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
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因果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1-3-24 22:29:10繁體版壹·何谓因果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念,维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于不坠,这种具有‘惩恶劝善’之功的法则,就是因果观。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
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是阐明‘缘起’法则,使明白易懂的一种道理。
一切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生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从它的原因所生成,‘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明显,最易为人所知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
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
所以,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为,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
贰·外道的因果观自古以来,无论是宗教界、思想界或学术界,对于万有的生灭现象多有探讨,对于因果关系,也各有不同的论点。
一般而言,可分为下列四类:1.邪因邪果:主张万物是由神所创造出来的。
2.无因有果:主张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由于此果的‘因’难以探究,所以否定此果的起因。
3.有因无果:主张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由于此因而结成的‘果’难以探究,所以否定此因的结果。
4.无因无果:否定因果二者的存在。
这些论点在讲求因果逻辑的科学时代,已经不能解决人类心中的疑惑,因为万物既是由神来创造,神又是从那里来呢?至于其他否定因或果,或二者都否定的学说,自然更属无稽之谈了。
除此之外,在古印度的思想界,还有两种因果论:1.因中有果论:主张因中早已具有果性。
例如:麦种能生麦子,是因为麦种中具有麦性。
反对此说的则驳斥道:麦种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阳光、雨水、肥料、人工等条件,还是无法长出麦子。
因果报应讲解
因果报应讲解因果报应是一个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也是许多宗教和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表达了一种信念,即每个人的行为和所做的选择都会在未来产生相应的结果和后果。
因果报应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其核心思想是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相应的回应或者回报。
在佛教中,因果报应被解释为一种“业力”的作用。
佛教认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留下“业”的印记,这些业力会影响到个人的未来和来世。
好的行为会带来好的结果,而恶劣的行为则会带来痛苦和苦果。
佛教倡导人们要通过修行和善行来净化心灵,以避免遭受不利的因果报应。
在基督教中,因果报应被理解为“善恶报应”的原则。
根据圣经中的教导,上帝会根据人们的行为对他们进行审判,善人会得到上帝的祝福和奖赏,而邪恶的人则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和谴责。
因此,基督教徒被教导要以善行来回应上帝的爱和关怀,同时要远离邪恶和罪恶的行为,以免遭受因果报应的惩罚。
在道教中,因果报应被称为“天道”。
道教认为,人们的行为会受到自然界和宇宙的影响,好的行为会得到自然界的庇佑和回报,而坏的行为则会遭受自然界的惩罚和反应。
因此,道教强调人们要顺应天道,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以避免因果报应的不利后果。
无论是在宗教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因果报应都被视为一种公正和平衡的力量。
它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
因果报应的存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安慰,因为它意味着善良和正义最终会得到回报,而邪恶和不公也会受到惩罚。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因果报应的存在。
有些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行为和选择没有任何影响。
还有些人则认为,即使有因果报应的存在,但它并不一定会立即或直接地显现出来。
他们认为,人们的行为和选择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产生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
无论人们对因果报应的信仰如何,它都提醒着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不仅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也影响着他人的命运和福祉。
安身立命之本是什么
安身立命之本是什么
安身立命之本是首先让自己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同时通过这样东西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与使命,精神世界也得到满足的某样东西或者特指。
是人生在世的基本需求。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
