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它的历史贡献可以总结如下:
1.推进政治改革:清朝在新政期间启动了“变法”运动,试图通过推行宪政来改革并巩固国家政权。
这些努力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创办宪政机构、提倡平等法治、制定现代法律、设立议会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
2.促进经济发展:新政时期,清朝着力于发展和改善经济。
这些措施包括推行新式货币制度、发展工商业、推动国内和国际贸易、改善交通运输等,使经济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增长和现代化。
3.推动教育改革:新政时期,清朝着力改革教育体制,致力于推行现代化教育,包括创办新式学校、改革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发展师范教育等,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4.倡导文化发展:清朝在新政时期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这包括推崇科学、鼓励科技发展、倡导文化融合和多元化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清末新政虽然有一定的历史贡献,但在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和阻力下,其成果非常有限,无法解决清朝内外交困的根本问题,最终无法阻止康梁维新的失败和清朝的灭亡。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2019-10-05【摘要】1901年⾄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次专制集团⾃上⽽下的旨在挽救其统治的改⾰运动。
从清王朝的⾓度看,这⽆疑是⼀场失败之举,但从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度来看,它取得了巨⼤的成就。
【关键词】清末新政;政治改⾰;宪政改⾰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传统观点认为新政纯属骗局,是统治者玩弄⼿腕,妄图苟延残喘的卑劣伎俩。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则从新⾓度对新政进⾏研究,对其性质给予了较为正⾯和积极的评价。
此⽂将在新政的政治改⾰⽅⾯略作叙述。
⼀、新政推⾏的历史背景鸦⽚战争之后,清廷⾯临内忧外患。
为求⾃保,1901年1⽉29⽇,光绪上谕称“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1]清末新政开始。
对清廷来说,虽迫不得已却是⼀个真诚的选择,正如10⽉2⽇慈禧的懿旨中称“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民计,舍此更⽆他策”[2]。
然⽽政治体制的变⾰是最令清朝统治者头痛的事,因为它意味着要在权、利两⽅⾯作出平衡,嗜权如命的慈禧对此产⽣迟疑。
慈禧举棋不定之时,⽇俄战争爆发。
⽇本的胜利是⽴宪战胜专制的⼜⼀次证明。
时有⽂章评论:“鉴于俄国之败⽽知专制之不可恃,数千年相沿之习庶可捐。
此⼆者之观念⼊⼈⾄深,感⼈⾄捷,数年之间必有⼤波轩然⽽起”[3]。
其后再度兴起的⽴宪舆论很快证明此⽂章的先知性。
⼆、新政中的政治改⾰变法上谕的三个⽉后,督办政务处的成⽴为前期新政提供保障。
对官制的改⾰如下:在中央,⾸先裁汰了各衙门的胥吏差役,停⽌捐纳买官。
在地⽅,裁撤了河东河道总督和云南、湖北、⼴东三省巡抚等。
此外还创设了如督办政务处、商部等新机构,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等。
旧部门的调整、闲散机构的裁撤等在⼀定程度上消除了机构重叠、贪污腐化的局⾯,这也促使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向近代转变。
因清政府的积弊由来已久,社会⽭盾错综复杂,其成绩也只能有限。
1905年7⽉16⽇,清廷再发上谕特派载泽、端⽅等⼈分赴东西各洋考求⼀切政治,五⼤⾂出洋考政得以成⾏。
清末新政涉及内容
清末新政涉及内容清末新政简介清末新政指的是清朝末年(1898年至1912年)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旨在振兴国家,加强清朝统治。
这一时期的改革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尝试。
清末新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廷主导的维新政策,第二个阶段是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第一阶段:清廷主导的维新政策(1898年-1908年)清廷主导的维新政策始于戊戌变法,主要目标是借鉴西方经验,强化国家实力,维护清朝统治。
在政治方面,清廷设立了六部议政等机构,允许一部分知识分子参与政务。
此外,推行了立宪政治的尝试,设立了贵族院和议院,旨在限制皇权,实现君主立宪。
尽管这些政治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维新政策未能完全实现。
在军事方面,清廷提倡强化军事训练和武备,将北洋水师发展成为现代化海军。
此外,清廷还进行了广泛的军事改革,包括改革军队编制、武器装备、军事教育等方面,力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经济方面,清廷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工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
推行了保护工商业政策,建立了新式工矿企业,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鼓励发展铁路、电报等基础设施。
此外,还设立了旗县学堂和私立学堂,鼓励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临时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1912年)辛亥革命后,清朝被推翻,临时政府成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方面,临时政府宣布实行民主共和制,设立了国会和总统等机构,实现了政治权限的流转。
此外,还颁布了各项民主宪法和法律,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经济方面,临时政府积极推动国家的工商业发展。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设立了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推动了国内外贸易的繁荣。
他们还鼓励农民改良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教育方面,临时政府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
他们推广了新式教育,建立了一批现代化学校,改革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清末新政之政治领域改革的探求与分析
