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简单的周期,并学习简单的周期的表达方式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简单的周期。
2.学会使用图像和数字表达简单的周期。
3.学会将数字模式转换成图像,将图像模式转换成数字。
4.知道简单周期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简单周期的表达方式。
2.理解周期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工具:黑板、白板、彩笔、数码时钟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是简单周期,例如讲述季节更替的故事。
2. 呈现新知识2.1 通过图像呈现简单周期教师可以通过数码时钟或白板画出简单的周期图像,例如画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图像,引导学生解读出这是一个简单周期。
2.2 通过数字呈现简单周期教师可以展示数字表格:1、2、3、4、5、6、7、8、9、10,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1、2、3、4”是一个简单周期。
3. 课堂探究3.1 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简单周期的表达方式和应用场景,并让学生采用图像或数字的方式来表达简单周期。
3.2 根据图像推算数字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简单周期的图像,让学生推算出周期的数字名称。
3.3 根据数字绘制图像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个一定数量的数字表格,让学生根据数字绘制出对应的简单周期的图像。
4.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巩固学生对简单周期的掌握,例如利用闹钟游戏来让学生确定何时脱身,用鲁智深过桥的游戏让学生体验简单周期的应用。
5.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例如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简单周期?应用场景有哪些?”。
6. 课堂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课堂作业,例如让学生画出一个自己认为的简单周期的图像,并标注出周期的数字名称,或者让学生根据要求将数字表格转换成对应的简单周期图像。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区级赛课《简单的周期》教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区级赛课《简单的周期》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周期》是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周期现象,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并能应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钟表计时等,对周期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周期规律的发现和应用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
2.培养学生用观察、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让学生能够应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应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周期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归纳法: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周期规律。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钟表计时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具有周期性的图片,如水果、数字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图片中的周期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周期性现象,如日历、天气等,用画笔在白板上绘制出周期规律。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周期规律的理解。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周期现象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周期现象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具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周期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教室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钟表的走动)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一些简单的周期现象,如春夏秋冬的轮回、星期天的重复等,让学生观察和感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活动,如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摆放是否有周期现象,或者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周期现象。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题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周期现象。
如让学生解释和说明所观察到的周期现象,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等。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有周期现象的图案,或者计算某个周期现象的周期长度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周期知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和解决周期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有规律的图片展示,以及各种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周期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周期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和感知简单的周期现象。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周期问题。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和感知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和解决周期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知周期现象,在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周期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图片、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片,如春夏秋冬的景色、星期一至星期日的图片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如教材中的第55页例1,展示一个花坛,里面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每种颜色的花种了3行,问一共有多少朵花?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操作,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的花,按照教材中的示例进行摆放,摆放完毕后,让学生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朵。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答一些类似的题目,如教材中的第56页的练习题。
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周期概念。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周期现象,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如学校里的课间操、家庭中的作息时间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9简单的周期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简单周期的含义。
2.能够辨别简单周期。
3.运用简单周期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4.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二、教学内容1.简单周期的认识2.周期现象的发现及简单应用三、教学重难点1.确定简单周期的方法2.运用周期的概念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拿出一个弹簧,问学生这个弹簧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弹簧的周期现象,并让学生运用自己对周期现象的了解回答一些问题。
2. 讲授重点(30分钟)简单周期的认识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太阳升起、又落下,四季更替等。
然后介绍生活中简单周期的含义,即一段时间内同样的事件会重复出现。
2.具体介绍简单周期的特点:周期的特点是与时间有关的,可以分为几个相等的时间段,重复出现的事件会在每个时间段内发生,并且每个时间段的事件是相同的。
周期现象的发现及简单应用1.介绍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很多,并提示学生可以在家、学校、公园等地发现一些有规律的周期现象。
比如我们每年都要过春节、端午节,每个星期都有一次数学考试。