“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
“立”指的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
“命”,指的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扩展资料
工作是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稻盛塾长说,当我们拼命努力工作时,就会不知不觉地产生很多好想法,从而找到更好的、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只要一个人拥有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每天保持笑脸,愉快地工作,处理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粗心,不轻慢,不懈怠,努力把错误降到最低,同时拼命思考,保持创新,激发创意,他终究能够扭转自己的命运,开创出更好的未来。
毫无背景的年轻人,只有甘愿为工作付出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找到自己的位子,立定自己的脚跟。
如何讲解佛教因果
导游应该如何讲解佛教"因果"学说!朋友们,也许大家听过佛经当中的这一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候未到”等等。
这些都是因果报应真假的最好说明。
这些就是佛教的因果了。
那么我们来谈谈什么叫因果。
佛教的因果通常指的是“原因与结果”。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由因生果,因果必然。
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
其实就是指的“因缘果报”佛教的困果是指三世的因果。
佛教的困果,是把困果放在相当时间段来加以认识的,就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困果。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起因和结果,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因缘果报其中的“因”有一个“大”字,说明在因缘果里因是最大的,是大哥,而缘是弟弟,而因同缘结合起来就是“果”了。
这就是说,因是绝对的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比如我导游的出生就确定了,比如我的身体有多高,我长成什么样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等等,如果我出生在富豪家,我可能就不会出来这么苦的带团了,如果出生在平凡的家里,我就必须出来努力挣钱。
因为这个“命”不是我选的,是上天决定的。
这就是“因”这就是绝对的,也就是“种子”就如“种瓜得瓜”一样,你种出瓜,永远不可能得出豆。
所以因是“缘”“果”“业”“报”的种子。
“缘”字左边是“纟”字部,就好象是丝一样牵缠不清,这就叫做“缘”,缘同因比较起来是“疏而弱力”的,和我们比较远,力量也比较小,所以是“相对”的,而因是“绝对”的,就比如我们导游接到一个团。
团里的客人是固定的,人数是多少,从什么地方来,你是没办法选择的,那么这个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团非常好,碰到一个导游好好的真诚的对客人,讲解好,服务好,征服了客人,那么这个团结果就很好。
第二种情况呢,就是这个团来到这里,没有碰到好的时间,好的导游,对导游防备心理很重,导游受了打击,就不想好好对待他们。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
佛教哲学知识点总结佛教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生意义、存在、真理和解脱的哲学体系,它源于古印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和哲学之一。
佛教哲学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关于生命和解脱之路的探索,本文将就佛教哲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集谛指苦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执着,灭谛指通过戒、定、慧来消除欲望和执着,从而达到解脱,道谛指解脱的方法和途径,即八正道。
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中的解脱之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行为、正生计、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修行八正道,人们可以逐渐摆脱欲望和执着,最终达到解脱的目的。
3. 缘起因果佛教哲学强调缘起因果的概念,即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一切都是由因缘所生。
人们要明白自己的行为和思维会产生什么样的因果,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因果规律,积善行德,消除恶果。
4. 无我佛教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包括人的自我也是如此。
因此,佛教强调无我的理念,即人们应该超越自我的困扰,找到自己与整个宇宙的联系,实现真正的解脱。
5.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中的智慧修为,包括对事物的洞察和了悟。
佛教哲学认为,要达到解脱的境界,必须具备智慧,通过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行,人们可以超越世俗的迷惑,认识到真实的本性和真理。
6. 涅槃涅槃是佛教中的至高境界,意为灭尽烦恼,达到歇止和解脱的境界,是人们在修行中追求的终极目标。
涅槃表示脱离轮回的苦难,得到永恒的安宁和解脱。
7. 慈悲与菩萨慈悲是佛教中的重要品质,菩萨则是以慈悲为本性的高僧,他们以大慈大悲心救度有情,忍辱负重,无私奉献,成为众生的慈母慈父,被认为是众生的福音。
佛教强调慈悲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学习菩萨的榜样,培养慈悲心和利益他人的精神。
