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1

合集下载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贺翠莲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下第二单元《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咸阳陕广学校贺翠莲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科学概念: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1、知道化学变化伴随的各种现象,会根据这些现象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

3、通过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总结出这是一种化学变化(难点)。

五、教学过程:(配合课件上本节课)(一)、复习导课:1、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也会发生变化,有的物质变化很快,而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如岩石的风化、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等。

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是哪两类?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请同学们判断出下列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说出判断依据(并演示下列实验)(1)、把易拉罐压扁,(2)、水结冰(3)、将纸折起来后撕烂(4)、将纸点燃(5)、铁钉生锈(6)、将碘酒滴在米饭上(7)、将豆粒与沙混合(8)、将粉笔压碎2、物理变化比较好判断,只是物质存在的状态、形状、体积大小等发生了改变,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而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出物质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其实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那么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板书课题)(二)、说明本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三)、学习新课:1、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认识硫酸铜及其溶液:硫酸铜是一种蓝色晶体,能溶解于水,这是老师提前配置好的硫酸铜溶液,大家观察到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液体呢?(蓝色、透明)如果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大家预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在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中,我们要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1>、铁钉的变化 2>、溶液的变化 3>、我们的结论(2)、演示实验并让学生观察(3)、让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4)、针对上面三个问题提问并讲解:铁钉上附着的红色物质是不是铁?其实它是不同于铁的另外一种新物质——铜,溶液颜色慢慢变浅,有沉淀物产生(5)、展示提前做好的此实验,与课堂上做的进行比较(6)、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时发生的变化是属于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辩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器材:1号试管(内装有2/3的硫酸铜溶液)、2号试管(空试管)、3号试管(内装少许氢氧化钠溶液)、一根细铁丝。

教师演示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哪两种形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PPT及板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提问: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PPT及板书: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的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4、小结: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二、科学探究(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1、(出示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谈话:这种物质是硫酸铜溶液。

(PPT硫酸铜溶液并板书)2、谈话:仔细观察实验桌上的硫酸铜溶液,描述你所观察到的这种物质的特征。

(蓝色、透明、液体)完成实验观察记录表。

PPT硫酸铜溶液资料介绍3、(出示铁丝)谈话:仔细观察铁丝,说说它的特征?(PPT铁丝并板书)(灰白色、有金属光泽、固体)完成实验观察记录表4、(实验方案指导)谈话:今天我们要来研究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说一说,我们可以怎么来研究?5、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用图、文字列出简单方案)PPT实验方案表6、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引导学生修正方案(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如何留样来作对比)7、根据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实验:PPT实验要求8、分组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丝的反应发生变化,教师巡视指导实验。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a. 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b. 能够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c.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2.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究意识;b. 培养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兴趣和好奇心;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2. 难点:观察和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手写板/白板/黑板;b. 幻灯片或图片用于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c. 实验装置与试剂。

2. 学生准备:a. 随身携带笔记本和铅笔;b. 手洗干净的玻璃容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些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燃烧、颜色变化、气体生成等,激发学生的兴趣;b.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即物质的三态和相变。

2. 学习新课:a. 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b. 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现象,如铁锈的生成、果实发酵产生气泡等;c. 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d. 整理学生的观点,引出下一步实验的内容。

3. 实验探究: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些实验装置和试剂;b. 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验方案,如铁钉与稀盐酸的反应、小苏打与醋的反应等;c.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观察和记录,确保实验的安全与正确进行;d. 让学生归纳整理实验结果,发表自己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理解。

4. 拓展运用:a. 提出新问题,如为什么钢筋会生锈、为什么食物在煮熟时会发生颜色变化等;b.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c. 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实验,如探究果汁被氧化后的变化、食物在不同温度下煮熟的变化等;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变化伴随的不同现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现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产生气体等。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和理解物质变化的伴随现象,为深入学习化学变化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物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描述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感受物质变化的伴随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描述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

2.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物质变化的伴随现象,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感受物质变化的伴随现象。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等。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现象,如锈蚀、变色等,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伴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物质变化的伴随现象。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最新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最新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1.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1) 教师先配制硫酸铜溶液。

由于学生对硫酸铜溶液不太熟悉,因此首先让学生观察硫酸铜溶液。

(2)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人溶液中,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不要全部浸人溶液,以便进行对比观察。

