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血压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高血压PPT课件完整版
新型降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介绍了近年来新型降压药物的研发成果,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等,并探讨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化高血压管理系统的发展
讨论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高血压管理系统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提高 患者依从性和降压效果方面的潜力。
2024/3/24
高血压基因诊断与治疗的研究
2024/3/24
27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05
高血压的定义和 分类
高血压的流行病 学
高血压的病理生 理学
高血压的临床表 现与并发症
高血压的治疗与 管理
详细解释了高血压的诊断 标准,包括收缩压和舒张 压的界定值,以及不同类 型的高血压特点。
介绍了高血压在全球和中 国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 危险因素等。
2024/3/24
12
肾脏功能损害表现
01
02
03
肾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 化,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 ,最终可能发展为肾功能 衰竭。
2024/3/24
尿蛋白
高血压可引起肾小球滤过 膜损伤,导致尿蛋白排出 增加,是肾功能损害的早 期表现。
肾功能不全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单位 减少、肾功能不全,表现 为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 等。
ACEI/ARB类药物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或血管紧 张素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或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16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思路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 性别、高血压程度、合并症等 ,选择最合适的降压药物。
2024/3/24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可首选 单一药物治疗;对于中、重度 高血压患者,常需联合用药。
2024年度高血压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变不良 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减少盐 的摄入、增加运动等。
2024/3/24
21
家属参与和支持对患者影响
01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安慰,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02
协助生活方式干预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并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计划,如共同制定饮食计
2024/3/24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使用抗血小板 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脑血 管事件的发生率。
血脂管理
根据患者血脂水平,采用降脂 药物,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 险。
16
肾脏保护策略实施
02
01
03
2024/3/24
控制血压
优化降压治疗,保护肾脏功能,减少高血压肾病的发 生。
定期检查
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肾脏损害迹象 。
诊室血压测量
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是 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 疗效的常用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
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器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 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由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测量,可反映日常生活状态 下的血压水平。
2024/3/24
18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024/3/24
19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认识水平
2024/3/24
讲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
01
包括定义、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等,帮助患者全面了
解高血压病。
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变不良 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减少盐 的摄入、增加运动等。
2024/3/24
21
家属参与和支持对患者影响
01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关心和支持可以让患者感到温暖和安慰,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
02
协助生活方式干预
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制定并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计划,如共同制定饮食计
2024/3/24
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使用抗血小板 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脑血 管事件的发生率。
血脂管理
根据患者血脂水平,采用降脂 药物,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 险。
16
肾脏保护策略实施
02
01
03
2024/3/24
控制血压
优化降压治疗,保护肾脏功能,减少高血压肾病的发 生。
定期检查
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肾脏损害迹象 。
诊室血压测量
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是 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 疗效的常用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
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器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 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