后 的现代化 进程 的推 进打 下 了基础 。
关键 词 清末新 政 政 治领 域改革 中图 分类 号 : 6 1 D 9
探 求与 分析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090 9(0 90・9 -l l0 -5220 )5140
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 法部行使 司法权, 从而确立 了_ 权分立的政治原则 。】0 _ 三 = 9 7年 由弈匡等奏呈 , 经朝廷批准, 公布了
国的 现 代 化 事 业提 供 了一 个 合 法 性 的 基础 , 改革 的阻 力 大大 减 小 : 另
一
央的域高权力机构。 内阁成员统称为内务大臣, 国务大臣会议为内阁
亭有制定国家法律、 制定议决国家预决算、 制定外交条 方面 , 新政 导致的思想解放 , 又成为新一轮政治动员的前提” 虽 最 高权力机构, 。 三、 清朝政治的输入功能得以增强 , 利益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予
然, 清末新政最终未能达到他预期的 目的, 它足中国政治制度近代 约等各项权利。 但“ 这种分权原则的规定是中国开始迈向近代化 的标志 。
化 开 端 ” 另 外 一些 学 者认 为 : 。0 清末 新政 “ 为 了 讨好 帝 困主义 列 强 , 是
博得 列 强 的信 任 ” 消 政 府 到关 键 时刻 部 足 背信 弃义 地 欺 骗收 场 ” 。 , ‘ 。 以 传 递 还 有一 些 学 者 则 认为 如 果没 有 辛亥 革 命 , 末 新政 将 会使 c 清 …司止一 现 l 代化 的坦 途 。 人 认为 对 待 清 末 新政 既 不 可全 盈 否 定 , 不 面肯 本 义 d 全
清末新政名词解释
清末新政名词解释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机和推进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这些变革政策主要体现在“清朝政治改革”、“湖广总督府”、“洋务运动”、“康有为维新”等方面。
清朝政治改革是清朝政府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推进官僚体制改革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
其中,设立议政府(即内阁),负责决策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
同时,在地方上设立省、府、州、县四级政府,以加强地方管理。
此外,清政府还进行了地方官员考试取消科举制度,启用京官科举制度,并设立了新的教育机构来培养新一代的官员。
通过这些改革,清政府试图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官员素质,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湖广总督府是清政府为了加强地方行政管理而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域。
在清末,湖广总督府成为清政府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之一,辖区包括湖北、湖南和广东三个省。
湖广总督府的设立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各地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湖广总督府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其他省份的借鉴,对清朝政府在地方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洋务运动是指清政府为了迎头赶上西方工业和科学技术而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在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兴办工矿企业、铁路、船厂等现代产业,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同时,清政府还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并派遣使团出访西方国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推动国家与外国进行交流和合作。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后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康有为维新是清末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政治运动。
康有为提出“中体西用”的观点,主张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进行综合创新。
他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个以宪政为基础、兼容中西的现代国家。
康有为维新运动对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启蒙思潮和革命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挽救国家危机、推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第三章 清末新政
社会结构的中心——士绅
科举制直接促成了两个中心的形成:其一,在流动不 滞的社会结构中的士绅阶层;其二,在社会价值体系 中的科举功名。
士、农、工、商四种社会力量围绕着两个中心建立 了社会生活的秩序。这两个中心的重合与互动,构成 了社会结构的重心,也构成了日常生活的重心。
第三章 清末新政
一、教育改革 二、政治体制变革
「夫今日之中國,本千鈞一髮之際,存亡危急之秋, 以言乎外,則機會均等之政策並起於列強,以言乎 內,則革命排滿之風潮流行於薄海,禍機已兆,後 患難言」。
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發現除了改革,已別無他路。
1901年清廷向全國人民宣佈實行「新政」。
一、教育改革
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贡士们按这次考 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试题是 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贡士们立 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 议。
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 鎏。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 钧儒等。
