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河工模型试验
河工模型相似理论及模型技术方法 范嘉炜
河工模型相似理论及模型技术方法范嘉炜(天津大学,天津市,邮编300072)摘要:在平原冲积河流上,因水流的周期性变化使河床的这种变化过程也带有周期性的重复特点,长时期观测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有一定相似准则可以模拟,因次分析和相似原理是经常联合使用的,当研究的物理现象复杂,纯理论不足以解决这些复杂现象问题时,不得不借助于模型试验手段,模型试验就有相似问题,意味着模型与原型的无因次量必须相等。
而在现代水利工程中,决定江河的治理方案,主要依赖于河工模型试验.由于我国河流的泥沙问题非常突出,因此尽管对于河工模型试验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关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开展了大量的河工模型试验,因而在河工模型模拟方法这一领域,我国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关键词:河工模型;相似理论;物理模拟;数学模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1河工模型相似理论从发展过程来讲,河工模型模拟方法有两个阶段,即最初采用不强调严格遵守比尺的自然模型方法和比尺模型法。
自然模型是定性的,根据模型河床形态凭水流本身去塑造,与原型相似与否的标志主要是模型小河的河床形态及演变过程同原型是否相似,因而具有考虑河型相似的优点;比尺模型方法是以相似论为基础的,可以根据水流及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寻求相似条件,并由此确定各项比尺。
而今人们大都采用比尺模型方法.要使模型试验能够正确反映实际现象,那么在模型上就要满一下足三个主要条件。
为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比尺模型法,笔者首先归纳总结了相似率方面的知识:1.1 河床几何形态相似 原、模型几何比尺是定值,当垂直比尺与水平比尺相同时称(几何)正态模型,反之称(几何)变态模型。
1.2 水流运动相似 无论推移质还是悬移质泥沙,为保证运动与原型相似,都必须满足水流运动相似条件,模型与原型二者所受作用力之比应等于惯性力之比。
以“λ”表示原型与模型比值即比尺时,应遵循无因次数Fr 相同,即gh v Fr /2=相等。
水工与河工模型试验课程设计
水工与河工模型试验课程设计一、背景水工与河工是水利工程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流在不同情况下的特性和运动规律,掌握水利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学习水工与河工课程时,模型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模型试验可以更好地理解水利工程的现象和规律。
二、模型试验的作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型试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的重要方式,在试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并且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水工与河工课程中需要涉及到很多实际问题,在进行模型试验时,需要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制作试验装置、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并进行资料分析和处理,这些都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过程。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进行模型试验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达到共同完成实验的目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对未来研究提供基础模型试验是一个基础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模型试验,可以为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在研究前需要进行模型试验,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和验证,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方案1. 实验背景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水工与河工课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现象和规律,通过模型试验,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流体力学观测技术;•学习使用实验仪器设备;•了解水流的特性,如流量、速度、压力等;•掌握常见的水工与河工模型试验方法。
3. 实验内容本次模型试验主要是以单孔水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流体力学观测技术,实验内容包括:•制作单孔水闸模型装置;•测量水流量、速度和压力等参数;•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4.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作单孔水闸模型装置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根据实验要求,制作符合相关要求的单孔水闸模型装置;2.完成水闸连接管道和水泵等设备的设置;3.准备好着手处理数据所需的电路设备并进行连接;4.领取实验所需的相关材料和装备,并将其准备好。
第3章河工模型试验
h2/3 4、按阻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n 1 2 0.96 l
19
变态模型设计实例
本河段枯水期的原型糙率为0.0204~0.0329,中洪水期 的原型糙率为0.0206~ 0.0255,要求模型糙率为: 枯水期: nm 0.0212 ~ 0.0342 中洪水期: nm 0.0214 ~ 0.0266 其中较大糙率出现在深槽部分,采取分段加糙办法, 除深槽部分采用直径为25mm的卵石梅花加糙外,其余 散铺10~15mm小卵石。因模型河段断面宽深比较大,仅 考虑河床糙率相似,河岸糙率相似未作单独考虑。
9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模型设计
1、由于场地限制,取模型平面比尺为:l 100
1/ 2 10 2、按惯性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u l
3、流量比尺
Q l5/ 2 100000
10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16 4、按阻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n l 2.15
由此求得模型糙率为:
18
变态模型设计实例
模型设计
1、由于场地限制,取模型平面比尺为: l 500 2、河段浅滩最小水深为2.6m,枯水流速为1.24m/s,为保 证水流为紊流,并消除表面张力的影响,模型必须采用 变态。综合考虑后选定变率为5,即取 h 100
1/ 2 3、按惯性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u h 10
21
颗粒无间距排列加糙(密排加糙)——经验公式
16 n 0.0133 d 天科所公式:
张有龄公式: n 0.0166d
16
密排加糙后模型有效水深与实际水深的关系为:
h h (0.2 ~ 0.3)d
