同音字。 ⑦避免使用古怪生涩的字句。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评析
事实的挖掘过程中,加入主持人和记者主观的评论和新闻化的论 证方式。 三、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评析 时政新闻有着突出的政治性特征,对于时政新闻评论而言,评论的理论深 度如何彰显政治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从新闻现象到新闻本质的挖掘,并呈 现出新闻背后所具有的理论高度是评析时政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同时,广播电视时政新闻评论的图像和声音都是重要的表达评论观点的手 段,不同的拍摄视角,不同的画面构图,记者与新闻当事人的交谈等都在 表达评论员的观点,尤其是记者的提问,本身就是一种观点的表达方式。 (一)理论的高度与评论的价值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角》2010年9月9日播出的广播新闻评论《新农
6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思想发源地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因此新闻评论的价值在于有没有为社 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思想和观点。 我们对新闻评论价值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对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在新闻理论 研究中,新闻价值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①及时性,新闻报道越及时,为 受众提供的新闻信息越新,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就越高;②接近性,指 新闻报道的内容与新闻传播的受众之间在地域和心理上的接近,受众往往 更加关心和愿意接受发生在自己家门口并与自己有着密切关系的新闻信息 ;③显著性,指的是新闻信息中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新闻地点等新闻 要素的知名度;④重要性,指新闻信息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性,凡与国家发 展,民众生活密切联系的新闻都会表现出更加重要的新闻价值;⑤趣味性 ,受众对新奇、反常和极具人情味的新闻信息总是表现出更高的关注度。
7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一般而言,新闻评论的价值要高于新闻价值,一个新闻事件,它新鲜而有 趣,但未必具有新闻评论的价值。著名报人邹韬奋曾说过:“我向来以为 评论应根据事实,倘我得到可以评论值得评论的事实我便评论;倘我得不 到可以评论值得评论的事实,我便不评论,决不因为挨骂而动摇这个标准 。”它所关注的问题,一般都是党和人民群众所关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 实问题,评论的宗旨是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对待和处理当前的重 大问题,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 此外,“公共利益”也是衡量新闻评论价值的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理解 “公共利益”,我们先来认识“共同的悲剧”。“共同的悲剧”是生态学 家哈定首先提出来的,这一模式是指一种对一部分都是有利的,对整体却 是有害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在世界发展的过程中不胜枚举。维护公共利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概述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概述
16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一)声音 声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电视新闻评论中的声音主要包括言语(如对白、解 说词等)、音响和音乐。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等进行的讲解、说明,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 所作出的贡献、对其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 、功用等进行说明、解释。在《电视解说词写作》一书中,徐舫州对解说 词的作用作了六点归纳。①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②整合画 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③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 。④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⑤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⑥直接抒发感 情,阐述道理。 音响是除了言语音乐以外的所有声响,主要作用是增加真实感和表现力。
7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前网络新闻评论也开始勃兴,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得 到了更充分的体现。网络评论的即时性,其时效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 时计,对国内外的各种新闻即时发表评论,一般在新闻事件发生后1小时左 右即可上网发表评论,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政论性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是指新闻评论要从思想、政治、伦理的角度以说理为主 要手段来明确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强调的是对所要评论的新闻事 实表明观点的时候不能仅从业务技术的角度简单地就事论事,而要从思想 、政治、理论的高度探寻普遍意义。新闻评论经常被称为媒体的旗帜和灵 魂。灵魂者,思想也,透过事件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本质,辨明是非善 恶、针砭时弊、为大众指明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新闻评论深刻的思想性。
8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关于新闻评论的政论性,有两种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种观点认为,政论 性不等同于政治性,随着我们生活的日渐丰富,新闻评论议题也日趋多元 化,除了政治议题之外,还有很多非政治领域需要关注,因此那些针对政 治问题所进行的评论只是新闻评论中的一部分。仅用政治性来说明新闻评 论的特点,是对新闻评论狭隘化的理解。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性是新 闻评论的本质特点之一。 (三)说理性 新闻评论要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来明确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 ,必须以说理为手段。在确凿的事实基础上,通过一步步的论证,让受众 自愿接受评论者的观点,而不是把观点强加给受众,这体现了新闻评论思 想的力量。说理的方式有很多种,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是新