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 及其余各条,均著照所请办理。总之,学堂本古学 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 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 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国家既获树人之益,即地方亦有光荣。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1904年7月4日清晨,在礼部会试中选、赞律、行 礼等种种仪式礼节,准备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
1901年6月,开经济特科;8月,废八股文程式,试 策论;9月,谕令各省设立学堂。
清末新政名词解释
清末新政名词解释清末新政者晚清末期最重要的政治活动,该政治活动以清末君主慈禧太后和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为主要代表人物,是晚清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现象。
清末新政在经济上实行“洋务”,思想上反对“科斗”,政治上采取“军政合一”和“新朝新政”的方针,社会上推行“新风”,此举旨在于把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变成现代化社会,追求和维护自身的权益。
一、“洋务”洋务指的是紧急改革领域,包括发展军事、建设海军、开展外交、引进洋务资金、探索海外投资以及探索其他外国技术等,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军事军事是清末新政最重要的领域,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拒绝外来侵略。
清末新政先后在加强军队训练、发展武器装备、编制新的军规纲要、管理军队整合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2、采用洋务资金洋务资金指的是清末新政中首次采取的资金运用方式,主要是从外国融资,用于开展改革。
清末新政通过采取洋务资金来重建军事力量,从而维护中国独立和封建社会制度的安定性。
3、探索海外投资海外投资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主要是为了利用外国技术和资金来扩大中国的贸易和经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清末新政者在海外投资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
4、探索外国技术外国技术可以说是清末新政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技术跨越。
清末新政者不仅仅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还派遣团队出国,研究外国科技,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科斗”“科斗”是清末新政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主张推行“治安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改革。
“科斗”认为,晚清封建社会的关键在于维护祖辈传下的封建传统,不能采取任何形式的改革。
“科斗”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不变,他们反对清末新政中的各种改革,认为改革将带来社会动荡,会破坏晚清社会秩序。
他们也反对外国技术以及外国文化的引进,认为这将破坏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的传统尊严构成威胁。
三、“军政合一”“军政合一”指的是清末新政中强调军政的统一,即军队和政府应该形成有效的一体化。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中国作为一个古老文明发展了数千年,其历史变迁多端且不断前行,而清末时期就是其历史变迁中比较重要的节点之一。
清末时期,也就是中国在20世纪初受到外来势力的影响,以致中国从古老的文明向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中国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奠定了后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因此,讨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尤为值得我们研究。
清末时期最为重要的新政措施就是政治改革。
中国的政治体制从康乾盛世的封建制度变成了新的帝国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加强了国家统一。
在清末时期,太平天国和同治帝分别设立了宪政的先行试验,称为中国的第一个宪政。
这些新的政治改革最终导致中国实行了近代化的政体:议政制度和议会制度。
新的政治架构确立了民主立宪制度,虽然实际操作上仍存在诸多制度上的问题,但形成了今天共和政体的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
清末时期的新政措施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改革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经济和教育上。
经济方面,清末时期中国采取了较大规模的民企改革。
清政府对外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民企等实施了不同程度的规制,为中国经济和市场结构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清末时期还确立了教育体制,加强了教育管理,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为培养现代国家所需的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清朝也实行了许多类似的改革,例如内政部的实行、改革邮政系统、银行制度的改革,等等。
对清末时期新政的评价,一般是褒义的。
客观上,清末时期新政措施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改革的基础。
而且这些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为今天的中国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清末的新政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政府缺乏有效的实施管理,这些改革的实施过程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总而言之,清末的新政的主要内容主要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和教育改革,这些新政策在当时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清末新政之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清末新政之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可以分为法律制度改革、宪政改革和官制改革。