由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测量,可反映日常生活状态 下的血压水平。
2024/3/24
18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024/3/24
19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认识水平
2024/3/24
讲解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
01
包括定义、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等,帮助患者全面了
解高血压病。
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血压病-指南(讲座)课件
与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高血压病-指南(讲座 )课件
目录
• 高血压病概述 •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监测 • 高血压病的治疗与管理 •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 • 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01
高血压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 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 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 性或器质性改变。
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制定合理
的治疗方案。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包括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定期监测血 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 类。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高血压病 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 括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 惯等。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运动疗法、中医中药 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在高血压病治疗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更 多治疗途径。
研究挑战与问题
耐药性问题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对现有降压药 物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
并发症防治
高血压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心 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如何有效 防治并发症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02
01
03
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 的方法,定期测量血压并记
录数据。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建 议,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
药物剂量或停药。
04
05
患者还需要注意心理调节, 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精神
压力。
04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
THANKS
感谢观看
高血压病-指南(讲座 )课件
目录
• 高血压病概述 • 高血压病的诊断与监测 • 高血压病的治疗与管理 •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 • 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01
高血压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 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 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 性或器质性改变。
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制定合理
的治疗方案。
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包括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 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定期监测血 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 类。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高血压病 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 括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 惯等。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运动疗法、中医中药 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在高血压病治疗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更 多治疗途径。
研究挑战与问题
耐药性问题
部分高血压病患者对现有降压药 物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不佳。
并发症防治
高血压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如心 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如何有效 防治并发症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02
01
03
患者需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 的方法,定期测量血压并记
录数据。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建 议,按时服药,不随意更改
药物剂量或停药。
04
05
患者还需要注意心理调节, 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精神
压力。
04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控制
2024版预防高血压PPT课件
联合用药
可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 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药物有效性和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21
副作用观察和处理方法
低血压反应
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增量;避免长时间站立,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是从 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发生症状时应平卧并 抬高下肢以增加脑血流量。