8. 中道佛教哲学提倡中道,即避免两极端,追求平衡和和谐。
安心立命,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
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宋代大词人苏轼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还huan到哪一个乡呢?我觉着这个家乡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出生地,也不一定说是魂牵梦萦的那个有亲人陪伴的故乡,更应该是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最早出自儒家。
安仁者,此心自安于仁,如腰之忘带,足之忘履,自然安适也。
”钱穆以“此心安于仁”来解读“仁者安仁”,这是非常契合孔子原意的。
佛学禅宗偈[ jì ]◎〔~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
简作“偈”人人本具之菩提心,不需要对外有太多诉求,就像《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无住心”,就是菩提心。
下一页无住,并不是什么都不要。
“住”是指攀缘、想念、执着。
想到过去,这念心就住于过去;想到未来,这念心就住于未来。
这些话很艰涩难懂,但我们也不妨在生活中运用这个智慧,如《六祖坛经》云:“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这便是无所住心。
面对一切人、事、物,都能“无所住”──不生分别、不起执着,也就没有喜欢、讨厌、想要、排斥……心灵自然会得到宁静。
如果说达摩是佛门中的王阳明,那么王阳明就是儒家的达摩。
达摩,第一代禅宗王阳明、达摩,他们的学风、他们的修为工夫这点上,都极为相似。
而且在唯心主义和一元主义方面,二者都极为相似。
因此,可以说禅学佛教中的阳明学,阳明学是儒教中的禅学。
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钱穆先生在《灵魂与心》书中主要论述的,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
灵魂是偏西方的说法,心是偏中国传统的说法,其实指的都是精神世界,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
尤其是对于当前世界而言,喜怒哀乐要高于饥寒饱暖。
那么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中,我们如何寻得自己的精神家园呢?安身立命作为人生修养的现实过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体现为终生不懈的追求和实践。
安身“安”在德行上,立命也“立”在德行上,安身立命实质上都是“安心”立命。
对安身立命的通俗理解根据这个标准
对安身立命的通俗理解根据这个标准
“安身立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通俗理解是指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在“安身立命”中,“安身”意味着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处所,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
同时,“立命”则强调了人的发展和进步,即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不断探索自己的潜力和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实现“安身立命”的重要前提是要有一定的人生目标和规划,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不断完善自己,保持自我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
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投身于更广泛的社会活动中,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贡献。
总之,“安身立命”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和他人带来更多的利益和价值。
佛门有言“因果不虚,报应不爽
佛门有言“因果不虚,报应不爽佛门有言“因果不虚,报应不爽”,世人对“因果”二字的看法见地,那也是各执一派,各执其说。
正信佛教的人,坚信世事皆由“因果定律”所约束。
而不信佛的人,则觉得“因果”说法神乎其神,很难用科学去解释,所以对佛教、对因果定律都持有怀疑态度,甚至不屑一顾。
那么因果是否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谓因果,不是玄幻,更不是佛门刻意捏造出来的假象,它是一切事物运行的规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因必有果,万事绝非偶然,这是毋庸置疑的绝对真理。
就好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就会因为抱怨而衍生出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导致诸事不顺,常结违缘。
可如果一个人宅心仁厚,常生欢喜心、乐观心待人接物,那么生活就鲜有苦难作祟,无论走到哪里,人间处处都是好风光。
这便是一念一因果的无上哲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论信不信佛,因果定律是一定要遵循的,因为它是科学。
唯有坚信因果,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少生祸端。
佛教认为,其中有四条因果一定要当心,每一条都非常准,千万别当儿戏,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01怨天尤人,烦恼就越多有一位僧人跟我说过,抱怨心是世间最致命的“毒药”。
抱怨之心,容易击垮人的意志,消磨人的热情,福气都被抱怨没了,那最后就是求福无路,报福无门了。
现实中,凡喜欢怨天尤人的人,多数是心胸狭隘,鼠目寸光之人,他们的欲望并不见得比别人小,对功名利禄也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们的能力也不见得就比别人差,甚至在某些领域更优于他人。