其在每一方面的变革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尝试,虽然有些改革并未来得及实施,但是其所进行的创制对我国现代政治制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字]清末新政政治制度现代化法律制度改革清政府在新政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创制,这些创制相对于以往的法律变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清末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在新政以前,我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法律是封建社会的法律。
新政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是在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因素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颁布的,因而与以往法律度相比有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的特征:1. 改变了封建法律的残酷性,代之以资本主义性质的相对缓和的刑罚。
1902年,刑部把封建法律中的徒、流、军刑的绝大部分改成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夺自由、强制劳动为内容的刑罚。
次年,废除充军刑名。
1904年,改笞、杖为“罚银”。
1905年,废除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
2. 不再“重农抑商”,而是鼓励发展工商业。
1903年,成立了商部。
同年12月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具体措施。
3. 初步体现了“民本”色彩。
1907年,清政府开始编制民法典。
1910年又将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等民事条目正式分出。
1908年修成《大清民律草案》。
同年还颁布《结社集会律》。
4. 法律制度趋向于专业化、近代化、全面化。
新的法律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把实体法与诉讼法相混同的情况,并编制了诉讼法草案。
同时还按“三权分立”原则进行法院编制。
除此之外,还颁布了民法典、行政管理法,使法律制度更加完备。
5. 法律的编制运用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的原则。
《刑事民事诉讼法》虽然未实施,但却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诉讼法原则起草的法案。
“大理院”按“三权分立”原则被分立出来“专掌审判”[ 《中日宪政初始阶段比较》刘笃才《日本研究》2005年第1期92页]。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该政改以大力变法、改
革政治制度和加强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以
下是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大力变法
新政府成立后,决心推行新政,大力变法。
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
式学校”,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普及新知识。
除此之外,新政府还废除关税自由政策、实行了新的税制,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政治制度改革
新政府还进行了政治制度改革,废除了帝国制度,建立民国政府。
该
政府试图推行宪政、民主制度和法治观念,规划了一个现代国家的框架。
实行帝国主义,承认普遍选举,清除了官员的级别差别,制定了
新的官员选任法规。
三、加强教育
新政府还进行了教育改革,宣布“废除科举,设立新式学校”。
在新
政府推动下,各级政府新设了大量的现代学校,包括实业学校、铁路学校、交通学校、商业学校、农学院、师范学校等。
同时,他们还通过增加支持公费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普及义务教育等措施,推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
总之,清末新政改革涉及了国家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新政下的培育和重视教育,不仅提高了人民文化水平和素质,而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改革措施的推广,促进了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国家前进。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清末时期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政治方面,清末新政实行“君主立宪”,设立了立法院,保障了民众的基本权利;另外,清
末新政还实行了“分权制衡”,建立了一套行政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促进了中央
和地方的协调与合作。
经济方面,清末新政实行了“抗西式”的改革,改变了传统的财政制度,实行了统一的货币
制度,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制度,开放了外贸,推行了保护主义政策,加强了农业科技,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行了抗西式的教育改革,推行了“新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制度。
文化方面,清末新政实行了“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的封建文化,强调民主、科学、进步,推行了“新文学”,弘扬了“新思想”,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清末新政是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措施,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中国进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新政也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仍需要继续努力。
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政治改革运动,它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政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如设立内阁、实行宪政、推行选举制度等,打破了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为国家的政治体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发展。
