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解题技巧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
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
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
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
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
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
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
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
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①命题切入口小。
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
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二、复习预习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行文线索(1)明线索。
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
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
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
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
2018年高考散文题型分类及答题技法
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 经典例题3.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 ①明指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 ②暗寓传统生活方
式,精神寄托。
21.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 路”的理解。(4分)
经典例题2:《觅渡,觅渡,渡何处?》20.简要分析文章 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的好处。 答:①“觅渡”是瞿家祠堂前一座桥的名字,暗示着瞿 秋白积极探索的伟大人生。 ② “觅渡”是文章的主线,有效地串联起瞿秋白的一生
,文章以此深入地剖析了瞿秋白的精神世界。
③“觅渡,觅渡,渡何处?”以疑问句的形式寄寓作者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解答这类题目时,“在文中”即语境是关键所在,词不离句是理解 词语的基本原则。找出的含义一定要代入语境中进行检验。 具体来说要做到四关注: 1、关注内部信息:所谓内部语境,是指词语本身所在的句子,它 对词语的含义起着限制或解释作用。 具体操作往往表现为找一个 更符合原句语法习惯的词语来代替要你赏析的词语。 2、关注外部信息:即关注句子“外部语境”,即时间、地点、对 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性格、处境、语言风格等主观因素。这类词语 往往是带有总括性或是指代性的词语,这类题往往同提取某一具体 内容要点题有着相同做题方法。即,瞻前顾后在 上下句、上下段, 甚至全文寻找呼应点 。
答: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在社会的纷争与 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 宁静的心灵。 思路导引:标题的含义、意蕴或对标题的理解侧 重内容 ①首先思考是否双关、比喻、象征; ②其次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主旨) 注意:多重含义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概括本 质特点
2018高考语文三轮散文阅读精准训练十一把握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和四重作用
精准训练十把握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和四重作用【练前提示】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
首先,同散文中的“我”是作者本身不同,小说中的“我”就是作品中的角色,根本不是作者。
其次,小说中的“我”主要是文本中的人物,有时也可能拟人化为作品中的一个动物。
再次,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又可以是配角,更多的时候是配角,只有这样,“我”才意蕴丰富,效果最佳。
高考对“我” 的考查主要是两点:形象特点和作用。
分析概括“我”的形象特点同分析概括其他人物形象一样,重点是分析概括作用。
“我”有四重作用,当认真体会和把握。
①叙述者: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
作为“有限视角”,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②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
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日本]芥川龙之介这事发生在我上中学四年级的时候。
那年秋天,学校组织了一次从日光到足尾的历时三天的修学旅行。
出发那天,我连早饭也没正经吃就从家里跑出去了。
虽然,坐电车到火车站,连二十分钟也用不了,但还是不由得感到着急。
天公不作美。
阴沉沉的。
令人觉得,四下里工厂发出的汽笛声一旦震撼阴暗灰色的水蒸气,说不定就会化为一场蒙蒙细雨哩。
在阴郁的天空下面,火车驰过高架铁道,运货马车驶向被服厂,店铺一爿挨一爿地开了门。
电车站来了两三个人, 个个都愁眉苦脸,显得睡眠不足的样子。
好冷啊。
一一这当儿,开来一辆减价加班车。
车上很挤,我好容易才抓住拉手。
这时有人从背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早上好!”我赶紧回头一看,原来是能势五十雄。
能势和我毕业于同一个小学,又进了同一个中学。
他哪门功课都不特别好,可门门功课都过得去。
不过有些事他倒来得乖巧,流行歌曲只要听上一遍就能把曲调背下来。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真题《汴京的星河》含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真题《汴京的星河》含答案(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
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
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
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飞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
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
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
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
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题型及解题思路•一、思路结构类试题1.要求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或结构〕答题思路:这类题的答案绝不是各段落大意的简单累加,而是把文章各层次的层意概括进行组合。
答题程序应该是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
格式一般为:第一部分〔先〕写了什么,第二部分〔然后〕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描写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要点:因这类题涉及的内容皆在文中,所以考虑它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它身处文章中间.第一就要考虑它与前后文之间的结构关系,甚至是全文的各个部分的关联。
一般为承上启下〔或前后呼应,或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作用。
答题思路:“作用〔如:承上启下〕+分析〔它是怎样承上启下的〕〞结构形式,绝不能仅只回答“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一定要有作用分析。
3.开头有什么作用〔“开头为什么要从…写起〞〕答题要点:因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起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这类题答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能够自然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形成反衬。
4.文中某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或在开头,或在中间〕答题要点:有四个要素,一是景物本身的自然环境特征;二是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三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这一点要视情况而定,不要生拉硬扯〕;四是在结构上为下文铺垫。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试题1.全文内容要点概括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答题要点: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那就是前面的叙事、描写、回忆等等。
说到底,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复句,所以这类题设题要求的跨度一般较大,涉及全文。
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法
• 常见提问方式:
• (1)句、段作用分析: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 作用(好处)?在结构中有什么作用?对文章的表达有 什么作用?变式提问:开头为什么从××××写起?作 者写这些句子(节)的用意是什么?