但是这种人却普遍难有作为,生活也很难像常人一般顺遂。
不为别的,只因为他和成功人、命好之人相比,他们缺乏一颗能够自我解脱的平常心。
就好比如说,钟爱抱怨的人对某种事物有所追求,却苦于得而不得时,他们的内心就会滋生失落和怨恨。
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去想办法,来扭转当下的颓势,改变当前不顺的局面,而是一昧的哀哉叹哉,任由机遇从自己的手中溜走。
等到大局已定,难有翻身之时,他们又去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自己时运不佳,到最后事与愿违不说,还弄得自己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佛教 因果论
有缘因果
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 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 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在能 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 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 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 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真相因果
因果是世间的真相,是一切人事物的本来面 目, 凡夫(梵语prthag-jana)不明因果面目 ,不明白因果来龙去脉,无知迷惑,但是又日 日活在因果一点一滴当中而不自觉,故称为自 昧因果、不信因果、不明因果、抹煞因果。
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 应
缘起性空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 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 ”,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 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 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尘沙砾等,都是因缘和 合而生,也都有将随著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 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 它的本性是“空”。
因果关系
种子是因,芽就是果,因为先有种子,然后才有 芽的发展,这是异时互存的因果关系。 以老师为主,那么老师就是因,学生就是果,相 反的如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就是因,老师就是果 。这是同时互存的因果关系。 这种因果关系,非常错综复杂,从这一角度来看 ,这一因会产生这一果,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这 一因会产生另一果。总之通过正面和反面来说明, 事实上是没有一个绝对的因,当然更没有一个绝对 的果。
因果报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因果说,认为,事事物物中, 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在时间上,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 空间上,作用于整个宇宙。佛、菩萨,也受因果律的支配。 有造因,必会结果,只是时间问题、地点问题,不是不报,时 候未到。如果因与缘合和的快,那么,报应就及时。有时候,有某 种因存在,但外缘还一时遇不到,虽有电,但没有电灯,那么,果 报一时就出现不了,灯不会亮。但世间是因缘合成的,互相联系的 ,复杂的,多彩的,不可能永远遇不上相应的外缘,今生不遇,那 么,来生,乃至生生世世,总要遭遇,因此,对因果报应,谁也无 法逃脱。
浅析佛教因果论
浅析佛教因果论1450005 闻贡源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无数圣贤哲士对命运这一主题进行过思考,创立了许多关于命运的学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说命运掌握在神祗手中,要改变命运只有依靠神灵;另一种则认为,人的命运早已前定,无可更改,人只有听从命运的摆布。
实则不然。
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善恶因果贯通了三世渐次受报,业力的大小轻重也决定了受报的先后等次。
今生的作善作恶,即生未必受报;今生的遭遇多半由于往世业力的果报,今生的所为多半尚待到后世感报。
佛教认为:人的命运遵循着因果的规律,种下什么样的因,就收获什么样的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是我们推定人生三世因果并驾驭自己命运的最简单的原理。
同样地,佛教所说的因果律,也并非一般人所误解的宿命论或定命论。
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成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借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的业因的。
可见即便是因果定律,也不离缘生法则。
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
命运就是我们自己,要转变命运,只有转变自己。
现世的努力与懈怠、修善与作恶,通过转迷失为觉悟,转凡夫成觉着,使命运最终操之于手。
星云大师,从因果中悟到了人应该乐观进取,虽然宿世的恶业形成今世的障碍,但只要肯耐心培养当下的善缘,改善过去的恶因,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希望。
懂得因果,可以让我们勇于面对挫败,勇于面对自我。
只要我们自己不负“因果”,“因果”必定也不会辜负我们。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若大家心中都有“因果”观念,则任何时候都会融融恰恰,相安无事。