2.以对字母表的排序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规律可循,将字母ABCD排成一排,发现当第一列以A、第二列以B、第三列以C排列时,字母表的顺序就会出现循环,即字母表中的每个字母都会在一定的顺序下不断重复出现。
3. 拓展练习(10分钟)1.以具体事件为例,让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找出事件的简单周期。
2.通过排列例子的方法,让学生练习简单周期。
4.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并回答一些问题,如“简单周期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五、教学评价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完成简单周期的个人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事物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积累找规律的经验,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排列规律的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探索规律(一)整体观察,初步感知。
谈话:为了迎国庆,学校采购了盆花、彩灯和彩旗来装饰校园。
1.出示例1情境图:过渡:图中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特点?看一看,读一读,再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1)都是一组一组的(2)有顺序的过渡:是的,盆花、彩灯、彩旗都是几个一组排列的,而且都按一定顺序重复出现,接下来我们就深入研究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
(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1.探究盆花排列规律。
(1)过渡:先来研究盆花的情况。
(PPT出示盆花图),想一想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请同学们拿出①号学习单,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盆花的排列规律。
【贴花图】生独立表示,师捕捉资源。
预设:字母、数字、文字、图形……(其中要有找带圈的资源,带……的资源)。
①文字、图形、数字、字母(没有圈、没有省略号)谈话:这些方法都能看得懂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示的?指出:他们是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法表示的。
②组织交流(包括有圈、有省略号)比较:这两个作品,你更欣赏谁的?为什么?(有圈和没圈)指出:圈一圈,一眼就能看出盆花的排列规律。
比较:这两个作品呢?(有省略号和没省略号)并列呈现资源,提问:它们都表示怎样的规律?(若不会说,提示:有节奏的读一读)引导:你的意思是每几盆一组?每组是按怎样的顺序重复出现的?师:谁再来说一说.(2-3人说)师:跟你同桌说一说盆花的排列规律。
第二单元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周期。
2.了解简单的周期图像。
3.能够用“日、周、季节”等周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最基本的周期概念,清楚什么是周期。
2.理解简单周期的图像含义,能够简单地进行周期计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准备: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本节课学习的是“简单的周期”,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周期?(随机请几名学生回答)好,我们听同学们的回答,相信你们已经对周期有了大致的了解。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二、探究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有规律的图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出示正弦曲线图像)同学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正弦曲线图像。
这个图像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一段时间内,它周期性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
那么,这个“重复着同样变化”的时间就是周期。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有周期性的。
比如每天的早晨、中午、晚上;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日;每个季节等等。
这些周期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
三、变换表现1.星期的周期是七天,那么请同学们告诉我,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再过5天是星期几?2.李华的生日是每年的9月19日,那么请同学们告诉我,今年李华的生日是星期几?(让学生自己思考,再请两个学生回答)好的,那么我们可以脑补一下,这个周期的重复是怎样的过程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出示一张描绘一周时间轴的图)同学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时间轴。
这个轴上的每一条横线,代表一天的时间。
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星期日到星期六的一天内,时间的顺序是相同的,并且每周都是这个顺序不变。
这就是星期的周期表现。
四、大量练习同学们,我们现在就来做几道练习题,加深一下我们对周期的了解。
1.如果明天是星期五,那么再过13天是星期几?2.我们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
现在是秋天,请同学们告诉我,再过90天就到下一个季节——冬天了,那么现在是几月份呢?五、检查与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周期这个概念,并且理解了一些常见周期的图像表现。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简单周期的概念;2.能够用图形表示简单周期;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周期现象。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已经制好的简单周期图形卡片,每个卡片都是由同一组图形排成若干个相同的有规律的序列组成的;3.小学生活实例图片,如河流的流水、白天和黑夜的周期、一天的早中晚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启发1.引入周期概念:老师拿出简单周期图形卡片,先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图形,然后从“有规律的序列”、“相同间隔”和“重复”等方面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想到周期的概念;2.身边周期现象的发现:老师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呈现周期性的现象,如河流的流水、白天和黑夜的周期、一天的早中晚等。
2. 教学重点1.理解周期重复的概念:老师再次展示简单周期图形卡片,通过课件或黑板板书的形式,讲解周期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同一组图形若干个相同的有规律的序列,并且按照相同间隔排列,能够形成一个重复的图形序列,这就是周期性的表现形式;2.理解简单周期之间的联系:老师将几组不同长度的简单周期图形卡片搭配展示,分别让学生观察其周期长度和图形本身的特征,初步领会之间的联系;3.用图形表示周期:老师让学生通过简单周期图形卡片的形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图形表示周期,让学生能够感觉与体验到周期的概念。
3. 教学扩展1.周期现象的感知:老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周期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启示性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2.周期现象的表达: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将所感知到的周期现象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周期的认知和理解;3.小组活动: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与周期有关的小活动,并在班内分享、展示活动成果。
四、教学评估1.把上课的难点内容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2.在默写题中写出“简单周期”的定义和“周期”表示的图形。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在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组图形若干个相同的有规律的序列、在相同间隔排列下能够形成一个重复的图形序列所表达的概念时,采用简单周期图形卡片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到。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公开课)学科单元课题数学二年级四姓名总课时课时1616简单的周期P30、31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目标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经历逐步优化的过程,能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在有余数或没有余数的情况下正确判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课件、练习纸教学困难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游戏《男女生数字记忆大pk赛》。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男生女生数字记忆大PK比赛”,比比看男生、女生谁更的记忆力更好。
请女生先闭眼,男生看屏幕。
(PPT展示)接下来请男生闭眼,女生看屏幕。
我觉得男生的记忆力更好。