清末新政在经济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政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如开放对外贸易、推行货币改革、实行税制改革等,打破了封建闭关锁国的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条件,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第三,清末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政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如设立学堂、推广普通教育、改革考试制度等,打破了封建教育的束缚,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这些改革措施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奠定了基础,为培养新一代的人才提供了条件,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清末新政在社会改革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政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如废除苛捐杂税、推行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妇女解放等,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桎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些改革措施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权益的保障奠定了基础,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条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清末新政在文化改革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政推行了一系列文化改革措施,如推动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知识、推广新文学等,打破了封建文化的束缚,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这些改革措施为文化的多元发展、思想的解放提供了条件,为国家的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清末新政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政的历史贡献不仅体现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进步上,更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清末新政之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清末新政之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摘要]清末新政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可以分为法律制度改革、宪政改革和官制改革。
其在每一方面的变革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尝试,虽然有些改革并未来得及实施,但是其所进行的创制对我国现代政治制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字]清末新政政治制度现代化法律制度改革清政府在新政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法律创制,这些创制相对于以往的法律变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清末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在新政以前,我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法律是封建社会的法律。
新政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是在我国近代资本主义因素有了一定发展的条件下颁布的,因而与以往法律度相比有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的特征:1. 改变了封建法律的残酷性,代之以资本主义性质的相对缓和的刑罚。
1902年,刑部把封建法律中的徒、流、军刑的绝大部分改成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夺自由、强制劳动为内容的刑罚。
次年,废除充军刑名。
1904年,改笞、杖为“罚银”。
1905年,废除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
2. 不再“重农抑商”,而是鼓励发展工商业。
1903年,成立了商部。
同年12月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具体措施。
3. 初步体现了“民本”色彩。
1907年,清政府开始编制民法典。
1910年又将旧律中的继承、分产、婚姻、田宅等民事条目正式分出。
1908年修成《大清民律草案》。
同年还颁布《结社集会律》。
4. 法律制度趋向于专业化、近代化、全面化。
新的法律制度改变了封建社会把实体法与诉讼法相混同的情况,并编制了诉讼法草案。
同时还按“三权分立”原则进行法院编制。
除此之外,还颁布了民法典、行政管理法,使法律制度更加完备。
5. 法律的编制运用了一些资本主义法律的原则。
《刑事民事诉讼法》虽然未实施,但却是我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诉讼法原则起草的法案。
“大理院”按“三权分立”原则被分立出来“专掌审判”[ 《中日宪政初始阶段比较》刘笃才《日本研究》2005年第1期92页]。
清末新政的主张
1.政治改革:清末新政主张通过实行新的政治制度来改善政府管理和提高公众参与度。
2.经济改革:清末新政主张通过实行新的经济政策来提高国民福祉和改善经济状况。
3.文化改革:清末新政主张通过实行新的文化政策新政主张通过实行新的军事政策来提高军队实力和国防能力。
5.外交改革:清末新政主张通过改变传统的对外政策来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清末新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最终导致清朝灭亡。
对清末新政的名词解释
对清末新政的名词解释清末新政,指的是清朝末年光绪和宣统年间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教育等改革措施。