佛教用十二因缘来描述一个人的生命过程: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安身立命的解释意思
安身立命的解释意思安身立命,是一个成语,由“安身”和“立命”两个词组成。
它的基本意思是指人们在特定环境中找到合适的位置立足,并按照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目标来生存和发展。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来适应变化,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安身立命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原则之一。
具体来说,安身指的是在特定的地方安定下来,寻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或条件来生活和工作。
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城市、一个社区、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社会群体。
安身的意思是使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定位,熟悉并适应这个环境的规则和特点。
立命则是指在安身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为此而努力奋斗。
立命强调个人在特定环境中要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安身立命的含义可以全面理解为在适应和融入特定环境的同时,坚定自己的生活目标,以此为基础不断奋斗和进取。
安身立命这个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例如《庄子·齐物论》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意思是不要为权贵所束缚,而是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同时也可以从《孟子·告子上》中找到类似的语境。
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和快速变化的职场情境,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
同时,安身立命也提醒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左右,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之,安身立命是一个富有智慧和指导意义的成语,它告诉我们在适应环境之余,要为自己确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只有在合适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并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更好的人生。
安身立命的哲学考证
安身立命的哲学考证
“安身立命”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原句为“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意思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从哲学角度来看,“安身立命”涉及到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等问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和佛家都对“安身立命”有自己的理解和阐述。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应该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在儒家看来,“安身立命”不仅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在道家看来,“安身立命”是指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心灵的平静和精神的超脱。
佛家则强调“涅槃寂静”,认为人应该超越生死轮回,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在佛家看来,“安身立命”是指通过修行和觉悟,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解脱。
“安身立命”是一个复杂的哲学问题,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传统有不
同的理解和阐述。
但无论哪种理解,都强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个人应该如何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佛家养生思想
佛家养生思想反璞归真,是佛教养生思想的精华。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佛家养生思想,希望对你有用!佛家养生理念佛家养生法是以智慧作真实的观照,然後直接应用於生命本质的回归与生活极乐的体现。
因此,佛教自始至终都洋溢著生命的热爱。
为了解脱身心疾患与痛苦,生死无常轮转的局限,以及受小我意识支配的困扰,释迦牟尼佛的一生,都以自己所彻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而从事教化的伟大事业,期使弟子们超越烦恼生死,达到涅盘的彼岸。
因此,在烦恼的根除,业障的净化,身体的调治,行为的规范,思想的修养,心地的智慧,平等的光明,以及利世的慈悲方面,——均施予大众以养护生命的真谛。
众生的烦恼痛苦,来自於无知与执著,所以佛家的养生关键,在於开智慧、悟真理、破私我的执著,转法理的拘泥,使人人从根本上显明人性中的贞妙之德,开发潜能,使身心康健,寿命延长。
佛家戒、定、慧三学,是养生之道的重要部分,其中戒律生活是凡夫符合圣德的道德规范;禅定是身心平衡舆宁静的修养;智慧是觉悟真理,掌握因果规律,观照人生实践的根本。
此外如持斋可以慈悲人心;节食能排宿垢以清脏腑;念佛使人心印佛德;持咒是为清净身、口、意三业;礼佛可以化我慢健身腰;经行可以散血气;赞诵可以畅心志;六度可以顺法性、除六弊;四摄可以和众生而利乐,如此等等皆方便中事。