(3)把铁钉浸人溶液中约2分钟,拿出铁钉,观察铁钉的变化,记录在表格中。

(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接用手接触硫酸铜溶液,这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浸人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这就是从硫酸铜溶液中被置换出来的单质铜,浅蓝色的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

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

)(4)思考: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溶液不是硫酸铜溶液,或者说硫酸铜的含量已经减少,有另外的物质形成了,这是一个证据。

铁钉上的红色物质是怎么来的?没有浸人溶液的铁钉没有附着红色物质,说明红色物质是溶液中析出来的,它是铁吗?我们平常看到的铁是灰白色的,铜是红色的,那么铁钉上的红色物质可能就是铜了,这是另一个证据。

根据这两个证据,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2.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回忆我们学过的化学变化有哪些?把所有学过的化学变化列举出来。

(2)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哪些明显的现象,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小学六年级科学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科学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的四大现象,知道可根据变化产生的现象判断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
知道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会发生化学变化,了解沉淀的概念,认识产生沉淀的整个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仔细观察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整个过程,学会使用观察法仔细观察。
第四大现象是目前所没有接触过,产生沉淀物。在今天的学习中,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学习。
2、新课学习
在通过视频观察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之间的反应过程以及现象前,我们先来观察今天所要用到的硫酸铜晶体以及碳酸氢钠晶体。
通过屏幕上硫酸铜晶体的图片可观察到硫酸铜晶体的颜色为蓝色,存在形态颗粒状,与食盐晶体的颗粒类似。
下一节课我们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
今天的课程到这结束了,谢谢大家。
1、复习回顾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 复习回顾。
化学变化伴随的四大现象,其中三大现象在我们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现在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吧。
第一大现象,源自我们做过的一个实验淀粉与碘酒的实验,在实验中碘酒与淀粉相遇后,其颜色会由棕褐色变为深蓝色。而改变颜色是诸多化学变化中较常出现的实验现象。所以第一大现象就是改变颜色。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授课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产生沉淀
知识点来源
□学科:科学 □年级:六年级 □教材版本:科学
□所属章节:下册 物质的变化 第二小节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录制工具和方法
Camtasia Stu化学变化常见的四大现象中的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但是对于产生沉淀物这一现象,学生没有观察过其完整过程。因此在本节微课中,学生除了将有机会观察产生沉淀的整个过程之外,还能通过小游戏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硫酸铜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现象学习制作密信,加深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初中化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实录 人教版

[初中化学]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实录 人教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能力目标: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目标: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确立难点的依据: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镊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

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出现了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淀粉与碘酒之间是什么变化,伴随的什么现象出现?生:淀粉与碘酒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了。

(板书:淀粉和碘酒颜色改变)师:颜色改变改变又说明了什么?生:颜色改变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生:是化学变化,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产生气体、产生新的物质。

(板书: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师:请一位同学说说铁生锈了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生:铁生锈了是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

(板书:铁生锈颜色改变)师:刚才这几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生:产生了新的物质。

(板书: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并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

(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新课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看在这个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杯液体是下面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

区级教研课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区级教研课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让学生在亦步亦趋式的教师引导下,通过寻找证据到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趣味性。
两个步骤两个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普遍性。
提醒学生要断定一种物质必须具有确凿的证据。
及时小结和练习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实践应用。
学以致用,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知识拓展,破除迷信,科学教学向课外延伸。

3、碘酒、面粉、氢氧化钠的实验。
碘酒溶液的颜色是色的,面粉是色的。把面粉放入碘酒溶液之后,我发现碘酒溶液马上变成了色的物质产生。当氢氧化钠溶液滴一滴进入碘酒溶液之后,振荡后溶液马上发生了变化,颜色变成了色。
实验(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物理化学)变化,其中伴随的现象

4、点燃打火机。
当打火机点燃后,在打火机上产生的火焰会,用铁汤匙在火焰中部阻断后,我能发现在铁汤匙上留下了色的物质,汤匙罩在火焰上部后,此时汤匙上(有没有)留下这种物质。
六、考验你的观察力:
播放录像《膨糖》,让学生从中找出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伴随着什么现象?
七、拓展激趣:
教师表演斩妖剑,神秘信件等“魔术”,还可以对个别学生与老师配合表演“血手印”,并再次进行神奇的杯子的变色反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科学的兴趣。
有趣的魔术,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探究化学的情景之中。