第七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

第七章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

2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出版社
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舆论本身是一个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排列、组合和运行,是具有一定 的目标、模式、系统的一种经常性的传播活动。所谓“舆论系统”是指个 体性、群体性、整体性的舆论结构而组成的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一个系 统。任何社会舆论总是起始于分散无序的个别人的议论,没有个别人始发 的议论就难以形成群体舆论,这一现象在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中表现得尤为 明显,评论员承担起发起评论的任务。从过程意义上看,评论员的评论属 于表层性的意见,但它能够影响深层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具有指导社会 生活的重要影响力。当然,个别人的新闻评论还不能成为舆论,因为个人 意见总是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其中虽有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性 的观点,但仍然存在对事物表象性的意见。从客观上看,事物是需要经过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出版社
第七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功能
1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出版社
第一节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与舆论组织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舆论 大众传媒在社会转型期与网络社会语境下,如何构建一套社会成员所共有 的价值观、意义和物质实体的文化与价值的传播力、影响力与凝聚力,推 动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政治进步与科技创新,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也是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历史责任。在现有社会语境与媒体环境下,亟 需一种新的新闻报道与评论范式实现和形成科学良性的舆论合力与舆情导 向。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备受网络媒体生存与发展 空间的挤压,但是其传播主流与主体影响仍在,对建设社会共识、价值共 享与和谐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的舆论意义。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 宣传手段,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形式新闻评论一样,在组织社会舆论
7

广播电视学+[新闻评论]试卷与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答题纸

广播电视学+[新闻评论]试卷与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答题纸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新闻评论考核类型考试适用班级 16广播电视学1、2 命题教师李卫国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论点:2.编者按:3.短评4.专栏评论: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是什么?2.新闻述评的长处有哪些?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简述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四、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芜湖轮椅女孩参加高考交警助一“臂”之力芜湖女孩小青(化名)命途多舛,自幼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不得不终身坐着轮椅,她幼时就被父母遗弃。

被芜湖市镜湖区一好心人家收养后,养母又因病身故,养父又摔断了腿,她不得不从小跟着养外婆生活。

然而,小青没有向命运屈服,坚持坐轮椅上学。

今年她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走进高考考场,得知她的坎坷命运后,交警部门十分感动,一路帮她推着轮椅,用这种方式向女孩的坚强致敬。