要论佛家养生的要妙。
唯有空字妙诀。
「於事无心,於心无事」,知万法缘起故空,知本性清净故空,知身心不二故空,知生死一如故空。
空者非空无消极之义,而是积极向上的光明锐气,空是大智慧,空是金刚王宝剑,空是融摄万有的大宝藏,空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因为空故,顺逆不动;因为空故,苦乐不计;因为空故,冤亲平等;因为空故,时空无碍;因为空故,身心自在。
由此之故,空是最高的人生修养,佛是空王,寺为空门,如能在人生路上时时与空相应,则「日日新月月新」,则「日日是好日」,则「日面佛,月面佛」。
人生的乐趣,生命的价值,尽在空净妙明中包含无余。
我们现代人如果注重生命的价值,欲以养生之道而成为有德之人而利乐於世间,那么,必然要破除贪钱财、纵情欲、行弊恶、耍阴谋的坏习惯;要放下手中的麻将,放下摸彩票的手,放下手中的酒与烟。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佛家因果学说是佛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探讨了人们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正念和善行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对各种选择和困惑,而佛家因果学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思熟虑和明晰意识的方式,帮助我们在追寻个人安身立命之道的过程中更加自觉地选择和行动。
佛教教义认为,一切众生的个体和世界都是由无数个因果关系所构成,它们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因果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因缘和合”,即一切现象的出现均源于前因之聚集,这种因果关系决定了我们每个人的处境和遭遇,也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命运。
所以,佛家因果学说明确强调了人们应承担起自己行为的责任,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与未来的果报密切相关。
安身立命之道是每个人都在追求的目标,它涉及到我们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追求,以及与他人和谐共处的道德准则。
佛家因果学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框架,帮助我们找到安身立命之道的方向和方法。
首先,佛家因果学说告诉我们要谨慎选择和行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带来各种结果,而这些选择往往是我们自己根据自身的欲望和需求做出的。
因此,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应该审慎思考各种可能的后果,遵循正义和善良的原则,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通过思考和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能够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合乎自己期望的道路。
其次,佛家因果学说强调行为与果报之间的直接关系。
每一个行动都是一个种子,种下何种因,就会结出何种果。
如果我们种下了善良和正义的种子,我们将收获平安和幸福的果实;反之,如果我们种下了恶果,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在选择和行动中,我们应该保持自己良好行为的一贯性,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果报。
这种积极心态及行为的延续,将为我们走上安身立命之道带来积极的影响。
再次,佛家因果学说鼓励我们培养正念和深思熟虑。
过去的过错和错误并不定义我们的未来,我们有能力通过修正和改变来创造更好的未来。
安身立命的所在
安⾝⽴命的所在济群法师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内在的⼼在世间,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会⽴刻想到家庭、亲⼈、财富……觉得这些才是⼈⽣不可或缺的依怙。
事实上,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内在的“⼼”,⽽⾮外在的其他。
⽆论我们是否学佛,也⽆论我们做些什么,必然有各⾃的⼼⾏基础,必然离不开⼼的参与。
我们所以会⾏善,是因为拥有善良的⼼;所以会作恶,是因为拥有不善的⼼。
我们为什么会快乐?在于能创造快乐的⼼。
快乐不过是⼀种内⼼的感觉,真正使我们快乐的,是我们的⼼,⽽⾮环境。
如果我们没有能快乐的⼼,再好的环境也⽆法使我们快乐。
我们为什么会烦恼?也在于会制造烦恼的⼼。
同样的清风明⽉,⼼情好的时候,会使我们怡然陶醉;⼼情不好的时候,却会使我们感到萧瑟肃杀。
我们可以逃避环境,但能逃离我们的⼼么?能逃避这被我们忽略已久,甚⾄从来不愿正视、不愿⾯对的⼼么?百年后,我们的事业、家庭在哪⾥?我们在世间拥有的⼀切在哪⾥?不必说这些,即使是与我们须臾不曾分离的⾊⾝,也将灰飞烟灭,不知所踪。
但⽣命不仅仅是这⼀⽣,死亡,也只意味着此期⽣命形式的消失。
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却离不开轮回不息的六道,离不开炽然⽕宅般的三界。
何去何从?在出离⽣死之前,⽣命的洪流仍将延续。
⼼所造作的种种业⼒,仍将永远跟随并影响着我们,乃⾄尽未来际。
就像⼀张通存通兑的存折,它的使⽤范围是过去、现在、未来,⽽它的有效期则是⽆限,唯有解脱才能将它注销。
所以说,拥有什么样的⼼,对我们才具有永久的意义。
这⼀⽣,我们会做很多事。
⽽在做事过程中,我们不仅成就了外在的事业,同时也成就了我们的⼼。
我们每做⼀件事,都会得到两种结果:⼀是外在的,⼀是内在的。
⽐如开办公司,打造名牌产品及获取经济利润是外在结果;⼯作过程中⽤⼼参与,所得到的⼯作经验及由此形成各种⼼⾏习惯,则是内在结果。