• (2)文中材料作用分析: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 (好处、用意)?
• 变式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 什么?
• 其他提问方式
• 如::①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 请简要概括。
• ②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 “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
13
• 思考原则:散文全文一般就是一个大因果(前后的叙事、 描写、回忆等等)复句
• 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 其上下文,往往是答案要点最密集的地方。尚存一两点 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要适当扩大搜索 范围。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是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的结 合,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 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 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题模式: 第几人称+在. 文中的作用
23
引用的作用
答:引用_抄__题__干__,从内容上看,直接 展示了(具体人物) _(__概_括__相_应__部_分__内_容_)_ 的经历/_四__字__词_的精神,如 _(__摘_抄__相_应__句_子_)_____;从效果来看,增 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具 可读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是新
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 内容?
3
• (二)答题模式:
•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
2018届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
知识积累
二是结构上的作用:
①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 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作用; ②中间:过渡照应的勾连,承上启下作用; ③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作 用。
人称变化作用题
题型设置: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
者称谓的变化设置考题。
解题思路:结合考题内容作具体化分析
扬抑:
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对比:
以小见大: 小中见大,表现人、事的本质。
铺垫: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可以显 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 趣和关注。
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 虚实结合: 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 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其作用。一般从作者和读者的感情方面 回答。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能使读者产 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 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二人称在表现情感方面更具有震撼力。如 “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 “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 离拉近了。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设问: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 会主题。
表达方式作用题
题型设置:一般针对句子或段落或篇章中
具体的表达方式设置考题。
答题模式: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种表
达方式与语境结合有什么特点,突出表 现什么情感(意境,思想等)。
知识积累:把握五种表达(记叙、议论、 说明、描写、抒情)中具体分类及作用 。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好)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一、明确概念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理解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三、理清文章思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具体的过程。
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
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
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四、把握文中关键语句,找出“文眼”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课件 (共14张PPT)
原因概括题 1、分条列出依据题 2、由果溯因题 3、简述概括题 这类题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 作者这样说(评价)的理由是什么? ② 综观全文,概括××××的主要原因。 ③概括文意,说说××××为什么闻名遐迩。 其他提问方式:①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 式。 ③ 简述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托尔斯泰的一生是 “与土地须臾不可分离”的。 “原因概括题”虽说难度不大,但答案组织要求高: 既要关注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答案各 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且不要遗漏要点。
峨一中 段居洪
4、常见提问方式 (1)、句、段作用分析:画线句子(或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好处)?在结 ×××× (2) ×××× 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无论哪种命题指向或提问角度,答题时必须联系文章整体,答案要具体、周 全。语句、段落作用分析题总结:作用分析题主要是针对分析综合考点而设置的 常见题型。要做好这种题型,须从三个方面建立模式: 1.知识模式(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 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 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穿插性材 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
高考散文题型分析及答题要点
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作用(意图、好处)分析题 1、语句作用题 2、段落结构作用题 3、艺术技巧作用题 4、人称作用题 5、标题作用题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写作内容作用题 (一)、语句作用题 分析句子的作用:主要从内容或表达效果和在文句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去 分析。 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 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二)、段落作用题 语句、段落命题特色 1、作用分析题是指题干带有“作用”或“好(妙)处”等词语,命题指向 于分析综合的一种常见题型。 2、这种题型具体的命题指向有二:一是某处句子(位置或在开头或在结尾) 的作用;二是文中所用材料,如详写的内容、引用的材料或其他穿插性材料。 3、这种题型考查角度分单向和多向两种。单向考查为只考内容或结构或表 达技巧。多向考查为同时考查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用,或结构表达和表达技 巧两方面作用。单向考查题干中直接出现“结构(内容)作用”,双向考查 题干只笼统地问“有什么作用”或“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散文的含义理解语言赏析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2017·高考全国卷Ⅱ)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2017·高考北京卷)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 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
题干 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
示例 感。 (2015·高考重庆卷)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 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解析 画线句写的是“我”在看到使用徽墨书写时的主观感受。 从艺术手法的层面看,“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看到了徽 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既是拟人,又是“我”的主观想象, “翩翩起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 从思想内容的层面看,这些美好的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我”对徽 墨的喜爱,由此生发的“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的感慨则表达了“我”对幽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 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 的向往。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 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 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 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 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 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 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指代词
者段落 有特殊指代(远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备考-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一、阅读流程一读一一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③分析题目含义。
一一用一句话概括中心.二读一一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抓每层每段的中心句。
一一用铅笔做好标识。
三找一一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一一整合答案: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整合;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一一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誉写。
二、阅读题型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词语特殊含义:指代义、修辞义、语境义方法:从原文中摘取、提炼、概括考查词句含义的往往是: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①标明句子出处;②找出比喻句中的木体和喻体;③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答案要点:抓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借代义、指代义、比喻义)+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分析作品结构关于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一有什么作用?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②结构上。