颗粒有间距排列加糙(梅花加糙)——须做预备试验
水工及河工模型试验
u u zm u2 u zm u zm u zm u xm u ym u zm t tm l xm ym zm p 1 pm u g g zm 2 m 2u zm l m zm l
2 u u2 u u zm u ym zm zm u xm l zm xm ym
F 1 2 2 l u
F F 2 2 2 2 idem Ne l u P l u m
3.3 水动力现象相似准数的确定方法 例2:三维紊动水流的相似准数
连续性方程:
u x u y u z 0 x y z
运动方程(雷诺方程):
2 u u ux ux u x u x u 1 p xu y 2 x xu z ux uy uz gx ux t x y z x x y z 2 u y u y u y u y u u u u u 1 p ux uy uz gy 2u y y y z y x y t x y z y z x 2 u u u u u z u z u z u z u 1 p z y ux uy uz gz 2 u z z z x t x y z z x y z
r r F F F
F F F F F F
I g D
e
惯 性 力
重 力
粘 滞 力
摩 阻 力
表 面 张 力
弹 性 力
3.2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1 相似第一定理(相似正定理,1686,牛顿)
定理描述:彼此相似的物理体系应由同一方程式描述,各变 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其相似指标为1或它们的各种相似准 数的数值相等。
河工模型实习报告
河工模型实习报告班级:2010级港航一班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二。
一四年六月一实习目的及模型背景 (1)1.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1.2武桥水道物理模型背景 (1)1.2.1模型简介及模型范围 (1)1.2.2河段概况 (1)1.2.3航道问题及整治现状 (2)二模型设计 (3)2.1导墙确定及断面划分 (3)2.2基本原理及约束条件 (3)2.3比尺确定...................................................... .4 2.4模型选沙 (4)三模型制作 (5)3.1内业工作一一断面数据读取 (5)3.2导线放样及模板架设............................................ .6 3.3模型塑造 (6)四模型测控系统.......................................... .74.1控制系统 (7)4.1.1流量控制系统 (7)4.1.2出口水位控制系统 (7)4.2测量手段 (7)4.2.1水位计 (7)4.2.2流速测量 (7)五流速验证 (9)六实习总结............................................. .14实习目的及模型背景1.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内容为定床河工模型设计、制作及验证试验。
通过模拟河段范围及断面的划分、各比尺的确定、断面的读取、模板的架设及模型验证等步骤,初步掌握河工模型设计、制作及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主要工作流程;了解河工模型试验系统及各附属设备的主要功用。
1.2武桥水道物理模型背景1.2.1模型简介及模型范围模型的范围上起蛤蟆矶,下迄武汉长江二桥,全长约21km。
模型的动床范围上起白沙洲大桥上游,下到汉江河口止,动床范围约10km。
动床河工模型主要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实施以后汉阳边滩及附近河床的冲淤变化以及局部河势变化,同时还要反映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大桥的影响。
河工模型试验
河工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相似论原理
3.
单值条件的确定
对三度水流来说: 模拟的试验河段一般由进口段、试验段和出口段三部分组成。前后两段具有过 渡段性质,用来调节进出口水流,不作试验段用。进口段长度应根据每个模 型试验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建议在水流平顺进入模型的情况下,进口段长 度不应小于25~50倍水深,应结合河床形态及水流流态加以考虑,在可能条 件下最好能包括一个河相单元(例如一个弯道或直道的一个完整的水下边滩), 以保证试验段进口断面的流速场能符合实际情况。如果限于条件,进口段长 度不够,就只有在试验过程中,采取调整水流的人工措施。出口段长度可以 较进口段长度稍短,但尾门布置也要注意,以免影响出口段的水流相似。
河工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相似论原理
相似论原理
相似现象的相似特征
范畴:物质系统是机械运动相似
不仅是静态相似,也是动态相似 不仅是形式相似,也是内容相似
(1)几何相似 (2)动态相似 (3)动力相似
三个相似特征
河工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相似论原理
几何相似
即模型与原型的几何形态相似。模型与原型中 的任何相应的线性长度,必须具有同一比例:
河工模型试验
概述
河工模型试验是利用远较原型河道为小的模型进行试验,以研究 河流在自然情况或在建筑物作用下的水流结构及河床变形,这种 模型是根据水流和泥沙运动的力学规律,通过复演与原型相似的 周界条件和动力学条件建立起来的。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河工 问题,大都属于三维问题,边界条件往往极端复杂,很难单凭现 有水流及泥沙运动知识,进行精确的分析计算,此时,采用模型 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河工模型由于周界形式复杂,且河床经常变化,在理论和实践上 都远较一般水工模型复杂。尽管河工模型试验已有近百年历史, 但至今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河工模型试验既可以采用定床,也可以采用动床。模型水流为清 水,河床在水流作用下不发生变形的模型称之为定床模型。模型 水流挟带固体颗粒,河床在水流作用下发生变形的模型称为动床 模型。定床模型也称为水流模型,动床模型也称为泥沙模型。
水工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综述
水工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综述摘要:水工模型试验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的重要手段。
基础数据的准确度与精确度直接关系到试验成果的质量,因此试验中的测量技术非常关键。
流速、流量、水位、压力、地形、泥沙含量等是模型试验中测量的主要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模型试验中这些数据的测量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水工模型试验测量方法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引言水工模型试验是根据相似原理,按照一定的相似比将需要研究的对象,如河流、水工建筑物等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在缩小的模型中复演与原型相似的水流,进行水工建筑物各种水力学问题研究的实验技术,旨在定性或定量的揭示其运动规律或水力学特性,为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
自1870年弗劳德(Froude)首先按水流相似准则进行了船舶模型试验以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工模型试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在理论设计、模型制作、试验测量、数据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创新突破和发展。