分组实验记录表第小组
注意:表格中的横线填写文字描述,括号内用打“√”选择。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1、硫酸铜与铁钉的实验。
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色的,铁钉是色的。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一会儿之后,我发现铁钉浸入硫酸铜中的部分表面上出现了色的物质产生,而没浸入的部分(有没有)发生变化。过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我还发现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②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设计一个前后对比实验,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在反应前后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寻找到证据证明这个反应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我们就知道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了。

③实验注意事项:补充硫酸铜溶液的特点,提醒实验注意安全。

3、指导开展实验步骤,完成实验研究:①实验步骤一:跟随指导视频,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

②实验步骤二:从颜色、透明度、光泽度、状态等方面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并将观察到的特点记录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9页的表格中。

③整理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特点。

④实验步骤三:跟随实验指导视频,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知识与能力训练》第29页的表格中。

⑤观看硫酸铜溶液与铁丝反应1小时发生的变化视频,补充实验证据。

4、寻找证据,证明猜想:硫酸铜溶液与铁丝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①整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②验证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跟随实验指导视频操作方法用磁铁验证铁丝表面产生的棕红色物质是不是铁。

5、整理证据,得出结论:结合实验结论和查阅的资料,得出结论: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产生的红色物质是一种新物质----金属铜。

这个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配制一杯硫酸铜溶液观察、描述、记录硫酸铜溶液和铁丝在反应前的外观特征。

跟随指导视频,完成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观看视频,补充实验记录。

整理观察到的现象,跟随视频检验红色物质是不是铁。

倾听,检验自己的记录结果,整理得出实验结论。

明确本节课探究的思路与操作方法。

演示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通过对比反应前后溶液与铁丝的变化来说明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2、读题,出示答案并讲解。

课堂评价七、课堂评价1、出示本节课自我评价量表请学生仔细阅读评价标准并对今天这节课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提醒:非常符合打三颗星,把获得的星星数量记录在课本中。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研究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研究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研究性教案:市周浦小学周文平【教材分析】本课是六上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六课,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二是“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活动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仍延续“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的思维方法,学习“置换”类型的化学变化,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单单看表面现象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寻找证据来支持结果。

活动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化学变化,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学生来说,还处于表层的认知状态,对于从化学变化的现象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确认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确认“确定产生了新物质,才能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等方法研究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化,梳理化学变化伴随的各种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利用原有所学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变化的研究,辩证看待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与产生新物质的关系。

【器材准备】教师教具:绿矾(硫酸亚铁)、草酸、茶水;硫酸铜溶液、铁钉、玻璃棒、镊子;氢氧化钠、稀盐酸、酚酞分组材料:硫酸铜一小包,玻璃棒、铁钉、镊子各一,澄清石灰水、吸管,烧杯,水,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小魔术:茶水—墨水—茶水)教师表演魔术:黄色的茶水,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此时,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3)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3)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物质变化》单元的第六课,属于物质版块的内容。

前几课的内容及学习方式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由“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两部分组成。

主要通过观察硫酸铜与铁反应的一些现象,帮助学生从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然后在本课的个例和前面的多个化学变化例子的基础上,归纳出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的重要内容“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的变化,铁丝的变化很明显,学生容易观察到;但硫酸铜溶液在这里也有发生变化,但学生不容易观察,尤其在硫酸铜溶液浓度大,铁钉接触面比较小、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

为了让学生能在本节课中观察到溶液的变化,我做了一些尝试和改进:1、经过数次的实验,发现硫酸铜的浓度在中等时比较适合(大约是3克硫酸铜配70毫升水);2、是将铁钉改成螺旋状的铁丝,一来增快反应接触面,二来不需要镊子夹住铁钉,方便学生的实验操作。

3、实验时间增加为3分钟,而且在实验观察后让学生继续将铁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在汇报分析时还可以看清楚物质发生的变化。