适量运动锻炼指导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 骑车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
2024/1/27
力量训练
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 练,以增加肌肉力量和
耐力。
柔韧性训练
进行瑜伽、太极等柔韧 性训练,有助于缓解压 力和改善关节灵活性。
9
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 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运动时应穿着舒适的运
通过阻滞AT1受体亚型,更 充分有效地阻断ATⅡ的血管 收缩、水钠潴留与重构作用, 发挥降压作用。
2024/1/27
20
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说明
小剂量开始
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有效剂量,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024/1/27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每天给药1次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 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饮食原则
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 糖为主,多食用富含钾、镁、钙等微 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
推荐食疗方
如芹菜粥(芹菜连根洗净,加水熬煮, 取汁与粳米同煮粥食用),具有清热 平肝的功效;菊花茶(菊花泡茶饮 用),具有清肝明目、降压的作用。
可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 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药物有效性和耐受性,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21
副作用观察和处理方法
低血压反应
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增量;避免长时间站立,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是从 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发生症状时应平卧并 抬高下肢以增加脑血流量。
适量运动锻炼指导
有氧运动
如步行、慢跑、游泳、 骑车等,每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
2024/1/27
力量训练
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 练,以增加肌肉力量和
耐力。
柔韧性训练
进行瑜伽、太极等柔韧 性训练,有助于缓解压 力和改善关节灵活性。
9
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 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运动时应穿着舒适的运
通过阻滞AT1受体亚型,更 充分有效地阻断ATⅡ的血管 收缩、水钠潴留与重构作用, 发挥降压作用。
2024/1/27
20
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说明
小剂量开始
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有效剂量,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2024/1/27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尽可能使用每天给药1次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 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饮食原则
高血压患者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 糖为主,多食用富含钾、镁、钙等微 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
推荐食疗方
如芹菜粥(芹菜连根洗净,加水熬煮, 取汁与粳米同煮粥食用),具有清热 平肝的功效;菊花茶(菊花泡茶饮 用),具有清肝明目、降压的作用。
最新高血压指南课件
P6 to P9 高危人群管理 (35%, 25%, 15%, 5%)
Combined personal and non-personal intervention
(C1 to C4) P6 to P9 + N4
谢谢大家
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肾) 糖尿病、高血压关联临床状况
生活方式改变、纠正其它危险因素或疾病
危险分层
极高危
及时药物治疗
高危
中危
低危
及时药物治疗 监测(BP/RF)至少3个月 监测(BP/RF)3-12个月
BP140/90 药物治疗
BP<140/90 SBP140-159 DBP 90-99
继续监测 考虑药物治疗
BP<140/90 继续监测
内容提要
关于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关于危险度分层 关于卫生经济学 关于联合用药问题
Interventions evaluated
Non-personal interventions
N1 通过强制性合同使企业限盐
N2 全民限盐条例
N3 大众传媒的健康宣传
N4 N2 & N3 的综合干预
+ +++ ++++
++ +++
++ +++
++++ ++++
++++ ++++ ++++
±:平均危险;+:低度危险增加;++:中度危险增加;++ +:高度危险增加;++++:极高度危险增加
Risk factor similar as 1999 guidelines except : 1.abdominal obesity 2.Diabetes as a separate criterion 3.CRP is added
理想血压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老年高血压特点
指南制定意义
强调《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3版)》对于规范老年高血压管理 、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的重要意义。
介绍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如收缩 压升高、脉压增大、血压波动大等。
指南制定过程
01
02
03
制定团队
介绍指南制定团队的组成 ,包括心血管、老年医学 、全科医学等多学科专家 。
合并心力衰竭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 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 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07 随访管理与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内容及频率安排
随访内容
包括血压测量、心血管风险评估、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情况评估等。