结构作用(专业术语):(1)文首:开篇点题、总结全文;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
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
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⑦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
一根无形的线一一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
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
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
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
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
2018高考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技巧
散文阅读1.1概括局部内容1.1.1概括局部内容要注意3点(1)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
并且还应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锁定具体的“信息段”,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2)概括段意,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
①关键词语往往指每段首、段尾的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句。
阅读时,需要标示出来。
②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3)在概括时应注意,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能无中生有。
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并注意按分值确定答案的要点数量。
【答题模板-概括局部内容】先摘取关键词再整合作答。
此题问“哪些方面”,应有几点答几点。
1.2概括中心意思1.2.1整体概括要注意4点(1)从文章标题入手。
有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主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从分析文章开头和结尾入手。
有的文章开篇点题,起到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文章在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显示文章的主旨。
(3)有的文中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4)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答题模板-概括内容要点】对原因的概括,一般要分点作答,有几点答几点。
【答题模板-概括全文主旨】如果要求用一句话,其答题方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1把握整体思路文章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和脉络。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一、阅读流程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③分析题目含义。
——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读——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过渡句;三抓每层每段的中心句。
——用铅笔做好标识。
三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①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整合;②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
——先打草稿再修改然后誊写。
二、阅读题型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词语特殊含义:指代义、修辞义、语境义方法:从原文中摘取、提炼、概括考查词句含义的往往是: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①标明句子出处;②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③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答案要点:抓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借代义、指代义、比喻义)+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分析作品结构关于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一有什么作用?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②结构上。
结构作用(专业术语):(1)文首:开篇点题、总结全文;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情感;深化主题;收缩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三:鉴赏艺术手法提问方式:(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的?(3)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叙述方式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2018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⑤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5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四十九
分。
题型七:探究类
• 探究性性试题特点: • ①开放性 • A、见解独到 B、观点深刻 • ②限制性 • A、关注显性信息(题干中明确规定了的答题要求,
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 ) • B、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本文,结合实际)
26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四十九
分。
探究性性试题回答要注意: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
。
(3)联系现实分析。 (4)作结论。
27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四十九 分。
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
②结构上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内容 、思想情感、行文结构、主题表达、写作技巧 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10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四十九分。
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在母语的屋檐下》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 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 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 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 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 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14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四十九分。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对比等手 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 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2018复习备考: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
题型归纳与答题方法指导★散文基本知识及阅读方法:1、构想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资料琐碎、大跨度;“神不散”指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2、选材特点:典型、新奇、真切;3、找出线索,就简单理清文章的构想和中心;(情、理、物、空间、文眼等)线索的特点:在构造上贯串全文,时隐时现,有显然的标记(或是标题自己,或在文中频频出现)4、种类:抒怀散文:如《春》《荷塘月色》《白杨礼赞》;主要有写景类散文和状物类散文。
手法:借景抒怀、托物言志(象征)叙事散文:如《背影》《记念刘和珍君》;说理散文:如《鹿的穷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包含杂文和小品文;寓真理于形象之中;5、阅读技巧:①依照题材特点,晓粗心;写景状物——掌握“物”的外形特点和内在质量,从而掌握所言之“志” (情);写人记事——弄清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关注事件特点,感觉人物形象,思虑谈论、抒怀等语句,从而意会作者感情和文章要旨;谈论说理——借事说理、寓理于事、情理交融,掌握资料和看法的关系;②借助有效信息,抓要旨。
抓标题,推测文意;察首尾,整合信息;文章首尾,常常会存心无心地表现和表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感神态度;③抓重点语句,理思路。
*各段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构造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点睛之笔的抒怀谈论句;*表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的句子;*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④剖析形象画面,悟境界;⑤品尝局部语言,析含意;⑥归纳层次重点,明文意;题型一:理解词语的含义“重要词语”一般指以下词语:1.表现作者感神态度或要旨的。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重点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此刻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别指代的( 远指、近指、不定指等) 。
4.在表情达意方面特别优秀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别用法的词语,包含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 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 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 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 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 牛哞马叫的声音……
16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 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①第四段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老腔的声音比作 “渭水波浪的涛声”、“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 等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腔撼人肺腑的神韵以及 老腔与关中乡村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老腔对作 者带来的震撼。②第四段中“这是……”“亦或 是……”“也像是……”等句子使用了排比的手法, 极具气势地写出了老腔给作者带来的无限遐想和难 以言喻的震撼。
24
拓展迁移: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赏析角度:
1.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 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 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2.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典雅 含 蓄蕴藉 富有文采 质朴平实 严谨 精确准确 )