有的同学有意见,说说看你有什么意见?(指生口答)(因为是“2929”重复排列的,有规律,这个游戏不公平。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有道理。
下面进入今天的研究内容。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公园、街道将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
(出示教材场景图)师:瞧,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盆花、彩灯、彩旗各是怎样排列的?(按颜色几个一组排列,只说颜色有规律的话,要请学生说完整,并且圈一圈。
)如果接着往下摆,你会怎么摆?我们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出示省略号)2、盆花每组的第一盆都是?第二盆是?第三盆是?彩灯、彩旗呢?3.(点击展示盆花小图)初步问题:图片中我们能看到多少盆花?如果向下摆动,可以使用省略号。
这样,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谁来猜?(学生先猜)这只是我们的猜测。
要知道猜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周期的概念;2.学习简单周期的规律;3.学习观察周期现象并总结规律的方法;4.体验生活和创造周期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周期现象的观察和总结;2.简单周期的规律研究;3.体验生活和创造周期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环节通过实物展示,来引导学生认识周期的概念,并且生动形象的给他们演示了一个周期。
2.学习周期的规律1.老师让学生观察一组简单的周期现象,如电风扇水平移动的周期和电铃声响的周期等,学生仔细观察,以听、看、摸等方式辨别这些周期现象。
2.与此同时,老师布置一组观察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简单周期现象并观察。
3.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后,老师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所观察到的周期现象都有哪些?•这些周期现象都有什么规律?•哪些现象是周期性的,哪些不是?4.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出周期现象的规律。
3.创造周期现象1.五花八门的周期现象能够让孩子们快乐的探索这个世界,并且创造自己的周期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周期工具和原材料,如装药盒、环保袋、遥控车、发条鸟等,指导他们根据实物的特点来创造周期现象。
4.小结环节1.老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周期现象?•周期现象有哪些规律?2.最后,根据课上学习的情况,可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周期图案,抒发在创造这些周期现象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板书设计•周期现象•周期现象的规律五、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观察任务后,可以让他们自己上台讲解所观察到的物体和它们的周期。
2.对于像玩具等简单事物的制作,可以通过对他们的讲解来检查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可以结合学生的年级和教材,让他们了解周期的其他规律以及更加复杂的周期现象。
2.可让学生使用周期现象的知识来观察天气、观察动物、观察植物等,让他们了解周期存在于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求解周期长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长度的方法。
4. 求解周期个数: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个数的方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讲解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求解周期长度和个数的方法。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周期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材料:提供观察和描述周期现象的工具和材料。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期现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周期》教案1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等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学会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周期性规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表达和描述周期性规律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方法,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等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并理解图形、数字等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2.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周期性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周期性规律的理解。
3.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得出周期性规律。
4.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实例、问题、练习等。
2.教学素材:包括图形、数字等实例。
3.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学习内容。
4.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周期性现象,如季节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性规律。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的图形、数字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周期性规律。
如呈现一组图形,要求学生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找出给定图形、数字的周期性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游戏导入男女生快速记忆PK赛二、创设情境,感知规律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
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出示教材30页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初步感受规律:首先我们先看盆花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1盆花是什么颜色的?2.探索发现规律:你能发现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吗?你能表示出来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盆花的排列规律为:每3盆为一组,每组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
3.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现在你能按盆花的排列规律说一说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吗?在小组内和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汇报交流,方法优化。
画一画: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排一排: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计算:19÷3=61注意让学生讨论:除数为什么是3?余数1表示什么?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4.独立尝试,巩固新知。
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当学生解决第28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时让学生说一说没有余数表示什么? 5.小结。
师:像刚才盆花和彩旗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简单的周期》(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简单的周期》-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周期现象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月亮的圆缺等。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2. 学生通过实例,总结出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3.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如观察、分析、归纳等。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天气预报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应用经验。