频率安排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一般建议至少每3个月随访一次,病情不稳定或需要调整治 疗方案的患者应增加随访频率。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RAAS,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 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循环和组织ACE,使ATⅡ生成减少,同 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从而达到降压 效果。
联合用药方案优化选择
自由联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选择不 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进行联合应用 。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标,包括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个体化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特点制定治疗方案
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应综合考 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靶器官损害等因素。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限盐、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临床后果
老年高血压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 活质量。
高血压最新诊疗指南(共41张PPT)
压>140/90mmHg,需药物 干预
(一)非药物治疗
减少钠盐摄入
控制体重(BMI<25kg/m2)
不吸烟 限制饮酒 体育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㈡降压药物治疗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拮抗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给药原则
较小有效剂量,平稳降压 选用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 不宜频繁换药 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
2、对<60岁的普通患者,DBP≥90 mmHg即可启动药物降
压治疗,目标DBP<90 mmHg;(30~59岁,强烈推荐, A级;18~29岁,专家意见,E级) 3、对<60岁的普通患者,SBP≥140 mmHg即可启动药物 降压治疗,目标SBP<140 mmHg;(专家意见,E级)
附:JNC8九条建议
抗血小板治疗
对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 脑卒中或TIA史以及合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 者有效降低严重脑卒中、心血管事件风险
需在血压控制稳定(<150/90 mmHg)后开 始应用,未达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增 加脑出血风险。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需警惕相关并发症及禁忌
血糖控制
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更高。高于正常的 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心血管危险增高 具有相关性。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独立生活的、病程长、并发症多、自 我管理能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
或糖尿病
IV 并存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诊断
⒈确定血压升高
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达到诊断标准
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⒊分级与危险分层量化估计预 后
临床病史和家族史
(一)非药物治疗
减少钠盐摄入
控制体重(BMI<25kg/m2)
不吸烟 限制饮酒 体育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㈡降压药物治疗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拮抗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给药原则
较小有效剂量,平稳降压 选用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 不宜频繁换药 遵循个体化给药原则
2、对<60岁的普通患者,DBP≥90 mmHg即可启动药物降
压治疗,目标DBP<90 mmHg;(30~59岁,强烈推荐, A级;18~29岁,专家意见,E级) 3、对<60岁的普通患者,SBP≥140 mmHg即可启动药物 降压治疗,目标SBP<140 mmHg;(专家意见,E级)
附:JNC8九条建议
抗血小板治疗
对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 脑卒中或TIA史以及合并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 者有效降低严重脑卒中、心血管事件风险
需在血压控制稳定(<150/90 mmHg)后开 始应用,未达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增 加脑出血风险。
长期应用阿司匹林需警惕相关并发症及禁忌
血糖控制
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生危险更高。高于正常的 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心血管危险增高 具有相关性。 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独立生活的、病程长、并发症多、自 我管理能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
或糖尿病
IV 并存临床情况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诊断
⒈确定血压升高
非同日测量血压≥3次达到诊断标准
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⒊分级与危险分层量化估计预 后
临床病史和家族史
高血压指南ppt课件
4
高血压患者诊断性评估
•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 高血压 •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
5
病 史
• 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脑肾疾病家族史。 • 病程:患病时间,血压最高水平,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 • 症状及既往史:有无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外周血管 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 停综合征、性功能异常、肾脏疾病等症状及治疗情况。 • 有无提示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 • 生活方式:膳食脂肪、盐、酒摄入量、吸烟支数、体力活 动量、体重变化等。 • 药物引起高血压:如避孕药、生胃酮、滴鼻药、类固醇、 NSAIDs、EPO、环孢菌素、安非他明、中药甘草等。 • 社会心理因素:家庭、工作、文化程度、精神创伤史。
8
血压测量方法
方法 门诊 简要描述 休息5分钟;测量两次; 坐在有靠背 的椅子上;与对侧血压作比较以进一 步确定