6月8日上午高考结束铃声一响,在芜湖市高级职业学校一处5楼考场,一位坐着轮椅、脸色微微有些泛红的小女生,在两名交警的搀扶、推送下,慢慢走出考场。

该女孩名叫小青,是一名特殊的考生,因自小患有强制性脊柱炎,不得不坐着轮椅参加本次高考,推轮椅的两位交警是该市交警支队镜湖大队副大队长刘咸全及护考民警季自然。

刘警官表示,这两天他们都是和学校监考人员一道,主动帮助该女孩推轮椅上下楼梯参加高考的。

“看到她第一眼,我就被这女孩的坚强和乐观打动了。

”刘警官告诉记者,6月7日清早,他正在“职高”考点的外围线进行交通疏导时,一辆爱心送考的出租车突然在他面前停了下来,因为出租车不能进入考场,司机寻求交警帮助。

刘警官近身一看,发现一名扎着头发戴着眼镜的女孩靠在出租车后座上,后备厢里还放着一部轮椅。

出租车司机介绍,小青因身体残疾平时靠坐轮椅上学。

听了爱心司机的叙述,刘警官等人顿时对小青感到无比的同情,随后他们将小青扶上轮椅,慢慢将她推入考场。

9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9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其实,我国几年前,已经开始有些轻度污染的雾霾天 气,只不过没有像2013年一样雾霾这么频繁,这么顽固。许 多人得不到指导,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回避这种伤害,PM 值的逐渐恶化明显地对公共服务职责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对 唯利是图,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思路敲响了警钟。从政府一 方讲,要逐渐摆脱对房地产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过渡依赖的畸 形发展模式,提升城市交通服务的质量,逐步改善能源结构 中对以煤为主能源的依赖路径;对于那些高能耗的污染企业, 要坚决取缔,否则会成为千古罪人。对于个体而言,能坐公 交车则坐公交车,绿色出行,全民参与,才能从总体上减少 雾霾的产生。 英国整治雾霾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付出了多死亡两倍 人的代价,经历了十几波的雾霾肆虐,才得到根治,如此说 来,人口多的中国,面临的任务更为严峻,对雾霾的治理, 不能停留在调侃嘲讽的阶段,不能有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 要拿出防治非典、防止禽流感的警戒心来应对当下的雾霾危 机,它随着雾气东升,就可杀人于无形,因而它不是某些人 的敌人,它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敌人。必须为驱除这个幽灵, 全中国人结成神圣的同盟。
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 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 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 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 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 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 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耳,若屡为之, 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 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 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 不逆情以干誉。‛ ——《纵囚论》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1、广电新闻评论的作用 2、广电新闻评论的三个层次 3、广电新闻评论叙事层面的九个技巧
4、实例训练
1、广电新闻评论的作用

广电新闻评论题型总结

广电新闻评论题型总结

广电新闻评论题型总结一、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形诸各自表意符号、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此体裁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和政论性。

体裁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适应媒介、受众的需求和媒介各自的符号系统。

2.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具有某些与消息通讯等体裁一样的基本属性,这些属性人们统称为新闻性。

概括地说,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就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三者的统一。

3.新闻评论的政论性新闻评论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是其他新闻体裁所没有的,却为一切政论文所共有,所以统称为政论性。

4.论点新闻评论的论点,概括评论主体对于所论述的事物、现象或问题的看法;通过表达某种观念、思想、见解、主张,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之类的问题。

5.论据从表达角度说,新闻评论的论据,是用来证明或说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的总称。

6.论证在表达阶段,用论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过程及方式方法。

7.口播评论“口播评论”专指广播、电视的一种共用形式,即单纯以评论主体(作者、播音员、主持人)的言语面向听众和观众的评论形式,不含实况音响或采访同期声的广播或电视评论形式。

8.谈话体评论与谈话体谈话体评论专指以谈话方式阐述对事物看法的评论形式,是谈话体文章或话语的形式之一。

9.音响评论又称录音评论,指兼用论述语言和音响表现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

10.图像评论凭借电视媒体的符号系统,遵循声画并重原则,注意现场画面论据功能,讲求主体话语“二元一体”表达效果的评论类型。

11.夹叙夹议即摆事实、讲道理。

这是一种可融理、事、情于一体,并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的论述方式和方法.二、简答1.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类别报纸新闻评论广播电视评论不署名评论社论(编辑部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评论)(特约评论员)短评编者按和编后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本台短评编后话署名评论记者述评专栏评论记者述评署名短评不署名评论意味着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意见和看法.社论/本台评论:这是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最高规格的评论,通常用来阐述重大的,全局性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社会效果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社会效果

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奖新闻评论作品简介社会效果一、《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以正式的、客观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评述,具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本文将以《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为主题,探讨其社会效果。

二、获奖作品概况《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是在近年来荣获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奖项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

该节目由一支由资深新闻评论员组成的团队打造,注重专业化分析和深度解读,以客观的态度、独到的见解深受观众喜爱。

该节目以其深入剖析社会事件和独特的评论角度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在行业内赢得了多项大奖。

三、社会效果1. 提升公众媒体素养《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在深度解读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注重讲究事实的分析和客观的评述,提升了公众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和素养。

观众通过该节目更加理性地认识和看待事物,增强了对新闻事件的辨识能力,提高了媒体素养。

2. 促进舆论引导与社会議论该节目深入剖析了社会事件,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引导了社会对事件的深入思考与讨论。

观众在观看该节目后,更愿意在社交网络和身边的朋友进行相关话题的深入探讨,提高了公众对社会事件的热议度。

3. 彰显公共价值观《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在报道新闻事件时,始终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弘扬正能量,引领观众审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提高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准。