模型试验中的数据测量对试验结果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
在水工模型试验中主要需要控制和测量的参数有流速、流量、水位、压力、地形、泥沙等,测量仪器的精度、范围、性能等决定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而优良的测量技术是模型试验的前提和保障。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超声波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模型试验测量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论述模型试验测量技术的发展及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发展现状1.1流速测量技术流体的流速是流场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对流体流动特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场的获得,而大多数描述流场的物理量都直接或间接与流速有关,如环量、涡量、流函数、流速势函数等等。
在模型试验中流速的测量非常重要,随着技术的创新突破,流速的测量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从单点流速测量发展到多点测量,从单向到多向、从稳态向瞬态发展,从毕托管、旋浆流速仪、热线/热膜流速仪、电磁流速仪、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激光多普勒流速仪(LDV)、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发展到VDMS法[1-3]。
公路桥涵水文计算基本方法
第二节 水文勘测分析计算基本途径
•
桥涵水文计算、分析基本途径如下:
•
1, 有水文观测资料—— —— 水文统计法
•
2, 无水文观测资料—— --- 形态断面法
•
3, 无水文观测资料(无居民)—经验公式法
• 一, 有水文系列观测资料时水文统计法:
• (一),资料搜集和准备:
• 1,外业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桥涵水文与本行业其它专业有所不同,桥涵水文调查、分析、计算本 身并无精度指标要求,特别强调的是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得到的计算 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后确定最终设计流量,使其更接近实际,更趋于合 理。本次交流着重于桥涵水文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以上内容是桥涵水文工作主要工作内容,但重中之重是设计流量的推 算。至于桥长、冲刷、调治构造物、桥面标高计算相比之下要简单得多, 因此,本次交流的重点放在设计流量的推算、外业调查、勘测的主要过 程以及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系列流量。上表括号内(流量y)为插补后分析站流量y的系
列流量,插补延长所得资料不宜用于第三站,可能引起较大误差。
4400 4000 3600
分 3200 析 2800 站 2400 流 2000 量 1600
1200 800 400
相关分析方程图像
方程:Y=0.63x+98.04
*
*
*
*
*
*
*
*
*
*
*
*
*
*
*
* *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参证站流量
示例 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示例: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就是利用两系列的水位、流量对应关系曲线,直接对分
河工模型试验规程
河工模型试验规程
河流是支撑生态系统的整体,它的质量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流的变化情况,开展
河工模型试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精准地了解河流的变化,从而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
因此,开展河工模型试验的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实施河工模型试验前必须进行河流分析,以给出详细的地质地貌确定要模拟的河段,分析河谷的深度、宽度、曲率以及河床起伏、旋涡指数等。
其次,实施模型试验之前必须明确相关河段的水位、水流量、污染物浓度等,便于在实施
模型试验时对比,以便确定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在实施河工模型试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模型的设计参数,比如,方程、地形以及
模型的调节参数,以便根据模型模拟出实际河流的变化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分析。
最后,在实施河工模型试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记录试验结果,比如流量、水位等,以
便能够在分析时进行比较,以便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是开展河工模型试验的规程。
如果能正确遵循这些规程,就可以准确、可靠地模拟出
河流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河流的管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推荐】水工模型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工模型实验报告篇一:某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模型试验报告目录1. 概述 .................................................................. .. (1)1.1 工程简况 .................................................................. .. (1)1.2 试验资料 .................................................................. .. (1)1.3 试验目的及研究内容 .................................................................. (2)2 模型试验设计和制作 .................................................................. .. (5)2.1 模型试验主要依据 .................................................................. . (5)2.2 模型要求 .................................................................. .. (5)2.3 模型量测仪器及设备 .................................................................. (6)3. 设计方案试验成果 .................................................................. .. (7)3.1 泄流能力 .................................................................. .. (9)3.1.