这一时期,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内外压力的增加,清朝内部的改革意愿越来越强烈,于是推出了一系列变革举措,以试图挽救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政治方面,清朝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立宪改革,旨在建立现代化的国家体制。
1898年,光绪帝下令宣布实行“戊戌变法”,试图从根本上改革封建专制的政治结构。
这一变法涉及政府机构的改革、官制的废除、选举制度的建立等方面。
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改革者准备不足,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
随后,清政府在翁同龢的推动下,于1901年推行了“庚子勘界条约”,开启了近代化的改革进程。
这一条约剥夺了宁式右派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获得的权力,并加强了清政府对军队和地方政权的控制。
然而,这一改革仍然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无法全面推行。
在经济方面,清末新政主要着力于改革财政体制和推动现代化工业的发展。
在财政改革方面,清政府成立了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税收制度,以增加财政收入。
同时,还开放了一些对外贸易口岸,促进了与外国的经济交流。
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实现根本性的改变,财政困境依然存在。
在教育方面,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培养人才以应对国家的变革需求。
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北洋政府,实行了学制改革,开展了近代化的教育事业。
此外,还成立了许多新式学校,为青年人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环境。
然而,由于这些改革的时机和力度不够,对于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影响有限。
在社会方面,清末新政还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措施,以改变封建社会的秩序。
例如,清政府取消了养子成婚制度,改为强调自由婚姻和平等婚姻的原则。
此外,还禁止了封建迷信的传统习俗,鼓励科学知识的传播。
然而,由于这些改革措施的力度有限,传统封建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总体而言,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试图挽救国家危机的一次努力。
然而,由于外部压力和内部阻力的存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有限。
清末新政的措施
清末新政的措施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及《辛丑条约》签订、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情况下,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从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先后颁布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主要内容有:一、改革军制,编练新军1901年,清政府废除武科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在全国范围内编练新军;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军事学堂,以培养新军军官;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事;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
在清政府的军事改革中,得利最大的是袁世凯的北洋集团,并迅速成为清末统治阶层中最具实力的政治集团,为其后来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奠定了基础。
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军事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清政府编练的新军并没有起到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许多新军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鼓动下,投身反清革命,成为清朝的掘墓人。
二、改革教育1901年,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大、中、小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
它规定正规教育分为初、中、高三级,儿童7岁上学,初小5年,高小4年,中学5年,大学3—5年,通儒院(研究院)5年,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这样由隋朝创立的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1901年,清政府鼓励出国留学,学成者回国给予任用。
当时以留日学生最多,许多留学生在国外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以后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
三、改革经济1903年,清政府成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这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改革法律从1902年起清政府参照西方各国法律,修改《大清律例》。
1905年,清政府废除枭首、凌迟、黥面等酷刑,开始编纂新法典。
这些措施,从客观上讲是社会的进步。
清政府在新政的名义下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许多内容都是戊戌变法的措施,可以说新政在某些方面是戊戌变法的具体化和实践化。
第七讲清末新政评议
清末的“预备立宪”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二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立宪政体 的第一次和平过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近 代化性质的改革,也是近代中国民主制度建立的 有效尝试。
第二,清末预备立宪使当时的国人受到一次全方 位的民主训练,从舆论宣传、集会结社、议员选 举,议会活动等方面,人们从不同层次第一次亲 身体验了民主的政治生活,这有助于他们民主政 治素质的提高。
其次是设立“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和各省 “咨议局”.