经过这样的处理,学生既可以看见铁上面红褐色的铜,通过对比观察实验前后的硫酸铜溶液也能发现硫酸铜溶液变浑浊和颜色变浅的现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物质的变化,找出更多的证据证明自己对变化的推测。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但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比较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三、设计思路:本课围绕着让学生建构“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个科学概念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1、能归纳出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形成等。

3. 学会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1.1 化学变化的定义1.2 化学变化的特征1.3 化学变化的类型第二章: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2.1 颜色变化2.2 气体产生2.3 沉淀形成2.4 热量变化2.5 其他现象第三章: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现象3.1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3.2 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3.3 记录化学变化现象的技巧第四章: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4.1 实验操作的基本技巧4.2 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五章:化学变化现象的应用5.1 化学反应的判断5.2 化学变化现象的解释5.3 化学变化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和伴随的现象。

2. 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化学变化现象的应用和解释。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化学变化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化学变化现象的理解。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化学试剂:酸碱指示剂、碳酸钠、硫酸等。

3. 实验指导书:提供实验操作步骤和化学变化现象的描述。

教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3课时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并能够观察和记录化学变化的现象。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将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六章:化学变化的速率和条件6.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6.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6.3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6.4 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际应用第七章:化学平衡7.1 化学平衡的定义7.2 勒夏特列原理7.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7.4 化学平衡的实际应用第八章:化学变化的能量变化8.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概念8.2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8.3 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8.4 化学能量的实际应用第九章:化学变化与生活9.1 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现象9.2 化学变化与健康的关系9.3 化学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4 安全知识与化学变化第十章:化学变化的探索与创新10.1 化学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0.2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0.3 化学创新的意义与挑战10.4 化学变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学资源、教学安排、教学总结(请参照前五章的格式进行编写)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化学变化速率和平衡的基本概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并能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化学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化学现象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并能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难点:分析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的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等。

2.实验药品: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等。

3.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等,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一些常见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吸热、产生气体等,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对于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还是比较难判断,因为他们很难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并判断硫酸铜溶液和铁钉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2.通过交流讨论,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四种最常见现象,并认识到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历“提问—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实验准备和课堂教学中改进措施;(4)亮点特色
环节三: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指向目标2)
学生活动4
1.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化学变化有哪些?
2.归纳整理:将所有学过的化学变化和它们伴随的现象列举出来并填写在表格中。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3.交流讨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的几种常见现象。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资料,了解上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并和小组组员说一说。
环节五:课末练习(指向目标1,2,3)
1.填一填:
(1)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往往会伴随、、、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连一连
煤气燃烧 化学变化
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
烧水过程中冒泡 物理变化
面粉放入水中变浑浊
教师活动6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4.4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并能够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和合作交流,探索物质变化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描述变化中的现象时,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和描述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

2.培养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变化中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2.难点:用科学语言描述变化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自主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物质变化的过程,增强感性认识。

2.引导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视角去观察和描述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实验结果,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各种化学试剂、实验仪器等。

2.教学课件: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图片等。

3.实验报告单:用于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现象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放热、发光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变化中的现象。

同时,教师用科学语言描述现象,为学生做好示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中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交流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小学科学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如气体的产生、光、热的释放和颜色的改变等。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 气体的产生2. 光的释放3. 热的释放4. 颜色的改变三、教学重点:1. 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掌握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光、热和颜色改变的常见实验。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就观察结果进行讨论。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上一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是什么?有哪些常见的现象伴随化学变化发生?Step 2 学习新知1. 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化学变化伴随的气体的产生、光的释放、热的释放和颜色的改变等现象。

2. 教师讲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每个现象的原因和常见的化学反应实例。

Step 3 实践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2. 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

3.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每个现象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Step 4 拓展延伸1.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进行讨论和思考。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引导,与学生共同探究更多的化学反应并观察现象。

Step 5 知识输出1.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和比较。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和交流,总结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六科下)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六科下)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

2.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2.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尊重证据。

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2.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发展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铁钉生锈的实验现象得出铁钉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难点: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可乐、牛奶、活动记录表、“铁钉生锈过程”记录表、铁钉生锈阅读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牛奶、可乐、红墨水、清水、搅拌棒、静置的泥水、活动记录表、铁钉生锈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一、聚焦1.通过PPT呈现前面几节课研究过的实验图片,如蜡烛燃烧、塑料袋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前后、白砂糖加热实验等。