该节目以客观的态度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四、总结《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作为一档深受观众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在社会效果方面表现突出。

通过提升公众媒体素养、促进舆论引导与社会讨论、彰显公共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为社会舆论引导、社会风气改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希望该类节目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新闻评论节目获奖作品》的广泛社会效果不仅体现在提升公众媒体素养、促进舆论引导与社会讨论、彰显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其深远的影响。

四、廓清信息迷雾,增进民众理性认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也传达了不少的谣言和不实信息,这就使得民众在获取信息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电视新闻述评范文

电视新闻述评范文

新闻联播的评论十篇紧急每天七点前,我就早早坐好,表情肃穆地等待片头曲响起。

当新闻联播那正经庄严的两位播音员出现在屏幕上,我的心就兴奋得嘣嘣直跳。

到了主要内容介绍完,正式播出节目了,我更加激动得不能自已——只有看自己最心爱的节目才会有这样的反应啊!新闻联播画面优美,不但清晰,而且是彩色;新闻联播信息量大,我们一生都见不到的副总理以上级别领导,里面都天天有;新闻联播编排合理,鼓劲的消息多,看了之后我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浑身都是干劲;新闻联播舆论导向正确,从没有因犯政治错误而停播;新闻联播播出准时,每天都是19点整开始,我还可以拿它对表……这样好的节目,叫我怎能不喜欢!看新闻联播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天不看我吃不香,两天不看我睡不着,三天不看我就没法活。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活动,结束时已19点了,可我还在路上,想到可能看不到新闻联播了,我心如刀绞,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还有一次,19点整我在商场大厅笔直地站立在电视机前,抱着小堂弟如饥似渴地看新闻联播,可嘈杂声太大,非常影响我收看的效果和心情,于是我就唆使小堂弟就地大小便,终于周围的人都走了,我虽然身上也糊上了他的屎尿,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这样电视机旁就只有我一个了,心爱的新闻联播就属于我了。

我认为象我一样喜欢新闻联播的人多极了,暂时不喜欢它的极少数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也会慢慢喜欢起来的;毕竟,人是不断进步的。

电视新闻评论的常见形式有哪些?一类是源于报刊评论的口播评论。

包括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及编前话、编后话等。

这类评论一般代表电视台编辑部或编导者的态度和意见,具有明显的导向性,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短评及编前话、编后话等。

在播出方式上,多是由播音员播诵,屏幕上只出播音员图像及评论体裁或标题的字幕。

另一类是视听结合的评论,即更加注意电视自身传播特性的评论。

其节目形态可分三种: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和电视述评。

这些评论已超出一般的代表电视台意志和编辑部意见的口播评论的范围,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体现声画兼备、声情并茂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一章一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二新闻评论新闻性的内涵是什么?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三者的统一。

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的实质,体现新闻评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为当前实际服务的方向;它们虽然各有侧重,却都是新闻性不可或缺的内涵。

三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时效性这一原则?时效性有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侧面:一为时间,讲究尽可能缩短新闻作品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一为时机,即强调因时应势,增强对宏观实际的影响,而不单纯争一时之快慢。

时效性的这两个侧面,一则注重绝对时间,一则讲究相对时间,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新闻评论特别是那些因特定新闻事件而发的评论,赢得时间往往意味着赢得主动权。

忽视时间这一因素,则可能是评论成为“马后炮“,削弱以至于完全丧失存在的价值。

四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与一般论说文、政论文有什么不同?1、它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以随时分析社会普遍关注的事物、提供切合实际的见解为己任。

2、它的注意重点总是集中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些关系全局、亟待解决或急需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上。

3、它无论采取哪种论述方式,都以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促进事物向预期的目标转化或发展为目的,力求收到“举一反三”的社会效果。

所以,作为新闻评论新闻性内涵之一的直接针对性,主要强调的是“直接”,直接针对宏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而不像一般论说文、政论文的针对性那么宽泛。

五新闻评论政论性的作用?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

起作用在于:首先,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选择、处理内容的主要依据,那么,政论性则影响甚至决定着它的内容表达,包括一篇评论的整体布局以至于表达方式和方法。