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 (9)3.1.2 溢洪道泄流能力................................................................... .. (11)3.2 泄洪放空洞水力特性简述 .................................................................. .. (13)3.3 溢洪道水力特性简述 .................................................................. . (13)4. 优化方案I ................................................................... . (14)4.1 体形优化 .................................................................. (14)4.1.1 泄洪放空洞体形优化................................................................... (14)4.1.2 溢洪道体形优化................................................................... .. (21)4.2 泄流能力 .................................................................. (24)4.2.1 泄洪放空洞泄流能力................................................................... (24)4.2.2 溢洪道泄流能力................................................................... .. (26)4.3 泄洪放空洞洞身水力特性 .................................................................. .. (28)4.3.1 水流流态................................................................... .. (28)4.3.2 水深、流速及洞顶余幅................................................................... .. (29)4.3.3 压力及水流空化数................................................................... . (32)4.3.4 掺气空腔特性................................................................... (37)4.4 溢洪道沿程水力特性 .................................................................. . (38)4.4.1 水流流态................................................................... .. (38)4.4.2 水深及流速................................................................... . (39)4.4.3 压力及水流空化数................................................................... . (48)4.5 水舌特征及下游河道水力特性 .................................................................. (54)4.5.1 流态................................................................... . (54)4.5.2 出口水舌特性................................................................... (56)4.5.3 下游岸边流速................................................................... (59)4.5.4 下游岸边水面线................................................................... .. (63)4.5.5 下游河道冲刷................................................................... (70)5. 初设阶段推荐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工与河工模型常用仪器校验方法
单位
涵义 电压 水位
符号 含各测点
单位
涵义 率定系数 率定常数
流速 时间
标准分享网
跟踪式水位仪校验方法
概述
水位是水工 河工 港工模型试验中最重要的测量参数之 一 跟踪式水位仪主要用于测量恒定流 潮汐等水位变化不大的 模型试验中的水位 跟踪式水位仪有探测式 电桥式和振动针式 等多 种 类 型 本 校 验 方 法 对 以 上 种 类 型 的 跟 踪 式 水 位 仪 均 适用
上一级国家计量标准 并应符合量值传递的原则
本校验方法中的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应符合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和
数值修约规则 的规定
水工 河工模型试验常用仪器除应符合本方法外 还应符
合相关的仪器专业标准
标准分享网
术语与符号
术语
校验
在规定条件下 为确定测量器具或测量
系统所指示的量值 与对应的高一级测量标准所复现的值之间关
综合要求 堰体过水部分的尺寸允许偏差应为 堰顶宽度的允许偏差应为堰顶设计宽度的 堰体和上游引糟应光滑平整 引槽轴线应与堰板面垂直 可用细水泥砂浆抹面或光滑的耐磨蚀材料贴面 无毛刺和突角等 疵病 表面粗糙度应为 观测水位用的测针 其示值的最大允许偏差应为
校验条件
校验标准器
游标卡尺
最小分度值为
程
水位测针 分辨力
跟踪式水位仪的校验周期视使用频率而定 一般应不超过 年
波高仪校验方法
概述
波高仪是用于测定水工 河工和港工模型中波浪试验水槽 或水池中水面波动的仪器 波高仪输出的电信号直接反映水面波 动的过程 通过分析计算得到波高 波周期等波浪要素值 波高仪 种类很多 本校验方法主要适用于常用的电阻式和电容式波高仪
定 真值之差
09年注册工程师辅导(拷贝)
2.1 防洪工程水利计算
4、水库防洪水利计算:
排涝标准:
•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10年一遇3日暴雨5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 “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日排完
• 室外 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某一重现期的暴雨不形成渍水
• 以一次实际发生的涝灾为治理标准
2.2 治涝工程水利计算
排涝水利计算:
• 蓄涝区设计水位、容积(P73,与自排、 外排能力,蓄涝区周边条件有关);
自动调整——恢复输沙平衡;
河床变形集中在汛期。
3.1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规律及分析方法
顺直河段——边滩头部流速大于尾部;
头部冲刷尾部淤积;
边滩向下游移动。 蜿蜒型河段 ——弯道环流(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
低水上提,高水下锉,低水傍岸,高水居中 ;
横向输沙不平衡,凹岸冲刷、凸岸淤积 分汉河段 ——分流区两侧含沙量大于中间,汇流区相反 ; 支汊的分沙比小于分流比,高水分流比大 于低水分流比; 江心洲的平面、纵向移动是关键
4.1 需水量计算
城镇需水量预测(注意规划水平年概念): • 趋势法:建立需水量与特征量之间的关系—— 回 归分析(特征量由水平年确定) • 模型法:
dp (t ) dt
=ap(t)-bp (t) 2
随着需水量的增
长,增速减慢,最后变为下降
• 定额法:用水量/(人· 日); 万元产值/取水量
水工模型实验
学年学期 2013~2014 学年.