动态血压监测 白大衣高血压的指征;如果不存在睡 眠时血压下降10%—20%的现象,则 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会增加。 自测血压 有利于患者监测降压治疗的效果,增 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可用来评估白 大衣高血压
血压晨峰: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 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 血压增高。
11
动态血压的应用
• • • • •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发现隐蔽性高血压 检查顽固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 评估血压升高程度、短时变异和昼夜节律
12
自测血压
颈动脉超声IMT ≥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选择使用)
踝/臂血压指数<0.9 (*选择使用)
高血压指南课件PPT
高血压指南文档ppt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 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 病率存在差异。
•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 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 达 51.5%、46.1%和 16.9%。
(eGFR<60ml/min/1.73m2)
血肌酐: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33mmol/L(1.5mg/dL)
男性 115-133mmol/L(1.31.5mg/dL) 女性 107-124mmol/L(1.21.4mg/dL)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女性≥124m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靶器官损害、CKD3期或糖尿病无器官损害
上,血压仍≥140/90 mmHg 和(或)高于目标 注:a:根据最新心衰指南,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代替ACEI或ARB。
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 20/10 mmHg 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I,C),包 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的临床评估
心脏
所有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12导联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在高血压患者有心电图异常或有左室功能减低的症状或体征时推荐使用 左心室肥厚的检查结果会影响治疗方案时可以考虑 血管
颈动脉超声检查 有任何血管疾病患者中检测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狭窄 PWV(脉搏波传导速度)可用于测量动脉僵硬度 ABI(踝肱指数)可用于检测下肢动脉疾病 肾脏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 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 病率存在差异。
•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 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 达 51.5%、46.1%和 16.9%。
(eGFR<60ml/min/1.73m2)
血肌酐: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33mmol/L(1.5mg/dL)
男性 115-133mmol/L(1.31.5mg/dL) 女性 107-124mmol/L(1.21.4mg/dL) 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
女性≥124mmol/L(1.4mg/dL) 蛋白尿(>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 视乳头水肿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靶器官损害、CKD3期或糖尿病无器官损害
上,血压仍≥140/90 mmHg 和(或)高于目标 注:a:根据最新心衰指南,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代替ACEI或ARB。
对血压≥160/100 mmHg、高于目标血压 20/10 mmHg 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I,C),包 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高血压介导的器官损害的临床评估
心脏
所有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12导联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在高血压患者有心电图异常或有左室功能减低的症状或体征时推荐使用 左心室肥厚的检查结果会影响治疗方案时可以考虑 血管
颈动脉超声检查 有任何血管疾病患者中检测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狭窄 PWV(脉搏波传导速度)可用于测量动脉僵硬度 ABI(踝肱指数)可用于检测下肢动脉疾病 肾脏
最新高血压指南PPT课件
第12页/共28页
第13页/共28页
7、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
①在很多患者中,单药治疗常难以降压达标需改行联合治疗。 ②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两种药物机制互补,能减少不良反应,疗效 更强,依从性更好,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③当双药联合治疗降压不达标时,可加用第三种药物或换用另一种 双药联合治疗方案。 ④联合治疗时不推荐或不鼓励两种RAS阻断剂联合应用。 ⑤药物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降压程度呈正比。 ⑥单片复方制剂可减少每日服用片数、提高依从性,应被推荐应用。
3、利尿剂:不推荐首选某种利尿剂,不认为与其他利尿剂相比, 某种利尿剂更具临床优势。
第11页/共28页
4、钙离子拮抗剂:其疗效及获益到底是优于还是劣于利尿剂及 ACE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尚需进一步验证。
5、ACE抑制剂及ARB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改善心力衰 竭结局,但两者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6、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可能是单纯性收缩压的首选(IA)
第14页/共28页
8 、 新 指 南 将 A R B 与 A C E I 类 药 物 放 在 同 等 重 要 地 位 , 主 要 依 据 是 O N TA R G E T 研 究 , 该 研 究 显 示 , A R B 具 有 更 好的依从性,有可能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为其在降低终点事件及肾脏保护方面前景优于ACEI。
JNC8指南:非黑人(包括DM)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黑人(包括DM)噻 嗪类利尿剂或CCB。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初始(或增加)降压治疗应包括ACEI 或ARB以改善预后。 中国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与欧洲指南保持一致。