第三是实行地方自治,府厅州县和城镇乡尝试建 立地方自治制度。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宪法,1908年8月27日宪政编 查馆和资政院将《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 《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上奏, 当天即经批准公布。这就是所谓的《钦定宪法大 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1905年是个关键之年:
张謇、汤寿潜等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 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 东京建立政闻社。
主要政治活动:一是鼓吹君主立宪,以《新民丛报》为 阵地,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论战,结果以失败告终;二是 发起恳请清政府速开国会的请愿活动。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奏定 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对 学校系统、课程设置、学校管理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并 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施。
(3)军事方面,废除旧的八旗绿营等军事制度, 载汰旧军,编练新军、巡警,建立新的军事制度。
(4)政治方面,进行官制改革,推行预备立宪, 即改变原业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制度,按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的现代政治原则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
简要评价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清末新政是指清朝末年实施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和政策,它不仅在短时间内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清末新政的历史贡献可从多个方面来评价,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来讨论它的历史贡献。
首先,清末新政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
新政推行了君主立宪制度,建立了各级议会和政府机构,实行了选举制度,为人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契机。
这些改革使政府更为民主和透明,增强了人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感和自主意识。
虽然这些改革措施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遭遇了各种阻力和挑战,但它们为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其次,清末新政注重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
在新政的推动下,中国开始推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投资铁路、矿山、电力等基础设施,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
新政还鼓励外资引进和私人企业发展,并进行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这些经济改革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三,清末新政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新政积极倡导科学和现代教育,鼓励民族学院的创办和学术研究的开展。
清末新政制定了新的教育法规,修订了教科书,提升了教育质量。
这些改革措施为培养新一代人才,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晚清乃至近代的教育也起到了积极激励的作用。
最后,清末新政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政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解放了农民,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福利。
此外,新政还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和苛捐杂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减少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为后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清末新政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为中国现代政治体制的发展、经济现代化的推进、文化教育的提升和社会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也为中国的革命和改革奠定了基础。
尽管新政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但它的历史功绩无疑是显著的,对于我们今天的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清末新政
简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清朝晚期的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政治变革。
它的目标是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大,以应对来自内外的压力和挑战。
下面将简要介绍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不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面对这些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方案,这就是清末新政的来源。
清末新政的核心是推行“变法”,旨在推动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
政治上,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设立了内阁制度,实行了议会制度,试图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效能。
此外,还进行了法律和教育改革,力图提高国家的法治水平和人民的教育素养。
经济上,清末新政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推行新式的税收制度,鼓励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
同时,还进行了农业改革,试图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清末新政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崛起。
新政期间涌现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和改革者,他们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新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阻力,改革的成果并没有完全实现预期的目标。
总的来说,清末新政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它试图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强大。
尽管改革过程中存在困难和挑战,但新政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打下了基础,并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新政内容
清末新政内容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教育改革、改革官制、考订法律和筹蒙改制。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
1、编练“新军”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
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
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
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2、倡导商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债借还、考核各省银号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