22
题型四:鉴赏作品语言
3. 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 特点。(4分)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23
参考答案: ①形象生动。如“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 争夺地上的米粒”,在精致的细节描写中使用了拟人的修 辞手法,语言鲜明生动。 ②优美抒情。如“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 缓缓磨成面粉”,运用多个抒情性意象,给人诗情画意之 感。 ③含蓄蕴藉。如“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 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语言含意丰 富,从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情感。 ④简洁而细腻。如“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 尽,剩下的,仍然是蓝”,语言简洁凝练,描写细腻。 (答出两点或类似意思,并分析得当,即可)
31
18. 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 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 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 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 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 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
18
(2)抒情手段: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 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借事抒情:即事抒怀;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含蓄委婉)
19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如《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点面结合 : 如《江雪》 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粮食》 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 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结构作用(专用术语):
1)文首: 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 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 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照应后文。 3)文末: 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 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27
一、21.现实生活的煎熬,现代化、物质化的冲击, 生活的贫瘠所迫,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 经费拮据导致专家也不过问,自己主人的轻视。
28
题型六:关于文题的理解和作用
提示(要点) ①概括内容作用, ②提示主旨作用, ③线索作用, ④修辞(比喻、拟人、引用、仿辞等) 作用。
29
②简要分析“在母语的屋檐下”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4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 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步骤:
①应该明确表现手法 ②从语句内容角度分析语句的具体含义 ③阐明语句艺术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13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 赏析。
参考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 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 “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 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 雕版文化的追怀。
106. 赏析文中画线的来自字。(5分) p29《在母语的屋檐下》
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 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 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 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 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 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20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 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 传神,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 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 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 物。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 合起来。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
2
散文阅读应分几步?(阅读程序) 一读—整体感知:①了解主要内容;② 归纳中心意思; ③ 分析题目含义。——用 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一抓抒情议论句;二抓 过渡句;三 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 笔作好标志。
3
三找—-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 ①提炼组合:有的答 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 在各处,须组合。 ②组织归纳:围绕要 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 再修改然后誊写。
21
2、其他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 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 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 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 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 偶、排比、对比、借代、夸张
8
题型二:引文的作用
答题格式(要点)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②对全文的内容作用,③ 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 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神秘色彩, 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 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5
3. 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 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 长句短句等(音韵美 生动形象 简洁明快 句式 活泼)
4. 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①.自然淡雅 ②.平和冲淡③.苍劲雄健 ④.绚丽浓艳 ⑤.清婉隽永 ⑥.形象含蓄
另如:准确简练、 生动形象、行云流水、幽默辛辣,含蓄隽永、 平实自然质朴,清新明快,典雅厚重 富有书卷气, 凝练传 神…… 26
6
4.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 《四堡雕版》P28页 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解析:首先可以对问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问句背 后隐藏的情感,最后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句 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 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 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 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 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②五个问句,相互 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 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 脉,串起全文。 7
4
题型一:分析作品结构
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全文看,×× 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 什么作用?
1.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四堡雕版》P28页
5
参考答案:①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
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②写建安雕版文 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 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 ②结构上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内 容、思想情感、行文结构、主题表达、写作 技巧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32
探究性性试题回答要注意: (1)有明确的观点。 (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
事例。
(3)联系现实分析。 (4)作结论。
33
9
题型三: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 等)? 2.作者是如何写“……”? 3.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 效果。 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5.“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1、词语特殊含义:指代义、修辞义、语境义 2、方法:从原文中摘取、提炼、概括
答案:“母语” 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 “屋檐” 带给人以庇护和归宿感,“在母语 的屋檐下”比喻母语对我们的多重意义。
30
题型七:探究类
探究性性试题特点: ①开放性 A、见解独到 B、观点深刻 ②限制性 A、关注显性信息(题干中明确规定了的答题要 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 ) B、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本文,结合实际)
17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 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叙述方式 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倒叙:从结尾或情节中的某一段写起,造成悬念, 引人人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 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 代。可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