2、对某些特殊患者而言,某些药物更具靶器官保护效应而被优先 推荐。
新指南对一线降压药的选择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强调降压药物 的获 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降压作用。因此,新指南并未就降压 药物的选择进行一线、二线、三线的层次性推荐,而是强调个体化 治疗,由医生根据临床及人口学特征决定改选用哪种药物。
第13页/共28页
7、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
①在很多患者中,单药治疗常难以降压达标需改行联合治疗。 ②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两种药物机制互补,能减少不良反应,疗效 更强,依从性更好,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③当双药联合治疗降压不达标时,可加用第三种药物或换用另一种 双药联合治疗方案。 ④联合治疗时不推荐或不鼓励两种RAS阻断剂联合应用。 ⑤药物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降压程度呈正比。 ⑥单片复方制剂可减少每日服用片数、提高依从性,应被推荐应用。
3、利尿剂:不推荐首选某种利尿剂,不认为与其他利尿剂相比, 某种利尿剂更具临床优势。
第11页/共28页
4、钙离子拮抗剂:其疗效及获益到底是优于还是劣于利尿剂及 ACE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尚需进一步验证。
5、ACE抑制剂及ARB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改善心力衰 竭结局,但两者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6、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可能是单纯性收缩压的首选(IA)
第14页/共28页
8 、 新 指 南 将 A R B 与 A C E I 类 药 物 放 在 同 等 重 要 地 位 , 主 要 依 据 是 O N TA R G E T 研 究 , 该 研 究 显 示 , A R B 具 有 更 好的依从性,有可能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为其在降低终点事件及肾脏保护方面前景优于ACEI。
JNC8指南:非黑人(包括DM)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黑人(包括DM)噻 嗪类利尿剂或CCB。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初始(或增加)降压治疗应包括ACEI 或ARB以改善预后。 中国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与欧洲指南保持一致。
2、对某些特殊患者而言,某些药物更具靶器官保护效应而被优先 推荐。
新指南对一线降压药的选择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强调降压药物 的获 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降压作用。因此,新指南并未就降压 药物的选择进行一线、二线、三线的层次性推荐,而是强调个体化 治疗,由医生根据临床及人口学特征决定改选用哪种药物。
2024高血压课件ppt免费完整版含内容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以提高降压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或专科医生处进一步诊治。
THANKS
感谢观看
高血压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可将高血压分 为1级、2级和3级。
全球和中国高血压现状
全球高血压现状
全球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 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高血压现状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年 轻化趋势明显。
危险因素及并发症
危险因素
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多个基因与高血压发病相关,不同基 因型对高血压的易感性存在差异。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无症状性高血压特点
血压升高而无明显自 觉症状
常见于老年人、糖尿 病患者及长期吸烟者
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 靶器官损害
症状性高血压表现
头痛、头晕、心悸等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
症状与血压水平相关,但个体差异大
家属提供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 性。
心理干预在降压治疗中作用
心理干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因高血压 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如紧张、焦虑等。
心理干预改善患者治疗态度 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 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外 Nhomakorabea阻力增加
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导致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 制之一。
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
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THANKS
感谢观看
高血压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可将高血压分 为1级、2级和3级。
全球和中国高血压现状
全球高血压现状
全球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 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高血压现状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年 轻化趋势明显。
危险因素及并发症
危险因素
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多个基因与高血压发病相关,不同基 因型对高血压的易感性存在差异。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无症状性高血压特点
血压升高而无明显自 觉症状
常见于老年人、糖尿 病患者及长期吸烟者
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 靶器官损害
症状性高血压表现
头痛、头晕、心悸等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严重症状
症状与血压水平相关,但个体差异大
家属提供情感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 性。
心理干预在降压治疗中作用
心理干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因高血压 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如紧张、焦虑等。
心理干预改善患者治疗态度 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 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外 Nhomakorabea阻力增加