课程名称 水工模型试验.
实验名称 水工试验模型初步设计与制作.
实 验 室 水工水力学实验室.
专业年级 水工 11 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
提交日期
.
成绩
.
任课教师 尹进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水工常压整体模型设计及计算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工程枢纽总体布置图、 工程枢纽上下游一定范围的地形图、 各类建筑物的 详细体型图、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等。
1.5 1.8 2.2 2.4 2.6 2.8
25Hmax
1.2+0 1.2+0 1.2+0
0.7
0.8
1.0 1.2
1.2+0.9
.5 .6 .8
* 下游河道长度 7(5) 括号内为拱坝下游河道长度。
4
7.水库上游进水池边墙 原型高程:Zp7=Zp6+0.1×Lr=1219m 模型高度:H7=H6+0.1=1.92+0.1=2.02m
3
附录
模型流量 (L/s)
进水池长 度(m)
上游水库 长度(m) 下游河道 长度(m) 退水池长 度(m) 量水堰长 度(m) 量水堰宽 度(m)
Qm<8 0
表 1 模型参数确定标准
Q
1.782
0.24
H P
BH
1.5 0
P:堰高; H:堰上水头; B:堰宽; H0=H+0.0011; Q=0.1562m3/s
因为 150L/s<Qm<190L/s,由表 1 可知,量水堰宽度 B=1.2m。
由《SL155-95 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知,堰高 P 和堰上水深 H 满足 P ≥2H。取矩形堰堰板高程等于最大堰上水头 2 倍(P=2H)计算求得最大堰上水头 H=0.166m。
第3章 河道水流运动基本规律
四、河道水流的环流结构
环流结构是河道水力学中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 河道水流除了主流以外, 还有次生流。具有复归性的次生流被称之为环流。主流一般以纵向为主。环流则否然,它因 产生的原因不同,具有不同的轴向。因此输沙的方向,也不限于纵向。可以这样地说,河流 中的横向输沙主要是有关的环流造成的, 而不是主流或纵向水流造成的。 河道水流的输沙自 然是纵横两向彼此联系的。因此,一个河段的冲淤状况,除了受主流的影响之外,还受环流 的影响。环流就其生成原因而言,可以区别为以下几种。 1.因离心惯性力而产生的弯道横向环流 水流通过弯道时,在弯道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中出现离心惯性力。离心惯性力的方向 是从凸岸指向凹岸,结果使凹岸水面高于凸岸水面,形成横向水面比降。 为了计算横向水面比降的大小,在弯段水 流中曲率半径为 R 的流线上,取一个长、宽各 为一个单位的微小水柱,如图 3-1 所示,分析 水柱受力情况。为了简化起见,只考虑二维恒 定环流。这样,水柱的上下游垂直面中的内摩 阻力可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水柱在横向受 的力有:离心力 F,两侧动水压力差
[8]
其中 m 为指数流速分布公式中的指数;C 0 为无量纲谢才系数,C0 C / g , (这里的 C 为 谢才系数),与对数流速分布公式中的摩阻流速有下列关系; v v / C 0 ,其中 v 为垂线平 均流速。只要已知 C 0 与 m 之间的关系,便可实现式(3-2)及式(3-5)之间的转换。
83
侧或一侧,有平均单宽流量较小的、近岸的边流带。主流线及主流带对河段的流态及发展趋 势有决定性的作用,是河流水力学分析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除主流线之外, 还可取最大单宽动量线(亦称动力轴线)或最大单宽动能线来表示河道水 流的轴线。 主流线、 最大单宽动量线及最大单宽动能线在河段正流中的位置相近而不一定重 合。在很多情况下,可任取三者之一作为河道水流的轴线,差别不是很大。但在研究某些特 殊问题时,则三者的代表性会有明显不同。如研究堤防受水流顶冲强度,则以采用最大单宽 动量线为宜。 此外,沿河床各横断面中高程最低点的平面平顺连接线,称为深弘线。某些河段的深弘 线位置,可能在同一时段与主流相近或相重合,但也可能相差很远。 在河道水流中,与正流相对应的,有副流或次生流。所谓副流或次生流就是从属于正流 的水流,不能单独存在。这种副流或次生流,有的具有复归性,或者基本上与正流脱离,在 一个区域内呈循环式的封闭流动; 或者与正流或其他副流结合在一起, 呈螺旋式的非封闭的
河道变态模型模拟方法
【 键 词 】 变态模 型 几何 变态 变态 率 关 中图分 类号 :TVl 161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0 72 1 ) 72 00 3. 0 94 6 (0 00 —6 —2