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们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段,结果引发贪⼼、嗔⼼等种种不善⼼⾏,并不断地将之培养壮⼤。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造作善业或恶业无论是以何动机面对何种对象我们所造的业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且如影随形所以我们才常说“因果真实不虚”■因果的运作与法官判案类似我们造业的动机和对象,也会影响业的强弱。
如果我们造业的动机是为了他人的利益,会比为自己而作,力量强大的很多,善果也会大很多。
造业对象的不同,我们所得的果报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像布施给穷苦人钱财,比给予富人钱财,善业的力量更大。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受者的缘故,也就是接受你施与钱财对象的不同,所以我们所得的业果不同。
相比于施与富人钱财,施与穷人钱财穷人会感到更加开心,所以相应的我们所造作的善果就更大。
造恶也同理,当我们准备作一件坏事,在内心计划了很久,手段也很残忍,就会加重恶业的力量。
而想做一件善事,计划筹备了很久,过程不怕困难,坚持到底,也会增强善业的力量。
这些和法官判案是类似的道理。
法官判案时,犯人的犯案动机、手段、是否感到后悔、对像是谁、是否成功犯案等等,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刑罚的大小。
■种种业的造作中,杀生的恶业最重!如果法律规定只要杀害任何生命,都会判重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一定不敢杀生。
然而,在因果规律上,杀生的果报远比法律的刑罚要痛苦太多,但人们却轻视。
原因就出在人们承认法律,却不相信因果。
简单来说,因,是一切的动机和行动,果,是对动机与行动的回应,这是一种缘起规律。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不会错乱的。
果成熟了,再次造了因,又成熟了果,导致因果相续不断。
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思所为,负起完全的责任。
佛教认为,命运是由自己的善恶业操控,只要改变了因,就可以影响果,这就是佛法所说“因果不虚”。
■杀生恶业的果报现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户越南人家的两个小孩精神不正常,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好端端的孩子忽然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一位大师路过这户人家,为他们家人指点了一二。
大师首先问,他们家里之前有没有做过残忍的杀生行为,刚开始这户人家的母亲还不敢承认,但后来她说出了实情。
安身立命的意思解释
安身立命的意思解释
安身立命是指人们在面对困境、压力和挑战时,能够保持自身的立场和信仰,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不被外界环境所左右,而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决心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人,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理性思考问题,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掌握发展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还需要具备执着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放弃,持续努力,不断进步。
安身立命的意义在于,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应对策略。
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才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不被外在环境所影响。
只有不断努力和进步,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使命。
因此,安身立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家因果学说与安身立命之道
【摘要】中国百姓日用之赏善罚恶原则,与佛教因果有密切渊源。
明朝居士袁了凡之《了凡四训》,即紧依佛家因果,并以生命阅历为证,宣扬为善以立命之说。
文章指明,其行善改过并以之为安身立命之道,此学说于民间伦理中大有作为,对当今社会亦有极大补益之功。
【关键字】了凡;因果;安身立命
人是有作恶权利的。
一些恶行,往往还可以避开众人眼目,给人带来现实利处。
但问题在于,放眼四周,为什么还有人积极为善,哪怕无人监察,哪怕会牺牲近前利益?若持此问,求一中国普通百姓,他会告诉你:倘若作恶,是要遭报应的。
哪怕无人闻见,头上三尺有神明,逃得掉吗?
普通百姓心中“神佑鬼惩”的观念,可以说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兼而有之。
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受佛教因果学说的影响则太过明显。
佛教之因果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多给百姓以“敬畏感”,从而促其戒恶向善。
从这层意义上讲,佛教因果学说在维系民间伦理之底线上,功莫大焉。
佛教因果学说,系贯穿三藏十二部之宗纲,本身繁复庞杂、精深博大。
其主要精髓,约而言之为:从宇宙万有之生灭变化,至主体境遇之苦乐顺逆,皆贯穿因果规律。
所谓有因必有果,造业必受报。
中国人不难将这套理论加以消化。
乃至以真切可感、简单易懂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八字,扼其主旨,而使之深入人心。
可见
中国佛教的民间面向性以及普通百姓的生存智慧。
上文已经说明,佛教因果学说在民间伦理中的地位,实为重要。
而其作用方式,则需细加辨析。
因为,其实因果学说本身,就饱含张力,乃至完全可以从两条截然不同的向度加以解释。
第一种解读为,既然今生今世之种种,皆为前世姻缘造化,想必注定,妄自作为也是无益。
第二种为,既然自因自果,自作自受,那么无论当下之境遇为何,只要积善行德,便可获福,今生之境遇想必改观。
笔者将这两种解释路径归为“命运”与“运命”(操控、运作生命)的分别。
中国人如何弥合佛学之因果学说中“命运”与“运命”之间的张力,这诚然是需要深加思考的事情。