在现代财政预算的组成上,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福州道御史赵炳麟奏请中央制定全国预算。
最终,清廷于宣统二年(1910年)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
3、教育改革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
【摘要】1901年至1911年的清末新政,是一次专制集团自上而下的旨在挽救其统治的改革运动。
从清王朝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场失败之举,但从中国政治现代化运动角度来看,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关键词】清末新政;政治改革;宪政改革
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传统观点认为新政纯属骗局,是统治者玩弄手腕,妄图苟延残喘的卑劣伎俩。
而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则从新角度对新政进行研究,对其性质给予了较为正面和积极的评价。
此文将在新政的政治改革方面略作叙述。
一、新政推行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清廷面临内忧外患。
为求自保,1901年1月29日,光绪发布上谕称“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1]清末新政开始。
对清廷来说,虽迫不得已却是一个真诚的选择,正如10月2日慈禧发布的懿旨中称“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2]。
然而政治体制的变革是最令清朝统治者头痛的事,因为它意味着要在权、利两方面作出平衡,嗜权如命的慈禧对此产生迟疑。
慈禧举棋不定之时,日俄战争爆发。
日本的胜利是立宪战胜专制的又一次证明。
时有文章评论:“鉴于俄国之败而知专制之不可恃,数千年相沿之习庶可捐。
此二者之观念入人至深,感人至捷,数年之间必有大波轩然而起”[3]。
其后再度兴起的立宪舆论很快证明
此文章的先知性。
二、新政中的政治改革
变法上谕发布的三个月后,督办政务处的成立为前期新政提供保障。
对官制的改革如下:在中央,首先裁汰了各衙门的胥吏差役,停止捐纳买官。
在地方,裁撤了河东河道总督和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等。
此外还创设了如督办政务处、商部等新机构,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等。
旧部门的调整、闲散机构的裁撤等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机构重叠、贪污腐化的局面,这也促使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开始向近代转变。
因清政府的积弊由来已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其成绩也只能有限。
1905年7月16日,清廷再发上谕特派载泽、端方等人分赴东西各洋考求一切政治,五大臣出洋考政得以成行。
考政大臣的回京奏折加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于清廷的威胁日益加深,慈禧认识到此时惟有顺应民意,实行立宪,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统治。
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预备立宪诏”,称“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危,非广求知识,更订法度,详晰甄核,仿行宪政”。
[4]此时,新政进入后期阶段。
对于清廷的“仿行宪政”,立宪派原本是抱有极大希望的。
而自“预备立宪诏”之后,清廷则按兵不动,这自然引起了康有、梁启超、张謇等立宪团体的不满,由此掀起国会请愿运动的浪潮。
此时清廷感到极大恐慌,不情愿的于1908年8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和《九年筹办事宜清单》,定于9年之后召开国会。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大权”14条以及“臣民权利义务”9条。
中国自古以来,“朕即法律”,没有民主传统,而《大纲》的颁布,则使“君权大定”的观念与事实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的革命性转变。
从《大纲》内容来看,明确规定“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
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5]另外,《大纲》还对臣民权利义务进行了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宣布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人民的权利第一次得到法律的承认,“天赋人权”说和近代国家的法制精神和原则得以体现。
《九年筹备立宪清单》规定,各省在1909年要举行咨议局选举,开办咨议局。
8月,随着各省咨议局选举结束,咨议局正式诞生。
它的宗旨是“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
”
[6]由此看出咨议局有一定的立法权和监督行政权。
随着各省咨议局的成立,清廷也加快了资政院的筹办进程。
10月,资政院正式成立,其职责主要是:议定国家预算、决算;议定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奉特旨交议事件等,自此议院制度的雏形基本形成。
然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宣统即位及摄政王载沣表面实行宪政,实际却厉行集权于满族贵族的方针,导致了三次大规模请愿运动爆发。
清廷11月3日匆忙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对皇权问题,终于
作出了最大的让步:“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7]等。
从这十九条看,君主基本上失去了一切军政大权,而只拥有尊号和地位,清廷终于同意交出权力,真正实行立宪。
但它却是在为免灭顶之灾的压力下而采取的最后妥协,它来得太迟,在革命的浪潮下,人们对它已经没有兴趣。
三、新政失败的原因
清末新政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旨在挽救清王朝统治的改革运动。
从其政治改革措施来看,它标志着洋务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新政最终并没有达到其推行者所想要的结果。
它不但没有挽救清政府于危亡,反而加剧了清廷的灭亡。
首先,改革目标与主持改革的统治者素质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清朝统治者能否驾驭和消化新政的有关成果,并且将这些成果有计划地纳入不断推行的改革轨道中,使之成为深化改革的一种动力,这是其新政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我们看到,不管是老迈的慈禧还是少不更事的载沣,都不具备改革者所必备的勇气和智慧。
因此,一旦他们打开制度创新的口子,新制度幼苗虽无力却很快确立。
其次,清廷在改革中的失误。
由官制改革“引发的政坛纷争结果却是汉族官员大受排斥”[8],担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的瞿鸿和历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等汉族重臣,被清廷罢免官职,导致大批汉族官员效忠朝廷之心大打折扣。
最后,经济上财政的困窘。
甲午战争后,为了偿还巨额赔款清廷随意增捐加税,导致全国各地抗捐抗税斗争风起云涌。
据统计“1905年90次,1906年160次,1907年190次,到1910年发展到285次。
” [9]
清末新政,从清王朝的角度说,是彻底失败了;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它也没有改变数十年来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其作为一场深层次的现代化运动,尤其是政治方面的改革的确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他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注释:
[1][5]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601-4602,5979-5980.
[2]聂家华,张仲兰.清末新政刍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6]房德邻.清王朝的覆灭——20纪的中国[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366,407.
[4][7]吴春梅.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44,173.
[8]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j].近代史研究,1995(2).
[9]蒋秀丽.论清末新政的败因[j].山东社会科学》,2003(4). 【参考文献】
[1](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朱英.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j].近代史研究,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