河道 变态 模型 模拟 方法
何文华 华 南理 工 大 学土 木 与 交通 学 院 广州 5 0 4 16 0
【摘 要 】河 工 模 型 采 用 变态 模 型 ,其 相 似 性 会 受 到 影 响 。 本 文 阐述 了河道 变态模 型 试验 中应 当满 足 的 相似 准 则和 模 型试 验 应 解 决
等0)2v丢() ( ( =d) 去 z , + 一o 2 r , )
按照相似理论 , 模型与原型如为相似水流, 又分别为式() 1和式() 2描写, 则两方程必须为同一方程 , 即有 亦
: :
o I
=
=
=
雾 ; ‘
贝 模 型粗 糙 系数 v
R
o —
【 ) _ +0
2 g
() 1
用此式计算模型的n 时要注意, 口 随水深不 同而不 同, 不能采用单一 的值 , 应由河渠各段取代表断面分别考虑。 但对于河宽远大于水深的宽浅式 河 床 , 02可 化为 式 )
=
式中厶——渠底纵坡・ ——水深 ・ h ——沿流程距离 ・ v——平均流 速。 C——谢才系数 , ——水力半径。 引进各变量 的相似 比尺 , 则该方程可写为
,
2、相 似 准 则
纵、 横向与垂直方 向比尺不同的变态模型。 一般天然河道 中的水流都 处于紊流的阻力平方区 , 在模型试验时 , 由于 比尺缩小 , 模型水流达不到阻 力平方区 , 而可能处于层流或过渡区。 又常常因场地限制 , 不可能将线性 比 尺取得过小。 所以要达到 阻力相似 , 就必须使模型与原型雷诺数相等, 这 在一般满足重力相似的模型中是难于实现的。 为此 , 在模型设计 中, 将纵 、 横向线性 比尺和垂 向比尺取不同数值 , 这样模 型雷诺数可增加 , 使其达到 阻力平方 区。 同时 , 这种模型变态后 , 模型水深增加 , 也可避免表面 张力 的影响Ja l J 泥沙 比重 比尺和泥沙粒径 比尺等的变态 。 在河工模型、 水库淤积等试 验以及研究河道冲淤整治等问题时 , 原型泥沙粒径很小 , 再按几何 比尺缩
航道基本知识及题目分析
第一章航道工程与航道尺度第一节航道工程一、航道1.定义:为了组织水上运输所规定或设臵的船舶航行通道称为航道。
规定:图上画定或现场标定;设臵:人工开挖或整治而成。
2.基本要求:①足够的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
②适合船舶航行的水流条件:流速不能过大、流态不能太乱、比降不能太大。
③跨河建筑物应满足船舶航行的净空要求。
二、航道工程1.整治工程:建造整治建筑物,改变和调整水流结构,稳定主流,控制和调整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
能较长时间维持河势,影响范围大,投资大。
2.疏浚工程:用挖泥船挖除碍航浅滩,增加航深;用爆炸除去碍航礁石。
投资少,见效快,施工简单,但易回淤。
3.渠化工程:建造拦河闸坝,抬高水位。
投资大,技术复杂,通常应先考虑疏浚和整治措施,如达不到要求才考虑渠化工程。
4.径流调节:利用上游水库,洪水季节蓄水,枯水季节放水。
一般来说:山区河流渠化工程平原河流、潮汐河口整治和疏浚结合平原上的大江大河疏浚河网地区、湖区疏浚第二节航道尺度一、航道尺度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情况下,保证通航的航道最小尺度。
包括航道水深、航道宽度、弯曲半径以及在最高通航水位下跨河建筑物的净空。
二、航道等级①以航道水深为分级标准:美国密西西比河水系分4级1.83m、2.74m、3.66m、12.20m。
②以标准驳船的吨位为分级标准:我国采用此分级法。
三、内河船舶的航行方式1.拖带船队2.顶推船队第二章浅滩的演变和整治沿河流的纵向河床有一系列的凸起之处,从航运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是将水深不足,碍航的地方称为浅滩,或称碍航浅滩。
河流中为什么会出现浅滩?各个浅滩上的水深为什么不一样?浅滩位臵为什么会移动?等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原因和规律的。
因此,整治浅滩时,必须掌握浅滩演变的规律,了解浅滩的成因,然后进行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实施。
第一节浅滩及其成因一、浅滩及其组成1.浅滩:联接边滩与边滩或江心滩之间的¡°水下沙埂¡±,当其航深不足时,便称为浅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求得模型糙率为: 由此求得模型糙率为: 上游: 上游: 下游: 下游:
nm = 0.0232 ~ 0.0371 nm = 0.0107 ~ 0.0186
坝下游来说,采用水泥沙浆粉面; 坝下游来说,采用水泥沙浆粉面;坝上游采用水泥 沙浆粉面加适当打毛。在基岩出露的局部地方, 沙浆粉面加适当打毛。在基岩出露的局部地方,进行小 范围的梅花加糙。 范围的梅花加糙。
12
3.2 变态定床河工模型