3. 教师总结周期现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周期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期现象,让学生掌握了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周期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周期现象的特点和巩固周期现象的应用。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周期的概念,了解周期的特点和周期性的现象;2.通过试验、观察、总结归纳等方法,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3.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养成观察、发现规律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周期的特点以及探索周期现象中的规律;2.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发现周期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师生共同探索:什么是周期1.导入:请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什么是“周期”。
2.学习: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了解周期的概念,掌握周期现象的基本特点。
3.总结: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周期现象。
2. 认识简单的周期1.导入:通过小小的试验,探究一下简单的周期。
2.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简单的周期现象。
3.思考:通过老师的引导,师生共同思考这个周期现象中是否存在什么规律和特点。
4.总结:总结这个周期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3. 找规律的游戏1.游戏:老师设计一个寻找规律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周期性规律。
2.分析:通过游戏的分析,学生发现规律并进行总结归纳。
3.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个周期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4. 发挥思维的活动1.活动:老师设计一个新的探索周期现象的活动,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探索规律。
2.思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发掘周期性规律。
3.总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个周期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实验等情境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期和周期性现象。
2.合作探究法:通过师生合作探讨、讨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和总结归纳。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3.收集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周期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周期现象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发现并理解简单的周期现象。
2.难点: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发现周期现象。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周期现象。
如:自然界中的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呈现周期现象。
如:一天中钟表的指针变化、星期天超市的营业时间等。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期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如:模拟钟表指针的变化、设计一个简单的周期性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解答。
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计算一个星期内的日出日落时间、设计一个月份的日历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周期性规律。
- 学会使用数学方法描述和解决周期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途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周期现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认识-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潮汐现象等。
- 举例说明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2. 周期性规律的描述- 学习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周期现象,如使用函数、图表等。
- 引导学生发现周期性规律,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
3. 周期问题的解决- 学习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如计算周期长度、预测周期现象等。
-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周期现象的认识和描述。
- 周期性规律的发现和解决。
2. 教学难点:- 理解周期现象的本质,发现周期性规律。
- 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如计算周期长度、预测周期现象等。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发现周期现象和规律。
2. 讲授法:讲解周期现象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周期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周期现象-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期现象,讨论其特点。
- 教师总结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3. 学习周期性规律的描述- 教师讲解周期现象的数学描述方法,如函数、图表等。
- 学生练习描述周期现象,如绘制正弦函数图像等。
4. 解决周期问题- 教师讲解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如计算周期长度、预测周期现象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实践,掌握简单的周期现象,并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感受周期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周期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和总结简单的周期现象,掌握周期规律,并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探究周期现象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简单的周期现象,掌握周期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自主发现周期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工具,如彩笔、剪刀、胶水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轻松、活泼的氛围,便于学生自由探究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周期现象,如日历上的星期排列、水果店的水果摆放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主发现周期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
教 材
第30—31页
课 题
简单的周期(探索规律)
课 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3是从哪里来的6什么意思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师述:像这样,每3盆花看作一组,把19÷3=6……1,那就有这样的6组。注意6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9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4、学生探索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
师: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首先我们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
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具准备
例题图
教
学
过
程
集 体 备 课
个 人 复 备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
分组活动。
组织反馈与交流。
5、比较发现
比较盆花、彩灯和彩旗的排列规律,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归纳周期排列的事物的特点。
三、拓展应用,回顾反思
1、用△、□和○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序列。
反馈、交流。
2、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经验和方法。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札
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师备课纸
总第( )页 本课时共( )页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集 体 备 课
个 人 复 备
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推想 计算)
(1)画图的策略。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列举的策略。
(3)计算的策略:把每3盆花看作一组,19÷3=6(组)……1(盆),第19盆是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