中国人信“命”。
“命”这个概念很有意思,极有大军压境之势,让人无力改观。
就连孔夫子本人,也会感叹“文不在兹乎”[1]。
所以,懂得认命,这里有一种很深刻的中国智慧。
但于生活面前,种种现实经验又告诉我们,苍茫人世,个体虽卑微,但又绝非毫无作为可言。
总有很多例证,刺激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很多理想之中的美好,亦有可能实现。
即或许,可能通过“运命”,进而“转命”。
中国传统不乏“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之气概,“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之追求。
权衡之中,自然不失对因果学说第二条解释维度的拾起与倚重。
即重视自身作为,数可改,运可转,命可变。
其实,在中国百姓的头脑里,“认命”与“运命”倒也真无实质冲突,反而相得益彰。
认命,为生活提供一个基点,安抚人心,不
至于使人为当下所经受之苦境而抱怨颓靡。
运命,为人生之奋进提供动力及勇气。
由此,生活就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如俗话所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由此,因果学说便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促人“有为”之学说。
接下来,就遇到一个实践论的问题。
做什么,如何做,才能改变命运,使之往好的方向发展呢?古书有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
《易经》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
也就是说,中国自古即有行善得佑的思想传承。
直至佛教传入,因果学说遍行,以行善积德来谋福求祉之事,就有了更易把握、更深得人心的理论依据,这种“运命”逻辑在民间才真正普及到深广程度。
这种行善运命的逻辑,催生不少劝善之书。
而众多劝善之书,又反过来加强了这种逻辑。
若论众劝善书中之杰作,当属《了凡四训》无疑。
其成书以后,历来影响不减。
《四训》书中,了凡先生回顾一生。
其自身,便经历了由“认命”到“运命”,进而“转命”的过程。
早年,他被一孔姓先生算定一生,几经验证,分毫不爽。
于是感悟“进退有命,迟速有时”[4],从而“澹然无求矣”。
但后来,了凡先生入南京栖霞寺见云谷法会禅师,谈及命数以及自身之经历时,却被禅师斥为凡夫。
从而听闻法会禅师,得受“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之学问。
从此,以此践行,生命轨迹不再似孔姓先生算定之种,而得以大转。
可谓“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
女,求长寿得长寿”[5]。
了凡先生于年六十有九总结一生,戒于子女,言“立命之道”。
立命之道,即为“改过”,“积善”,“谦德”。
改过有机,其机在心,即须发“耻心”、“畏心”、“勇心”三种心。
更需于“理上”改过,“心上”改过,而非仅在“事上”改。
积善有纲,纲分十目:“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谦德,为虚心屈己,戒有骄矜之气,不可薄视一切。
以上种种细目,皆极具生活性,方便把握,易于操行。
体现民间伦理之色彩。
又难得为了凡先生现身说法,以自身之经历为证,以佛法因果报应为依,说明以积善行德来改变命数之法,真实不虚。
这里还需强调两点。
一、虽然了凡先生也讲“立命之学”,讲究内在德性培育(例如改过、谦德)。
但此立命,绝非儒家式的“挺立道德主体”(牟宗三语),即不是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格调、气度,而仅是为谋得福报。
其讲究德性培育,做善事,克己过,也仅是为了作为谋得福报的一种保障。
书中,了凡先生与禅师谈论孟子“求则得之”之言。
了凡先生认为:“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而禅师则讲,无论道德仁义,抑或功名富贵,均能求而得之。
可见,其立命之道,偏离儒家式“君子学问”甚远,而是另一种求福得祉的“百姓之说”。
二、佛家因果,可分现法果、等流果、异熟果以及增上果等。
这是覆盖生生世世,有无限缘起之意味的整套复杂系统。
而中国百姓,
仿佛更偏好现世果,即将视域拉回到今生,满足于今生做好事,今生得回报。
至于往世之种种,往往悬而不论。
了凡先生得领“命自我作,福自己求”[6]之道,旋即立下求功名子嗣之愿望,这很能反映现世面向的问题。
以上两点,均深合李泽厚先生所总结的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浓重“实用理性”之倾向。
《了凡四训》既蕴含佛法妙理,又难得为作者现身说法,可谓字字肺腑、句句妙药。
故此书自明末直至民初,一再刊刻,流传广远,历久不衰。
其教化之功甚伟。
清末民初之印光大师对之推崇至极。
据说清末名将曾国藩也将此书示与子女,要求读上三百遍。
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其实,哪怕将此书放在今天来看,对于当今之社会,亦有很好的教化之功。
因为,我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资源。
人们日常生活之实践,常处于一种无规矩可循的状态。
究其深层原因,就是缺乏一种伦理生活的内在精神保障机制。
其实,因果学说,便可提供如此保障机制,供人以畏感,立人以规矩。
如此,《了凡四训》对于梳理民间价值信仰以及底线标准之意义,还值得反思与挖掘。
【注释】
[1] 孔子.论语[m].张燕缨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1.
[2] 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
[3]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4] 袁了凡.了凡四训[m].商荣徐敏评注.北京:中华书
局.2008.1.10.
[5][6] 同上,p18.
【参考文献】
[1] 袁了凡.了凡四训[m].商荣徐敏评注.北京:中华书
局.2008.1.
[2] 任益敏.袁了凡佛学思想析论[j].人文杂志.2007.4.
[3] 肖群忠.《了凡四训》的民间伦理思想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作者简介】
谢一玭(1989.11-)女,河南平顶山人,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