采用变态河工模型的原因
实验场地的限制 水流条件的限制 模型沙选择的限制 实验量测精度和时间的限制
13
3.2 变态定床河工模型
相似条件
满足重力相似
流速比尺:λu = λ 流速比尺:
1/ 2 h
λQ = λl λ3 / 2 h 流量比尺: 流量比尺:
λ n = λ l1 2 λ h− 2 3 重力相似和阻力相似同时满足: 重力相似和阻力相似同时满足:
h uc = k d
y
γs −γ gd γ
γ s――泥沙、水的容重; , γ 泥沙 水的容重; 泥沙、
――泥沙粒径 d 泥沙粒径 得起动流速比尺
λu
c
1 λh 1 2 2 λγ s −γ λd = λu = λ d γ
y
23
推移质运动的相似条件
输沙条件相似
由窦国仁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式中: 式中:
k0 γ s u3 (u − uc′ ) gb = 2 C0 γ s − γ gω
γ
′ 止动流速 u――止动流速,一般取 止动流速, c
g b ――单宽推移质输沙率; 单宽推移质输沙率; 单宽推移质输沙率 k――综合系数,对于全部底沙取为0.1; 综合系数, 0.1; 综合系数 对于全部底沙取为0.1 0
λu = λ1 / 2 = 10 按惯性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3、按惯性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h
λh2/3 按阻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4、按阻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λn = 1 2 = 0.96 λl
19
变态模型设计实例
本河段枯水期的原型糙率为0.0204~0.0329, 本河段枯水期的原型糙率为0.0204~0.0329,中洪水期 0.0204~0.0329 的原型糙率为0.0206~ 0.0255,要求模型糙率为: 的原型糙率为0.0206~ 0.0255,要求模型糙率为: 枯水期: nm = 0.0212 ~ 0.0342 枯水期: 中洪水期: 中洪水期: nm = 0.0214 ~ 0.0266 其中较大糙率出现在深槽部分,采取分段加糙办法, 其中较大糙率出现在深槽部分,采取分段加糙办法, 除深槽部分采用直径为25mm的卵石梅花加糙外, 25mm的卵石梅花加糙外 除深槽部分采用直径为25mm的卵石梅花加糙外,其余 散铺10~15mm小卵石。因模型河段断面宽深比较大, 10~15mm小卵石 散铺10~15mm小卵石。因模型河段断面宽深比较大,仅 考虑河床糙率相似,河岸糙率相似未作单独考虑。 考虑河床糙率相似,河岸糙率相似未作单独考虑。
18
变态模型设计实例
模型设计
1、由于场地限制,取模型平面比尺为: λl = 500 由于场地限制,取模型平面比尺为: 2、河段浅滩最小水深为2.6m,枯水流速为1.24m/s,为保 河段浅滩最小水深为2.6m,枯水流速为1.24m/s, 2.6m 1.24m/s 证水流为紊流,并消除表面张力的影响, 证水流为紊流,并消除表面张力的影响,模型必须采用 变态。综合考虑后选定变率为5 变态。综合考虑后选定变率为5,即取 λh = 100
第3章 河工模型试验
1
第3章 河工模型试验
3.1 正态定床河工模型 3.2 变态定床河工模型 3.3 动床河工模型 3.4 推移质动床河工模型 3.5 悬移质动床河工模型
2
3.1 正态定床河工模型
相似条件
满足重力相似
流速比尺: 流速比尺:
λu = λ1 / 2 流量比尺: λQ = λ5 / 2 流量比尺: l l
6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7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试验研究的内容
某低水头水利枢纽,坝轴线处河身宽2600m, 某低水头水利枢纽,坝轴线处河身宽2600m,多年平均流 水利枢纽 2600m 量达到14000 /s,实测枯水流量9150 /s时 平均水深9.7 量达到14000 m3/s,实测枯水流量9150 m3/s时,平均水深9.7 m,平均流速1.15 m/s, 。进行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的目的主 平均流速1.15 m/s, 进行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的目的主 要为: 要为:
t
――时间 时间
26
悬移质运动的相似条件
得悬移和沉降相似需要满足的两个相似条件: 得悬移和沉降相似需要满足的两个相似条件:
又假定ε 等于水流动量交换系数ε 又假定εz等于水流动量交换系数εm, ε = ε = ρu kz z m ∗ 即 λ 可得: 取 λρ = 1 、 k = 1 ,又 u∗ = ghJ ,可得:
16
n = 0.0133d1 6 天科所公式: 天科所公式:
密排加糙后模型有效水深与实际水深的关系为: 密排加糙后模型有效水深与实际水深的关系为:
h = h ′ − (0.2 ~ 0.3)d
颗粒有间距排列加糙(梅花加糙)——须做预备试验 颗粒有间距排列加糙(梅花加糙)——须做预备试验
4
5
长江南通河段物理模型
λu =
1
1/ 2 时间比尺: 时间比尺: λt = λl
满足阻力相似 紊流限制性条件
λn
λl2 / 3
以上两项同时满足时 表面张力限制性条件
λ n = λ l1 6
Re m > 1000
hm > 1.5cm
3
模型设计
实现阻力相似的方法——曼宁公式法和蔡克士大曲线法。 实现阻力相似的方法——曼宁公式法和蔡克士大曲线法。 ——曼宁公式法和蔡克士大曲线法 按曼宁公式法, 按曼宁公式法,糙率比尺应满足 λ n = λ l1 6 模型加糙方法 颗粒无间距排列加糙(密排加糙)——经验公式 颗粒无间距排列加糙(密排加糙)——经验公式 张有龄公式: 张有龄公式: = 0.0166d n
9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模型设计
1、由于场地限制,取模型平面比尺为:λl = 100 由于场地限制,取模型平面比尺为:
λu = λl1/ 2 = 10 按惯性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2、按惯性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3、流量比尺
λQ = λl5/ 2 = 100000
10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16 4、按阻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λn = λl = 2.15 按阻力重力比相似要求:
1/ 2 1/ 2 悬移相似条件 λω = λu = λh λJ
∗
λε =1 λhλω
z
λu λh =1 λω λl
λh = λu λ l
1/ 2
=
λu η1/ 2
λu λh λu 沉降相似条件 λω = = λl η
∂s ∂ ∂s ∂s = εz + ω ∂x ∂z ∂z ∂z
S ――含沙量; 含沙量; 含沙量
沿流向的水流速度; u ――沿流向的水流速度; 沿流向的水流速度 ε z ――垂向坐标方向的泥沙紊动扩散系数; 垂向坐标方向的泥沙紊动扩散系数; 垂向坐标方向的泥沙紊动扩散系数 ω ――泥沙沉速 ; 泥沙沉速
11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5、校核模型限制条件 模型最小雷诺数 Re m = 11.5 × 9.7 = 11155 > 1000 ~ 2000
0.01模型最小水深 Nhomakorabeahm = 9.7cm > 1.5cm
模型制成后,经过验证试验, 模型制成后,经过验证试验,表明有关水力要素模型 与原型基本相符。 与原型基本相符。
γs −γ gd 得 γ
1 λ ω = λ (1γ 2 − γ ) γ λ d 2
s
λ 综合得输沙率比尺为: 综合得输沙率比尺为: g =
b
λγ λ(γ
s
s
λ3 / 2 h
25
−γ ) / γ
悬移质运动的相似条件
泥沙悬移和沉降相似
由二元恒定均匀流泥沙扩散方程: 由二元恒定均匀流泥沙扩散方程: u 式中: 式中:
16
变态模型设计实例
试验研究的内容
某平原河流浅滩段航槽不稳,水深不足。按航运要求 某平原河流浅滩段航槽不稳,水深不足。 应使现有最小航深再提高0.6m,决定采用整治措施, 应使现有最小航深再提高0.6m,决定采用整治措施,整治 0.6m 方案是:固定上游右岸边滩, 方案是:固定上游右岸边滩,并在过渡段两侧压缩和导引 水流扩大固定缺口,以增加航深。 水流扩大固定缺口,以增加航深。
①研究切除岸嘴等河道整治措施 ;
研究引航道减淤措施,优选口门布置形式; ②研究引航道减淤措施,优选口门布置形式; 研究电站上下游流速、流态。 ③研究电站上下游流速、流态。
8
正态模型设计实例
试验方案及模型布置
1、由于河道中存在急弯、反坡、突然扩大,两岸存在 由于河道中存在急弯、反坡、突然扩大, 河道中存在急弯 挑流基岩等,再加上建筑物的干扰, 挑流基岩等,再加上建筑物的干扰,所研究的问题又是 有关水流结构的问题,为了保证水流相似, 有关水流结构的问题,为了保证水流相似,以采用正态 模型为宜。 模型为宜。 2、为了保证峡谷段出口的水流相似,模型进口选在峡谷 为了保证峡谷段出口的水流相似, 段出口上游2km 2km处 模型出口选在坝下游约6km 6km处 据此, 段出口上游2km处,模型出口选在坝下游约6km处。据此, 模型范围定为9km 模型范围定为9km 。
21
3.3 动床河工模型
相似条件
水流运动的相似——同定床模型 水流运动的相似——同定床模型 —— 泥沙运动的相似 推移质运动的相似 悬移质运动的相似 异重流运动的相似 河床冲淤变形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