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导致外周阻力增加,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 制之一。
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
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减少钠盐摄入(每日5-6g) 2、限制酒精的摄入 3、保持健康的体重 4、规律运动 5、戒烟
-
3
血压测量方法
1、诊室血压(金标准) 2、动态血压监测(ABPM) 3、家庭血压测量(HBPM)
-
4
降压靶目标值的调整
最新欧洲高血压指南在降压靶目标值上进行了调整:
1、无论是高危还是低危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目标值全 部是<140mmHg;除糖尿病患者舒张压靶目标值调整到 85mmHg外,其他患者的舒张压靶目标值均为<90mmHg。
JNC8指南: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或糖尿病患者中,在 SBP≥140mmHg或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 和DBP<90mmHg的目标值。 中国2010版指南: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高危 患者血压目标值更宜个体化,一般为130/80mmHg以下。
-
8
② SBP≥160mmHg、年龄≥80岁的一般老年人则应 根据其对药物的耐受情况选择SBP降压目标,尽可 能将血压控制在140~150mmHg(IB)。这主要是 因为多项随机试验显示,老年患者中140mmHg的降 压目标很难实现,且老年人强化降压获益的相关
研究结果尚存争议。
JNC8指南: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收缩压(SBP)≥150mmHg或舒 张压(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50mmHg和 DBP<90mmHg的目标值。
-
10
如何及何时开始应用降压药物作出新推荐
新指南认为:
1、对正常高值血压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2、单药治疗起始药物自由选择,无等级排序。
新指南对一线降压药的选择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强调降压药物的获 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降压作用。因此,新指南并未就降压药物的选择 进行一线、二线、三线的层次性推荐,而是强调个体化治疗,由医生根 据临床及人口学特征决定改选用哪种药物。
6、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可能是单纯性收缩压的首 选(IA)
-
13
-
14
7、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
①在很多患者中,单药治疗常难以降压达标需改行联合 治疗。
②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两种药物机制互补,能减少不良 反应,疗效更强,依从性更好,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③当双药联合治疗降压不达标时,可加用第三种药物或 换用另一种双药联合治疗方案。 ④联合治疗时不推荐或不鼓励两种RAS阻断剂联合应用。
⑤药物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降压程度呈正比。
① SBP≥160mmHg、年龄<80岁的一般老年人 应将SBP控制在140~150mmHg(IA),若患者 能耐受可降至140mmHg以下。
JNC8指南: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SBP≥140mmHg或 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或 SBP<90mmHg的目标值。 中国2010版指南:在<65岁的一般人群中,在SBP≥140mmHg 或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或 DBP<90mmHg的目标值。
1、舒张压(DBP)推荐降压目标值为<90mmHg,仅糖尿 病患者DBP需尽可能控制在80~85mmHg(IA)。
2、中低危患者:收缩压(SBP)降至140mmHg,因为与 >140mmHg相比,将SBP降至140mmHg以下能显著减少不 良心血管事件,故SBP应降至140mmHg以下。
-
7
3、老年患者:
中国2010版指南: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
9
4、高危患者:
①大量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均不支持将高危患者的血压控制目 标设为130/80mmHg,故新指南推荐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冠心病、慢性肾病患者的SBP目标值为 140mmHg。(合并CKD有蛋白尿的SBP目标值为130mmHg)
ESH/ESC2013:动脉高血压管理指 南
杜娇
-
1
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发布的该联合指南强调,高血压治疗面临的主要问 题包括:
1、医生及患者对生活方式的重视程度不够。
2、在启动及强化药物治疗的问题上常犹豫不决。
3、保健系统的结构性缺陷。
-
2
最新指南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预防 的基石,主要措施包括:
2、基于众多研究表明血压高于140/90mmHg与增加的心脑血 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调整降压靶目标值更利于简化临 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
5
-
6
与07版指南采用两种降压目标值(中低危患者血 压140/90mmHg,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肾病等 高危患者130/80mmHg)不同,新版高血压指南以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修订对降压目标值的推 荐。新指南推荐:
-
11
药物治疗推荐
1、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 制剂类及ARB类五大类药物均是起始及维持单药或 联合治疗的适宜之选(IA)。
JNC8指南:非黑人(包括DM)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黑人 (包括DM)噻嗪类利尿剂或CCB。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初始 (或增加)降压治疗应包括ACEI或ARB以改善预后。中国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与Fra bibliotek洲指南保持一致。
2、对某些特殊患者而言,某些药物更具靶器官保护 效应而被优先推荐。
3、利尿剂:不推荐首选某种利尿剂,不认为与其他 利尿剂相比,某种利尿剂更具临床优势。
-
12
4、钙离子拮抗剂:其疗效及获益到底是优于还是劣 于利尿剂及ACE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尚需进一步验证。
5、ACE抑制剂及ARB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改 善心力衰竭结局,但两者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②糖尿病患者130mmHg以下的降压目标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实现, 且并不能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故推荐糖尿病患者的 SBP目标值为140mmHg,DBP为80~85mmHg。
