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的地质作用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冰川的运动
冰川属于固体流。其运动速度极其缓慢,相当 于河流流速的万分之一。一年只前进数十米至 数百米。
因此人的肉眼难以观察到冰川的运动。现代冰 川可通过打木桩观察桩位变化来计算冰川流速
引起冰川运动的主要原因是:重力和压力
重力:山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往低处流动;
压力:大陆冰川在压力作用下由中央向四周流动。
冰川擦痕和冰溜面是鉴别古冰川的重要依据。
二、冰蚀地貌 冰蚀作用可形成下列冰蚀地貌: 1、冰斗 2、刃脊、角峰 3、冰蚀谷 4、羊背石
角峰
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扩大, 使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 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而几个冰斗所交汇的山 峰,形状很尖,则称为角峰。
悬谷
(2)浅薄。
二、运积母质
(一)流水沉积母质(流水搬运沉积) 1、坡积物 (1)分布:山坡中下部 (2)特点:厚度较大,颗粒较细,是山区果树和经济林木的
主要林业用地。
2、洪积物 (1)分布:山谷出口处,呈扇状分布。 (2)特点:具有一定的分选性,顶部粗、边缘细。 3、河流冲积物 (1)分布:河流两岸。 (2)特点:上游粗、下游细;近河岸粗、远河岸细 (二)、湖积物
冰川消融加快的后果:引发洪水泛滥、泥石流 等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人类 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一、冰川的形成
(一)冰川的形成条件
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丰富的降雪,且降雪量大于消融量, 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二积是雪要盆有地冰雪堆积的场所(即积雪盆地),并 具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冰川的运动。
悬谷
悬谷的形成是来自于冰川侵蚀力的差异,主 冰川因冰层厚、下蚀力强,故U型谷较深;而支 冰川因为冰层薄、下蚀力弱,故U型谷较浅。两 者的冰床存在明显的高差,使支冰川所形成的冰 蚀谷宛如悬挂在半山中,故称之为悬谷。
Arete—刃脊
Horn—角峰 Cirque—冰斗 Tarn——冰斗湖 Hanging Valley——悬谷
当冰斗冰川扩大后,有冰舌流入山谷中,便形 成山谷冰川。
(4)平顶冰川
是指在平坦的山脊或山顶面上发育的冰川。它 象白色的帽子盖在山顶,又称为冰帽。其厚 度不大,上层为粒雪,下层为冰川冰。
唐古拉山冰川
(5)山麓冰川
山谷冰川流出山口到达山麓地带后继续向外漫 流,有是可伸展到很远的地方并相互汇合成 为面积广阔的冰原。它是山岳冰川和大陆冰 川之间的过渡类型。
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多,雪线低(海拨4400— 4600米),北坡雪线高,海拨5800—5900米。
(二)冰川的形成过程 历经三个阶段:雪的沉积→粒雪化→成冰作用
形成过程:积雪在不断融化、冻结过程中变成粒雪; 粒雪在上覆雪层的压力作用下,进一步压实,
经重结晶作用形成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 沿斜坡缓慢地流动,形成冰川。
三、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的形态、 规模和所地形 的条件分类
1、 大陆冰川
2、 山岳冰川
(1)
(2)
(3)
(4)
(5)
冰斗冰川 悬冰川 山谷冰川 平顶冰川 山麓冰川
1、大陆冰川 分布:冰盖、冰盾
特点:(1)面积大;可达几百万㎞2; (2)冰层厚;中央厚,四周变薄,轮廓
呈盾形;
(3)运动不受地形影响,主要由冰层的 自重压力使冰体从积雪区的中央部分向四周流 动。
冰川分布
南极大陆是世
界上冰川最集中的
地区,不仅冰盖面
积巨大,而且冰层
平均厚达2000m,最
大 厚 度 超 过 4000m 。
中国冰川面积共58651.08 km2,冰储量5132.22 km3。 如不计喜玛拉雅山和唐古拉山,中国共有冰川33483条。 年平均冰川径流量约为563亿m3。
冰川对气候的变化反应十分敏感。近几十年来, 地球因温室效应平均气温上升,冰川面积在缩 小并变薄。
冰川的地质作用ppt
第一节 概述 什么是冰川?
冰川是在陆地上由积雪形成 并以缓慢的速度运动的巨大冰体
冰川的分布:分布于以下两个地区
高纬度极地:南极冰盖 和北极区的格陵兰冰盖。 是冰川的Leabharlann Baidu要分布地区。
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现代地球表面有1.585×107Km2的面积 为冰川覆盖,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10% 集中了全球85%的淡水,有固体水库之称。
挖掘作用结果:加深冰床,增大纵坡降。
2、磨蚀作用
冻结在冰体内的石块,流动时对冰床基岩进行 刻划锉磨,使岩石破坏,同时自身也遭受磨 蚀的作用过程。
磨蚀作用可将岩石磨成粉末状,岩粉又可作为 磨料,将岩石的磨蚀面磨得很光滑,称为冰 溜面。
冰川流经的基岩表面,常保存有长短不一,粗 细不匀的擦痕,称为冰川擦痕。
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 侵蚀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当冰退以后,海水 可以沿谷进入很远,使原来的冰蚀谷成为峡湾。
挪威峡湾,风光无限。粗看颇似峡江--长江三峡。
欧洲西部的峡湾
羊背石
第五节 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
一、残积母质
指岩石风化形成土壤母质后未经搬运而残留于原地。
1、分布:山区比较平缓的高地。 2、特点:(1)粗骨性;
冰川形成在雪线以上。
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限。雪线处的年降雪 量等于消融量,二者平衡。
雪线高度各地不一,影响因素如下:
1、气温
与纬度气温成正比:气温由赤道到两极降低, 雪线高度也随之降低,在极地降至海平面。
2、降雪量
与降雪量成反比:降雪量多的地区雪线低,反 之则高。
3、地形 陡坡地带雪线位置较高,缓坡地带位置较低。 东南坡(阳面)雪线位置较高,西北坡(阴面) 雪线位置较低。
2、山岳冰川 分布:中低纬度高山区。 特点:(1)规模小;
(2)冰层薄; (3)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地形影响和限制。
(1)冰斗冰川
发育在雪线以上围椅状洼地中,三面壁陡,前 面有一缺口,缺口处有时地势稍高,呈一冰坎, 阻挡冰川外流。
(2)悬冰川
发育在雪线以上山坡洼悬处冰,川悬挂着的冰体。
(3)山谷冰川
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 一、冰川的剥蚀作用 冰川对地面的剥蚀作用称为刨蚀作用。
刨蚀作用的方式
挖掘作用 磨蚀作用
• 1、挖掘作用 • 是指冰川向前流动推进时,冰川将冰床底部
及两侧基岩破碎,并将破碎物掘走的过程。
机理:冰川基岩在冰体的巨大压力下,产生许 多裂缝,强烈的冰劈作用使裂隙增大,冰体 嵌入,当冰川运动时,带走岩块。类似于河 流的下蚀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