2.提问:这些物质变化的实验是我们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

在这些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3.揭题: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二、探索活动一:变化中伴随的现象1.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例如刚才所讨论的,蜡烛燃烧的现象是发光、发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现象是产生气体,加热白砂糖的主要现象是颜色改变。

2.谈话: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种常见的饮料,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混合后会有什么现象?动手试试吧。

3.学生观察完两种饮料的特点后,将牛奶倒入可乐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描述:产生的物质沉在底部。

小结现象:产生沉淀。

4.谈话: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变化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发生这些现象?请补充进来,并在你认为是化学变化的例子后面打勾。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形态、状态的改变,不涉及物质本质;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产生新物质。这两种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铁生锈。这个案例展示了化学变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物质性质的改变。
5.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变化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手段,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基本概念,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5.跨学科整合:联系语文、数学等学科,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确物理变化仅涉及物质形态、状态的改变,而化学变化涉及物质本质的改变,产生新物质。如冰融化是物理变化,而燃烧是化学变化。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物质变化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通过导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这让我感到很高兴。
在讲授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时仍存在困难。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他们,但感觉这部分内容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或许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从中感受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从而加深理解。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作业设计方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作业设计方案》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作业设计方案《化学变化伴同的现象》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通常伴同着一系列的现象。

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性质。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化学变化伴同的现象。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观点和特征;2. 掌握化学变化伴同的常见现象;3.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三、设计内容1. 实验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材料:锌片、盐酸、铜片、硫酸铜溶液步骤:(1) 将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2) 将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3) 总结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现象。

2. 实验二:氧气的性质材料:氧气气体、蜡烛、玻璃瓶步骤:(1) 在玻璃瓶中点燃蜡烛,然后将瓶口盖紧;(2) 观察瓶内氧气的消耗情况;(3) 总结氧气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实验三:酸碱中和反应材料: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步骤:(1) 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入少许酚酞指示剂;(2) 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3) 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四、设计要求1. 每位学生需认真操作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2. 每位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3. 学生间可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能力;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深化对化学变化伴同现象的理解。

五、评判方式1.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2. 实验报告的完备性和逻辑性;3. 对化学变化伴同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设计心得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验观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变化伴同的现象,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个实验,善于观察和总结,从而提高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对化学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其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教学设计《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硫酸铜溶液、铁钉、镊子、刻度杯、小苏打、药匙、实验报告单、A4纸。

【教学过程】一、回顾本单元做过的实验。

1、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看到的现象。

2、学生汇报。

3、课件展示。

二、直入实验。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观察铁钉的特征,认真记录。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实验须知: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3、猜测: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哪些变化?4、各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5、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6、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7、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三、硫酸铜和小苏打混合实验。

1、观察硫酸铜、小苏打,记录它们的特征。

2、猜想:硫酸铜和小苏打混合后,会有哪些现象发生?3、实验验证猜想。

A、混合实验。

B、记录现象。

C、汇报交流D、小结:(硫酸铜和小苏打混合后,会冒泡,产生二氧化碳、会产生沉淀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并且能总结这个变化的现象。

过程和方法:
经历“提问—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铁丝镊子硫酸铜溶液试管淀粉碘酒小苏打白醋针筒塑料吸管
砂纸已制备好的硫酸铜溶液和铁丝的反应(刚反应、一小时前、两个星期前、一个月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总是在不断的变化,那么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大家一起说。

(齐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板: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生:物理变化只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不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3、评价:说得很完整,前面的基础很好。

二、新课(硫酸铜溶液和铁发生发应)
1、化学变化在产生新物质时常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到底会伴随哪些现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同学们打开书本p36-p37。

认真看一遍课文,想想这篇课文分哪两个部分?板:伴随的现象
2、用你们的姿势告诉我,你们已经看完了。

你来说,你来说。

(分成两个部分)
3、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书中的第一部分内容,观察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板:硫酸铜溶液+铁
A、(出示硫酸铜溶液)瓶子里面装的是硫酸铜溶液,它是用硫酸铜晶体溶于水配制而成的,用镊子夹取晶体(注意:我们在夹取固体药品的时候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去拿。