其次,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政论文的分水岭,那么,政论性就是它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基本界限了。

六新闻评论政论性的特点?(一)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二)以说理为主要手段(三)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政论性的核心)七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新闻评论:⑴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本质上属于主观认识⑵主要诉诸说理,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⑶强调说服力,要求正确、中肯地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⑷注重通过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分析,引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启发人们作“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联想。

新闻报道:⑴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本质上属于客观的反映⑵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手段,要求诸“要素”完备、明白、确切⑶重视可信性,要求事实真实、准确,符合事物的实际⑷着眼于利用具体事实再现事物的状态及其来龙去脉,引导人们透过事实认识整个事物。

第二章八新闻评论三要素的关系新闻评论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新闻评论的论点,概括对于所论述的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它表述某种思想、观点、简介、主张,回答“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论点从一定的立场、世界观出发分析评论对象及其周围事物的产物。

新闻评论的论据,是用来证明或说明论点理由和事实的总称。

新闻评论的论证,指用论据证明和说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

三者关系:①论点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论据提供支持论点的理由和事实。

论证表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贯穿于整个论述过程之中。

②论点表述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属于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论据都出于客观存在,都是具体甚至生动的,论点和论据既以各自抽象性和具体性相互区别,有因之相互为用。

③三要素尽管有上述种种区别,但都是评论的必要构成因素。

论点作为评论的中枢神经,固然出于支配地位,但也依赖于论证和论据。

九论点有哪些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类型论点按在评论中所处的地位,通常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

总论点也称中心论点,在评论中处于主导地位、支配地位;分论点又称子论点,它是由总论点派生的,在评论中承担着体现和支持总论点的任务。

关系论点间的关系包括总论点和分论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评论的总论点统帅分论点,有的表现为主从关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

其中,主从关系是恒定的,总论点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分论点总是处于从属地位;因果关系是非恒定关系,因果关系不改变二者统帅和被统帅的关系。

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在同一层次里,通常表现为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

在存在多层次分论点的评论中,上下层次分论点之间,则形成另一种主从关系或因果关系。

十新闻评论对于论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新闻评论的论点要具备正确、鲜明、中肯、新颖、隽永。

①正确、鲜明,即相对于荒谬、悖理和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而言的。

②中肯是以正确为前提,是在正确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力求论点切中要害,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问题实质。

③新颖就是“言人之所不能言”,要求蕴含非同寻常的见解。

④隽永就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隽永的论点大多是规律性认识的概括,因此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联想,具有举一反三的内在力量。

十一论据的种类①理论性论据。

又称理性论据,是人类认识自然、人是社会的结晶,是经过实践检验或理论证明、并为人们接受了的规律性认识,包括思想、观点、社会准则等等②事实性论据。

是用来证明和说明论点的具体材料的总称。

新闻评论中的事实性论据,主要是现实中存在的客观事实(包括典型事例和概括性材料),以及知识性材料和有根据的假设性材料。

十二论证的方式方法(一)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这是按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划分的两种对应的论证方式。

所谓直接论证,就是用论据直接证实自己的观点,或证伪论敌的论点。

间接论证与直接论证相对应,它或者通过否定对立的观点,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称间接证实;或者通过证明与错误论点相反的论点是正确的,达到推翻错误观点的目的,称间接证伪。

(二)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这是根据论证时运用的逻辑推理方式划分的两种论证方式。

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论证方式。

它从已经公认或者已经证明的论断出发,经过一定的推理程序,证明和说明尚未形成共识的论点,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式。

归纳论证是运用归纳推理的论证方式,它循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方向进行推理。

归纳论证以个别的事物或问题为推理依据,运用时要讲究概率,注意排除偶然的,孤立的,表面的东西,坚持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十三论证的方法有哪些?1、例证法。

用具体事例证明和说明论点,是新闻评论最常用的论证方法。

2、引证法。

用已被确认的思想、观点证明和说明尚待确认的论点。

3、喻证法。

即运用比喻论证论点的方法。

4、比较法。

是通过事物之间的比较论证论点。

5、演绎法和归纳法。

即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论证方法论证论点。

6、反证法和选言法。

是进行间接论证常用的方法。

十四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分为不署名评论与署名评论两大类。

(一)不署名评论,意味着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意见和看法。

包括:1社论-本台评论——这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最高规格的评论,通常用来论述重大的、全局性的新闻事件和问题。