③对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以及慢性肾病患者,血压降 至130mmHg以下是否具有获益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且临床 实践中130mmHg以下的降压目标很难实现,故新指南推荐该 类患者的SBP降压目标为140mmHg。
-
3
血压测量方法
1、诊室血压(金标准) 2、动态血压监测(ABPM) 3、家庭血压测量(HBPM)
-
4
降压靶目标值的调整
最新欧洲高血压指南在降压靶目标值上进行了调整:
1、无论是高危还是低危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目标值全 部是<140mmHg;除糖尿病患者舒张压靶目标值调整到 85mmHg外,其他患者的舒张压靶目标值均为<90mmHg。
JNC8指南: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或糖尿病患者中,在 SBP≥140mmHg或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 和DBP<90mmHg的目标值。 中国2010版指南: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高危 患者血压目标值更宜个体化,一般为130/80mmHg以下。
-
8
② SBP≥160mmHg、年龄≥80岁的一般老年人则应 根据其对药物的耐受情况选择SBP降压目标,尽可 能将血压控制在140~150mmHg(IB)。这主要是 因为多项随机试验显示,老年患者中140mmHg的降 压目标很难实现,且老年人强化降压获益的相关
研究结果尚存争议。
JNC8指南: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收缩压(SBP)≥150mmHg或舒 张压(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50mmHg和 DBP<90mmHg的目标值。
-
10
如何及何时开始应用降压药物作出新推荐
新指南认为:
1、对正常高值血压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2、单药治疗起始药物自由选择,无等级排序。
新指南对一线降压药的选择持较为开放的态度,强调降压药物的获 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降压作用。因此,新指南并未就降压药物的选择 进行一线、二线、三线的层次性推荐,而是强调个体化治疗,由医生根 据临床及人口学特征决定改选用哪种药物。
6、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可能是单纯性收缩压的首 选(IA)
-
13
-
14
7、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
①在很多患者中,单药治疗常难以降压达标需改行联合 治疗。
②联合治疗的优势在于两种药物机制互补,能减少不良 反应,疗效更强,依从性更好,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③当双药联合治疗降压不达标时,可加用第三种药物或 换用另一种双药联合治疗方案。 ④联合治疗时不推荐或不鼓励两种RAS阻断剂联合应用。
⑤药物联合治疗的获益与降压程度呈正比。
① SBP≥160mmHg、年龄<80岁的一般老年人 应将SBP控制在140~150mmHg(IA),若患者 能耐受可降至140mmHg以下。
JNC8指南:在<60岁的一般人群中,在SBP≥140mmHg或 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或 SBP<90mmHg的目标值。 中国2010版指南:在<65岁的一般人群中,在SBP≥140mmHg 或DBP≥90mmHg时起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SBP<140mmHg或 DBP<90mmHg的目标值。
1、舒张压(DBP)推荐降压目标值为<90mmHg,仅糖尿 病患者DBP需尽可能控制在80~85mmHg(IA)。
2、中低危患者:收缩压(SBP)降至140mmHg,因为与 >140mmHg相比,将SBP降至140mmHg以下能显著减少不 良心血管事件,故SBP应降至140mmHg以下。
-
7
3、老年患者:
中国2010版指南: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 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
9
4、高危患者:
①大量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均不支持将高危患者的血压控制目 标设为130/80mmHg,故新指南推荐糖尿病、既往卒中或短暂 性脑缺血发作、冠心病、慢性肾病患者的SBP目标值为 140mmHg。(合并CKD有蛋白尿的SBP目标值为130mmHg)
ESH/ESC2013:动脉高血压管理指 南
杜娇
-
1
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及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发布的该联合指南强调,高血压治疗面临的主要问 题包括:
1、医生及患者对生活方式的重视程度不够。
2、在启动及强化药物治疗的问题上常犹豫不决。
3、保健系统的结构性缺陷。
-
2
最新指南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预防 的基石,主要措施包括:
2、基于众多研究表明血压高于140/90mmHg与增加的心脑血 管事件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调整降压靶目标值更利于简化临 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
5
-
6
与07版指南采用两种降压目标值(中低危患者血 压140/90mmHg,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肾病等 高危患者130/80mmHg)不同,新版高血压指南以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修订对降压目标值的推 荐。新指南推荐:
-
11
药物治疗推荐
1、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 制剂类及ARB类五大类药物均是起始及维持单药或 联合治疗的适宜之选(IA)。
JNC8指南:非黑人(包括DM)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或CCB;黑人 (包括DM)噻嗪类利尿剂或CCB。在≥18岁的慢性肾脏病(CKD)初始 (或增加)降压治疗应包括ACEI或ARB以改善预后。中国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与Fra bibliotek洲指南保持一致。
2、对某些特殊患者而言,某些药物更具靶器官保护 效应而被优先推荐。
3、利尿剂:不推荐首选某种利尿剂,不认为与其他 利尿剂相比,某种利尿剂更具临床优势。
-
12
4、钙离子拮抗剂:其疗效及获益到底是优于还是劣 于利尿剂及ACE抑制剂等其他药物尚需进一步验证。
5、ACE抑制剂及ARB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蛋白尿,改 善心力衰竭结局,但两者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②糖尿病患者130mmHg以下的降压目标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实现, 且并不能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故推荐糖尿病患者的 SBP目标值为140mmHg,DBP为80~85mmHg。
③对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以及慢性肾病患者,血压降 至130mmHg以下是否具有获益的研究结果存在争议,且临床 实践中130mmHg以下的降压目标很难实现,故新指南推荐该 类患者的SBP降压目标为14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