)和同学们初次见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描述你观察到的特点?
B、总结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

副板书:蓝色透明的液体
C、那另一种物质铁钉有什么特点?前面在铁生锈这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铁的特点,哪位同学来说说它的特点?
4、(出示铁丝)今天我带来的是比铁钉更加细的铁丝,化学反应中一般我们会选用铁丝,因为它与液体的接触面比较大,容易反应,现象也明显。

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铁丝容易被氧化,表面会有一层黑色的物质,所以,我们在实验之前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黑色物质磨去,露出银白色的部分。

5、那么铁丝会不会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会。


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可以怎样去研究?用笔在书上先写写。

然后小组讨论。

A、生小组开始讨论。

教师参与1、2组讨论。

B、(拍手示意停止)你们组先来说说。

C、生:将铁钉用镊子夹取后放入硫酸铜溶液在中,进行观察记录。

D、师:其它组还有补充的吗?
E、评价:你的实验设计非常的严谨。

6、总结:为了实验的严谨性,每一种反应的实验材料必需要留样作比较,(注:做对比的液体不能倒回原来的试剂瓶内,以免造成污染。


7、现在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实验,我将时间压缩,这里有四杯(1、刚开始反应的,2、反应20分钟以后的,3、一个星期之前的,4、三、四个星期5、对比的),大家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
A、生:颜色发生了改变;
B、师:提问:“你能具体的描述一下吗?
C、师这种颜色的溶液还是不是硫酸铜溶液,为什么?
D、生: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透明溶液,而这个是黄色的,不一样。

E、师:溶液有原来的蓝色先变成了浅绿色的,最后变成了黄色;铁丝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红色或者是黄色。

那么另一种物质铁呢?
F、生:表面有红色的物质生成,底下也有一颗颗的颗粒。

8、同学们观察的真是仔细,你们都看到了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改变: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铁丝慢慢地溶解,并且在铁丝的表面附了一层红色的物质,底下的颗粒是同一种物质,这种红色的物质没有铁的特点,所以它不是铁,那么它是什么?
9、无论生成的物质是不是铁锈,从这些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铁和硫酸铜溶液都发生了变化,有新的物质产生,说明它们两个发生化学变化。

以后我们在初中还会学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Fe+CuSO4= FeSO4+Cu这样我们就能更容易记住这个反应产生的现象。

三、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这个实验当中铁,其实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时候也学到了铁生锈也是一种化学变化,这个变化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是什么?
A、生:颜色的改变
2、硫酸铜溶液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它跟铁发生化学变化,既有颜色改变又有沉淀的生成,它还会跟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又会产生什么现象?
我们再来看一下硫酸铜溶液与小苏打的反应。

还记得小苏打吗?
A、生:记得他会和白醋反应产生气泡,还会放出热量。


B、评价:你的记忆力真是不错。

3、(拿出两包白色粉末),谢老师我忘记给这两包白色粉末贴上标签了,记得一包是小苏打,另一包是淀粉。

谁有什么方法先鉴定出这两包粉末分别是什么?
4、(取少量的粉末分别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加白醋或者是碘酒。

)
评价:真是不错,你真是一个会动脑思考的孩子,你肯定能创造出很奇特的想法。

5、(如果学生不会回答,就直接说:“时间过去有点久了,大家回忆一下小苏打和什么反应会出现明显的现象,淀粉与什么反应会有明显的现象。


6、感谢你的帮忙,现在我们可以继续刚才硫酸铜溶液和小苏打的反应了。

7、注意:滴管不能伸入试管里面,只能放在试管口。

8、实验观察、汇报
9、和其他的两个现象一样,沉淀的生成它也是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你还知道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还会出现哪些现象?
总结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出现一些如:(齐答: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产生气体、发光发热的明显的现象。

)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的产生来判断某物质是不是发生化学变化?有没有变质了?例如:(放鞭炮时出现发光发热的现象,说明鞭炮里面物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2、你还能说说生活中那些现象的产生也是由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的。

课外延伸
初中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化学变化,认识更多的现象,人们往往依据发生化学变化时出现的这些现象来推断变化中是否产生新的物质,当然这些现象并不是严谨证据,最终还是经过检测来确定到底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以及产生了什么新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