2评论员文章——规格仅次于社论或本台评论的评论类型。

它所论述的问题虽然也是重要的、人们普遍关心的,但问题本身一般带有局部的性质,如地区性或部门性问题。

3短评——这是一种轻型评论。

短评的对象一般不是整个事件或问题,而是事件或问题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某一侧面、某一层次,甚至是某一点;有时也被用来解剖某种具体观点,或工作、思想、行为中的某种倾向。

4编者按和编后——在不署名的评论中,这是最简短最轻便也是最低规格的类型。

编者按有两种,一种是介绍性的;一种是议论性的。

编后的规格相当于编者按,因放在新闻报道或其他文章后面而得名。

(二)署名评论,是以个人的名义发表意见的评论类型,目前主要有记者述评和署名短论两种。

1记者述评——又称新闻述评,实际上是从述评衍化而来的评论形式。

这种述评形式多数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论题切近客观实际,而且较多采用夹叙夹议的论述方式,经常被用来论述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2署名短评——多数属于专栏评论。

作者面宽,一般具有短小精悍,平易近人的特点。

第三章十五现代报纸的“四大件”所谓“四大件”,指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它们被认为是现代报纸的基本组织部分。

十六电子媒介的听众和观众的基本状况1、由于较少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听众和观众的绝对数量多;2、按接受能力划分的层次多,在成年人中至少多文盲,半文盲这么两个受众群体;3、整体的平均接受能力,低于报纸的读者;4、多数听力和观众处于半接收状态;5、在同一时间里一般只能选择一种媒介,不像报纸读者那样可以边读边听。

十七新闻评论的体裁特征新闻评论有两个基本体裁特征——新闻性和政论性;新闻性关系着内容选择,政论性关系着内容表达。

十八广播评论当今发展的整体状态1、开始成为新闻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未达到不可或缺的程度,没有形成健全、严密的评论体制。

2、开始注意适应广播的传播方式,但还没有完全摆脱报刊评论表达方式的束缚。

3、初步形成某些表现特点,但还未完善、成熟。

4、开始重视对个性特征的探索,但还不完全自觉,多数仍停留在经验的层次。

十九概括广播体裁的风格特点并加以说明广播体裁的风格特点是“短、浅、软”1、“短”指短小精悍,文章篇幅短并且言之有物。

可采用省文和省意两种方法。

2、“浅”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浅出”要着重把握两个相联系的方面:(1)适当控制内容的抽象程度(2)尽可能为听众提供理解抽象内容的条件,方法有三:①稀释抽象内容②适当还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③恰当运用“正-反-合”说理方法3、“软”指轻松、风趣。

就是讲究宣传策略、宣传方式和方法,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

方法有4点:①摆正与听众的关系,以地位平等的同志、朋友的身份面向听众;②设身处地的为听众着想,捕捉他们关心的问题,及时为他们排难、解惑、释疑;③重在启发、引导思考,而不是代替思考或把简单的结论塞给听众;④照顾多数听众的接受习惯,尽可能用他们熟悉的材料、方法和喜听乐闻的方式说。

二十从体裁的角度分析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1.声画兼备。

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实况音响(同期声)和论述语言的新闻评论2.视听结合。

视听结合作为电视评论的另一基本特点,是从感知通道的角度说的。

3.双线互补。

电视同时运用声音和图像、诉诸听觉和视觉,它是声音线和图像线双线并行的线性传播二十一电视评论声画互补特点的表现方式1.声画合一即声音和画面直接结合,共同为表达同一内容服务。

2.声画对位指声音与画面围绕同一政论性内容,在各自发挥自身的表现功能的基础上,互相配合,共同为实现说理目标服务二十二画面、同期声、字幕运用的说明1.画面画面可以直接再现事物、场景以及记录其发生、发展过程,给与人们仿佛亲自面对事物、身临其境之类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